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线听着莫名有些熟悉,季书瑜顿住了动作,一时也不知是该走该留。但闻耳畔那道脚步声渐近,她思忖片刻,索性抬步直接绕过掩体走了出来。
却不想,下一刻,对上的竟是一双熟悉的眼眸。
“嫂嫂……”
闻人雅嘴唇嗫嚅,双手紧攥着袖角,呆愣地立在原地,身旁却是空无一人。
“方才说话的人在何处?”季书瑜往四周扫视一圈,并没发现那人的身影,不由得出声询问。
闻人雅愣愣地回道:“他……他走了。”
闻言,季书瑜上前几步,越过她的身形抬目向前方林道处望去。
视野中那身量纤瘦削长的人已经走远,身影隐没于远处幽暗竹林的阴影之中,只有一角青色袍角尚且在风中飘摇,异常醒目。
“嫂嫂,我同他没有什么,求你,求你千万别告诉我娘。如若被她知晓了我今日擅自见了外男的事,一定会罚我关禁闭的……”
闻人雅神色慌乱,见季书瑜久久不出声,眼中倏然落下泪,握着她的手腕苦苦哀求道。
季书瑜回首,以指腹为她拭去眼泪,抬手握住她冰凉的手,温声劝慰道:“别哭。”
“嫂嫂答应我不说……我就不哭……”闻人雅抽抽搭搭的抹泪,执着地向她讨要一个允诺。
她垂下眼睫,掩住眼底的疑惑之色,微微颔首,无奈道:“安心,我不告诉别人。这事暂且不提,你先收拾一下妆面随我回去,我们离席太久恐会惹人心生猜疑。”
“好,雅儿都听嫂嫂的。”
闻人雅闻言方才破涕为笑,忙点了点头,取了帕子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面上的泪珠。
*
待散了席,天色已是浑黑。
数十位烛奴身着绿袍,腰系束带,执着以龙檀木雕成的烛跋,列立于园中,为来往女客照明脚下道路。
出了府门,直到二人坐上马车之后,季书瑜方才觉着那股一直于暗处隐隐着窥视着她们的视线消失了。
她抬手掀起帘子的一角,向外头望去,神情莫名有些凝重。
“嫂嫂在看什么?”
闻人雅情绪低落,俯身抱住她的腰肢,将脸埋于美人怀中,轻嗅她身上的香气。
“嫂嫂的气味跟兄长身上的真是一模一样。”她忽而抬起脑袋,抽动着小鼻子,带着些许模糊不清的鼻音说道。
“不像是单纯的香料气味,而是那种隐秘的……”
季书瑜动作略有不自然地将她四处作乱的脑袋轻轻推开,抬腕于鼻尖下嗅了嗅,打断她的话,说道:“没有,就只是普通的香料。”
被她严肃的神情逗乐,闻人雅以手掩唇,发出一串闷闷的笑声。
“嫂嫂平日里如兄长一般温温柔柔,清冷若云中仙,缥缈的好似叫人永远摸不见抓不着。倒是眼下这般略带羞赧的神情瞧着更有些烟火气,也更叫人亲近些。”
闻言,季书瑜没好气地垂首瞥她一眼,“莫要再胡言了。话说回来,今日之事到底是什么情况?”
闻人雅识趣的闭上嘴巴,沉默了一会儿,方才答道:“非是雅儿有意要欺瞒嫂嫂。那人乃是东宣王之义子,名唤楚江生,但我与他确实并不如何相熟,就只是有过几面之缘而已……”
“此话当真?”
对上季书瑜的视线,她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就是这样。”
“你还在瞒我,若是不熟,你今日如何还会与他于林中相会?”
闻人雅撇撇嘴,仍要辩解,道:“只是说几句话而已,今日到访的都是女客,他为外男,自然是不方便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
见她还要再问,闻人雅索性再度扑上前去,搂紧了她的纤腰,求饶道:“嫂嫂,好嫂嫂,我说我说,你就别再胡乱问了嘛。但我说了,你可千万不能同旁人讲,也不能同我生气。”
见她点了头,闻人雅方才慢吞吞地解释起来:“我心中确实属意于楚公子……但那是因为,我是大房中唯一的姑娘,以爹娘现下的态度来看,十有八九会让我如我姑母一般,入到宫中去侍奉天子左右,连着几月几载都不能再回到兰泽探望家人……我不喜欢那样的生活。”
季书瑜轻轻挑眉,道:“所以,你是想提前为自己谋划出路,亲自挑选一位合适的郎君?”
闻人雅点点头,道:“我不想去到京畿做什么妃嫔,如若不然,他们也可能会将我送往异国与其他世家联姻,只待入了洞房才能知晓对方到底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横竖我都不会幸福的,不若就近挑个中意的、知根知底的成婚。楚公子虽说原本出身算不得太好,但胜在那张皮相出色,乃是兰州出了名的俊俏,倒是很合我心意。如若他肯上门提亲,凭着东宣王府的门第,想来爹娘应是不会太过为难他的。”
季书瑜知晓了其中原委,缓慢地点了点头,思忖片刻之后,忽而又问道:“可闻人世家能历经几朝而屹立不倒,靠的也并非是单纯的裙带姻亲的关系。你又是爹娘唯一的女儿,他们向来疼宠你,如若你咬定此事不放,想来他们应是不会罔顾你的意愿,狠心将你送往远方联姻吧?”
闻人雅摇摇头,苦笑道:“爹娘是疼爱我,可联姻便是所有世家女儿的使命,有些东西到底是大不过权势与利益去的……嫂嫂会嫁入闻人府,不也是因此缘故吗?”
她抬手拭去眼角的泪珠,言道:“嫂嫂有所不知,兄长虽于少年之时便因才学出众而盛名远扬,因此颇得祖父青睐。然而就在不久前,兄长旧疾突发,医师诊脉后,说是再难根治,也正是因此,他从此便不再是祖父最为属意的下任家主之人选,大房也隐隐有没落于二房之下的兆头。爹娘这才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望我能嫁得一门好婚事,作为筹码,为长兄增添些胜算。”
“旧疾……”
季书瑜闻言有些不可置信,待对上闻人雅那双疑惑的眼,方才强自镇定下来,尚且抱有一丝侥幸之心,试探道:“我与夫郎日夜相处一月有余,并未发觉他身体有恙……”
以为她是心疼兄长从而乱了方寸,闻人雅叹口长气,继续说道:“此事是娘令我暂且先瞒着你不说的。兄长幼时于学宫学书,因着身边侍奉的下人疏漏,失足跌落寒泉之中,从此便落下了病根,每到阴雨寒天便会浑身疼痛难忍,需以各种烈性草药泡浴才能缓和症状……待后来又以各种天材地宝养了许久方才有所好转,本以为这病算是彻底好了,可就在前不久,也不知究竟是何缘故,兄长旧疾突发,竟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发作都更为严重,甚至连下榻走动都难。也是因此,他方才头一回向公衙告了长假,于府中闭门休养了一月有余。”
听完这席话,季书瑜的思绪若叫无形的千万纫丝勾缠,蓦然有些混沌。
“说来,兄长他本人也没有什么争夺权势的野心,近几年一直是专注于调养身体。他常同我说,冥冥之中皆有定数,眼下这般清闲的日子就很好,让我无须为他的前路担忧操心,甚至为此而赌上往后的生活。也正是因此,我才会想着违逆爹娘的心愿,为自己做一次主,亲自挑选夫婿……嫂嫂,你可千万别怪我……”
之后的话,季书瑜再没听了。
她低眸不语,脑海中思绪纷乱,直至回到府中也仍是有些浑浑噩噩的,心中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待送走了闻人雅,她拒绝了小厮的陪同,独自一人徒步走回院子。
于漆黑的路径上吹着夜风,抛去了纷乱思绪,脑海中逐渐清明起来。她以一种尽量平静的情绪,仔细复盘起入府后的点点滴滴。
自打嫁入闻人府以来,她便每日跟在王氏身边学习打点中馈,因为怕打草惊蛇,叫人发觉了她的真实身份,她并没有急于往其他院中安插眼线,也从来没有仔细探查过府中的情况。
这也导致,她竟直至如今才知晓了这些明明十分紧要的消息。
如今想来,王氏每日里给她灌的那些汤药,应也是为了叫她能早些诞下子嗣,好为闻人策坐稳下任家主之位添加砝码。
可若不是闻人策,那眼下府中最受闻人家主青睐的人又会是谁呢?
这个问题一出,几乎是下意识地,她脑海中便骤然滑过了那张昳丽邪气的面容,与他那一双狭长妖异的桃花眼。
是了,只会是他了。
她闭了闭眼,一股前所未有的疲惫之感涌上心头。
是二房次子,闻人珏。
他能文善武,亦是少年才高,为人又极为老成圆滑,在东宣名士圈中很是吃得开。之前还因为偶然救下过季芝华,很受东宣王爷的喜爱与器重。
闻人世家中,除了大房的嫡长公子,就属他与权贵来往最为密切。
她与他接触过多次,对于他的为人再是清楚不过。闻人珏有谋夺权势的野心,亦有足以与之相配的能力,手段狠戾,可谓是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他会是很棘手的麻烦。
季书瑜抬首望天,心中忽而有些茫然。
可若按小姑所说,闻人策如今早已失去了做家主的念头,她又该如何做,才能使他重新产生与闻人珏相争的想法呢……
粉唇启张,无声地将闻人策的名字于唇边反复喃喃轻吟。与此同时,脑海中竟是下意识地浮现出玉郎修长若竹的身影。
她低眸思索间,忽而发觉,他的眉目、笑貌,不知何时竟好似早已刻入她心间。每一个神情,每一枚小痣,她都意外的熟悉。
她怔怔地出神,不由自主地又想到他早上那个轻若鸿毛的吻。忽而间,心中没来由的升起那么一点点渴望,渴望能够早些回去见他。听他说话。
至少,那一刻,她确确实实是轻松的。
“夫人。”
熟悉的音色于耳畔若月色般莹莹而荡,若良人温声轻唤。
以为是错听,她脚步顿住,直待那声音唤了第二遍,才若有所觉般抬首循着声源方向望去。
四下里皆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有远处有一道隐隐的光亮,似在向她逐渐靠近。
那人身披靛青色披风,长身鹤立,如她一般同在夜中行走。
只是他手中多了一盏灯盏,装点着这月华收敛的茫茫夜色,为她带来一点光明、温暖和希望。
他是为她而来。
似牧羊人于旷野行走,寻找自己走失的羔羊。
玉郎眉眼精致,长翎睫羽下投落一层极浅的阴影,抬眸专注地望向她,唇边含笑,温声唤她。
“夜已深,该归家了,夫人。”
却不想,下一刻,对上的竟是一双熟悉的眼眸。
“嫂嫂……”
闻人雅嘴唇嗫嚅,双手紧攥着袖角,呆愣地立在原地,身旁却是空无一人。
“方才说话的人在何处?”季书瑜往四周扫视一圈,并没发现那人的身影,不由得出声询问。
闻人雅愣愣地回道:“他……他走了。”
闻言,季书瑜上前几步,越过她的身形抬目向前方林道处望去。
视野中那身量纤瘦削长的人已经走远,身影隐没于远处幽暗竹林的阴影之中,只有一角青色袍角尚且在风中飘摇,异常醒目。
“嫂嫂,我同他没有什么,求你,求你千万别告诉我娘。如若被她知晓了我今日擅自见了外男的事,一定会罚我关禁闭的……”
闻人雅神色慌乱,见季书瑜久久不出声,眼中倏然落下泪,握着她的手腕苦苦哀求道。
季书瑜回首,以指腹为她拭去眼泪,抬手握住她冰凉的手,温声劝慰道:“别哭。”
“嫂嫂答应我不说……我就不哭……”闻人雅抽抽搭搭的抹泪,执着地向她讨要一个允诺。
她垂下眼睫,掩住眼底的疑惑之色,微微颔首,无奈道:“安心,我不告诉别人。这事暂且不提,你先收拾一下妆面随我回去,我们离席太久恐会惹人心生猜疑。”
“好,雅儿都听嫂嫂的。”
闻人雅闻言方才破涕为笑,忙点了点头,取了帕子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面上的泪珠。
*
待散了席,天色已是浑黑。
数十位烛奴身着绿袍,腰系束带,执着以龙檀木雕成的烛跋,列立于园中,为来往女客照明脚下道路。
出了府门,直到二人坐上马车之后,季书瑜方才觉着那股一直于暗处隐隐着窥视着她们的视线消失了。
她抬手掀起帘子的一角,向外头望去,神情莫名有些凝重。
“嫂嫂在看什么?”
闻人雅情绪低落,俯身抱住她的腰肢,将脸埋于美人怀中,轻嗅她身上的香气。
“嫂嫂的气味跟兄长身上的真是一模一样。”她忽而抬起脑袋,抽动着小鼻子,带着些许模糊不清的鼻音说道。
“不像是单纯的香料气味,而是那种隐秘的……”
季书瑜动作略有不自然地将她四处作乱的脑袋轻轻推开,抬腕于鼻尖下嗅了嗅,打断她的话,说道:“没有,就只是普通的香料。”
被她严肃的神情逗乐,闻人雅以手掩唇,发出一串闷闷的笑声。
“嫂嫂平日里如兄长一般温温柔柔,清冷若云中仙,缥缈的好似叫人永远摸不见抓不着。倒是眼下这般略带羞赧的神情瞧着更有些烟火气,也更叫人亲近些。”
闻言,季书瑜没好气地垂首瞥她一眼,“莫要再胡言了。话说回来,今日之事到底是什么情况?”
闻人雅识趣的闭上嘴巴,沉默了一会儿,方才答道:“非是雅儿有意要欺瞒嫂嫂。那人乃是东宣王之义子,名唤楚江生,但我与他确实并不如何相熟,就只是有过几面之缘而已……”
“此话当真?”
对上季书瑜的视线,她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就是这样。”
“你还在瞒我,若是不熟,你今日如何还会与他于林中相会?”
闻人雅撇撇嘴,仍要辩解,道:“只是说几句话而已,今日到访的都是女客,他为外男,自然是不方便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
见她还要再问,闻人雅索性再度扑上前去,搂紧了她的纤腰,求饶道:“嫂嫂,好嫂嫂,我说我说,你就别再胡乱问了嘛。但我说了,你可千万不能同旁人讲,也不能同我生气。”
见她点了头,闻人雅方才慢吞吞地解释起来:“我心中确实属意于楚公子……但那是因为,我是大房中唯一的姑娘,以爹娘现下的态度来看,十有八九会让我如我姑母一般,入到宫中去侍奉天子左右,连着几月几载都不能再回到兰泽探望家人……我不喜欢那样的生活。”
季书瑜轻轻挑眉,道:“所以,你是想提前为自己谋划出路,亲自挑选一位合适的郎君?”
闻人雅点点头,道:“我不想去到京畿做什么妃嫔,如若不然,他们也可能会将我送往异国与其他世家联姻,只待入了洞房才能知晓对方到底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横竖我都不会幸福的,不若就近挑个中意的、知根知底的成婚。楚公子虽说原本出身算不得太好,但胜在那张皮相出色,乃是兰州出了名的俊俏,倒是很合我心意。如若他肯上门提亲,凭着东宣王府的门第,想来爹娘应是不会太过为难他的。”
季书瑜知晓了其中原委,缓慢地点了点头,思忖片刻之后,忽而又问道:“可闻人世家能历经几朝而屹立不倒,靠的也并非是单纯的裙带姻亲的关系。你又是爹娘唯一的女儿,他们向来疼宠你,如若你咬定此事不放,想来他们应是不会罔顾你的意愿,狠心将你送往远方联姻吧?”
闻人雅摇摇头,苦笑道:“爹娘是疼爱我,可联姻便是所有世家女儿的使命,有些东西到底是大不过权势与利益去的……嫂嫂会嫁入闻人府,不也是因此缘故吗?”
她抬手拭去眼角的泪珠,言道:“嫂嫂有所不知,兄长虽于少年之时便因才学出众而盛名远扬,因此颇得祖父青睐。然而就在不久前,兄长旧疾突发,医师诊脉后,说是再难根治,也正是因此,他从此便不再是祖父最为属意的下任家主之人选,大房也隐隐有没落于二房之下的兆头。爹娘这才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望我能嫁得一门好婚事,作为筹码,为长兄增添些胜算。”
“旧疾……”
季书瑜闻言有些不可置信,待对上闻人雅那双疑惑的眼,方才强自镇定下来,尚且抱有一丝侥幸之心,试探道:“我与夫郎日夜相处一月有余,并未发觉他身体有恙……”
以为她是心疼兄长从而乱了方寸,闻人雅叹口长气,继续说道:“此事是娘令我暂且先瞒着你不说的。兄长幼时于学宫学书,因着身边侍奉的下人疏漏,失足跌落寒泉之中,从此便落下了病根,每到阴雨寒天便会浑身疼痛难忍,需以各种烈性草药泡浴才能缓和症状……待后来又以各种天材地宝养了许久方才有所好转,本以为这病算是彻底好了,可就在前不久,也不知究竟是何缘故,兄长旧疾突发,竟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发作都更为严重,甚至连下榻走动都难。也是因此,他方才头一回向公衙告了长假,于府中闭门休养了一月有余。”
听完这席话,季书瑜的思绪若叫无形的千万纫丝勾缠,蓦然有些混沌。
“说来,兄长他本人也没有什么争夺权势的野心,近几年一直是专注于调养身体。他常同我说,冥冥之中皆有定数,眼下这般清闲的日子就很好,让我无须为他的前路担忧操心,甚至为此而赌上往后的生活。也正是因此,我才会想着违逆爹娘的心愿,为自己做一次主,亲自挑选夫婿……嫂嫂,你可千万别怪我……”
之后的话,季书瑜再没听了。
她低眸不语,脑海中思绪纷乱,直至回到府中也仍是有些浑浑噩噩的,心中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待送走了闻人雅,她拒绝了小厮的陪同,独自一人徒步走回院子。
于漆黑的路径上吹着夜风,抛去了纷乱思绪,脑海中逐渐清明起来。她以一种尽量平静的情绪,仔细复盘起入府后的点点滴滴。
自打嫁入闻人府以来,她便每日跟在王氏身边学习打点中馈,因为怕打草惊蛇,叫人发觉了她的真实身份,她并没有急于往其他院中安插眼线,也从来没有仔细探查过府中的情况。
这也导致,她竟直至如今才知晓了这些明明十分紧要的消息。
如今想来,王氏每日里给她灌的那些汤药,应也是为了叫她能早些诞下子嗣,好为闻人策坐稳下任家主之位添加砝码。
可若不是闻人策,那眼下府中最受闻人家主青睐的人又会是谁呢?
这个问题一出,几乎是下意识地,她脑海中便骤然滑过了那张昳丽邪气的面容,与他那一双狭长妖异的桃花眼。
是了,只会是他了。
她闭了闭眼,一股前所未有的疲惫之感涌上心头。
是二房次子,闻人珏。
他能文善武,亦是少年才高,为人又极为老成圆滑,在东宣名士圈中很是吃得开。之前还因为偶然救下过季芝华,很受东宣王爷的喜爱与器重。
闻人世家中,除了大房的嫡长公子,就属他与权贵来往最为密切。
她与他接触过多次,对于他的为人再是清楚不过。闻人珏有谋夺权势的野心,亦有足以与之相配的能力,手段狠戾,可谓是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他会是很棘手的麻烦。
季书瑜抬首望天,心中忽而有些茫然。
可若按小姑所说,闻人策如今早已失去了做家主的念头,她又该如何做,才能使他重新产生与闻人珏相争的想法呢……
粉唇启张,无声地将闻人策的名字于唇边反复喃喃轻吟。与此同时,脑海中竟是下意识地浮现出玉郎修长若竹的身影。
她低眸思索间,忽而发觉,他的眉目、笑貌,不知何时竟好似早已刻入她心间。每一个神情,每一枚小痣,她都意外的熟悉。
她怔怔地出神,不由自主地又想到他早上那个轻若鸿毛的吻。忽而间,心中没来由的升起那么一点点渴望,渴望能够早些回去见他。听他说话。
至少,那一刻,她确确实实是轻松的。
“夫人。”
熟悉的音色于耳畔若月色般莹莹而荡,若良人温声轻唤。
以为是错听,她脚步顿住,直待那声音唤了第二遍,才若有所觉般抬首循着声源方向望去。
四下里皆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有远处有一道隐隐的光亮,似在向她逐渐靠近。
那人身披靛青色披风,长身鹤立,如她一般同在夜中行走。
只是他手中多了一盏灯盏,装点着这月华收敛的茫茫夜色,为她带来一点光明、温暖和希望。
他是为她而来。
似牧羊人于旷野行走,寻找自己走失的羔羊。
玉郎眉眼精致,长翎睫羽下投落一层极浅的阴影,抬眸专注地望向她,唇边含笑,温声唤她。
“夜已深,该归家了,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