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凝住,家主眼里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高绍德似是迷糊了,看了看家主,又看了看清魄,“她是什么意思?”
忆起之前每月剜心剐骨般的疼痛,清魄微笑回答,“我已不能生育。”
家主咬牙切齿,“是文寿通!”
“不,是我自己,”她轻快的答,看着他扭曲的脸,心里快意。
“你敢毁了姬家!”家主做势便要扑过来。
高绍德只将手一举便止住了他的动作,缓缓转过头来看她,眼里尽是陌生的怜惜,“朕竟然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把你逼得那么苦。”
清魄对着他深潭似的眼,喃喃回答,“不是你,是命。”
“命”,他冷笑,“朕是天子,朕的旨意便是天命,无论如何,朕都不可能放你走。”
清魄侧头,“若你不是你,我不是我,我便能答应你,穷尽一生,永不相离。”
没有觉得悲伤,只是有一颗眼泪滑了下来。
他伸手接住,看了很久,忽然大笑,“有你这颗泪,朕值了!”
长身立起,他沉声命道,“传朕旨意,回师邺城”,说完不再看清魄,快步离去。
家主赶上两步,惊问,“那他们两个……”
高绍德没有理他,登上常侍驱来的御辇,垂下了车帘。
家主一顿足,也跟着去了。
脚步纷杂,片刻之后,诺大的一个校场只剩下清魄清寒和一干俘虏。
目瞪口呆的辟尘忽然用肩撞了撞定风,“你看到什么了?”
定风略有些口吃,“看、看到他们走了。”
辟尘顿时欢呼起来,“不是做梦,他们竟然走了!”
清寒走近扶住清魄的肩,略带迷茫的说,“真是不敢相信,他竟走了。”
清魄目送那架黑漆大车消失在拐角,随口应道,“真好,他走了。”
狠狠的一鞭落在马股上,骏马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焦急,大口的朝外喷着白沫,在驿道上狂奔。
高长弘一双眼憋得血红,身后数丈是脸色铁青的高长恭。
那个人疯了,竟然丢下邺城不管,一心要拿下并州。
避火和柔水带着突围而出的数十骑在第二天凌晨赶上了大军,高长弘当即令所有骑兵留下辎重物资,只携带足够的干粮与清水,赶回并州救援。
高长恭心里犹如万千虫蚁在噬咬,要是那天坚持一会儿,只坚持一句,也许就不会做出诱敌离开的错误决定。
忽然骏马唏呖呖一声嘶吼,奔在最前的高长弘竟然勒马停了下来,高长恭心里一动,顺着他凝注的目光看向天边。
“是辟尘和定风,”眼力极好的柔水看了一会儿,欢呼道,“他们也逃出来了。”
避火扯了扯柔水的衣袖,做了个收声的手势。
高长恭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呼喝一声拍马赶了上去,高长弘紧紧跟在后面。
“怎样。”不等辟尘勒定马,高长弘劈头就问。
辟尘满身狼狈,但眉眼带笑,“高绍德不知中了什么邪,放过我们,带兵回邺城了。”
诸人都是一愣。
高长恭虽是欣喜,但仍不解,“以那个人的性格与做派,怎会就如此轻易的放过你们。”
高长弘又问,“他们可还平安?”
辟尘摇头,“没事是没事,但公子说,既然已经结束,他便要带小姐去找个地方,好好修养一下,还说让兰陵王与琅琊王不要返回并州了,直接去取了邺城吧。”
高长弘几乎握不住马鞭,“他们去了哪里?”
辟尘噘嘴,“没有,我要跟去都被拒绝了,只交代要好好跟着你们,拿下邺城之后重新认祖归宗。但公子说了,待到合适的时候,他会联系你们的。”
高长恭静默了片刻,驱马走到高长弘身边,轻声说,“走吧,去邺城。”
高长弘涩然看了他一眼,“你舍得?”
高长恭苦笑,“若没有此刻的舍,说不定都等不到将来的得,除了活着等到他来找我们,我们没有选择。”说罢扬鞭一抽,向后面停住的大军驰去。
高长弘怔怔的出了一会儿神,朝并州方向投去极复杂的一瞥,也调转马头,紧紧跟上正在折返的大军。
从远古之时延续到今时今世,天涯海角,风光如昔,不在其中的人始终追逐向往,在其中的人却又不知身处何处,这便是江湖了。
清寒总是噙着浅笑跟在清魄身后,由得她毫无目的的乱走,走累了,他的臂膀便是倚靠。
一路上隐约的听着消息。
武王的相助加上部分诸侯的支持,高长弘终于如愿叩开了邺城的城门,至于高绍德,有人说他在城破的时候死在乱军之中,也有人说他在城破之前杀了所有嫔妃之后自杀了。
听完这个消息,清魄笑出声,笑弯腰,也笑出了泪。
清寒担心的扶住清魄,给她拍背,“怎么了,”她笑着摇手,“没什么,也不知道姬家现在会调教怎样的一个人,派给高长弘做手下。”
忽然又不想笑了,“我好累,我们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吧。”
上庐山,正是雾气沼沼的日子。
过了虎溪桥,雾气随着山路蒸腾起来,贴着脚下的青色砖石从身边漫卷过去,心突然变得宁静而安静,心情也随着那雾飞扬起来。
听见清寒笑道,“这里的莲池天下闻名,到了夏季,满池都是大朵的白莲,不知你可会喜欢。”
抬头望着不远处东林寺山门里若隐若现的“净土”二字,清魄恍惚道,“当然喜欢,这样的地方,纵是神仙也住得。”
和方入世时看到的那些成日在山水之间自由行走的人不同,这里满寺都是与清灯黄卷终生为伴的清贫僧人,他们身形单薄,神情淡然,不发出一点声音的静静行走,如此安详。
一夕江湖,恍然如梦。
清寒在好心僧人的帮助下,在寺院后的竹林里结了一座木屋,命名隐庐,兄妹二人便在这里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一冬,一春,一夏,一秋,年复一年。
清魄慢慢的学了刺绣,清寒每月下山去用绣品换些零用,购置米粮,并带回一些零碎的消息。
用了两年时间平复各地伺机而起的骚乱,高长弘最终还是登基了,任命杨纳言为相,大赦天下,改年为德昌元年,并在第五年娶了斛律光的妹妹斛律琴为后。
高长恭在高长弘的登基大典之后离开了邺城,四方游历,有人说他是在为新登基的齐王寻找段候那样的将才,却无人知道他的行踪。
文寿通则在邺城开了一家医馆,广收弟子,教授如何利用针灸疏通人的奇经八脉,据说连宫里的太医都会定期到医馆里去听他讲学。
至于辟尘等人,立国之后,高长弘厚赏了他们,并要亲自为他们主持归宗的仪式,但他们拒绝了。
邺城的聚香楼被人以重金购下,每日都会有一个年轻的公子坐在二楼靠窗的那个位子,静静的听茶楼里五湖四海的客商们闲谈。
又一个夏季,清魄挽着裙摆,沿着曲径走向莲池,一进山门,迎面就飘来淡淡的荷香,是在庐山所能闻到的一种最清淡最令人沉醉的香,忽而飘渺,忽而真实。
身后传来轻微的足音,是迷路的香客吧,她想着,没有回头。
“小姐,可要买只兔子。”一个低沉悦耳的声音响起。
毫无准备的,泪水夺眶而出,“主上,”她轻轻唤,不敢回头。
“我已不再是你的主上”,他低笑,“你也不再是鸩女,我来是问你,你在并州许下的承诺是否还算数?”
转过身,对上一双秋潭般的凤眼,“可你怎么找得到我,”清魄哽咽。
“我记得,你钟爱莲花”,他温柔的替她擦掉泪水,“我也说过,若你注定要与高家的某人纠缠一世,那人只能是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
高绍德似是迷糊了,看了看家主,又看了看清魄,“她是什么意思?”
忆起之前每月剜心剐骨般的疼痛,清魄微笑回答,“我已不能生育。”
家主咬牙切齿,“是文寿通!”
“不,是我自己,”她轻快的答,看着他扭曲的脸,心里快意。
“你敢毁了姬家!”家主做势便要扑过来。
高绍德只将手一举便止住了他的动作,缓缓转过头来看她,眼里尽是陌生的怜惜,“朕竟然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把你逼得那么苦。”
清魄对着他深潭似的眼,喃喃回答,“不是你,是命。”
“命”,他冷笑,“朕是天子,朕的旨意便是天命,无论如何,朕都不可能放你走。”
清魄侧头,“若你不是你,我不是我,我便能答应你,穷尽一生,永不相离。”
没有觉得悲伤,只是有一颗眼泪滑了下来。
他伸手接住,看了很久,忽然大笑,“有你这颗泪,朕值了!”
长身立起,他沉声命道,“传朕旨意,回师邺城”,说完不再看清魄,快步离去。
家主赶上两步,惊问,“那他们两个……”
高绍德没有理他,登上常侍驱来的御辇,垂下了车帘。
家主一顿足,也跟着去了。
脚步纷杂,片刻之后,诺大的一个校场只剩下清魄清寒和一干俘虏。
目瞪口呆的辟尘忽然用肩撞了撞定风,“你看到什么了?”
定风略有些口吃,“看、看到他们走了。”
辟尘顿时欢呼起来,“不是做梦,他们竟然走了!”
清寒走近扶住清魄的肩,略带迷茫的说,“真是不敢相信,他竟走了。”
清魄目送那架黑漆大车消失在拐角,随口应道,“真好,他走了。”
狠狠的一鞭落在马股上,骏马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焦急,大口的朝外喷着白沫,在驿道上狂奔。
高长弘一双眼憋得血红,身后数丈是脸色铁青的高长恭。
那个人疯了,竟然丢下邺城不管,一心要拿下并州。
避火和柔水带着突围而出的数十骑在第二天凌晨赶上了大军,高长弘当即令所有骑兵留下辎重物资,只携带足够的干粮与清水,赶回并州救援。
高长恭心里犹如万千虫蚁在噬咬,要是那天坚持一会儿,只坚持一句,也许就不会做出诱敌离开的错误决定。
忽然骏马唏呖呖一声嘶吼,奔在最前的高长弘竟然勒马停了下来,高长恭心里一动,顺着他凝注的目光看向天边。
“是辟尘和定风,”眼力极好的柔水看了一会儿,欢呼道,“他们也逃出来了。”
避火扯了扯柔水的衣袖,做了个收声的手势。
高长恭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呼喝一声拍马赶了上去,高长弘紧紧跟在后面。
“怎样。”不等辟尘勒定马,高长弘劈头就问。
辟尘满身狼狈,但眉眼带笑,“高绍德不知中了什么邪,放过我们,带兵回邺城了。”
诸人都是一愣。
高长恭虽是欣喜,但仍不解,“以那个人的性格与做派,怎会就如此轻易的放过你们。”
高长弘又问,“他们可还平安?”
辟尘摇头,“没事是没事,但公子说,既然已经结束,他便要带小姐去找个地方,好好修养一下,还说让兰陵王与琅琊王不要返回并州了,直接去取了邺城吧。”
高长弘几乎握不住马鞭,“他们去了哪里?”
辟尘噘嘴,“没有,我要跟去都被拒绝了,只交代要好好跟着你们,拿下邺城之后重新认祖归宗。但公子说了,待到合适的时候,他会联系你们的。”
高长恭静默了片刻,驱马走到高长弘身边,轻声说,“走吧,去邺城。”
高长弘涩然看了他一眼,“你舍得?”
高长恭苦笑,“若没有此刻的舍,说不定都等不到将来的得,除了活着等到他来找我们,我们没有选择。”说罢扬鞭一抽,向后面停住的大军驰去。
高长弘怔怔的出了一会儿神,朝并州方向投去极复杂的一瞥,也调转马头,紧紧跟上正在折返的大军。
从远古之时延续到今时今世,天涯海角,风光如昔,不在其中的人始终追逐向往,在其中的人却又不知身处何处,这便是江湖了。
清寒总是噙着浅笑跟在清魄身后,由得她毫无目的的乱走,走累了,他的臂膀便是倚靠。
一路上隐约的听着消息。
武王的相助加上部分诸侯的支持,高长弘终于如愿叩开了邺城的城门,至于高绍德,有人说他在城破的时候死在乱军之中,也有人说他在城破之前杀了所有嫔妃之后自杀了。
听完这个消息,清魄笑出声,笑弯腰,也笑出了泪。
清寒担心的扶住清魄,给她拍背,“怎么了,”她笑着摇手,“没什么,也不知道姬家现在会调教怎样的一个人,派给高长弘做手下。”
忽然又不想笑了,“我好累,我们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吧。”
上庐山,正是雾气沼沼的日子。
过了虎溪桥,雾气随着山路蒸腾起来,贴着脚下的青色砖石从身边漫卷过去,心突然变得宁静而安静,心情也随着那雾飞扬起来。
听见清寒笑道,“这里的莲池天下闻名,到了夏季,满池都是大朵的白莲,不知你可会喜欢。”
抬头望着不远处东林寺山门里若隐若现的“净土”二字,清魄恍惚道,“当然喜欢,这样的地方,纵是神仙也住得。”
和方入世时看到的那些成日在山水之间自由行走的人不同,这里满寺都是与清灯黄卷终生为伴的清贫僧人,他们身形单薄,神情淡然,不发出一点声音的静静行走,如此安详。
一夕江湖,恍然如梦。
清寒在好心僧人的帮助下,在寺院后的竹林里结了一座木屋,命名隐庐,兄妹二人便在这里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一冬,一春,一夏,一秋,年复一年。
清魄慢慢的学了刺绣,清寒每月下山去用绣品换些零用,购置米粮,并带回一些零碎的消息。
用了两年时间平复各地伺机而起的骚乱,高长弘最终还是登基了,任命杨纳言为相,大赦天下,改年为德昌元年,并在第五年娶了斛律光的妹妹斛律琴为后。
高长恭在高长弘的登基大典之后离开了邺城,四方游历,有人说他是在为新登基的齐王寻找段候那样的将才,却无人知道他的行踪。
文寿通则在邺城开了一家医馆,广收弟子,教授如何利用针灸疏通人的奇经八脉,据说连宫里的太医都会定期到医馆里去听他讲学。
至于辟尘等人,立国之后,高长弘厚赏了他们,并要亲自为他们主持归宗的仪式,但他们拒绝了。
邺城的聚香楼被人以重金购下,每日都会有一个年轻的公子坐在二楼靠窗的那个位子,静静的听茶楼里五湖四海的客商们闲谈。
又一个夏季,清魄挽着裙摆,沿着曲径走向莲池,一进山门,迎面就飘来淡淡的荷香,是在庐山所能闻到的一种最清淡最令人沉醉的香,忽而飘渺,忽而真实。
身后传来轻微的足音,是迷路的香客吧,她想着,没有回头。
“小姐,可要买只兔子。”一个低沉悦耳的声音响起。
毫无准备的,泪水夺眶而出,“主上,”她轻轻唤,不敢回头。
“我已不再是你的主上”,他低笑,“你也不再是鸩女,我来是问你,你在并州许下的承诺是否还算数?”
转过身,对上一双秋潭般的凤眼,“可你怎么找得到我,”清魄哽咽。
“我记得,你钟爱莲花”,他温柔的替她擦掉泪水,“我也说过,若你注定要与高家的某人纠缠一世,那人只能是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