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从江陵出发,慢悠悠地走了一个半月才至京都。
因着商队在进城前,官兵会对货物进行盘点,以收取城门税,杨书玉一行为节省时间,便在城外驿站提前脱离商队,分流入京。
三乘锦绣马车,被二十余名护卫簇拥着,混在行人的队伍里格外显眼。
谢建章高坐在踏川背上,百无聊赖地顺着踏川鬃毛。肆意风流的眉眼微抬,他纵马与车驾并行,朗声道:“书玉,京都到了。”
“是吗?”
少女特有的娇俏语气隔窗回应他,轻快而悦耳,满是藏不住的兴奋与好奇。
谢建章没等来杨书玉开窗往外探寻,那被震得簌簌抖动的车帘,突然被一只纤长素手抬起,继而露出一双湿漉漉的杏眼,正转悠着她那乌亮的眼珠子,仔仔细细地打量从地平线升起,正一步步同比放大的雄伟城门。
行人往来不断,或三两作伴急于进京,或言笑晏晏踏着晨光出城游乐,其中不乏有纵马疾驰的驿使信差,他们扬起一路尘烟,高举着令牌迅速通过城门的关卡,消失在城门的另一端。
“怎么?”谢建章纵马与杨书玉并行,垂眸打量她的神情,含笑问道,“京都与你想象中的不一样吗?”
杨书玉兴致缺缺,偏头看他道:“京都的城楼巍峨屹立,气势磅礴,的确十分气派。就是……”
她低头斟酌着用词:“就是稍显破败?”
谢建章闻言,忍不住朗声大笑。
“你笑什么?”杨书玉不服气,抬手指着角楼处重檐道,“角楼的垛口缺了也不见修补,更别说上漆维护了。”
映入眼帘的雄伟城楼,房梁屋檐处竟没有涂漆养护,看上去灰蒙蒙的,杨书玉都不奢望工部会在房梁上进行雕绘。
世人都说京都繁华,富贵迷人眼,宵禁之下也是灯火璀璨。如今看来,杨书玉竟觉得京都还不比江陵。
“三朝古都,百年而过,这城墙不知经历了多少烽火,是书玉严苛了。”
谢建章抬指示意那缺失的垛口处,解释道:“那垛口并非无人修缮,而是工部故意维持现状,以警示后人。若书玉走进细瞧便能发现,那垛口周遭还扎有不少箭矢,无不在细说当年的惨烈。”
“警示?”在杨府后宅,鲜少有人会和杨书玉提起京都,她自然不知道谢建章的话是在指哪件史事。
她登时来了兴致,追问道:“箭矢尚存,看来是没几年的事?”
“十二年前……”
“闪开!北凉使团进京,行人避让!”
就在谢建章想开口解释的时候,一匹快马从后方疾驰而过。马上的人挥旗高呼,其他行人纷纷躲避,就连远处的守城官兵也要列队相迎。
谢建章眸色微沉,却仍是温声细语道:“书玉,我们恐怕要耽搁一会儿才能进城了。”
“京都大人物多,规矩也多嘛。”杨书玉娇嗔地嘀咕道,却仍是探出半个身子往外瞧。
她寻着谢建章的目光去看北凉使团,可她蹲坐在马车门口,视线要比谢建章矮太多。因而她只能等到北凉使团经过他们车马时,她才勉强看到来人。
北凉使团浩浩荡荡一行,竟比杨书玉同行北上的商队的人数还要多。
旌旗招展,上书遒劲有力的北凉二字。高头大马载着威猛的北凉人,押送一车又一车封箱贴条的贡品进京。
可在北凉使团队伍的核心位置,并不是华贵马车承载贵人,而是一矜贵男子姿态优雅地驭马前行。
那人身着紫袍贵冠,覆以半幅银制面具,身材比其他北凉人更为颀长瘦削。他气度不凡,矜贵万分,只需一眼便能在人群中看见他的存在。
不知怎的,杨书玉在见到他时,竟挪不开眼了。
那男子似是察觉到杨书玉的目光,在两拨人马擦身而过时,他虽没有放慢行进的速度,却肯垂眸去同杨书玉对视。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撞在一起,直到那男子远去,头跟视线到达极限时,他才肯正首改为直视前方,将视线从这场擦肩而过的对视中抽离。
“书玉,怎么了?”
谢建章收回视线时,便看见杨书玉失神地望着北凉使团离去的方向,不免有些担忧。
杨书玉垂眸深思,只道:“无事,进京吧。”
因着有朝臣在城门负责迎接北凉使团,安排他们进京和安顿等一应事务,杨书玉他们并没有耽搁太久,几乎是跟着北凉使团后脚进京的。
原本杨书玉打算住在商行的后院,可谢建章却不赞同,生怕委屈了她。毕竟商行的掌柜伙计多是男性,又鱼目混杂,不似江陵商行那般知根知底,便诚邀她到自己的私宅小院小住。
杨书玉起初还在犹豫,后来还是被王芸劝服,因而这行人在城中又分为两路。
西城乌巷,清静幽雅之地,多是风流名士的居所,谢建章的私宅小院便在乌巷的尽头,正背倚护城河而建。
小院一进两院,正门匾额上刻“墨心古厝”四字,古朴的外观设计与京都风貌不同,顿时让杨书玉眼前一亮。
“你的私宅,倒别具一格。”她抬头望着正门匾额,赞叹道,“像是百年书香门第的老宅。”
谢建章淡笑不语,做着请的手势将人往里迎。
“东院常年无人居住,望书玉住得习惯。”
府门大开,有一老翁出来弯腰见礼。谢建章颔首,对杨书玉解释道:“这是许管家,府中无下人,平日里都是他老人家在打理。”
杨书玉对此感到震惊,却不想唐突地追问缘由,便客套道:“书玉有王妈妈和月芽照料,借住是我们叨扰了。”
谢建章含笑摇头,将人请进屋。他亲自领着杨书玉主仆三人去了东院,虽提前申明东院常年无人居住,可房中却一尘不染,就连院中的花草也被照料看护得极好。
杨书玉只觉得有说不出的怪异。
在墨心古厝稍作休整后,杨书玉打着唐突登门,许管家来不及准备膳食的名头,邀谢建章到抚仙楼下馆子。
那是杨家的产业,亦是京都最繁华的酒楼,她也想假装成食客,顺道去探探扶仙楼的经营状况。
谢建章依旧骑着踏川,在马车前面领路。京都街道人流涌动,却都是有眼力见的人,远远就给他们让开了道路。
此时,扶仙楼高阁雅座中,高时明正抱臂靠在朝街边的窗户把玩酒盏。他睥睨而下,熙熙攘攘的街道尽收他眼底。
润晚端着酒壶,立在他身后,担忧道:“王爷,北凉使团在这个时候进京,怕是来者不善。”
“太后想打擂台,自是要有底牌的。”刚才高时明便是在窗边,目睹了北凉使团游街而过。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北凉绝不是来议和的。
“王爷是说,北凉使团是太后请来的?”
“本王去江陵这么久,给足了太后筹谋的时间。”等高时明从江陵回京,北凉要派使团进京的国书已经摆上御案,朝会上也讨论过好几次,根本没有他回旋的余地。
他将手中的酒杯举起,润晚自然而然地往里斟酒。
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盖过街上的喧闹,一马一车最后停在扶仙楼前不走。高时明闻声看见来人,手举酒杯竟凝滞在空中。
润晚察觉有异,跟着朝窗外投下视线,他不可置信道:“是建章?”
扶仙楼前,谢建章翻身下马,亲自到马车后方端来踏脚凳放好,举止恭敬风雅地为车中人撩起车帘。
灵动的少女从车厢中探身而出,她一改往日装扮,那从肩头垂至胸前的蝎尾辫更显俏丽,忽闪忽闪的明眸满是欣喜,连眼尾都是风情。
杨书玉顺势虚扶谢建章的小臂,从容地下了马车,而后月芽蹦跶着下车。王妈妈没有跟来,她打算留在古厝依杨书玉的生活习惯去收拾东院,好让杨书玉住得舒心。
除去马夫,也就谢建章与杨书玉主仆二人来扶仙楼用膳,那熟络亲昵的样子,倒像是一双璧人出门玩乐。
高时明轻笑一声,手里的那杯酒却被他重重地搁置在窗沿,激出半杯美酒洒落。
“原来是杨家千金进京了。”
润晚微微蹙眉,将酒壶搁置在桌上,跟着高时明出了雅阁。
那厢,杨书玉进扶仙楼后只觉得新奇,眼珠转不停地打量酒楼内部陈设。极尽奢华,却幽静雅致,那是她对扶仙楼的第一印象。
谢建章熟络地对掌柜道:“一间天字号雅阁。”
“客官楼上请!”小二唱念着要将他们往楼上引,却被掌柜阻止。
掌柜堆起谄媚的笑,朝杨书玉恭维道:“原来是少东家进京,恕陈某眼拙,竟没有出城相迎。”
杨书玉闻言蹙起眉头,垂眸看着空落落的腰间。在下马车前,她早已将玉络取下。
谢建章心领神会,反问道:“掌柜何出此言?没得吓着我家女娘。”
“原是江陵千金,我道扶仙楼怎的如此热闹?”
娇软勾人的声音响起,伴着轻而稳健的下楼脚步声。掌柜闻言侧开身子,只见一贵女被丫鬟小厮簇拥着下楼。
“贵女可吃好了?”陈掌柜笑着迎上去,致歉道,“是陈某疏漏,竟堵了贵女的道。”
在陈掌柜让道一侧时,杨书玉终于看清来人,她竟惊得说不出话来,下意识地扯住谢建章的袖子。
那位贵女的眉眼处,竟与杨书玉有五分像!
因着商队在进城前,官兵会对货物进行盘点,以收取城门税,杨书玉一行为节省时间,便在城外驿站提前脱离商队,分流入京。
三乘锦绣马车,被二十余名护卫簇拥着,混在行人的队伍里格外显眼。
谢建章高坐在踏川背上,百无聊赖地顺着踏川鬃毛。肆意风流的眉眼微抬,他纵马与车驾并行,朗声道:“书玉,京都到了。”
“是吗?”
少女特有的娇俏语气隔窗回应他,轻快而悦耳,满是藏不住的兴奋与好奇。
谢建章没等来杨书玉开窗往外探寻,那被震得簌簌抖动的车帘,突然被一只纤长素手抬起,继而露出一双湿漉漉的杏眼,正转悠着她那乌亮的眼珠子,仔仔细细地打量从地平线升起,正一步步同比放大的雄伟城门。
行人往来不断,或三两作伴急于进京,或言笑晏晏踏着晨光出城游乐,其中不乏有纵马疾驰的驿使信差,他们扬起一路尘烟,高举着令牌迅速通过城门的关卡,消失在城门的另一端。
“怎么?”谢建章纵马与杨书玉并行,垂眸打量她的神情,含笑问道,“京都与你想象中的不一样吗?”
杨书玉兴致缺缺,偏头看他道:“京都的城楼巍峨屹立,气势磅礴,的确十分气派。就是……”
她低头斟酌着用词:“就是稍显破败?”
谢建章闻言,忍不住朗声大笑。
“你笑什么?”杨书玉不服气,抬手指着角楼处重檐道,“角楼的垛口缺了也不见修补,更别说上漆维护了。”
映入眼帘的雄伟城楼,房梁屋檐处竟没有涂漆养护,看上去灰蒙蒙的,杨书玉都不奢望工部会在房梁上进行雕绘。
世人都说京都繁华,富贵迷人眼,宵禁之下也是灯火璀璨。如今看来,杨书玉竟觉得京都还不比江陵。
“三朝古都,百年而过,这城墙不知经历了多少烽火,是书玉严苛了。”
谢建章抬指示意那缺失的垛口处,解释道:“那垛口并非无人修缮,而是工部故意维持现状,以警示后人。若书玉走进细瞧便能发现,那垛口周遭还扎有不少箭矢,无不在细说当年的惨烈。”
“警示?”在杨府后宅,鲜少有人会和杨书玉提起京都,她自然不知道谢建章的话是在指哪件史事。
她登时来了兴致,追问道:“箭矢尚存,看来是没几年的事?”
“十二年前……”
“闪开!北凉使团进京,行人避让!”
就在谢建章想开口解释的时候,一匹快马从后方疾驰而过。马上的人挥旗高呼,其他行人纷纷躲避,就连远处的守城官兵也要列队相迎。
谢建章眸色微沉,却仍是温声细语道:“书玉,我们恐怕要耽搁一会儿才能进城了。”
“京都大人物多,规矩也多嘛。”杨书玉娇嗔地嘀咕道,却仍是探出半个身子往外瞧。
她寻着谢建章的目光去看北凉使团,可她蹲坐在马车门口,视线要比谢建章矮太多。因而她只能等到北凉使团经过他们车马时,她才勉强看到来人。
北凉使团浩浩荡荡一行,竟比杨书玉同行北上的商队的人数还要多。
旌旗招展,上书遒劲有力的北凉二字。高头大马载着威猛的北凉人,押送一车又一车封箱贴条的贡品进京。
可在北凉使团队伍的核心位置,并不是华贵马车承载贵人,而是一矜贵男子姿态优雅地驭马前行。
那人身着紫袍贵冠,覆以半幅银制面具,身材比其他北凉人更为颀长瘦削。他气度不凡,矜贵万分,只需一眼便能在人群中看见他的存在。
不知怎的,杨书玉在见到他时,竟挪不开眼了。
那男子似是察觉到杨书玉的目光,在两拨人马擦身而过时,他虽没有放慢行进的速度,却肯垂眸去同杨书玉对视。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撞在一起,直到那男子远去,头跟视线到达极限时,他才肯正首改为直视前方,将视线从这场擦肩而过的对视中抽离。
“书玉,怎么了?”
谢建章收回视线时,便看见杨书玉失神地望着北凉使团离去的方向,不免有些担忧。
杨书玉垂眸深思,只道:“无事,进京吧。”
因着有朝臣在城门负责迎接北凉使团,安排他们进京和安顿等一应事务,杨书玉他们并没有耽搁太久,几乎是跟着北凉使团后脚进京的。
原本杨书玉打算住在商行的后院,可谢建章却不赞同,生怕委屈了她。毕竟商行的掌柜伙计多是男性,又鱼目混杂,不似江陵商行那般知根知底,便诚邀她到自己的私宅小院小住。
杨书玉起初还在犹豫,后来还是被王芸劝服,因而这行人在城中又分为两路。
西城乌巷,清静幽雅之地,多是风流名士的居所,谢建章的私宅小院便在乌巷的尽头,正背倚护城河而建。
小院一进两院,正门匾额上刻“墨心古厝”四字,古朴的外观设计与京都风貌不同,顿时让杨书玉眼前一亮。
“你的私宅,倒别具一格。”她抬头望着正门匾额,赞叹道,“像是百年书香门第的老宅。”
谢建章淡笑不语,做着请的手势将人往里迎。
“东院常年无人居住,望书玉住得习惯。”
府门大开,有一老翁出来弯腰见礼。谢建章颔首,对杨书玉解释道:“这是许管家,府中无下人,平日里都是他老人家在打理。”
杨书玉对此感到震惊,却不想唐突地追问缘由,便客套道:“书玉有王妈妈和月芽照料,借住是我们叨扰了。”
谢建章含笑摇头,将人请进屋。他亲自领着杨书玉主仆三人去了东院,虽提前申明东院常年无人居住,可房中却一尘不染,就连院中的花草也被照料看护得极好。
杨书玉只觉得有说不出的怪异。
在墨心古厝稍作休整后,杨书玉打着唐突登门,许管家来不及准备膳食的名头,邀谢建章到抚仙楼下馆子。
那是杨家的产业,亦是京都最繁华的酒楼,她也想假装成食客,顺道去探探扶仙楼的经营状况。
谢建章依旧骑着踏川,在马车前面领路。京都街道人流涌动,却都是有眼力见的人,远远就给他们让开了道路。
此时,扶仙楼高阁雅座中,高时明正抱臂靠在朝街边的窗户把玩酒盏。他睥睨而下,熙熙攘攘的街道尽收他眼底。
润晚端着酒壶,立在他身后,担忧道:“王爷,北凉使团在这个时候进京,怕是来者不善。”
“太后想打擂台,自是要有底牌的。”刚才高时明便是在窗边,目睹了北凉使团游街而过。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北凉绝不是来议和的。
“王爷是说,北凉使团是太后请来的?”
“本王去江陵这么久,给足了太后筹谋的时间。”等高时明从江陵回京,北凉要派使团进京的国书已经摆上御案,朝会上也讨论过好几次,根本没有他回旋的余地。
他将手中的酒杯举起,润晚自然而然地往里斟酒。
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盖过街上的喧闹,一马一车最后停在扶仙楼前不走。高时明闻声看见来人,手举酒杯竟凝滞在空中。
润晚察觉有异,跟着朝窗外投下视线,他不可置信道:“是建章?”
扶仙楼前,谢建章翻身下马,亲自到马车后方端来踏脚凳放好,举止恭敬风雅地为车中人撩起车帘。
灵动的少女从车厢中探身而出,她一改往日装扮,那从肩头垂至胸前的蝎尾辫更显俏丽,忽闪忽闪的明眸满是欣喜,连眼尾都是风情。
杨书玉顺势虚扶谢建章的小臂,从容地下了马车,而后月芽蹦跶着下车。王妈妈没有跟来,她打算留在古厝依杨书玉的生活习惯去收拾东院,好让杨书玉住得舒心。
除去马夫,也就谢建章与杨书玉主仆二人来扶仙楼用膳,那熟络亲昵的样子,倒像是一双璧人出门玩乐。
高时明轻笑一声,手里的那杯酒却被他重重地搁置在窗沿,激出半杯美酒洒落。
“原来是杨家千金进京了。”
润晚微微蹙眉,将酒壶搁置在桌上,跟着高时明出了雅阁。
那厢,杨书玉进扶仙楼后只觉得新奇,眼珠转不停地打量酒楼内部陈设。极尽奢华,却幽静雅致,那是她对扶仙楼的第一印象。
谢建章熟络地对掌柜道:“一间天字号雅阁。”
“客官楼上请!”小二唱念着要将他们往楼上引,却被掌柜阻止。
掌柜堆起谄媚的笑,朝杨书玉恭维道:“原来是少东家进京,恕陈某眼拙,竟没有出城相迎。”
杨书玉闻言蹙起眉头,垂眸看着空落落的腰间。在下马车前,她早已将玉络取下。
谢建章心领神会,反问道:“掌柜何出此言?没得吓着我家女娘。”
“原是江陵千金,我道扶仙楼怎的如此热闹?”
娇软勾人的声音响起,伴着轻而稳健的下楼脚步声。掌柜闻言侧开身子,只见一贵女被丫鬟小厮簇拥着下楼。
“贵女可吃好了?”陈掌柜笑着迎上去,致歉道,“是陈某疏漏,竟堵了贵女的道。”
在陈掌柜让道一侧时,杨书玉终于看清来人,她竟惊得说不出话来,下意识地扯住谢建章的袖子。
那位贵女的眉眼处,竟与杨书玉有五分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