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更静了,都不敢大声喘息。今天不光是得罪了刘老太爷,还要把他拉下来,还要增设新的位置,哪件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今天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发生在了眼前。
满座目光纷纷望向了坐上的刘老太爷,后者布满皱纹的脸庞此时犹如藤蔓里的枯木,双唇紧闭、呼吸沉重,显然是极为生气的样子。
前两件得罪人的事,岳清源已经做到头了,至于增设副手的事情,对于在场的人而言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毕竟刘老太爷这么多年就是一言堂,但凡有个跟他旗鼓相当的职位牵制也不至于如此横行霸道。
角落里一位年轻人站了起来:“岳老板以为,增设几位副主事合适?”
岳清源愣了一下,然后哈哈笑了起来:“私以为,有两位副手便好。道生一,一生二,三足鼎立之!”
岳清源看似在开玩笑,但是说得颇有道理。
他侧身看向一言未发的刘老太爷,身体微微倾斜,问道:“老太爷以为如何?”
此时要比的就是耐心。刘老太爷终究是年纪大了,多年过惯了顺遂日子,岳清源几次三番的当众叫板,他忍不下去。
“啪”地一声,像是星夜里烟火炸开的声音一样响亮,刘老太爷拍案而起,区区一个岳家他还不放在眼里,但是这股不正之风却要煞一煞。
正当众人以为争执一触即发的时候,刘老太爷抬起步子向前走去:“沈家小子,今日这场集会你可是办的不好。没了规矩,不分尊卑,如此胡乱摆放,这事该是令尊来操劳。”
沈安良收起望向外面的目光,语气里带着讥讽:“老太爷许是年岁大不记事,父亲早些年就把家里的一应事务都交由晚辈来打理了。至于您说的胡乱摆放,不过是几张座椅,这厅堂地方大就多安排了两张。若是错了您该早些讲出来,如今茶都喝了两盏再来当众说这些就显得是您有些无理取闹、故意为难后生了。”
刘老太爷起身后,原本只胀在脑袋里的怒气也有余地沉了一些,情绪有所缓和:“老朽在商行多年,比各位的见识自是要多了许多,其中行事也算颇有些心得。今日好心奉劝一句,年轻人难免血气方刚,可不要被一时冲动脑热上头,做下无可挽回的错事。”
言下之意,便是提醒在座的各位,他能坐稳行头这个位子许多年,自然是有些人脉和手段。要想把我拉下水,也要掂量点自己够不够分量。
刘老太爷的话还是有些用,秦子聿瞥见起先角落里被煽动得有些摇摆不定的人影此时安定了下来。
岳清源对此撇了撇嘴,起身踏前一步阻拦道:“老太爷是要走么?您不在这里坐镇,届时换选,免不得外头那些不知内情的人怎么说老人家。”
刘老太爷大袖一拂:“能者居之,无需多言。”
刘老太爷回身扫量了一眼屋内众人,眼神落在了心不在焉的杜世杰身上,他和秦子聿从进来后就一言不发,有些说不清是否参与其中的谋划。有所忌惮的也就是他二人身后的权贵势力,岳家和沈家是掀不起什么风浪,这一点在座彼此也都瞧得出来。
杜世杰察觉到了刘老太爷的视线,缓缓睁开眼睛,沉声道:“老太爷年事已高,不如放手,也能留个好名声。”
刘老太爷看着杜世杰那双凌冽的眼睛,一时晃神。此时他已确定今日一切全是为了商会行头之位,只是想不通杜家和秦家为何会掺和到这件事情中来,自己向来对待这两家的礼遇有加,该不曾生出怨言。
嘀嗒嘀嗒…老太爷手中的串珠毫无征兆地断了线,散落在地,滚动的声音清脆。
刘老太爷“咳”了一声:“老朽今日身体抱恙,先行一步。”
“老太爷若是想先行离去,晚辈们也无由去阻拦。只是这满地的小珠子瞧着也是值钱的玩意,日后若找起来难免不齐,还是请老太爷让人寻齐了再下山才好。”岳清源道。
也是刘老太爷遭了现世报。前些年曾有人家铺面里订的货单,黄豆、红豆、豌豆、绿豆、芝麻等通通装进一个袋里,卖给人家。如今只是叫他捡回自己的东西,哪里算得上什么刁难。
刘老太爷气息为之一噎,他被这句话气得有些手抖。毕竟也是近七十的年岁,气血攻心,身子有些颤抖,带着的那根红木手杖派上了用场。
“欺人太甚!”坐在沈安良旁边的李老板此时跳出来,怒喝一声,他倒是个会瞧风头的人物。
岳清源撇了一眼:“那不如阁下帮着一起寻吧,也好让老太爷早些回去。“”
把持商行这么多年,老太爷有些心腹也是常理,但如今看来不过是些乌合之众。
“岂有此理!”李老板的脸色看着比刘老太爷的还要生气,“老哥哥,我送你回去。好端端的,你们这些后生一来就搅得乌烟瘴气,不听也罢!”
刘老太爷的步子迈得有些吃力,没走几步就被在屋内发作完的李老板追上了:”老哥哥,年轻人尚成不了事,还得你来主持大局。”
岳清源站在门口,得意地笑:“既然老太爷身体不适,那这些珠子待明日找齐了,和今日商议出来的结果,叫人一齐送去府上——”
沈安良起身打断了岳清源的兴头:“老太爷慢走,晚辈还要招待其他同仁,恕不能远送。”
坊间相传刘老太爷年轻时就是专横做事霸道做人,如今叫后生欺上了头,也算得上是个因果报。
虽说与刘太爷已是闹翻了情分,但脸面上也不能做的太过,恐叫在座的前辈对后生们寒了心。
刘老太爷这一走,堂内就热闹起来了,议论之声乍起。
“各位,方才忘了说了,眼下才想起来。既然要重新选举行头和副手,不如各业主事也重新选拔如何?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任人唯贤,能者居之。”
岳清源话一出口,在场的各位都明白是什么意思,这些年有不少刘老太爷的各种亲戚凭借着关系才坐上了行业的主事。
对于刘老太爷的为人处事,商行各家早已是怨声载道,但能始终是没人能有魄力出面阻止。岳清源身先士卒不光是仗着年前气盛,他拉拢的杜家和秦家才是他的底气,只是他自己没想到两个人会答应得那么干脆,又赶上轮到沈家做东,自己都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
既然是除草,务必就要收拾干净,若是一而再地花心思在上头倒容易叫人觉得疲乏。
话说到了这份上,座中与刘老太爷有着关系的主事倒也没有像预想中那样愤然离席,大概是想带点消息回去好给老太爷交差。
岳清源继续说:“不如今日就把这一干人选定下来,如何?或者说,将自己心中觉得合适的人选写出来,大家当面唱票,票高者出任,至于为期长短今日一并商议出来。”
岳清源看向沈安良,眉头一挑,到了拿出票箱的时候了。
在外等候良久的管事看向东家点点头,随后小厮拿着一个尺余大小的竹箱走在前面,婢女将备好的纸墨笔砚分发至各处茶几上。
“行事如此仓促,当真能做数么?”有人问道。
“今日若是能选出来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能,大家彼此心里也有个数。至于作不作数,就看大家想不想继续过着眼下这种独是独非的日子。”
岳清源第一个起笔,飞快地写完后放进了竹箱子里:“事出突然,各位也是各行各业的表率,半个时辰应该能做出决断了吧?”
其余三人紧随其后。
走出厅堂的岳清源深呼一口气,行到此处已经是十分顺利,至于结果他料不准,但刘家必然是要下场。
虽说是春末,但正午的太阳晒得人也有些热。
此时城中的沈家老宅门口有两位小少年牵着马立在路旁,声称大少爷之前定下的马送到了。
门房不敢怠慢,仔细禀明老管家。两人头戴笠帽、身着粗布衣裳,脚上也沾了不少泥点子,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
老管家笑眯眯走上前:“两位一路风尘,辛苦了。不知是打何处来?”
“从北边来。大公子去年秋天在店里相中了匹小马驹,如今养大就按约给府上送过来了,烦请大公子出来验验货。”蓝衣小少年回答道。
老管家仔细扫量起两人身后的马匹,高大健硕、全身皮毛色泽光亮,鬃毛柔软,外行看来确是匹好马。再回身瞧起送马的两人,模样稚嫩清秀,长途跋涉还要兼顾照料马匹,掌柜断不可能如此放心交给两个毛头小子来做。
老管家恭敬地拱手,解释道:“恐怕还得劳烦两位出城一趟,大公子如今不在府里。出城往西三十里的浮玉山,府上在山脚处置有一座园子名曰暮云山庄,大公子平日里都在那边安居。”
蓝衣小少年眉脚一抖,他倒是惯会享受,这一跑又是几十里路。
“辛苦二位了。少爷的马也都是养在庄子里的,两位送过去倒也可以省得到时再跑一趟了。”
“多谢老爷子相告,那我二人就先出城了。”小少年不曾疑虑,转身牵马朝外头走去。
“二位且慢。”老管家将十余枚铜钱摊在小少年掌中,“此行长途跋涉,老朽也不敢多耽误功夫,烦请两位路上自行买些茶水解渴。”
“多谢。”两人相视一笑,有些意外之喜。
转过街口,两人回身看了一眼。
“公子,咱们现在就出城吗?”
蓝衣少年拿出老管家给的铜钱:“吃了几天炊饼,先吃一顿好的。”
青衣少年点点头:“方才来的我看路边那家羊汤饼不错,鲜香四溢,再点上一盘精浇一盘鲜笋。”
“精浇和鲜笋,这些钱打不住了吧。”
“这是在南方了,眼下正值挖鲜笋的好时节,不会卖出北方那个价钱。”青衣少年摆摆手,走在前头,足下生风。
满座目光纷纷望向了坐上的刘老太爷,后者布满皱纹的脸庞此时犹如藤蔓里的枯木,双唇紧闭、呼吸沉重,显然是极为生气的样子。
前两件得罪人的事,岳清源已经做到头了,至于增设副手的事情,对于在场的人而言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毕竟刘老太爷这么多年就是一言堂,但凡有个跟他旗鼓相当的职位牵制也不至于如此横行霸道。
角落里一位年轻人站了起来:“岳老板以为,增设几位副主事合适?”
岳清源愣了一下,然后哈哈笑了起来:“私以为,有两位副手便好。道生一,一生二,三足鼎立之!”
岳清源看似在开玩笑,但是说得颇有道理。
他侧身看向一言未发的刘老太爷,身体微微倾斜,问道:“老太爷以为如何?”
此时要比的就是耐心。刘老太爷终究是年纪大了,多年过惯了顺遂日子,岳清源几次三番的当众叫板,他忍不下去。
“啪”地一声,像是星夜里烟火炸开的声音一样响亮,刘老太爷拍案而起,区区一个岳家他还不放在眼里,但是这股不正之风却要煞一煞。
正当众人以为争执一触即发的时候,刘老太爷抬起步子向前走去:“沈家小子,今日这场集会你可是办的不好。没了规矩,不分尊卑,如此胡乱摆放,这事该是令尊来操劳。”
沈安良收起望向外面的目光,语气里带着讥讽:“老太爷许是年岁大不记事,父亲早些年就把家里的一应事务都交由晚辈来打理了。至于您说的胡乱摆放,不过是几张座椅,这厅堂地方大就多安排了两张。若是错了您该早些讲出来,如今茶都喝了两盏再来当众说这些就显得是您有些无理取闹、故意为难后生了。”
刘老太爷起身后,原本只胀在脑袋里的怒气也有余地沉了一些,情绪有所缓和:“老朽在商行多年,比各位的见识自是要多了许多,其中行事也算颇有些心得。今日好心奉劝一句,年轻人难免血气方刚,可不要被一时冲动脑热上头,做下无可挽回的错事。”
言下之意,便是提醒在座的各位,他能坐稳行头这个位子许多年,自然是有些人脉和手段。要想把我拉下水,也要掂量点自己够不够分量。
刘老太爷的话还是有些用,秦子聿瞥见起先角落里被煽动得有些摇摆不定的人影此时安定了下来。
岳清源对此撇了撇嘴,起身踏前一步阻拦道:“老太爷是要走么?您不在这里坐镇,届时换选,免不得外头那些不知内情的人怎么说老人家。”
刘老太爷大袖一拂:“能者居之,无需多言。”
刘老太爷回身扫量了一眼屋内众人,眼神落在了心不在焉的杜世杰身上,他和秦子聿从进来后就一言不发,有些说不清是否参与其中的谋划。有所忌惮的也就是他二人身后的权贵势力,岳家和沈家是掀不起什么风浪,这一点在座彼此也都瞧得出来。
杜世杰察觉到了刘老太爷的视线,缓缓睁开眼睛,沉声道:“老太爷年事已高,不如放手,也能留个好名声。”
刘老太爷看着杜世杰那双凌冽的眼睛,一时晃神。此时他已确定今日一切全是为了商会行头之位,只是想不通杜家和秦家为何会掺和到这件事情中来,自己向来对待这两家的礼遇有加,该不曾生出怨言。
嘀嗒嘀嗒…老太爷手中的串珠毫无征兆地断了线,散落在地,滚动的声音清脆。
刘老太爷“咳”了一声:“老朽今日身体抱恙,先行一步。”
“老太爷若是想先行离去,晚辈们也无由去阻拦。只是这满地的小珠子瞧着也是值钱的玩意,日后若找起来难免不齐,还是请老太爷让人寻齐了再下山才好。”岳清源道。
也是刘老太爷遭了现世报。前些年曾有人家铺面里订的货单,黄豆、红豆、豌豆、绿豆、芝麻等通通装进一个袋里,卖给人家。如今只是叫他捡回自己的东西,哪里算得上什么刁难。
刘老太爷气息为之一噎,他被这句话气得有些手抖。毕竟也是近七十的年岁,气血攻心,身子有些颤抖,带着的那根红木手杖派上了用场。
“欺人太甚!”坐在沈安良旁边的李老板此时跳出来,怒喝一声,他倒是个会瞧风头的人物。
岳清源撇了一眼:“那不如阁下帮着一起寻吧,也好让老太爷早些回去。“”
把持商行这么多年,老太爷有些心腹也是常理,但如今看来不过是些乌合之众。
“岂有此理!”李老板的脸色看着比刘老太爷的还要生气,“老哥哥,我送你回去。好端端的,你们这些后生一来就搅得乌烟瘴气,不听也罢!”
刘老太爷的步子迈得有些吃力,没走几步就被在屋内发作完的李老板追上了:”老哥哥,年轻人尚成不了事,还得你来主持大局。”
岳清源站在门口,得意地笑:“既然老太爷身体不适,那这些珠子待明日找齐了,和今日商议出来的结果,叫人一齐送去府上——”
沈安良起身打断了岳清源的兴头:“老太爷慢走,晚辈还要招待其他同仁,恕不能远送。”
坊间相传刘老太爷年轻时就是专横做事霸道做人,如今叫后生欺上了头,也算得上是个因果报。
虽说与刘太爷已是闹翻了情分,但脸面上也不能做的太过,恐叫在座的前辈对后生们寒了心。
刘老太爷这一走,堂内就热闹起来了,议论之声乍起。
“各位,方才忘了说了,眼下才想起来。既然要重新选举行头和副手,不如各业主事也重新选拔如何?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任人唯贤,能者居之。”
岳清源话一出口,在场的各位都明白是什么意思,这些年有不少刘老太爷的各种亲戚凭借着关系才坐上了行业的主事。
对于刘老太爷的为人处事,商行各家早已是怨声载道,但能始终是没人能有魄力出面阻止。岳清源身先士卒不光是仗着年前气盛,他拉拢的杜家和秦家才是他的底气,只是他自己没想到两个人会答应得那么干脆,又赶上轮到沈家做东,自己都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
既然是除草,务必就要收拾干净,若是一而再地花心思在上头倒容易叫人觉得疲乏。
话说到了这份上,座中与刘老太爷有着关系的主事倒也没有像预想中那样愤然离席,大概是想带点消息回去好给老太爷交差。
岳清源继续说:“不如今日就把这一干人选定下来,如何?或者说,将自己心中觉得合适的人选写出来,大家当面唱票,票高者出任,至于为期长短今日一并商议出来。”
岳清源看向沈安良,眉头一挑,到了拿出票箱的时候了。
在外等候良久的管事看向东家点点头,随后小厮拿着一个尺余大小的竹箱走在前面,婢女将备好的纸墨笔砚分发至各处茶几上。
“行事如此仓促,当真能做数么?”有人问道。
“今日若是能选出来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能,大家彼此心里也有个数。至于作不作数,就看大家想不想继续过着眼下这种独是独非的日子。”
岳清源第一个起笔,飞快地写完后放进了竹箱子里:“事出突然,各位也是各行各业的表率,半个时辰应该能做出决断了吧?”
其余三人紧随其后。
走出厅堂的岳清源深呼一口气,行到此处已经是十分顺利,至于结果他料不准,但刘家必然是要下场。
虽说是春末,但正午的太阳晒得人也有些热。
此时城中的沈家老宅门口有两位小少年牵着马立在路旁,声称大少爷之前定下的马送到了。
门房不敢怠慢,仔细禀明老管家。两人头戴笠帽、身着粗布衣裳,脚上也沾了不少泥点子,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
老管家笑眯眯走上前:“两位一路风尘,辛苦了。不知是打何处来?”
“从北边来。大公子去年秋天在店里相中了匹小马驹,如今养大就按约给府上送过来了,烦请大公子出来验验货。”蓝衣小少年回答道。
老管家仔细扫量起两人身后的马匹,高大健硕、全身皮毛色泽光亮,鬃毛柔软,外行看来确是匹好马。再回身瞧起送马的两人,模样稚嫩清秀,长途跋涉还要兼顾照料马匹,掌柜断不可能如此放心交给两个毛头小子来做。
老管家恭敬地拱手,解释道:“恐怕还得劳烦两位出城一趟,大公子如今不在府里。出城往西三十里的浮玉山,府上在山脚处置有一座园子名曰暮云山庄,大公子平日里都在那边安居。”
蓝衣小少年眉脚一抖,他倒是惯会享受,这一跑又是几十里路。
“辛苦二位了。少爷的马也都是养在庄子里的,两位送过去倒也可以省得到时再跑一趟了。”
“多谢老爷子相告,那我二人就先出城了。”小少年不曾疑虑,转身牵马朝外头走去。
“二位且慢。”老管家将十余枚铜钱摊在小少年掌中,“此行长途跋涉,老朽也不敢多耽误功夫,烦请两位路上自行买些茶水解渴。”
“多谢。”两人相视一笑,有些意外之喜。
转过街口,两人回身看了一眼。
“公子,咱们现在就出城吗?”
蓝衣少年拿出老管家给的铜钱:“吃了几天炊饼,先吃一顿好的。”
青衣少年点点头:“方才来的我看路边那家羊汤饼不错,鲜香四溢,再点上一盘精浇一盘鲜笋。”
“精浇和鲜笋,这些钱打不住了吧。”
“这是在南方了,眼下正值挖鲜笋的好时节,不会卖出北方那个价钱。”青衣少年摆摆手,走在前头,足下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