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听说齐王造反了!”
章婉清就是在这道略显尖利的叹息声中醒来的。
午正的暖阳被柳条切割成零碎的光亮,落在她细腻却脏污的额头上,她徐徐张开双眼,忍着膝盖的疼痛想要稍稍动动身子,却是酸软无力,空间逼仄得很,确认自己是困在一个狭小的柳条筐里,动弹不得,只是身下颠簸得厉害。
透过柳条筐的缝隙,能些微瞧见前方步行中的妇人,她的声音还在继续:“前岁因着那桩巫蛊案,太子被废,襄王被逐回封地,明王下落不明,还有一个未封号的王爷死在班师回朝的途中,京中徒留一个齐王,本可以等圣上寿寝终老择机继承大统,未曾想两载光阴他都等不得,当真是自毁前程。”
“仔细你的嘴!”另一道粗哑的声音急忙打断她:“咱老百姓休要议论朝中之事,甭管大晟龙椅上坐的是谁,咱都是一日三餐吃的白米饭,不是金瓜子!小心被官府抓进大牢。”
声音依稀是从身后传来,她补充道:“你未见方才匆匆行进的一支军队?说不定就是调遣的西南军,前往京城护驾。”
西南军原统帅是镇国公裴绍,不过已去世将近三十年。
章婉清心神一凛,她莫不是穿越了?两位妇人口中所提的大晟不正是晟朝吗?史料记载,建元三十五年,一场由巫蛊案牵出的上巳之变引发皇室巨震,就像妇人所述,晟中宗的五位皇子除了一个齐王,无一有好下场。
但是后来登上皇位的并不是三皇子齐王,是六皇子襄王,据此推断,现在应是建元三十七年,离襄王登基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二位嬷嬷别着急咂嘴多舌,今日这独轮车为何格外的沉,莫不是二位塞了石头故意想要累着我杨顺?”这是一道清脆的男声,“今儿恰巧忘了带干粮,着实使上不力。”
尖嗓妇人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而是打趣他:“你个泼皮猴子,定是往日偷懒惯了,少了锻炼,身子弱得很。”
粗声妇人则笑道:“不过是给三郎采买的些小玩意,能有多沉?”
男子没有接话,似是羞愧的干笑了两声。
推着个大活人不沉才怪,章婉清自觉歉疚,思考着如何叫停,可是现在饿得前胸贴后背,一来确实没有力气说话,二来她若冒然出声,不知道会是她吓到他们,还是他们吓到她。
或许可以等到了他们的住处,向他们讨要些食物,填饱肚子再找个机会离开也不是不行。
可是到底得多久,她没谱,由此心底生出几分慌乱。此时她没有原身的记忆,不知自己的姓名,来自何地。
她亟需一个白面馒头,一口水。就这叹息一声都要耗尽力气的模样,她能猜到原身应是三日未进食一粒米。
穿越千千万,不说穿越成王公贵族,好歹让饱着肚子也行,可是她居然穿成饿死鬼,虽说目前还没死,但也就离做鬼差那么一口气。
章婉清生无可恋的蜷缩在筐内,鼻息间隐约有花香,可是她无意探究,只觉脑袋像千斤顶,沉得慌,似乎又要晕过去。
大概一盏茶的功夫,身下的颠簸陡然消失,粗声妇人高喊了一声:“三郎,快来,奴为您在集市采买了新鲜玩意!”
随着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章婉清头顶突然大亮,接着是一阵尖叫刺破她的耳膜。
她缓缓探出脑袋,视线里三人围成一圈,却不约而同距离她两米开外,像盯怪物一样盯着她,眼神十分惊讶。
不,还有一人,是位男子,猫着腰藏在妇人身后,仅露出一只躲闪的黑眸。
两位妇人挽着低髻,身穿短衫,男子束着发,着交领半臂,三人皆是晟朝老百姓的日常装束,却比他们精致些,猜测应该是富贵人家的仆从。章婉清至此确定她是真真切切穿越到晟朝,不是饿得头昏眼花产生了幻觉。
她倒吸一口凉气,一时忘记作何反应。
“你……你是……是何人?”小厮杨顺指着章婉清,手不停发抖,舌头打结,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倒是妇人身后的男子乍然将脑袋探出,定定的瞧了她几秒,然后咽了咽口水,似是在给自己壮胆,也不管妇人的阻止,上前躬身问道:“姐姐好生熟悉,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章婉清额头立时砸出三根黑线,这是什么剧情!
男子顿了顿,紧接着问:“你是从梦里来的那位姐姐么?”
怎么不直接说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姐姐!章婉清暗自腹诽,强撑着眼皮仔细打量他,男人身穿丛林绿涤棉织物锦袍,腰间系着象牙色祥云纹角带,留着如瀑般的发丝,眉下是清澈明亮的凤眼,气质清冷卓绝。
只是,那眸子虽然漂亮,却蕴着与他身量和气质不相符的稚气。
章婉清昏昏沉沉的酝酿着该如何回答他奇怪又稚嫩的问题,突然眼前一黑,就这么晕了过去。
*
“不要死!”章婉清从噩梦中惊坐起,午时的日头更盛,照在她剧烈起伏的胸前。
感受到身子是躺在厚实的床板上,她转动眼珠,一妇人正坐在床头,见她醒来,脸上转忧为喜:“娘子醒了?是做噩梦了?”
“请问您是谁?我方才睡了多久?”章婉清整个人恍恍惚惚,分不清梦境和现实。
张嬷嬷稍稍愣了一瞬,回答道:“娘子睡了有一刻钟。我姓张,你可以唤我张嬷嬷。”
刚才昏睡的功夫,原身的记忆章婉清全部有了,仅十五分钟她就将原身的经历过了一遍,如同做着清晰的梦,许多事情身临其境,痛苦不堪。
原身是一贫苦的农家女,今年十七岁,家住南方一个小山村,家中有祖父母、父母和一个弟弟,家境破落,加上当地苛政杂税,日子过得极为艰难。
刚及八岁,祖父母相继病死,两年后父亲被人诬陷偷盗,后被官兵乱棍打死。母亲含辛茹苦带着两个孩子,白日种地,夜间给地主家缝补和浆洗衣裳,因不堪辛劳,最终在收割稻谷时累死在田间。叔伯们日子也是不好过,都无力抚养他们,收留了姐弟俩几日后也就不管了。
十二岁的原身不得不承担起养活弟弟的责任。好在母亲没有去世时,她就懂得自力更生,会洗衣做饭,砍柴做零工贴补家用。现今没有母亲的依靠,她得养活自己和小她五岁的弟弟。
于是他们守着那件破草屋和三分薄田过活,挨过了三个寒冬。
没有饿死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可是天不遂人愿,前年先是旱灾,庄稼死光,姐弟俩几天吃不上一顿饭,后是瘟疫,弟弟本身体弱,很快被传染,没过两天一病不起,最终生生在她面前咽了气。
她当时哭得差点晕了过去,尸体在草屋停了三天后,她便在屋后挖了个坑,就地埋了。
祸不单行,旱灾后又发生了水灾,草屋被冲垮,官府不但不救灾,还贪污赈灾的饷银,赶杀灾民。
生活彻底无望,自此,她开始了乞讨过活。
不只不觉从南边徒步到西南这个以酿酒闻名的州城——鹿州。可惜前脚刚迈进城,人饿死了!
此时她感叹本人的经历与原身何其相似。父亲去世,母亲离开,妹妹溺水而亡。
不同的是,她的父亲是因欠了巨额赌债被放高利贷的人砍死,母亲先前被父亲家暴,早已有了离家出走的打算,被债主一逼,直接抛下姐妹俩再也未回来。
靠着乡亲救助和政府资助,她得以继续上学。后来考上大学,一直勤工俭学才完成学业。
在公司干了三年,被好色上司骚扰,她拒绝过也报过警,都无济于事,最后一次,他将她骗进办公室强迫她,她给了他一巴掌,彻底惹怒他,他用力将她推倒,后脑勺恰巧撞在桌角上。
她摸到黏糊糊的血,当时恐惧极了,她怕死,她曾经下定决心要好好活着,为了自己也为了妹妹。
可是她不可控的闭上了眼,再醒来就是在独轮车的柳条筐里。
章婉清唏嘘,或许她穿越成原身,不是凑巧,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她刚才梦到了原身的弟弟在她面前死去,又梦见自己的妹妹被乡亲从河里打捞上来。
“娘子,喝点米粥。”张嬷嬷将碗递给她,“郎中好不容易将你弄醒,说你是饿晕的,嘱咐醒后一定要进食。”
她作势要扶,章婉清拒绝:“谢谢您,我自己可以!”然后咬着牙挪动身子无力的靠在床头。
她伸出手颤巍巍的抓住碗,也不管妇人眼中的讶异与同情,就着妇人的手一股脑儿将一碗米粥灌进胃里,末了擦掉嘴角的米汤,抬眼便是妇人浅浅的笑意。
章婉清讪讪道:“让您见笑了!”
妇人接过她手里的碗放置在床头的案上,道:“想必娘子是饿了多日,方才奄奄一息,我就先将晨时剩下的粥热了热,你先垫一垫肚皮,李嬷嬷他们正在东厨烧火,饭食稍待便好。”
章婉清感激的点点头。她就是那位粗声妇人,她救了她。
“不知娘子芳名?”
“我叫章婉清!”她不记得原身的全名,只记得梦里家人都唤她“wanwan”,与她的名字同音,于是说出了她的本名。
“婉清娘子家中可有父母,为何流落至此?”
章婉清将原身的身世简略说了一遍,张嬷嬷叹息一声,眼中的同情更甚。
这时屋外悄然有动静,两人不约而同望向门口,翩翩衣裾,在暗灰色的门框边划出一条丛林绿弧线。
张嬷嬷抿唇一笑,慈爱的招手,“三郎,过来。”
章婉清想起方才那位模样俊美气质卓绝的男子。
男子半晌探出一颗脑袋,快速瞟了眼床头的方向,立马垂眸盯着不停抠着门框的手指,止步不前。
张嬷嬷笑意更盛,乐呵呵的上前请他进来,他才迈开步子噔噔噔往前。
约莫三尺的距离他停下,一双不染世俗的清澈双眼望着章婉清,见她也在看他,怯生生的低下头,耳根泛起红晕。
张嬷嬷在他身后道:“婉清娘子莫见怪,三郎第一次见你,面生,会有些许害羞。”
说着,她搬来一个鼓凳,示意他坐下。他不紧不慢垂足而坐,细致的将长袍的前摆抚平,腰背直立,双手自然放与腿上。
章婉清心中“啧”了一声,果然是古代贵公子,坐姿端正,一派矜贵的作风,定是从小严格教导。
待他坐定后张嬷嬷介绍道:“三郎是我们苏家三公子,大郎主与大娘子所生,名唤苏寒山,今岁十九。两载前不小心失足落水,忘了些事。”
原来如此。难怪他的眼神与话语透着一股稚气,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张嬷嬷是在隐晦的告诉她,他失忆了。
章婉清认为他非但失了忆,还失了智。
不过他举手投足优雅大方,倒未因失智减了分毫。
章婉清朝苏寒山点头致意。
苏寒山也点头,又慌忙垂下眼,耳根的红晕蔓延至脖子。
“婉清娘子多大?”
“十七。”章婉清记得原身就是十七岁,而她本人实际年龄是二十五岁。
“小咱们三郎两岁。”
“张嬷嬷,李嬷嬷说午饭将好,可以准备了!”一个小丫头踩着细碎的步子跑进来。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张嬷嬷虽说是教训她,可语气并无责备之意,小丫头吐舌头做了个鬼脸,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瞅着章婉清,“姐姐终于醒了!”
章婉清用一个柔和的微笑回应她,看她的装束,猜想她应该是位粗使丫鬟。
“婉清娘子,我去准备午饭,你和三郎随后往堂屋去用饭!”张嬷嬷嘱咐她,起身离开。
章婉清也起身,陡然察觉两道目光直直的落在她身上。
抬眸间苏寒山已别开眼,神情犹如做错坏事偏偏被大人逮住的小孩,眼神慌张。
小丫头倒是开口,声音脆脆的:“姐姐长得真是好看。”
说完,像一阵风消失了。
章婉清哑然失笑。
双脚刚落地,一阵眩晕,身子将倒不倒时,臂弯多了一只白皙的手。
一股清冽的味道霎时进入鼻腔,很好闻。
一碗米粥补充的能量还是太少。她强撑着墙壁,待要道谢时,那截手臂迅速消失,面前的人已后退两步,拘谨的瞄着她。
章婉清就是在这道略显尖利的叹息声中醒来的。
午正的暖阳被柳条切割成零碎的光亮,落在她细腻却脏污的额头上,她徐徐张开双眼,忍着膝盖的疼痛想要稍稍动动身子,却是酸软无力,空间逼仄得很,确认自己是困在一个狭小的柳条筐里,动弹不得,只是身下颠簸得厉害。
透过柳条筐的缝隙,能些微瞧见前方步行中的妇人,她的声音还在继续:“前岁因着那桩巫蛊案,太子被废,襄王被逐回封地,明王下落不明,还有一个未封号的王爷死在班师回朝的途中,京中徒留一个齐王,本可以等圣上寿寝终老择机继承大统,未曾想两载光阴他都等不得,当真是自毁前程。”
“仔细你的嘴!”另一道粗哑的声音急忙打断她:“咱老百姓休要议论朝中之事,甭管大晟龙椅上坐的是谁,咱都是一日三餐吃的白米饭,不是金瓜子!小心被官府抓进大牢。”
声音依稀是从身后传来,她补充道:“你未见方才匆匆行进的一支军队?说不定就是调遣的西南军,前往京城护驾。”
西南军原统帅是镇国公裴绍,不过已去世将近三十年。
章婉清心神一凛,她莫不是穿越了?两位妇人口中所提的大晟不正是晟朝吗?史料记载,建元三十五年,一场由巫蛊案牵出的上巳之变引发皇室巨震,就像妇人所述,晟中宗的五位皇子除了一个齐王,无一有好下场。
但是后来登上皇位的并不是三皇子齐王,是六皇子襄王,据此推断,现在应是建元三十七年,离襄王登基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二位嬷嬷别着急咂嘴多舌,今日这独轮车为何格外的沉,莫不是二位塞了石头故意想要累着我杨顺?”这是一道清脆的男声,“今儿恰巧忘了带干粮,着实使上不力。”
尖嗓妇人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而是打趣他:“你个泼皮猴子,定是往日偷懒惯了,少了锻炼,身子弱得很。”
粗声妇人则笑道:“不过是给三郎采买的些小玩意,能有多沉?”
男子没有接话,似是羞愧的干笑了两声。
推着个大活人不沉才怪,章婉清自觉歉疚,思考着如何叫停,可是现在饿得前胸贴后背,一来确实没有力气说话,二来她若冒然出声,不知道会是她吓到他们,还是他们吓到她。
或许可以等到了他们的住处,向他们讨要些食物,填饱肚子再找个机会离开也不是不行。
可是到底得多久,她没谱,由此心底生出几分慌乱。此时她没有原身的记忆,不知自己的姓名,来自何地。
她亟需一个白面馒头,一口水。就这叹息一声都要耗尽力气的模样,她能猜到原身应是三日未进食一粒米。
穿越千千万,不说穿越成王公贵族,好歹让饱着肚子也行,可是她居然穿成饿死鬼,虽说目前还没死,但也就离做鬼差那么一口气。
章婉清生无可恋的蜷缩在筐内,鼻息间隐约有花香,可是她无意探究,只觉脑袋像千斤顶,沉得慌,似乎又要晕过去。
大概一盏茶的功夫,身下的颠簸陡然消失,粗声妇人高喊了一声:“三郎,快来,奴为您在集市采买了新鲜玩意!”
随着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章婉清头顶突然大亮,接着是一阵尖叫刺破她的耳膜。
她缓缓探出脑袋,视线里三人围成一圈,却不约而同距离她两米开外,像盯怪物一样盯着她,眼神十分惊讶。
不,还有一人,是位男子,猫着腰藏在妇人身后,仅露出一只躲闪的黑眸。
两位妇人挽着低髻,身穿短衫,男子束着发,着交领半臂,三人皆是晟朝老百姓的日常装束,却比他们精致些,猜测应该是富贵人家的仆从。章婉清至此确定她是真真切切穿越到晟朝,不是饿得头昏眼花产生了幻觉。
她倒吸一口凉气,一时忘记作何反应。
“你……你是……是何人?”小厮杨顺指着章婉清,手不停发抖,舌头打结,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倒是妇人身后的男子乍然将脑袋探出,定定的瞧了她几秒,然后咽了咽口水,似是在给自己壮胆,也不管妇人的阻止,上前躬身问道:“姐姐好生熟悉,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章婉清额头立时砸出三根黑线,这是什么剧情!
男子顿了顿,紧接着问:“你是从梦里来的那位姐姐么?”
怎么不直接说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姐姐!章婉清暗自腹诽,强撑着眼皮仔细打量他,男人身穿丛林绿涤棉织物锦袍,腰间系着象牙色祥云纹角带,留着如瀑般的发丝,眉下是清澈明亮的凤眼,气质清冷卓绝。
只是,那眸子虽然漂亮,却蕴着与他身量和气质不相符的稚气。
章婉清昏昏沉沉的酝酿着该如何回答他奇怪又稚嫩的问题,突然眼前一黑,就这么晕了过去。
*
“不要死!”章婉清从噩梦中惊坐起,午时的日头更盛,照在她剧烈起伏的胸前。
感受到身子是躺在厚实的床板上,她转动眼珠,一妇人正坐在床头,见她醒来,脸上转忧为喜:“娘子醒了?是做噩梦了?”
“请问您是谁?我方才睡了多久?”章婉清整个人恍恍惚惚,分不清梦境和现实。
张嬷嬷稍稍愣了一瞬,回答道:“娘子睡了有一刻钟。我姓张,你可以唤我张嬷嬷。”
刚才昏睡的功夫,原身的记忆章婉清全部有了,仅十五分钟她就将原身的经历过了一遍,如同做着清晰的梦,许多事情身临其境,痛苦不堪。
原身是一贫苦的农家女,今年十七岁,家住南方一个小山村,家中有祖父母、父母和一个弟弟,家境破落,加上当地苛政杂税,日子过得极为艰难。
刚及八岁,祖父母相继病死,两年后父亲被人诬陷偷盗,后被官兵乱棍打死。母亲含辛茹苦带着两个孩子,白日种地,夜间给地主家缝补和浆洗衣裳,因不堪辛劳,最终在收割稻谷时累死在田间。叔伯们日子也是不好过,都无力抚养他们,收留了姐弟俩几日后也就不管了。
十二岁的原身不得不承担起养活弟弟的责任。好在母亲没有去世时,她就懂得自力更生,会洗衣做饭,砍柴做零工贴补家用。现今没有母亲的依靠,她得养活自己和小她五岁的弟弟。
于是他们守着那件破草屋和三分薄田过活,挨过了三个寒冬。
没有饿死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可是天不遂人愿,前年先是旱灾,庄稼死光,姐弟俩几天吃不上一顿饭,后是瘟疫,弟弟本身体弱,很快被传染,没过两天一病不起,最终生生在她面前咽了气。
她当时哭得差点晕了过去,尸体在草屋停了三天后,她便在屋后挖了个坑,就地埋了。
祸不单行,旱灾后又发生了水灾,草屋被冲垮,官府不但不救灾,还贪污赈灾的饷银,赶杀灾民。
生活彻底无望,自此,她开始了乞讨过活。
不只不觉从南边徒步到西南这个以酿酒闻名的州城——鹿州。可惜前脚刚迈进城,人饿死了!
此时她感叹本人的经历与原身何其相似。父亲去世,母亲离开,妹妹溺水而亡。
不同的是,她的父亲是因欠了巨额赌债被放高利贷的人砍死,母亲先前被父亲家暴,早已有了离家出走的打算,被债主一逼,直接抛下姐妹俩再也未回来。
靠着乡亲救助和政府资助,她得以继续上学。后来考上大学,一直勤工俭学才完成学业。
在公司干了三年,被好色上司骚扰,她拒绝过也报过警,都无济于事,最后一次,他将她骗进办公室强迫她,她给了他一巴掌,彻底惹怒他,他用力将她推倒,后脑勺恰巧撞在桌角上。
她摸到黏糊糊的血,当时恐惧极了,她怕死,她曾经下定决心要好好活着,为了自己也为了妹妹。
可是她不可控的闭上了眼,再醒来就是在独轮车的柳条筐里。
章婉清唏嘘,或许她穿越成原身,不是凑巧,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她刚才梦到了原身的弟弟在她面前死去,又梦见自己的妹妹被乡亲从河里打捞上来。
“娘子,喝点米粥。”张嬷嬷将碗递给她,“郎中好不容易将你弄醒,说你是饿晕的,嘱咐醒后一定要进食。”
她作势要扶,章婉清拒绝:“谢谢您,我自己可以!”然后咬着牙挪动身子无力的靠在床头。
她伸出手颤巍巍的抓住碗,也不管妇人眼中的讶异与同情,就着妇人的手一股脑儿将一碗米粥灌进胃里,末了擦掉嘴角的米汤,抬眼便是妇人浅浅的笑意。
章婉清讪讪道:“让您见笑了!”
妇人接过她手里的碗放置在床头的案上,道:“想必娘子是饿了多日,方才奄奄一息,我就先将晨时剩下的粥热了热,你先垫一垫肚皮,李嬷嬷他们正在东厨烧火,饭食稍待便好。”
章婉清感激的点点头。她就是那位粗声妇人,她救了她。
“不知娘子芳名?”
“我叫章婉清!”她不记得原身的全名,只记得梦里家人都唤她“wanwan”,与她的名字同音,于是说出了她的本名。
“婉清娘子家中可有父母,为何流落至此?”
章婉清将原身的身世简略说了一遍,张嬷嬷叹息一声,眼中的同情更甚。
这时屋外悄然有动静,两人不约而同望向门口,翩翩衣裾,在暗灰色的门框边划出一条丛林绿弧线。
张嬷嬷抿唇一笑,慈爱的招手,“三郎,过来。”
章婉清想起方才那位模样俊美气质卓绝的男子。
男子半晌探出一颗脑袋,快速瞟了眼床头的方向,立马垂眸盯着不停抠着门框的手指,止步不前。
张嬷嬷笑意更盛,乐呵呵的上前请他进来,他才迈开步子噔噔噔往前。
约莫三尺的距离他停下,一双不染世俗的清澈双眼望着章婉清,见她也在看他,怯生生的低下头,耳根泛起红晕。
张嬷嬷在他身后道:“婉清娘子莫见怪,三郎第一次见你,面生,会有些许害羞。”
说着,她搬来一个鼓凳,示意他坐下。他不紧不慢垂足而坐,细致的将长袍的前摆抚平,腰背直立,双手自然放与腿上。
章婉清心中“啧”了一声,果然是古代贵公子,坐姿端正,一派矜贵的作风,定是从小严格教导。
待他坐定后张嬷嬷介绍道:“三郎是我们苏家三公子,大郎主与大娘子所生,名唤苏寒山,今岁十九。两载前不小心失足落水,忘了些事。”
原来如此。难怪他的眼神与话语透着一股稚气,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张嬷嬷是在隐晦的告诉她,他失忆了。
章婉清认为他非但失了忆,还失了智。
不过他举手投足优雅大方,倒未因失智减了分毫。
章婉清朝苏寒山点头致意。
苏寒山也点头,又慌忙垂下眼,耳根的红晕蔓延至脖子。
“婉清娘子多大?”
“十七。”章婉清记得原身就是十七岁,而她本人实际年龄是二十五岁。
“小咱们三郎两岁。”
“张嬷嬷,李嬷嬷说午饭将好,可以准备了!”一个小丫头踩着细碎的步子跑进来。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张嬷嬷虽说是教训她,可语气并无责备之意,小丫头吐舌头做了个鬼脸,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瞅着章婉清,“姐姐终于醒了!”
章婉清用一个柔和的微笑回应她,看她的装束,猜想她应该是位粗使丫鬟。
“婉清娘子,我去准备午饭,你和三郎随后往堂屋去用饭!”张嬷嬷嘱咐她,起身离开。
章婉清也起身,陡然察觉两道目光直直的落在她身上。
抬眸间苏寒山已别开眼,神情犹如做错坏事偏偏被大人逮住的小孩,眼神慌张。
小丫头倒是开口,声音脆脆的:“姐姐长得真是好看。”
说完,像一阵风消失了。
章婉清哑然失笑。
双脚刚落地,一阵眩晕,身子将倒不倒时,臂弯多了一只白皙的手。
一股清冽的味道霎时进入鼻腔,很好闻。
一碗米粥补充的能量还是太少。她强撑着墙壁,待要道谢时,那截手臂迅速消失,面前的人已后退两步,拘谨的瞄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