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珺卿依偎在他怀里,摇着头,泪珠掉的厉害:“并非哥哥的错,是我自己偏执,没有顾及父皇。”
“傻丫头。”李陌宁半扶着她,低头给她抹去了泪痕,进屋坐了下来。
“朝堂之事,你一个姑娘家如何能料及。此次回京,王府诸多事宜尚在安排。父皇允准我暂留宫中,但不会长久。不如你同我一起,搬去王府。王府虽不比皇宫,但哥哥绝不会让你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我不想去。”李珺卿低头,说的犹豫。倏地,她又悄悄抬眸,偷瞄着李陌宁的神情,只见他眉心微皱,眼神幽深难明。
“哥哥,我不是不愿同你一起。父皇本就对我不满,此话一经提起,恐怕我会成为你的负担。父皇如今对你青睐有加,何必去讨他不快,断送你的前程呢!”
“这就是你让途月送来玉佩的心思?”
李陌宁从袖中取出玉佩,指头摩挲着玉上已经干涸的血痕,托起了她的手。看着伤口缠裹的极为厚重,他的心仿佛被刺中一般。
“你哪怕书信一封,也比伤着自己要好。”
李珺卿苦笑,看着自己的伤,似乎又感到了疼痛。
内心深处的委屈催着她去闹,去哭诉。可当抬眸看向他时,她还是选择了避而不谈。
说了,也是责罚途月一通,自己该受的伤还是受了。途月是哥哥派来的,若告知受伤缘由,只会让他不痛快。更何况,如果没有途月这三年的照拂,她怕是早已枯骨埋雪。她既然没有能力报恩,就只能不去做忘恩负义之事。
“我没事。”李珺卿忍着哭腔,拉住了他的手臂,坐近了些,“皇宫之内尊卑分明,身为公主,众人对我更是礼敬有加,任谁也不敢轻易冒犯。”
她的手搭在他的臂弯处,李陌宁轻抚着,内心愁绪如麻:“这番话说出来,你自己真的信吗?何必编出这种幼稚的谎话来呢?”
李珺卿身躯一震,望着眼前的人,一时退缩,想要抽回手来,却又被他摁住。
“今日你出现在长街之上,哥哥心中本是欣喜万分。可偏偏,你身边的一个人,让哥哥高兴不起来。”李陌宁犹豫不决,眼睛越发红了起来,试探的目光里掺杂着心疼之意,放到了她身上,“你……认识他?同他……”
“天宁街,我的确去了。冷家二公子近来入宫,怕我烦闷,便带我出宫散心。”
李珺卿隐藏了与冷遥临之间的纠葛,看三哥的神情,似乎是不怎么喜欢和他接触。但是既然答应过冷遥临,该提的事,她也不能就此放过。
“三哥。听冷公子说起,他现在住在晋王府?”李珺卿装着糊涂,试探的眼神在李陌宁身上流连百转,“这是怎么回事?他不是应该住在冷家吗?”
“啊?”李陌宁一时错神,没料到她会这么问。
莫非冷遥临真的没在她面前胡言乱语?
李陌宁缓缓地冷静了下来,心中的怒气降了些。
“此次出征,冷天枫随我一同前去。冷天枫虽在一年内立了战功,但那时我等远在边疆,不能时刻照拂家中。冷家处境本就艰难,立功一事,难免有人眼红。听闻冷家受人欺凌之事不减反增,冷天枫心绪不定,便同我商议。那次大胜,父皇欢喜之下赐我王位,我虽未回京,王府的修建却早早开始。我便提议冷二公子移居晋王府,以保平安。”
“原来是这样。”李珺卿听到哥哥的一番解释,又想起冷遥临的话,两番说辞比对着,脑子顿时乱了起来。
她懊恼的捶了捶头,李陌宁看的忍俊不禁,叹了口气,拎着茶壶倒了两杯茶:“这是又被谁给骗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趁着为兄不在京中,怂恿了咱们公主殿下。”
李珺卿懊丧的放下了手,饶过了自己的纠结的内心。
“知道哥哥聪明,才两三句话,就把事情道了个明白。但我真的没被骗,你的话有道理,冷遥临的话或许也不假。会不会是,他不知道移居王府,是为了他做打算……”
“卿儿,”李陌宁打断了她的话,直言道,“无论此事是否有误会,它既然与你无关,你便不需要为之烦心。一切都由我去解决,你安心等着就好。哥哥已经想好了对策,明日送你回紫澜殿。”
“紫澜殿!”
李陌宁端详着面前“腾地”站起来的妹妹,只见她满目诧异,双眸紧盯着他,质问道:“你打算做什么?去求父皇吗?”
李陌宁挑了挑眉,将她按回了座椅上。小丫头的性子还是那么火急火燎。
“虽说天威难测,可那毕竟是我们的父皇。他的心思,多多少少,有的人还是能明白些的。”
李珺卿搔了搔头,眉头紧皱。
李陌宁环顾了一番,见无异样,才凑近她悄声道:“你听哥哥的,明日会有宫婢来迎你。以往母后在时,你不也在格凌轩住一段时间,又去紫澜殿住一段时间。就当是和昔日情景一样,回去后,你依旧是六公主。”
“不行。”李珺卿听后,抓住他的胳膊,急了起来,“父皇那边怎么办?怎么可能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你相信哥哥,只要你不在意此事,便什么都没发生过。”李陌宁抚了抚她的背,渐渐将闹人的小姑娘压制了下来。
时至晚间,李陌宁得了传召,赶去了乾元殿。前来传话的太监看到她时,也为之一愣。不过,李陌宁让她进了屋,之后说了些什么,她全然不知。
晚膳仍是途月送来的,比起以往的膳食,倒是丰盛了不少。
她自然明白,三哥已经回来,途月很快也要离开她。这一顿饭,既可以算作她们之间三年隔阂之情的一个道别,亦可以算作是,途月掩人耳目的行径。如若三哥此时突然回到格凌轩,发现过于简陋的饮食,知晓她刻意怠慢一事,怕是难逃罪责。
她没心思再去同途月问话叙旧,早早收拾了一番,歇着去了。
纵然途月此时心中百感交集,见到她这般不予理睬的模样,也泄了气,或多或少的又生出了些恨意来。
门外的风,呜呼呼地吹奏着暗夜里的歌谣。途月掩上了房门,吹灭了几盏蜡烛,坐在了窗前的阴暗处。
望着苍茫的天穹上,那轮被遮盖光彩的月,她暗叹着。
最后守一夜,守她这最后一夜。
“傻丫头。”李陌宁半扶着她,低头给她抹去了泪痕,进屋坐了下来。
“朝堂之事,你一个姑娘家如何能料及。此次回京,王府诸多事宜尚在安排。父皇允准我暂留宫中,但不会长久。不如你同我一起,搬去王府。王府虽不比皇宫,但哥哥绝不会让你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我不想去。”李珺卿低头,说的犹豫。倏地,她又悄悄抬眸,偷瞄着李陌宁的神情,只见他眉心微皱,眼神幽深难明。
“哥哥,我不是不愿同你一起。父皇本就对我不满,此话一经提起,恐怕我会成为你的负担。父皇如今对你青睐有加,何必去讨他不快,断送你的前程呢!”
“这就是你让途月送来玉佩的心思?”
李陌宁从袖中取出玉佩,指头摩挲着玉上已经干涸的血痕,托起了她的手。看着伤口缠裹的极为厚重,他的心仿佛被刺中一般。
“你哪怕书信一封,也比伤着自己要好。”
李珺卿苦笑,看着自己的伤,似乎又感到了疼痛。
内心深处的委屈催着她去闹,去哭诉。可当抬眸看向他时,她还是选择了避而不谈。
说了,也是责罚途月一通,自己该受的伤还是受了。途月是哥哥派来的,若告知受伤缘由,只会让他不痛快。更何况,如果没有途月这三年的照拂,她怕是早已枯骨埋雪。她既然没有能力报恩,就只能不去做忘恩负义之事。
“我没事。”李珺卿忍着哭腔,拉住了他的手臂,坐近了些,“皇宫之内尊卑分明,身为公主,众人对我更是礼敬有加,任谁也不敢轻易冒犯。”
她的手搭在他的臂弯处,李陌宁轻抚着,内心愁绪如麻:“这番话说出来,你自己真的信吗?何必编出这种幼稚的谎话来呢?”
李珺卿身躯一震,望着眼前的人,一时退缩,想要抽回手来,却又被他摁住。
“今日你出现在长街之上,哥哥心中本是欣喜万分。可偏偏,你身边的一个人,让哥哥高兴不起来。”李陌宁犹豫不决,眼睛越发红了起来,试探的目光里掺杂着心疼之意,放到了她身上,“你……认识他?同他……”
“天宁街,我的确去了。冷家二公子近来入宫,怕我烦闷,便带我出宫散心。”
李珺卿隐藏了与冷遥临之间的纠葛,看三哥的神情,似乎是不怎么喜欢和他接触。但是既然答应过冷遥临,该提的事,她也不能就此放过。
“三哥。听冷公子说起,他现在住在晋王府?”李珺卿装着糊涂,试探的眼神在李陌宁身上流连百转,“这是怎么回事?他不是应该住在冷家吗?”
“啊?”李陌宁一时错神,没料到她会这么问。
莫非冷遥临真的没在她面前胡言乱语?
李陌宁缓缓地冷静了下来,心中的怒气降了些。
“此次出征,冷天枫随我一同前去。冷天枫虽在一年内立了战功,但那时我等远在边疆,不能时刻照拂家中。冷家处境本就艰难,立功一事,难免有人眼红。听闻冷家受人欺凌之事不减反增,冷天枫心绪不定,便同我商议。那次大胜,父皇欢喜之下赐我王位,我虽未回京,王府的修建却早早开始。我便提议冷二公子移居晋王府,以保平安。”
“原来是这样。”李珺卿听到哥哥的一番解释,又想起冷遥临的话,两番说辞比对着,脑子顿时乱了起来。
她懊恼的捶了捶头,李陌宁看的忍俊不禁,叹了口气,拎着茶壶倒了两杯茶:“这是又被谁给骗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趁着为兄不在京中,怂恿了咱们公主殿下。”
李珺卿懊丧的放下了手,饶过了自己的纠结的内心。
“知道哥哥聪明,才两三句话,就把事情道了个明白。但我真的没被骗,你的话有道理,冷遥临的话或许也不假。会不会是,他不知道移居王府,是为了他做打算……”
“卿儿,”李陌宁打断了她的话,直言道,“无论此事是否有误会,它既然与你无关,你便不需要为之烦心。一切都由我去解决,你安心等着就好。哥哥已经想好了对策,明日送你回紫澜殿。”
“紫澜殿!”
李陌宁端详着面前“腾地”站起来的妹妹,只见她满目诧异,双眸紧盯着他,质问道:“你打算做什么?去求父皇吗?”
李陌宁挑了挑眉,将她按回了座椅上。小丫头的性子还是那么火急火燎。
“虽说天威难测,可那毕竟是我们的父皇。他的心思,多多少少,有的人还是能明白些的。”
李珺卿搔了搔头,眉头紧皱。
李陌宁环顾了一番,见无异样,才凑近她悄声道:“你听哥哥的,明日会有宫婢来迎你。以往母后在时,你不也在格凌轩住一段时间,又去紫澜殿住一段时间。就当是和昔日情景一样,回去后,你依旧是六公主。”
“不行。”李珺卿听后,抓住他的胳膊,急了起来,“父皇那边怎么办?怎么可能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你相信哥哥,只要你不在意此事,便什么都没发生过。”李陌宁抚了抚她的背,渐渐将闹人的小姑娘压制了下来。
时至晚间,李陌宁得了传召,赶去了乾元殿。前来传话的太监看到她时,也为之一愣。不过,李陌宁让她进了屋,之后说了些什么,她全然不知。
晚膳仍是途月送来的,比起以往的膳食,倒是丰盛了不少。
她自然明白,三哥已经回来,途月很快也要离开她。这一顿饭,既可以算作她们之间三年隔阂之情的一个道别,亦可以算作是,途月掩人耳目的行径。如若三哥此时突然回到格凌轩,发现过于简陋的饮食,知晓她刻意怠慢一事,怕是难逃罪责。
她没心思再去同途月问话叙旧,早早收拾了一番,歇着去了。
纵然途月此时心中百感交集,见到她这般不予理睬的模样,也泄了气,或多或少的又生出了些恨意来。
门外的风,呜呼呼地吹奏着暗夜里的歌谣。途月掩上了房门,吹灭了几盏蜡烛,坐在了窗前的阴暗处。
望着苍茫的天穹上,那轮被遮盖光彩的月,她暗叹着。
最后守一夜,守她这最后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