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那人向着围观众人抱拳一行礼,随即高高举起竹竿,点燃了上方悬挂着的,六尺见方的盒子灯,一阵火花闪过,最盒子的底座落下,掉出一盏鹊桥样式的花灯。
期间火花闪烁,明灭不定,灯影绰绰,煴哥儿还没看够,又是一簇火花剧烈闪现,鹊桥花灯落下,一盏状元拜塔灯哗啦一下掉了出来。
......
煴哥儿和郑骞两个小孩子,激动的趴在窗户上伸长了脑袋往外看,跟着外面的围观群众一起哇哇的乱叫着。郑骞这小胖子也忘记了他即将禁闭的悲惨遭遇。
蒋和安和郑三还能记得一点读书人的矜持,没有干出这么没风度的事,但也看的津津有味。两人的手还记得牢牢抓住两个孩子的衣领,免得他们不小心掉下去。
居高临下的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
盒子灯足足掉了小半个时辰,最后一盏舞凤翔鸾灯才掉下来,大的小的都看的意犹未尽。
趁着时间还不晚,几人又上街上去转了一圈,才了不少灯谜,赢了不少花灯,吃了不少好吃的,直到丑时将尽,才恋恋不舍的各自回家。
临别时,郑骞终于想起来了他的禁闭,拉着煴哥儿,泪眼朦胧的在三叮嘱他,一定要多去郑家看看他,要是在街上淘到了什么好玩的玩具,千万要也给他带上一份,他这两个月就指望着他这个兄弟过日子了。
煴哥儿却突然想起来:“对啊,我是你叔叔,不是你兄弟。侄子放心,叔叔不会忘记你的,等过几天郑大舅舅的气消了,我就去求求二伯母,接你到我家玩儿。”
郑骞:......对这个叔叔想要感动却又感动不起来怎么办?
煴哥儿跟着蒋师兄疯玩了一晚上的结果就是,第二天两人都的睡到了日上三竿。
林澜忍了忍,实在是忍不了,把刚刚起床洗漱完的一大一小叫到了书房,考校了一番两人的学问。
蒋和安虽然聪明,可他的心思没有用在读书上,论语就背的七零八落,释义也说得磕磕巴巴,还是煴哥儿在一旁绞尽脑汁的帮他作弊,才勉强答上来。
但林澜也没有多生气,这个小弟子他也收下了一个多月,大致摸清楚了他的脾性,虽然有些不学无术,但品性还是好的,平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这让蒋和安狠狠地松了一口气,同时佩服起了这个才三岁多的小师弟,不愧是林家的血脉,也在心里默默感慨,自个儿居然连个三岁小孩都不如。
林澜不生气归不生气,学生该罚的还是要罚,蒋和安被罚了抄论语,也不另找时间地点,就现在,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抄。
别以为他不知道,夫子们布置下去的课业,蒋和安这小子都是找别人帮忙做的,自己最多抄上一遍,有时候连抄都不抄。前段时间他忙着嫁女儿和学院的琐事,这小子也刚来,他还没摸清楚他的底细。
正好这段时间,书院里的风气有些浮躁,他也抽出手来,就拿自己的亲弟子开刀,杀鸡儆猴,好好给那些飘起来的学生们紧一紧皮。
蒋和安正抄着书,莫名感觉心头一凉,转头背过半个身去避开他的目光。
至于煴哥儿,他也该认字了,这孩子也不知怎么的,全部论语都能背下一大半了,释义只要讲了,他就能复述个七七八八。
可就是不喜欢认字,一教他识字就嚷嚷着头晕眼花,找各种理由推脱,老爷子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有用,也舍不得狠下心硬来,这也就导致了煴哥儿到现在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
这可不行,读书读书,书还是要自个儿读才行,煴哥儿的年龄还小,习字的事情先不急,认字现在就可以开始。
他在桌案的白麻纸上些下煴哥儿的大名——林时煴三个字。
“煴哥儿看,这个‘林’字就是我们家的姓氏,林为双木,《说文解字》有言‘平土有丛木曰林’......”
林澜的话还没说完,煴哥儿就高高举着手抢答道:“我知道我知道,林就是有很多很多大树的地方,我们林家也像一个很大的树林,有祖父、大伯、二伯、爹爹、大哥,大姐姐二姐姐三姐姐、我和垚哥儿两颗小树苗,还有好多其他的叔叔伯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侄子侄女们,过年祭祖的时候我都见过,好多好多人,一个屋子都站不下。”
林澜摸摸他的脑袋,很是欣慰,“煴哥儿说的不错,我们家的所有人共同组成了林家这个树林,煴哥儿就是里面的小树苗,要茁壮成长啊。”
说着,又指着下一个字对他道:“这是时,时从日......”
“我知道我知道,”煴哥儿再次抢答道,“日是我和大哥哥这一辈的排行,时从日,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是时,日头东升西落也是时,昼夜交替还是时。”
说完,不等林澜再次发问,指着纸上的第三个字,道:“这个字是煴,指的是没有焰苗的火,是一种很温暖的感觉,爹爹说我是能给他带来温暖的大宝贝,就给我起了煴这个名字。”
蒋和安心不在焉的一边抄书,一边听着煴哥儿叭叭叭的说着自己名字的含义,忍不住在心里啧啧两声,再次感慨一遍煴哥儿天赋异禀。
寻常人家的孩子在这个年纪,最多也就能死记硬背上几句三字经百家姓,哪像煴哥儿这样,不仅能背,还能掌握其中的释义典故,这可不是一句聪明能形容的,最起码还要加上一个无双才可以。
请原谅他这个不学无术的师兄,拉低了这间屋子里的学问水平。
林澜对煴哥儿讲的内容很是满意,把桌案上的纸张一分为三,随意打乱顺序,捡起其中一张,指着上面的大字,问他道:“这是你名字中的哪一个字?”
煴哥儿眼神乱飞,看天看地看师兄,就是不看纸上的字和二伯父。
师兄停下抄书的笔,飞快的抬头扫了一眼又低下头去,握着笔的那只手不动声色的翘起了小指和无名指。
煴哥儿眼睛一亮,道:“时,是时字。”
林澜微笑着点了点头,将手里的字放回桌上,有提笔写下相似的“莳”、“恃”、“诗”,又重复一遍打乱的动作,捡起其中一张,问煴哥儿道:“这个字呢?”
煴哥儿费力的瞅了瞅,感觉和刚才看的那个字很像,但纸上的线条扭来扭曲,就像是在跳舞一样,越看跳的越欢,他也不是很确定。
蒋和安的头刚抬起来,林澜就忍不住轻咳了一声,他一下子就老实了,低着头乖乖抄书,半点不敢乱动。
小孩子不想学习怎么办,当然是耍赖啦。
熅哥儿小手啪的一下,按进砚台里,又是啪啪啪,连续几下,在林澜写好的大字上按下密密麻麻的小手印,挡住了正在跳舞的笔画。
“二伯,我最近新学了一种画,我画给你看啊。”
墨汁溅到书案上,污了一沓白纸和书籍,贱到身上,毁了林澜身上的外袍和他自己的一身衣服。
林澜脸上的笑容消失,冷了下来,严肃地喊出熅哥儿的名字。
熅哥儿后知后觉的发现二伯好像生气了,也知道自己闯祸了,心虚的乖乖站好,小声唤道:“二伯......”
林澜掀起眼皮,目光幽深的看着他,半响才道:“为什么不想认字?”
熅哥儿支支吾吾半天,才道:“他们会跳舞,在纸上扭来扭去,不让我记住它们的样子?”
“跳舞?”林澜低头去看自己写的大字,因为是要教小孩认字,他写的是方方正正的楷体,不是他最拿手的行书,横平竖直,笔画清晰,拿出去的话,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求去给自家子弟当字帖。
怎么看都不像是跳舞的样子啊。
林澜只以为是这几个字的笔画太多,熅哥儿年纪太小,活波好动,加之想象力丰富,看着交错的线条就以为他们在动。
叹了一口气,叫来书房外伺候的芳棋给熅哥儿收拾一下,自己则动手收拾起了书案,看着书籍上被墨晕染看的污渍,忍不住心疼起来.
同时也在庆幸,还好自从容姐儿小时候,在他的书房里打翻砚台,毁了他两本古籍之后,他再也不会将古籍随意放在桌面上。
熅哥儿收拾完毕,他也收拾好了书案,叫住正要退下的芳棋,问道:“熅哥儿换下的衣衫不要处理,让他自己清洗。”
芳棋惊讶的抬头:“二爷,可是......”被墨汁脏了的衣衫根本洗不干净。
林澜抬手,止住了她的话,“我自有用意。”
芳棋听完不再多言,敛手退下。
林澜摸了摸下颌上特地续起来的胡子,看着熅哥儿道:“抄书什么的,你年纪还太小,又不识字,我看就罚你把今天弄脏的这两身衣服洗干净,不许留下墨点。”
蒋和安震惊的长大了嘴巴,不说林家的门第,就是那稍稍富裕些的人家,都不会让家里的少爷自己洗衣服。
再说,就熅哥儿这样的三头身,能洗个什么衣服。
瞥了一眼傻掉的弟子,林澜强调道:“不许找仆人帮忙。”
期间火花闪烁,明灭不定,灯影绰绰,煴哥儿还没看够,又是一簇火花剧烈闪现,鹊桥花灯落下,一盏状元拜塔灯哗啦一下掉了出来。
......
煴哥儿和郑骞两个小孩子,激动的趴在窗户上伸长了脑袋往外看,跟着外面的围观群众一起哇哇的乱叫着。郑骞这小胖子也忘记了他即将禁闭的悲惨遭遇。
蒋和安和郑三还能记得一点读书人的矜持,没有干出这么没风度的事,但也看的津津有味。两人的手还记得牢牢抓住两个孩子的衣领,免得他们不小心掉下去。
居高临下的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
盒子灯足足掉了小半个时辰,最后一盏舞凤翔鸾灯才掉下来,大的小的都看的意犹未尽。
趁着时间还不晚,几人又上街上去转了一圈,才了不少灯谜,赢了不少花灯,吃了不少好吃的,直到丑时将尽,才恋恋不舍的各自回家。
临别时,郑骞终于想起来了他的禁闭,拉着煴哥儿,泪眼朦胧的在三叮嘱他,一定要多去郑家看看他,要是在街上淘到了什么好玩的玩具,千万要也给他带上一份,他这两个月就指望着他这个兄弟过日子了。
煴哥儿却突然想起来:“对啊,我是你叔叔,不是你兄弟。侄子放心,叔叔不会忘记你的,等过几天郑大舅舅的气消了,我就去求求二伯母,接你到我家玩儿。”
郑骞:......对这个叔叔想要感动却又感动不起来怎么办?
煴哥儿跟着蒋师兄疯玩了一晚上的结果就是,第二天两人都的睡到了日上三竿。
林澜忍了忍,实在是忍不了,把刚刚起床洗漱完的一大一小叫到了书房,考校了一番两人的学问。
蒋和安虽然聪明,可他的心思没有用在读书上,论语就背的七零八落,释义也说得磕磕巴巴,还是煴哥儿在一旁绞尽脑汁的帮他作弊,才勉强答上来。
但林澜也没有多生气,这个小弟子他也收下了一个多月,大致摸清楚了他的脾性,虽然有些不学无术,但品性还是好的,平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这让蒋和安狠狠地松了一口气,同时佩服起了这个才三岁多的小师弟,不愧是林家的血脉,也在心里默默感慨,自个儿居然连个三岁小孩都不如。
林澜不生气归不生气,学生该罚的还是要罚,蒋和安被罚了抄论语,也不另找时间地点,就现在,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抄。
别以为他不知道,夫子们布置下去的课业,蒋和安这小子都是找别人帮忙做的,自己最多抄上一遍,有时候连抄都不抄。前段时间他忙着嫁女儿和学院的琐事,这小子也刚来,他还没摸清楚他的底细。
正好这段时间,书院里的风气有些浮躁,他也抽出手来,就拿自己的亲弟子开刀,杀鸡儆猴,好好给那些飘起来的学生们紧一紧皮。
蒋和安正抄着书,莫名感觉心头一凉,转头背过半个身去避开他的目光。
至于煴哥儿,他也该认字了,这孩子也不知怎么的,全部论语都能背下一大半了,释义只要讲了,他就能复述个七七八八。
可就是不喜欢认字,一教他识字就嚷嚷着头晕眼花,找各种理由推脱,老爷子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有用,也舍不得狠下心硬来,这也就导致了煴哥儿到现在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
这可不行,读书读书,书还是要自个儿读才行,煴哥儿的年龄还小,习字的事情先不急,认字现在就可以开始。
他在桌案的白麻纸上些下煴哥儿的大名——林时煴三个字。
“煴哥儿看,这个‘林’字就是我们家的姓氏,林为双木,《说文解字》有言‘平土有丛木曰林’......”
林澜的话还没说完,煴哥儿就高高举着手抢答道:“我知道我知道,林就是有很多很多大树的地方,我们林家也像一个很大的树林,有祖父、大伯、二伯、爹爹、大哥,大姐姐二姐姐三姐姐、我和垚哥儿两颗小树苗,还有好多其他的叔叔伯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侄子侄女们,过年祭祖的时候我都见过,好多好多人,一个屋子都站不下。”
林澜摸摸他的脑袋,很是欣慰,“煴哥儿说的不错,我们家的所有人共同组成了林家这个树林,煴哥儿就是里面的小树苗,要茁壮成长啊。”
说着,又指着下一个字对他道:“这是时,时从日......”
“我知道我知道,”煴哥儿再次抢答道,“日是我和大哥哥这一辈的排行,时从日,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是时,日头东升西落也是时,昼夜交替还是时。”
说完,不等林澜再次发问,指着纸上的第三个字,道:“这个字是煴,指的是没有焰苗的火,是一种很温暖的感觉,爹爹说我是能给他带来温暖的大宝贝,就给我起了煴这个名字。”
蒋和安心不在焉的一边抄书,一边听着煴哥儿叭叭叭的说着自己名字的含义,忍不住在心里啧啧两声,再次感慨一遍煴哥儿天赋异禀。
寻常人家的孩子在这个年纪,最多也就能死记硬背上几句三字经百家姓,哪像煴哥儿这样,不仅能背,还能掌握其中的释义典故,这可不是一句聪明能形容的,最起码还要加上一个无双才可以。
请原谅他这个不学无术的师兄,拉低了这间屋子里的学问水平。
林澜对煴哥儿讲的内容很是满意,把桌案上的纸张一分为三,随意打乱顺序,捡起其中一张,指着上面的大字,问他道:“这是你名字中的哪一个字?”
煴哥儿眼神乱飞,看天看地看师兄,就是不看纸上的字和二伯父。
师兄停下抄书的笔,飞快的抬头扫了一眼又低下头去,握着笔的那只手不动声色的翘起了小指和无名指。
煴哥儿眼睛一亮,道:“时,是时字。”
林澜微笑着点了点头,将手里的字放回桌上,有提笔写下相似的“莳”、“恃”、“诗”,又重复一遍打乱的动作,捡起其中一张,问煴哥儿道:“这个字呢?”
煴哥儿费力的瞅了瞅,感觉和刚才看的那个字很像,但纸上的线条扭来扭曲,就像是在跳舞一样,越看跳的越欢,他也不是很确定。
蒋和安的头刚抬起来,林澜就忍不住轻咳了一声,他一下子就老实了,低着头乖乖抄书,半点不敢乱动。
小孩子不想学习怎么办,当然是耍赖啦。
熅哥儿小手啪的一下,按进砚台里,又是啪啪啪,连续几下,在林澜写好的大字上按下密密麻麻的小手印,挡住了正在跳舞的笔画。
“二伯,我最近新学了一种画,我画给你看啊。”
墨汁溅到书案上,污了一沓白纸和书籍,贱到身上,毁了林澜身上的外袍和他自己的一身衣服。
林澜脸上的笑容消失,冷了下来,严肃地喊出熅哥儿的名字。
熅哥儿后知后觉的发现二伯好像生气了,也知道自己闯祸了,心虚的乖乖站好,小声唤道:“二伯......”
林澜掀起眼皮,目光幽深的看着他,半响才道:“为什么不想认字?”
熅哥儿支支吾吾半天,才道:“他们会跳舞,在纸上扭来扭去,不让我记住它们的样子?”
“跳舞?”林澜低头去看自己写的大字,因为是要教小孩认字,他写的是方方正正的楷体,不是他最拿手的行书,横平竖直,笔画清晰,拿出去的话,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求去给自家子弟当字帖。
怎么看都不像是跳舞的样子啊。
林澜只以为是这几个字的笔画太多,熅哥儿年纪太小,活波好动,加之想象力丰富,看着交错的线条就以为他们在动。
叹了一口气,叫来书房外伺候的芳棋给熅哥儿收拾一下,自己则动手收拾起了书案,看着书籍上被墨晕染看的污渍,忍不住心疼起来.
同时也在庆幸,还好自从容姐儿小时候,在他的书房里打翻砚台,毁了他两本古籍之后,他再也不会将古籍随意放在桌面上。
熅哥儿收拾完毕,他也收拾好了书案,叫住正要退下的芳棋,问道:“熅哥儿换下的衣衫不要处理,让他自己清洗。”
芳棋惊讶的抬头:“二爷,可是......”被墨汁脏了的衣衫根本洗不干净。
林澜抬手,止住了她的话,“我自有用意。”
芳棋听完不再多言,敛手退下。
林澜摸了摸下颌上特地续起来的胡子,看着熅哥儿道:“抄书什么的,你年纪还太小,又不识字,我看就罚你把今天弄脏的这两身衣服洗干净,不许留下墨点。”
蒋和安震惊的长大了嘴巴,不说林家的门第,就是那稍稍富裕些的人家,都不会让家里的少爷自己洗衣服。
再说,就熅哥儿这样的三头身,能洗个什么衣服。
瞥了一眼傻掉的弟子,林澜强调道:“不许找仆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