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章婉清轻声道谢:“谢谢你!”
苏寒山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你是有话要同我讲?”
苏寒山将乌黑的脑袋重重的点了下,语气颇为认真:“嗯!”
“你讲吧!”明明是身高七尺端方如玉的公子,此时神态却犹如孩童乖巧。
他郑重的问道:“姐姐果真是从梦里来的么?”
闻言,章婉清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噎住,看来苏公子执着求证她是否来自他的梦里。
“你为什么,哦不,苏郎君何出此言?”章婉清模仿古人用语反问他。
“昔日夜里我做梦,梦里时常出现一位娘子,与我嬉戏同游,那娘子的模样就是姐姐这般。”提及此,他神色肉眼可见的兴奋,如黑曜石的眸子闪着耀眼的光芒。
章婉清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他满脸期待等着她的答案。
如此真诚又可爱的人,怎能忍心打碎他的美梦。
她浅笑安然,答道:“我啊,确是从你的梦境而来,念及你心善,特意来瞧瞧你。”
话毕,苏寒山先是呆滞了片刻,转而是显而易见的开心,搓着掌在屋子里转了两圈,像只快乐的小鸟飞往屋外。
“我来搀扶婉清娘子去用饭!”正巧撞见折返的张嬷嬷,她瞧着苏寒山欢快的背影,说道:“好久未见三郎如此欢喜了。”
章婉清跨进堂屋,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她身上。
她一一点头问好,李嬷嬷招呼她坐下:“今日婉清娘子便与三郎一起用饭!”
杨顺插嘴:“今儿为了娘子快些用上饭,我们三个一起烧的火。”像是求表扬的学生。
“谢谢你们!”
眼前的三菜一汤色泽艳丽,香味四溢,还有碗里晶莹剔透的白米饭,颗颗分明,像一个个圆滚滚的胖娃娃,可爱又诱人,勾着她的胃翻江倒海。饥饿的胃早已哀嚎多日,此刻恰巧“咕咕咕”的唱着曲,声音因屋子寂静尤为明显,惹得众人抿唇一笑。
章婉清揉揉胃,掩饰尴尬。她低眉扫了眼苏寒山,他直愣愣的盯着她,眸中尽是不可思议。
她的脸不自觉的红了。
“李嬷嬷、顺子、翠儿,你们先去忙!”张嬷嬷善解人意,将三人遣出去,又将筷子递给她,“婉清娘子,休要客气,快些吃,小心菜凉了!”
不管了,先吃为敬。
章婉清接过筷子快速扒饭。
一刻钟后,她饿了三日的胃总算停止哀嚎,甚至有点过于饱了。
她打了个饱嗝,放下碗筷。
身旁的苏寒山才堪堪拿起筷子,慢条斯理的夹了一根菜梗送进嘴里,细细咀嚼,无论何时何地,他的一举一动均是得体大方。
相比之下,她进食是如狼似虎。
察觉张嬷嬷只是安安静静的立在一旁服侍,并未上桌,她问道:“您为何不用饭?”
“婉清娘子,我是下人,不可与主子同桌而食。”张嬷嬷贴心的将离苏寒山夹了多次的菜摆到他面前,方便他取,“咱三郎人好心善劝过我,但我不能坏了规矩,枉费大娘子的信任。”
“为何我可以?”章婉清指着她自己。
张嬷嬷解释道:“您是客人,自然可以与主子同食,这是三郎的意愿。”
他竟然将她视做客人!无论是原身作为流民,或是她本人与他素未蒙面,只因她承认她是他梦里的姐姐,他居然能热情款待。
章婉清心中不感动是假,更是五味杂陈,她扭头看向苏寒山,明明是善良又好看的人儿,老天不公,偏偏让他失忆又失智。
“谢谢你!”她向苏寒山道谢。苏寒山能从余光瞥见她在瞧他,已是羞怯,她道谢,他赧然一笑,也放下了碗筷。
午饭用完了,该离开了。
章婉清向苏寒山和张嬷嬷告别,“再见,张嬷嬷!”又对苏寒山说:“苏郎君,后会有期!”
转身时手被张嬷嬷拉住,询问她今后有何打算?
章婉清一时没了主意。
继续流浪是不可能,得先找个地方安身。
“走一步算一步吧!”她在心中快速盘算着,须在天黑之前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住下来,至少得挨过今晚。
她的穿越既无万贯家财,也无金手指超能力和大系统,对晟朝的了解只限历史书的寥寥几笔,文字想象与亲身经历自是不同,她无法保证她能活成什么样,但原身不识一字,都能依靠勤劳的双手养活她和弟弟,她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只要善动脑肯吃苦,难不成过不下去?
她可以养鸡养鸭种田打猎,还可以跑腿扛货做长工,肯定饿不死自己。
两人将她送到院子门口,章婉清打量起这单进院落。
三开间的主屋,东边是厨房和杂物间,西边是两开间的厢房,她方才就是在右边那间厢房休息,想必是张嬷嬷的卧房。厢房旁还有一间耳房。
主屋前曲幽通径,两旁种满了桃花。四周用篱笆墙围成半人高的院子。
章婉清这才发现,不仅屋前屋后是桃花,整个山村掩映在桃花林里,恐怕有方圆百里,着实壮观。
顾不得欣赏,她迈步离开。
张嬷嬷忧心忡忡,目送着她的背影,苏寒山则抿着唇不说话,双眼的光亮黯淡下来,蕴着薄薄的一层水汽,杵在篱笆墙角,像是一只被主人抛弃的可怜小狗。
章婉清沿着羊肠小径前进着,有行人路过,她会向他们打听,得知这里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桃花里,分上下两村。
上村有一百二十多多户,是最早的原住民,靠种田种植桃树为生。下村五十多户,多为逃难过来的贫民,地少,靠外出务工为生,也有富贵人家在这置一块地皮建上屋舍,养生度假。
她猜想苏寒山是后者。
行进了大概两刻钟,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
章婉清眯着眼睛眺望远处,田间地头均是泥泞,未有避雨之处,雨势渐大,估摸一时半会停不下来。
想起前方有个破庙,约莫三四里的距离,她不做多想,在田埂捡了张破草帽盖在头上,拔腿就往回跑。
巴掌大的庙里无人。
四下落满了浓厚的灰尘,一踩一个深深的脚印,墙角几个木桩子东倒西歪,还有几捆稻草,颜色发乌,看样子存放很久,蜘蛛网挂在屋顶大大小小的角落,几根沾满灰尘的破布条挂在房梁,在风中摇曳。
荒凉,又有几分诡异。
土地公公的神像立在北面山墙的正中央,尽管身上积了一层灰尘,他仍是笑容灿烂。
章婉清闭上眼双手合十祈祷,神普渡众生,她虽穿越而来,也是众生中的一员,理应得到庇佑,不求保佑她一生顺遂,只愿现下她能安身立命,不再颠沛流离。
不知是心不够诚还是未进行点香仪式,土地公公当即翻脸,大雨登时倾盆如注,砸在破庙的屋顶,尖锐嘈杂。
乌云压顶,如滚滚浓烟,直冲地面,仿佛一口大黑锅将要闷住破庙,阴暗可怖,叫人喘不过气。
不远处骤然一道闪电,像失控的巨蛇在空中疯狂扭动,想要吞噬大地,随后一声雷动,屋顶伴随着巨响,瞬息间被戳破了一个洞,瓦片“啪啪啪”的掉落,砸出清脆的声音,正好七零八落砸在她的脚尖前,再偏离一分,将砸中她的脑袋。
章婉清瞧着四分五裂的瓦片,抬头看大雨从洞口大肆灌进来,讥笑老天不长眼,尽是给她设阻,她想要一个安身之所都难。
进退两难,她索性席地而坐,不顾外头怒吼的暴雨和眼前的一片狼藉,盯着地上湿漉漉的瓦片沉下心思考今后的路。
若去县城或州城谋生首先得有本钱,刚才她打听到桃花里距离花溪县城30里,距离鹿州城50里,整好是东西两个方向,路途遥远,路费需要用钱,住宿需要用钱,吃饭需要用钱,是笔不小的开支,她现在身无分文。即使去找包吃住的做工,也需花些时日。
倘若就地安顿……她观察过,桃花里背靠大山,面朝清河,有山就有果子有野兽,有河就有水有鱼,能解决用食和饮水问题。
这期间她可以种菜养畜牲,待有了收成,就可以拿到乡里的集市上卖,赚取些银钱,桃花里距离云中乡也就6里路,以原身的体力和步行速度,即便挑个担子半个时辰也能到。
眼下最关键的是需在桃花里有个住处。
章婉清再次打量这间破庙。
虽然屋顶破了个洞,好在位置较靠外,或许可以修修,即使修不了,就当做天井罢了。
往里的墙面西北角,意外发现两块长短不一的木板搁在那,她比划了一下,长度与自己的身量差不多,刚好可以和靠近门口散落在地的几根木桩子拼在一起,还有东面墙根下的草垛,晒一晒,铺在上面不就是一张柔软的床吗?
章婉清开始有点兴奋。
草垛挪开后,空置的地方日后可以寻口锅再垒几块石头搭成灶台。
还有原先供奉土地公公的香案,可以用来放置物品。
原本纠结是否继续行进寻避身之所,一场大雨将她逼进此处,实乃天意。
章婉清再次双手合十,虔诚的向土地公公道歉:“土地公公对不住了,民女错解了您老人家的用意,原来您是招我来与您作伴。”
积聚在心里的阴霾就此消失不少。
住处解决了,可以筹划山上下河的事宜了。
这场暴雨过后,山上定长满蘑菇和木耳,采摘些拿去乡里的集市卖,应该能卖不少银钱,如果运气好,逮到一两只兔子都有可能。
章婉清捡了根枝条在地上专注的画着。明日、七日、一年、三年、五年……每一步的营生她都有了初步构思。
不知不觉画了将近一个时辰。抬眸,雨势已转为淅淅沥沥的细雨。
雨幕下飘动着一把伞,伞下是一个人影,正急匆匆的朝庙里奔来。
她在门口踉跄了一下,神色仓皇的往里张望,像是在搜索什么,霎时四目相对,两只浑浊的眼球立马涌出晶莹的眼泪,当即丢掉手中破烂不堪的雨伞,抓起章婉清的手跪在地上哭,“婉清娘子,总算找到你了,三郎不见了。”
离别时还是和蔼可亲的一张脸,此时如霜打的茄子黯淡又沮丧。
张嬷嬷全身颤抖,握住章婉清的手划破了几道口子,粗糙的手背渗着血珠。
章婉清心下一抖,反握住她的手,问道:“嬷嬷莫急,有话慢慢说。”
张嬷嬷抹了把眼泪,说道:“你走后三郎就闷闷不乐,在院门口呆坐了半晌,直到下雨,他猛然说要给你送伞。我将出屋,未及阻止他,他抓起一把伞就冲了出去。我们寻遍田间地头,既无三郎的身影,也无你的身影,后来折返回村,寻遍上村和下村,就是未寻到。我寻思你走不远,又寻到田间只要可以避雨的地方,最终寻到这里。”
张嬷嬷悔恨自己反应慢,应该在门口守着苏寒山,不该回屋里干活。
“婉清娘子,三郎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该如何向大郎主和大娘子交代?”张嬷嬷声音一颤一颤,细心守护主子两年,还是出了岔子。
“嬷嬷,您莫慌,我们现去寻他,苏郎君已成年,他会照顾好自己,兴许就躲在某个地方玩耍,要与您玩捉迷藏呢。”章婉清表面是在安慰张嬷嬷,其实慌得紧。
苏寒山虽是成年人,智商却仅黄口小儿,难不保出了村被人牙子骗走。或遇到危险,不能及时反应。最主要村前头就是河,看似河水不深,地湿路滑,万一滑进河里,他不会水,后果不敢想象。
妹妹的溺亡是她心头的阴影,她害怕生命中任何一个人重蹈覆辙。
显然,张嬷嬷也想到了这点,“走,婉清娘子,我们再去河边寻。”
她其实在河边寻找过多次,苏寒山的一个脚印都未曾出现,可是,她仍是惧怕,两年前落水失忆,若再掉进河里……还不如她现在跳进去自行了断,以向大郎主和大娘子请罪。
苏寒山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你是有话要同我讲?”
苏寒山将乌黑的脑袋重重的点了下,语气颇为认真:“嗯!”
“你讲吧!”明明是身高七尺端方如玉的公子,此时神态却犹如孩童乖巧。
他郑重的问道:“姐姐果真是从梦里来的么?”
闻言,章婉清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噎住,看来苏公子执着求证她是否来自他的梦里。
“你为什么,哦不,苏郎君何出此言?”章婉清模仿古人用语反问他。
“昔日夜里我做梦,梦里时常出现一位娘子,与我嬉戏同游,那娘子的模样就是姐姐这般。”提及此,他神色肉眼可见的兴奋,如黑曜石的眸子闪着耀眼的光芒。
章婉清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他满脸期待等着她的答案。
如此真诚又可爱的人,怎能忍心打碎他的美梦。
她浅笑安然,答道:“我啊,确是从你的梦境而来,念及你心善,特意来瞧瞧你。”
话毕,苏寒山先是呆滞了片刻,转而是显而易见的开心,搓着掌在屋子里转了两圈,像只快乐的小鸟飞往屋外。
“我来搀扶婉清娘子去用饭!”正巧撞见折返的张嬷嬷,她瞧着苏寒山欢快的背影,说道:“好久未见三郎如此欢喜了。”
章婉清跨进堂屋,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她身上。
她一一点头问好,李嬷嬷招呼她坐下:“今日婉清娘子便与三郎一起用饭!”
杨顺插嘴:“今儿为了娘子快些用上饭,我们三个一起烧的火。”像是求表扬的学生。
“谢谢你们!”
眼前的三菜一汤色泽艳丽,香味四溢,还有碗里晶莹剔透的白米饭,颗颗分明,像一个个圆滚滚的胖娃娃,可爱又诱人,勾着她的胃翻江倒海。饥饿的胃早已哀嚎多日,此刻恰巧“咕咕咕”的唱着曲,声音因屋子寂静尤为明显,惹得众人抿唇一笑。
章婉清揉揉胃,掩饰尴尬。她低眉扫了眼苏寒山,他直愣愣的盯着她,眸中尽是不可思议。
她的脸不自觉的红了。
“李嬷嬷、顺子、翠儿,你们先去忙!”张嬷嬷善解人意,将三人遣出去,又将筷子递给她,“婉清娘子,休要客气,快些吃,小心菜凉了!”
不管了,先吃为敬。
章婉清接过筷子快速扒饭。
一刻钟后,她饿了三日的胃总算停止哀嚎,甚至有点过于饱了。
她打了个饱嗝,放下碗筷。
身旁的苏寒山才堪堪拿起筷子,慢条斯理的夹了一根菜梗送进嘴里,细细咀嚼,无论何时何地,他的一举一动均是得体大方。
相比之下,她进食是如狼似虎。
察觉张嬷嬷只是安安静静的立在一旁服侍,并未上桌,她问道:“您为何不用饭?”
“婉清娘子,我是下人,不可与主子同桌而食。”张嬷嬷贴心的将离苏寒山夹了多次的菜摆到他面前,方便他取,“咱三郎人好心善劝过我,但我不能坏了规矩,枉费大娘子的信任。”
“为何我可以?”章婉清指着她自己。
张嬷嬷解释道:“您是客人,自然可以与主子同食,这是三郎的意愿。”
他竟然将她视做客人!无论是原身作为流民,或是她本人与他素未蒙面,只因她承认她是他梦里的姐姐,他居然能热情款待。
章婉清心中不感动是假,更是五味杂陈,她扭头看向苏寒山,明明是善良又好看的人儿,老天不公,偏偏让他失忆又失智。
“谢谢你!”她向苏寒山道谢。苏寒山能从余光瞥见她在瞧他,已是羞怯,她道谢,他赧然一笑,也放下了碗筷。
午饭用完了,该离开了。
章婉清向苏寒山和张嬷嬷告别,“再见,张嬷嬷!”又对苏寒山说:“苏郎君,后会有期!”
转身时手被张嬷嬷拉住,询问她今后有何打算?
章婉清一时没了主意。
继续流浪是不可能,得先找个地方安身。
“走一步算一步吧!”她在心中快速盘算着,须在天黑之前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住下来,至少得挨过今晚。
她的穿越既无万贯家财,也无金手指超能力和大系统,对晟朝的了解只限历史书的寥寥几笔,文字想象与亲身经历自是不同,她无法保证她能活成什么样,但原身不识一字,都能依靠勤劳的双手养活她和弟弟,她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只要善动脑肯吃苦,难不成过不下去?
她可以养鸡养鸭种田打猎,还可以跑腿扛货做长工,肯定饿不死自己。
两人将她送到院子门口,章婉清打量起这单进院落。
三开间的主屋,东边是厨房和杂物间,西边是两开间的厢房,她方才就是在右边那间厢房休息,想必是张嬷嬷的卧房。厢房旁还有一间耳房。
主屋前曲幽通径,两旁种满了桃花。四周用篱笆墙围成半人高的院子。
章婉清这才发现,不仅屋前屋后是桃花,整个山村掩映在桃花林里,恐怕有方圆百里,着实壮观。
顾不得欣赏,她迈步离开。
张嬷嬷忧心忡忡,目送着她的背影,苏寒山则抿着唇不说话,双眼的光亮黯淡下来,蕴着薄薄的一层水汽,杵在篱笆墙角,像是一只被主人抛弃的可怜小狗。
章婉清沿着羊肠小径前进着,有行人路过,她会向他们打听,得知这里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桃花里,分上下两村。
上村有一百二十多多户,是最早的原住民,靠种田种植桃树为生。下村五十多户,多为逃难过来的贫民,地少,靠外出务工为生,也有富贵人家在这置一块地皮建上屋舍,养生度假。
她猜想苏寒山是后者。
行进了大概两刻钟,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
章婉清眯着眼睛眺望远处,田间地头均是泥泞,未有避雨之处,雨势渐大,估摸一时半会停不下来。
想起前方有个破庙,约莫三四里的距离,她不做多想,在田埂捡了张破草帽盖在头上,拔腿就往回跑。
巴掌大的庙里无人。
四下落满了浓厚的灰尘,一踩一个深深的脚印,墙角几个木桩子东倒西歪,还有几捆稻草,颜色发乌,看样子存放很久,蜘蛛网挂在屋顶大大小小的角落,几根沾满灰尘的破布条挂在房梁,在风中摇曳。
荒凉,又有几分诡异。
土地公公的神像立在北面山墙的正中央,尽管身上积了一层灰尘,他仍是笑容灿烂。
章婉清闭上眼双手合十祈祷,神普渡众生,她虽穿越而来,也是众生中的一员,理应得到庇佑,不求保佑她一生顺遂,只愿现下她能安身立命,不再颠沛流离。
不知是心不够诚还是未进行点香仪式,土地公公当即翻脸,大雨登时倾盆如注,砸在破庙的屋顶,尖锐嘈杂。
乌云压顶,如滚滚浓烟,直冲地面,仿佛一口大黑锅将要闷住破庙,阴暗可怖,叫人喘不过气。
不远处骤然一道闪电,像失控的巨蛇在空中疯狂扭动,想要吞噬大地,随后一声雷动,屋顶伴随着巨响,瞬息间被戳破了一个洞,瓦片“啪啪啪”的掉落,砸出清脆的声音,正好七零八落砸在她的脚尖前,再偏离一分,将砸中她的脑袋。
章婉清瞧着四分五裂的瓦片,抬头看大雨从洞口大肆灌进来,讥笑老天不长眼,尽是给她设阻,她想要一个安身之所都难。
进退两难,她索性席地而坐,不顾外头怒吼的暴雨和眼前的一片狼藉,盯着地上湿漉漉的瓦片沉下心思考今后的路。
若去县城或州城谋生首先得有本钱,刚才她打听到桃花里距离花溪县城30里,距离鹿州城50里,整好是东西两个方向,路途遥远,路费需要用钱,住宿需要用钱,吃饭需要用钱,是笔不小的开支,她现在身无分文。即使去找包吃住的做工,也需花些时日。
倘若就地安顿……她观察过,桃花里背靠大山,面朝清河,有山就有果子有野兽,有河就有水有鱼,能解决用食和饮水问题。
这期间她可以种菜养畜牲,待有了收成,就可以拿到乡里的集市上卖,赚取些银钱,桃花里距离云中乡也就6里路,以原身的体力和步行速度,即便挑个担子半个时辰也能到。
眼下最关键的是需在桃花里有个住处。
章婉清再次打量这间破庙。
虽然屋顶破了个洞,好在位置较靠外,或许可以修修,即使修不了,就当做天井罢了。
往里的墙面西北角,意外发现两块长短不一的木板搁在那,她比划了一下,长度与自己的身量差不多,刚好可以和靠近门口散落在地的几根木桩子拼在一起,还有东面墙根下的草垛,晒一晒,铺在上面不就是一张柔软的床吗?
章婉清开始有点兴奋。
草垛挪开后,空置的地方日后可以寻口锅再垒几块石头搭成灶台。
还有原先供奉土地公公的香案,可以用来放置物品。
原本纠结是否继续行进寻避身之所,一场大雨将她逼进此处,实乃天意。
章婉清再次双手合十,虔诚的向土地公公道歉:“土地公公对不住了,民女错解了您老人家的用意,原来您是招我来与您作伴。”
积聚在心里的阴霾就此消失不少。
住处解决了,可以筹划山上下河的事宜了。
这场暴雨过后,山上定长满蘑菇和木耳,采摘些拿去乡里的集市卖,应该能卖不少银钱,如果运气好,逮到一两只兔子都有可能。
章婉清捡了根枝条在地上专注的画着。明日、七日、一年、三年、五年……每一步的营生她都有了初步构思。
不知不觉画了将近一个时辰。抬眸,雨势已转为淅淅沥沥的细雨。
雨幕下飘动着一把伞,伞下是一个人影,正急匆匆的朝庙里奔来。
她在门口踉跄了一下,神色仓皇的往里张望,像是在搜索什么,霎时四目相对,两只浑浊的眼球立马涌出晶莹的眼泪,当即丢掉手中破烂不堪的雨伞,抓起章婉清的手跪在地上哭,“婉清娘子,总算找到你了,三郎不见了。”
离别时还是和蔼可亲的一张脸,此时如霜打的茄子黯淡又沮丧。
张嬷嬷全身颤抖,握住章婉清的手划破了几道口子,粗糙的手背渗着血珠。
章婉清心下一抖,反握住她的手,问道:“嬷嬷莫急,有话慢慢说。”
张嬷嬷抹了把眼泪,说道:“你走后三郎就闷闷不乐,在院门口呆坐了半晌,直到下雨,他猛然说要给你送伞。我将出屋,未及阻止他,他抓起一把伞就冲了出去。我们寻遍田间地头,既无三郎的身影,也无你的身影,后来折返回村,寻遍上村和下村,就是未寻到。我寻思你走不远,又寻到田间只要可以避雨的地方,最终寻到这里。”
张嬷嬷悔恨自己反应慢,应该在门口守着苏寒山,不该回屋里干活。
“婉清娘子,三郎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该如何向大郎主和大娘子交代?”张嬷嬷声音一颤一颤,细心守护主子两年,还是出了岔子。
“嬷嬷,您莫慌,我们现去寻他,苏郎君已成年,他会照顾好自己,兴许就躲在某个地方玩耍,要与您玩捉迷藏呢。”章婉清表面是在安慰张嬷嬷,其实慌得紧。
苏寒山虽是成年人,智商却仅黄口小儿,难不保出了村被人牙子骗走。或遇到危险,不能及时反应。最主要村前头就是河,看似河水不深,地湿路滑,万一滑进河里,他不会水,后果不敢想象。
妹妹的溺亡是她心头的阴影,她害怕生命中任何一个人重蹈覆辙。
显然,张嬷嬷也想到了这点,“走,婉清娘子,我们再去河边寻。”
她其实在河边寻找过多次,苏寒山的一个脚印都未曾出现,可是,她仍是惧怕,两年前落水失忆,若再掉进河里……还不如她现在跳进去自行了断,以向大郎主和大娘子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