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天还未亮,子辰便起来生火做饭,昨天傍晚满天的彩霞,估摸着今天是个大晴天。
只要不是雨天就好,山里的泥路被雨水一浇更加泥泞不堪,连下脚的地方都要找寻关日。今天要和母亲一起进城买药,子辰从昨晚就一直祈祷天空千万不要落雨。
两人草草吃过饭,便一前一后出门了。
虽然己是初夏,但山里的清晨还有些凉意。路两旁的草丛湿漉漉的,一路走来,两人的裤角沾上好些露水草叶。
天边浮现出几颗淡淡的星子,从棉絮一样的云团里钻进来又钻出去。
子辰的脑海里浮现出姚老师那张秀丽的小脸。这些天来,他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去想,因为他努力想忘记城墙上那个可怖的头颅,却总也忘不掉。
那么美丽的姚老师,怎么可能是那个腐烂的头?子辰不相信那是真的,这肯定只是一场恶作剧罢了。
那颗一闪一闪的星子,多想姚老师亮晶晶的眼睛啊。她那双眼睛会说话,那颗星子也仿佛遥遥地看着他,对他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可是它又太模糊了,子辰看得很吃力,那颗星像慢慢溶化的姜糖一样,越来越朦胧,渐渐看不清。
脸颊落下一行泪来。原来是泪水模糊了眼睛,子辰使劲擦了擦双眼,深深吸进一口气抬头大步往前走去。
到了渡口,子辰觉着比平日里的人少了很多。不一会儿便等来了一艘渡轮,上面零散坐着十来个人,母亲吃了一惊:“怎么人这么少?往日里哪天不是人挤着人?”
前面一个阿伯闻言转过身来说:“除了逃难到别处的,去阎王那里报到的也不少,自古以来凡是打仗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哎!”
母亲怔怔地道:“城里还在打仗呢?还没打完呀?”
阿伯摇头:“可不还在打么?刚把日本人打跑了,便来了姓段的军阀,过两再来个姓李姓王的,反正你家打完我家打,都打成一团,乱成一锅粥了!”
母亲连忙去拉子辰:“我们别去了,枪炮子弹不长眼,别把命给丢了。”
子辰拍拍她的手,说:“我们就是个普通老百姓,谁要为难我们呢?我们赶紧买了药就回来,一分钟不担误。”
眼看轮渡己经开动,母亲也只好不再坚持,垂首低叹出一口气来,心想听天由命吧。
一路走来,倒也没看到尸横遍野,子辰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街上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一家开门做生意的店铺,偶尔有三两个行人从身旁匆匆走过。
好不容易寻到平日里常去的药铺门前,却发现店门紧闭。
母亲拉拉子辰的衣袖,说:“快回吧,迟了赶不上轮渡了,我看大夫全都逃难去了,不必找了。”
子辰一面举起手大力拍门,一面倔强地说:“或许有人在里面呢?我们再等等。”
拍了半天,手掌都拍得通红,也不见人来开门。
母亲再次劝道:“大家都不开门做生意,可见大夫也不在家,我们快走吧。”
子辰蹙眉,仍旧说:“我再试一试。”
说罢举起手又将门板拍得震天响,母亲慌了,觉得这样尤为失礼,赶紧去拉他:“不要拍了,快走吧。”
子辰叹气,正欲转身同母亲一起离去,身后的门板被人从里面拉开了,一个老头站在门口怒气冲冲地说;“你们干什么?要拆我的房子吗?”
子辰又惊又喜,赶紧跑上前来:“大夫,我们是来抓药的,惊扰了您实在是我们的不是,请您多包涵。”
老头余怒未消,厌烦地挥了挥手说:“抓什么药,药柜子都让炮弹炸烂啦,抓不了药了!”
子辰无比失望,却又不甘心地说:“那还是得请您看看我娘这病是个什么缘由,我们大老远地过来,恳请您了。”
老头叹口气:“你们进来吧。”
子辰赶紧把母亲扶进屋去。
老头细细把过脉后,问道:“这头痛有多久了?”
子辰连忙答道:“好几年了,去年在西洋医院动过手术 ,头痛倒是稍好了些,可是身子却越来越弱。”
老头颔首:“这身子本来就有诸多长年累月积累的毛病,大手术后休养欠佳,又胡乱进补了些补品,殊不知你这是虚不受补,越补越虚。”
“那要怎么治才能好?”子辰问。
老头摇摇头:“不好治,或者说根本治不好。”
子辰大惊:“西洋医生己经开刀把瘤子拿掉了,怎么会这样呢?”
老头无奈地摇头:“我推测脑瘤可能又复发了,病人身体太虚弱,这回估计不能承受手术 ,即使冒险手术,也未必能治愈。”
子辰只觉得手脚冰冷,天要塌下来一般。
倒是母亲神情淡然,向老头道声谢便拉着子辰往外走。
“娘,我们再去找那个西洋医生,或许他还没走,还在医院........”
母亲摇头:”我不想再受一次罪了,再说大夫不是说了,就算再做一次手术也不一定能治好。”
“我们再去找别的大夫.......”
母亲再次摇头:“我也不想再喝那些苦药,我这一辈子己经够苦,再不想余生天天泡在苦药里了。”
子辰还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能说出口。不知不觉竟走到苏宅门前,只见院门紧闭,院墙边上的那棵白兰花倒开得正盛,无数小小的花朵藏在浓密的叶子后面,风一吹,花香四溢。
“真没想到短短一年来,竟落到了这般田地。”母亲叹气。却不知她说的是苏家人,还是她自己。
子辰蹲身拾起几瓣白兰花瓣,轻轻地放在手心上,只见那洁白纤巧的花瓣微微地卷曲着,像婴孩的手指一般柔嫩。
“走吧。”他轻声说,是对母亲说的,仿佛也是对自己说。
只要不是雨天就好,山里的泥路被雨水一浇更加泥泞不堪,连下脚的地方都要找寻关日。今天要和母亲一起进城买药,子辰从昨晚就一直祈祷天空千万不要落雨。
两人草草吃过饭,便一前一后出门了。
虽然己是初夏,但山里的清晨还有些凉意。路两旁的草丛湿漉漉的,一路走来,两人的裤角沾上好些露水草叶。
天边浮现出几颗淡淡的星子,从棉絮一样的云团里钻进来又钻出去。
子辰的脑海里浮现出姚老师那张秀丽的小脸。这些天来,他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去想,因为他努力想忘记城墙上那个可怖的头颅,却总也忘不掉。
那么美丽的姚老师,怎么可能是那个腐烂的头?子辰不相信那是真的,这肯定只是一场恶作剧罢了。
那颗一闪一闪的星子,多想姚老师亮晶晶的眼睛啊。她那双眼睛会说话,那颗星子也仿佛遥遥地看着他,对他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可是它又太模糊了,子辰看得很吃力,那颗星像慢慢溶化的姜糖一样,越来越朦胧,渐渐看不清。
脸颊落下一行泪来。原来是泪水模糊了眼睛,子辰使劲擦了擦双眼,深深吸进一口气抬头大步往前走去。
到了渡口,子辰觉着比平日里的人少了很多。不一会儿便等来了一艘渡轮,上面零散坐着十来个人,母亲吃了一惊:“怎么人这么少?往日里哪天不是人挤着人?”
前面一个阿伯闻言转过身来说:“除了逃难到别处的,去阎王那里报到的也不少,自古以来凡是打仗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哎!”
母亲怔怔地道:“城里还在打仗呢?还没打完呀?”
阿伯摇头:“可不还在打么?刚把日本人打跑了,便来了姓段的军阀,过两再来个姓李姓王的,反正你家打完我家打,都打成一团,乱成一锅粥了!”
母亲连忙去拉子辰:“我们别去了,枪炮子弹不长眼,别把命给丢了。”
子辰拍拍她的手,说:“我们就是个普通老百姓,谁要为难我们呢?我们赶紧买了药就回来,一分钟不担误。”
眼看轮渡己经开动,母亲也只好不再坚持,垂首低叹出一口气来,心想听天由命吧。
一路走来,倒也没看到尸横遍野,子辰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街上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一家开门做生意的店铺,偶尔有三两个行人从身旁匆匆走过。
好不容易寻到平日里常去的药铺门前,却发现店门紧闭。
母亲拉拉子辰的衣袖,说:“快回吧,迟了赶不上轮渡了,我看大夫全都逃难去了,不必找了。”
子辰一面举起手大力拍门,一面倔强地说:“或许有人在里面呢?我们再等等。”
拍了半天,手掌都拍得通红,也不见人来开门。
母亲再次劝道:“大家都不开门做生意,可见大夫也不在家,我们快走吧。”
子辰蹙眉,仍旧说:“我再试一试。”
说罢举起手又将门板拍得震天响,母亲慌了,觉得这样尤为失礼,赶紧去拉他:“不要拍了,快走吧。”
子辰叹气,正欲转身同母亲一起离去,身后的门板被人从里面拉开了,一个老头站在门口怒气冲冲地说;“你们干什么?要拆我的房子吗?”
子辰又惊又喜,赶紧跑上前来:“大夫,我们是来抓药的,惊扰了您实在是我们的不是,请您多包涵。”
老头余怒未消,厌烦地挥了挥手说:“抓什么药,药柜子都让炮弹炸烂啦,抓不了药了!”
子辰无比失望,却又不甘心地说:“那还是得请您看看我娘这病是个什么缘由,我们大老远地过来,恳请您了。”
老头叹口气:“你们进来吧。”
子辰赶紧把母亲扶进屋去。
老头细细把过脉后,问道:“这头痛有多久了?”
子辰连忙答道:“好几年了,去年在西洋医院动过手术 ,头痛倒是稍好了些,可是身子却越来越弱。”
老头颔首:“这身子本来就有诸多长年累月积累的毛病,大手术后休养欠佳,又胡乱进补了些补品,殊不知你这是虚不受补,越补越虚。”
“那要怎么治才能好?”子辰问。
老头摇摇头:“不好治,或者说根本治不好。”
子辰大惊:“西洋医生己经开刀把瘤子拿掉了,怎么会这样呢?”
老头无奈地摇头:“我推测脑瘤可能又复发了,病人身体太虚弱,这回估计不能承受手术 ,即使冒险手术,也未必能治愈。”
子辰只觉得手脚冰冷,天要塌下来一般。
倒是母亲神情淡然,向老头道声谢便拉着子辰往外走。
“娘,我们再去找那个西洋医生,或许他还没走,还在医院........”
母亲摇头:”我不想再受一次罪了,再说大夫不是说了,就算再做一次手术也不一定能治好。”
“我们再去找别的大夫.......”
母亲再次摇头:“我也不想再喝那些苦药,我这一辈子己经够苦,再不想余生天天泡在苦药里了。”
子辰还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能说出口。不知不觉竟走到苏宅门前,只见院门紧闭,院墙边上的那棵白兰花倒开得正盛,无数小小的花朵藏在浓密的叶子后面,风一吹,花香四溢。
“真没想到短短一年来,竟落到了这般田地。”母亲叹气。却不知她说的是苏家人,还是她自己。
子辰蹲身拾起几瓣白兰花瓣,轻轻地放在手心上,只见那洁白纤巧的花瓣微微地卷曲着,像婴孩的手指一般柔嫩。
“走吧。”他轻声说,是对母亲说的,仿佛也是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