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不可待的辉子当天就带着他那帮兄弟按于清安的计划去附近“摸底”。
很快就摸清了整个西单区域大大小小的门店营生不说,还专门去四季青蔬菜自选商场观摩了一整天。
记录相关数据的小本子都写了满满当当三四本。
回来后两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了大卖场未来要走的路。
他们要打造西单第一家自选超市,主经营干鲜果品、蔬菜瓜果、生熟食、调料罐头、糕点烟酒等等一些生活必需品。
选择这个是辉子他们做市场调查的时候不止一次听到路人抱怨售货员给拿的东西包装都破了没法送人只好又买了一包等等抱怨的话才起了念头。
他们一提,于清安想起张飞扬去小院那天准备礼物糕点酒水那些硬是跑了好几个地方才买全的事儿来,也对这个想法表达了赞同。
何况他们之前大卖场已经有了让顾客自选商品最后一起结算的雏形——当时为了凑够换BP机数额,售货员忙不过来基本都是顾客自己算着金额拿货去结账拿单登记的。
相比其他国营商店里生怕挑挑拣拣惹来售货员白眼呵斥甚至殴打的情况,他们百姓大卖场的模式更得顾客青睐。
年前那几天有些买完对联年货,腰间挂着BP机的大爷大妈们还时不时来“逛逛”。
在前阵子添加了烟酒果蔬后,闲暇时喜欢来店里逛逛的人更多了。
不过随着店里商品种类的增加,问题也凸显出来。
其中最让人头秃的是盗窃商品和盗窃顾客财物的扒手问题。
为此大家伙七嘴八舌的提了好多方法,有说出门前搜身,有的说不让带挎篮手提袋进门,还有的说干脆就一人跟着一个顾客后面监督……林林总总的说了好半天,最后大家举手表决确定下来几条准备下月初就试试看。
为了能更好的营业,于清安辉子不仅和房东续签了两年的长约还重新装修了下卖场里面的格局。
不是他们对大卖场未来没有信心,而是更有野心想买一个更大的临街地块盖一座像王府井百货那样好几层楼的自选商场。
现在的他们没有那么多钱和资本,可他们大多数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多的是努力奋斗的时间。
这小半年里分到的钱,已经够他们改善家人生活让大院里的邻里们刮目相看了。
哪怕再苦再累,尝到受人尊重的感觉后他们就不会再想躺回粪土里当招人嫌弃的屎壳郎了。
而且在于清安的建议下,他们能读进书的都报了红旗夜大机械系学技术;实在学不进去的那些都在辉子安排下,从过完年就找了辆临近报废的老解放车还请了位运输队退下来的老师傅当教练手把手教他们学开车了。
三个月过去也就一个人顺利通过考试得了B本,大多数人都卡在了场地这块儿——那考试的坡是随机选的,遇到陡的甭说半坡起步了连坡都上不去!
不过根据老师傅的说法,有几个人技术已经可以了,没过那纯属点背儿倒霉催的。
除了这些,学习方面于清安也没落下。
既然打算参加那场国际竞赛,于清安通过咨询教授和曾经参赛的师兄师姐等渠道把这场盛事规则摸了个清楚。
每个参赛国家只有5个参赛名额,历年以来都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考题,而且除了个人排名还会计算团体总分排名。后者就要求参赛人员不仅学术要过关,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一定的沟通能力。
不然单人第一固然让人欢呼,整体分数落后也会让我国脸上无光——今年竞赛举办地点就在首都,我们是东道主。
而竞赛涉及的知识范围出了常规的物理学内容外,还有一门天体物理是于清安之前从未涉及的知识盲区。
每天不是在图书馆疯狂吸收知识,就是在物理系教授办公室请教的于清安仍然觉得时间不够用。
她虽然对自己学习能力有信心,但也不敢夸口说自己肯定能成功获得那五个名额之一。
有心参加这场竞赛的选手大多数都已经提前学完本科阶段的课程,于清安还没摸到的往届竞赛题目都是他们分析过不知多少遍已经烂熟于心的知识点了。
而且首都城里各大高校能参加这场竞赛的种子选手基本都互相认识,在团队沟通这方面必然会比旁的人默契。
专门为这次竞赛组织的火箭培训班早在第一轮地区级竞赛报名公布之前就开始培训了。
于清安是在报名开始时才晓得这个机会,同级的物理系百十来号人也就她和贝颦颦两人报了名。
用贝贝的话来说,她就是去长长见识开开眼的。
话是这么说,可贝贝也没少为这场竞赛努力付出。现在于清安手中厚厚的一沓历届竞赛试题卷子就是贝贝千辛万苦搜集来的,俩人现在是学习搭子互通有无的同时也互相鼓励。
经过这段时间的埋头苦学,检验两人学习成果的时刻到了。
本周末俩人报名的一场地区级物理竞赛开考了,这次考试之后很快又是一场国家级竞赛。只有在国家级竞赛获得奖项,两人才有资格参加国际物理竞赛的选拔。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周六早上。
于清安和贝颦颦准时来到了考场,位于首都以应用物理著称的水木大学大礼堂。
能容纳九百多人的大礼堂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于清安和贝颦颦有点吃惊,她们没想到初赛会有这么多人参加。
在寻找座位的路上听到几位监考人员的对话才晓得,本次竞赛答题采用了什么“微机读卡”技术,能大大节省阅卷时间,预计的决赛时间会比以往提前很多,所以干脆把以往分散的考场合并到这个大礼堂。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搞不好月底决赛成绩都能出来了。
“老幺,你的2B铅笔带了几支?”
于清安刚在自己对应位置坐下,就听见贝贝微微带喘的声音从身旁传来。
俩人隔了五六排不说还隔了两个过道,在满场都是找座位的人中走动是件很耗力气的事。
她记得贝贝带了铅笔,不过见贝贝着急的模样她没有多问直接回道。
“两支。”
“啊,也是两支啊。”
贝颦颦肉眼可见的失望,若是多一支她还能开口借一支,这样万一答题过程中笔芯断了也不会影响清安答题。
可只有两支的话,她是万万不能开口了。
她备用的那支已经借出去了,包括半块橡皮。
哪怕她是很想帮久别重逢的朋友一把,却也不能影响到老幺考试——对方对于考试的付出她都看在眼里的。
“没什么,你好好考,我先回去了。”
贝贝说完就要走,却被于清安叫住了。
于清安什么都没说,从透明袋中取出一支2B铅笔用转笔刀几下削好塞到贝贝手中。
“老幺你也太聪明了吧!”
贝贝看着手中两边都削出笔尖的铅笔惊叹出声,这下可解决她的难题了!一支铅笔两头都能用,那就相当于两支笔!
“可惜不让带铅笔刀,不然还可以对半切断再分一份出来。”
于清安边说便把自己剩下的那支铅笔也拿了出来,用转笔刀把尾端的笔芯也削了出来。
“早知道就听你的,把转笔刀带上了!”
贝贝猛地敲了下自己额头,懊恼不已。
当时她是怎么想的来的?噢,是觉得做题时间都不够那还能浪费在削铅笔上!有她带的两支铅笔足够用了!
“老幺啊~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呐~”
“行了,别耍宝了,赶紧回座位吧。考试要开始了。”
于清安一把推开贝贝腻上来嘟嘴作势要亲她的脸,示意她看台上进来的一看就是主持考试事宜的一行人。
“那我回去了,等考完试带你吃大餐!”
贝贝抛了个媚眼,一溜烟跑走了。
于清安隔着人群看着她先是把笔送到一个男孩手中,又飞速坐回她自己的位置才放下心把桌面上的铅笔屑收好擦干净桌面静静等待发卷。
答题的过程出乎于清安意料的流畅,像是“在一次康普顿散射中求入射光子能量”这类只需套公式的题目不算,其他没见过的题型她也能很快解析出对应的解题方法,而且不止一种。
答完正反两张卷又检查了三遍涂好答题卡,于清安算了算时间也不过将将过半。
她整理好草稿纸收好答题卡,抬眼环顾一圈发现几位比她完成答卷时间还要早的几个人,其中就有贝贝送笔的那位男生。
又瞥了眼还在奋笔疾书的贝贝,于清安收回视线干脆闭目养神。
这场竞赛和以往不同,是不允许提前交卷离场的。
时间到了后,所有人把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指定位置再按照座次有序离开。
难得的空闲时间,一闭眼张飞扬那惊慌失措的背影就出现在于清安面前。
这么久都没消息,该不会出什么事儿了吧?
一直没时间细想的于清安突然回忆起她之前没注意的小细节:张飞扬下意识护在腹部的手,和他靠太近时身上传来的汗味中浅淡的几乎嗅不出的铁锈味……
铁锈味?!于清安瞬间睁开眼,她终于发现哪里不对了。
只有新鲜血液氧化后才会发出这种味道!那天张飞扬可没有受伤的机会,他受伤的时间必然是更早的时候。
那他跑走时几次踉跄可能并不仅仅是慌张,还可能是腹部伤口开裂的疼痛导致的。
这么一想,似乎这样的张飞扬更符合她所认识的那个张飞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性格。
很快就摸清了整个西单区域大大小小的门店营生不说,还专门去四季青蔬菜自选商场观摩了一整天。
记录相关数据的小本子都写了满满当当三四本。
回来后两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了大卖场未来要走的路。
他们要打造西单第一家自选超市,主经营干鲜果品、蔬菜瓜果、生熟食、调料罐头、糕点烟酒等等一些生活必需品。
选择这个是辉子他们做市场调查的时候不止一次听到路人抱怨售货员给拿的东西包装都破了没法送人只好又买了一包等等抱怨的话才起了念头。
他们一提,于清安想起张飞扬去小院那天准备礼物糕点酒水那些硬是跑了好几个地方才买全的事儿来,也对这个想法表达了赞同。
何况他们之前大卖场已经有了让顾客自选商品最后一起结算的雏形——当时为了凑够换BP机数额,售货员忙不过来基本都是顾客自己算着金额拿货去结账拿单登记的。
相比其他国营商店里生怕挑挑拣拣惹来售货员白眼呵斥甚至殴打的情况,他们百姓大卖场的模式更得顾客青睐。
年前那几天有些买完对联年货,腰间挂着BP机的大爷大妈们还时不时来“逛逛”。
在前阵子添加了烟酒果蔬后,闲暇时喜欢来店里逛逛的人更多了。
不过随着店里商品种类的增加,问题也凸显出来。
其中最让人头秃的是盗窃商品和盗窃顾客财物的扒手问题。
为此大家伙七嘴八舌的提了好多方法,有说出门前搜身,有的说不让带挎篮手提袋进门,还有的说干脆就一人跟着一个顾客后面监督……林林总总的说了好半天,最后大家举手表决确定下来几条准备下月初就试试看。
为了能更好的营业,于清安辉子不仅和房东续签了两年的长约还重新装修了下卖场里面的格局。
不是他们对大卖场未来没有信心,而是更有野心想买一个更大的临街地块盖一座像王府井百货那样好几层楼的自选商场。
现在的他们没有那么多钱和资本,可他们大多数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多的是努力奋斗的时间。
这小半年里分到的钱,已经够他们改善家人生活让大院里的邻里们刮目相看了。
哪怕再苦再累,尝到受人尊重的感觉后他们就不会再想躺回粪土里当招人嫌弃的屎壳郎了。
而且在于清安的建议下,他们能读进书的都报了红旗夜大机械系学技术;实在学不进去的那些都在辉子安排下,从过完年就找了辆临近报废的老解放车还请了位运输队退下来的老师傅当教练手把手教他们学开车了。
三个月过去也就一个人顺利通过考试得了B本,大多数人都卡在了场地这块儿——那考试的坡是随机选的,遇到陡的甭说半坡起步了连坡都上不去!
不过根据老师傅的说法,有几个人技术已经可以了,没过那纯属点背儿倒霉催的。
除了这些,学习方面于清安也没落下。
既然打算参加那场国际竞赛,于清安通过咨询教授和曾经参赛的师兄师姐等渠道把这场盛事规则摸了个清楚。
每个参赛国家只有5个参赛名额,历年以来都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考题,而且除了个人排名还会计算团体总分排名。后者就要求参赛人员不仅学术要过关,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一定的沟通能力。
不然单人第一固然让人欢呼,整体分数落后也会让我国脸上无光——今年竞赛举办地点就在首都,我们是东道主。
而竞赛涉及的知识范围出了常规的物理学内容外,还有一门天体物理是于清安之前从未涉及的知识盲区。
每天不是在图书馆疯狂吸收知识,就是在物理系教授办公室请教的于清安仍然觉得时间不够用。
她虽然对自己学习能力有信心,但也不敢夸口说自己肯定能成功获得那五个名额之一。
有心参加这场竞赛的选手大多数都已经提前学完本科阶段的课程,于清安还没摸到的往届竞赛题目都是他们分析过不知多少遍已经烂熟于心的知识点了。
而且首都城里各大高校能参加这场竞赛的种子选手基本都互相认识,在团队沟通这方面必然会比旁的人默契。
专门为这次竞赛组织的火箭培训班早在第一轮地区级竞赛报名公布之前就开始培训了。
于清安是在报名开始时才晓得这个机会,同级的物理系百十来号人也就她和贝颦颦两人报了名。
用贝贝的话来说,她就是去长长见识开开眼的。
话是这么说,可贝贝也没少为这场竞赛努力付出。现在于清安手中厚厚的一沓历届竞赛试题卷子就是贝贝千辛万苦搜集来的,俩人现在是学习搭子互通有无的同时也互相鼓励。
经过这段时间的埋头苦学,检验两人学习成果的时刻到了。
本周末俩人报名的一场地区级物理竞赛开考了,这次考试之后很快又是一场国家级竞赛。只有在国家级竞赛获得奖项,两人才有资格参加国际物理竞赛的选拔。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周六早上。
于清安和贝颦颦准时来到了考场,位于首都以应用物理著称的水木大学大礼堂。
能容纳九百多人的大礼堂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于清安和贝颦颦有点吃惊,她们没想到初赛会有这么多人参加。
在寻找座位的路上听到几位监考人员的对话才晓得,本次竞赛答题采用了什么“微机读卡”技术,能大大节省阅卷时间,预计的决赛时间会比以往提前很多,所以干脆把以往分散的考场合并到这个大礼堂。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搞不好月底决赛成绩都能出来了。
“老幺,你的2B铅笔带了几支?”
于清安刚在自己对应位置坐下,就听见贝贝微微带喘的声音从身旁传来。
俩人隔了五六排不说还隔了两个过道,在满场都是找座位的人中走动是件很耗力气的事。
她记得贝贝带了铅笔,不过见贝贝着急的模样她没有多问直接回道。
“两支。”
“啊,也是两支啊。”
贝颦颦肉眼可见的失望,若是多一支她还能开口借一支,这样万一答题过程中笔芯断了也不会影响清安答题。
可只有两支的话,她是万万不能开口了。
她备用的那支已经借出去了,包括半块橡皮。
哪怕她是很想帮久别重逢的朋友一把,却也不能影响到老幺考试——对方对于考试的付出她都看在眼里的。
“没什么,你好好考,我先回去了。”
贝贝说完就要走,却被于清安叫住了。
于清安什么都没说,从透明袋中取出一支2B铅笔用转笔刀几下削好塞到贝贝手中。
“老幺你也太聪明了吧!”
贝贝看着手中两边都削出笔尖的铅笔惊叹出声,这下可解决她的难题了!一支铅笔两头都能用,那就相当于两支笔!
“可惜不让带铅笔刀,不然还可以对半切断再分一份出来。”
于清安边说便把自己剩下的那支铅笔也拿了出来,用转笔刀把尾端的笔芯也削了出来。
“早知道就听你的,把转笔刀带上了!”
贝贝猛地敲了下自己额头,懊恼不已。
当时她是怎么想的来的?噢,是觉得做题时间都不够那还能浪费在削铅笔上!有她带的两支铅笔足够用了!
“老幺啊~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呐~”
“行了,别耍宝了,赶紧回座位吧。考试要开始了。”
于清安一把推开贝贝腻上来嘟嘴作势要亲她的脸,示意她看台上进来的一看就是主持考试事宜的一行人。
“那我回去了,等考完试带你吃大餐!”
贝贝抛了个媚眼,一溜烟跑走了。
于清安隔着人群看着她先是把笔送到一个男孩手中,又飞速坐回她自己的位置才放下心把桌面上的铅笔屑收好擦干净桌面静静等待发卷。
答题的过程出乎于清安意料的流畅,像是“在一次康普顿散射中求入射光子能量”这类只需套公式的题目不算,其他没见过的题型她也能很快解析出对应的解题方法,而且不止一种。
答完正反两张卷又检查了三遍涂好答题卡,于清安算了算时间也不过将将过半。
她整理好草稿纸收好答题卡,抬眼环顾一圈发现几位比她完成答卷时间还要早的几个人,其中就有贝贝送笔的那位男生。
又瞥了眼还在奋笔疾书的贝贝,于清安收回视线干脆闭目养神。
这场竞赛和以往不同,是不允许提前交卷离场的。
时间到了后,所有人把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指定位置再按照座次有序离开。
难得的空闲时间,一闭眼张飞扬那惊慌失措的背影就出现在于清安面前。
这么久都没消息,该不会出什么事儿了吧?
一直没时间细想的于清安突然回忆起她之前没注意的小细节:张飞扬下意识护在腹部的手,和他靠太近时身上传来的汗味中浅淡的几乎嗅不出的铁锈味……
铁锈味?!于清安瞬间睁开眼,她终于发现哪里不对了。
只有新鲜血液氧化后才会发出这种味道!那天张飞扬可没有受伤的机会,他受伤的时间必然是更早的时候。
那他跑走时几次踉跄可能并不仅仅是慌张,还可能是腹部伤口开裂的疼痛导致的。
这么一想,似乎这样的张飞扬更符合她所认识的那个张飞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