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七年,四月初四,春末夏初,傍晚时分,我风尘仆仆,初至东京。
彼时,那座城池,沐浴在柔和暮辉之中,如叠纸戏一般,在我面前一重重翻折开。
彼时,我满怀不悦,满心念着回西北,却依然不由自主,迷失在这炫丽多彩的叠纸戏中。
后来,我亲手在这繁复叠纸戏中,叠出几个朋友,叠出一场马球,叠出一间武行,叠出一只有奶便是爹的逆子,叠出一座满是“丫头兵”的卧云阁,再将那小小的浸月池,也偷偷折叠起来,用纸浆牢牢粘住,从清英斋粘来一个,说不上是朋友或是相公的孩儿他爹来。
天圣十年,腊月廿七,隆冬时节,凌晨时分,我狼狈不堪,逃离东京。
此时,那座城池,黑沉沉肃立在身后,高大的城墙在席天卷地的冷气中,逐渐缩小,塌矮,仿佛被蓝莹莹的雪盖封存。
一个时辰前,敦石头与唐贞儿仓惶逃回,只道唐远深陷敌后,未能随大军撤回。唐德勋非但不愿施以援手,反将唐贞儿扣押,幸得唐家旁支的子侄相助,他二人才能逃离。
唐远阵亡,我南下的计划落空,也不敢再作耽搁,只好携众人仓促往西京暂避。
途中,大雪又降。敦石头在前,埋头倒拉推车,皮帽与厚实的肩背上,已积数层化了又冻的雪泥。
这汉子憨实,我故作轻松打趣他:“原该叫那大鼻子牛来拉车,如今让你霸山熊出这苦力,大材小用。”
“三哥没颠着就成!”憨石头喘气答一声,继续吭哧拉车。
唐贞儿向来身子不大好,从濮阳津仓促往返,又闻噩耗,神思俱碎,已然体力难支,却不愿乘车让敦石头多加负担,由江怀玉搀扶,拖着枪,艰难跟随。
路上倒也不是不能抢夺百姓的毛驴,只是我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禁军出身,实在干不出这丧良心的事来,只能裹紧斗篷,与干粮锅灶一同,坐在板车上。
西生那胖丫头走得浑身热汗,不时拉过我冰凉的手,塞进她短袄中取暖,对我傻笑。
范十月则挺直伤躯,负弓佩刀,在前开道。
望着他的背影,我不禁想起范九月,又忧心起江恒。
辽祸尚未过黄河,忠州远在长江西南,有瞿、范二人贴身护卫,他自也有两招花拳绣腿傍身,不如我现今是个不能摔碰的累赘,应是无碍吧?
小小仙儿如今倒是乖巧,不再动辄以腹痛抗议,只是让我日渐笨重,胸胀腰酸,疲乏不堪,一时极饿,一时又食欲不振,折腾得人心烦。
行过四日,路途过半,难民愈多。一半逃往西京,一半自河北逃亡而来。河北难民皆惊恐万分,只求南下避难,并不断诉说梁军如何溃败,辽兵如何凶残,河北如何尸横遍野。
纵使南北音不甚通畅,然而那些折断的手臂、流血的额头、烧毁的面目,甚至难民中数目甚少的妇孺,已足够散播恐惧。
河西难民随之惊惧失措,逃难的方向逐渐混乱,官道阻塞难行,更不时有军马浩荡奔行,撞倒百姓无数,留一地惊惶痛哭之声。
这几支兵,或半营散军,或整军齐发,有往东京驰援,有往西京而去,也有丢盔弃甲、自北向南奔逃,番号甚为杂乱。
只是我私逃出京,不便上前询问军情,看着官道旁干涸的通济渠,心中暗恨:若是当初让江恒修通这渠,东西京连成防线,又何至于这般被动?偏要劳民伤财去修那破园子,偏要掏空国库去修那鬼园子!待爷爷我杀回东京,头一件事便是火烧巽园!
眼见着局势岌岌可危,众人加紧赶路,距西京已仅剩一日的路程,暂歇于半坡上的废弃村落中。
我这一队仅有三个男丁,江怀玉尚且是半大小子,范十月负伤未愈,敦石头拉车也甚为辛苦。为保全他三人体力,以备应对急情危机,夜间便由唐贞儿和西生轮流值夜。
这夜,西生轻哼着童谣,哄我入睡。恍惚间,我梦回东京,来到那灯山脚下。
我这西北土鳖,从未见过那等盛况,左牵西生,右引佩佩,仰头嘴张得老大。
灯山左侧,青华大帝左手持杨柳枝,右手持水盂,洒下甘霖济世。灯山右侧,勾陈大帝右手持镇天剑,左手持令旗,统御万界兵戈。
灯山正北,横列三道巨门,大匾金书“天圣与民同乐”六字。
天圣与民同乐,天圣与民同乐,天圣十一年,太上圣德道君皇帝花甲圣寿,灯山描金,鲜花着锦,焰火如焚,与民同乐……
我仰望那炫目光影,不禁黯然伤神,再回过神时,西生与周佩佩却不见踪影。方才还有序前行的人群,忽而慌乱起来,惊叫声此起彼伏,人挤人,人踩人,像是要将人芯子从皮囊中硬生生挤出来。
我孤身陷于人群中,惶然无助,只能紧紧护住肚腹,却依然被人推倒在地,立时便遭重重踩踏,又有无数跌倒的躯体倾覆于身,令我无法视物,难以动弹,几乎窒息!
谁来救我?谁来救我?谁来救我?
“仙儿!”我惊叫一声,从梦魇中醒来,本能捂住肚腹,蜷缩起来。
“宝珠姐?”西生急忙凑近,“怎么了?是疼吗?”
我捂腹良久,怔怔道:“它好像……动了一下?”
“当真?”西生惊喜万分,不禁伸手摸来,又匆忙收回手。
我细细感知许久,摇头道:“方才,好似是有轻轻一动,像是……像是定邦的毛尾巴,轻扫过一下。”
西生悲喜交加,撇嘴道:“是我没照顾好定邦……”
“人得活着,不念它了。”我拍拍她脑袋,又望一眼尚在疲惫熟睡的众人,指竖唇前,“别吵他们。认真值夜,明日到了西京,摊开睡。”
说罢,我正待躺下,却嗅到一丝异样。
“什么气味?”我吸鼻细闻,忽觉不妙,“烟气?”
西生看一眼炭火:“应是炭味?”
我摇摇头,趴地附耳倾听,隐隐听见马蹄声隆隆作响,心中警铃大作,忙起身推开破烂的门扉,向西京而望——
火!火光!
暗沉天幕之下,远远近近,数片火光燃起,并且迅速接近!
“起来!都起来!”我忙向屋内大喊,“辽兵来了,快躲去树林!”
众人被喊声惊醒,慌乱一瞬,立刻起身抓起行囊。敦石头还待让我坐上推车,我顾不得许多,驻枪疾行在前:“能走。怀玉,帮石头推车!”
西生也上前帮忙推车,范十月断后。
附近的难民听见动静,纷纷奔出,遥见那火光,全如无头苍蝇般惊叫乱窜。
我回望一眼,皱眉“啧”一声,大呼道:“别乱!去树林,都跟我去树林!东西别拿!快去树林!”
唐贞儿闻声,也停住脚步,协助我大喊:“都别慌!辽兵还有一段距离!一家人相互牵住,别走散!”
有人领头,难民稍定,唐贞儿与范十月断后,我打头在前,带领难民仓促撤入树林,可哭声不觉于耳,全然藏不住人!
我喝止几声也不管用,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握枪四顾之际,却听马蹄声已然接近,随飞箭破空之声,火光迅速燃起。
然而,那群人马中呼喝的指令,分明是汉音!
我立时一僵,捏紧枪杆,瞪着不远处起火的村落与农田,听着逐渐远去的蹄声,不禁浑身发抖——
这帮畜生!这帮畜生!这才到几时?怎可坚壁清野?百姓还未撤进城中,怎可坚壁清野?谁他妈下的军令,怎可坚壁清野?
树林在上风口,浓烟熏不过来,可我竟已泪流满面,恍然怔住不知多久,才听见贯耳的惊哭声,又见许多百姓哭喊着往火场中扑去,试图夺回先前落下的行囊。
“天老爷啊!”
“这群兵贼!”
“活不成了!”
西生方才还扶着我,此刻已全身发软,几乎偎在我身上。黑暗中,敦石头紧紧护住推车,范十月持刀护卫身前。唐贞儿母子紧挨在身后,江怀玉似在低声哽咽。
“西京……去不得了。”我声音滞涩,恍若喉中吞刀,“西京坚壁清野,东京定然已围城。我……我……舆图?舆图在哪儿?我看看舆图,看看舆图……”
仓促逃亡,又岂会随身携带舆图?
我茫然四顾,极力搜索脑中舆图,可那分明已印在脑中的东西,似倏而之间,随大火焚烧殆尽。
“陇安。”唐贞儿忽然出声。
陇安?此去甚远,一路翻山越岭,去那里做甚?
“辽军自东北而来,就算分兵攻打西京,也不会往西再进。”唐贞儿紧握江怀玉发抖的手臂,镇定道,“沿洛水,往洛北,再设法去陇安。”
我闭目苦思,脑中舆图逐渐清晰:有理,东京是国都,应天府有皇帝,辽军应优先往东边那两处去,就算再分一路攻打西京,也断没有再分兵西进的道理。不如先往西南方向行进,尽快避开京畿路战场,至洛北观望片刻,若是冻河解封,南可乘船沿丹水去均州,往襄阳,再入长江,逆流向忠州;往西,也可继续去往陇安,再设法往西北而去。西北路总有几支兵马卖老爹的面子,只要能寻到一支兵马护送我回赤霄关……
正思量间,唐贞儿又道:“陇安守将是家父战友。年初时,四郎写来家书,说他预感不祥,叮嘱我若是东京有难,便去陇安投奔,他设法前去接应。我不信四郎已阵亡,我不信!他定会前去接应!”
泰阿关哗变献降,巨阙关腹背受敌。唐小子幼时便不知变通,如今身陷此等绝境,且不说穿越敌后,千里接应,恐怕生还的几率也几近于无。
我不便戳破此节,勉强定住心神,吩咐众人就地休整一个时辰,便整装上路,前往洛北方向。
骤然遭难的百姓惶然无主,有些仍旧双目失神坐地呢喃,有些已哭哭啼啼往四方散去,有些则不信邪,毅然决然往西京而去。
我这队人身后,也稀稀拉拉随着几家人,多是妇孺,没个当家爷们做主心骨,见范、敦二人虽孔武健壮,却肯听女人发话,便如拽住救命稻草一般,紧拽于身后。
可妇孺的脚力能有多强?起初我还尽量相候,其后实无可奈何,只能自顾闷头赶路,那几家人,也不知是掉队,或是分散向亲戚投奔,全不见踪影。
狼狈而行,路边已见冻毙的死尸,难民、伤兵皆有,衣物多被扒尽,敞开苍白残缺的躯体,脸上却带一丝诡异的微笑。
西生与江怀玉起初还怕得发颤,其后也逐渐神志麻木,垂头随车而行。
其间又不时有难民相遇同行。拖家带口的还好,若是遇上数名青壮结伴,便得时刻提高警惕。仅靠西生与唐贞儿轮流值夜不够稳妥,只能让江怀玉也加进来,他随唐贞儿,我陪西生,两双眼睛盯着,尽力保证敦石头与范十月能在夜间积蓄体力。
一路上,依然不时有败兵散甲从北方逃回,更有甚者,因粮草尽绝,占据城池向百姓强征,堪比一方恶匪。
亏得范十月不辞辛劳,先行探路,方才每次堪堪避开溃军与流匪。其后我与范、唐二人再三合计,决定舍洛北,踏冰过洛水,翻越商山,南去商洛,以避开这莫名其妙往西蔓延的战火。
翻山途中,偶然捡来一只无主的瘦驴,原以为敦石头能自此减少负担,可那四蹄蠢物比两脚的能吃,脾气也大,走过两日,没精料喂它,便果断尥蹶子,多打它两鞭,竟险些将我翻下山道。最终,无奈只能换回熊来拉车。
一路颠簸,我这胎像又见恶化,屡屡梦中惊厥,连日高烧不退。众人受我拖累,每日行进的路程愈短。
同行有位婶子,亡夫是行脚医,因而略懂几分医理,自告奋勇在山村中找来些草药,用缺口的瓦罐煎来,以求换些干粮。
我正捧着药碗发呆,回想昨夜梦中大火连营的赤霄关,却忽听那婶子叹道:“娘子好福气,这兵荒马乱的,还有兄长和相公在身边保护。”
“啊?”我讶然一声。
“我家那老头子也壮得像熊,都说他不像大夫,反倒像是山匪。”婶子失神而笑,“老婆子瞧娘子的相公一路拉车载你,倒想起原先老头子也总拉着板车,带我去赶集……只可惜他进山采药叫狼给咬了,不然这半路上,老婆子也不至于叫贼人抢去口粮……娘子真是好福气。”
我咋舌瞥一眼打盹的憨熊,又指门口戒备的范十月:“你说他是我哥?”
婶子疑惑打量几眼,问:“娘子和壮士有些相像,难道不是兄妹?”
我纳闷蹙眉,又随口遮掩道:“堂兄,堂兄。”
范十月转回半张脸来,又肃然望向门外警戒。
婶子尚在喋喋不休感叹,我晕晕乎乎细思她言语,忽也发觉,范十月的鼻子、眉眼、额头,竟然是与老爹有些相似,甚至比大哥还更相似?
他不会是老爹在外面生的儿子吧?怪道不得老爹一声令下,他就肯千里迢迢来东京给我做副手。
原来这范非范,而是樊?
那难不成,范九月也是我同父异母的姊妹?怪不得西生说我俩背影瞧着像,原来竟都是一家人?
如此一想,我对范十月更多几分信任。只是他嘴严,不论我如何套话,他都不肯透露身世来历,连如何入的斥候营、为何虎口未刺字都不肯说。
歇过一日,我高烧略退,众人便又艰难赶路,终至商洛城外。
范十月探路回禀,称商洛已遭溃军搜刮。
我暗骂一声“畜生”,又不禁生疑:已至关中路,为何还有溃军自北南逃?辽军到底兵分几路,为何不合力攻打东西京?
“哪路军?看见番号没?”我皱眉问。
“拾到一面破损的军旗,应是新安军二营。”范十月答。
我眉皱得更深:新安军不应就近拱卫西京?西京已坚壁清野,新安军为何不坚守城池,反而向关中路调动?辽军又怎会追击新安军而来?到底在追咬哪块肥肉?
疑云重重,却不得解。此时粮药告罄,既然溃军已弃城而逃,也只能入城去找找是否还有遗漏的补给。况且,江恒提过,神医薛通的家乡便在商洛。若是能寻到他老人家,我这日渐恶化的状况,兴许能保稳。
一行人行至县城,城中百姓却纷纷惶然出走,县役也不见踪影。我拦住一人问询,他只道前日那支溃军声称,辽军即刻便要大举南侵,知县等一众官员皆已弃城潜逃。
“新安军到底是谁领兵?辽军怎会一路追来?”我急问。
那人却只说不知,仓皇随人群出城。
惴惴不安进城,好容易探问到薛家宅院,赶去时,却见大门敞开,里头传来女子惊呼和男子的喝骂。
还不待我吩咐,范十月便如虎豹猛突,当先奔跃入宅院中,接着便传来几声惨叫。
西生搀我疾步赶去,只见几名男子伏捯在地,捂腿抱腹,痛呼不已。又有一位少女披头散发,跌坐一旁,捂脸哭泣,身畔的药箱已被砸裂,散落一地药物与少许银钱。
“怎回事?”我上前问。
“方才这几人正行抢劫。”范十月答。
我环视一圈,走近少女身前,扶腰弯身问:“妹子莫怕,我这两位兄弟武艺精湛,不怕谁来抢。”
少女惶然抬头,目光先是落在我脸上,又转而看向隆起的腰腹,心神稍定,问:“你们是谁?你这……面色不大好,是来找大夫?”
我微微点头:“我从京中逃难而来,无奈身怀有孕,一路颠簸,已有些难以支撑。我家相公与薛老先生有些交情,故而前来向老先生求助。”
少女揉揉泪眼:“阿翁长年云游在外,不在家中。二伯听闻北边打仗,已携叔伯、哥哥们前去支援,谁知……谁知这几个混蛋,听闻辽兵要打来,竟来抢劫!”
说罢,她愤恨指向在地几人。
其中一人急忙辩解:“六妹妹,事有误会!我……我只是带朋友来看家护院!”
少女委屈控诉:“你不学无术,在外招摇撞骗,险些治出人命,早被阿翁赶出家门。今日见城中生乱,你竟与盗匪勾结,冲进家来翻箱倒柜,抢了人参、犀角不够,还砸我的药箱!我……我要去报官!”
我轻拍她肩膀:“县官已弃城而逃,这几个贼,我让兄弟绑了,拖出去打死。”
少女怒红的脸色一滞,讷然道:“打死?这……这也不能杀人呀……”
我叹一声气,吩咐敦、范二人先将人绑住,再做计较。
少女勉强定下心神,从地上爬起来,略整衣衫,打量我片刻,正色道:“这位姐姐,我瞧你孕相不太好,又在病中。你先随我进屋,我医术虽不及阿翁,但妇人一科,还算精通。”
我也不再客气,由西生搀进屋中。少女仔细把脉,再撩起我衣衫摸诊半晌,沉脸道:“你自有孕以来,便从未好生静养过?也亏得你习过武,身子还算健壮,不然早已保不住了!”
我忧心问:“那今后,可还能平安生下来?”
“静养一月,我替你调理。你家相公呢?哪有这样照顾孕妻的?叫他进来,我一同吩咐。”少女愤愤不平道。
“他……遭人陷害,贬去了南方。”我摇头苦笑,“妹子,辽兵兴许会打过来,城中不宜久留。劳烦你开几剂安胎药就成,你也尽快去投奔亲戚吧。”
少女面色一黯,委屈道:“叔伯哥哥们都是医痴,不是云游在外,便是赶去战地,只留小叔叔在家。可前日那支溃军前来搜刮,小叔叔答应随军行医,以求给家中留些口粮。谁知小叔叔前脚刚走,家里那些老仆全都吓得四散而逃,唯一剩下那个,还去给盗匪开门……”
我思量片刻:“那不如,你先随我走。我那两位兄弟武艺高强,你随我暂去避难,总比孤身一人安全。”
少女惴惴不安思索片刻,又道:“先不论这些,我去取针,为你施针固脉。”
待少女离去,我又唤来范十月:“方才那几个人里,有一人虎口刺字,应是逃兵。你仔细审审,问清军情,再杀干净,免有后祸。”
之后,我又唤来江怀玉:“你娘这几日走路有些跛。她性子坚韧,有苦不肯说,恐怕脚已发肿。你去找些柴火,烧桶热水,给她泡泡脚。记住,为将者,要洞察入微,为子者,也当细心尽孝。”
江怀玉赧然应好。
待他出去,我又吩咐西生:“你也歇会儿。回头问薛家妹子要几张月事布。我不妨事,你和贞儿姐一路用草木灰,多不方便。”
其后少女取来针,又指挥敦石头去煎药。十五六岁的丫头,倒颇有些医将威严。
施针后,她勒令我至少静养半日,又去为唐贞儿取药,治疗脚上血泡。
这时,范十月回禀:“那逃兵是新安军末等兵,对军情不甚明了,只大略知道有位贵人入驻西京,其后又带走一半守军,连夜西逃。辽左路军分兵一路,由一位萧姓将领率军,一直紧咬在后。另,那位贵人随行的,还有天武军。”
我眉一皱:上四军?能指挥得动上四军的,是哪位贵人?难不成是宁平郡王那老东西深藏不漏,见亲哥作肥饵往东跑,自也携一支兵马往西跑,只待亲哥被俘,便借机上位?
如此一来,我便难以抉择。
此时河面深冻,水路难行。即便我能寻到大船破冰,可战火四燃,噩耗定然传遍四方,江恒多半已离开忠州。就算是沿江东下去江宁,保不齐勇毅侯已率兵北援,万一霍文彦也跟去,我千里投奔,依然会扑空。届时人生地不熟,我这月份愈大,兵荒马乱中只带身边这几个人,实不稳妥。况且,若是坚持南下,唐贞儿母子定会离队。
然而继续往西,便还要与西逃的宁平郡王南北并行,万一辽子折转向南,我岂非要遭无妄之灾?
可陇安确是比忠州或江宁更近,人会跑,城池不会。那小城无甚战略价值,宁平郡王应不会奔此而去。不如先往南绕一段,以山为屏,再走那条早已废弃的商道去往陇安,之后也不必管唐远是否活着,来不来接应,我只要从陇安入西北腹地,怎样都能回家,也再不必成日风声鹤唳,连觉都不敢睡沉。
计策定下,我便又找来少女商议:“妹子,辽兵的行踪有些诡秘,商洛不能久留。你还是随我先去陇安暂避,届时让我家的兵马来接应。”
少女疑惑问:“姐姐你是……”
“赤霄军都虞侯是我爹,全军上下都听他一人指挥。你跟我一路,我保你安全。”我紧盯她双眼,正色答道。
少女思量半晌:“罢了,我看你们不像歹人,那位小相公给娘亲洗脚时,还偷偷掉泪。再说,凭你这状况,没我随时诊治,再颠沛流离下去,定会滑胎。但你得保证,一切听我吩咐治疗,不然我可不管你。”
我从床上撑起身,低头致谢:“多谢妹子!”
少女扶我一把:“别叫妹子了,既要同行,唤我薛六娘就好。”
其后众人也不再耽搁,从薛宅中尽量收整出粮药补给,又牵上两只青驴,一只拉车,一只让范十月骑行。范十月本想让给敦石头,无奈他太过魁梧,恐怕会压坏青驴,只能随车步行一段,再上车歇息一段。他一旦上车,除我以外的人便得下车,不然那青驴不肯走。
这憨实汉子满怀歉意,懊丧道:“我就不该吃那样多。”
“你吃多了长腱子肉,总比那长肥膘的强。”我心疼拍拍他厚实的肩膀,“今后咱们杀回东京,三哥封你做侍卫亲军都指挥!”
憨石头用力点头:“那我要每日打赵礼一百军棍,谁叫他跟三哥说那些不干不净的话!”
“打他两百棍!”我与他击掌为誓,“上车就睡会儿,这一路你最辛苦。”
一路往南绕行一段,终于暂且避开溃军,小心翼翼翻过牛首山、陈仓山,躲开几处流匪,终至武灵山南麓。
陇安位于武灵山北麓,曾是商道重镇。经百余年前十国战乱,中原赤地千里,其后大梁定都东京,商业重心往东南倾斜,陇安便随这条商道彻底没落。
战火尚未燃及此处,南麓附近的村落甚至都不知北辽入侵的消息。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春寒虽料峭,却已可闻见万物化冻的气息。
见此情景,我心中稍安,只觉家乡已在望。
休整过一日,众人再度出发,范十月依然骑驴先行探路。
驴车晃得人昏昏欲睡,我正握着枪簪出神,忽听西生道:“宝珠姐,你变美了。”
我蹙眉一瞥,见这丫头白胖的脸盘已瘦下两圈,眉梢挂着千斤重的疲惫,一双杏目却盛满笑意。
“蓬头垢面,叫花子似的,哪能变美?”我无奈摇头,将枪簪收入袖中。
西生却无比认真:“可你就是变美了,定是六娘子这位神医妙手回春。”
说罢,她又望向薛六娘傻笑。
薛六娘却黑脸道:“我说再歇两日,你非要赶命似的赶。别以为五月就保稳,再不遵从医嘱,仔细我丢下你不管。”
我赔笑脸道:“村落没个城墙沟壑,不安全。还是先去陇安,寻间客栈,再痛快洗个澡,爱歇几日歇几日。”
江怀玉这小子挤在车厢另一头,听闻此言,耳根悄默默泛起一抹红晕。
见我瞧他耳朵,他面色更红,窘道:“我……我下车陪石头哥走走,免得累坏了驴。”说罢,他便掀帘子下车。
可车帘掀开的一刹那,我却瞥见远方有惊鸟飞起。
我心头一凛,急忙捂腹钻出车中,攀在车头放眼一望,只见好几群黑点自前方山林中仓皇高飞,四散而去。
我再拢耳一听——鼓号声!
“石头!”我猛然转头,却见敦石头垂头昏昏而行。
“石头,不对劲!”我大喊一声,他方才回过神来,茫然望我一眼,再转头望向前方。
我也不需再拢耳细听,那鼓号声、惊呼声、马蹄声,已越发清晰!
“快!往树林里避!”我匆忙大喝。
敦石头与江怀玉连忙一左一右,牵驴折转方向。可这畜生却比人敏锐,早已察觉危机,惊怵不动。
“弃车!弃车!”我焦急喝令。
正此时,忽听远处传来范十月的高呼:“大军溃败!快躲!快躲!”
彼时,那座城池,沐浴在柔和暮辉之中,如叠纸戏一般,在我面前一重重翻折开。
彼时,我满怀不悦,满心念着回西北,却依然不由自主,迷失在这炫丽多彩的叠纸戏中。
后来,我亲手在这繁复叠纸戏中,叠出几个朋友,叠出一场马球,叠出一间武行,叠出一只有奶便是爹的逆子,叠出一座满是“丫头兵”的卧云阁,再将那小小的浸月池,也偷偷折叠起来,用纸浆牢牢粘住,从清英斋粘来一个,说不上是朋友或是相公的孩儿他爹来。
天圣十年,腊月廿七,隆冬时节,凌晨时分,我狼狈不堪,逃离东京。
此时,那座城池,黑沉沉肃立在身后,高大的城墙在席天卷地的冷气中,逐渐缩小,塌矮,仿佛被蓝莹莹的雪盖封存。
一个时辰前,敦石头与唐贞儿仓惶逃回,只道唐远深陷敌后,未能随大军撤回。唐德勋非但不愿施以援手,反将唐贞儿扣押,幸得唐家旁支的子侄相助,他二人才能逃离。
唐远阵亡,我南下的计划落空,也不敢再作耽搁,只好携众人仓促往西京暂避。
途中,大雪又降。敦石头在前,埋头倒拉推车,皮帽与厚实的肩背上,已积数层化了又冻的雪泥。
这汉子憨实,我故作轻松打趣他:“原该叫那大鼻子牛来拉车,如今让你霸山熊出这苦力,大材小用。”
“三哥没颠着就成!”憨石头喘气答一声,继续吭哧拉车。
唐贞儿向来身子不大好,从濮阳津仓促往返,又闻噩耗,神思俱碎,已然体力难支,却不愿乘车让敦石头多加负担,由江怀玉搀扶,拖着枪,艰难跟随。
路上倒也不是不能抢夺百姓的毛驴,只是我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禁军出身,实在干不出这丧良心的事来,只能裹紧斗篷,与干粮锅灶一同,坐在板车上。
西生那胖丫头走得浑身热汗,不时拉过我冰凉的手,塞进她短袄中取暖,对我傻笑。
范十月则挺直伤躯,负弓佩刀,在前开道。
望着他的背影,我不禁想起范九月,又忧心起江恒。
辽祸尚未过黄河,忠州远在长江西南,有瞿、范二人贴身护卫,他自也有两招花拳绣腿傍身,不如我现今是个不能摔碰的累赘,应是无碍吧?
小小仙儿如今倒是乖巧,不再动辄以腹痛抗议,只是让我日渐笨重,胸胀腰酸,疲乏不堪,一时极饿,一时又食欲不振,折腾得人心烦。
行过四日,路途过半,难民愈多。一半逃往西京,一半自河北逃亡而来。河北难民皆惊恐万分,只求南下避难,并不断诉说梁军如何溃败,辽兵如何凶残,河北如何尸横遍野。
纵使南北音不甚通畅,然而那些折断的手臂、流血的额头、烧毁的面目,甚至难民中数目甚少的妇孺,已足够散播恐惧。
河西难民随之惊惧失措,逃难的方向逐渐混乱,官道阻塞难行,更不时有军马浩荡奔行,撞倒百姓无数,留一地惊惶痛哭之声。
这几支兵,或半营散军,或整军齐发,有往东京驰援,有往西京而去,也有丢盔弃甲、自北向南奔逃,番号甚为杂乱。
只是我私逃出京,不便上前询问军情,看着官道旁干涸的通济渠,心中暗恨:若是当初让江恒修通这渠,东西京连成防线,又何至于这般被动?偏要劳民伤财去修那破园子,偏要掏空国库去修那鬼园子!待爷爷我杀回东京,头一件事便是火烧巽园!
眼见着局势岌岌可危,众人加紧赶路,距西京已仅剩一日的路程,暂歇于半坡上的废弃村落中。
我这一队仅有三个男丁,江怀玉尚且是半大小子,范十月负伤未愈,敦石头拉车也甚为辛苦。为保全他三人体力,以备应对急情危机,夜间便由唐贞儿和西生轮流值夜。
这夜,西生轻哼着童谣,哄我入睡。恍惚间,我梦回东京,来到那灯山脚下。
我这西北土鳖,从未见过那等盛况,左牵西生,右引佩佩,仰头嘴张得老大。
灯山左侧,青华大帝左手持杨柳枝,右手持水盂,洒下甘霖济世。灯山右侧,勾陈大帝右手持镇天剑,左手持令旗,统御万界兵戈。
灯山正北,横列三道巨门,大匾金书“天圣与民同乐”六字。
天圣与民同乐,天圣与民同乐,天圣十一年,太上圣德道君皇帝花甲圣寿,灯山描金,鲜花着锦,焰火如焚,与民同乐……
我仰望那炫目光影,不禁黯然伤神,再回过神时,西生与周佩佩却不见踪影。方才还有序前行的人群,忽而慌乱起来,惊叫声此起彼伏,人挤人,人踩人,像是要将人芯子从皮囊中硬生生挤出来。
我孤身陷于人群中,惶然无助,只能紧紧护住肚腹,却依然被人推倒在地,立时便遭重重踩踏,又有无数跌倒的躯体倾覆于身,令我无法视物,难以动弹,几乎窒息!
谁来救我?谁来救我?谁来救我?
“仙儿!”我惊叫一声,从梦魇中醒来,本能捂住肚腹,蜷缩起来。
“宝珠姐?”西生急忙凑近,“怎么了?是疼吗?”
我捂腹良久,怔怔道:“它好像……动了一下?”
“当真?”西生惊喜万分,不禁伸手摸来,又匆忙收回手。
我细细感知许久,摇头道:“方才,好似是有轻轻一动,像是……像是定邦的毛尾巴,轻扫过一下。”
西生悲喜交加,撇嘴道:“是我没照顾好定邦……”
“人得活着,不念它了。”我拍拍她脑袋,又望一眼尚在疲惫熟睡的众人,指竖唇前,“别吵他们。认真值夜,明日到了西京,摊开睡。”
说罢,我正待躺下,却嗅到一丝异样。
“什么气味?”我吸鼻细闻,忽觉不妙,“烟气?”
西生看一眼炭火:“应是炭味?”
我摇摇头,趴地附耳倾听,隐隐听见马蹄声隆隆作响,心中警铃大作,忙起身推开破烂的门扉,向西京而望——
火!火光!
暗沉天幕之下,远远近近,数片火光燃起,并且迅速接近!
“起来!都起来!”我忙向屋内大喊,“辽兵来了,快躲去树林!”
众人被喊声惊醒,慌乱一瞬,立刻起身抓起行囊。敦石头还待让我坐上推车,我顾不得许多,驻枪疾行在前:“能走。怀玉,帮石头推车!”
西生也上前帮忙推车,范十月断后。
附近的难民听见动静,纷纷奔出,遥见那火光,全如无头苍蝇般惊叫乱窜。
我回望一眼,皱眉“啧”一声,大呼道:“别乱!去树林,都跟我去树林!东西别拿!快去树林!”
唐贞儿闻声,也停住脚步,协助我大喊:“都别慌!辽兵还有一段距离!一家人相互牵住,别走散!”
有人领头,难民稍定,唐贞儿与范十月断后,我打头在前,带领难民仓促撤入树林,可哭声不觉于耳,全然藏不住人!
我喝止几声也不管用,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握枪四顾之际,却听马蹄声已然接近,随飞箭破空之声,火光迅速燃起。
然而,那群人马中呼喝的指令,分明是汉音!
我立时一僵,捏紧枪杆,瞪着不远处起火的村落与农田,听着逐渐远去的蹄声,不禁浑身发抖——
这帮畜生!这帮畜生!这才到几时?怎可坚壁清野?百姓还未撤进城中,怎可坚壁清野?谁他妈下的军令,怎可坚壁清野?
树林在上风口,浓烟熏不过来,可我竟已泪流满面,恍然怔住不知多久,才听见贯耳的惊哭声,又见许多百姓哭喊着往火场中扑去,试图夺回先前落下的行囊。
“天老爷啊!”
“这群兵贼!”
“活不成了!”
西生方才还扶着我,此刻已全身发软,几乎偎在我身上。黑暗中,敦石头紧紧护住推车,范十月持刀护卫身前。唐贞儿母子紧挨在身后,江怀玉似在低声哽咽。
“西京……去不得了。”我声音滞涩,恍若喉中吞刀,“西京坚壁清野,东京定然已围城。我……我……舆图?舆图在哪儿?我看看舆图,看看舆图……”
仓促逃亡,又岂会随身携带舆图?
我茫然四顾,极力搜索脑中舆图,可那分明已印在脑中的东西,似倏而之间,随大火焚烧殆尽。
“陇安。”唐贞儿忽然出声。
陇安?此去甚远,一路翻山越岭,去那里做甚?
“辽军自东北而来,就算分兵攻打西京,也不会往西再进。”唐贞儿紧握江怀玉发抖的手臂,镇定道,“沿洛水,往洛北,再设法去陇安。”
我闭目苦思,脑中舆图逐渐清晰:有理,东京是国都,应天府有皇帝,辽军应优先往东边那两处去,就算再分一路攻打西京,也断没有再分兵西进的道理。不如先往西南方向行进,尽快避开京畿路战场,至洛北观望片刻,若是冻河解封,南可乘船沿丹水去均州,往襄阳,再入长江,逆流向忠州;往西,也可继续去往陇安,再设法往西北而去。西北路总有几支兵马卖老爹的面子,只要能寻到一支兵马护送我回赤霄关……
正思量间,唐贞儿又道:“陇安守将是家父战友。年初时,四郎写来家书,说他预感不祥,叮嘱我若是东京有难,便去陇安投奔,他设法前去接应。我不信四郎已阵亡,我不信!他定会前去接应!”
泰阿关哗变献降,巨阙关腹背受敌。唐小子幼时便不知变通,如今身陷此等绝境,且不说穿越敌后,千里接应,恐怕生还的几率也几近于无。
我不便戳破此节,勉强定住心神,吩咐众人就地休整一个时辰,便整装上路,前往洛北方向。
骤然遭难的百姓惶然无主,有些仍旧双目失神坐地呢喃,有些已哭哭啼啼往四方散去,有些则不信邪,毅然决然往西京而去。
我这队人身后,也稀稀拉拉随着几家人,多是妇孺,没个当家爷们做主心骨,见范、敦二人虽孔武健壮,却肯听女人发话,便如拽住救命稻草一般,紧拽于身后。
可妇孺的脚力能有多强?起初我还尽量相候,其后实无可奈何,只能自顾闷头赶路,那几家人,也不知是掉队,或是分散向亲戚投奔,全不见踪影。
狼狈而行,路边已见冻毙的死尸,难民、伤兵皆有,衣物多被扒尽,敞开苍白残缺的躯体,脸上却带一丝诡异的微笑。
西生与江怀玉起初还怕得发颤,其后也逐渐神志麻木,垂头随车而行。
其间又不时有难民相遇同行。拖家带口的还好,若是遇上数名青壮结伴,便得时刻提高警惕。仅靠西生与唐贞儿轮流值夜不够稳妥,只能让江怀玉也加进来,他随唐贞儿,我陪西生,两双眼睛盯着,尽力保证敦石头与范十月能在夜间积蓄体力。
一路上,依然不时有败兵散甲从北方逃回,更有甚者,因粮草尽绝,占据城池向百姓强征,堪比一方恶匪。
亏得范十月不辞辛劳,先行探路,方才每次堪堪避开溃军与流匪。其后我与范、唐二人再三合计,决定舍洛北,踏冰过洛水,翻越商山,南去商洛,以避开这莫名其妙往西蔓延的战火。
翻山途中,偶然捡来一只无主的瘦驴,原以为敦石头能自此减少负担,可那四蹄蠢物比两脚的能吃,脾气也大,走过两日,没精料喂它,便果断尥蹶子,多打它两鞭,竟险些将我翻下山道。最终,无奈只能换回熊来拉车。
一路颠簸,我这胎像又见恶化,屡屡梦中惊厥,连日高烧不退。众人受我拖累,每日行进的路程愈短。
同行有位婶子,亡夫是行脚医,因而略懂几分医理,自告奋勇在山村中找来些草药,用缺口的瓦罐煎来,以求换些干粮。
我正捧着药碗发呆,回想昨夜梦中大火连营的赤霄关,却忽听那婶子叹道:“娘子好福气,这兵荒马乱的,还有兄长和相公在身边保护。”
“啊?”我讶然一声。
“我家那老头子也壮得像熊,都说他不像大夫,反倒像是山匪。”婶子失神而笑,“老婆子瞧娘子的相公一路拉车载你,倒想起原先老头子也总拉着板车,带我去赶集……只可惜他进山采药叫狼给咬了,不然这半路上,老婆子也不至于叫贼人抢去口粮……娘子真是好福气。”
我咋舌瞥一眼打盹的憨熊,又指门口戒备的范十月:“你说他是我哥?”
婶子疑惑打量几眼,问:“娘子和壮士有些相像,难道不是兄妹?”
我纳闷蹙眉,又随口遮掩道:“堂兄,堂兄。”
范十月转回半张脸来,又肃然望向门外警戒。
婶子尚在喋喋不休感叹,我晕晕乎乎细思她言语,忽也发觉,范十月的鼻子、眉眼、额头,竟然是与老爹有些相似,甚至比大哥还更相似?
他不会是老爹在外面生的儿子吧?怪道不得老爹一声令下,他就肯千里迢迢来东京给我做副手。
原来这范非范,而是樊?
那难不成,范九月也是我同父异母的姊妹?怪不得西生说我俩背影瞧着像,原来竟都是一家人?
如此一想,我对范十月更多几分信任。只是他嘴严,不论我如何套话,他都不肯透露身世来历,连如何入的斥候营、为何虎口未刺字都不肯说。
歇过一日,我高烧略退,众人便又艰难赶路,终至商洛城外。
范十月探路回禀,称商洛已遭溃军搜刮。
我暗骂一声“畜生”,又不禁生疑:已至关中路,为何还有溃军自北南逃?辽军到底兵分几路,为何不合力攻打东西京?
“哪路军?看见番号没?”我皱眉问。
“拾到一面破损的军旗,应是新安军二营。”范十月答。
我眉皱得更深:新安军不应就近拱卫西京?西京已坚壁清野,新安军为何不坚守城池,反而向关中路调动?辽军又怎会追击新安军而来?到底在追咬哪块肥肉?
疑云重重,却不得解。此时粮药告罄,既然溃军已弃城而逃,也只能入城去找找是否还有遗漏的补给。况且,江恒提过,神医薛通的家乡便在商洛。若是能寻到他老人家,我这日渐恶化的状况,兴许能保稳。
一行人行至县城,城中百姓却纷纷惶然出走,县役也不见踪影。我拦住一人问询,他只道前日那支溃军声称,辽军即刻便要大举南侵,知县等一众官员皆已弃城潜逃。
“新安军到底是谁领兵?辽军怎会一路追来?”我急问。
那人却只说不知,仓皇随人群出城。
惴惴不安进城,好容易探问到薛家宅院,赶去时,却见大门敞开,里头传来女子惊呼和男子的喝骂。
还不待我吩咐,范十月便如虎豹猛突,当先奔跃入宅院中,接着便传来几声惨叫。
西生搀我疾步赶去,只见几名男子伏捯在地,捂腿抱腹,痛呼不已。又有一位少女披头散发,跌坐一旁,捂脸哭泣,身畔的药箱已被砸裂,散落一地药物与少许银钱。
“怎回事?”我上前问。
“方才这几人正行抢劫。”范十月答。
我环视一圈,走近少女身前,扶腰弯身问:“妹子莫怕,我这两位兄弟武艺精湛,不怕谁来抢。”
少女惶然抬头,目光先是落在我脸上,又转而看向隆起的腰腹,心神稍定,问:“你们是谁?你这……面色不大好,是来找大夫?”
我微微点头:“我从京中逃难而来,无奈身怀有孕,一路颠簸,已有些难以支撑。我家相公与薛老先生有些交情,故而前来向老先生求助。”
少女揉揉泪眼:“阿翁长年云游在外,不在家中。二伯听闻北边打仗,已携叔伯、哥哥们前去支援,谁知……谁知这几个混蛋,听闻辽兵要打来,竟来抢劫!”
说罢,她愤恨指向在地几人。
其中一人急忙辩解:“六妹妹,事有误会!我……我只是带朋友来看家护院!”
少女委屈控诉:“你不学无术,在外招摇撞骗,险些治出人命,早被阿翁赶出家门。今日见城中生乱,你竟与盗匪勾结,冲进家来翻箱倒柜,抢了人参、犀角不够,还砸我的药箱!我……我要去报官!”
我轻拍她肩膀:“县官已弃城而逃,这几个贼,我让兄弟绑了,拖出去打死。”
少女怒红的脸色一滞,讷然道:“打死?这……这也不能杀人呀……”
我叹一声气,吩咐敦、范二人先将人绑住,再做计较。
少女勉强定下心神,从地上爬起来,略整衣衫,打量我片刻,正色道:“这位姐姐,我瞧你孕相不太好,又在病中。你先随我进屋,我医术虽不及阿翁,但妇人一科,还算精通。”
我也不再客气,由西生搀进屋中。少女仔细把脉,再撩起我衣衫摸诊半晌,沉脸道:“你自有孕以来,便从未好生静养过?也亏得你习过武,身子还算健壮,不然早已保不住了!”
我忧心问:“那今后,可还能平安生下来?”
“静养一月,我替你调理。你家相公呢?哪有这样照顾孕妻的?叫他进来,我一同吩咐。”少女愤愤不平道。
“他……遭人陷害,贬去了南方。”我摇头苦笑,“妹子,辽兵兴许会打过来,城中不宜久留。劳烦你开几剂安胎药就成,你也尽快去投奔亲戚吧。”
少女面色一黯,委屈道:“叔伯哥哥们都是医痴,不是云游在外,便是赶去战地,只留小叔叔在家。可前日那支溃军前来搜刮,小叔叔答应随军行医,以求给家中留些口粮。谁知小叔叔前脚刚走,家里那些老仆全都吓得四散而逃,唯一剩下那个,还去给盗匪开门……”
我思量片刻:“那不如,你先随我走。我那两位兄弟武艺高强,你随我暂去避难,总比孤身一人安全。”
少女惴惴不安思索片刻,又道:“先不论这些,我去取针,为你施针固脉。”
待少女离去,我又唤来范十月:“方才那几个人里,有一人虎口刺字,应是逃兵。你仔细审审,问清军情,再杀干净,免有后祸。”
之后,我又唤来江怀玉:“你娘这几日走路有些跛。她性子坚韧,有苦不肯说,恐怕脚已发肿。你去找些柴火,烧桶热水,给她泡泡脚。记住,为将者,要洞察入微,为子者,也当细心尽孝。”
江怀玉赧然应好。
待他出去,我又吩咐西生:“你也歇会儿。回头问薛家妹子要几张月事布。我不妨事,你和贞儿姐一路用草木灰,多不方便。”
其后少女取来针,又指挥敦石头去煎药。十五六岁的丫头,倒颇有些医将威严。
施针后,她勒令我至少静养半日,又去为唐贞儿取药,治疗脚上血泡。
这时,范十月回禀:“那逃兵是新安军末等兵,对军情不甚明了,只大略知道有位贵人入驻西京,其后又带走一半守军,连夜西逃。辽左路军分兵一路,由一位萧姓将领率军,一直紧咬在后。另,那位贵人随行的,还有天武军。”
我眉一皱:上四军?能指挥得动上四军的,是哪位贵人?难不成是宁平郡王那老东西深藏不漏,见亲哥作肥饵往东跑,自也携一支兵马往西跑,只待亲哥被俘,便借机上位?
如此一来,我便难以抉择。
此时河面深冻,水路难行。即便我能寻到大船破冰,可战火四燃,噩耗定然传遍四方,江恒多半已离开忠州。就算是沿江东下去江宁,保不齐勇毅侯已率兵北援,万一霍文彦也跟去,我千里投奔,依然会扑空。届时人生地不熟,我这月份愈大,兵荒马乱中只带身边这几个人,实不稳妥。况且,若是坚持南下,唐贞儿母子定会离队。
然而继续往西,便还要与西逃的宁平郡王南北并行,万一辽子折转向南,我岂非要遭无妄之灾?
可陇安确是比忠州或江宁更近,人会跑,城池不会。那小城无甚战略价值,宁平郡王应不会奔此而去。不如先往南绕一段,以山为屏,再走那条早已废弃的商道去往陇安,之后也不必管唐远是否活着,来不来接应,我只要从陇安入西北腹地,怎样都能回家,也再不必成日风声鹤唳,连觉都不敢睡沉。
计策定下,我便又找来少女商议:“妹子,辽兵的行踪有些诡秘,商洛不能久留。你还是随我先去陇安暂避,届时让我家的兵马来接应。”
少女疑惑问:“姐姐你是……”
“赤霄军都虞侯是我爹,全军上下都听他一人指挥。你跟我一路,我保你安全。”我紧盯她双眼,正色答道。
少女思量半晌:“罢了,我看你们不像歹人,那位小相公给娘亲洗脚时,还偷偷掉泪。再说,凭你这状况,没我随时诊治,再颠沛流离下去,定会滑胎。但你得保证,一切听我吩咐治疗,不然我可不管你。”
我从床上撑起身,低头致谢:“多谢妹子!”
少女扶我一把:“别叫妹子了,既要同行,唤我薛六娘就好。”
其后众人也不再耽搁,从薛宅中尽量收整出粮药补给,又牵上两只青驴,一只拉车,一只让范十月骑行。范十月本想让给敦石头,无奈他太过魁梧,恐怕会压坏青驴,只能随车步行一段,再上车歇息一段。他一旦上车,除我以外的人便得下车,不然那青驴不肯走。
这憨实汉子满怀歉意,懊丧道:“我就不该吃那样多。”
“你吃多了长腱子肉,总比那长肥膘的强。”我心疼拍拍他厚实的肩膀,“今后咱们杀回东京,三哥封你做侍卫亲军都指挥!”
憨石头用力点头:“那我要每日打赵礼一百军棍,谁叫他跟三哥说那些不干不净的话!”
“打他两百棍!”我与他击掌为誓,“上车就睡会儿,这一路你最辛苦。”
一路往南绕行一段,终于暂且避开溃军,小心翼翼翻过牛首山、陈仓山,躲开几处流匪,终至武灵山南麓。
陇安位于武灵山北麓,曾是商道重镇。经百余年前十国战乱,中原赤地千里,其后大梁定都东京,商业重心往东南倾斜,陇安便随这条商道彻底没落。
战火尚未燃及此处,南麓附近的村落甚至都不知北辽入侵的消息。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春寒虽料峭,却已可闻见万物化冻的气息。
见此情景,我心中稍安,只觉家乡已在望。
休整过一日,众人再度出发,范十月依然骑驴先行探路。
驴车晃得人昏昏欲睡,我正握着枪簪出神,忽听西生道:“宝珠姐,你变美了。”
我蹙眉一瞥,见这丫头白胖的脸盘已瘦下两圈,眉梢挂着千斤重的疲惫,一双杏目却盛满笑意。
“蓬头垢面,叫花子似的,哪能变美?”我无奈摇头,将枪簪收入袖中。
西生却无比认真:“可你就是变美了,定是六娘子这位神医妙手回春。”
说罢,她又望向薛六娘傻笑。
薛六娘却黑脸道:“我说再歇两日,你非要赶命似的赶。别以为五月就保稳,再不遵从医嘱,仔细我丢下你不管。”
我赔笑脸道:“村落没个城墙沟壑,不安全。还是先去陇安,寻间客栈,再痛快洗个澡,爱歇几日歇几日。”
江怀玉这小子挤在车厢另一头,听闻此言,耳根悄默默泛起一抹红晕。
见我瞧他耳朵,他面色更红,窘道:“我……我下车陪石头哥走走,免得累坏了驴。”说罢,他便掀帘子下车。
可车帘掀开的一刹那,我却瞥见远方有惊鸟飞起。
我心头一凛,急忙捂腹钻出车中,攀在车头放眼一望,只见好几群黑点自前方山林中仓皇高飞,四散而去。
我再拢耳一听——鼓号声!
“石头!”我猛然转头,却见敦石头垂头昏昏而行。
“石头,不对劲!”我大喊一声,他方才回过神来,茫然望我一眼,再转头望向前方。
我也不需再拢耳细听,那鼓号声、惊呼声、马蹄声,已越发清晰!
“快!往树林里避!”我匆忙大喝。
敦石头与江怀玉连忙一左一右,牵驴折转方向。可这畜生却比人敏锐,早已察觉危机,惊怵不动。
“弃车!弃车!”我焦急喝令。
正此时,忽听远处传来范十月的高呼:“大军溃败!快躲!快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