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木质香,让人闻着略显心安。杨夏荚一瞬间仿佛来到了另一片天地,周遭十分安静,好似一间空房,只是这精美的雕花与细腻的线条交织成一道道与现代不同的工艺在这床顶上提醒着这是她的新生。
这三个月来,她一直无法转醒,只是脑海中一直演播着那些记忆,睡梦中又偶尔夹杂着周围的谈话声。如今睁眼,她还是万分茫然,有些不知所措,又有些不可置信。
她怔怔躺着,纯白的缎面里衣干净整洁,秀发披散却不凌乱,美目不眨,直勾勾盯着床上的雕花,眼神放空,脑中思绪万千,不等她判断现下情形,一声惊呼便将她打断了。
“小姐!小姐!小姐醒了!”一袭鹅黄端着铜洗来不及放下,便端着在原处直跺脚,直愣愣地不知该做什么,只是叫喊着。
这一叫喊门外倒是鱼贯似的又来了几人,“小姐醒了……”,几抹鹅黄开始嘤嘤掩面,大个些的抹了抹泪掩着嘴看了一眼便往门外跑去,应是报喜去了。
“小姐,可是哪里不适?为何如此看着?”旁边最小的一个丫鬟小声嘟噜着,似是有些害怕。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床上的小姑娘一动不动地盯着上方,一时间不知所措。
不多时外面被搀扶着一位面容稍显憔悴的贵夫人疾步而来,“荚儿,我的荚儿……”
“娘亲,女儿不孝,让您担心了,女儿没事了。”杨夏荚看着这位几欲撑不住身子的美妇人,青白的唇有些木讷,许是太久没说话,声音生涩得紧,没成想又惹得美妇人更是抽泣。
记忆中的这位贵夫人是她的娘,先帝的远亲表妹,太师府的当家夫人,极为宠她,只是在她远嫁和亲之后,熬花了青丝,郁郁寡欢,缠绵病榻,身子一直不见好,山高路远的,再也没能见上一面。
“荚儿,我的荚儿啊,你终于醒了,可有哪里不适?”余晓容坐在床沿,紧握住杨夏荚的手,又摸了摸杨夏荚的脸颊,指腹摩挲至眉眼,指尖不住地颤抖,“明雯,快催催大夫,怎的还不来?”
杨夏荚这才缓缓被扶坐起来,快速整理眼前的信息。周围几个丫鬟分别是:玉平、玉安、玉喜、玉乐,都是娘亲亲手挑的一等一的丫鬟,也是娘亲给赐的名,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姑娘,个个面容姣好,玉平约莫比她年长五岁,其他的三个年长她两三岁,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只是到最后剩下玉喜和玉乐时她都没能察觉出什么,也不知她们最后是否留有全尸。
现下想来,玉平和玉安的案情定然没有那么简单,玉平是最为机灵的,平日里什么事也都是她领教着其他三个丫头,玉安是个安静不喜言语的性子,当初说她们勾引其他皇子,断然不可能,却是教她们被活活仗责身亡。当初的她当真是鬼迷了心窍,李易说什么她便信什么。
只是那都无法弥补了,而今她带着两世的记忆回来了,她们也活生生地站在她的面前。那么,一定不会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了。
“娘亲,我没有哪里不舒服,只是想出去晒晒太阳。”杨夏荚笑了笑看着余晓容憔悴的面容,内心五味杂陈,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是去年腊月大雪天里被同行几个其他世家的哥姐将头埋进了冰雪里,回来便发起了高烧,上一世的她也是昏昏沉沉了三个月才将将醒来,没成想,这倒成了她重来一次的契机。
有很多思绪她还不是十分明了,脑子里还是有些浑浑噩噩。见过了大夫,只说是身子气血相亏,内里亏空,恐是寒气入体,需要药理调养,平日里多晒晒太阳也是好的。
夫人自是不太放心,又同大夫寒暄了几句,招呼人送出府去了。
“荚儿啊,你昏昏沉沉躺了三个月不见醒,为娘心里真是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万一,这万一……你让为娘可怎么活啊……”余晓容只杨夏荚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疼得紧,好不容易醒了过来,又惊又怕,直握着杨夏荚的手一会儿也不肯撒开。
杨夏荚如今带着两世的记忆,上一世是个孤儿,实在是没感受过什么母爱,这会儿回想起来自己的这位母亲,一生就她一个孩子,却是未尽孝道,恍若经年,一时间也潸然泪下。
这房内的气氛一时间从静谧变得悲喜交加,“夫人,小姐醒了,下床走动走动吧,院里的玉兰开得正好,不如去看看。”倒是旁边的明雯开了口。
明雯是余府的家生子,从小跟着余晓容,是贴身的大丫鬟,如今在杨府下人们见了也得喊一声姑姑的。
“是啊,平日里小姐最喜欢院子里的秋千了。”一旁的玉平开口道。
“是,是,快帮我扶着点荚儿起来。”美妇人应道。
玉平玉安忙上前来扶着杨夏荚下了床,披上了外衣,一行人往屋外走去。
院子里有一颗极大的玉兰树,开的是粉紫色的花朵,宽厚的花瓣呈小碟状优雅而又高贵地屹立在枝头,地上偶有落株,看得出来这花瓣紧贴着花蕾,像是少女般含苞待放。
那一世的记忆里她再也没见过这么美的玉兰花了,十三岁那年急匆匆地被封郡授命,便被远送他国,期间母亲一夜白头,垂泪到天明亦是无用。
只是为何偏偏这个和亲的事就落在了她的头上,她只是一介太师之女,虽说皇室子嗣凋零,但前头也有六大世家在前,再如何也轮不到她临危受命。如今她年芳十岁,还有三年时间,她势必弄清各中缘由。
“荚儿,可是有哪里不适?”看着杨夏荚坐在秋千上望着玉兰花出了神,余晓容神色略显慌张,生怕女儿又生不测。
杨夏荚这才回过神来扬起一张灿烂的笑脸:“无碍的,娘亲,只是玉兰花太美,我一时间愣了神,教娘亲担心了。”
“荚儿,你这次大病一场,苏家、吴家、胡家、洪家领着她们那几个丫头都来看过你了,如今好些,该去谢谢人家,你们今后玩闹也实该小心些,这不小心掉进了雪堆里便生了这么场大病,你身子骨本就弱些,是娘不好,怀你的时候吃不下睡不好,你生出来就那么小小一只,比不得旁的闺阁小姐……”
不小心掉进雪堆?她明明是被按着脑袋埋进雪堆里的!是了,那几个世家的姐姐们总喜欢欺负她,说她太师府老来得女是厚脸皮跟她们一同听学。那天下学便被拖拉着去堆雪人,没成想就被按着进了雪堆里,每个人轮流坐在她头上不让起来,还被喂了好几口和着泥土的雪团子。
杨夏荚反身抱住余晓容,扬起俏容撒娇道:“娘亲,没事了,如今我已大好,你说的极是,不如找个日子给几位哥哥姐姐下了拜帖邀来府上做客,宴请一番聊表谢意,如何?”
见女儿这般乖巧可人,余晓容终是扬起了一抹笑容,宠溺道:“好,我们荚儿长大了。”
眼瞧着把杨夫人哄开心了,杨夏荚终于想起来她那忙碌的爹来:“娘亲,爹爹回来了吗?”
“你爹爹啊平日里总是忙,这几日又有学生来访,正在书房里呢。”余晓容又笑着摇了摇头,看得出来有些许无奈。
“娘亲……”
杨夏荚正欲开口安慰,却听到小院外一声通报:“夫人、小姐,老爷来了。”
只见来人一身锦白缎袍,身形高挑不算清瘦,倒也匀称,发间花白,步履疾疾,看得出来若是再年轻些许怕也是颜动京城的公子哥儿,他神态微动,那份儒雅和威严倒是不减,只是一开口便是教人感慨竟是位慈父:“荚儿醒了,醒了就好啊。”
“爹爹,我已无甚大碍,倒是你们该注意些身子才是,春季温凉不察,仔细着些穿衣。”杨夏荚眨巴着一双丹凤眼,甚是俏皮。
看着杨夏荚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杨高瑞和余晓容相视一笑,总觉得女儿病了一场反而活泼了不少。
余晓容望向杨高瑞,“刚刚荚儿还在说要宴请几个玩伴一起谢谢她们的探望呢。”
“爹爹,小时候您便教我来而不往非礼也,姐姐们在我生病的时候来探望我,我自然想感谢她们一番。”
如今六大世家除了叶家是摄政王府,以其为首,其他五家皆是亲王府邸,太师府说来极为尊贵,虽无权,但名望颇高,如今新帝也才年长不了她几岁,文官无实权,太师为首,朝堂上还得是世家的天下。如此看来,自己受委屈的事情是如何也不能让父母难做的,但这口气她不能咽下去,得出了才痛快。
“荚儿如此懂事,真是爹爹的乖女儿啊。”杨高瑞一脸温和地应下了。
余晓容笑着道:“不如就半月后摆个家宴,让荚儿见见朋友们,心情也会好些。”
“甚好,夫人安排便是。”看得出来杨高瑞也是难得的舒心。
杨夏荚嘻嘻一笑,只是垂眸下满是愁思,有一种明知考题却不知如何答卷的无力感,和亲这一遭她得去,但这一次不能束手无策地去,在这件事情之前她得有所准备,异国他乡她不能手无缚鸡之力任人宰割。
在这个朝代,女子多处闺阁方寸间,身娇体弱,力道上也比不得农户家的妇人,迟早是要吃亏的,如此,也需要有防己身的法子才行。
重来一世,她的仇得报,她身边的人也得护住。
这三个月来,她一直无法转醒,只是脑海中一直演播着那些记忆,睡梦中又偶尔夹杂着周围的谈话声。如今睁眼,她还是万分茫然,有些不知所措,又有些不可置信。
她怔怔躺着,纯白的缎面里衣干净整洁,秀发披散却不凌乱,美目不眨,直勾勾盯着床上的雕花,眼神放空,脑中思绪万千,不等她判断现下情形,一声惊呼便将她打断了。
“小姐!小姐!小姐醒了!”一袭鹅黄端着铜洗来不及放下,便端着在原处直跺脚,直愣愣地不知该做什么,只是叫喊着。
这一叫喊门外倒是鱼贯似的又来了几人,“小姐醒了……”,几抹鹅黄开始嘤嘤掩面,大个些的抹了抹泪掩着嘴看了一眼便往门外跑去,应是报喜去了。
“小姐,可是哪里不适?为何如此看着?”旁边最小的一个丫鬟小声嘟噜着,似是有些害怕。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床上的小姑娘一动不动地盯着上方,一时间不知所措。
不多时外面被搀扶着一位面容稍显憔悴的贵夫人疾步而来,“荚儿,我的荚儿……”
“娘亲,女儿不孝,让您担心了,女儿没事了。”杨夏荚看着这位几欲撑不住身子的美妇人,青白的唇有些木讷,许是太久没说话,声音生涩得紧,没成想又惹得美妇人更是抽泣。
记忆中的这位贵夫人是她的娘,先帝的远亲表妹,太师府的当家夫人,极为宠她,只是在她远嫁和亲之后,熬花了青丝,郁郁寡欢,缠绵病榻,身子一直不见好,山高路远的,再也没能见上一面。
“荚儿,我的荚儿啊,你终于醒了,可有哪里不适?”余晓容坐在床沿,紧握住杨夏荚的手,又摸了摸杨夏荚的脸颊,指腹摩挲至眉眼,指尖不住地颤抖,“明雯,快催催大夫,怎的还不来?”
杨夏荚这才缓缓被扶坐起来,快速整理眼前的信息。周围几个丫鬟分别是:玉平、玉安、玉喜、玉乐,都是娘亲亲手挑的一等一的丫鬟,也是娘亲给赐的名,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姑娘,个个面容姣好,玉平约莫比她年长五岁,其他的三个年长她两三岁,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只是到最后剩下玉喜和玉乐时她都没能察觉出什么,也不知她们最后是否留有全尸。
现下想来,玉平和玉安的案情定然没有那么简单,玉平是最为机灵的,平日里什么事也都是她领教着其他三个丫头,玉安是个安静不喜言语的性子,当初说她们勾引其他皇子,断然不可能,却是教她们被活活仗责身亡。当初的她当真是鬼迷了心窍,李易说什么她便信什么。
只是那都无法弥补了,而今她带着两世的记忆回来了,她们也活生生地站在她的面前。那么,一定不会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了。
“娘亲,我没有哪里不舒服,只是想出去晒晒太阳。”杨夏荚笑了笑看着余晓容憔悴的面容,内心五味杂陈,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是去年腊月大雪天里被同行几个其他世家的哥姐将头埋进了冰雪里,回来便发起了高烧,上一世的她也是昏昏沉沉了三个月才将将醒来,没成想,这倒成了她重来一次的契机。
有很多思绪她还不是十分明了,脑子里还是有些浑浑噩噩。见过了大夫,只说是身子气血相亏,内里亏空,恐是寒气入体,需要药理调养,平日里多晒晒太阳也是好的。
夫人自是不太放心,又同大夫寒暄了几句,招呼人送出府去了。
“荚儿啊,你昏昏沉沉躺了三个月不见醒,为娘心里真是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万一,这万一……你让为娘可怎么活啊……”余晓容只杨夏荚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疼得紧,好不容易醒了过来,又惊又怕,直握着杨夏荚的手一会儿也不肯撒开。
杨夏荚如今带着两世的记忆,上一世是个孤儿,实在是没感受过什么母爱,这会儿回想起来自己的这位母亲,一生就她一个孩子,却是未尽孝道,恍若经年,一时间也潸然泪下。
这房内的气氛一时间从静谧变得悲喜交加,“夫人,小姐醒了,下床走动走动吧,院里的玉兰开得正好,不如去看看。”倒是旁边的明雯开了口。
明雯是余府的家生子,从小跟着余晓容,是贴身的大丫鬟,如今在杨府下人们见了也得喊一声姑姑的。
“是啊,平日里小姐最喜欢院子里的秋千了。”一旁的玉平开口道。
“是,是,快帮我扶着点荚儿起来。”美妇人应道。
玉平玉安忙上前来扶着杨夏荚下了床,披上了外衣,一行人往屋外走去。
院子里有一颗极大的玉兰树,开的是粉紫色的花朵,宽厚的花瓣呈小碟状优雅而又高贵地屹立在枝头,地上偶有落株,看得出来这花瓣紧贴着花蕾,像是少女般含苞待放。
那一世的记忆里她再也没见过这么美的玉兰花了,十三岁那年急匆匆地被封郡授命,便被远送他国,期间母亲一夜白头,垂泪到天明亦是无用。
只是为何偏偏这个和亲的事就落在了她的头上,她只是一介太师之女,虽说皇室子嗣凋零,但前头也有六大世家在前,再如何也轮不到她临危受命。如今她年芳十岁,还有三年时间,她势必弄清各中缘由。
“荚儿,可是有哪里不适?”看着杨夏荚坐在秋千上望着玉兰花出了神,余晓容神色略显慌张,生怕女儿又生不测。
杨夏荚这才回过神来扬起一张灿烂的笑脸:“无碍的,娘亲,只是玉兰花太美,我一时间愣了神,教娘亲担心了。”
“荚儿,你这次大病一场,苏家、吴家、胡家、洪家领着她们那几个丫头都来看过你了,如今好些,该去谢谢人家,你们今后玩闹也实该小心些,这不小心掉进了雪堆里便生了这么场大病,你身子骨本就弱些,是娘不好,怀你的时候吃不下睡不好,你生出来就那么小小一只,比不得旁的闺阁小姐……”
不小心掉进雪堆?她明明是被按着脑袋埋进雪堆里的!是了,那几个世家的姐姐们总喜欢欺负她,说她太师府老来得女是厚脸皮跟她们一同听学。那天下学便被拖拉着去堆雪人,没成想就被按着进了雪堆里,每个人轮流坐在她头上不让起来,还被喂了好几口和着泥土的雪团子。
杨夏荚反身抱住余晓容,扬起俏容撒娇道:“娘亲,没事了,如今我已大好,你说的极是,不如找个日子给几位哥哥姐姐下了拜帖邀来府上做客,宴请一番聊表谢意,如何?”
见女儿这般乖巧可人,余晓容终是扬起了一抹笑容,宠溺道:“好,我们荚儿长大了。”
眼瞧着把杨夫人哄开心了,杨夏荚终于想起来她那忙碌的爹来:“娘亲,爹爹回来了吗?”
“你爹爹啊平日里总是忙,这几日又有学生来访,正在书房里呢。”余晓容又笑着摇了摇头,看得出来有些许无奈。
“娘亲……”
杨夏荚正欲开口安慰,却听到小院外一声通报:“夫人、小姐,老爷来了。”
只见来人一身锦白缎袍,身形高挑不算清瘦,倒也匀称,发间花白,步履疾疾,看得出来若是再年轻些许怕也是颜动京城的公子哥儿,他神态微动,那份儒雅和威严倒是不减,只是一开口便是教人感慨竟是位慈父:“荚儿醒了,醒了就好啊。”
“爹爹,我已无甚大碍,倒是你们该注意些身子才是,春季温凉不察,仔细着些穿衣。”杨夏荚眨巴着一双丹凤眼,甚是俏皮。
看着杨夏荚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杨高瑞和余晓容相视一笑,总觉得女儿病了一场反而活泼了不少。
余晓容望向杨高瑞,“刚刚荚儿还在说要宴请几个玩伴一起谢谢她们的探望呢。”
“爹爹,小时候您便教我来而不往非礼也,姐姐们在我生病的时候来探望我,我自然想感谢她们一番。”
如今六大世家除了叶家是摄政王府,以其为首,其他五家皆是亲王府邸,太师府说来极为尊贵,虽无权,但名望颇高,如今新帝也才年长不了她几岁,文官无实权,太师为首,朝堂上还得是世家的天下。如此看来,自己受委屈的事情是如何也不能让父母难做的,但这口气她不能咽下去,得出了才痛快。
“荚儿如此懂事,真是爹爹的乖女儿啊。”杨高瑞一脸温和地应下了。
余晓容笑着道:“不如就半月后摆个家宴,让荚儿见见朋友们,心情也会好些。”
“甚好,夫人安排便是。”看得出来杨高瑞也是难得的舒心。
杨夏荚嘻嘻一笑,只是垂眸下满是愁思,有一种明知考题却不知如何答卷的无力感,和亲这一遭她得去,但这一次不能束手无策地去,在这件事情之前她得有所准备,异国他乡她不能手无缚鸡之力任人宰割。
在这个朝代,女子多处闺阁方寸间,身娇体弱,力道上也比不得农户家的妇人,迟早是要吃亏的,如此,也需要有防己身的法子才行。
重来一世,她的仇得报,她身边的人也得护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