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马车上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儿掰着手指,又背了一遍《声律启蒙》,扎着两个圆圆发髻的脑袋,终于忍不住钻出了粗布门帘,好奇的盯着码头上撑伞而立的一对男女。
码头上,秋雨下得又细又密。
小女孩儿起身想爬下马车找娘亲,小脚才挪了两步,就被守在马车旁的侍女伸手拦住。
她抓着侍女的衣袖,小嘴一撇,眼眶里包着泪,似乎随时就要哭起来。
侍女只好赶紧想办法哄住小主人,“这会儿下着雨呢,小姐下车淋了雨就会生病,要喝很苦的药。小姐乖乖待在马车里,奴过去问问好不好?”
小女孩儿点了点头,但仍不肯回到车内,只用祈求的目光催着她快去。
侍女仔细吩咐着一旁站着的小侍女看好小姐,这才撑伞过去。
雨下得大了些。
站在车辕上的小女孩儿,猛地睁大了眼睛,立刻跳下马车,不顾一切地往前跑。身后的小侍女反应过来也边喊着小姐边追了上去。
“阿娘……阿娘等等蕖儿,阿娘……”
小女孩儿跑得急没看着脚下,被烂麻绳一绊,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码头上正准备离开的女人回头看了一眼摔倒的女儿,心一狠转身登上了船。
男人见状连忙丢了伞抱起她,将她紧紧搂在臂弯里。
小女孩儿看着娘亲上了船,更加激烈的挣扎了起来,不停的扒拉着男人的手臂,不断哭喊着“阿娘,我要阿娘……舅舅放开我,我要和阿娘回去……阿娘……呜呜……阿娘……”
“阿娘,你不要我了吗?阿娘……”
……
沈拒霜被阿满摇醒,发怔之际,喉咙干哑得说不出话。
阿满知道小姐到青州十二年了,心里一直放不下的就是那日在青州渡口被夫人抛下的事,今夜哭成这样怕是又梦到。
阿满给她绞了热帕子递过去,心疼地问,“小姐又梦魇了?”
沈拒霜用帕子擦去脸上的泪渍,又接过茶水润了嗓子,这才点头。她忽地想起了什么似的,急急问道,“现在几时了?”
“才过卯时,小姐还要再睡会儿么?”
沈拒霜摇了摇头,利落地起身,“左右醒了就早些起吧,今日十分紧要,阿满你收拾完再去清点一下行李,我梳洗完给舅舅留封信咱们就出发。”
阿满脚步轻快,兴奋道:“嗯!小姐我先将你的包袱放上马车,估摸着严三郎也该到了。”
阿满推门出去后,沈拒霜在窗下的菱花镜前坐下。
镜子里的女子已是豆蔻之年,她生得一对细眉,杏眼含着还未散去的水光,琼鼻樱唇,肌肤胜雪,正如一枝饱满又娇艳的的木芙蓉,傲霜而绽。
也许自己的眉目之间也与母亲有几分相似吧?
沈拒霜自嘲地笑了笑,心中怅惘,其实,她也不大记得娘亲的模样了。
就算方才在梦里,也只是一个朦胧的影子。
沈拒霜将头发挽起,用一只样式简单的榉木簪束好,又换上寻常的素色圆领袍,这才铺开纸笺,凝了凝神提笔写信。
阿满从小院到后门来回了几趟,都是轻着步子,一点儿也不敢发出声响。
眼看快到府中奴仆晨起的时辰了,阿满只好又来窗前催了催,她将信匆匆放在了妆奁前,才合上房门与阿满往后门上去。
严三郎不曾见过主家小姐这副打扮,一时差点没认出。
阿满把沈拒霜扶上马车,又坐在了车辕上,疑惑地拍了拍严三郎的肩膀,“愣着做什么,快驾车出发呀!”
“这就走,这就走。”严三郎忙不迭的应道。
沈拒霜拨开车帘,看着生活了十二年的府邸和街巷慢慢倒去,心里突然五味杂陈,难以言明。
沈拒霜唯一愧疚的就是舅舅,舅舅养育了她十余载,她如今却不告而别,实在是不孝。
可是她一定得回去。
从来到青州的那一天起,她就想回去,为此筹谋了数年。
她还想亲口问阿爹阿娘,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么多年了,为何不来接我?哪怕是一封家书呢……
十二年时间,她也懂得了无人可依的人,要自己学会坚强,学会咽下痛楚,学会寄人篱下时如何委屈求全。
在众人眼里她就是柔善可亲、端庄得体的表小姐,没有人知道每次午夜梦回的时候,她总是被噩梦惊醒,在夜里独自吞下一声声呜咽。
她只是不愿意相信,自己是被抛弃的那一个。
……
转眼马车就出了城,天才蒙蒙亮,路上有零散的挑着菜蔬进城贩卖的农人,见了马车都纷纷避让在侧。
约摸到了辰时,天光愈亮,荒野里隐隐有雾气升腾。
阿满瞧着雾气越来越重,心中不由得担忧了起来,“小姐,外面起雾了,若是江上起了雾怕是不能行船了。”
今日这么不巧,竟起了雾。
沈拒霜掀开车上门帘,见外面雾气果然浓重,视野所见不过百尺。码头上的情形想必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可眼下也只能先到码头再做计较。
沈拒霜眉头微皱,抿了抿唇,但还是柔声宽慰二人,“既然已经出了城,阿满就不必担心了,最坏也不过在码头淹留片刻罢了。严三郎你驾车要当心些,这会儿雾大的很,慢些也没甚紧要,切莫在路上出了意外。”
严三郎大声“欸”了一声,拉紧的缰绳又松了些。
严三郎听了小姐关心,心中自是十分熨帖,模样憨厚的半大小子眼角眉梢都带着喜气。
路途无趣,严三郎特意捡了自己阿姊的笑话来说与她听,“小姐你不知,阿姊昨夜里怎么也睡不着,才三更天便来敲门说要早早出发,才三更天呐,邻里做包子的都还没起来和面,城门都没开,我只好又劝阿姊再去睡一会儿。”
阿满倒是噗嗤一笑,深表理解,“莫说春桃阿姊,一想到要去郢都了,我夜里也没睡好。”
沈拒霜眉眼带笑,问道,“春桃阿姊如今到码头没有?”
“算脚程,应当是到了,我将阿姊送出城门就回转往林宅去接您了。”
阿满与严三郎接着话头说笑起来,沈拒霜靠在车厢壁上闭目养神,心中又将银钱、路程琢磨了一遍。
听得人声嘈杂,就知码头到了。
因为起雾,此刻滞留在码头上的人不少。
叫卖的摊贩,搬货的长工,带着货物的商贾,挤挤攘攘的总有几个不对付的叫骂了起来。富贵人家有小厮开道,栈桥上也跪着不少乞食的,卖朝食的小摊锅炉间腾着热气,食物的香味和码头各种新鲜鱼获、瓜果柴薪的气味交织着。
他们赁的船就泊在码头,阿满一见码头上人这么多,转过头说,“小姐你去船上等吧,我去买些朝食回来。”
沈拒霜下了马车,在码头上候了许久的严春桃便迎了上来,又领着她上了船。
这乌篷船不大,舱中铺着蔑席,只设了一张矮几并几张蒲垫,前舱与后舱之间隔着一张竹编的帘子,后舱设有睡铺,被褥都浆洗的发白,还算干净,只是简陋了些。
这边阿满买了些包子烧饼回来堆在矮几上,码头上的食物算不上好吃,胜在量大管饱,沈拒霜只浅用了些就没了胃口。
严春桃到后艄煮茶,问船家几时能开船。
船家捻着须发愁,只说这江上大雾也说不准什么时候散,让他们只管听码头的铜铎,声一响便开船。
码头上的人愈来愈多,时不时也有人闹事,带着朴刀巡逻的皂隶也多了些。
阿满和严三郎有些紧张的守在甲板上,心里都想着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千万不能出意外啊。
巳时刚过,雾气散了大半。
码头上的铜铎被敲得震震作响,大大小小的船只争先恐后的出发,江面上一时百舸争流,船家也慢慢摇橹驶出埠头。
眼看就要离开青州了,沈拒霜走出船舱,想再看一眼青州城。
这一次,她心中却再没了不舍,只隐隐有些欣喜,终于可以回去了。
水道上行船如织,一艘巍峨的官船突然改变了航道,听得“哐”的一声巨响,船只几欲掀翻,她身形随之一晃,天旋地转之间竟然跌下船去。
“救命……救命……救我……”
沈拒霜脑中一片混沌,本能的大声呼救。
“救我……”
她的喉咙因为呛水刺痛得发不出声,只能慌乱的挥动着手臂想要浮起来,可是她越是挣扎越难受,窒息的感觉让她使不上力,冰冷刺骨的江水也一点点剥离着她的体温。
她第一次觉得死亡,离她这么近,却又无能为力。
在她的意识消散前的那一刻,她感觉到有人托住了她,那人在她耳边说,“抓住我。”
马车上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儿掰着手指,又背了一遍《声律启蒙》,扎着两个圆圆发髻的脑袋,终于忍不住钻出了粗布门帘,好奇的盯着码头上撑伞而立的一对男女。
码头上,秋雨下得又细又密。
小女孩儿起身想爬下马车找娘亲,小脚才挪了两步,就被守在马车旁的侍女伸手拦住。
她抓着侍女的衣袖,小嘴一撇,眼眶里包着泪,似乎随时就要哭起来。
侍女只好赶紧想办法哄住小主人,“这会儿下着雨呢,小姐下车淋了雨就会生病,要喝很苦的药。小姐乖乖待在马车里,奴过去问问好不好?”
小女孩儿点了点头,但仍不肯回到车内,只用祈求的目光催着她快去。
侍女仔细吩咐着一旁站着的小侍女看好小姐,这才撑伞过去。
雨下得大了些。
站在车辕上的小女孩儿,猛地睁大了眼睛,立刻跳下马车,不顾一切地往前跑。身后的小侍女反应过来也边喊着小姐边追了上去。
“阿娘……阿娘等等蕖儿,阿娘……”
小女孩儿跑得急没看着脚下,被烂麻绳一绊,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码头上正准备离开的女人回头看了一眼摔倒的女儿,心一狠转身登上了船。
男人见状连忙丢了伞抱起她,将她紧紧搂在臂弯里。
小女孩儿看着娘亲上了船,更加激烈的挣扎了起来,不停的扒拉着男人的手臂,不断哭喊着“阿娘,我要阿娘……舅舅放开我,我要和阿娘回去……阿娘……呜呜……阿娘……”
“阿娘,你不要我了吗?阿娘……”
……
沈拒霜被阿满摇醒,发怔之际,喉咙干哑得说不出话。
阿满知道小姐到青州十二年了,心里一直放不下的就是那日在青州渡口被夫人抛下的事,今夜哭成这样怕是又梦到。
阿满给她绞了热帕子递过去,心疼地问,“小姐又梦魇了?”
沈拒霜用帕子擦去脸上的泪渍,又接过茶水润了嗓子,这才点头。她忽地想起了什么似的,急急问道,“现在几时了?”
“才过卯时,小姐还要再睡会儿么?”
沈拒霜摇了摇头,利落地起身,“左右醒了就早些起吧,今日十分紧要,阿满你收拾完再去清点一下行李,我梳洗完给舅舅留封信咱们就出发。”
阿满脚步轻快,兴奋道:“嗯!小姐我先将你的包袱放上马车,估摸着严三郎也该到了。”
阿满推门出去后,沈拒霜在窗下的菱花镜前坐下。
镜子里的女子已是豆蔻之年,她生得一对细眉,杏眼含着还未散去的水光,琼鼻樱唇,肌肤胜雪,正如一枝饱满又娇艳的的木芙蓉,傲霜而绽。
也许自己的眉目之间也与母亲有几分相似吧?
沈拒霜自嘲地笑了笑,心中怅惘,其实,她也不大记得娘亲的模样了。
就算方才在梦里,也只是一个朦胧的影子。
沈拒霜将头发挽起,用一只样式简单的榉木簪束好,又换上寻常的素色圆领袍,这才铺开纸笺,凝了凝神提笔写信。
阿满从小院到后门来回了几趟,都是轻着步子,一点儿也不敢发出声响。
眼看快到府中奴仆晨起的时辰了,阿满只好又来窗前催了催,她将信匆匆放在了妆奁前,才合上房门与阿满往后门上去。
严三郎不曾见过主家小姐这副打扮,一时差点没认出。
阿满把沈拒霜扶上马车,又坐在了车辕上,疑惑地拍了拍严三郎的肩膀,“愣着做什么,快驾车出发呀!”
“这就走,这就走。”严三郎忙不迭的应道。
沈拒霜拨开车帘,看着生活了十二年的府邸和街巷慢慢倒去,心里突然五味杂陈,难以言明。
沈拒霜唯一愧疚的就是舅舅,舅舅养育了她十余载,她如今却不告而别,实在是不孝。
可是她一定得回去。
从来到青州的那一天起,她就想回去,为此筹谋了数年。
她还想亲口问阿爹阿娘,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么多年了,为何不来接我?哪怕是一封家书呢……
十二年时间,她也懂得了无人可依的人,要自己学会坚强,学会咽下痛楚,学会寄人篱下时如何委屈求全。
在众人眼里她就是柔善可亲、端庄得体的表小姐,没有人知道每次午夜梦回的时候,她总是被噩梦惊醒,在夜里独自吞下一声声呜咽。
她只是不愿意相信,自己是被抛弃的那一个。
……
转眼马车就出了城,天才蒙蒙亮,路上有零散的挑着菜蔬进城贩卖的农人,见了马车都纷纷避让在侧。
约摸到了辰时,天光愈亮,荒野里隐隐有雾气升腾。
阿满瞧着雾气越来越重,心中不由得担忧了起来,“小姐,外面起雾了,若是江上起了雾怕是不能行船了。”
今日这么不巧,竟起了雾。
沈拒霜掀开车上门帘,见外面雾气果然浓重,视野所见不过百尺。码头上的情形想必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可眼下也只能先到码头再做计较。
沈拒霜眉头微皱,抿了抿唇,但还是柔声宽慰二人,“既然已经出了城,阿满就不必担心了,最坏也不过在码头淹留片刻罢了。严三郎你驾车要当心些,这会儿雾大的很,慢些也没甚紧要,切莫在路上出了意外。”
严三郎大声“欸”了一声,拉紧的缰绳又松了些。
严三郎听了小姐关心,心中自是十分熨帖,模样憨厚的半大小子眼角眉梢都带着喜气。
路途无趣,严三郎特意捡了自己阿姊的笑话来说与她听,“小姐你不知,阿姊昨夜里怎么也睡不着,才三更天便来敲门说要早早出发,才三更天呐,邻里做包子的都还没起来和面,城门都没开,我只好又劝阿姊再去睡一会儿。”
阿满倒是噗嗤一笑,深表理解,“莫说春桃阿姊,一想到要去郢都了,我夜里也没睡好。”
沈拒霜眉眼带笑,问道,“春桃阿姊如今到码头没有?”
“算脚程,应当是到了,我将阿姊送出城门就回转往林宅去接您了。”
阿满与严三郎接着话头说笑起来,沈拒霜靠在车厢壁上闭目养神,心中又将银钱、路程琢磨了一遍。
听得人声嘈杂,就知码头到了。
因为起雾,此刻滞留在码头上的人不少。
叫卖的摊贩,搬货的长工,带着货物的商贾,挤挤攘攘的总有几个不对付的叫骂了起来。富贵人家有小厮开道,栈桥上也跪着不少乞食的,卖朝食的小摊锅炉间腾着热气,食物的香味和码头各种新鲜鱼获、瓜果柴薪的气味交织着。
他们赁的船就泊在码头,阿满一见码头上人这么多,转过头说,“小姐你去船上等吧,我去买些朝食回来。”
沈拒霜下了马车,在码头上候了许久的严春桃便迎了上来,又领着她上了船。
这乌篷船不大,舱中铺着蔑席,只设了一张矮几并几张蒲垫,前舱与后舱之间隔着一张竹编的帘子,后舱设有睡铺,被褥都浆洗的发白,还算干净,只是简陋了些。
这边阿满买了些包子烧饼回来堆在矮几上,码头上的食物算不上好吃,胜在量大管饱,沈拒霜只浅用了些就没了胃口。
严春桃到后艄煮茶,问船家几时能开船。
船家捻着须发愁,只说这江上大雾也说不准什么时候散,让他们只管听码头的铜铎,声一响便开船。
码头上的人愈来愈多,时不时也有人闹事,带着朴刀巡逻的皂隶也多了些。
阿满和严三郎有些紧张的守在甲板上,心里都想着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千万不能出意外啊。
巳时刚过,雾气散了大半。
码头上的铜铎被敲得震震作响,大大小小的船只争先恐后的出发,江面上一时百舸争流,船家也慢慢摇橹驶出埠头。
眼看就要离开青州了,沈拒霜走出船舱,想再看一眼青州城。
这一次,她心中却再没了不舍,只隐隐有些欣喜,终于可以回去了。
水道上行船如织,一艘巍峨的官船突然改变了航道,听得“哐”的一声巨响,船只几欲掀翻,她身形随之一晃,天旋地转之间竟然跌下船去。
“救命……救命……救我……”
沈拒霜脑中一片混沌,本能的大声呼救。
“救我……”
她的喉咙因为呛水刺痛得发不出声,只能慌乱的挥动着手臂想要浮起来,可是她越是挣扎越难受,窒息的感觉让她使不上力,冰冷刺骨的江水也一点点剥离着她的体温。
她第一次觉得死亡,离她这么近,却又无能为力。
在她的意识消散前的那一刻,她感觉到有人托住了她,那人在她耳边说,“抓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