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傅家公田种的二十亩玉米眼见成熟了,督田的军队一到,全村下地收玉米。

    听来人说,其他几个屯已经收得差不多,今年粮食丰收,比去年每家要多分几百斤。

    玉米背回来,督田主簿会每天到各家巡查记账,半月后玉米干好,脱粒好,七成上缴,再由石德山组织村里青壮男丁护送到青河镇,今年的种粮任务就完成了。

    再次整地,静待来年春种。

    凡地里干活,赵静宜都让大家在小屋吃饭,这次也不例外,地整好,吃过午饭,张氏看着屋里堆的粮食,开口道:“老大,麦子一家四百斤,玉米一家分一千斤,粮食你们自己找车拉回家。”

    “好的,娘。”老大老二连忙答应,粮食口袋装的都差不多,平均分就成。

    这可是明年一年的口粮,谁都不敢掉以轻心,等傅言衡傅言信村里借来牛车,张文婧杜清欣也跟着帮忙,更不用说几个孩子。

    赵静宜和傅言陵商量,也把粮食运回村里,石磨在村里,他们吃面也要村里磨。

    “现在农闲,要不要找人在村里盖房?再过几天,上冻就真得等明年了。”傅言陵从张氏口里知道,赵静宜答应村里盖房了。

    “等收了水稻就盖。”

    千呼万唤她种的水稻终于能收了,忍着高兴,赵静宜从石德山家借来稻筒,准备一个人收稻。

    等赵静宜驾着驴车走了,张氏通知大家明天都去地里帮忙。因为水稻是赵静宜种的,收成也归她。

    “三婶,我们来给你帮忙了!”明珍蹦蹦跳跳公田里下来,看到赵静宜欢快的喊道。

    赵静宜抬头,就见除了村里开学堂的傅兴波,张氏张文婧杜清欣傅言衡傅言信几个孩子都来了。

    “娘——有劳大家了!”

    “都是一家人,你客气个啥!”张氏笑着挥了挥手里拿的口袋,说:“我新做的麻布口袋,你看质量怎么样?”

    “新的肯定耐用。”赵静宜看着大家在地里分散开,挥起镰刀,实属没想到。

    割稻子的人多,打稻是个体力活,傅言陵放下手里的镰刀专攻脱粒,明玉明珠明珍帮忙往地头抱一捆捆水稻,还要等着装打好的稻谷。

    等装好一麻袋,傅言陵就背到小屋院子里,铺开席,直接晾晒。

    赵静宜让青萍回去准备午饭看粮食,放下手里的镰刀去翻渔网。

    好在,网里有鱼,赵静宜给张氏说了一声,回家准备做鱼丸汤面。

    “中午又能吃到好吃的呢!”明珍听到张氏和赵静宜的话,跑回来给明玉明珠说中午吃鱼丸汤面。

    明辉和明成听到了,连明南也不由得咽口水,好吃的。

    张文婧夫妻互看一眼,孩子都惦记着赵静宜的好茶饭,杜清欣噘着嘴,鲜香的鱼丸汤,不错,还知道做点好吃的犒劳他们。

    “孩子们爱吃鱼,老三,你空闲了,带着你大哥二哥也打些鱼,做成鱼干,冬天吃。”张氏给傅言陵吩咐。

    “好。”傅言陵笑着答应了,“听户长说,过几天要进山打猎,我争取多打点猎物。”

    又要进山打猎,傅言衡和傅言信听得头皮发麻。

    傅言陵是故意提醒他们。

    “老大,老二,你们要跟着村里好好训练。”张氏不由得叮嘱儿子们。

    “是,娘。”

    中午吃饭,两兄弟蔫头巴脑,赵静宜还纳闷呢,听杜清欣忍不住说起,“娘,我也想跟着进山打猎,机会难得,我要跟着去看看。”

    “嗯。大家相互有个照应,比你一个人进山强。”

    傅言衡傅言信互看一眼,弟妹要进山,那他们如果表现不好不就被她知道了!

    半亩水稻一早上就打出来了,吃过饭傅言衡傅言信急着回村训练。

    张氏张文婧杜清欣娘几个留下,边烤火边做针线。

    傅言陵带着明辉几个在稻田里抓鱼,早前放水,稻田里的鱼都聚到一个小水潭里,比河里好抓。

    “这儿,这儿!”明成看鱼,明辉手里拿框罩住,明珍明南提着水桶在边上看。

    “大哥,这里有鱼!”明珍眼睛盯着水草,黑乌乌的水里刺溜出一条鱼,急忙喊道。

    “知道,你别喊,把鱼吓跑了!”明辉扑过去,鱼没抓着,两袖子都是泥浆。

    明珍噘嘴,哪里是她吓跑的,也听话的不喊了。

    明辉终于抓着两条,明成把小水潭的水往外改,水下去,鱼自然露出来了。

    两兄弟一口气抓了十来条,都是巴掌大的鲤鱼。

    “这些鱼,娘和嫂子都带回去!”赵静宜看着满满两桶鱼,又见他们一身泥巴,笑着说。

    “那我就不客气了。”张氏笑着说,“明辉,你们把死的收拾干净,活的回去能养几天。”

    “娘,我们也去帮忙。看他们脏的,先换衣服。”张文婧杜清欣两个人高兴的放下手里的活要去帮忙。

    “好。”

    收了水稻,地里就只剩下白菜和萝卜,赵静宜也没借口让大家来小屋吃饭了。

    半亩水稻晒干有三百多斤,赵静宜给张氏装了十斤,给明珍给了十斤。

    张氏和傅兴波想着开出的五亩荒地明年一定要种水稻,即便两年后要上缴,地里种的也够自家吃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生长,白菜长成了大朵,重的包的严实的有三分之一,多数的菜即使用葛藤捆住,也没有包成朵,散叶子多,重的有十来斤,轻的散叶子也有二三斤。

    石老娘来看一边夸赵静宜种的白菜好,一边和她解释为什么包的少,是因为白菜籽种的原因。

    “你把包的好的白菜保存好,开年栽到地里,自己育种,没准儿包的更多。白菜包的越结实越不容易坏,能过冬,买的人就多。”

    石老娘停顿了一下,反问道:“你种这么多的菜,是准备卖的吧?”

    “卖的。就是我看家家都种了菜,买的人怕是少。”

    “有人愿意买。但要的也不多。”一年四季住在山里的山民,冬天之前会下山买菜。

章节目录

流放反派权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知行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知行惜并收藏流放反派权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