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晏菀为周茗箬出面。几位贵女心里就算不忿,也不敢在面上说不是。
几人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去。
“多谢世子妃。”周茗箬矮身行谢礼。
晏菀仍旧是那副包容一切的笑脸,调侃道:“周姑娘,怎么我次次见你,你身处的境况都不大如意?”
周茗箬似乎没想到晏菀会这样问她,一时也说不上来,低声道:“是我不够聪明。”
见了她这幅任打任骂的模样,晏菀蓦的笑出声来,“怎么还自暴自弃上了?”
周茗箬埋着头,看起来有几分低落。
这姑娘看着一副书卷气,可行事确实少了些圆滑。上回梅莘的事情也是,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何谈保护她人?
晏菀走到回廊下坐下,示意她也坐下。
“若是你不嫌弃,便同我说说四皇子的事,你可愿意?”
两名侍女自觉地站到连廊处守着,免得旁人偷听。
周茗箬纠结片刻,但晏菀的眼神,仿佛包容一切,导致她有些意动。
但她突然间想起,上回的宫宴,晏菀当时看她的眼神冷淡得如看一个死人,她又不确定了。
周茗箬看着脸色小心翼翼的坐下,开头便直言:“世子妃,上回的事情,我没有对任何人说过,您大可放心。”
晏菀笑意更深,“我知道,否则你今天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你遵守了约定,我便愿意帮你,也算是有来有回。”
周茗箬甚至不敢细品那句“否则你今天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不出现在这里,又会出现在哪里?
“世子妃说的是,我会守口如瓶。”
“说说吧,四皇子的事情。你我之间也算是有些共同的秘密,我自然不希望你不好。你说是吗?”
晏菀分明笑得温婉,周茗箬却本能的避开她的眼睛,因为她总是会想起宫宴时那双冷淡到极致的眸子。
“四皇子数次纠缠于我,意欲将我纳入四皇子府为滕。”
晏菀耐心听着,周茗箬所言与她所猜测的也差不多。
周家如今的境况实在算不上好,四皇子就算对她有几分兴趣,也只愿意给出侧室的位置。
可这周家人,颇有几分风骨,哪会允许自家的女儿去给人做妾。
“我不愿意,我的父亲也不同意,但他行事越发放肆,公然将礼物送入周府,让旁人生了误会,以为我与他有说不清的干系,这样我便不得不入他的府门。”
这些法子,着实上不得台面。若是真的欢喜,又怎会让她承受无端猜忌,成为众矢之的。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晏菀了然,“我给你一条路,只要你走下去,日后便能摆脱这些人的纠缠,你敢不敢走?”
周茗箬有些怀疑的看向晏菀,见对方的神色已不像方才那样笑颜如花,反而是冷淡了下来。
她竟然觉得,这样的世子妃说的话才是认真的。
她仿若被蛊惑般的开口:“什么路?”
晏菀淡声告诉她:“为我所用。”
她早便察觉到楚璟对周府的态度并不一般,也许很有些用处。
前太子去世多年,岐山上还有前太子的家眷后人,这么多年前太子因何而亡,一直没个定论。有人说是毒死的,有人说是被前太子的家人害死的,众说纷纭,但没个确切的答案。
周府里,也许会有人知道当年前太子的死因。肃王府到底所求为何,她也许可以通过周家窥得一些内情。
周茗箬早便察觉到这位世子妃绝非表面上那副样子,但肃王府对周府多有帮衬,她本打算装聋作哑,只当作对此一概不知。
却没想到,晏菀直接来招揽她。她的反应实在太过惊讶,晏菀皱了皱眉。
“怎么,周小姐不愿意?”
“不是。”周茗箬忙不迭的摇头,“我只是惊讶,世子妃怎么会用我这个蠢笨的人。”
蠢笨,这话在晏菀的唇边绕了几圈,她没有重述。蠢不蠢笨的她也不大关心。
“你嘴巴严,合我的心意。”
周茗箬闻言,微微张着嘴,竟然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我看你一身傲骨,也是难得,可不会保护自己的雪中寒梅,终究只会成为旁人的瓶中之花,你大约也不想这样吧?”她说话间,莞尔看她,“如何,愿意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前的日子太过于的枯燥和循规蹈矩,因为她不想为周家惹麻烦,所以隐忍和不计较是她生活的常态。
晏菀的提议,周茗箬突然很想试试。
她不放心的问:“世子妃,您所作的事伤害周家吗?”
晏菀看出她眼中藏得很深的雀跃,如实告诉她:“按照我的计划,不会。”但是如果发生了旁的意外,她便无法保证。
周茗箬垂眸纠结了一会儿,蓦的抬头,眼神定定的回视她,“我愿意。”
晏菀勾了勾唇,笑意不达眼底。“别想得那么容易。你信守承诺,我会帮你摆脱困境,但如果你有一丝背叛,我会杀伤你所有珍惜的人。这样还愿意吗?”
“是,我愿意。”
周茗箬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但是她在这一瞬间就下意识的觉得,如果自己不接受这个机会,永远都摆脱不了隐忍的宿命。
前厅的宴席要开始了,晏菀与周茗箬一同返回。
太子妃热情的招呼她坐在身旁,晏菀点了点头坐下。
“这位便是肃王世子妃吧,我这还是头回见。”同桌的一位四旬妇人主动攀谈,“世子妃果真是美人,名不虚传。”妇人不吝称赞。
她身旁另一位妇人却道:“说起美人,我不禁响起了当初的燕候府小姐。当初世子爷与燕候府小姐的佳话传遍了京城,还以为两家定会结亲,却没想到世子还有婚约在身。虽然与燕候府小姐的事情叫人可惜,可如今看来,世子妃也是佳人,与世子爷十分相配。”晏菀循声看过去,只觉得五官看着有些眼熟。
这话说得似是而非,无非是想叫晏菀心里多根刺,和当初的长公主一样。洛阳城的贵妇人,来来回回都是这些手段。
燕候府小姐,想来就是赵轲口中的那位楚璟的心上人。
晏菀蓦的一笑,点明对方的身份:“想必这位便是梁王郡主。”
前次宫宴她倒是并未见到,可这相似的五官,和相似的刻薄相,却并不难认。
那位带头围攻周茗箬的高小姐之母。
“世子妃好眼力。”梁王郡主有些傲慢的昂着头。
“当然,高小姐与郡主长得像。”晏菀人畜无害的笑了笑,“况且,郡主与高大人的故事,我前几个月也听了些,自然是有印象的。”
梁王郡主的脸色骤然便沉了下来。
前几个月,因着陆临渊拒绝皇帝赐婚,高远为难。
肃王当众提起旧事,揭了高远与梁王府的短,当时朝会上那么多人,很快就传了个遍。不少人暗中嘲笑挤兑她,她气得生了急病。
也正是因此,宫宴那日她未成行。今日在赏花宴遇到,肃王世子妃又来为难她的女儿。
梁王郡主打定了主意想借此羞辱她,这才刻意提起燕候府小姐的事。却不想,这位竟不是那等温柔贤惠的,当众再度揭了她的短。
“世子妃,都是新人,何苦相互为难。”梁王郡主今日不打算就此作罢。
晏菀难为情的拧了眉头,神色古怪的嗔道:“郡主说什么呢?肃王府与镇南王府的婚约是自我出生便有的。晏家家风清正,肃王府亦是,可做不出那等背信弃义的事。”
她游刃有余,话说得并不粗鄙,脸上却明明白白的写着“不是一路人”,让梁王郡主狠狠地吃了瘪。
“好了,世子妃可是我娘家的族妹,她的品行自然是没得挑的。”
太子妃见辩得差不多了,这才出来打了圆场。
她也是晏家的人,不过他们家这一支数年前便留在了洛阳城,而镇南王府一脉则定居在益州,两族之间往来从未断过。
太子妃这话,明摆着是偏帮晏菀,梁王郡主的脸色越发难看,沉着脸直到散了席。
这赏花宴一过,肃王世子妃的名声,也从温柔大度逐渐转变为了笑里藏刀。
-------------------------------------
从太子府离去,晏菀坐上马车。
想起方才那梁王郡主的话,知行心里憋不住事儿,小声抱怨道:“还以为世子是个好的,没想到他也不是什么好人。”
梁王郡主那话说得有板有眼,还有赵轲也是。他们说这些话时,知行和知远可都在现场。
什么洁身自好,王爷真是识人不清。知行愤愤的唾道。
知远仔细看了看晏菀的脸色,没有接知行的话。“郡主,这事儿可要我们去查清楚?”
晏菀想都没想便拒了,“不必,为了这样的事情耽误我们的计划,不值当。”
就算是假的又怎么样,楚璟若真有这个心,假的迟早也会变成真的。
晏菀并不打算做为了验证丈夫的忠诚而上蹿下跳的人。
若是有一日她得了个准信儿,和离便是。
几人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去。
“多谢世子妃。”周茗箬矮身行谢礼。
晏菀仍旧是那副包容一切的笑脸,调侃道:“周姑娘,怎么我次次见你,你身处的境况都不大如意?”
周茗箬似乎没想到晏菀会这样问她,一时也说不上来,低声道:“是我不够聪明。”
见了她这幅任打任骂的模样,晏菀蓦的笑出声来,“怎么还自暴自弃上了?”
周茗箬埋着头,看起来有几分低落。
这姑娘看着一副书卷气,可行事确实少了些圆滑。上回梅莘的事情也是,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何谈保护她人?
晏菀走到回廊下坐下,示意她也坐下。
“若是你不嫌弃,便同我说说四皇子的事,你可愿意?”
两名侍女自觉地站到连廊处守着,免得旁人偷听。
周茗箬纠结片刻,但晏菀的眼神,仿佛包容一切,导致她有些意动。
但她突然间想起,上回的宫宴,晏菀当时看她的眼神冷淡得如看一个死人,她又不确定了。
周茗箬看着脸色小心翼翼的坐下,开头便直言:“世子妃,上回的事情,我没有对任何人说过,您大可放心。”
晏菀笑意更深,“我知道,否则你今天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你遵守了约定,我便愿意帮你,也算是有来有回。”
周茗箬甚至不敢细品那句“否则你今天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不出现在这里,又会出现在哪里?
“世子妃说的是,我会守口如瓶。”
“说说吧,四皇子的事情。你我之间也算是有些共同的秘密,我自然不希望你不好。你说是吗?”
晏菀分明笑得温婉,周茗箬却本能的避开她的眼睛,因为她总是会想起宫宴时那双冷淡到极致的眸子。
“四皇子数次纠缠于我,意欲将我纳入四皇子府为滕。”
晏菀耐心听着,周茗箬所言与她所猜测的也差不多。
周家如今的境况实在算不上好,四皇子就算对她有几分兴趣,也只愿意给出侧室的位置。
可这周家人,颇有几分风骨,哪会允许自家的女儿去给人做妾。
“我不愿意,我的父亲也不同意,但他行事越发放肆,公然将礼物送入周府,让旁人生了误会,以为我与他有说不清的干系,这样我便不得不入他的府门。”
这些法子,着实上不得台面。若是真的欢喜,又怎会让她承受无端猜忌,成为众矢之的。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晏菀了然,“我给你一条路,只要你走下去,日后便能摆脱这些人的纠缠,你敢不敢走?”
周茗箬有些怀疑的看向晏菀,见对方的神色已不像方才那样笑颜如花,反而是冷淡了下来。
她竟然觉得,这样的世子妃说的话才是认真的。
她仿若被蛊惑般的开口:“什么路?”
晏菀淡声告诉她:“为我所用。”
她早便察觉到楚璟对周府的态度并不一般,也许很有些用处。
前太子去世多年,岐山上还有前太子的家眷后人,这么多年前太子因何而亡,一直没个定论。有人说是毒死的,有人说是被前太子的家人害死的,众说纷纭,但没个确切的答案。
周府里,也许会有人知道当年前太子的死因。肃王府到底所求为何,她也许可以通过周家窥得一些内情。
周茗箬早便察觉到这位世子妃绝非表面上那副样子,但肃王府对周府多有帮衬,她本打算装聋作哑,只当作对此一概不知。
却没想到,晏菀直接来招揽她。她的反应实在太过惊讶,晏菀皱了皱眉。
“怎么,周小姐不愿意?”
“不是。”周茗箬忙不迭的摇头,“我只是惊讶,世子妃怎么会用我这个蠢笨的人。”
蠢笨,这话在晏菀的唇边绕了几圈,她没有重述。蠢不蠢笨的她也不大关心。
“你嘴巴严,合我的心意。”
周茗箬闻言,微微张着嘴,竟然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我看你一身傲骨,也是难得,可不会保护自己的雪中寒梅,终究只会成为旁人的瓶中之花,你大约也不想这样吧?”她说话间,莞尔看她,“如何,愿意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前的日子太过于的枯燥和循规蹈矩,因为她不想为周家惹麻烦,所以隐忍和不计较是她生活的常态。
晏菀的提议,周茗箬突然很想试试。
她不放心的问:“世子妃,您所作的事伤害周家吗?”
晏菀看出她眼中藏得很深的雀跃,如实告诉她:“按照我的计划,不会。”但是如果发生了旁的意外,她便无法保证。
周茗箬垂眸纠结了一会儿,蓦的抬头,眼神定定的回视她,“我愿意。”
晏菀勾了勾唇,笑意不达眼底。“别想得那么容易。你信守承诺,我会帮你摆脱困境,但如果你有一丝背叛,我会杀伤你所有珍惜的人。这样还愿意吗?”
“是,我愿意。”
周茗箬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但是她在这一瞬间就下意识的觉得,如果自己不接受这个机会,永远都摆脱不了隐忍的宿命。
前厅的宴席要开始了,晏菀与周茗箬一同返回。
太子妃热情的招呼她坐在身旁,晏菀点了点头坐下。
“这位便是肃王世子妃吧,我这还是头回见。”同桌的一位四旬妇人主动攀谈,“世子妃果真是美人,名不虚传。”妇人不吝称赞。
她身旁另一位妇人却道:“说起美人,我不禁响起了当初的燕候府小姐。当初世子爷与燕候府小姐的佳话传遍了京城,还以为两家定会结亲,却没想到世子还有婚约在身。虽然与燕候府小姐的事情叫人可惜,可如今看来,世子妃也是佳人,与世子爷十分相配。”晏菀循声看过去,只觉得五官看着有些眼熟。
这话说得似是而非,无非是想叫晏菀心里多根刺,和当初的长公主一样。洛阳城的贵妇人,来来回回都是这些手段。
燕候府小姐,想来就是赵轲口中的那位楚璟的心上人。
晏菀蓦的一笑,点明对方的身份:“想必这位便是梁王郡主。”
前次宫宴她倒是并未见到,可这相似的五官,和相似的刻薄相,却并不难认。
那位带头围攻周茗箬的高小姐之母。
“世子妃好眼力。”梁王郡主有些傲慢的昂着头。
“当然,高小姐与郡主长得像。”晏菀人畜无害的笑了笑,“况且,郡主与高大人的故事,我前几个月也听了些,自然是有印象的。”
梁王郡主的脸色骤然便沉了下来。
前几个月,因着陆临渊拒绝皇帝赐婚,高远为难。
肃王当众提起旧事,揭了高远与梁王府的短,当时朝会上那么多人,很快就传了个遍。不少人暗中嘲笑挤兑她,她气得生了急病。
也正是因此,宫宴那日她未成行。今日在赏花宴遇到,肃王世子妃又来为难她的女儿。
梁王郡主打定了主意想借此羞辱她,这才刻意提起燕候府小姐的事。却不想,这位竟不是那等温柔贤惠的,当众再度揭了她的短。
“世子妃,都是新人,何苦相互为难。”梁王郡主今日不打算就此作罢。
晏菀难为情的拧了眉头,神色古怪的嗔道:“郡主说什么呢?肃王府与镇南王府的婚约是自我出生便有的。晏家家风清正,肃王府亦是,可做不出那等背信弃义的事。”
她游刃有余,话说得并不粗鄙,脸上却明明白白的写着“不是一路人”,让梁王郡主狠狠地吃了瘪。
“好了,世子妃可是我娘家的族妹,她的品行自然是没得挑的。”
太子妃见辩得差不多了,这才出来打了圆场。
她也是晏家的人,不过他们家这一支数年前便留在了洛阳城,而镇南王府一脉则定居在益州,两族之间往来从未断过。
太子妃这话,明摆着是偏帮晏菀,梁王郡主的脸色越发难看,沉着脸直到散了席。
这赏花宴一过,肃王世子妃的名声,也从温柔大度逐渐转变为了笑里藏刀。
-------------------------------------
从太子府离去,晏菀坐上马车。
想起方才那梁王郡主的话,知行心里憋不住事儿,小声抱怨道:“还以为世子是个好的,没想到他也不是什么好人。”
梁王郡主那话说得有板有眼,还有赵轲也是。他们说这些话时,知行和知远可都在现场。
什么洁身自好,王爷真是识人不清。知行愤愤的唾道。
知远仔细看了看晏菀的脸色,没有接知行的话。“郡主,这事儿可要我们去查清楚?”
晏菀想都没想便拒了,“不必,为了这样的事情耽误我们的计划,不值当。”
就算是假的又怎么样,楚璟若真有这个心,假的迟早也会变成真的。
晏菀并不打算做为了验证丈夫的忠诚而上蹿下跳的人。
若是有一日她得了个准信儿,和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