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真是坐了一路的船到的长安。刚上船的头两天,她吐得昏天黑地,连负责此次铨选的司赞都惊动了。她当时年纪尚小,只觉得丢人,心中羞愧,没主动与旁人说过哪怕一句话,还是罗仪离得近,常常问候,她才算是有了个同批入宫的熟人。
及至在渭河岸边下了船,伯真摇摇晃晃站稳,面色还是有些发白。一队女子骑着高头大马打他们面前说笑着走过,似乎是来郊外春游的。伯真目不转睛看着,只听身旁罗仪低声道:“好厉害,宫中要是能学骑马,到时我们一起?”伯真点头。
在那三年后伯真到了尚仪局,心绪平稳下来,跟司籍说自己想学骑马,与罗仪一道。司籍松了口气,欣然应允,说学骑马是好事。
伯真便拜了小师傅,天天抽空练习。她每日临出门必问罗仪:“你不是要学骑马吗?”结果每日都被罗仪搪塞拖延,哄着说你先独自学一日。
直到伯真都通晓骑术了,罗仪连马都没摸过。于是伯真改为每半日问一次。最后罗仪受不了直接耍赖嚎道:“我懒,当值都累死了,不想动,不学了。”伯真遂作罢,没再问过。
却说入宫那日,伯真跟着队伍递了过所,从西北边的安远门穿过,繁华的长安展露在眼前。惊叹混杂着不安和茫然,她大概此生都不会忘记那一刻的心情。
入了长安城,穿过皇城,进了宫门。身着礼服端着卷册的女官从她们面前经过,行色匆匆。领头的女官与领着伯真一行的司赞打了个招呼。伯真心下隐隐紧张,想着这位女官会不会慰问新人两句,显然她多想了,这位女官没有一字一句提到她们,也没有留给她们一丝一毫的目光。
在她们入宫的头几日,几间屋内的哭声可谓是此起彼伏。对不少人而言,故乡一去再不能回,与亲人生离死别,都在安顿下来后有了实感。往往是一人最先抽泣,最后带得一群人痛哭。每日课上都有许多人红肿着眼。
这样痛苦的眼泪,无法在宫中激起一丝同情,只因老人见得太多了,每批都这样,心知时间久了自然就好了,故而连安慰都省去了。
有日同屋的小宫女看着娘给绣的帕子又落下泪来,哭诉道怕是再也见不到亲人了,伯真安慰她道:“别哭了,日夜地哭,小心哭坏了眼睛。既已入了宫,再见几乎是不能了。我们安安心心,把日子过好吧。”小宫女哭得更大声了,蜷缩着躬下背来,用帕子捂住眼睛,伯真慌张地抚着她的背,心里骂自己笨嘴拙舌,又左右张望,盼着罗仪快回来。忽然一人迈进屋来,伯真简直是见到救星。
来人是这批新人中最年长的一位,姓魏名淑姿,年二十六,先前寡居家中。其夫君早丧,育有一女也夭折了。淑姿精于诗文,见其文者皆叹服。据说司赞直言可惜她不是男子,否则去考博学宏词科怕也能中得。
此时伯真三步并两步,快要扑到魏淑姿身上了,低声焦急道:“魏娘子,她想家了,我好像说错话了,说再也出不了宫,说得她更难过了,您快来劝劝。”
淑姿便上前,拉着小宫女的手,说虽说宫女按例都是非死不得出,但历来圣上都会有恩旨放出大批宫人。若是真的后悔了,就保重好身体,等着那一天。
小宫女再三确认,终是止住哭了,伯真松了一口气,又与淑姿到屋外,板板正正说道:“魏娘子,这几日你四处劝慰,不同的人还要劝不同的话,真是辛苦了,大家都很感激。”淑姿却是露出个好笑的表情:“你与那小宫女一样,今年也不过十三岁,却是小大人的样子,这前途不可限量啊。好同僚,勿要相忘。”伯真道:“您又揶揄我了。”
规矩学得差不多了,新晋的宫人也将分往宫中各处。在那前一夜,尚宫局掏钱摆下了宴席,虽没多丰盛,也令众人受宠若惊了。
宫人们都欢天喜地去厅上领宴了,只剩一屋点着灯,屋门大开,里头三人凑一处坐着。只听一串咳嗽声,罗仪赶忙倒水。咳嗽声止住,淑姿一下下抚着胸口对伯真和罗仪道:“多谢你们,只是今日难得热闹,可怜你们留下来陪我这病人。”
伯真正开食盒把菜品拿出来摆,闻言道:“无妨的,我们本就不喜欢热闹。”罗仪接道:“宴席我们刚已去瞧过了。魏娘子也不必遗憾,以后机会多着呢。”伯真又问淑姿觉得今日身体如何,淑姿说已经好多了,就是咳嗽止不住,估计还要一段时日。
罗仪拿手支着头,有些犯愁:“明日起大家就分往二十四司了,望上苍保佑,把咱们分去个好地方当差。”
伯真听见这话便对淑姿说:“尚宫局既已言定魏娘子你为典言,当不会更改,放宽心养病要紧。”
“哎呀呀,是了,说来我先还隐隐有些嫉妒呢,我与伯真只能当个女史,品阶都无,魏娘子你这一上来就是七品的典言,入的还是六宫之首的尚宫局。后来我这思前想后,决定放下嫉妒之心,好好侍奉您老,您老以后是官了,不能忘记我们这些寒微之交啊。”罗仪边说这一长串,还边倒了杯茶,恭恭敬敬低头双手奉与淑姿,口称魏典言,引得剩下两人笑起来。
淑姿接过茶一饮而尽,笑言道:“就你这张嘴厉害。我比你多活十来岁,捞个典言当当怎么了。”又对伯真说,“再过十来年,你们说不定连六品的司职都当上了。”
伯真:“借您吉言,可惜再苦读十年,魏娘子的才情,我等也是难以望其项背。”
魏淑姿陷入回忆中,叹道:“说到苦读,我成亲早,丈夫走得也早,后来孩子也没了,上面又无公婆要侍奉,无事可做,只剩书为伴,竟也是不觉得苦了。想来我这样的人也没几个。”
顿了一下又说到:“咱们通过宫官铨选,入了宫来便是要做女官的。可大多数人是作为宫女采选入宫,宫女能晋升到女官的凤毛麟角。运气好能去侍奉贵人,运气差分去做粗重的活计,怕是日日辛劳,一刻不得闲。这宫中的命运在入宫前就已定下了,想来也是残酷。”
罗仪正在研究魏娘子的手稿,闻言自然接到:“可不是嘛,内廷内官都有妃嫔封号,这妃嫔之上还有皇后。这宫女,女官,妃嫔到皇后,每一个都隔着天堑。各人的命在娘胎里就定下了,哪里还用等到入宫前。要生下来便是公主,这人生不如意怕是只有十之一二了。”
罗仪望见伯真露出思索的表情,便问伯真怎么看,伯真说:“你说得对,就拿魏娘子来说,如果出生时是男子,想来能成就一番事业,不止是困于内廷。”
淑姿说:“我倒觉得内廷与前朝同样重要,皇后母仪天下,无人能轻视。若无妇人料理好家中事务,生儿育女,天下早都乱套了,哪还有什么伟业。”
伯真道:“那是自然。只是若反过来,内廷职务由男子充任,女子都去前朝为官,建自己的府邸,让男子料理家中事务,怕是天下男子都要跳脚了,想想有些不公罢了。”罗仪接到:“这样想来,天后能称帝,着实了不得,可惜这后世又不愿认了。”伯真跟着说可惜。
淑姿无奈道:“男女本就不同,天后也只有一位而已。这是在宫中,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出去了要小心些。”
罗仪道:“放心吧魏娘子,这门窗都开着通风,外面一个人影也无,也就在这说说。您还不知道,我俩可谨慎了,不会惹麻烦的。”
三人又聊了一会,时候也不早了。罗仪刚说到人怎么都不回,明早该起不来了,就见三三两两的人结伴进了院子。淑姿便道:“看来宴会结束了,你们也早些回去歇息吧,明日还有正事。”两人答应了,告辞回了自己那屋。
因未立皇后,后宫诸事由万贵妃统理。此次女官铨选,起因是元日时圣上突然下了道恩旨,放了大批宫女和女官出宫。后来尚宫局实在缺人,禀了万贵妃,万贵妃干脆让六尚把缺的人数都报上来,又启奏圣上,伯真她们才赶巧能在此时入宫。
尚仪局考察新入宫人的才情品性,已初拟了分派名册,只是名册并不公布,哪怕如罗仪也打听不出去处。当然魏淑姿除外。尚宫局到处嚷嚷,甚至将其文章呈给了万贵妃和圣上,魏典言的去处人尽皆知。
新人们在今日格外忐忑。大家的包袱头天就收拾好了,其实只是几件随身之物,并无什么可收的,不过是慢慢整理着,方便告别。有人眼眶红了,有人在调笑。也有那结了仇的包袱结得飞快,双方背地里都松了一口气,六尚有二十四司,总不至于那么倒楣能分在一处。
罗仪起了个大早,拉着伯真激动地说昨夜做了个美梦,梦见两人皆被分至司籍处。罗仪连声说真是好兆头,高兴得都要跳起来,说得伯真也跟着傻笑。
及至在渭河岸边下了船,伯真摇摇晃晃站稳,面色还是有些发白。一队女子骑着高头大马打他们面前说笑着走过,似乎是来郊外春游的。伯真目不转睛看着,只听身旁罗仪低声道:“好厉害,宫中要是能学骑马,到时我们一起?”伯真点头。
在那三年后伯真到了尚仪局,心绪平稳下来,跟司籍说自己想学骑马,与罗仪一道。司籍松了口气,欣然应允,说学骑马是好事。
伯真便拜了小师傅,天天抽空练习。她每日临出门必问罗仪:“你不是要学骑马吗?”结果每日都被罗仪搪塞拖延,哄着说你先独自学一日。
直到伯真都通晓骑术了,罗仪连马都没摸过。于是伯真改为每半日问一次。最后罗仪受不了直接耍赖嚎道:“我懒,当值都累死了,不想动,不学了。”伯真遂作罢,没再问过。
却说入宫那日,伯真跟着队伍递了过所,从西北边的安远门穿过,繁华的长安展露在眼前。惊叹混杂着不安和茫然,她大概此生都不会忘记那一刻的心情。
入了长安城,穿过皇城,进了宫门。身着礼服端着卷册的女官从她们面前经过,行色匆匆。领头的女官与领着伯真一行的司赞打了个招呼。伯真心下隐隐紧张,想着这位女官会不会慰问新人两句,显然她多想了,这位女官没有一字一句提到她们,也没有留给她们一丝一毫的目光。
在她们入宫的头几日,几间屋内的哭声可谓是此起彼伏。对不少人而言,故乡一去再不能回,与亲人生离死别,都在安顿下来后有了实感。往往是一人最先抽泣,最后带得一群人痛哭。每日课上都有许多人红肿着眼。
这样痛苦的眼泪,无法在宫中激起一丝同情,只因老人见得太多了,每批都这样,心知时间久了自然就好了,故而连安慰都省去了。
有日同屋的小宫女看着娘给绣的帕子又落下泪来,哭诉道怕是再也见不到亲人了,伯真安慰她道:“别哭了,日夜地哭,小心哭坏了眼睛。既已入了宫,再见几乎是不能了。我们安安心心,把日子过好吧。”小宫女哭得更大声了,蜷缩着躬下背来,用帕子捂住眼睛,伯真慌张地抚着她的背,心里骂自己笨嘴拙舌,又左右张望,盼着罗仪快回来。忽然一人迈进屋来,伯真简直是见到救星。
来人是这批新人中最年长的一位,姓魏名淑姿,年二十六,先前寡居家中。其夫君早丧,育有一女也夭折了。淑姿精于诗文,见其文者皆叹服。据说司赞直言可惜她不是男子,否则去考博学宏词科怕也能中得。
此时伯真三步并两步,快要扑到魏淑姿身上了,低声焦急道:“魏娘子,她想家了,我好像说错话了,说再也出不了宫,说得她更难过了,您快来劝劝。”
淑姿便上前,拉着小宫女的手,说虽说宫女按例都是非死不得出,但历来圣上都会有恩旨放出大批宫人。若是真的后悔了,就保重好身体,等着那一天。
小宫女再三确认,终是止住哭了,伯真松了一口气,又与淑姿到屋外,板板正正说道:“魏娘子,这几日你四处劝慰,不同的人还要劝不同的话,真是辛苦了,大家都很感激。”淑姿却是露出个好笑的表情:“你与那小宫女一样,今年也不过十三岁,却是小大人的样子,这前途不可限量啊。好同僚,勿要相忘。”伯真道:“您又揶揄我了。”
规矩学得差不多了,新晋的宫人也将分往宫中各处。在那前一夜,尚宫局掏钱摆下了宴席,虽没多丰盛,也令众人受宠若惊了。
宫人们都欢天喜地去厅上领宴了,只剩一屋点着灯,屋门大开,里头三人凑一处坐着。只听一串咳嗽声,罗仪赶忙倒水。咳嗽声止住,淑姿一下下抚着胸口对伯真和罗仪道:“多谢你们,只是今日难得热闹,可怜你们留下来陪我这病人。”
伯真正开食盒把菜品拿出来摆,闻言道:“无妨的,我们本就不喜欢热闹。”罗仪接道:“宴席我们刚已去瞧过了。魏娘子也不必遗憾,以后机会多着呢。”伯真又问淑姿觉得今日身体如何,淑姿说已经好多了,就是咳嗽止不住,估计还要一段时日。
罗仪拿手支着头,有些犯愁:“明日起大家就分往二十四司了,望上苍保佑,把咱们分去个好地方当差。”
伯真听见这话便对淑姿说:“尚宫局既已言定魏娘子你为典言,当不会更改,放宽心养病要紧。”
“哎呀呀,是了,说来我先还隐隐有些嫉妒呢,我与伯真只能当个女史,品阶都无,魏娘子你这一上来就是七品的典言,入的还是六宫之首的尚宫局。后来我这思前想后,决定放下嫉妒之心,好好侍奉您老,您老以后是官了,不能忘记我们这些寒微之交啊。”罗仪边说这一长串,还边倒了杯茶,恭恭敬敬低头双手奉与淑姿,口称魏典言,引得剩下两人笑起来。
淑姿接过茶一饮而尽,笑言道:“就你这张嘴厉害。我比你多活十来岁,捞个典言当当怎么了。”又对伯真说,“再过十来年,你们说不定连六品的司职都当上了。”
伯真:“借您吉言,可惜再苦读十年,魏娘子的才情,我等也是难以望其项背。”
魏淑姿陷入回忆中,叹道:“说到苦读,我成亲早,丈夫走得也早,后来孩子也没了,上面又无公婆要侍奉,无事可做,只剩书为伴,竟也是不觉得苦了。想来我这样的人也没几个。”
顿了一下又说到:“咱们通过宫官铨选,入了宫来便是要做女官的。可大多数人是作为宫女采选入宫,宫女能晋升到女官的凤毛麟角。运气好能去侍奉贵人,运气差分去做粗重的活计,怕是日日辛劳,一刻不得闲。这宫中的命运在入宫前就已定下了,想来也是残酷。”
罗仪正在研究魏娘子的手稿,闻言自然接到:“可不是嘛,内廷内官都有妃嫔封号,这妃嫔之上还有皇后。这宫女,女官,妃嫔到皇后,每一个都隔着天堑。各人的命在娘胎里就定下了,哪里还用等到入宫前。要生下来便是公主,这人生不如意怕是只有十之一二了。”
罗仪望见伯真露出思索的表情,便问伯真怎么看,伯真说:“你说得对,就拿魏娘子来说,如果出生时是男子,想来能成就一番事业,不止是困于内廷。”
淑姿说:“我倒觉得内廷与前朝同样重要,皇后母仪天下,无人能轻视。若无妇人料理好家中事务,生儿育女,天下早都乱套了,哪还有什么伟业。”
伯真道:“那是自然。只是若反过来,内廷职务由男子充任,女子都去前朝为官,建自己的府邸,让男子料理家中事务,怕是天下男子都要跳脚了,想想有些不公罢了。”罗仪接到:“这样想来,天后能称帝,着实了不得,可惜这后世又不愿认了。”伯真跟着说可惜。
淑姿无奈道:“男女本就不同,天后也只有一位而已。这是在宫中,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出去了要小心些。”
罗仪道:“放心吧魏娘子,这门窗都开着通风,外面一个人影也无,也就在这说说。您还不知道,我俩可谨慎了,不会惹麻烦的。”
三人又聊了一会,时候也不早了。罗仪刚说到人怎么都不回,明早该起不来了,就见三三两两的人结伴进了院子。淑姿便道:“看来宴会结束了,你们也早些回去歇息吧,明日还有正事。”两人答应了,告辞回了自己那屋。
因未立皇后,后宫诸事由万贵妃统理。此次女官铨选,起因是元日时圣上突然下了道恩旨,放了大批宫女和女官出宫。后来尚宫局实在缺人,禀了万贵妃,万贵妃干脆让六尚把缺的人数都报上来,又启奏圣上,伯真她们才赶巧能在此时入宫。
尚仪局考察新入宫人的才情品性,已初拟了分派名册,只是名册并不公布,哪怕如罗仪也打听不出去处。当然魏淑姿除外。尚宫局到处嚷嚷,甚至将其文章呈给了万贵妃和圣上,魏典言的去处人尽皆知。
新人们在今日格外忐忑。大家的包袱头天就收拾好了,其实只是几件随身之物,并无什么可收的,不过是慢慢整理着,方便告别。有人眼眶红了,有人在调笑。也有那结了仇的包袱结得飞快,双方背地里都松了一口气,六尚有二十四司,总不至于那么倒楣能分在一处。
罗仪起了个大早,拉着伯真激动地说昨夜做了个美梦,梦见两人皆被分至司籍处。罗仪连声说真是好兆头,高兴得都要跳起来,说得伯真也跟着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