元启四年,三月初七。

    是日,春雨愁行人,飘飘然沾湿衣衫,忽而雨过天晴,微风拂面,满城杏花香。

    而帝安城上下,紧随这花香四处溢开的,还有那个令人震惊不已的消息,先皇唯一的公主,昌乐长公主要被送去南溪国和亲了。

    作为誉国附属国的南溪,地处南蛮之地,世人皆知此地瘟疫横生,瘴气遍地。

    这昌乐公主本是先皇与太后独女,二人将其视若珍宝,先皇与自己结发妻子伉俪情深,即使登上了皇位也少有宠幸于后宫其他妃嫔,于是留下来的那本就稀少的子嗣,除去半路夭折和莫名失踪的,就只剩萧妃所诞下的当今小皇帝杨权易,与太后所生独女长公主杨昌乐了。

    “昌乐昌乐,父皇母后唯望你今生常乐。”昔日太后为其取名时,抱着小公主不住呢喃。

    今先皇虽逝,但太后尚在,长公主被送去这个鬼地方和亲,实在令人费解。

    于是,帝安城一时间谣言四起,不多时,誉国长公主与南溪国世子暗中有染的闲话便传到了侯府下人耳朵里。

    侯府里的这位老侯爷段渊,被先皇亲封为定远侯,早些年荡西冗,扫北燎,死守水云二十一台,平乱烽火六城,战功赫赫,威震四方。

    段渊西征期间,段夫人为其先后产下四子,分别取名为段绪风、段绪云、段绪川、段绪泽。

    永顺二十一年,时匈奴举兵侵犯,北方城池频频沦陷,段渊率风、云二子出征扫北,丧二子而归,段夫人伤心过度,郁郁而终。

    而匈奴愈发猖獗。

    永顺二十七年,段渊接到圣旨,率川、泽二子再度出征。北方失地得以收复,而川在途径山谷之时不幸被敌军暗箭射杀。此战之后,段家四子独剩段绪泽,而誉国边疆得以安稳,皇权巩固。

    自此,街坊小儿竞相传颂:

    段氏没,大誉兴。

    风云逝于野,川骨山下埋。

    幸得段家热血扬,保我大誉万里廊。

    且说这公主和亲之事传到了侯府,段绪泽和随从无稽正习完武。只听见墙的另一面有小厮窃窃私语,话语间提到了昌乐公主与南溪国世子之事。

    段绪泽死死握拳的双手关节泛红,面色愠怒,给无稽使了个颜色,这无稽打小就跟着自家公子,聪明机灵的很。段绪泽一个眼色递来,他便了然,翻过墙去,拦在众小厮身前,双手抱胸道:“好大的胆子,竟敢妄议公主,再让我听见你们胡说八道一个字,就把你们舌头剁碎了拿去喂狗。”

    说罢又兀自翻了回去,只是落地时自家公子已不见了踪迹。

    而此时,皇城脚下,桃花初绽,熙和宫里,歌舞升平。

    从南溪国而来的使臣张鲁张大人在小皇帝右下方盘腿而坐,他微胖的身躯随着钟鼓丝竹之声有规律的摆动,分明还未进几杯酒便眼神微醺般,瞧着离自己最近的舞女,从头至脚,死死盯住,似要将她吞进肚子里。

    须臾,他回过神来端起酒杯朝着小皇帝一饮而尽:“陛下,好酒!好舞!曲妙人更妙啊!”

    小皇帝一旁的摄镇王康王爷,即当今天子皇叔,将双手举过头顶交叠击掌,三道清脆的击掌声仿若进军的号角,击退了方才还奋力挥洒长袖的舞女们。

    他端起酒杯起身走向张鲁:“素闻张大人好饮中原酒,皇上早已命我为张大人备好了一车帝安梦,望笑纳。”

    “哎呀呀,帝安梦,这不是帝安城久负盛名的仙酒嘛,听说城中多少达官贵人想喝都难以买到。”这张鲁虽贵为南溪国左丞相,却是个贪酒好色之徒,本是盘膝而坐的张鲁,咻的一声将小腿朝后一折,就给这小皇帝与摄政王跪下了,双手抱拳于前胸,生怕别人不知他有多感激这一车帝安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陛下与王爷的恩情,臣虽死不能报万一。”

    康王爷也是实在没想到,南溪国这位左丞相如此不成器,几坛好酒就让其忘乎所以,所以本已准备好的其他稀奇珍宝,便想留着,日后再用。

    “回到南溪国,张大人可千万别忘了先前承诺的事儿。”

    “那必然,臣牢记于心,牢记于心。”张鲁那本就宽大的脸盘子堆上笑后更显笨拙了。

    张鲁是昨日来的帝安城,进到都城后,他所带的随从们,逢人便送恭喜,路过便撒喜糖,惹的满城都知道长公主要去南溪国和亲了,于是便有了开头提到的那漫天的传闻与谣言。

    而仁和宫这边却被皇上派人严加看管,封锁消息,不让太后知晓任何风声。

    所以当段绪泽发疯一般的跑去仁和宫想求见太后时,却被守卫无情拦住。

    “抱歉,小侯爷,太后身体抱恙,这两天不见任何人,您请回吧。”

    “你们也知道我爹是侯爷,我现在有紧急要事要禀报太后,耽误了大事你们负担的起吗,让我进去,太后!”段绪泽一面往里冲,一面扯着嗓子大喊着太后,可是未带兵器出门,他赤手空拳哪敌得过众多由皇帝布置在仁和宫的御林军,挣扎了几下便被架着扔了出去。

    这御林军倒也客气,将段绪泽往外扔时还不忘道声歉:“抱歉,小侯爷,我们也是奉陛下口谕,任何人不得出入仁和宫,多有得罪。”

    待到没人的地方,段绪泽低声骂了一句:“狗皇帝,自己皇姐都往外卖。”

    “公子公子,您上哪儿去了,侯爷正找您呢。”段绪泽刚回到侯府,无稽便急匆匆跑来,看样子是刚挨过老侯爷的骂,骂他没看好小侯爷。

    这老侯爷一辈子为国征战,妻子没了,四个儿子战亡了三个,就剩段绪泽这一个独苗。方才听无稽说公子因为长公主的事不见了踪迹,他担心的紧,生怕惹出什么事端来。

    见段绪泽回到家,他一把揪过儿子的右耳根,提溜到内院,罚他在墙边倒立半炷香的时间。其实半柱香的倒立对于段绪泽来说小菜一碟,只不过老侯爷年纪越大,越舍不得往狠了罚他。

    半柱香过后,段渊往那亭子里的石凳上一坐,看着段绪泽说:“跪下。”

    “父亲,儿子做错什么了。”

    “跪下。”

    段绪泽熬不过父亲,恭恭敬敬跪在老侯爷脚跟前。

    “为父有没有同你说过,当今天子和先帝不同,现在的大誉更是不同于往日,长公主和亲那是皇帝的家事,你插什么手?”

    “父亲,您不觉这件事怪异的很吗,我大誉就这一个公主,先皇的血脉除了当今皇上,也就只剩昌乐长公主了,现在三年守孝期刚过,皇上就急匆匆的要将公主嫁出去和亲。”

    “你住嘴,我说过,这是皇上的家事,以后这件事休要再提。”

    段绪泽突然发出一声冷笑:“父亲,自从新皇上位剥夺了您的兵权后,您就变了,公主和亲,怎么可能是皇上的家事......”

    “啪”的一声,一记巴掌重重地落在段绪泽的脸颊,强大的冲击力使得他不得不将头斜低着死死叮住地面。

    打完这一巴掌的段渊看向自己的手迟疑了一会儿,他默默起身往屋内走去,走至门边,忽地停下步子:“早些日子,我为你择好了一门亲事,太傅的长女,也算是遂了你母亲一桩心愿。”

    “我不成亲!”父亲走后许久,段泽绪还跪在亭子里,久久未起身。

    仁和宫内。

    太后做了松子百合酥,又加上南溪前段时日进贡的好茶,她便打发侍女去长明宫叫长公主过来同自己一道细品。可这侍女出去了只一小会儿的功夫,便匆忙回来禀报:“太后,皇上又调了一拨御林军守在宫外,不知何故,现在仁和宫里面的人的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

    “罢了罢了,这皇上防着本宫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不知又在计划着什么事儿,不愿让本宫知道。”太后向这位侍女轻轻地招招手:“过来吧,青儿,陪本宫吃点儿点心。”

    抿了一口茶,太后说道:“只要他不动哀家的昌乐,姑且随他去吧,何况他身边还有康王爷辅佐着。”

    可太后也没料到,这次,皇帝竟然当真把刀架在了昌乐长公主的头上。

    长明宫内。

    昌乐公主一身傲气,任凭自己皇兄派宦官来将自己宫内翻了个底儿朝天,她连吭都未曾吭一声,倒是她的贴身侍女向晚哭天喊地的求着不要带走公主。

    王公公上前捏起向晚的下巴说:“好一个忠实的丫头,我赏你跟着你主子一同去南溪,你去吗。”

    “去,我去,公主去哪儿奴婢就去哪,奴婢死也要跟着公主。”

    “嘿,瞧这丫头说的话,什么死不死的,是去南溪当世子妃,以后便是王妃了,享福去的。”

    昌乐公主这时才向前一步对王公公说道:“王公公,您也是父皇身边的老人了,能不能帮我个忙,将向晚送去我母后那儿。”

    又扶起向晚,轻轻拂去她脸上的泪水:“今后,你去侍奉太后,好生伺候着,记住没有。”

    刚站起来的向晚愣怔了一下,啪的一声又重重跪下:“公主,奴婢要跟着您去南溪,您一直是奴婢照顾的,没有奴婢,您一个人在南溪如何能过的好......”

    杨昌乐背过身去,用决绝的语气说道:“王公公,带她走吧,带她去仁和宫。”

    送亲的队伍早已备好,晚上便启程,没有拜别父母,没有任何仪式,堂堂大誉国的公主,在太阳落山之时,藏进了马车里。

    “皇上啊皇上,我又不会夺你的天下,你又何必做的如此决绝呢。”

章节目录

长公主要君临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野江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野江离并收藏长公主要君临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