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里德尔对贾宝玉的初印象

    在见到贾宝玉之前,里德尔就听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言。诸如衔玉而生、生而不凡,聪慧却又“顽劣异常”,这样的描述让里德尔联想到了伍氏孤儿院里的自己。他一度以为黛玉的这位表哥也是个巫师。

    但贾宝玉本人让他大失所望:一个十分平庸的麻瓜少爷,懒散、懦弱、骄纵任性,不论性格还是长相都被养得像个女孩儿,没有任何值得关注的地方。

    不过对黛玉来说是个不错的玩伴。里德尔想,他可以当她的闺中密友,他们可以一起玩过家家。里德尔很快发现,他们俩确实关系很不错。

    2.里德尔读判词

    但是汤姆·里德尔从来都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在学堂里和贾宝玉混熟之后,他找了个机会对他使用了“摄神取念”。

    他的本意是想确认他的记忆里确实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却意外地看见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古怪梦境。透过宝玉的眼睛,里德尔看见了“太虚幻境”中冷笑着的仙女、收录金陵女子悲惨命运的档案室、记载着预言的舞曲《红楼梦》。

    这时的里德尔还不太能看懂这些谜语似的箴言说的是哪些人和事。他还不习惯汉语中的谐音与指代,也不熟悉贾府其他的女孩儿,更还有许多不知道的前情与后事。但这首《红楼梦》曲的最后一段,即使是初来乍到的他也能读得很明白:“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分离聚合皆前定。这是对贾氏家族的命运的断定:这是一个预言,贾宝玉是一名先知。

    里德尔默默地背下了所有的预言,又向后翻看记忆——喔,一段少男春梦。里德尔毫无兴趣,跳过了这一段。再往后,先知贾宝玉从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但他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这是一个预知梦,迷迷糊糊地回了房间,他的丫鬟询问他,他只说了春梦的部分,然后拉着他的丫鬟上了床……

    ……

    见鬼!他才十二岁——二年级——梅林的蕾丝裤袜!

    经过孤儿院严苛保守的童年教育,在霍格沃茨时又沉迷学习,虽然天生知道怎样讨人喜欢,现年十六岁的里德尔事实上毫无经验,且相当纯情。

    ——我当初是怎么会觉得他适合陪小女孩过家家的?里德尔黑着脸掐断了摄神取念,不得不承认自己判断失误。他的家族在预言中灭亡了,而他只记得一个春梦!里德尔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想,废物!我从没听说过还有这样愚蠢的先知!

    (本小节又名里德尔长针眼)

    3.里德尔年少无知

    十六岁的里德尔还不了解社会的险恶。他不仅纯情,而且有时盲目自大。

    比如他自信地打开了密室,却不小心让蛇怪杀死了桃金娘。又比如他自信地料想,照顾一个女孩儿,令她保持富足、健康、愉快,这应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富足,这没什么可说的。健康,这女儿显然患有哮喘,可能还有先天性心脏病,但不会太严重,总之没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愉快,他自认为还比较擅长哄小姑娘高兴。况且她有什么理由不愉快?在这个没有邓布利多也没有保密法的世界里,她想要的一切他都可以实现。

    怀着这样天真又自信的想法,年少无知的里德尔毫不在意地立下了牢不可破的誓约。

    4.里德尔绝不认输

    里德尔很快为他的鲁莽决策感到懊悔。他不应该轻率地定下牢不可破的誓约,它是非常严肃的。如果誓约被打破,失约者将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意味着他来之不易的永生的终结。

    而践行诺言并不像他以为的那样容易。

    这女孩儿情感充沛,又时常感到不安,常常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产生悲观的联想,总有这样那样的伤感与不愉快。这时候誓言就会骚动起来,他能从手腕的红线上切实感受到那种死亡的阴影与威胁。它们催促着他停下手上正在做的事,立刻出现在那女孩的身边,令她保持心情愉快。更糟糕的是,这女孩儿很聪明,心眼玲珑,异常敏锐,非常难以哄骗。

    里德尔通过手腕上的誓约感知女孩儿阴晴不定的心情,不得不表现出了一百二十分的亲和和体贴(邓布利多都会为此感动流泪,里德尔想),又在暗地里咬牙切齿。他没有那么容易感到不耐烦,虽然践行这个诺言需要付出比预计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是从反馈中感到挫败感,时刻可能拉响的警报仿佛是对黑魔王能力的嘲讽。

    黑魔王不可能做不好照顾小姑娘这样一件小事。里德尔愈挫愈勇地想,黑魔王绝不认输!

    5.意义

    照顾黛玉是里德尔为购买一个灵魂(并附赠很多财物)而支付的报酬。

    他起初没有把这项任务很当一回事,甚至出于一些微妙的轻视与仁慈,立下了牢不可破的誓约。因此他把黛玉照顾得很周全,大多是出于对完美主义的追求,却说不上多么上心。这女孩儿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特别的意义。

    但后来,随着汉语能力的进步和对贾府众人的逐渐熟悉,他能够读懂越来越多的判词了,也能把其中的一部分与贾府的女孩儿对应上。而林黛玉首当其冲——玉带林中挂,在贾宝玉的预言中,这个在黑魔王庇护之下的女孩儿会被绞死。(在欧洲的文化背景下,里德尔很自然地将吊死等同于绞刑。)里德尔瞬间恼怒起来:这意味着有人绕过了他的许可审判了她的命运,并且将之施行——奇耻大辱——掌控这女孩儿命运的权利本该独属于他,而在预言中有人将它夺走了。

    等里德尔对东方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意识到吊死在这里未必是绞刑,而更多指上吊自尽。里德尔又感到了些许尴尬和羞恼,只有绝望抑郁、走投无路的人才会上吊自尽,毫无疑问地,这意味着另一种不可接受、奇耻大辱的惨败。

    里德尔不愿去想,也不愿承认,但这是很清楚的:在预言中,不论是哪一种情况,他也必然逃不过死亡(甚至是死在她之前)。

    这是不可接受的——这个女孩该怎样度过她的一生,由且只有能由黑魔王决定,里德尔在心里说,任何人、神佛或者所谓命运都不能置喙!

    黛玉于他而言开始变得特别了。里德尔开始真正重视庇护她这件事:它不再是随手支付的报酬,而具有了更加严肃和深沉的涵义——抗争预言、死亡和既定的命运,或许这注定是汤姆·里德尔贯穿一生的议题。

章节目录

[伏黛]林姑娘和她的日记仙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挖坑随意填坑随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挖坑随意填坑随缘并收藏[伏黛]林姑娘和她的日记仙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