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有一尴尬的环节,叫做见家长。
见家长中还有一更为奇妙的设定,叫做隐性见家长。
卓爸爸的其中一个高中同学,正好是成爸爸生意上的好兄弟,刚巧在楼下遇到了,刚好谈起来两家还做过邻居,刚好都是来休闲吃饭的——这不得凑一桌?
世界小不小,全靠巧不巧。
四个家庭来了五个同年龄段二十岁出头的孩子,坐在大圆桌子的另一头,看着对面的几个父辈在谈笑风生,时不时有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阿姨微笑着过来暖场子,催促着大家多认识多活络,交交朋友加加微信,微微有点尴尬——这种活动一时间分不清是中年人专场还是年轻人专场。
以往的卓悠都是气定神闲坐在角落剥龙虾的,偶尔竖起耳朵听听爸爸和几个叔叔们当年翻墙逃课看电影的糗事,就像小时候去茶馆听说书先生讲折子戏一样好玩,听到精彩的地方,还会真心地陪着几个长辈乐呵乐呵。
卓悠天生笑点极低,小时候听着长辈们讲笑话,还没等说完就能笑得前仰后合,满含热泪,被卓妈妈板着脸教训了几次不端庄。等到长大了,倒是在卓妈妈的期待中收敛了性子,但生活中总还是时刻挂着笑容——这倒也是有些好处的——爱笑的女孩运气总不会太差。几个和卓爸爸交往较密的叔叔们打小都偏疼这个甜甜的小姑娘,尤其和家中那个上房揭瓦的浑小子一对比,更觉着还是生上辈子的小情人好。
每次聚餐都能遇上一两个对小卓悠的笑容感染力印象深刻的长辈,这次也不例外。见到卓悠正襟危坐,成爸爸还向卓爸爸感慨着打趣道:“时间真快呀,女大十八变,老卓,几年不见你家闺女,越来越文静了。”
卓爸爸回头看了一眼正把背挺直了冲着成爸爸微笑致谢的女儿,心里犯着嘀咕,嘴上却很坦然:“她妈妈管得忒严了,给磨平了性子。”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语调平缓,音准正常,也听不出是贬是夸,反正甩锅就对了。
卓悠在心里“呵”了一声,本以为老爸老妈的脾气都收拾了不少,打量着这个说话方式,看来这两个不省心的大人见面还是能吵的。
成爸爸又看了一眼卓悠,笑容里满是理解,且略有点惋惜——小时候成晓的奶奶最喜欢这个邻居家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能吃能睡能逗人发笑,调皮得恰到好处,真真多一分或少一分活泼就不那么可爱了,那时候成天被念叨着要温顺乖巧,现在真文静了,倒让人想起调皮的好了。
到底是长大了,真是时光如流水,匆匆不回头。可不嘛,自家那个小时候闯天闯地砸玻璃摔碟子的傻小子,不也长成了一副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模样。还别说,这成晓刚从实习公司下班回家,听说自己飞X市二话没说就打车跟过来,连那套不知是金融民工专用还是程序码农专用的行头都没来得及换。这做起事来不拖泥不带水的,倒真有了几分成年人的利索。这身白衬衫西装裤,黑色的系带皮鞋,灰色的双肩背包,确实像模像样的。成爸爸在心里对自家儿子越看越满意。
卓悠也在心里对成晓这套金融民工的行头打分,好在上下身都是同一色系,要不真像刚从那场求职招聘会回来的应届毕业生。
不料身边自来熟的小弟弟也在光明正大地打量着这身衣服,看到贼眉鼠眼的小姐姐,以为找到同道中人,偷偷摸摸凑过来问:“悠悠姐,你看三个哥哥谁最好看?”
哈?现在小男孩也“知好色则慕少艾”了?
卓悠被自己大胆的念头惊得筷子差点掉了,便顺手放下餐具转过来一盘虾,打算用聚精会神的干饭人精神巧妙化解这一答不出口的尴尬。
等不到答案的小弟弟很是着急,在一旁抓耳挠腮,放大了音量:“唔?悠悠姐,你看三个哥哥谁最好看?”
小孩子吃饱喝足,丹田有力,声音恰好盖过还在谈天说地的爸爸们,伴着圆桌转了一圈,送到了脸比虾红的卓悠耳朵里。
大家都笑了。
卓悠躲着某处射过来的目光,忙不迭地敷衍道:“都好看都好看。”
言多必失。
这个时候,主打一碗水端平,千万不能露出马脚。
小弟弟不无惋惜地对着三个大哥哥摇了摇头:“看来你们三个还需要努力。”
卓悠有点傻眼。
这小屁孩是什么当代丘比特。
怎么还玩起爱神之箭?
老一辈哄堂大笑,几个年轻人道行浅,耳根都有点红。
马上有阿姨出来打圆场:“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小弟弟一撇嘴:“就是嘛。”说着就抡起玩具弓箭朝成晓一指,“尤其这位哥哥,老往这里看。”
真是救了大命!
像是嗅到了自家白菜被猪拱走的危险气息,卓爸爸突然发掘出了自己神奇的第六感,马上提出疑惑:“你们都在X大上学,那这几年在学校碰到过吗?”
这问题看似平平无奇,却暗藏玄机。
结果,两个人答非所问——
一个忙于撇清关系不掉马甲:“就不太熟。”
一个想着承认关系直球出击:“是挺熟的。”
卓爸爸气结。
谁问你们熟不熟呀?!
不打自招。
整张桌子上的大人小孩脸色都精彩了起来。
得嘞!
都是过来人。
这桌上年龄最小的都看破说破了,剩下怎么会不明白。
只是成年人,讲究一个看破不说破。
成爸爸算是醒悟过来自己儿子身上那几分成年人的利索来自哪里,敢情是恋爱酸臭味的另一种外化。
本着为儿子两肋插刀,成爸爸赶忙给卓爸爸倒酒。
卓爸爸只觉得今天的茅台格外烧胃。
从这一刻起,卓爸爸的脸色就略显苍白,且一直持续到散席。
卓悠有点担心,递过来人参含片:“爸,您是喝多头疼吗?”
卓爸爸叹了口气,没喝多也得头疼,毕竟和卓妈妈分居后唯一意见一致的事就是卓悠本科期间最好不要谈恋爱,毕业再说。成家那小子和自家女儿,两人打小认识,现在女儿卡着毕业最后半年谈,这算不算是非通俗意义上的掐着时间争分夺秒?问起来还是大学同个专业的,还是男生多修了个专业搞过来和自己女儿同班,这算不算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回家这一路上,狂闪的不仅仅是摆在出租车挡风玻璃前的计程器,还有卓悠的手机消息通知界面。
卓悠下意识调了静音,把手机背扣在座椅上。
卓爸爸有点黯然神伤:“你还是接吧,看看说了啥。”
卓悠也跟着黯然神伤,神伤了不到一分钟还是决定听话地打开手机看一眼——毕竟数字信息时代,个人的手机黏度还是很大的。
呵,果然女生外向。想到这里,卓爸爸的头就更疼。
等到第二天,卓爸爸彻底酒醒了,头却依旧犯疼。这事要对症下药,治标治本。就在卓爸爸打算隔空与卓妈妈展开和平对话在这一紧急事件上达成共识的时候,遭到了卓妈妈无情的嘲笑。
“真是少见多怪,从四年前她偷改志愿填A大,我就想过有这么一天。”卓妈妈不忘了在对方伤口上撒盐,“你别忘了,你女儿研究生阶段也是要去A市读书。”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分钟,下了最后通牒——每个暑假必须回家。
呵,儿大不由娘。卓妈妈懒得和冥顽不灵的伤心慈父多费口舌,赶在正式斗嘴前把电话线给掐了。
卓悠感激莫名的同时又有点讶异——是真没想到妈妈居然和自己站同一条线,而且妈妈是真神探狄仁杰转世呀!一直知晓着自己偷改志愿的事还能这么镇定自若地揣着明白装糊涂!
卓妈妈扭头看看满脸错愕的女儿,开始从头复盘整个故事:“你的高考志愿最后就是我给你改回来了,那个成绩上A大,那不是在挑战不可能吗?你是真不怕滑档!”
卓悠震惊!
卓妈妈不理会女儿的错愕,接着批评教育:“那么小就这么恋爱脑,跑那么远也确实让人放心不下,别到时候被卖了还在帮别人数钱。而且万一分手了哭个死去活来的,我搭飞机赶过去还得好几个钟头,怎么想都是先在X大读几年合理。”
卓悠长大了嘴巴,又缓缓闭上。
卓妈妈用余光扫了一眼:“不过你也别怪我私自帮你改志愿不尊重你。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道理我还是懂的。尤其对于你们这种打小成绩就好、自尊心忒强、容易面子拉不下来、极其自我保护主义的独生子女,或者说Z世代,动不动就佛系、随缘、躺平、摆烂,保不准将来脱个单结个婚比考高考还难。所以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和成晓妈妈就交流过了。”
卓悠的眼睛越瞪越圆。
这是真人版碟中谍吗?
卓妈妈化身当代张子房:“成晓的成绩可选择性更大,他自己想和他爸爸一样读工科,又明确和父母表示不留A市,要回X市读书,多陪陪祖父母。这孩子打小有主见,他父母没有道理不尊重。只是没想到你们两个信息居然这么不对称,就不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果然那时候还是刚高考完的学生娃娃,就知道闷声干大事。这万一你要是真踩上了A大的投档线,那他想方设法回X市,到头来还不是竹篮打水。年轻没经验就算了,之后做事前要记得先消除信息差。”
卓悠吸了一口气。
这不得感慨一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当然卓妈妈的处世原则一贯是谦虚谨慎:“不过我们也没什么值得居功自傲的,毕竟后头成晓选择了双学位,你又在大类分流中发奋图强转了专业,兜兜转转居然又到了一个班,也是你们俩自己努力的结果,旁人相帮也插不上手。都说有缘千里一线牵,大概就是这样吧。但若真的反思起来,你那时的行为确实莽撞,十分不成熟,这也是整个本科阶段,我支持你爸的观点,劝你先别急谈恋爱的原因。”
最后不忘来上一段小结:“但你们最后能在追随对方脚步的过程中明白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过程中懂得为对方妥协让步。算是有长大,这段感情还算是健康的。”
卓悠突然觉得自己的恋爱在妈妈的嘴里得到了洗涤和升华。
卓妈妈不理会还在接受灵魂洗礼的卓悠,好胜心一下子又上来了,慢腾腾地说:“话说回来,照这么算的话,你男朋友只见完一半家长,你爸都见过了,我被落下是怎么一回事?我可是也还没点头的,什么时候带他来让我瞧瞧。”
见家长中还有一更为奇妙的设定,叫做隐性见家长。
卓爸爸的其中一个高中同学,正好是成爸爸生意上的好兄弟,刚巧在楼下遇到了,刚好谈起来两家还做过邻居,刚好都是来休闲吃饭的——这不得凑一桌?
世界小不小,全靠巧不巧。
四个家庭来了五个同年龄段二十岁出头的孩子,坐在大圆桌子的另一头,看着对面的几个父辈在谈笑风生,时不时有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阿姨微笑着过来暖场子,催促着大家多认识多活络,交交朋友加加微信,微微有点尴尬——这种活动一时间分不清是中年人专场还是年轻人专场。
以往的卓悠都是气定神闲坐在角落剥龙虾的,偶尔竖起耳朵听听爸爸和几个叔叔们当年翻墙逃课看电影的糗事,就像小时候去茶馆听说书先生讲折子戏一样好玩,听到精彩的地方,还会真心地陪着几个长辈乐呵乐呵。
卓悠天生笑点极低,小时候听着长辈们讲笑话,还没等说完就能笑得前仰后合,满含热泪,被卓妈妈板着脸教训了几次不端庄。等到长大了,倒是在卓妈妈的期待中收敛了性子,但生活中总还是时刻挂着笑容——这倒也是有些好处的——爱笑的女孩运气总不会太差。几个和卓爸爸交往较密的叔叔们打小都偏疼这个甜甜的小姑娘,尤其和家中那个上房揭瓦的浑小子一对比,更觉着还是生上辈子的小情人好。
每次聚餐都能遇上一两个对小卓悠的笑容感染力印象深刻的长辈,这次也不例外。见到卓悠正襟危坐,成爸爸还向卓爸爸感慨着打趣道:“时间真快呀,女大十八变,老卓,几年不见你家闺女,越来越文静了。”
卓爸爸回头看了一眼正把背挺直了冲着成爸爸微笑致谢的女儿,心里犯着嘀咕,嘴上却很坦然:“她妈妈管得忒严了,给磨平了性子。”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语调平缓,音准正常,也听不出是贬是夸,反正甩锅就对了。
卓悠在心里“呵”了一声,本以为老爸老妈的脾气都收拾了不少,打量着这个说话方式,看来这两个不省心的大人见面还是能吵的。
成爸爸又看了一眼卓悠,笑容里满是理解,且略有点惋惜——小时候成晓的奶奶最喜欢这个邻居家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能吃能睡能逗人发笑,调皮得恰到好处,真真多一分或少一分活泼就不那么可爱了,那时候成天被念叨着要温顺乖巧,现在真文静了,倒让人想起调皮的好了。
到底是长大了,真是时光如流水,匆匆不回头。可不嘛,自家那个小时候闯天闯地砸玻璃摔碟子的傻小子,不也长成了一副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模样。还别说,这成晓刚从实习公司下班回家,听说自己飞X市二话没说就打车跟过来,连那套不知是金融民工专用还是程序码农专用的行头都没来得及换。这做起事来不拖泥不带水的,倒真有了几分成年人的利索。这身白衬衫西装裤,黑色的系带皮鞋,灰色的双肩背包,确实像模像样的。成爸爸在心里对自家儿子越看越满意。
卓悠也在心里对成晓这套金融民工的行头打分,好在上下身都是同一色系,要不真像刚从那场求职招聘会回来的应届毕业生。
不料身边自来熟的小弟弟也在光明正大地打量着这身衣服,看到贼眉鼠眼的小姐姐,以为找到同道中人,偷偷摸摸凑过来问:“悠悠姐,你看三个哥哥谁最好看?”
哈?现在小男孩也“知好色则慕少艾”了?
卓悠被自己大胆的念头惊得筷子差点掉了,便顺手放下餐具转过来一盘虾,打算用聚精会神的干饭人精神巧妙化解这一答不出口的尴尬。
等不到答案的小弟弟很是着急,在一旁抓耳挠腮,放大了音量:“唔?悠悠姐,你看三个哥哥谁最好看?”
小孩子吃饱喝足,丹田有力,声音恰好盖过还在谈天说地的爸爸们,伴着圆桌转了一圈,送到了脸比虾红的卓悠耳朵里。
大家都笑了。
卓悠躲着某处射过来的目光,忙不迭地敷衍道:“都好看都好看。”
言多必失。
这个时候,主打一碗水端平,千万不能露出马脚。
小弟弟不无惋惜地对着三个大哥哥摇了摇头:“看来你们三个还需要努力。”
卓悠有点傻眼。
这小屁孩是什么当代丘比特。
怎么还玩起爱神之箭?
老一辈哄堂大笑,几个年轻人道行浅,耳根都有点红。
马上有阿姨出来打圆场:“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小弟弟一撇嘴:“就是嘛。”说着就抡起玩具弓箭朝成晓一指,“尤其这位哥哥,老往这里看。”
真是救了大命!
像是嗅到了自家白菜被猪拱走的危险气息,卓爸爸突然发掘出了自己神奇的第六感,马上提出疑惑:“你们都在X大上学,那这几年在学校碰到过吗?”
这问题看似平平无奇,却暗藏玄机。
结果,两个人答非所问——
一个忙于撇清关系不掉马甲:“就不太熟。”
一个想着承认关系直球出击:“是挺熟的。”
卓爸爸气结。
谁问你们熟不熟呀?!
不打自招。
整张桌子上的大人小孩脸色都精彩了起来。
得嘞!
都是过来人。
这桌上年龄最小的都看破说破了,剩下怎么会不明白。
只是成年人,讲究一个看破不说破。
成爸爸算是醒悟过来自己儿子身上那几分成年人的利索来自哪里,敢情是恋爱酸臭味的另一种外化。
本着为儿子两肋插刀,成爸爸赶忙给卓爸爸倒酒。
卓爸爸只觉得今天的茅台格外烧胃。
从这一刻起,卓爸爸的脸色就略显苍白,且一直持续到散席。
卓悠有点担心,递过来人参含片:“爸,您是喝多头疼吗?”
卓爸爸叹了口气,没喝多也得头疼,毕竟和卓妈妈分居后唯一意见一致的事就是卓悠本科期间最好不要谈恋爱,毕业再说。成家那小子和自家女儿,两人打小认识,现在女儿卡着毕业最后半年谈,这算不算是非通俗意义上的掐着时间争分夺秒?问起来还是大学同个专业的,还是男生多修了个专业搞过来和自己女儿同班,这算不算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回家这一路上,狂闪的不仅仅是摆在出租车挡风玻璃前的计程器,还有卓悠的手机消息通知界面。
卓悠下意识调了静音,把手机背扣在座椅上。
卓爸爸有点黯然神伤:“你还是接吧,看看说了啥。”
卓悠也跟着黯然神伤,神伤了不到一分钟还是决定听话地打开手机看一眼——毕竟数字信息时代,个人的手机黏度还是很大的。
呵,果然女生外向。想到这里,卓爸爸的头就更疼。
等到第二天,卓爸爸彻底酒醒了,头却依旧犯疼。这事要对症下药,治标治本。就在卓爸爸打算隔空与卓妈妈展开和平对话在这一紧急事件上达成共识的时候,遭到了卓妈妈无情的嘲笑。
“真是少见多怪,从四年前她偷改志愿填A大,我就想过有这么一天。”卓妈妈不忘了在对方伤口上撒盐,“你别忘了,你女儿研究生阶段也是要去A市读书。”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分钟,下了最后通牒——每个暑假必须回家。
呵,儿大不由娘。卓妈妈懒得和冥顽不灵的伤心慈父多费口舌,赶在正式斗嘴前把电话线给掐了。
卓悠感激莫名的同时又有点讶异——是真没想到妈妈居然和自己站同一条线,而且妈妈是真神探狄仁杰转世呀!一直知晓着自己偷改志愿的事还能这么镇定自若地揣着明白装糊涂!
卓妈妈扭头看看满脸错愕的女儿,开始从头复盘整个故事:“你的高考志愿最后就是我给你改回来了,那个成绩上A大,那不是在挑战不可能吗?你是真不怕滑档!”
卓悠震惊!
卓妈妈不理会女儿的错愕,接着批评教育:“那么小就这么恋爱脑,跑那么远也确实让人放心不下,别到时候被卖了还在帮别人数钱。而且万一分手了哭个死去活来的,我搭飞机赶过去还得好几个钟头,怎么想都是先在X大读几年合理。”
卓悠长大了嘴巴,又缓缓闭上。
卓妈妈用余光扫了一眼:“不过你也别怪我私自帮你改志愿不尊重你。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道理我还是懂的。尤其对于你们这种打小成绩就好、自尊心忒强、容易面子拉不下来、极其自我保护主义的独生子女,或者说Z世代,动不动就佛系、随缘、躺平、摆烂,保不准将来脱个单结个婚比考高考还难。所以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和成晓妈妈就交流过了。”
卓悠的眼睛越瞪越圆。
这是真人版碟中谍吗?
卓妈妈化身当代张子房:“成晓的成绩可选择性更大,他自己想和他爸爸一样读工科,又明确和父母表示不留A市,要回X市读书,多陪陪祖父母。这孩子打小有主见,他父母没有道理不尊重。只是没想到你们两个信息居然这么不对称,就不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果然那时候还是刚高考完的学生娃娃,就知道闷声干大事。这万一你要是真踩上了A大的投档线,那他想方设法回X市,到头来还不是竹篮打水。年轻没经验就算了,之后做事前要记得先消除信息差。”
卓悠吸了一口气。
这不得感慨一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当然卓妈妈的处世原则一贯是谦虚谨慎:“不过我们也没什么值得居功自傲的,毕竟后头成晓选择了双学位,你又在大类分流中发奋图强转了专业,兜兜转转居然又到了一个班,也是你们俩自己努力的结果,旁人相帮也插不上手。都说有缘千里一线牵,大概就是这样吧。但若真的反思起来,你那时的行为确实莽撞,十分不成熟,这也是整个本科阶段,我支持你爸的观点,劝你先别急谈恋爱的原因。”
最后不忘来上一段小结:“但你们最后能在追随对方脚步的过程中明白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过程中懂得为对方妥协让步。算是有长大,这段感情还算是健康的。”
卓悠突然觉得自己的恋爱在妈妈的嘴里得到了洗涤和升华。
卓妈妈不理会还在接受灵魂洗礼的卓悠,好胜心一下子又上来了,慢腾腾地说:“话说回来,照这么算的话,你男朋友只见完一半家长,你爸都见过了,我被落下是怎么一回事?我可是也还没点头的,什么时候带他来让我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