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穆是在怀疑她?难不成,是认出她并非阁里的舞姬了?
裴昭怔愣片刻,便准备胡诌个名号敷衍,却听崔珩冷冷开口道:“温侍郎,你想说什么?”
“殿下,请恕温某直言……”温穆一面赔着笑,一面将不怀好意的目光收回,“圣上这段时间,正牵挂着殿下的婚事;而殿下却在这时来藏香阁享乐,恐怕有些不妥吧?”
“令正对侍郎情深意切,侍郎仍旧留恋此地,还好意思来训斥本王?”他觉得荒谬,不由嗤笑出声。
又瞥了一眼温穆腰间的户部令牌,“若没有温家助力,这藏香阁也未必开得下去。想正本清源的话,麻烦温家先以身作则。”
温穆讪讪一笑,道:“是温某多言了。只是,藏香阁也是在为户部、为圣上分忧呐——啊呀!良辰美景,佳人在怀,是温某没眼色了。温某告退。”
这才拖着步子走远。
等看不见那抹宝蓝色的身影,裴昭问道:“殿下,温穆和温素是什么关系?”
“他是温素的二叔。你同温素交情很好?”
裴昭点头。
只是听方才的对话,崔珩和温家的关系不算融洽,便不做声了。
二人在静谧无言中走了一段距离。
可崔珩沉默时太过骇人,裴昭想了想,找话道:“殿下的婚事怎么样了?”
“不怎么样。”
赐婚算是崔珩回京后最让他心烦的事。
皇帝希望他和郑家三妹成婚,毕竟郑家人丁不兴,朝中势力日渐衰微。但郑霁清挨打后,这桩婚事便在郑淑妃的痛哭流涕中不了了之。
崔珩当时没想到,教训郑小侯爷一顿,竟连带着这等好事。
……
玲珑地是三楼最靠里的雅间。门是锁着的。
裴昭凝神思索该如何进屋时,面上忽而感到一阵凉风——廊上的窗扉被推开了。
“殿下……是要从这扇窗子翻进屋?”她问道。
“嗯。”崔珩点头,不知为何,此刻的心情倒是愉悦,又说了一句,“以前在边境时,经常这样。”
裴昭伏在窗沿往下看。三楼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好在楼底是漂着花灯的水池。
崔珩抬腿迈上窗沿,夜风将玄青色的衣摆吹得猎猎作响,纵身一跃,便消失在了窗外的荧荧灯火中。
片刻后,门由内打开。
裴昭点亮火折子,扫视屋内,目光最终落在书架上。她一本本翻过,却发现要么是艳诗集,要么是青楼话本,心下不由感到烦躁。转过身,便看见崔珩借着月光在赏画。
“殿下总是何时,都能有雅兴。”
崔珩略过她的揶揄之意,道:“杨赋少年时因为画柳得名,成婚后却泯然众人……人们说是广宜公主磨灭人才的缘故。但本王看他为藏香阁作的画,倒是不错。”
壁上的挂画,有的仅画着柳树,有的则是佳人倚柳。每幅画的题名,一律是杨柳公子。裴昭暗笑,这杨赋看上去倒极是怀疑他的少年时光。
脑中忽然闪过公主府的见闻,便走上前掀起画卷。
画后空空如也。
“你做什么?”崔珩有些讶异。
“想看看画后有没有密道之类的。”
崔珩沉吟片刻,伸手轻叩墙面。
声音沉闷。
墙是实心的。
二人又把书架、斗柜、妆台一一翻过,仍无线索,最后只剩下床榻。裴昭把火折子递到崔珩手中,自己走上前撩开床幔,坐在榻上摸索。
褥单有一处轻微的突起。
裴昭暗喜,将手伸进去,果真扯出一本薄薄的账册。
“殿下,账本在这!”
她走到崔珩身前,想借火折子看清账簿的内容,但崔珩却将火折子吹熄了。月光照在他的脸上,使他的面容苍白而肃然:“别说话。”
她方才太过喜悦,忽略了门外步步逼近的调笑声,现下只能捏紧账簿,默默期盼着来的人不是杨赋。
但脚步声却生生在门前停下。
“郎君,你把妾身弄疼了。”
门外传来女子娇滴滴的声音。
崔珩本想拉着裴昭,从窗外翻出去,却不想身旁的人已经抱着膝,利落地一滚,躲到了床榻底下。他眉心一皱,但门已微微开了一条缝,便也撩起床幔,躲在床榻之下。
刺目的亮光涌进泻着清辉的厢房。
杨赋揽着春痕的腰进来。
“春痕,这些日子那婆娘又在发疯!”杨赋一面捏着春痕的下颌,一面骂道,“咬死了说我偷偷进过她的什么斋……那个破斋子有什么好看的!”
春痕劝道:“公主这般说话,倒也是在乎郎君……”
“娘子,这偌大的京城……”杨赋拦腰将春痕抱起,放到榻上,“唯有娘子才在乎我。”
“郎君别这样说。”春痕摇头叹息。见杨赋开始宽衣解带,惊道,“郎君今日怎么这样急?”
“我太想念娘子了!”
杨赋与春痕轻意正浓,丝毫未察觉到屋内还有旁人的存在,调情的污言秽语充盈室内。
裴昭躺在榻下,唯恨自己长了耳朵。
她咬牙听了片刻,实在受不住,刚要抬手捂住耳朵,却察觉到衣服摩擦的窸窸窣窣声。崔珩身形微动,似在向她贴近。
正当她屏息等待崔珩下一步动作时,却感到耳边一阵温热。借着微弱的光线,她侧过脸,看见崔珩的面容近在咫尺,连眼睫、瞳眸都看得分明。那一双漆黑的眼睛深不见底,缱绻无限,裴昭的呼吸不由一滞。
“捂住口鼻。”
耳畔传来很轻微的破裂声,像是药丸被碾碎了。
浓烈的迷香在榻下弥漫开来。
裴昭一不留神吸入一口,便感到头晕脑胀,连忙用衣袖掩实口鼻。
不过片刻后,榻上的人安稳下来,屋内响起绵绵的鼾声。
……
回到崔珩的雅间时,裴昭已是筋疲力尽,脸上又是疲倦,又是羞耻。
她想,此刻崔珩的表情估计不会比她好上多少。
毕竟作为王爷,躲在青楼的榻下听别人的莺莺燕燕,怎么看都不算一桩雅事。
崔珩轻咳一声,率先开口道:“账本怎么样了?”
“我马上看。”裴昭说着,便在四仙桌前坐下,摊平账簿,目光快速扫着账目。
“殿下,这杨赋倒是出手阔绰,不过是员外郎而已,竟也有成百、成千两的交易。”
“若是广宜公主给的,倒还说得过去……毕竟弘农杨氏虽然富庶,但杨赋只是旁支而已。”崔珩微凉的目光停留在最前面的名姓一栏,“杨赋给了荟娘四百两?”
“荟娘?怎么可能?”裴昭惊道,“等等,香玉,秋霜,阿蛮,秋柳……全都是舞姬的名字。杨赋他……怎么可能给舞姬这样多的银两?而且……”她快速地翻动账簿,“竟然,没有春痕的名字?”
崔珩沉吟片刻,道:“其实,本王一直想问,为何你说荟娘或许是他人的眼线?”
她与荟娘的事情说来话长,因而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试探道:“殿下觉得,藏香阁的舞姬是从何处来的?”
“或是家境贫寒,或是遭人贩卖……又或是罪臣的妻女。”
罪臣的妻女。
这几个字让她心头颤动,不由抬起头,望向那双晦暗不明的眼睛。
青年的神情淡漠而无情,甚至带着有几分残忍,像是在静待猎物的挣扎。
“殿下,我的父母,不是罪臣。”裴昭忍不住道,声音略略发抖,“殿下愿意用我,应当信任我,而不是羞辱我。”
“我没有羞辱你的意思。”沉默片刻,崔珩开口,可依旧是隔岸观火的表情,“只是,倘若裴相和杨御史不是罪臣,那先帝便是昏君,圣上便是伥鬼,刑部众臣便是在助纣为虐,担不起‘明察秋毫’的职责。”
崔珩所言不差。
裴家被满门抄斩,先帝,皇帝,刑部,都拖不了干系。
“手头的案子结束,本王会依照承诺,替你翻案。”崔珩垂眸,轻轻转动着小指上的玄铁指环,“只是,你要想清楚,自己要见到怎样的结果?是单单让史官把‘裴氏有谋逆之心’删去,换成‘裴氏满门忠烈’吗?”
说到这,他不由嘲讽地一笑,眼底冰冷:“皇兄还在,当年奉命用刑的刑部官员还在……你觉得他们,能让你如愿以偿吗?”
裴昭咬着嘴唇,感觉自己又是愚蠢、又是幼稚。她先前为何脑子一热,要找这样的人,妄想他能够帮自己翻案?
先帝是崔珩的父亲,皇帝是崔珩的同胞兄弟。
她简直是在与虎谋皮。
是她听风是雨,信了那些传闻,信了崔珩拥兵自重、狼子野心,信了他是因有把柄在皇帝手中,才不敢肆意妄为。——万一,崔珩本身对皇位并无心思呢?
若是这样,他容忍自己活到现在,倒是能算上宽宏了。
裴昭低下头,任由泪水在颊上留下的水痕,最后流进口中。真是苦涩。
“裴昭。”崔珩声音清越,纵使不带感情,叫起人名时,仍旧显得温情无限,“对众臣来说,不管裴家对大周有多少贡献,但毕竟死者已矣。而若要翻案,还会死更多的人。”
裴昭仍旧不言。她咬唇咬得太用力,唇边渗出血迹。
片刻过后,她拭去泪,抬头问道:“殿下,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些?殿下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我知道,确实是忠言逆耳……”
崔珩似未想到她会这样开口,眼底闪过一丝惊异。
“本王只是随口一说。”
屋内响起被褥和衣物的摩擦声。
二人不约而同向榻上看去。
荟娘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正惊愕地望着他们。
裴昭怔愣片刻,便准备胡诌个名号敷衍,却听崔珩冷冷开口道:“温侍郎,你想说什么?”
“殿下,请恕温某直言……”温穆一面赔着笑,一面将不怀好意的目光收回,“圣上这段时间,正牵挂着殿下的婚事;而殿下却在这时来藏香阁享乐,恐怕有些不妥吧?”
“令正对侍郎情深意切,侍郎仍旧留恋此地,还好意思来训斥本王?”他觉得荒谬,不由嗤笑出声。
又瞥了一眼温穆腰间的户部令牌,“若没有温家助力,这藏香阁也未必开得下去。想正本清源的话,麻烦温家先以身作则。”
温穆讪讪一笑,道:“是温某多言了。只是,藏香阁也是在为户部、为圣上分忧呐——啊呀!良辰美景,佳人在怀,是温某没眼色了。温某告退。”
这才拖着步子走远。
等看不见那抹宝蓝色的身影,裴昭问道:“殿下,温穆和温素是什么关系?”
“他是温素的二叔。你同温素交情很好?”
裴昭点头。
只是听方才的对话,崔珩和温家的关系不算融洽,便不做声了。
二人在静谧无言中走了一段距离。
可崔珩沉默时太过骇人,裴昭想了想,找话道:“殿下的婚事怎么样了?”
“不怎么样。”
赐婚算是崔珩回京后最让他心烦的事。
皇帝希望他和郑家三妹成婚,毕竟郑家人丁不兴,朝中势力日渐衰微。但郑霁清挨打后,这桩婚事便在郑淑妃的痛哭流涕中不了了之。
崔珩当时没想到,教训郑小侯爷一顿,竟连带着这等好事。
……
玲珑地是三楼最靠里的雅间。门是锁着的。
裴昭凝神思索该如何进屋时,面上忽而感到一阵凉风——廊上的窗扉被推开了。
“殿下……是要从这扇窗子翻进屋?”她问道。
“嗯。”崔珩点头,不知为何,此刻的心情倒是愉悦,又说了一句,“以前在边境时,经常这样。”
裴昭伏在窗沿往下看。三楼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好在楼底是漂着花灯的水池。
崔珩抬腿迈上窗沿,夜风将玄青色的衣摆吹得猎猎作响,纵身一跃,便消失在了窗外的荧荧灯火中。
片刻后,门由内打开。
裴昭点亮火折子,扫视屋内,目光最终落在书架上。她一本本翻过,却发现要么是艳诗集,要么是青楼话本,心下不由感到烦躁。转过身,便看见崔珩借着月光在赏画。
“殿下总是何时,都能有雅兴。”
崔珩略过她的揶揄之意,道:“杨赋少年时因为画柳得名,成婚后却泯然众人……人们说是广宜公主磨灭人才的缘故。但本王看他为藏香阁作的画,倒是不错。”
壁上的挂画,有的仅画着柳树,有的则是佳人倚柳。每幅画的题名,一律是杨柳公子。裴昭暗笑,这杨赋看上去倒极是怀疑他的少年时光。
脑中忽然闪过公主府的见闻,便走上前掀起画卷。
画后空空如也。
“你做什么?”崔珩有些讶异。
“想看看画后有没有密道之类的。”
崔珩沉吟片刻,伸手轻叩墙面。
声音沉闷。
墙是实心的。
二人又把书架、斗柜、妆台一一翻过,仍无线索,最后只剩下床榻。裴昭把火折子递到崔珩手中,自己走上前撩开床幔,坐在榻上摸索。
褥单有一处轻微的突起。
裴昭暗喜,将手伸进去,果真扯出一本薄薄的账册。
“殿下,账本在这!”
她走到崔珩身前,想借火折子看清账簿的内容,但崔珩却将火折子吹熄了。月光照在他的脸上,使他的面容苍白而肃然:“别说话。”
她方才太过喜悦,忽略了门外步步逼近的调笑声,现下只能捏紧账簿,默默期盼着来的人不是杨赋。
但脚步声却生生在门前停下。
“郎君,你把妾身弄疼了。”
门外传来女子娇滴滴的声音。
崔珩本想拉着裴昭,从窗外翻出去,却不想身旁的人已经抱着膝,利落地一滚,躲到了床榻底下。他眉心一皱,但门已微微开了一条缝,便也撩起床幔,躲在床榻之下。
刺目的亮光涌进泻着清辉的厢房。
杨赋揽着春痕的腰进来。
“春痕,这些日子那婆娘又在发疯!”杨赋一面捏着春痕的下颌,一面骂道,“咬死了说我偷偷进过她的什么斋……那个破斋子有什么好看的!”
春痕劝道:“公主这般说话,倒也是在乎郎君……”
“娘子,这偌大的京城……”杨赋拦腰将春痕抱起,放到榻上,“唯有娘子才在乎我。”
“郎君别这样说。”春痕摇头叹息。见杨赋开始宽衣解带,惊道,“郎君今日怎么这样急?”
“我太想念娘子了!”
杨赋与春痕轻意正浓,丝毫未察觉到屋内还有旁人的存在,调情的污言秽语充盈室内。
裴昭躺在榻下,唯恨自己长了耳朵。
她咬牙听了片刻,实在受不住,刚要抬手捂住耳朵,却察觉到衣服摩擦的窸窸窣窣声。崔珩身形微动,似在向她贴近。
正当她屏息等待崔珩下一步动作时,却感到耳边一阵温热。借着微弱的光线,她侧过脸,看见崔珩的面容近在咫尺,连眼睫、瞳眸都看得分明。那一双漆黑的眼睛深不见底,缱绻无限,裴昭的呼吸不由一滞。
“捂住口鼻。”
耳畔传来很轻微的破裂声,像是药丸被碾碎了。
浓烈的迷香在榻下弥漫开来。
裴昭一不留神吸入一口,便感到头晕脑胀,连忙用衣袖掩实口鼻。
不过片刻后,榻上的人安稳下来,屋内响起绵绵的鼾声。
……
回到崔珩的雅间时,裴昭已是筋疲力尽,脸上又是疲倦,又是羞耻。
她想,此刻崔珩的表情估计不会比她好上多少。
毕竟作为王爷,躲在青楼的榻下听别人的莺莺燕燕,怎么看都不算一桩雅事。
崔珩轻咳一声,率先开口道:“账本怎么样了?”
“我马上看。”裴昭说着,便在四仙桌前坐下,摊平账簿,目光快速扫着账目。
“殿下,这杨赋倒是出手阔绰,不过是员外郎而已,竟也有成百、成千两的交易。”
“若是广宜公主给的,倒还说得过去……毕竟弘农杨氏虽然富庶,但杨赋只是旁支而已。”崔珩微凉的目光停留在最前面的名姓一栏,“杨赋给了荟娘四百两?”
“荟娘?怎么可能?”裴昭惊道,“等等,香玉,秋霜,阿蛮,秋柳……全都是舞姬的名字。杨赋他……怎么可能给舞姬这样多的银两?而且……”她快速地翻动账簿,“竟然,没有春痕的名字?”
崔珩沉吟片刻,道:“其实,本王一直想问,为何你说荟娘或许是他人的眼线?”
她与荟娘的事情说来话长,因而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试探道:“殿下觉得,藏香阁的舞姬是从何处来的?”
“或是家境贫寒,或是遭人贩卖……又或是罪臣的妻女。”
罪臣的妻女。
这几个字让她心头颤动,不由抬起头,望向那双晦暗不明的眼睛。
青年的神情淡漠而无情,甚至带着有几分残忍,像是在静待猎物的挣扎。
“殿下,我的父母,不是罪臣。”裴昭忍不住道,声音略略发抖,“殿下愿意用我,应当信任我,而不是羞辱我。”
“我没有羞辱你的意思。”沉默片刻,崔珩开口,可依旧是隔岸观火的表情,“只是,倘若裴相和杨御史不是罪臣,那先帝便是昏君,圣上便是伥鬼,刑部众臣便是在助纣为虐,担不起‘明察秋毫’的职责。”
崔珩所言不差。
裴家被满门抄斩,先帝,皇帝,刑部,都拖不了干系。
“手头的案子结束,本王会依照承诺,替你翻案。”崔珩垂眸,轻轻转动着小指上的玄铁指环,“只是,你要想清楚,自己要见到怎样的结果?是单单让史官把‘裴氏有谋逆之心’删去,换成‘裴氏满门忠烈’吗?”
说到这,他不由嘲讽地一笑,眼底冰冷:“皇兄还在,当年奉命用刑的刑部官员还在……你觉得他们,能让你如愿以偿吗?”
裴昭咬着嘴唇,感觉自己又是愚蠢、又是幼稚。她先前为何脑子一热,要找这样的人,妄想他能够帮自己翻案?
先帝是崔珩的父亲,皇帝是崔珩的同胞兄弟。
她简直是在与虎谋皮。
是她听风是雨,信了那些传闻,信了崔珩拥兵自重、狼子野心,信了他是因有把柄在皇帝手中,才不敢肆意妄为。——万一,崔珩本身对皇位并无心思呢?
若是这样,他容忍自己活到现在,倒是能算上宽宏了。
裴昭低下头,任由泪水在颊上留下的水痕,最后流进口中。真是苦涩。
“裴昭。”崔珩声音清越,纵使不带感情,叫起人名时,仍旧显得温情无限,“对众臣来说,不管裴家对大周有多少贡献,但毕竟死者已矣。而若要翻案,还会死更多的人。”
裴昭仍旧不言。她咬唇咬得太用力,唇边渗出血迹。
片刻过后,她拭去泪,抬头问道:“殿下,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些?殿下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我知道,确实是忠言逆耳……”
崔珩似未想到她会这样开口,眼底闪过一丝惊异。
“本王只是随口一说。”
屋内响起被褥和衣物的摩擦声。
二人不约而同向榻上看去。
荟娘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正惊愕地望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