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太夫人和姜小姐一见如故,欢喜的很,一再央令千金多住几日,以成她爱护晚辈之心。姜小姐为人知书达理,不忍太夫人感怀伤心,又有成全太夫人爱护之意,是以就应下了。今日令我等特来报知姜尚书一声。”
姜成柏昨日听上香回来的夫人说,姜莲华去谢国公府坐客去了,还颇有微词,认为这样唐突有些失礼数,对女儿家的名声不好,也有损姜府清誉。
今日又听来人这样说,倒是放心了一半。
“老爷,华儿在外还是很有礼数的,你无需多虑,我昨天和若璎在护国寺和那太夫人照过面,很是和善,谢家一直独身自好,小女儿家往来,旁人不会觉得是结党营私的。”
姜成柏听夫人如此说道,令一半的心也放下了。
摄政王府。
走路蹒跚,胡子白花花的是王太医,他被侍书拉着走,中间踉跄了两步,差点载了个跟头。
王太医气的胡子一吹,老胳膊一甩,“你这小儿,毫无礼数,老夫胳膊都要被你折断了。”
院前站着一人,紫衣白扇,是顾厄。
“是本王驭下无方,太医莫要怪罪。”
“见过摄政王,”行了礼,“老夫不敢。”人却还是吹胡子瞪眼的看着侍书。
“侍书。”
“是。”
“是在下无礼,给王太医赔个不是。”
啪的一声,双膝已经跪下。
吓得老太医一跳,为人虽然爱说教,但不是倚老卖老之人,他赶忙去扶他,“不必如此,不必如此,你以后礼数周全些就罢了。”
侍书赶忙点头称是。
“啊…这是…”
这不是姜尚书三小姐吗?
她怎么病在这王府里。
昨日王府宣太医诊治来的是另一位同僚,同僚瞧这病人身上用药有王太医的痕迹,看脉象有些顽疾他自知不精此道,说今日如果还来请诊烦他务必替他跑一趟。
王太医为医数十载,医者仁心,所以自荐而来。
顾厄坐在一侧,扇着扇子,漫不经心的看着他。看的王太医心里直打鼓,扶额擦汗。
“有何不妥?”
“没有,没有。”
垫了帕子,拂袖把脉,“嗯,昨日可有清醒过?”
“夜里醒过一刻,喂了汤药又昏睡了过去。”回话的是贴身照顾姜莲华的弄琴。
“怪哉怪哉…”
王太医收回手,捋了捋胡子,深思了下谨慎的说,“姜…这姑娘原先高热过,留下些病根,本应该也无大碍修养一段时间也无甚大事,虽然受了一掌,只是伤皮肉,内里并无事,那一掌助她吐血反而是帮了她。”
王太医看着顾厄犀利的眼神,又抹了把汗,“她现在沉睡,只是气血不足,我多开几剂补药,两帖下去之后自会醒来。只是…”这话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医者父母心,“只是这姑娘不知为何,在五脏六腑内有股郁结之气,气不通则腑脏不顺,腑脏不顺则脉息衰弱,脉息衰弱者…”
“说重点。”
顾厄着实不耐烦这些迂腐又爱文绉绉说话的老顽固,瞧个病也是拖拖拉拉和骡子拉磨似得打上一鞭才知道挪下蹄子。
“这姑娘怕是年岁不永。”
王太医战战兢兢的回答。
扇着扇子的手,停了下来,顾厄的表情还是不变,只是语气冷了几分,“有可治之法?”
这话听着更像是肯定,和命令。
王太医威压之下,难得没有怯步,只是如实说,“药石无灵,最多只有余岁了。”
一年。
顾厄一怔,脸色隐隐变得难看。
“如若日后不伤怀,常常开颜,许能疏解一些。”
…
“有劳王太医了,劳烦太医请随奴家开药方去。”
见顾厄不作声,弄琴躬身上前将王太医请了出去。
没药治,但是多笑笑就能治病?
虽然王太医是个国手,但是一旁的侍书听这个治法,怎么听都很悬。摸不准状况,但总归是因为他那一掌引起的,心有歉意,“属下即刻去姜家谢罪。”
“非你之过,退下吧。”
侍书听他声音清冷毫无波澜,的确没有怪罪之意,“那是否要告知姜家?”
女儿命不久矣,这事多多少少该知会一声的。
顾厄踱步到床榻边,吩咐道,“你去谢国公府上知会一声,就说老夫人想留姜小姐多住几日。”
“是。”
侍书领令而出。
榻上的人脸色苍白,鸦羽般的黑发铺落在床笫间,衬的面容更是白皙如月。巴掌大的脸上五官明媚,眉宇间有股说不出的妩媚之意,眼睑上的羽睫清晰可见,紧闭的双目不知何时流下一串泪珠,让人心碎不已。
眼睑微颤了两下,那双璀璨如星子的双眸突然睁看对上他探究的双眼。
“顾厄。”榻上的人毫无征兆的唤出他的名字。
始料不及的顾厄将那来不及收回的眼神,错愕的落在她的唇间。
她不该认识他才对。
她突然哭声大起,恶狠狠的盯着他,戾声责问,“你为什么这样对我,为什么,为什么。”
那美艳的脸蛋突然变得狰狞,像是地狱里的罗刹恶鬼,那纤细无力的手挣扎的想向他伸来。
声声泣血,每一字都包含怨恨、不甘、痛楚。
两声之后,她又无声无觉得的睡了过去,只有满脸的泪,证明刚才的情景不是幻影。
这就有些意思了。
顾厄凝视着姜莲华满是泪的眼,没缘由的生出一些气恼。
突然倾身,伸出骨节分明的手。
又像是幡然醒悟那手指堪堪停在了离眼角不到一寸的地方。
他身后的手握紧成拳,莫名的又有不为人知的懊恼。
“公子,药熬好了。”
弄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端着药垂首立在他的身后。
“嗯。”
顾厄颔首。
“喂药吧。”
“是。”
“好生照顾她。”
“是。奴家会用心照顾的。”
“哗啦”打开扇面,顾厄头也不回的出了房门。
弄琴从始至终都是低着头,只是那目光却一只追随着脚步出了门。
她又回头看了看床上的姜莲华,目光里满是酸楚。
她无声的叹了口气,倾身为她喂下了汤药。
姜成柏昨日听上香回来的夫人说,姜莲华去谢国公府坐客去了,还颇有微词,认为这样唐突有些失礼数,对女儿家的名声不好,也有损姜府清誉。
今日又听来人这样说,倒是放心了一半。
“老爷,华儿在外还是很有礼数的,你无需多虑,我昨天和若璎在护国寺和那太夫人照过面,很是和善,谢家一直独身自好,小女儿家往来,旁人不会觉得是结党营私的。”
姜成柏听夫人如此说道,令一半的心也放下了。
摄政王府。
走路蹒跚,胡子白花花的是王太医,他被侍书拉着走,中间踉跄了两步,差点载了个跟头。
王太医气的胡子一吹,老胳膊一甩,“你这小儿,毫无礼数,老夫胳膊都要被你折断了。”
院前站着一人,紫衣白扇,是顾厄。
“是本王驭下无方,太医莫要怪罪。”
“见过摄政王,”行了礼,“老夫不敢。”人却还是吹胡子瞪眼的看着侍书。
“侍书。”
“是。”
“是在下无礼,给王太医赔个不是。”
啪的一声,双膝已经跪下。
吓得老太医一跳,为人虽然爱说教,但不是倚老卖老之人,他赶忙去扶他,“不必如此,不必如此,你以后礼数周全些就罢了。”
侍书赶忙点头称是。
“啊…这是…”
这不是姜尚书三小姐吗?
她怎么病在这王府里。
昨日王府宣太医诊治来的是另一位同僚,同僚瞧这病人身上用药有王太医的痕迹,看脉象有些顽疾他自知不精此道,说今日如果还来请诊烦他务必替他跑一趟。
王太医为医数十载,医者仁心,所以自荐而来。
顾厄坐在一侧,扇着扇子,漫不经心的看着他。看的王太医心里直打鼓,扶额擦汗。
“有何不妥?”
“没有,没有。”
垫了帕子,拂袖把脉,“嗯,昨日可有清醒过?”
“夜里醒过一刻,喂了汤药又昏睡了过去。”回话的是贴身照顾姜莲华的弄琴。
“怪哉怪哉…”
王太医收回手,捋了捋胡子,深思了下谨慎的说,“姜…这姑娘原先高热过,留下些病根,本应该也无大碍修养一段时间也无甚大事,虽然受了一掌,只是伤皮肉,内里并无事,那一掌助她吐血反而是帮了她。”
王太医看着顾厄犀利的眼神,又抹了把汗,“她现在沉睡,只是气血不足,我多开几剂补药,两帖下去之后自会醒来。只是…”这话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医者父母心,“只是这姑娘不知为何,在五脏六腑内有股郁结之气,气不通则腑脏不顺,腑脏不顺则脉息衰弱,脉息衰弱者…”
“说重点。”
顾厄着实不耐烦这些迂腐又爱文绉绉说话的老顽固,瞧个病也是拖拖拉拉和骡子拉磨似得打上一鞭才知道挪下蹄子。
“这姑娘怕是年岁不永。”
王太医战战兢兢的回答。
扇着扇子的手,停了下来,顾厄的表情还是不变,只是语气冷了几分,“有可治之法?”
这话听着更像是肯定,和命令。
王太医威压之下,难得没有怯步,只是如实说,“药石无灵,最多只有余岁了。”
一年。
顾厄一怔,脸色隐隐变得难看。
“如若日后不伤怀,常常开颜,许能疏解一些。”
…
“有劳王太医了,劳烦太医请随奴家开药方去。”
见顾厄不作声,弄琴躬身上前将王太医请了出去。
没药治,但是多笑笑就能治病?
虽然王太医是个国手,但是一旁的侍书听这个治法,怎么听都很悬。摸不准状况,但总归是因为他那一掌引起的,心有歉意,“属下即刻去姜家谢罪。”
“非你之过,退下吧。”
侍书听他声音清冷毫无波澜,的确没有怪罪之意,“那是否要告知姜家?”
女儿命不久矣,这事多多少少该知会一声的。
顾厄踱步到床榻边,吩咐道,“你去谢国公府上知会一声,就说老夫人想留姜小姐多住几日。”
“是。”
侍书领令而出。
榻上的人脸色苍白,鸦羽般的黑发铺落在床笫间,衬的面容更是白皙如月。巴掌大的脸上五官明媚,眉宇间有股说不出的妩媚之意,眼睑上的羽睫清晰可见,紧闭的双目不知何时流下一串泪珠,让人心碎不已。
眼睑微颤了两下,那双璀璨如星子的双眸突然睁看对上他探究的双眼。
“顾厄。”榻上的人毫无征兆的唤出他的名字。
始料不及的顾厄将那来不及收回的眼神,错愕的落在她的唇间。
她不该认识他才对。
她突然哭声大起,恶狠狠的盯着他,戾声责问,“你为什么这样对我,为什么,为什么。”
那美艳的脸蛋突然变得狰狞,像是地狱里的罗刹恶鬼,那纤细无力的手挣扎的想向他伸来。
声声泣血,每一字都包含怨恨、不甘、痛楚。
两声之后,她又无声无觉得的睡了过去,只有满脸的泪,证明刚才的情景不是幻影。
这就有些意思了。
顾厄凝视着姜莲华满是泪的眼,没缘由的生出一些气恼。
突然倾身,伸出骨节分明的手。
又像是幡然醒悟那手指堪堪停在了离眼角不到一寸的地方。
他身后的手握紧成拳,莫名的又有不为人知的懊恼。
“公子,药熬好了。”
弄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端着药垂首立在他的身后。
“嗯。”
顾厄颔首。
“喂药吧。”
“是。”
“好生照顾她。”
“是。奴家会用心照顾的。”
“哗啦”打开扇面,顾厄头也不回的出了房门。
弄琴从始至终都是低着头,只是那目光却一只追随着脚步出了门。
她又回头看了看床上的姜莲华,目光里满是酸楚。
她无声的叹了口气,倾身为她喂下了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