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府。
书斋内烛火摇曳,裴昭在案前奋笔疾书。等到最后一个笔划收尾,她终于松了一口气,把墨笔搁在架上,揉起自己的指腹。
“默完了?”
“嗯。”她将账簿递给崔珩,“殿下看看有没有写错的地方。”
距离他们从藏香阁回来,已过半个时辰。
裴昭不明白,为什么崔珩不等她在藏香阁誊抄完再离开。
但当时崔珩的脸色煞白得可怕,而卫婴又忽然出现,她便只能跟着他们默默回到王府。
好在杨赋的账本很薄,需要记背的内容不算多。
崔珩将账簿递回来:“没有什么错误。”
“这样就好。”沉默片刻,又问,“殿下要怎么处理荟娘?”
崔珩轻轻看了她一眼,道:“有用的话就留在王府,没用的话就找个地方埋了。”
并不令人意外的回答。
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微臣之所以选择荟娘,其实,不是因为她祖籍河东,而是因为她曾是官家女子,只是不知为何,来到了藏香阁中。”
裴昭开始讲述起与荟娘初见的场景。
那是半月前,她为了调查杨赋在藏香阁外蹲点,无意中撞见荟娘,鬼鬼祟祟地溜到东市。她一路紧跟,见荟娘走入了一家花铺,出来后,将新鲜的栀子花簪在发鬓。那种簪花的方式很是少见,唯有官家女子才会知晓。
荟娘接着又与一位短褂小厮见了面。分别前,小厮将鼓鼓囊囊的包袱递在荟娘手中。
“当时那小厮,分明在叫荟娘‘小姐’。”裴昭道,“包袱里装的大概是碎银。我原以为,荟娘会马上逃走,但没想到,她又回到了藏香阁。”
之后便是她与崔珩来藏香阁后发生的事了。
……
荟娘是在卫婴的押解下进屋的,浓烟傅粉的脸上早已失去了血色,憔悴而可怜,身上暴露的袒领襦裙与素净的书斋格格不入。
裴昭有些不忍看她。
犹豫片刻,还是解下自己的外裳,替她披上。
荟娘看着她,眼底尽是感激之意,轻声道:“谢谢姑娘。”
声音已不再如阁中那般柔媚,反倒有些清哑。
崔珩瞥了她一眼,默不作声地木施上的绛纱袍递给她,面色难看。
裴昭想起,那外裳是崔珩让婢女替她披上的。又细细看了一眼,才发现上面绣着瑞兽纹,是朝中三品官员方能穿的。
气氛有些微妙。
“多谢殿下……殿下,有什么想问荟娘的吗?”
“把你方才的困惑讲出来就好。”
崔珩双眼轻阖,开始闭目养神。
“荟娘,你的真名是什么?又为何来到藏香阁?”
“妾身姓刘,名为刘梦溪。家中是做小本买卖,但因为天时不和,欠了一笔巨款,于是将妾身卖到藏香阁中……”
裴昭一面点头,一面打量起荟娘的表情,缓缓道:“不久前,你在东市的荷花池边,见的是谁?”
荟娘的眼中闪过一丝惶恐,强笑道:“妾身一直呆在藏香阁里,不曾出去过。”
裴昭用纸镇敲了敲桌面:“刘梦溪,你真是大胆!你可知在晋王面前说谎,是什么罪?”
崔珩微微睁眼,看向她。
狐假虎威倒是把握得惟妙惟肖。
“妾身不敢。”荟娘的身子如同筛糠般抖起来,“姑娘心善,就放过妾身吧……”
她在害怕什么?
“刘姑娘是在担心殿下会将你的事,透露给藏香阁吗?”裴昭放缓语气,柔声道,“但殿下若是真与藏香阁有交,又怎么会将你偷偷运出,而不是光明正大地带回府呢?”
荟娘似有动容,但仍是抿着嘴唇。
沉默片刻,轻声道:“姑娘能否过来些,荟娘有几句话想同姑娘讲。”
裴昭一怔,走上前,屈身蹲在荟娘身边,却见荟娘身子猛地前倾,似要向她扑来。
眼见卫婴的剑已经抵在荟娘颈侧,裴昭惊呼道:“卫统领,别伤她!”
荟娘露出大义凛然的神情,凑到她耳边,轻声道:“妾身在阁中,见过一位大人……他带着面具,但妾身觉得,与晋王有些相像。”
她的声音极低。
确保屋中听见的,唯有裴昭一人。
裴昭坐回到原位,心下虽有疑惑,面色仍旧不变:“好,我明白姑娘的意思了,也会竭尽所能,保住姑娘的性命。现在,姑娘可以将身世如实告诉我了吗?”
“妾身虽出身于官宦之家,但家父不过一京畿小县的主簿,因为得罪了豪门大族,家父……”荟娘眼底一红,声音逐渐哽咽,“被他们乱杖打死。后来,家里来了一群人,说我和娘是罪臣的家眷,逼迫我们去藏香阁。娘不堪受辱,撞墙自尽了。妾身为了活命,便顺从了他们……那日莲花池边见的,是家父的书童,他想着,为我赎身出去……”
荟娘抬手拭去泪痕。
裴昭听得怒意顿起,不由握紧了手中的镇纸:“在京畿之地,也敢这样猖狂?强迫你的人叫什么?”
荟娘摇了摇头:“回姑娘,妾身不知。”
“藏香阁中,有多少姑娘,是像你这样被强迫着进来的?”
荟娘低下头:“妾身知道的,有五六位。不知道的,便不好说了。”
“什么叫不知道的?”
“藏香阁里有个堀室,不让我们进去。但偶尔,妾身会看见马车往里面运人。”
裴昭点点头,若有所思,又问:“还有一事,姑娘可曾收到过四百两银子?”
芸娘满脸惊愕:“不曾……妾身这辈子还没见过这样多的银子。”
“最后一事,可能会有些冒犯姑娘。”裴昭咬了咬牙,“姑娘最大的恩客是谁?”
荟娘面色羞惭,低下头去,嗫嚅道:“是,是韦家的公子,韦茂。”
“多谢。”她点点头,看向崔珩,“殿下,我问完了,可以让刘姑娘休息了。”
等荟娘被婢女带离后,裴昭缓缓道:“账簿上舞姬的名字,或许对应的是恩客。”
“因而才没有春痕的名字。”崔珩颔首赞同。
“殿下接下来打算怎么办?要查藏香阁的堀室吗?这样多的姑娘,被人强迫来到阁里卖艺……”
卖身两个字,她终究不想说出口。
见崔珩不为所动,又道:“而且,杜谦的妻子和女儿或许也在堀室中,毕竟她们的尸身一直未被找到。如果殿下愿意查,说不定,很快就能找到关键线索了。”
崔珩见她又是以情相劝,又是以利相诱,轻笑道:“那去查吧。”
果真还是得用利益说服他。
裴昭一面暗骂,一面却违心道:“殿下仁义。”
“没什么仁不仁义的。若藏香阁真的有违律法,估计也只会随便找出个人顶罪——本王觉得,那个蒋燕便不错。”他轻轻抚摸着指环,“虽说人命关天,但朝中大约没多少人会在意她们的性命。”
“可是……我在意。”
她在意这些无辜却又坎坷的人。
荟娘在藏香阁中,那种勉力伪装的讨好和妩媚,让她心痛。
即使她们,离她的生活好像一直很远。
崔珩看了她一眼,冷笑道:“你一介九品小官,在不在意也不甚重要。”
“殿下说得是。所以,如果殿下也能在意就好了。”她默默地望着他。
崔珩的唇线微抿,漆黑浓郁的凤目波澜不惊,但眼底却蕴藏着无名的情绪。她揣摩不出此刻崔珩的脸上,是何种表情。
毕竟两月的接触下来,她已明白,崔珩嘴角勾起时,未必是真的喜悦;眉心紧蹙时,又未必是真的愠怒;面无波澜时,又未必是真的风平浪静。
裴昭心想,或许自幼在深宫长大的人,多半是这样。
不然为什么会说,君心深不可测呢?
相顾无言。
崔珩拂袖起身。
“时间不早了,今夜你留在王府。”他看了一眼婢女,“领她去客间休息。”
……
那一夜裴昭睡得很沉,许是熏香的原因,又许是太过劳累。等她醒来时,屋中一片暖洋洋的橙光,竟然已是暮色四合之时。
“嗳!你醒了吗?”门外传来卫铮铮的声音,“再不起来,可就赶不上晚膳了!”
裴昭打开门,发现卫铮铮穿着杏黄色的常服,脸上亦是明亮的表情。
“铮铮,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开心?”
卫铮铮揽过她的胳膊,向膳堂走去:“今日平康坊发生了一件大事!藏香阁的堀室被查了,救出了好多被迫卖身的官家女子。人们都在夸殿下的善行!”
“殿下?”
“当然是殿下带府兵查的呀!不然若是去调动金吾卫,估计他们早就跑路了。”卫铮铮笑道,“当时若不是你在睡觉,我倒想叫你去一起去看。当时百姓们围着楼,拍手称快的场景,倒是解气。”
“铮铮,我睡了几日?”
“当然是一日。否则你的肚子肯定咕咕叫。”
一日里,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故——调兵,逮捕,以及使民怨沸腾。
掌握了兵与民,便掌握了大周的一半命脉。
权倾朝野一词,此时她才真正地感受到。
所以,为何皇帝会放任崔珩他如此权重?
“铮铮,殿下也会来用膳吗?”
卫铮铮摇头:“殿下入宫面圣了,或许是去请旨为你升官?”说到这,卫铮铮抱住她的胳膊,“袁姑娘,我觉得你有朝一日,会成为非常厉害的大官的!”
裴昭苦笑一声:“但愿如此。”
但心里,却不由揣摩起昨夜荟娘的话。
倘若她句句属实,那个戴面具的人,会是崔珩吗?
书斋内烛火摇曳,裴昭在案前奋笔疾书。等到最后一个笔划收尾,她终于松了一口气,把墨笔搁在架上,揉起自己的指腹。
“默完了?”
“嗯。”她将账簿递给崔珩,“殿下看看有没有写错的地方。”
距离他们从藏香阁回来,已过半个时辰。
裴昭不明白,为什么崔珩不等她在藏香阁誊抄完再离开。
但当时崔珩的脸色煞白得可怕,而卫婴又忽然出现,她便只能跟着他们默默回到王府。
好在杨赋的账本很薄,需要记背的内容不算多。
崔珩将账簿递回来:“没有什么错误。”
“这样就好。”沉默片刻,又问,“殿下要怎么处理荟娘?”
崔珩轻轻看了她一眼,道:“有用的话就留在王府,没用的话就找个地方埋了。”
并不令人意外的回答。
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微臣之所以选择荟娘,其实,不是因为她祖籍河东,而是因为她曾是官家女子,只是不知为何,来到了藏香阁中。”
裴昭开始讲述起与荟娘初见的场景。
那是半月前,她为了调查杨赋在藏香阁外蹲点,无意中撞见荟娘,鬼鬼祟祟地溜到东市。她一路紧跟,见荟娘走入了一家花铺,出来后,将新鲜的栀子花簪在发鬓。那种簪花的方式很是少见,唯有官家女子才会知晓。
荟娘接着又与一位短褂小厮见了面。分别前,小厮将鼓鼓囊囊的包袱递在荟娘手中。
“当时那小厮,分明在叫荟娘‘小姐’。”裴昭道,“包袱里装的大概是碎银。我原以为,荟娘会马上逃走,但没想到,她又回到了藏香阁。”
之后便是她与崔珩来藏香阁后发生的事了。
……
荟娘是在卫婴的押解下进屋的,浓烟傅粉的脸上早已失去了血色,憔悴而可怜,身上暴露的袒领襦裙与素净的书斋格格不入。
裴昭有些不忍看她。
犹豫片刻,还是解下自己的外裳,替她披上。
荟娘看着她,眼底尽是感激之意,轻声道:“谢谢姑娘。”
声音已不再如阁中那般柔媚,反倒有些清哑。
崔珩瞥了她一眼,默不作声地木施上的绛纱袍递给她,面色难看。
裴昭想起,那外裳是崔珩让婢女替她披上的。又细细看了一眼,才发现上面绣着瑞兽纹,是朝中三品官员方能穿的。
气氛有些微妙。
“多谢殿下……殿下,有什么想问荟娘的吗?”
“把你方才的困惑讲出来就好。”
崔珩双眼轻阖,开始闭目养神。
“荟娘,你的真名是什么?又为何来到藏香阁?”
“妾身姓刘,名为刘梦溪。家中是做小本买卖,但因为天时不和,欠了一笔巨款,于是将妾身卖到藏香阁中……”
裴昭一面点头,一面打量起荟娘的表情,缓缓道:“不久前,你在东市的荷花池边,见的是谁?”
荟娘的眼中闪过一丝惶恐,强笑道:“妾身一直呆在藏香阁里,不曾出去过。”
裴昭用纸镇敲了敲桌面:“刘梦溪,你真是大胆!你可知在晋王面前说谎,是什么罪?”
崔珩微微睁眼,看向她。
狐假虎威倒是把握得惟妙惟肖。
“妾身不敢。”荟娘的身子如同筛糠般抖起来,“姑娘心善,就放过妾身吧……”
她在害怕什么?
“刘姑娘是在担心殿下会将你的事,透露给藏香阁吗?”裴昭放缓语气,柔声道,“但殿下若是真与藏香阁有交,又怎么会将你偷偷运出,而不是光明正大地带回府呢?”
荟娘似有动容,但仍是抿着嘴唇。
沉默片刻,轻声道:“姑娘能否过来些,荟娘有几句话想同姑娘讲。”
裴昭一怔,走上前,屈身蹲在荟娘身边,却见荟娘身子猛地前倾,似要向她扑来。
眼见卫婴的剑已经抵在荟娘颈侧,裴昭惊呼道:“卫统领,别伤她!”
荟娘露出大义凛然的神情,凑到她耳边,轻声道:“妾身在阁中,见过一位大人……他带着面具,但妾身觉得,与晋王有些相像。”
她的声音极低。
确保屋中听见的,唯有裴昭一人。
裴昭坐回到原位,心下虽有疑惑,面色仍旧不变:“好,我明白姑娘的意思了,也会竭尽所能,保住姑娘的性命。现在,姑娘可以将身世如实告诉我了吗?”
“妾身虽出身于官宦之家,但家父不过一京畿小县的主簿,因为得罪了豪门大族,家父……”荟娘眼底一红,声音逐渐哽咽,“被他们乱杖打死。后来,家里来了一群人,说我和娘是罪臣的家眷,逼迫我们去藏香阁。娘不堪受辱,撞墙自尽了。妾身为了活命,便顺从了他们……那日莲花池边见的,是家父的书童,他想着,为我赎身出去……”
荟娘抬手拭去泪痕。
裴昭听得怒意顿起,不由握紧了手中的镇纸:“在京畿之地,也敢这样猖狂?强迫你的人叫什么?”
荟娘摇了摇头:“回姑娘,妾身不知。”
“藏香阁中,有多少姑娘,是像你这样被强迫着进来的?”
荟娘低下头:“妾身知道的,有五六位。不知道的,便不好说了。”
“什么叫不知道的?”
“藏香阁里有个堀室,不让我们进去。但偶尔,妾身会看见马车往里面运人。”
裴昭点点头,若有所思,又问:“还有一事,姑娘可曾收到过四百两银子?”
芸娘满脸惊愕:“不曾……妾身这辈子还没见过这样多的银子。”
“最后一事,可能会有些冒犯姑娘。”裴昭咬了咬牙,“姑娘最大的恩客是谁?”
荟娘面色羞惭,低下头去,嗫嚅道:“是,是韦家的公子,韦茂。”
“多谢。”她点点头,看向崔珩,“殿下,我问完了,可以让刘姑娘休息了。”
等荟娘被婢女带离后,裴昭缓缓道:“账簿上舞姬的名字,或许对应的是恩客。”
“因而才没有春痕的名字。”崔珩颔首赞同。
“殿下接下来打算怎么办?要查藏香阁的堀室吗?这样多的姑娘,被人强迫来到阁里卖艺……”
卖身两个字,她终究不想说出口。
见崔珩不为所动,又道:“而且,杜谦的妻子和女儿或许也在堀室中,毕竟她们的尸身一直未被找到。如果殿下愿意查,说不定,很快就能找到关键线索了。”
崔珩见她又是以情相劝,又是以利相诱,轻笑道:“那去查吧。”
果真还是得用利益说服他。
裴昭一面暗骂,一面却违心道:“殿下仁义。”
“没什么仁不仁义的。若藏香阁真的有违律法,估计也只会随便找出个人顶罪——本王觉得,那个蒋燕便不错。”他轻轻抚摸着指环,“虽说人命关天,但朝中大约没多少人会在意她们的性命。”
“可是……我在意。”
她在意这些无辜却又坎坷的人。
荟娘在藏香阁中,那种勉力伪装的讨好和妩媚,让她心痛。
即使她们,离她的生活好像一直很远。
崔珩看了她一眼,冷笑道:“你一介九品小官,在不在意也不甚重要。”
“殿下说得是。所以,如果殿下也能在意就好了。”她默默地望着他。
崔珩的唇线微抿,漆黑浓郁的凤目波澜不惊,但眼底却蕴藏着无名的情绪。她揣摩不出此刻崔珩的脸上,是何种表情。
毕竟两月的接触下来,她已明白,崔珩嘴角勾起时,未必是真的喜悦;眉心紧蹙时,又未必是真的愠怒;面无波澜时,又未必是真的风平浪静。
裴昭心想,或许自幼在深宫长大的人,多半是这样。
不然为什么会说,君心深不可测呢?
相顾无言。
崔珩拂袖起身。
“时间不早了,今夜你留在王府。”他看了一眼婢女,“领她去客间休息。”
……
那一夜裴昭睡得很沉,许是熏香的原因,又许是太过劳累。等她醒来时,屋中一片暖洋洋的橙光,竟然已是暮色四合之时。
“嗳!你醒了吗?”门外传来卫铮铮的声音,“再不起来,可就赶不上晚膳了!”
裴昭打开门,发现卫铮铮穿着杏黄色的常服,脸上亦是明亮的表情。
“铮铮,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开心?”
卫铮铮揽过她的胳膊,向膳堂走去:“今日平康坊发生了一件大事!藏香阁的堀室被查了,救出了好多被迫卖身的官家女子。人们都在夸殿下的善行!”
“殿下?”
“当然是殿下带府兵查的呀!不然若是去调动金吾卫,估计他们早就跑路了。”卫铮铮笑道,“当时若不是你在睡觉,我倒想叫你去一起去看。当时百姓们围着楼,拍手称快的场景,倒是解气。”
“铮铮,我睡了几日?”
“当然是一日。否则你的肚子肯定咕咕叫。”
一日里,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故——调兵,逮捕,以及使民怨沸腾。
掌握了兵与民,便掌握了大周的一半命脉。
权倾朝野一词,此时她才真正地感受到。
所以,为何皇帝会放任崔珩他如此权重?
“铮铮,殿下也会来用膳吗?”
卫铮铮摇头:“殿下入宫面圣了,或许是去请旨为你升官?”说到这,卫铮铮抱住她的胳膊,“袁姑娘,我觉得你有朝一日,会成为非常厉害的大官的!”
裴昭苦笑一声:“但愿如此。”
但心里,却不由揣摩起昨夜荟娘的话。
倘若她句句属实,那个戴面具的人,会是崔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