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昏昏沉沉中,最先涌上阮岁脑海的是喉咙里灼烧一般的痛楚。
她迷迷糊糊去摸床头的杯子,却有人早一步将她扶起,小心翼翼地将杯子递到她嘴边。
阮岁本能地吞咽着,然而那水竟然和平时喝的矿泉水味道完全不同,带着生涩的,青草的味道,令她剧烈地呛咳了起来。
“咳、咳咳……”
难道是饮水机坏了,怎么一股生水味儿!
阮岁咳得厉害,原本还在喂水的人似乎慌了神,连忙把碗放在了一边,有人挤到了床前,给她拍背。
她吃力地睁开眼,正好和三个小不点对上了目光。
站在最前面的少年似乎就是刚刚喂她喝水的人,看上去大概十二三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
在他身后还有一男一女,年纪恐怕只有五六岁,正小心翼翼地扒拉着男孩的衣角,探出头来看她。
“师姐……?”
“阿姐!”
“阿穗姐姐!”
见她缓和过来,三个小不点脸上都涌现出庆幸来。
阮岁却一头雾水。
她记得自己昨晚上明明是在公司加班睡着了,怎么醒来面前却是三个人类幼崽,还穿着满是补丁的古人衣服?
这三个小不点……是谁??
“师姐身体还没好,还是好好休息吧。”见她神情恍惚,为首的少年轻声说道。
阮岁迷糊地点了点头,等少年将另外两个小不点带走,她这才深深吸了口气,慢慢躺了回去。
没错,她肯定是没休息好。
这肯定是在做梦。
闭上眼,等意识清醒,她肯定又会回到公司办公室。
然而,等了许久,阮岁还是没能等来熟悉的,从梦境中脱离的感觉。
她迟疑的目光慢慢聚焦在自己的双手上。
这是一双干燥粗糙的手,一双少女的手。
意识到这不是自己双手的瞬间,她脑海里忽然涌入了一段陌生的记忆。
……
好不容易整理好那些杂乱的记忆,阮岁陷入了沉默。
坏消息,她穿到了古代。
还是非常不走运地穿到了王朝末年,战乱频起的时候。
原主也叫阮岁,是长生观老道士捡回来的孤儿,小名叫穗穗。
不只是她,刚刚凑在她床边的那几个小不点,也都是老道士捡回来的,她的弟弟和妹妹。
长生观说是道观,不过只是个山上的破烂庙子,老道士一个人勉强开了些田地,不至于把捡回来的儿女饿死。
然而战乱以后到处都乱了套,老天爷还火上浇油,去年一场蝗灾,地里颗粒无收,许多人逼上绝路,做流寇到处抢掠,一时人心惶惶。
幸而这时代的人还敬畏鬼神,老道士护着长生观逃过了流寇的侵袭,可自己却没扛住生老病死,撒手人寰。
死前他交代原主要好好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
原主口头上答应,心里却想着拿粮仓里的粮食逃难去。
只是她动作慢了一步,刚要准备开溜,就遇上了山下村子里的无赖上山来抢东西。
几个半大孩子毫无还手之力,险些连大殿里头的柱子都给他们劈下来带走,就连几个孩子也差点被无赖卖去给人牙子。
经此一遭,原主又惊又怕,当下就发起了高烧,病倒在床上,之后就是阮岁穿了过来。
她长叹一声,环顾周遭。
这会儿恐怕刚天亮不久,空气中还隐隐有着清晨露水的味道。
借着天光,勉强能看清这间厢房的构造。
这座烂尾楼都不如的小破屋子,便是长生观的卧室——她的家。
除了几张勉强能称之为床的草席,还有一个缺了腿的矮椅,这房间里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仅仅是她看过去这几秒,甚至都有泥灰扑簌簌从房顶一角落下来。
真正让她体会了一把家徒四壁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
相比之下,她嫌弃不已的那间合租卧室——坐落于城中村的老破小隔断房,竟然都显得那么精致。
天天996,这下加班猝死被打包踢到了这个不知名的朝代,辛辛苦苦存下来的家当是一点也没能带过来,堪称一夜回到解放前。
阮岁心态有点崩,想扎老天爷小人。
但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过的普通人,她多少也是能理解原主的想法的。
说到底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和弟弟妹妹没有血缘关系,老道士活着还能照拂一下,人没了,想独善其身也不是——
“阿穗姐姐!”
就在阮岁这么想着的时候,“吱呀”一声,破木门推开了一个小缝,一个圆圆的脑袋探了进来,见她醒着,顿时喜笑颜开。
阮岁认出来,这是原主最小的妹妹,容宝。
容宝咚咚咚地跑过来,动作有些笨拙,手上的动作却极为小心。
两只短短的小手用力地捧着碗,凑到阮岁跟前:“阿穗姐姐,喝粥~”
她人小手小,眼看着碗就要端不稳,阮岁连忙伸手去接,却有另一只手沉稳地将粥碗接了过去:“容宝,刚刚是不是说过,师姐不能吃太烫的,会难受?”
是刚刚喂阮岁喝水的少年,平安。
紧随其后的男孩叫小禾,一见容宝就抱怨道:“容宝,你老是跑那么快,真不怕摔啊。”
“容宝五岁了,容宝才不会摔。”容宝冲小禾鼓了鼓腮帮子,却乖乖地往后退了退,给平安让出位置来,“容宝在旁边守着姐姐。”
平安点了点头,这才将目光转向了床上的阮岁:“师姐,没烫到吧?”
“……没。”阮岁犹豫地看向他手里的木碗,“这是……粥?”
平安点了点头,用勺子搅动了一下碗里的粥,稀稀拉拉的汤里面漂起来一些发黄的麦粒。
阮岁从没见过这样的粥,完全就是水里面丢了几粒看上去能称之为粮食的东西,凑近了闻还泛着淡淡的酸味。
可她却看见平安身后的两个小崽崽的视线一直粘在碗上面。
在平安搅拌时,他俩甚至还在努力地咽口水。
毫无疑问,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一碗美味的粥。
阮岁心里一软。
“这粥是哪儿来的?”她问道,“我记得家……道观里已经没有粮食了吧。”
“师父留下来的布口袋里还有口粮。”平安说道,“师姐不用担心,灶间还有许多。”
老道士留下来多少口粮,最了解的是打算跑路的原主,如今就是阮岁。
平安的话显然只是为了安抚她的谎言,阮岁根本不信:“那我也去灶间和你们一起吃。”
平安还没来得及说话,阮岁已经避开他,自顾自地下了地穿上鞋往外走。
“师姐?!”
平安惊愕地追了上来,阮岁这副身体到底是在山上长大,尽管退了烧浑身乏力,走路也慢吞吞,但也不至于当场昏倒,硬是给她走到灶间。
果不其然,灶间冷冷清清,锅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米粥,只有一锅淡得快没有颜色的水。
阮岁深深吸口气:“粥呢?”
“……这便是粥。”平安或许都觉得自己这番话有些太蹩脚,他扭过头,“闻着味儿也能果腹。”
阮岁快给他气笑了,然而目光接触到平安端着木碗的手。
打满补丁的旧衣早已洗得看不出原本的颜色,短短的衣袖堪堪遮住小臂,能清晰地看见手腕上的骨头瘦得凸起。
她快到嘴边的责怪又咽了下去。
他什么都没做错,只是想把活命的口粮给她这个生着病的姐姐,并不是为他自己。
哪怕在原主记忆里,平安也总是吃得最少的那个,但凡老道士淘弄到什么吃食,他不是让给原主这个姐姐,就是给了下面的弟弟妹妹。
原主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日子,觉得理所应当。
可阮岁做不到。
小禾和容宝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跟了过来,两个毛茸茸的脑袋躲在门后面,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灶间里的情形。
阮岁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抱歉,我没控制住情绪。”
平安一愣,阮岁又冲着门口的两个崽崽招了招手:“过来,一起喝。”
几乎是听到这句话,小禾和容宝的眼睛就亮了,然而下一秒,又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我们不饿,留给阿姐(姐姐)喝。”
阮岁没办法,只好换了种说法:“不听话的话,姐姐就生气了。”
两个崽崽这才蹭到了她身边,阮岁拉着他们在椅子上坐下,又拿了几个碗来,将小碗粥分成了四份,还不忘拉了一把呆住的平安,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吃呀!愣着做什么?”
容宝早就饿极了,可是平安哥哥说,粥能养人,阿穗姐姐要喝粥才能活命,不然就会死。
容宝不想姐姐死掉,像爷爷那样,变成个小小的土包包。
所以她乖乖忍耐着。
可阮岁一个劲儿地催她喝,米的香味颤颤悠悠的,像是狐狸妖怪的尾巴,挠得她心尖尖都痒乎乎的,容宝再也忍不住了,连勺子也不要,咕噜咕噜地喝起粥来。
旁边的小禾也好不到哪去,跟着妹妹一起捧着粥碗就往嘴巴里倒。
分明只是一碗淡如清水的粥,在他们的嘴巴里,却像是山珍海味一样。
阮岁看了一眼平安,少年像是终于接受了现实,叹了口气,慢慢低下头来也开始喝起了粥。
少年人本就饭量大,长生观中缺衣少食,怎么可能不饿?
平安一开始还细嚼慢咽,可慢慢地越来越快。
唯独每每吃到麦粒,他都会停下来,像是舍不得似的咀嚼一会儿再吞下去。
呼啦呼啦的喝粥声中,反而阮岁是吃得最慢的一个。
一是因为这副身体刚刚生了大病,胃口并不那么好,二也是因为这碗粥完全称不上好喝。
小麦粗砺而生涩的口感冲击着喉咙,那股微酸也不知道是粮食不新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让人难以下咽。
然而看着眼前几张稚嫩而真挚的脸,阮岁还是一口一口把粥喝了个干净。
她要收回之前说的话。
面对这么几个全心全意为她着想的崽崽,她做不出和原主一样跑路的选择。
阮岁在现代没有亲人,对别人来说或许无足轻重的亲情,对她却是无比珍贵。
她理解不了,也做不到放弃家人。
更何况,这么可爱的几个崽,就连这种时候都惦记着要给姐姐最好的,原主怎么狠得下心就这样抛弃他们?
阮岁的目光慢慢坚定。
被贼老天扔到这个世界是一件倒霉的事情,但不幸中的万幸,她的家人都很好。
所以,她要想办法,让大家都活下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第一步,就是要想办法填饱大家的肚子。
她就不信了,前世卷生卷死,还给她卷出了一条生路,这辈子还就做不到了!
吃完饭,等小禾带着妹妹回去睡午觉,阮岁叫住了平安。
“下午,我要进山。”
她迷迷糊糊去摸床头的杯子,却有人早一步将她扶起,小心翼翼地将杯子递到她嘴边。
阮岁本能地吞咽着,然而那水竟然和平时喝的矿泉水味道完全不同,带着生涩的,青草的味道,令她剧烈地呛咳了起来。
“咳、咳咳……”
难道是饮水机坏了,怎么一股生水味儿!
阮岁咳得厉害,原本还在喂水的人似乎慌了神,连忙把碗放在了一边,有人挤到了床前,给她拍背。
她吃力地睁开眼,正好和三个小不点对上了目光。
站在最前面的少年似乎就是刚刚喂她喝水的人,看上去大概十二三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
在他身后还有一男一女,年纪恐怕只有五六岁,正小心翼翼地扒拉着男孩的衣角,探出头来看她。
“师姐……?”
“阿姐!”
“阿穗姐姐!”
见她缓和过来,三个小不点脸上都涌现出庆幸来。
阮岁却一头雾水。
她记得自己昨晚上明明是在公司加班睡着了,怎么醒来面前却是三个人类幼崽,还穿着满是补丁的古人衣服?
这三个小不点……是谁??
“师姐身体还没好,还是好好休息吧。”见她神情恍惚,为首的少年轻声说道。
阮岁迷糊地点了点头,等少年将另外两个小不点带走,她这才深深吸了口气,慢慢躺了回去。
没错,她肯定是没休息好。
这肯定是在做梦。
闭上眼,等意识清醒,她肯定又会回到公司办公室。
然而,等了许久,阮岁还是没能等来熟悉的,从梦境中脱离的感觉。
她迟疑的目光慢慢聚焦在自己的双手上。
这是一双干燥粗糙的手,一双少女的手。
意识到这不是自己双手的瞬间,她脑海里忽然涌入了一段陌生的记忆。
……
好不容易整理好那些杂乱的记忆,阮岁陷入了沉默。
坏消息,她穿到了古代。
还是非常不走运地穿到了王朝末年,战乱频起的时候。
原主也叫阮岁,是长生观老道士捡回来的孤儿,小名叫穗穗。
不只是她,刚刚凑在她床边的那几个小不点,也都是老道士捡回来的,她的弟弟和妹妹。
长生观说是道观,不过只是个山上的破烂庙子,老道士一个人勉强开了些田地,不至于把捡回来的儿女饿死。
然而战乱以后到处都乱了套,老天爷还火上浇油,去年一场蝗灾,地里颗粒无收,许多人逼上绝路,做流寇到处抢掠,一时人心惶惶。
幸而这时代的人还敬畏鬼神,老道士护着长生观逃过了流寇的侵袭,可自己却没扛住生老病死,撒手人寰。
死前他交代原主要好好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
原主口头上答应,心里却想着拿粮仓里的粮食逃难去。
只是她动作慢了一步,刚要准备开溜,就遇上了山下村子里的无赖上山来抢东西。
几个半大孩子毫无还手之力,险些连大殿里头的柱子都给他们劈下来带走,就连几个孩子也差点被无赖卖去给人牙子。
经此一遭,原主又惊又怕,当下就发起了高烧,病倒在床上,之后就是阮岁穿了过来。
她长叹一声,环顾周遭。
这会儿恐怕刚天亮不久,空气中还隐隐有着清晨露水的味道。
借着天光,勉强能看清这间厢房的构造。
这座烂尾楼都不如的小破屋子,便是长生观的卧室——她的家。
除了几张勉强能称之为床的草席,还有一个缺了腿的矮椅,这房间里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仅仅是她看过去这几秒,甚至都有泥灰扑簌簌从房顶一角落下来。
真正让她体会了一把家徒四壁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
相比之下,她嫌弃不已的那间合租卧室——坐落于城中村的老破小隔断房,竟然都显得那么精致。
天天996,这下加班猝死被打包踢到了这个不知名的朝代,辛辛苦苦存下来的家当是一点也没能带过来,堪称一夜回到解放前。
阮岁心态有点崩,想扎老天爷小人。
但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过的普通人,她多少也是能理解原主的想法的。
说到底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和弟弟妹妹没有血缘关系,老道士活着还能照拂一下,人没了,想独善其身也不是——
“阿穗姐姐!”
就在阮岁这么想着的时候,“吱呀”一声,破木门推开了一个小缝,一个圆圆的脑袋探了进来,见她醒着,顿时喜笑颜开。
阮岁认出来,这是原主最小的妹妹,容宝。
容宝咚咚咚地跑过来,动作有些笨拙,手上的动作却极为小心。
两只短短的小手用力地捧着碗,凑到阮岁跟前:“阿穗姐姐,喝粥~”
她人小手小,眼看着碗就要端不稳,阮岁连忙伸手去接,却有另一只手沉稳地将粥碗接了过去:“容宝,刚刚是不是说过,师姐不能吃太烫的,会难受?”
是刚刚喂阮岁喝水的少年,平安。
紧随其后的男孩叫小禾,一见容宝就抱怨道:“容宝,你老是跑那么快,真不怕摔啊。”
“容宝五岁了,容宝才不会摔。”容宝冲小禾鼓了鼓腮帮子,却乖乖地往后退了退,给平安让出位置来,“容宝在旁边守着姐姐。”
平安点了点头,这才将目光转向了床上的阮岁:“师姐,没烫到吧?”
“……没。”阮岁犹豫地看向他手里的木碗,“这是……粥?”
平安点了点头,用勺子搅动了一下碗里的粥,稀稀拉拉的汤里面漂起来一些发黄的麦粒。
阮岁从没见过这样的粥,完全就是水里面丢了几粒看上去能称之为粮食的东西,凑近了闻还泛着淡淡的酸味。
可她却看见平安身后的两个小崽崽的视线一直粘在碗上面。
在平安搅拌时,他俩甚至还在努力地咽口水。
毫无疑问,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一碗美味的粥。
阮岁心里一软。
“这粥是哪儿来的?”她问道,“我记得家……道观里已经没有粮食了吧。”
“师父留下来的布口袋里还有口粮。”平安说道,“师姐不用担心,灶间还有许多。”
老道士留下来多少口粮,最了解的是打算跑路的原主,如今就是阮岁。
平安的话显然只是为了安抚她的谎言,阮岁根本不信:“那我也去灶间和你们一起吃。”
平安还没来得及说话,阮岁已经避开他,自顾自地下了地穿上鞋往外走。
“师姐?!”
平安惊愕地追了上来,阮岁这副身体到底是在山上长大,尽管退了烧浑身乏力,走路也慢吞吞,但也不至于当场昏倒,硬是给她走到灶间。
果不其然,灶间冷冷清清,锅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米粥,只有一锅淡得快没有颜色的水。
阮岁深深吸口气:“粥呢?”
“……这便是粥。”平安或许都觉得自己这番话有些太蹩脚,他扭过头,“闻着味儿也能果腹。”
阮岁快给他气笑了,然而目光接触到平安端着木碗的手。
打满补丁的旧衣早已洗得看不出原本的颜色,短短的衣袖堪堪遮住小臂,能清晰地看见手腕上的骨头瘦得凸起。
她快到嘴边的责怪又咽了下去。
他什么都没做错,只是想把活命的口粮给她这个生着病的姐姐,并不是为他自己。
哪怕在原主记忆里,平安也总是吃得最少的那个,但凡老道士淘弄到什么吃食,他不是让给原主这个姐姐,就是给了下面的弟弟妹妹。
原主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日子,觉得理所应当。
可阮岁做不到。
小禾和容宝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跟了过来,两个毛茸茸的脑袋躲在门后面,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灶间里的情形。
阮岁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抱歉,我没控制住情绪。”
平安一愣,阮岁又冲着门口的两个崽崽招了招手:“过来,一起喝。”
几乎是听到这句话,小禾和容宝的眼睛就亮了,然而下一秒,又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我们不饿,留给阿姐(姐姐)喝。”
阮岁没办法,只好换了种说法:“不听话的话,姐姐就生气了。”
两个崽崽这才蹭到了她身边,阮岁拉着他们在椅子上坐下,又拿了几个碗来,将小碗粥分成了四份,还不忘拉了一把呆住的平安,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吃呀!愣着做什么?”
容宝早就饿极了,可是平安哥哥说,粥能养人,阿穗姐姐要喝粥才能活命,不然就会死。
容宝不想姐姐死掉,像爷爷那样,变成个小小的土包包。
所以她乖乖忍耐着。
可阮岁一个劲儿地催她喝,米的香味颤颤悠悠的,像是狐狸妖怪的尾巴,挠得她心尖尖都痒乎乎的,容宝再也忍不住了,连勺子也不要,咕噜咕噜地喝起粥来。
旁边的小禾也好不到哪去,跟着妹妹一起捧着粥碗就往嘴巴里倒。
分明只是一碗淡如清水的粥,在他们的嘴巴里,却像是山珍海味一样。
阮岁看了一眼平安,少年像是终于接受了现实,叹了口气,慢慢低下头来也开始喝起了粥。
少年人本就饭量大,长生观中缺衣少食,怎么可能不饿?
平安一开始还细嚼慢咽,可慢慢地越来越快。
唯独每每吃到麦粒,他都会停下来,像是舍不得似的咀嚼一会儿再吞下去。
呼啦呼啦的喝粥声中,反而阮岁是吃得最慢的一个。
一是因为这副身体刚刚生了大病,胃口并不那么好,二也是因为这碗粥完全称不上好喝。
小麦粗砺而生涩的口感冲击着喉咙,那股微酸也不知道是粮食不新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让人难以下咽。
然而看着眼前几张稚嫩而真挚的脸,阮岁还是一口一口把粥喝了个干净。
她要收回之前说的话。
面对这么几个全心全意为她着想的崽崽,她做不出和原主一样跑路的选择。
阮岁在现代没有亲人,对别人来说或许无足轻重的亲情,对她却是无比珍贵。
她理解不了,也做不到放弃家人。
更何况,这么可爱的几个崽,就连这种时候都惦记着要给姐姐最好的,原主怎么狠得下心就这样抛弃他们?
阮岁的目光慢慢坚定。
被贼老天扔到这个世界是一件倒霉的事情,但不幸中的万幸,她的家人都很好。
所以,她要想办法,让大家都活下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第一步,就是要想办法填饱大家的肚子。
她就不信了,前世卷生卷死,还给她卷出了一条生路,这辈子还就做不到了!
吃完饭,等小禾带着妹妹回去睡午觉,阮岁叫住了平安。
“下午,我要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