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言陵下午去训练,赵静宜接着干,炕上的隔断已经做好,延伸出来的柳条加上芦苇杆,到晚上做饭前给傅言陵围了个严严实实的房间。

    炕梢留的地方大,赵静宜干脆把面柜放在隔断旁边,以后有粮食可以放在柜子上面,靠着傅言陵这边的地上还能放个一米宽的立柜。

    “青萍,你来看看怎么样?”

    青萍洗了手,进来,先看隔断的房间,很小,但也比住在门口睡床暖和多了。

    青萍轻轻拉上芦苇杆做的门,就像小姐说的三少爷可得养好身体,她们不仅要自己吃好,还要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

    “小姐,你心好。”

    “有所图的。”

    赵静宜一笑,指了指面柜说:“我把面柜放炕上,你总不用担心有老鼠了吧。”

    “嗯。炕梢的这旮旯冬天可以放土豆。”

    “今年开荒,我们多种点土豆,菘菜。把这个小房间都塞满粮食蔬菜。”

    这话青萍听着就来劲了,“小姐,等化冻,我们去公田边开荒,全种土豆和玉米。她们说这两样最好长。”

    赵静宜点头。

    明辉六个今天表现好,赵静宜也不大方,晚上给他们吃炸鱼块,又麻又辣的炸小鱼,吃的明辉明珍几个都想去抓鱼了。

    傅言陵看着自己的房间,没说什么,吃过饭,飞快的铺上被褥进去就再没出来。

    傅言陵第二天早晨出去训练前背了几背篓土,中午稻草和泥巴踩匀,抽空把小屋子屋里外面刷了一遍,自己做了个小炕桌,每次出去门都是锁了的。

    张氏傅兴波看着小两口的动静,等了几天张氏实在忍不住亲自进来看。

    “静宜,你和老三年轻真好。”张氏摸摸小房间的铁锁,又调侃的敲了敲门,门挺厚实推不动。

    “他这每次出去都锁门呢?”

    “不知道,我没注意看。”她有点宝贝也锁在柜子里。

    张氏不知道把这两个人说什么好,她和老傅都看得开,随他们去。

    “你今晚做什么饭?”

    “娘,你和爹跟我们吃的话,晚上就炖鸡肉擀面条。要不,我们晚上都是鱼汤泡馍。”

    “那我跟你爹今晚随你们吃。我去隔壁和他说一声,听你爹说青萍认字很快,村里的女娃们都爱和她一起识字。”张氏也把青萍当孩子看,笑着出门了。

    赵静宜拿出午间腌制的鱼煎至两面金黄捞出来,再搅二和面摊煎饼,锅大的煎饼,一人一张管饱。

    等时间差不多了,赵静宜锅里下油把土豆块炒黄,下豆腐,白菜,最后十分钟下鱼块,咕咚咕咚一煮,训练的,上学的,很快都回来了。

    傅言衡回家没看到爹娘,听老三屋里两人的说话声,默默的和张文婧对视了一眼。

    “爹,今儿娘做的白菜肉丝粥很香。”明辉看到傅言衡一边给他倒水一边说。

    “你娘的厨艺现在越来越好了。等开春有菜,让你娘换着花样给你们做着吃。”傅言衡接过妻子手里的布巾擦了手,帮忙端饭。

    杜清欣抱着碗,闻着隔壁鲜甜的鱼汤,觉得酸菜炖五花肉大白米饭瞬间不香了。

    “明珍,你三婶今天又做鱼。”

    “娘,肉肉给你。”明珍学聪明了,给杜清欣夹菜,“爷爷今天教我们数数,我能从一数到三十。”

    “明成,你要好好学,你今年八岁了,要是在盛京,你早就该进学——”杜清欣被傅言信瞪了一眼,赶紧道:“好在,你祖父学问好,你跟着他好好学。”

    做饭好吃又怎么样,她有儿子。

    整天抱着狗儿子,以后让狗养老吗?杜清欣不屑的想。

    “娘,我也会好好学的。户长伯伯说,以后会让人教我们武功。”明珍鼓着圆鼓鼓的脸蛋,笑眯眯的说。

    杜清欣收到傅言信的警告,再没说女孩子应该文静的话,哪怕她和丈夫心里都极不赞成公公让男孩女孩一起上学。

    二月初一,赵静宜驾着驴车带着石老娘,唐五婶还有孙大媳妇牛菊一起去十屯赶集。

    凛冽的寒风刺骨,坐车还不如走路来的暖和,出了村,四个人不约而同跳下车,用帽子围巾把自己裹得更结实。

    “看天色,还有一场雪呢,今年种地只怕要到三月去了。”石老娘搓着手说。

    “往年也差不多,二月下旬才开始整地呢。”牛菊跟着说,这次去十屯,想趁着静宜的驴车买两头小猪仔,养足一年,煽了冬天杀了过年。

    风刺刺的吹,四个人不得不加快速度,一个小时走到十屯,集市正好摆开。

    这是赵静宜第一次出村,也是第一次接触外人。

    十屯,听名字好像和十二屯错差不大,其实不然,听人说,这里朝廷早前就有驻军,大梁强盛时期,前头的五屯大修成墙和城堡,十屯当初也修了成墙。

    只是敌人劫掠次数过多,成墙已成残垣断壁,进了屯里,街道两边整齐的砖瓦房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酒馆和饭馆门口的幌子迎风招展,叫卖声从这头到那头,看得见的热闹,让赵静宜满怀希望。

    “石婶,我想买五只母鸡一只公鸡!”

    “跟我走,我也去牲口市场。”牛菊帮赵静宜牵驴,直奔更远处的骡马市。

    “我们也跟你们去,看看鸡蛋多少钱一个。”

    石老娘背了三十个鸡蛋,唐五婶拿了两对小凳,两对靠背小椅,准备卖给相熟的人。

    四个人看了一圈,一只母鸡五十文,公鸡也差不多一个价,赵静宜买了两只母鸡一只公鸡。

    “翠花,这是你孙媳妇?”一个卖白菜的老太太叫住石老娘,笑问。

    “不是不是,这是我们屯里新来的人家,叫静宜,你这白菜土豆保存的好。”石老娘笑着说,“静宜,这是十一屯的户长老娘,你喊她秀英婶。”

    “我们家的地窖,往下挖了十几米,冬暖夏凉,萝卜白菜放一冬都不坏。”和赵静宜打了招呼,万秀英自豪的说。

    “你那儿子能干,要什么没有。”石老娘笑着夸道,“菜剩下的多吗?我们家的吃的差不多了。”

    赵静宜等两个人说了一会儿家常,拿起白菜土豆看了看,才问道:“秀英婶,这白菜土豆怎么卖?”

章节目录

流放反派权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知行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知行惜并收藏流放反派权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