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栈上下都知道昨晚这儿来了波贵客,不仅给钱大方,还有护卫连夜值守在一位姑娘门前,不辍更替,尽职尽责。

    生怕这丫头半夜有什么闪失。

    第二日天刚亮,未待膳时,这群人就匆匆要了些吃食上路。

    “萧副将,现行何地?”

    裴昭轻挑轿帘,极目远眺,唯见荒原无际,晨起之际头脑仍感沉重,空气稀薄,不仅勾起了几分倦意,更被行旅间扬起的尘烟呛得微咳。

    “启禀公主,抚甲关已过,前方即是瑶原。”

    萧钦声音浑厚,原本还有些昏昏沉沉的,被他这么一念,裴昭顿时清醒了不少。

    抚甲关?仅凭轿行一日便能抵达边关?

    兵势临危,当真如信里所言,战局焦灼如此,攻城四伏危机,安危不暇。

    可她却怎知,醒来之前,自己在这颠簸的轿中已是昏睡了好些日子。

    越过抚甲关,便进了瑶原。

    这浩浩荡荡的和亲队伍,自踏入南夷疆域的那一刻起,便已落入无数暗中窥探的目光之下。

    ...

    匆行数日,一队人马风尘仆仆,途中虽有间歇,终究顺利进入了凤淮城。

    “公主,凤淮城有规矩,我们过往的…商客,都按例要进城打声招呼。”

    萧钦轻扣轿箱,透过薄纱悉心叮嘱。

    “凤淮城...我知道了。”女声轻描淡写,此行漫行无目的,枯坐多时,亦是身感疲乏。

    她虽长居深宫,不通他城风土,却是知晓商贾课税的必要,行商依规,并无不妥,更何况同行左右尽是言甄麾下精锐。

    都是能打的,既然没什么好担心,那她便皆数应下听从安排。

    城门巍峨,站岗的巫夷兵正挨个盘查,萧钦翩然跨步下马,从怀里取出数卷文状,压在一纸圣谕下,一并呈予城官。

    守官草草翻阅,未再留难,高声令下:“放行!”

    裴昭轻撩辇门,刚欲探头发言,却因轿身骤然抬升,身形一晃继而跌坐回位。

    她微抻衣襟,轻揉肩膀,神色很是不满。

    巫夷官兵分列道旁讪笑轻嗤地向队伍投以注目,面前的晨市正值盛热之际,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

    街上糕饼飘香,糖人木雕琳琅满目,市井烟火气浓郁,坊间尘市气氛活络,人也跟着快活宽慰了不少,裴昭没忍住,顺着香味深吸一口气,方才的愠怒瞬间消散。

    前几日尽是横越些荒凉地,如今忽逢繁华,裴昭心念既然早膳未用,这儿采风也好,不如下去走走逛逛,顺便用些点心。

    四顾寻不见紧跟左右的萧钦,找不到个能商量的人,裴昭略显失望地缩回视线,老实地在小空间里端坐。

    她打算稍后进城打完招呼,再去邀他同游。

    领队身跨枣红骏马,随行身后素色小轿,再后则是巷贾打扮的货贩,抬着货物,穿行于喧闹市集。

    一行人,朝着御殿的方向稳步行进。

    ...

    金瑶殿前。

    萧钦勒马停轿,下马后指挥随从清点行装,将箱笼交予殿前宫卫,一路护送至殿内。

    随后轻掀轿帘,轻敲轿壁,示意裴昭出轿。

    裴昭探了探头,下了轿便在身后紧随,过路还要如此这般张扬,又非使臣觐见,这外交礼仪实难领会要意。

    然而,这过路之礼,与她所想的大相径庭。

    殿监在前,喋喋不休地念着礼单,绫罗绸缎,药参麝香,金银器皿,北豹狐皮...

    一人坐居高位,端看着呈上去的别国圣御,群臣旁人皆俯首站立。

    裴昭初见如此威仪的女官,犹豫着该是称娘娘还是大人。当周围众人纷纷跪拜,她仍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公主也免不了行跪拜礼?

    “哪学的规矩,见了南夷女帝还不跪?”殿上的高座之人尚未开口,一旁的青袍大巫率先指责起来。

    南夷?女帝?裴昭睁大眼睛揣度形势,这都哪跟哪儿啊?

    不是说战局焦灼,将自己送出城以防延误军情吗?

    她瞧向身侧的萧钦,萧钦此时叩首闭口,不言一字。

    “喂?”裴昭犹豫地看了看周围,不料没等话音落地便被人拾来口舌。

    “大胆!在女帝面前,忤逆君主,以下犯上大逆不道!来人!”大巫气急败坏又跳出来。

    殿内扈从上前在她膝弯处用力一踢,裴昭身形摇晃,屈膝跪地。

    见她伏跪,女帝挥挥手。

    “罢了!”女帝一步一顿踏下金銮阶,缓身朝裴昭的方向:“胆子倒是不小,扰犯我南夷三城。”

    “朕出兵不过是讨个礼尚往来,如今这是畏我军威,遣女求和?你们可曾问我南夷之意?她能抵几城?!”

    女帝停在裴昭面前,无情冷血地瞥了一眼,“既然人都大老远儿送来了,要朕答应休战,朕允了。”

    “作为交换,每年梁国要双倍纳贡于南夷,且不得在边境生事,如若不遵再有挑衅...”

    声音顿了顿,转而威厉地继续言说:“那这丫头的人头,不知道是你们亲自挂在大梁的城门口好,还是朕去挂到你们皇帝老头儿的枕头边儿喜庆啊?”

    殿上的几颗脑袋战战兢兢的,只顾伏得更低。

    裴昭仍旧能感受到头顶投来那似笑非笑的审视。

    “届时你挑,朕准你自选吉地,嗯?”女帝还是那个表情,目光自上方直直刺在裴昭身上,挑了一下嘴角:“不过你们算盘错了,南夷宗室暂无男丁,连个皇子皇孙也没有,你留下想嫁谁,自己说,朕皆可以旨婚。”

    殿宇无声,众口皆寂。

    无人能揣测女帝之言,亦无人敢妄自揣度。

    唯大巫不惧。

    男人提着嗓子,言辞间敞露着奇异的兴奋:“不如送去左慈公府上予那祝三公子,如此也算正室,礼数周至,身份也合适...”

    祝三公子...

    左慈公府上有三子,长子祝凝,入朝少参赞;次子祝煜,江州理司监,均有正室婚配。

    而末子祝望之,未予官职,也无婚娶。

    这举朝男儿,眼下只有祝家三公子身份条件最是合配。

    可偏偏左慈公府上的这个祝三公子,非但为养子,且传言好声色犬马,性情轻浮...

    女帝踱回御座,笑意再次慢慢浮现:“行,去知会左慈公,让他把人接走。”

    裴昭恍然清醒,惊恐地瞪圆了眼睛,怎么自己被嫁娶,如同养禽,怎么说发配就发配?

    更何况,即便作为和亲,也该不少婚典礼数,哪有直接让夫家把人带走的道理?这和分食有什么区别?

    她手撑着地艰难起势,嘴里含糊其辞:“不...”

    不等站稳,又被上前的殿扈踢倒在地,裴昭以腿弯蜷曲的姿势,静默着大脑空白了好一会儿。

    沾满腥苦气息的地面近在咫尺。

    满殿尽是不知饱足的虎狼...

    “不?尔等既已至此,须知南夷御前失信,问罪当斩!”女帝冷眼一扫,看了眼地上依旧跪伏的和亲队伍,声色俱厉,“今日朕的巫兵可破这抚甲关,那明日朕的精锐,亦能踏平梁国都!”

    女帝凝视着跪倒不出声的裴昭,眼里却寻不到半点被反驳惹恼的情绪:“朕今日倦了,进贡之物留下,其余人都遣回去。不过日落之后,朕亦难保尔等平安,各自珍重。”

    进贡之物...

    想必早就安排好,自己也入了这其中一品...

    局中客,竟也是宴中馐,真是荒唐。

    裴昭收回思绪再度再抬眼时,周遭只有自己狼狈跪伏,同行者都已逃跑般退身离去。

    她四处张望,萧钦虽在视线之内,却步道飞快去意坚决。

    “萧钦!萧钦!等...”裴昭急起直追,却一步踉跄,再仆于地,望着已然远去的背影,她挣扎欲起,这次换成双腿麻木颤抖,未为所驭。

    宫人们仍呆立一旁,无人相助。

    唯有守殿的扈从上前紧接一脚,再次将裴昭踢匐在地。

    仅一踢之力,膝痛欲裂。

    屈辱感涌上心头,裴昭自觉从未如此落魄。

    “再吵,朕今天就把你头挂出去!”女帝轻揉眉心,神色无悲无喜,言语间却透着一丝轻蔑:“既如此...嫁与不嫁,讲予朕听。”

    裴昭攥紧衣摆,强绷委屈挤出几个字:“...好,我嫁...”

    前无去路,后无退途。

    她只顾垂首哀戚,便未察女帝轻挑眉梢,默默摇头叹气。

    ...

    “三爷!三爷!大梁送来的和亲公主,已经进殿面过圣了,而...而且...”

    “而且什么?把话说全!”开口之人把玩着手里的折扇,手拂茶盏仰卧于太师椅上,散漫至极。

    通身看去,他长眼薄唇,颌角也生得分明;墨黑的袍子松垮垮地自膝盖下坠,膝上还歇了只乌鸦。

    收了折扇,座上宾又轻揉鸦羽,顺手抓起茶案上的生肉送入鸟禽口中。

    “而且已经被圣上和大巫,旨婚许到咱们府上了...”家仆声细如蚊,吞吐道,“现在人家正等着让咱们进宫去接呢...”

    “接?”他顿住了剐蹭羽毛的指尖,蹙眉不耐:“又是老巫贼出的主意?爹呢?我爹不在吗?他同意吗?”

    “圣上旨婚,老爷现在也不在府上,您看要不要...”

    家仆作揖状,弓背斜眼地藏了半句没敢说出口。

    要不要亲自去接。

    “差刘妈妈去把人接回来吧,顺便... ”说着,祝三公子笑容温煦,用指背探了探茶温,清汤微凉,随后一口入喉。

    “俞风,去查查这丫头的底。”

章节目录

寂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炸鸡大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炸鸡大王并收藏寂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