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候之际,宫门外传报,左慈公府已遣人至。
女帝和大巫早已离殿,行前命管事宫人引裴昭自正门出,随行侍候。
裴昭费力地爬起身,由于手边无物可依,每行一步都有些磕磕绊绊。
今日惊涛骇浪一过,往后连命都被别人一言一语左右着,好些事还都不清不楚的,自己就被推到大殿里来了。
不过比起必死无疑的亡国公主,当个横在中间的棋子,尚能苟活。
她要留着这条命,找言甄和父皇当面问个清楚。
只是...
她无从知晓该如何回去。
这哪是和亲公主,这干脆就是送过来的任杀任剐质子...
裴昭不自觉地就着风吸了下鼻子。
或许这身躯前几日染上的风寒未愈,南夷之地的寒风更是凛冽,引得旧疾复发,喉间紧缩,继而又咳了几声。
身前的宫人脚步随着咳声朝前倒腾了几步,生怕那点儿咳会缠上自己似的。
望着宫人的小动作,她突然心生好奇。
若是先前在殿上坚持己见,会不会真的闹个血染御殿的下场?
再或者惹得两国杀伐更甚,仇恨愈烈...
行了,别想了。
宫门口人影渐显。
来人既非显宦模样,也非年轻公子,更不是管家护卫,却是一位年长的管事婆子。
袖手跺足,领着三五家丁仆役,身后闲着辆素面轿椅。
寒冬腊月的,怎会坐个四面漏风的轿椅?
还是说,这府上当真清贫如此...
裴昭拧了拧眉,轻抚绕在脖颈上的狐狸毛,挂着的原本是白狐尾,被一路风尘搓磨下来,表面已经有点泛灰,略显脏旧。
管事的婆子见她无意自报家门,上下打量了她几圈便直截了当:“姑娘,三公子今日身体抱恙,特命我代迎,那咱,回府?”
言语尖利,缺乏敬意,让人听着就很不舒服。
裴昭心里很是矛盾,既眼嫌漏风的轿椅着实不妥,又想在众目睽睽下快些脱身,她只好敷衍地点了点头,算是应了婆子。
轿椅并不好坐。
落座片刻,裴昭才察觉抬夫身高不协调,椅子始终偏向一侧,加之路石不平,一路行进时有颠簸,若非她伸手出来支撑平衡,定是要在拐弯时候坠下地来。
也差点儿和迎面的几个轿夫撞个满怀。
一队人马,身后跟了个镶金边留穗的花轮辇,四角翘天的重檐歇山顶,用料细腻不仅无生裂痕,更是在边缘刻有繁花小饰,很是惹眼气派,峙在面前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
相比之下,自己身下这个就寒碜许多,裴昭不自然地又伏了伏头,权当什么都没有发生。
头夫扯着嗓子向后喊:“刘婆,三爷说你刚走的匆忙,带错了家伙。”说着就招呼身后的跟轿丫头上前扶人换辇,裴昭不清不楚地被换了行具,下椅的时候丫头还替她掸了掸粘在袄子上的浮灰。
踩着踏箱上了轿,她更是体味出这其中差别,内壁裹着锦布,甚至连座位都是软的,窗棂上悬着的挂帘更是厚实,她轻轻拨开,挡帘的流苏坠子还拢在空气里画着弧。
已然能比得上自己从前的行具规格。
裴昭松气之余,竟生了一丝自己都未能察觉到的哀思,还未待细品,神思便被外面的几声斥责吸引去。
“...三爷说要有礼数。”
“是是是...”尖嗓忙不迭地应着。
裴昭面无表情地又把那道掀开的缝儿阖严。
跟轿的宫人忽地顿住脚步,退到路旁目送一行人远去后,独自朝相反的城门方向离开...
路程不远,加之轮辇行速快,不久便抵达左慈公府邸,裴昭被搀着下了轿,跨步踏进府宅。
先前从旁的丫头车夫打从进来就四散没了踪影,只留婆子一人在前面带路。
相府的园林修葺得颇为豪华。
即便是冬日,苑内依旧花木扶疏,小山流水,景观落瀑,脚下的石板路铺设得也是平正有序,尽头处一池温泉水汽蒸腾,静静躺在院落一隅。
难怪府中能有那般华贵的轿子。
落足前院,婆子领着她环视了一圈宅地,唠唠叨叨地介绍着府上的人际关系,裴昭却一个也没记住,光顾着在后面小心着脚,生怕一步被落下就迷了路。
引路走得甚快,沿着前院小路又来到后苑,裴昭跟在后面隐隐感觉膝处胀痛难忍,只得凭藉着身旁的扶栏短暂地站定休憩,再匀上两口粗气。
再次抬头时,只见婆子在远处静静地望向自己的方向,裴昭紧着整理衣摆,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只见得行于明处的人,却未觉察匿在身后的影;祝望之静若观戏,面无波澜,目送二人背影远去后便呼来家仆,低语吩吩咐数句。
...
“喏,你就先住这儿,物什什么的我等下差人收拾来,还有...”
管事婆子清嗓开言,目光如炬,语带审度:“你要几个丫头?”
“都好...但凭安排。”裴昭轻声应道。
“哎呀姑娘呀,我问你要几个丫头,一个两个还是五个八个...我都好去安排;你这一句‘都好’,我又猜不出,搞错了三爷还是要怪责的哟...”
裴昭迎上婆子焦急的目光,心中既惊且惧,看似怨言满腹的提问之下,她忽然感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近乎怪异的轻松感...
昔日梁宫中,身份地位皆是天定,宫人女婢皆强加之,珍宝珠玉皆人奉上,无人问津她是否真心所愿,更遑论所需多少几何。
一切皆由他人代为定夺。
裴昭谴了谴回忆,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故作礼貌:“那就两位吧...有劳了。”
不知面前这位该如何称呼,她微作沉吟,扯着嘴角便轻描淡写地带过。
眼底尚且还残存些不自知的红润,嘴角也咧得牵强,如此这般田地还能笑出来,果真是有些痴态。
婆子瞧着她,撇撇嘴无奈道了一句:“叫刘妈妈就行,我是这慈公府管杂事的...”
她微微颔首,示意理解,便缄口不再多言。
送走了刘妈妈,裴昭才仔细端度起给自己安排的起居处。
不知道从今日起,要在里面生活多久。
推开门,没有宅府沉积的灰尘气,反而空气中有着淡淡微散的隐香,许是来之前差人打扫过,吸取了前次吃茶的教训,裴昭掩鼻屏息,躬身又小心翼翼地退了出来。
“为何不入内?”声音低沉,自后而来,吓得裴昭转身一激灵。
总不能坦陈言说自己在宫里,就是因为喝了口药茶才被羁来南夷,现在又恐这屋子里有诈吧?
人心难测,她已不敢轻信于人。
纵然直觉告诉她,此地似是块净土。但这直觉,何曾准过?
曾信宫人,信言甄,信萧钦,乃至父皇的爱女情深...
最终换来的,不也是今日这般局面?
裴昭转过身对着来人随口搪塞:“不是惯用的府香,有点儿...闻不习惯,我开门散散就好了...”
这动一动本不打紧,可别着的膝盖骨又牵带着抻了一下,伤处立刻开始作痛反馈,她轻轻跛着脚,稍显笨拙地蹚回屋里,扒了个椅子坐在门内缓解尴尬。
经此一番折腾,她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身子平常本也气虚孱弱,全靠汤药劲补;今日下来,光是撑坐着眼前都泛着重影,倍感晕眩。
方才的语声低沉,带着一股死寂之气,似是故意压抑嗓音,裴昭未敢抬眼细看说话之人;现在稍微二人扯开点距离,倒是方便她得以清晰打量。
来人一身黑服,高挑却不生魁梧,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既无离去之意,亦无入内之态。
就安安静静地像杆一样立在门口,手里还揉捏把玩着一只活物。
是一只。
黑鸦。
裴昭能辩出是鸦,全因啼叫声过于刺耳特别,可再仔细观察上几眼,这禽的骨架却又和往日见到的不怎么相似。
从前梁宫也有养鸟雀的婢女奴仆,还有专门驯鸦走燕的术学先生,不过于他们手中的禽,生猛机敏,都未曾似这般羸弱。
和那只手的主人一样。
都像是没吃饱饭。
她麻木地坐在门内,凝视着那团黑影,不禁开口问道:“你这鸦,是不是有些瘦?”
门外人的呼吸骤然急促,脸色尤是黑沉,按捺住心绪之际还未明言语一二,裴昭便被三四家仆拎着五六食盒轻易攫取了全部注意力,几人从侧旁扇扉窸窸窣窣地拾步进屋,在她身后码了一小桌。
纵是屋外日朗气清,这冬季的洌风终归是凉得紧。
发腥的冷气之下,那点菜香拼了命地往鼻子里钻,裴昭本来就饥肠辘辘,被这缠人的香味一撺掇,更觉得胃中馋虫闹腾。
青衫侍女柔声请裴昭入席品餐,待她再次转回头时,门前已经空无一人了。
真就这么走掉了呀。
丫头于旁侧舀着汤,裴昭端着小碗端坐在桌前。
先前进宫经历的那一连串骚动的闹剧,她还未来得及回味细品,就被紧赶慢赶地拉到这里来,好不容易缓下来对着这一大桌子,喉头未动,鼻子反倒是先酸了起来。
鸡汤的醇香全力在鼻腔里和那点无处纾解的委屈做着抗衡,不分输赢。
热汤滑喉,只觉舌尖辛辣。
是姜。
...
见俞风进门动静,太师椅里瘫着的身体懒洋洋挪了挪:“汤都喝了?”
“沛杏说喝了两碗,厨房也是按您嘱咐过的,汤里多扔了两块南姜...”
“嗯...”祝望之百无聊赖地伸手点了点案面,轻慢开口,“我爹怎么还没回来?”
“老爷留在齐阁那儿下棋呢,料着应该再晚些才能回府...”
少年眉心几不可见地皱起,又问道:“那我娘呢,我娘知道吗?”
“夫人还在亲眷花会上,走不开,说是要您先好生按礼数招待...”
俞风答得小心温缓,唯恐一字一句失了分寸,曲解了家主本意。
哪怕对方丝毫不关心他的流程作答,目光始终流连于那黑鸦之上。
那黑禽在桌上轻踏数步,继而稳立桌边;座上的人视线轻垂,盯着桌上正踱步游移的黑鸦,一把将其捧于掌中,左右翻转端详。
“…俞风,你说它,瘦吗?”
似在询问,又似自语,喃喃一句,无需作答。
女帝和大巫早已离殿,行前命管事宫人引裴昭自正门出,随行侍候。
裴昭费力地爬起身,由于手边无物可依,每行一步都有些磕磕绊绊。
今日惊涛骇浪一过,往后连命都被别人一言一语左右着,好些事还都不清不楚的,自己就被推到大殿里来了。
不过比起必死无疑的亡国公主,当个横在中间的棋子,尚能苟活。
她要留着这条命,找言甄和父皇当面问个清楚。
只是...
她无从知晓该如何回去。
这哪是和亲公主,这干脆就是送过来的任杀任剐质子...
裴昭不自觉地就着风吸了下鼻子。
或许这身躯前几日染上的风寒未愈,南夷之地的寒风更是凛冽,引得旧疾复发,喉间紧缩,继而又咳了几声。
身前的宫人脚步随着咳声朝前倒腾了几步,生怕那点儿咳会缠上自己似的。
望着宫人的小动作,她突然心生好奇。
若是先前在殿上坚持己见,会不会真的闹个血染御殿的下场?
再或者惹得两国杀伐更甚,仇恨愈烈...
行了,别想了。
宫门口人影渐显。
来人既非显宦模样,也非年轻公子,更不是管家护卫,却是一位年长的管事婆子。
袖手跺足,领着三五家丁仆役,身后闲着辆素面轿椅。
寒冬腊月的,怎会坐个四面漏风的轿椅?
还是说,这府上当真清贫如此...
裴昭拧了拧眉,轻抚绕在脖颈上的狐狸毛,挂着的原本是白狐尾,被一路风尘搓磨下来,表面已经有点泛灰,略显脏旧。
管事的婆子见她无意自报家门,上下打量了她几圈便直截了当:“姑娘,三公子今日身体抱恙,特命我代迎,那咱,回府?”
言语尖利,缺乏敬意,让人听着就很不舒服。
裴昭心里很是矛盾,既眼嫌漏风的轿椅着实不妥,又想在众目睽睽下快些脱身,她只好敷衍地点了点头,算是应了婆子。
轿椅并不好坐。
落座片刻,裴昭才察觉抬夫身高不协调,椅子始终偏向一侧,加之路石不平,一路行进时有颠簸,若非她伸手出来支撑平衡,定是要在拐弯时候坠下地来。
也差点儿和迎面的几个轿夫撞个满怀。
一队人马,身后跟了个镶金边留穗的花轮辇,四角翘天的重檐歇山顶,用料细腻不仅无生裂痕,更是在边缘刻有繁花小饰,很是惹眼气派,峙在面前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
相比之下,自己身下这个就寒碜许多,裴昭不自然地又伏了伏头,权当什么都没有发生。
头夫扯着嗓子向后喊:“刘婆,三爷说你刚走的匆忙,带错了家伙。”说着就招呼身后的跟轿丫头上前扶人换辇,裴昭不清不楚地被换了行具,下椅的时候丫头还替她掸了掸粘在袄子上的浮灰。
踩着踏箱上了轿,她更是体味出这其中差别,内壁裹着锦布,甚至连座位都是软的,窗棂上悬着的挂帘更是厚实,她轻轻拨开,挡帘的流苏坠子还拢在空气里画着弧。
已然能比得上自己从前的行具规格。
裴昭松气之余,竟生了一丝自己都未能察觉到的哀思,还未待细品,神思便被外面的几声斥责吸引去。
“...三爷说要有礼数。”
“是是是...”尖嗓忙不迭地应着。
裴昭面无表情地又把那道掀开的缝儿阖严。
跟轿的宫人忽地顿住脚步,退到路旁目送一行人远去后,独自朝相反的城门方向离开...
路程不远,加之轮辇行速快,不久便抵达左慈公府邸,裴昭被搀着下了轿,跨步踏进府宅。
先前从旁的丫头车夫打从进来就四散没了踪影,只留婆子一人在前面带路。
相府的园林修葺得颇为豪华。
即便是冬日,苑内依旧花木扶疏,小山流水,景观落瀑,脚下的石板路铺设得也是平正有序,尽头处一池温泉水汽蒸腾,静静躺在院落一隅。
难怪府中能有那般华贵的轿子。
落足前院,婆子领着她环视了一圈宅地,唠唠叨叨地介绍着府上的人际关系,裴昭却一个也没记住,光顾着在后面小心着脚,生怕一步被落下就迷了路。
引路走得甚快,沿着前院小路又来到后苑,裴昭跟在后面隐隐感觉膝处胀痛难忍,只得凭藉着身旁的扶栏短暂地站定休憩,再匀上两口粗气。
再次抬头时,只见婆子在远处静静地望向自己的方向,裴昭紧着整理衣摆,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只见得行于明处的人,却未觉察匿在身后的影;祝望之静若观戏,面无波澜,目送二人背影远去后便呼来家仆,低语吩吩咐数句。
...
“喏,你就先住这儿,物什什么的我等下差人收拾来,还有...”
管事婆子清嗓开言,目光如炬,语带审度:“你要几个丫头?”
“都好...但凭安排。”裴昭轻声应道。
“哎呀姑娘呀,我问你要几个丫头,一个两个还是五个八个...我都好去安排;你这一句‘都好’,我又猜不出,搞错了三爷还是要怪责的哟...”
裴昭迎上婆子焦急的目光,心中既惊且惧,看似怨言满腹的提问之下,她忽然感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近乎怪异的轻松感...
昔日梁宫中,身份地位皆是天定,宫人女婢皆强加之,珍宝珠玉皆人奉上,无人问津她是否真心所愿,更遑论所需多少几何。
一切皆由他人代为定夺。
裴昭谴了谴回忆,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故作礼貌:“那就两位吧...有劳了。”
不知面前这位该如何称呼,她微作沉吟,扯着嘴角便轻描淡写地带过。
眼底尚且还残存些不自知的红润,嘴角也咧得牵强,如此这般田地还能笑出来,果真是有些痴态。
婆子瞧着她,撇撇嘴无奈道了一句:“叫刘妈妈就行,我是这慈公府管杂事的...”
她微微颔首,示意理解,便缄口不再多言。
送走了刘妈妈,裴昭才仔细端度起给自己安排的起居处。
不知道从今日起,要在里面生活多久。
推开门,没有宅府沉积的灰尘气,反而空气中有着淡淡微散的隐香,许是来之前差人打扫过,吸取了前次吃茶的教训,裴昭掩鼻屏息,躬身又小心翼翼地退了出来。
“为何不入内?”声音低沉,自后而来,吓得裴昭转身一激灵。
总不能坦陈言说自己在宫里,就是因为喝了口药茶才被羁来南夷,现在又恐这屋子里有诈吧?
人心难测,她已不敢轻信于人。
纵然直觉告诉她,此地似是块净土。但这直觉,何曾准过?
曾信宫人,信言甄,信萧钦,乃至父皇的爱女情深...
最终换来的,不也是今日这般局面?
裴昭转过身对着来人随口搪塞:“不是惯用的府香,有点儿...闻不习惯,我开门散散就好了...”
这动一动本不打紧,可别着的膝盖骨又牵带着抻了一下,伤处立刻开始作痛反馈,她轻轻跛着脚,稍显笨拙地蹚回屋里,扒了个椅子坐在门内缓解尴尬。
经此一番折腾,她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身子平常本也气虚孱弱,全靠汤药劲补;今日下来,光是撑坐着眼前都泛着重影,倍感晕眩。
方才的语声低沉,带着一股死寂之气,似是故意压抑嗓音,裴昭未敢抬眼细看说话之人;现在稍微二人扯开点距离,倒是方便她得以清晰打量。
来人一身黑服,高挑却不生魁梧,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既无离去之意,亦无入内之态。
就安安静静地像杆一样立在门口,手里还揉捏把玩着一只活物。
是一只。
黑鸦。
裴昭能辩出是鸦,全因啼叫声过于刺耳特别,可再仔细观察上几眼,这禽的骨架却又和往日见到的不怎么相似。
从前梁宫也有养鸟雀的婢女奴仆,还有专门驯鸦走燕的术学先生,不过于他们手中的禽,生猛机敏,都未曾似这般羸弱。
和那只手的主人一样。
都像是没吃饱饭。
她麻木地坐在门内,凝视着那团黑影,不禁开口问道:“你这鸦,是不是有些瘦?”
门外人的呼吸骤然急促,脸色尤是黑沉,按捺住心绪之际还未明言语一二,裴昭便被三四家仆拎着五六食盒轻易攫取了全部注意力,几人从侧旁扇扉窸窸窣窣地拾步进屋,在她身后码了一小桌。
纵是屋外日朗气清,这冬季的洌风终归是凉得紧。
发腥的冷气之下,那点菜香拼了命地往鼻子里钻,裴昭本来就饥肠辘辘,被这缠人的香味一撺掇,更觉得胃中馋虫闹腾。
青衫侍女柔声请裴昭入席品餐,待她再次转回头时,门前已经空无一人了。
真就这么走掉了呀。
丫头于旁侧舀着汤,裴昭端着小碗端坐在桌前。
先前进宫经历的那一连串骚动的闹剧,她还未来得及回味细品,就被紧赶慢赶地拉到这里来,好不容易缓下来对着这一大桌子,喉头未动,鼻子反倒是先酸了起来。
鸡汤的醇香全力在鼻腔里和那点无处纾解的委屈做着抗衡,不分输赢。
热汤滑喉,只觉舌尖辛辣。
是姜。
...
见俞风进门动静,太师椅里瘫着的身体懒洋洋挪了挪:“汤都喝了?”
“沛杏说喝了两碗,厨房也是按您嘱咐过的,汤里多扔了两块南姜...”
“嗯...”祝望之百无聊赖地伸手点了点案面,轻慢开口,“我爹怎么还没回来?”
“老爷留在齐阁那儿下棋呢,料着应该再晚些才能回府...”
少年眉心几不可见地皱起,又问道:“那我娘呢,我娘知道吗?”
“夫人还在亲眷花会上,走不开,说是要您先好生按礼数招待...”
俞风答得小心温缓,唯恐一字一句失了分寸,曲解了家主本意。
哪怕对方丝毫不关心他的流程作答,目光始终流连于那黑鸦之上。
那黑禽在桌上轻踏数步,继而稳立桌边;座上的人视线轻垂,盯着桌上正踱步游移的黑鸦,一把将其捧于掌中,左右翻转端详。
“…俞风,你说它,瘦吗?”
似在询问,又似自语,喃喃一句,无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