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箫回到体元殿,有些事情结束了,有些事情才刚刚开始。
屋内香气缭绕,秦玉箫才迈步走进内室方才察觉不对劲。烛光下,物什的颜色深深浅浅。
“娘娘,幸会。”
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在耳畔,朦胧之中,榻上似乎靠着个玄衣男子,猫儿靠在他身边叫着,他正手法娴熟地沏着茶。
“谢凛,你倒是自来熟的很。”她松了口气,伸手扇了扇眼前的香气,“怎么想起到我这里来,前两日见面,大人倒是走得快极了。”
谢凛终于不紧不慢地起身,整个人像是没有骨头般懒散,双手背在身后晃着身子走近她,黑发束起垂在肩侧,歪起嘴角勾着笑。
这才是谢凛的真面目。
不过才正经了几日,便又打回原形了。
“办完了些事,想通了,近日娘娘麻烦事多,想着来为您调解一二。”说罢,他拱手行礼,眼神却毫不避讳地落在她脸上。
“怎么,那一夜在我门前坐了一夜,今晚便一声不响破窗而入。”
“形势所迫。”
“罢了,张疏雪殁了,沈荣将统领六宫的权力暂时交给了贤妃,张疏雪的后事一并由她料理。”
秦玉箫坐在榻上,撩起眼皮看他。
“无所谓,这些碎事,你也没有必要掺合。”
“嗯。”她淡淡地应了一声。
“皇帝召见我与太子殿下以及朝中几位重臣,是要商议丞相府如何处置。”
“如何了?”
“本该是诛九族的罪,但碍于老丞相生前对先帝有从龙之功,因此,全族上下贬为庶民发配岭南,无召见不得回京。”
这是让他们活着,却永世不得翻身。
“可惜了,我记得张氏旁系一个公子,写得一手好字。”
“张浦,张青枫。”
二人皆是沉默了一瞬间。
秦玉箫托着香腮,“你出京那几日,周公子也不在京中,我曾给他去过信,你们做什么了?”
边关战况激烈,路上又坎坷不平,他们毫无音讯,她去过几封信皆石沉大海,因此便放弃了。
谢凛沉默地看着他,眸色幽深,随即开口道:“皇帝派我出京到幽州城平息战乱,边关粮草不够士气大减难以应敌,我在广陵这些年财物不少,周衡玉本就是富商之子,他提前在广陵筹换粮草运往边关。”
“我解决完幽州动乱,命人一把火烧了宋连朔的院子,引开了皇帝的眼线,用沙子将粮食换出来一路护送,才补齐空缺,那晚匈奴趁人之危来攻,关内失守,将士死伤无数,小郡王拼死守住了城。”
“后来,潜伏在幽州的云芜带人沿路招兵买马,才彻底守住边关。”
战况惨烈。
“伤可好些了?”
谢凛惊讶地挑眉,不说话。
“问你话呢。”秦玉箫抿唇,不耐烦。
“好了好了,娘娘,好得好好的!”谢凛连忙赔笑脸。
寝殿内的香散了,她清楚地看见眼前恣意的谢凛,剑眉星目,用认真的目光盯着自己。
良久,谢凛开口,“忽然发觉,睁开眼能看见一缕阳光透过窗纸,教导的学生聪明伶俐,夜晚吹着长安城的风,已是万幸。”
随后,又补道:“可偏安一隅,我做不到。”
“万花楼内春宵一夜,北境边关尸横遍野。”
仲夏的风自窗外吹进来,携了后院的花香,烛影一抖,她看见谢凛的眼睛像是窗外的夜空,火光点缀成星点,又燃成了他心中的野。
“今晚的月亮很亮。”
秦玉箫看着他,似是安慰,忽然笑了,脸色舒展开。
率先转过头,温柔的月光落在她侧脸,光洁的额头,鼻尖和下巴,鬓边的碎发被风吹动。
“我去寻过宋卿,日后我会盯紧她。”秦玉箫扭头看他,神色清冷,目光平静,话罢,红唇紧闭。
谢凛目光微动,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好。”
三日后,是张家被流放的日子。
张家上下几百口人被押着从刑部大牢走出来,人人蓬头垢面,半月过去,张惟书似乎衰老不少,乍见天光,他老人家不禁的眯了眯眼睛。
白色的囚服宽大,衬得人格外瘦弱,张老太太半月前还受人尊敬,府内的夫人们还穿金戴银,可惜世事无常,如今上下老小手脚皆戴着沉重的镣铐,步履蹒跚。
入秋了,天气转凉,负责押送的士兵不停地驱赶着、咒骂着、斥责着。
“快走!快走!”
“磨叽什么呢?造反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还有今日?!”
是啊,反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还会有今日,八十岁的老母,六七岁的孩童,府内上下几百口人被押送到远在千里的岭南之地,终生不得回京,路途迢迢,全靠一双脚,能走得出长安吗?
“宫里那位倒是痛快,一杯毒酒死了,一了百了。”
“哎,张家大房那位娇小姐也入宫了不是,今年初春的事,谁知又出了这档子事,怕是受了不少牵连,不知往后的日子……”
街边百姓窃窃私语。
“娘娘。”
“无妨。”
她站在城楼上,看着底下的长队。
朗朗白日,一群鸟往南飞去。
候鸟为了栖息南飞,来年春日,还会归来。可有些东西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押送的队伍一路到了城楼下,有人骑马等候在此处。
定睛一看,是谢凛。
“罪臣,张惟书,接旨!”
楼下齐刷刷跪了一片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丞相张惟书,私养兵力,趁国难之危,发动兵变,意图谋权篡位、挟天子以令诸侯,念昔日家族从龙之功,免去诛九族之罪,贬其位为庶民,全府上下,流放岭南,无诏不得回京!钦此!”
“庶民张惟书,接旨,谢陛下不杀之恩。”
风更凉了。
流放的队伍出了城门,秦玉箫转身向城楼外看去。
队伍末端,昔日才华横溢的张家小公子张浦如今浑身是伤,那双写得好字的手胡乱包扎,他背起年迈的祖母,一步一步扎实地走着。
脚腕上的镣铐拖拉在地上,发出金属碰撞的声响,在队伍末端留下一条痕迹。
“娘娘,不忍了?”谢凛突如其来那么一问。
秦玉箫一点也不惊讶,平淡的说:“无辜的,又不止他一个。”
就好像,谢凛问她,娘娘,救不救?你一句救,天涯海角我都把他平安带回长安来。
然后她不为所动,回答说,要救,就不止要救他了。
“从长安到岭南,要多久?”
夕阳照亮她的侧脸,发丝凌乱地飞舞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长安此去岭南,最快也要数十日,何况要靠一双脚走动。”
她终于理解,皇帝所说的,无诏不得回京。
不怕他们偷偷回京,只怕,寒风凛冽,他们连长安地界都走不出去。
这一晚,秦玉箫没有睡踏实。
翌日,她去了长春宫。
张浸月被贬,禁足。温霜晚慰问过几次,如今正坐在榻上摆弄桌案上的菊花。
“温姐姐。”
“四妹妹来了,快坐。”温霜晚脸上展开笑颜,连忙命了宫女沏茶倒水,自己则将那盆菊花推到秦玉箫眼前,“快看看,这是家母前几日入宫送来的菊花,多漂亮。”
“是漂亮极了。”秦玉箫眉眼弯弯,轻轻触碰花瓣。
“这几日天干气燥,方才浇了水,本想着等你回来便邀你来坐坐,可惜这一个月来宫内发生了许多事,长乐公主都一直住在长乐宫里,你回宫后又要处理些杂事,我也不好叨扰你去。”温霜晚说着,掩面笑笑。
秦玉箫将花盆放在一旁,“姐姐说的这是哪里话,邀请之事,你情我愿,怎的就成了叨扰了。”
“是是是,瞧我这张嘴。”
秦玉箫:“姐姐最近身体如何,天气转凉,该加衣裳了。”
温霜晚:“你这几日这么忙,定也休息不好,心里还记挂我做什么。”
她打趣。
“宫内的事务陛下全权交予贤妃娘娘管理,我谈何忙不忙呢?”
温霜晚神色落寞了些,“你莫要丧气,妃子们总有熬出头的一天。”
“您说什么呢。”秦玉箫一听她这话便知道自己被误解了意思,“我为何要丧气。”
温霜晚那张常带春风的脸上布满了错愕,“你三天两头往养心殿跑,难道不是……”
秦玉箫连忙打断了她的话,“不说这个了,御膳房还有做好的药膳,我该给陛下送去了。”
说完,不等温霜晚反应过来,她便提着裙摆拉着蓝田出了长春宫的大门。
天色已暗,秦玉箫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一天用如此蹩脚的理由去搪塞温霜晚,幸亏她反应及时。
她带人折返去了御膳房,取了炖好的药膳,趁着夜色敲开了养心殿的大门。
“陛下。”她坐在床边,看着床上的男人。
“哎……坐吧。”沈荣迟钝地睁开双眼又闭上,“朕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宫内的事务,你也帮朕多留意一二。”
“是。”
自古帝王多疑心。
“爱妃啊。”
“陛下,臣妾在。”
沈荣顿了顿,“你倒是,同刚入宫时不一样了。”
“陛下这是说的哪里话,臣妾一直都是臣妾。”
沈荣叹息,摇了摇头。
“方才来时,你谨小慎微,却不懦弱,坚毅刚强,却不张扬。”
秦玉箫将药碗搁置在一旁,“臣妾现在也是如此,只不过,同陛下相处久了,更熟悉了些罢了。”
沈荣笑笑,“也是,怪朕多心了,这些日子你不在宫中,那些个没用的东西……咳咳咳,什么都做不好。”
“陛下,还有贤妃娘娘呢。”
“爱妃啊,你莫要怪朕,贤妃年长,入宫多年了,眼下还不知会再出什么幺蛾子,玉嫔与淑妃又有身孕在身,她掌权最好不过。”
良久,秦玉箫笑道:“陛下说得对,贤妃娘娘手脚也比臣妾更利索,前些时日宫宴,都是娘娘主事,臣妾打个下手都跟不上。”
“你也懂事,不过……朕答应你,等到了时候,朕什么都给你,什么都给你……”
说着,沈荣慢慢闭上眼,长叹一声。
“再陪朕熬一段时日,再陪朕熬一段时日……”
他声音逐渐嘶哑。
“宣儿,你再陪朕熬一段时日……”
待沈荣睡熟后,秦玉箫剪了剪烛芯,才发觉他时常批阅奏折的桌案所对的墙上,挂着一幅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旁配了一幅美人赏莲图,至于赏得到底是莲花还是莲叶下的红鲤,便不得而知了。
秦玉箫交代李福海几句话后,便出了养心殿。
屋内香气缭绕,秦玉箫才迈步走进内室方才察觉不对劲。烛光下,物什的颜色深深浅浅。
“娘娘,幸会。”
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在耳畔,朦胧之中,榻上似乎靠着个玄衣男子,猫儿靠在他身边叫着,他正手法娴熟地沏着茶。
“谢凛,你倒是自来熟的很。”她松了口气,伸手扇了扇眼前的香气,“怎么想起到我这里来,前两日见面,大人倒是走得快极了。”
谢凛终于不紧不慢地起身,整个人像是没有骨头般懒散,双手背在身后晃着身子走近她,黑发束起垂在肩侧,歪起嘴角勾着笑。
这才是谢凛的真面目。
不过才正经了几日,便又打回原形了。
“办完了些事,想通了,近日娘娘麻烦事多,想着来为您调解一二。”说罢,他拱手行礼,眼神却毫不避讳地落在她脸上。
“怎么,那一夜在我门前坐了一夜,今晚便一声不响破窗而入。”
“形势所迫。”
“罢了,张疏雪殁了,沈荣将统领六宫的权力暂时交给了贤妃,张疏雪的后事一并由她料理。”
秦玉箫坐在榻上,撩起眼皮看他。
“无所谓,这些碎事,你也没有必要掺合。”
“嗯。”她淡淡地应了一声。
“皇帝召见我与太子殿下以及朝中几位重臣,是要商议丞相府如何处置。”
“如何了?”
“本该是诛九族的罪,但碍于老丞相生前对先帝有从龙之功,因此,全族上下贬为庶民发配岭南,无召见不得回京。”
这是让他们活着,却永世不得翻身。
“可惜了,我记得张氏旁系一个公子,写得一手好字。”
“张浦,张青枫。”
二人皆是沉默了一瞬间。
秦玉箫托着香腮,“你出京那几日,周公子也不在京中,我曾给他去过信,你们做什么了?”
边关战况激烈,路上又坎坷不平,他们毫无音讯,她去过几封信皆石沉大海,因此便放弃了。
谢凛沉默地看着他,眸色幽深,随即开口道:“皇帝派我出京到幽州城平息战乱,边关粮草不够士气大减难以应敌,我在广陵这些年财物不少,周衡玉本就是富商之子,他提前在广陵筹换粮草运往边关。”
“我解决完幽州动乱,命人一把火烧了宋连朔的院子,引开了皇帝的眼线,用沙子将粮食换出来一路护送,才补齐空缺,那晚匈奴趁人之危来攻,关内失守,将士死伤无数,小郡王拼死守住了城。”
“后来,潜伏在幽州的云芜带人沿路招兵买马,才彻底守住边关。”
战况惨烈。
“伤可好些了?”
谢凛惊讶地挑眉,不说话。
“问你话呢。”秦玉箫抿唇,不耐烦。
“好了好了,娘娘,好得好好的!”谢凛连忙赔笑脸。
寝殿内的香散了,她清楚地看见眼前恣意的谢凛,剑眉星目,用认真的目光盯着自己。
良久,谢凛开口,“忽然发觉,睁开眼能看见一缕阳光透过窗纸,教导的学生聪明伶俐,夜晚吹着长安城的风,已是万幸。”
随后,又补道:“可偏安一隅,我做不到。”
“万花楼内春宵一夜,北境边关尸横遍野。”
仲夏的风自窗外吹进来,携了后院的花香,烛影一抖,她看见谢凛的眼睛像是窗外的夜空,火光点缀成星点,又燃成了他心中的野。
“今晚的月亮很亮。”
秦玉箫看着他,似是安慰,忽然笑了,脸色舒展开。
率先转过头,温柔的月光落在她侧脸,光洁的额头,鼻尖和下巴,鬓边的碎发被风吹动。
“我去寻过宋卿,日后我会盯紧她。”秦玉箫扭头看他,神色清冷,目光平静,话罢,红唇紧闭。
谢凛目光微动,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好。”
三日后,是张家被流放的日子。
张家上下几百口人被押着从刑部大牢走出来,人人蓬头垢面,半月过去,张惟书似乎衰老不少,乍见天光,他老人家不禁的眯了眯眼睛。
白色的囚服宽大,衬得人格外瘦弱,张老太太半月前还受人尊敬,府内的夫人们还穿金戴银,可惜世事无常,如今上下老小手脚皆戴着沉重的镣铐,步履蹒跚。
入秋了,天气转凉,负责押送的士兵不停地驱赶着、咒骂着、斥责着。
“快走!快走!”
“磨叽什么呢?造反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还有今日?!”
是啊,反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还会有今日,八十岁的老母,六七岁的孩童,府内上下几百口人被押送到远在千里的岭南之地,终生不得回京,路途迢迢,全靠一双脚,能走得出长安吗?
“宫里那位倒是痛快,一杯毒酒死了,一了百了。”
“哎,张家大房那位娇小姐也入宫了不是,今年初春的事,谁知又出了这档子事,怕是受了不少牵连,不知往后的日子……”
街边百姓窃窃私语。
“娘娘。”
“无妨。”
她站在城楼上,看着底下的长队。
朗朗白日,一群鸟往南飞去。
候鸟为了栖息南飞,来年春日,还会归来。可有些东西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押送的队伍一路到了城楼下,有人骑马等候在此处。
定睛一看,是谢凛。
“罪臣,张惟书,接旨!”
楼下齐刷刷跪了一片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丞相张惟书,私养兵力,趁国难之危,发动兵变,意图谋权篡位、挟天子以令诸侯,念昔日家族从龙之功,免去诛九族之罪,贬其位为庶民,全府上下,流放岭南,无诏不得回京!钦此!”
“庶民张惟书,接旨,谢陛下不杀之恩。”
风更凉了。
流放的队伍出了城门,秦玉箫转身向城楼外看去。
队伍末端,昔日才华横溢的张家小公子张浦如今浑身是伤,那双写得好字的手胡乱包扎,他背起年迈的祖母,一步一步扎实地走着。
脚腕上的镣铐拖拉在地上,发出金属碰撞的声响,在队伍末端留下一条痕迹。
“娘娘,不忍了?”谢凛突如其来那么一问。
秦玉箫一点也不惊讶,平淡的说:“无辜的,又不止他一个。”
就好像,谢凛问她,娘娘,救不救?你一句救,天涯海角我都把他平安带回长安来。
然后她不为所动,回答说,要救,就不止要救他了。
“从长安到岭南,要多久?”
夕阳照亮她的侧脸,发丝凌乱地飞舞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长安此去岭南,最快也要数十日,何况要靠一双脚走动。”
她终于理解,皇帝所说的,无诏不得回京。
不怕他们偷偷回京,只怕,寒风凛冽,他们连长安地界都走不出去。
这一晚,秦玉箫没有睡踏实。
翌日,她去了长春宫。
张浸月被贬,禁足。温霜晚慰问过几次,如今正坐在榻上摆弄桌案上的菊花。
“温姐姐。”
“四妹妹来了,快坐。”温霜晚脸上展开笑颜,连忙命了宫女沏茶倒水,自己则将那盆菊花推到秦玉箫眼前,“快看看,这是家母前几日入宫送来的菊花,多漂亮。”
“是漂亮极了。”秦玉箫眉眼弯弯,轻轻触碰花瓣。
“这几日天干气燥,方才浇了水,本想着等你回来便邀你来坐坐,可惜这一个月来宫内发生了许多事,长乐公主都一直住在长乐宫里,你回宫后又要处理些杂事,我也不好叨扰你去。”温霜晚说着,掩面笑笑。
秦玉箫将花盆放在一旁,“姐姐说的这是哪里话,邀请之事,你情我愿,怎的就成了叨扰了。”
“是是是,瞧我这张嘴。”
秦玉箫:“姐姐最近身体如何,天气转凉,该加衣裳了。”
温霜晚:“你这几日这么忙,定也休息不好,心里还记挂我做什么。”
她打趣。
“宫内的事务陛下全权交予贤妃娘娘管理,我谈何忙不忙呢?”
温霜晚神色落寞了些,“你莫要丧气,妃子们总有熬出头的一天。”
“您说什么呢。”秦玉箫一听她这话便知道自己被误解了意思,“我为何要丧气。”
温霜晚那张常带春风的脸上布满了错愕,“你三天两头往养心殿跑,难道不是……”
秦玉箫连忙打断了她的话,“不说这个了,御膳房还有做好的药膳,我该给陛下送去了。”
说完,不等温霜晚反应过来,她便提着裙摆拉着蓝田出了长春宫的大门。
天色已暗,秦玉箫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一天用如此蹩脚的理由去搪塞温霜晚,幸亏她反应及时。
她带人折返去了御膳房,取了炖好的药膳,趁着夜色敲开了养心殿的大门。
“陛下。”她坐在床边,看着床上的男人。
“哎……坐吧。”沈荣迟钝地睁开双眼又闭上,“朕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宫内的事务,你也帮朕多留意一二。”
“是。”
自古帝王多疑心。
“爱妃啊。”
“陛下,臣妾在。”
沈荣顿了顿,“你倒是,同刚入宫时不一样了。”
“陛下这是说的哪里话,臣妾一直都是臣妾。”
沈荣叹息,摇了摇头。
“方才来时,你谨小慎微,却不懦弱,坚毅刚强,却不张扬。”
秦玉箫将药碗搁置在一旁,“臣妾现在也是如此,只不过,同陛下相处久了,更熟悉了些罢了。”
沈荣笑笑,“也是,怪朕多心了,这些日子你不在宫中,那些个没用的东西……咳咳咳,什么都做不好。”
“陛下,还有贤妃娘娘呢。”
“爱妃啊,你莫要怪朕,贤妃年长,入宫多年了,眼下还不知会再出什么幺蛾子,玉嫔与淑妃又有身孕在身,她掌权最好不过。”
良久,秦玉箫笑道:“陛下说得对,贤妃娘娘手脚也比臣妾更利索,前些时日宫宴,都是娘娘主事,臣妾打个下手都跟不上。”
“你也懂事,不过……朕答应你,等到了时候,朕什么都给你,什么都给你……”
说着,沈荣慢慢闭上眼,长叹一声。
“再陪朕熬一段时日,再陪朕熬一段时日……”
他声音逐渐嘶哑。
“宣儿,你再陪朕熬一段时日……”
待沈荣睡熟后,秦玉箫剪了剪烛芯,才发觉他时常批阅奏折的桌案所对的墙上,挂着一幅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旁配了一幅美人赏莲图,至于赏得到底是莲花还是莲叶下的红鲤,便不得而知了。
秦玉箫交代李福海几句话后,便出了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