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成晓算是明白什么叫古人诚不欺我,没有掌握主动权的见家长,在出发前总有一种荆轲赴秦的心潮澎湃。
卓妈妈毕竟曾是X市的优秀班主任。职业使然,总喜欢把寓教于“乐”给升华再具体化,揉入生活的每个小细节,卓悠习以为常,但成晓多年后初次拜访卓妈妈,难免紧张。
尤其在后来的加微信环节,当卓妈妈茅塞顿开地点出“我说悠悠最近怎么换头像了,原来是为了凑一对呀”,成晓直感觉背上的衬衫都湿透了。
当然后来两个年轻人在爸爸叔叔的指导下,还是把微信头像换成了意境空灵的山水风光图——这是大学毕业最重要的一课,出来社会,总要表现出些踏实稳重的品质以此彰显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情操。最重要的是,在压力大的时候提醒自己还有诗和远方。
这是后话。
好在卓妈妈善解人意,吃完晚饭,一句“不是说还有导师任务要忙吗”就把两人打发回X大了,自己悠哉悠哉地出发去健康步道锻炼。
成晓看着卓妈妈怡然自得的背影,有点儿明白卓悠一直对婚姻抱有的不期待与不信任——毕竟一个人是真的能活得很舒服很松弛。
两个人踩着月光慢腾腾地往公交车站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天上的月很圆,没有云彩的遮挡,显得又大又亮,散出冰冰凉凉的光。
好一个月色如洗。
都说月明星稀,如此明亮的夜空,就像一块巨大的黑板。偶尔有远方机场的飞机起飞,巨大的引擎声划破月夜的平静,但转眼就被吞没在黑暗中。不时还有一群晚归的大雁掠过树冠,越过湖面,在梢头或是水中打捞起一片月光,给自己织成一身夜行衣披上,就着清晰的人间灯火,继续奔波在归家的旅途中。
虽然知道刚刚卓妈妈的说辞只是为小情侣留点空间的借口,但成晓还是不免关切地问:“导师又有给你派任务了吗?”
卓悠摇摇头:“最近在忙着写毕业论文了,自从请博导帮忙定题给建议后,就没有再联系了。你那边呢?”言下之意是,博导定的题,X大这边指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未必见得满意,卓悠只能再跟上本导的思路重新开题。
成晓耸耸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本就是不一样的,何况自己硕士阶段又选择回到工科领域专攻,与卓悠的经管更不一样:“我还处于散养状态,不过最近老班让我好歹多上点心想想毕业论文的事,毕竟有两篇要写,总不能各自一个星期速成。”说完成晓就不老实地笑了,看样子这人是真打算各花一个星期速成。
卓悠皱了皱鼻头:“你打算怎么上心?”
成晓照样嬉皮笑脸:“反正我这段实习也快结束了。那就去组会吧,也没有更好的方式能表达我的重视。”
这般有恃无恐,只能感叹下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像X大的本科生阶段,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都由学院教务系统随机分配,那大概率就是抽盲盒——抽到什么是什么。
在院里磨磨唧唧将出未出名单的时候,大家都是抱着高考放榜的心态在焦灼。
结果出来后——
有人人眼红的,比如成晓。成晓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好脾气好说话的班主任,大名班固。不错,就是和编撰《汉书》的那个牛人同名同姓。著述颇丰的班主任自惭形秽,为了不辱先祖,在外从来不提大名,自称小班,到了学生这里,就喜提外号老班。老班是系主任亲自招进来的并一直带着做课题项目的,对待学生,也坚决贯彻系主任的十六字方针:尽心尽责,适时点拨,信息秒回,从不push。
掰手指头一算,老班和成晓卓悠同一年来的X大。那时候的老班还是从美国西海岸的阳光沙滩刚刚爬上岸的一只帅气海龟,日常和班里几个男生称兄道弟,组团开黑,吃鸡点塔,篮球足球排球橄榄球,甚至沙滩赛车公路越野戈壁马拉松,可见是有多么的民主平等。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老班的作息也很年轻化,没课没会的时候,都是白天7点睡觉,下午3点起床,晚上7点开始迎接美好的一天——就很散漫很自由,一如他的论文指导风格。
不少同届的或者小一届的来向成晓取经:“哥,你运气这么好,是不是和老班暗通曲款?”
成晓统一回复:“哪能呢!我直接买通行政大楼101【狗头】。”行政大楼101是学院本科生教务办公室。
还有穷追猛打的:“真的不是吗?”
成晓接着统一回复:“老班要是这么能读懂信号,至于现在还光棍?”
后来不少同届的或者小一届的拿这件事向老班求证:“老班,是不是成晓系排第一,你先下手为强?”
老班统一回复:“哪能呢!我大概是得罪了行政大楼701【狗头】。”行政大楼701是系主任办公室。
还有刨根问底的:“怎么说?”
老班接着统一回复:“成晓这小子那么浑,搁谁愿意带?”上届和上上届的系排第一,开盲盒开到的都是系主任,谁能料到今年系排第一居然轮到自己了。
行吧,好个天机不可泄露,来来回回都在打诳语。
当然,悲喜是守恒的,有几家欢喜就有几家愁。
除了人人眼红的,也有人人感激的,比如戴小欢。戴小欢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学院出了名脾气爆的系副主任严导。严老师人如其姓,尽心尽责,要求贼高,规矩颇多,邮件轮回,也不push——但会挂人。
严导久经沙场,是院里有名的毕业论文杀手。每年的学生前仆后继地蹲守在行政大楼101大门口对着教学秘书死缠烂打装痴卖惨撒泼打滚,就为了确定两件事——自己的毕业指导老师是不是她,自己的答辩委员是不是她。坏就坏在严教授学术水平极高,产出颇多,江湖地位非同小可,同样能指导的学生名额往往极多,而且在答辩委员会里一向是组长。
戴小欢看到分配结果当场就吓哭了。
卓悠安慰戴小欢道:“往好处想,你的答辩委员会组长就不是她了,而且你的论文要是能让她签字同意答辩,基本上答辩组老师没人会为难你的。”
严老师曾在行政大楼701门口吵过一架,一战成名,但具体原因已经因为江湖版本太多无法追溯取证了。能够确定的是,对于她带出来的学生,系里的老师不管是出于对学生本身的同情和爱护,还是出于对严老师的尊重和敬畏,都会放人一马。
“你这也是以一人渡众生,是大善。”苏苏了解了来龙去脉后不由唏嘘,本着行医实事求是的职业原则,把卓悠好不容易从戴小欢心口上拔出的刀给插了回去:“但大前提还是要她能签字同意答辩。”
戴小欢果然又哭了。
卓悠再一次把刀拔出来,接着安慰:“说不定是严老师课上分给低了,大家私底下气不过,以讹传讹的,也不能当真。”
苏苏也点点头,拍拍戴小欢的肩头,又一次把刀插回去:“也对,你毕竟也上过她的课,对她肯定有自己的印象,你看看能信几分。”
已经被捅得千疮百孔的戴小欢哭得更大声了。
那时赵沫沫未出国搞毕设,十分看不过眼,挤掉还在坚持着实事求是的苏苏,伸手搂了搂可怜巴巴的戴小欢:“真话总是伤人,晚痛不如早痛,欢啊,咱以后勤快些,给严老师整一个晨昏定省。坚持就是胜利。”
苏苏看看哭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戴小欢,转向卓悠试探地问:“悠悠,你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呢?”
卓悠摊了摊手。院里有很多夫妻伉俪,卓悠分到的导师是德高望重的院长夫人,一个慈眉善目的快要退休的老教授,当然也是相当严格。
好在只需要读文献和写论文,没有组会没有展示没有汇报,日子还算顺心。但真正让人头大的A市那边的研究生学校。
戴小欢抽着鼻子断断续续地说:“B大那边有什么可操心的?”
这下炸开了锅。
苏苏和赵沫沫对着卓悠异口同声:“B大?你不是去的A大吗?”
彼时卓悠和成晓还未在一起,离全国研究生保送系统确认截止才不久,苏苏学医五年制,赵沫沫搞生化打算出国,整个宿舍只有卓悠和戴小欢日夜操心着升学的事。卓悠不好意思地笑笑:“也就昨天才确认,忘了和你们说。”
这句话说得天雷滚滚。
苏苏和赵沫沫当场被雷翻:“这也能忘???”
A市作为全国特大城市之一,高校林立,除了当年卓悠几分之差失之交臂的A大,还有全国学子梦寐以求的B大和C大——在国内高校梯队里是超一档。其他高校或许总自诩有最好的XX学院和XX专业,但B大和C大从不屑于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噱头。毕竟在B大和C大,所有的学院和专业都是牛的一批。
全国研究生保送系统确认过程中,各种鸽王,蹲点,捡漏,上岸一锅烩,实属惊心动魄。而卓悠的故事里,还颇有些个人私事,就更加说来话长。
卓悠还在想着要怎么解释。
人类的欢喜果真是不相通的。戴小欢一打一打地抽着纸巾盒,忿忿地说:“她顶成晓上了B大。”
苏苏和赵沫沫张大嘴巴:“啊?”
“就——就是个鸽王和捡漏王的故事。”
成晓算是明白什么叫古人诚不欺我,没有掌握主动权的见家长,在出发前总有一种荆轲赴秦的心潮澎湃。
卓妈妈毕竟曾是X市的优秀班主任。职业使然,总喜欢把寓教于“乐”给升华再具体化,揉入生活的每个小细节,卓悠习以为常,但成晓多年后初次拜访卓妈妈,难免紧张。
尤其在后来的加微信环节,当卓妈妈茅塞顿开地点出“我说悠悠最近怎么换头像了,原来是为了凑一对呀”,成晓直感觉背上的衬衫都湿透了。
当然后来两个年轻人在爸爸叔叔的指导下,还是把微信头像换成了意境空灵的山水风光图——这是大学毕业最重要的一课,出来社会,总要表现出些踏实稳重的品质以此彰显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情操。最重要的是,在压力大的时候提醒自己还有诗和远方。
这是后话。
好在卓妈妈善解人意,吃完晚饭,一句“不是说还有导师任务要忙吗”就把两人打发回X大了,自己悠哉悠哉地出发去健康步道锻炼。
成晓看着卓妈妈怡然自得的背影,有点儿明白卓悠一直对婚姻抱有的不期待与不信任——毕竟一个人是真的能活得很舒服很松弛。
两个人踩着月光慢腾腾地往公交车站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天上的月很圆,没有云彩的遮挡,显得又大又亮,散出冰冰凉凉的光。
好一个月色如洗。
都说月明星稀,如此明亮的夜空,就像一块巨大的黑板。偶尔有远方机场的飞机起飞,巨大的引擎声划破月夜的平静,但转眼就被吞没在黑暗中。不时还有一群晚归的大雁掠过树冠,越过湖面,在梢头或是水中打捞起一片月光,给自己织成一身夜行衣披上,就着清晰的人间灯火,继续奔波在归家的旅途中。
虽然知道刚刚卓妈妈的说辞只是为小情侣留点空间的借口,但成晓还是不免关切地问:“导师又有给你派任务了吗?”
卓悠摇摇头:“最近在忙着写毕业论文了,自从请博导帮忙定题给建议后,就没有再联系了。你那边呢?”言下之意是,博导定的题,X大这边指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未必见得满意,卓悠只能再跟上本导的思路重新开题。
成晓耸耸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本就是不一样的,何况自己硕士阶段又选择回到工科领域专攻,与卓悠的经管更不一样:“我还处于散养状态,不过最近老班让我好歹多上点心想想毕业论文的事,毕竟有两篇要写,总不能各自一个星期速成。”说完成晓就不老实地笑了,看样子这人是真打算各花一个星期速成。
卓悠皱了皱鼻头:“你打算怎么上心?”
成晓照样嬉皮笑脸:“反正我这段实习也快结束了。那就去组会吧,也没有更好的方式能表达我的重视。”
这般有恃无恐,只能感叹下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像X大的本科生阶段,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都由学院教务系统随机分配,那大概率就是抽盲盒——抽到什么是什么。
在院里磨磨唧唧将出未出名单的时候,大家都是抱着高考放榜的心态在焦灼。
结果出来后——
有人人眼红的,比如成晓。成晓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好脾气好说话的班主任,大名班固。不错,就是和编撰《汉书》的那个牛人同名同姓。著述颇丰的班主任自惭形秽,为了不辱先祖,在外从来不提大名,自称小班,到了学生这里,就喜提外号老班。老班是系主任亲自招进来的并一直带着做课题项目的,对待学生,也坚决贯彻系主任的十六字方针:尽心尽责,适时点拨,信息秒回,从不push。
掰手指头一算,老班和成晓卓悠同一年来的X大。那时候的老班还是从美国西海岸的阳光沙滩刚刚爬上岸的一只帅气海龟,日常和班里几个男生称兄道弟,组团开黑,吃鸡点塔,篮球足球排球橄榄球,甚至沙滩赛车公路越野戈壁马拉松,可见是有多么的民主平等。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老班的作息也很年轻化,没课没会的时候,都是白天7点睡觉,下午3点起床,晚上7点开始迎接美好的一天——就很散漫很自由,一如他的论文指导风格。
不少同届的或者小一届的来向成晓取经:“哥,你运气这么好,是不是和老班暗通曲款?”
成晓统一回复:“哪能呢!我直接买通行政大楼101【狗头】。”行政大楼101是学院本科生教务办公室。
还有穷追猛打的:“真的不是吗?”
成晓接着统一回复:“老班要是这么能读懂信号,至于现在还光棍?”
后来不少同届的或者小一届的拿这件事向老班求证:“老班,是不是成晓系排第一,你先下手为强?”
老班统一回复:“哪能呢!我大概是得罪了行政大楼701【狗头】。”行政大楼701是系主任办公室。
还有刨根问底的:“怎么说?”
老班接着统一回复:“成晓这小子那么浑,搁谁愿意带?”上届和上上届的系排第一,开盲盒开到的都是系主任,谁能料到今年系排第一居然轮到自己了。
行吧,好个天机不可泄露,来来回回都在打诳语。
当然,悲喜是守恒的,有几家欢喜就有几家愁。
除了人人眼红的,也有人人感激的,比如戴小欢。戴小欢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学院出了名脾气爆的系副主任严导。严老师人如其姓,尽心尽责,要求贼高,规矩颇多,邮件轮回,也不push——但会挂人。
严导久经沙场,是院里有名的毕业论文杀手。每年的学生前仆后继地蹲守在行政大楼101大门口对着教学秘书死缠烂打装痴卖惨撒泼打滚,就为了确定两件事——自己的毕业指导老师是不是她,自己的答辩委员是不是她。坏就坏在严教授学术水平极高,产出颇多,江湖地位非同小可,同样能指导的学生名额往往极多,而且在答辩委员会里一向是组长。
戴小欢看到分配结果当场就吓哭了。
卓悠安慰戴小欢道:“往好处想,你的答辩委员会组长就不是她了,而且你的论文要是能让她签字同意答辩,基本上答辩组老师没人会为难你的。”
严老师曾在行政大楼701门口吵过一架,一战成名,但具体原因已经因为江湖版本太多无法追溯取证了。能够确定的是,对于她带出来的学生,系里的老师不管是出于对学生本身的同情和爱护,还是出于对严老师的尊重和敬畏,都会放人一马。
“你这也是以一人渡众生,是大善。”苏苏了解了来龙去脉后不由唏嘘,本着行医实事求是的职业原则,把卓悠好不容易从戴小欢心口上拔出的刀给插了回去:“但大前提还是要她能签字同意答辩。”
戴小欢果然又哭了。
卓悠再一次把刀拔出来,接着安慰:“说不定是严老师课上分给低了,大家私底下气不过,以讹传讹的,也不能当真。”
苏苏也点点头,拍拍戴小欢的肩头,又一次把刀插回去:“也对,你毕竟也上过她的课,对她肯定有自己的印象,你看看能信几分。”
已经被捅得千疮百孔的戴小欢哭得更大声了。
那时赵沫沫未出国搞毕设,十分看不过眼,挤掉还在坚持着实事求是的苏苏,伸手搂了搂可怜巴巴的戴小欢:“真话总是伤人,晚痛不如早痛,欢啊,咱以后勤快些,给严老师整一个晨昏定省。坚持就是胜利。”
苏苏看看哭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戴小欢,转向卓悠试探地问:“悠悠,你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呢?”
卓悠摊了摊手。院里有很多夫妻伉俪,卓悠分到的导师是德高望重的院长夫人,一个慈眉善目的快要退休的老教授,当然也是相当严格。
好在只需要读文献和写论文,没有组会没有展示没有汇报,日子还算顺心。但真正让人头大的A市那边的研究生学校。
戴小欢抽着鼻子断断续续地说:“B大那边有什么可操心的?”
这下炸开了锅。
苏苏和赵沫沫对着卓悠异口同声:“B大?你不是去的A大吗?”
彼时卓悠和成晓还未在一起,离全国研究生保送系统确认截止才不久,苏苏学医五年制,赵沫沫搞生化打算出国,整个宿舍只有卓悠和戴小欢日夜操心着升学的事。卓悠不好意思地笑笑:“也就昨天才确认,忘了和你们说。”
这句话说得天雷滚滚。
苏苏和赵沫沫当场被雷翻:“这也能忘???”
A市作为全国特大城市之一,高校林立,除了当年卓悠几分之差失之交臂的A大,还有全国学子梦寐以求的B大和C大——在国内高校梯队里是超一档。其他高校或许总自诩有最好的XX学院和XX专业,但B大和C大从不屑于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噱头。毕竟在B大和C大,所有的学院和专业都是牛的一批。
全国研究生保送系统确认过程中,各种鸽王,蹲点,捡漏,上岸一锅烩,实属惊心动魄。而卓悠的故事里,还颇有些个人私事,就更加说来话长。
卓悠还在想着要怎么解释。
人类的欢喜果真是不相通的。戴小欢一打一打地抽着纸巾盒,忿忿地说:“她顶成晓上了B大。”
苏苏和赵沫沫张大嘴巴:“啊?”
“就——就是个鸽王和捡漏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