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我惦记着敬茶的事,起了个大早,不顾前两天的疲惫。
一出门就看到我那个所谓的夫君在门口站着等,我心想他还是有些体贴的,没有记恨我昨晚将他赶出去的事。
“夫君,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叫醒我?”
“没有多久,母亲起的没有这么早,你先洗漱一下再去敬茶吧。”
“正是如此呢,我起来之后不知道该如何洗漱,心想也许是要自己打水的,却不知道我们家的水井在哪里。”
他有一些踌躇,说到,“家里并没有水井,目前还没钱打井。”
“水是从河边挑回来的,家里有水缸储水。这些不需要女人来做,家里的水若是没了就来喊我,我去提水回来。”
我不禁有些头痛,在林家居然连用水也这么不便吗?那我在祝家专门学着用水井汲水的技术也用不上了。
无论此时心中有多么困扰,我还是向他道了谢,“谢谢夫君。”
简单洗漱之后,我就跟着他到了堂屋,说是大堂,却十分的简陋,只是有几张凳子和一张圆桌。
林母就坐在正对门,手边放了个盒子,这应该就是要给我的见面礼吧。
我只在进门时与她打了个照面,其余时间都低着头,等着她主动问候。林母说,“祝姑娘,委屈你了。昨日那些混混闹到的拜堂的节骨眼上,是我林家没有安排好事情。”
我见林母说的如此避重,就轻不禁感叹她的语言能力。因为心中不认可她这样的说辞,我闭口不言,只是安静的听着。
她见我不接话也不尴尬,只是转头正色道,“那就请祝姑娘给我敬茶吧。喝下你的茶,我肖云英就是你的另一个母亲,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往后你受了什么委屈,就来来找我,我一定帮你出气。”
我心想漂亮话谁不会说,还是要看她以后是怎么做的。但面上还是恭恭敬敬,端起了夫君递给我的茶盅,托着递给了林母。
林母接过茶,也没有再说什么,浅浅喝过一口,便将茶盅放下。她打开我之前看到的盒子,里面是一只金蝴蝶。
“玉涵,娘知道你从小长在祝府,自然是什么好东西都见过。”
“但这只蝴蝶是你公公生前第一次送给我的礼物,当时我们就笑着说要做聘礼送给儿媳妇。”
“本来只想着这只是其中的一件添着玩的,却不曾想林家败落,最后就只剩了这一件。希望你能不嫌弃,留着戴或是有别的用处都行。”林母温柔地笑着,眼带怀念的说。
我自然不至于不开眼的说要拿这去抵了还债,便只是恭敬的接着,听她还有什么下文。
“还有一件事,为娘不知当讲不当讲。”她语气为难的看着我。
我心想:嚯,这就来了。难道我还能说不想听吗?
嘴上只能硬撑着说:“母亲,您这是哪里的话,您直说就是。”
“拜堂时发生的事娘都亲眼看着,似乎你与那来找麻烦的姓王的相识。但你是祝家的姑娘,那人是开赌坊的黑心小人,你是如何同他认识的?”
这话说的,难道是怀疑我与王三儿有私交吗?真是侮辱我了。
“婆婆,我如何能认识他?只是同他姐姐有几分交情。凑巧见过他当街挨打的样子。”我为自己辩解道。
林母的神色稍稍轻松了些,“这样就好,他不是个值得往来的人。”
紧接着林母开始尴尬起来,犹犹豫豫的说,“秀荣,你带来的嫁妆,能不能先用来帮忙还林家的债?待修善明年春试中榜,就会慢慢还你。”
终于还是来了,我抬起头直视着林母的眼睛。她目光闪烁,但仍撑着与我对视。
“婆婆,您这话说的,我现在是林家的人,林家有难我必定尽心尽力,只是我的嫁妆不值几个钱,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父亲为官清廉,家里的宅子是圣上的赏赐,吃穿用度更多是靠母亲的打点维系。父亲每月领俸禄,在京城生活,却是完全不够用的。”
“我与妹妹同一天成亲。您可能不知道,妹妹她嫁的是贾家,贾家世代权贵,聘礼十分奢华,足足拉了一二十个箱子。”
“父母唯恐妹妹被看轻,不但极力为妹妹筹备嫁妆,还将所有的聘礼也作为陪嫁一同送到了贾家。”
“我作为姐姐,自然也只心疼妹妹的。是以我的嫁妆,只备了布匹、书籍、农具,还有简单的首饰。倘若通通变卖了,大概有十几两银子,不知道够不够用呢?”我明知故问道。
林母的神色变得黯然,她苦笑了一下,“确实,若是嫁到贾家那样的高门大户,没有嫁妆傍身,日子只怕会难过。”
我静静的听着,想看林母会不会有别的说法。但她只是沉沉的思索,再不出言。
眼看林修善就要拉我走,我当即出言表示,“母亲,或许我可以趁回门的时候,向妹妹妹夫借一些呢?”
“承自家亲戚的情,总比欠外人的钱要好过得多。借钱时我们就打下欠条。有钱的时候再还回去,也不白占人家的便宜。”
林母的眼亮了亮,但还是有些为难,说,“你一回门就向妹妹借钱,是不是太丢了你的面子,让你很难做?”
我心想按计划就是这么来的,你不借钱反而我的日子会更不好过。到时候在林家一边受着外人的催债,一边受着林家人没尽力帮忙的抱怨,只怕是两面受气。
“没什么,我到时说清楚我们家的难处,相信她们能理解我的。”
“只是不知道林家一共欠了多少外债?最好是一次还清,不然时刻担心着外人上门,还要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林母咬了咬牙,说:“一共800多两银子。”
果然,和我猜的八九不离十,但听她说出来,我的心还是难免震颤了一下。
我故意地低声喃喃道,“这么多?!”
林母果然听见了,非常伤心地哭诉,“这都是你公公生前造的孽,他着了恶人的道,一时痛快将家输了个干净,还欠下这么些钱。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给他收拾烂摊子……”
我无话可说,同情我是有的,但我现在也进入了这火坑,只能尽可能想办法让日子变得好起来。
“婆婆,我到现在还没见过修清,他是在外面做活太忙了吗?”
听我提到他的小儿子,林母瞬间恼怒起来,“林修清不是我林家的人。自从他要赌坊那种害人的魔窟做工,他就不再是我的儿子。他把林家的仇恨和我们的痛苦都忘了!”
她顾及着我的情绪,安慰了一句,“我不是在指责你,玉涵。你刚嫁过来,不知道家的状况,但倘若他以后来向你拜会,你只当没看见便是。我们林家人都不准和林修清有任何干系!”
“是,我知道了。”我乖巧的应下,然后就和夫君退了出去。
出门后又走了两步,夫君松开了我的手,停了下来跟我说,“修清他不是走歪了路,他只是想法有些偏激。”
“他做工挣的钱,几乎全部都贴给了家里还债,他在外面过得也很辛苦。母亲不理解他,但你不要也把他当外人。”
我一时语塞,想不到林家就三个人,居然也有这样弯弯绕绕的人情关系吗?
“至于你说到的借钱,我很感激你愿意帮我们,我会以自己的名义来写借据,这毕竟是我林家的外债。”
我发现这姓林的很识相,很讲道理。这样也好,省得我到时候再去演一出戏骗他。
“嗯,你说的我都记下了。”我没有任何推脱,顺从的应下。
“夫君,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去典当些东西,把要还的钱交给母亲,好打发走来上门讨债的人?”
“还有,既要向妹妹妹夫借钱,我们今日就要出发,才能保证明日妹妹回门时能碰见他们。”我向他说着行程计划。
“是。但今日还不曾用饭,先吃过母亲做好的饭菜再出门吧。”他提前拦下了我即刻动身的建议。
“好。欸,不过你不是说母亲起来的晚吗?怎么饭菜都做好了?”我有些疑惑他为什么要撒谎。
“她说你一路赶到林家,又经历婚事,一定十分劳累,让你多休息。”林修善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现在觉得林家虽然事情问题很多,但人都还算不错。
“ 好,那我们就用过饭再出门。”我答应道。
简单的用过饭,我从嫁妆箱子里,把准备的布匹,还有穿过的嫁衣、戴过的头饰通通拿了出来。
“夫君,就把这些都当了吧,将换来的银子通通还与姓王的,省得他说闲话惹母亲生气。”我大度的说。
林修善没有阻拦,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
我们是乘着牛车到了县城里,我觉得十分的悠闲新鲜,只是速度上与马车相比逊色了很多。
他带着我谢过了赶车的老伯,然后轻车熟路地进了一家典当铺。
“林大郎来了。”那负责点货的伙计熟捻地打了招呼,“要典当些什么?”
他见林修善拿出的是女子的嫁衣和头饰,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检查了衣服饰品的成色,就一口报了价,“二两五钱。”
我心说这伙计给价很良善,这要是在京城的典当铺,不撸到一两多就不会收。
拿了钱,他带着我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跟我说,“我带你去见一见修清,让他领着你在县城逛一逛,我把钱拿回去交给母亲就来找你汇合,我们再一起回祝家。
我心下一慌,要不是没听妹妹提起过林家有卖人的行径,我真担心他是要将我领去卖了。
“会不会麻烦他了?其实祝家留了人在四方客栈住着,我娘她担心我,嘱咐说一定要回门让她看看。”
他似乎终于明白了我的害怕,跟我说,“好,那我就先跟你着祝家留下的人,让他们陪着你,再一起见一面修清。”
我松了一口气,哪怕是绕了一圈,但身后有祝家的人陪着,我见林修清时也不会害怕。
到了赌坊门口,林修善让我在外面等着,他进去叫了林修清出来。我看着跟在他后面的人——虽然高大,但看起来十分的阴郁沉闷。
等林修善介绍完了我,我和善的向他打招呼“修清弟弟,终于见到你了。”
他果然如我推测的一样,只是点了点头,能不出声就不出声。我心里难免有些纳闷,难道林家就只有他母亲一个爱说话的吗?
待林修善走后,只剩我与林修清交谈。但又实在称不上交谈,他只很干巴巴地介绍说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
对于我问的,“诸如哪里的包子好吃?”“眼前的酒楼开了多久了?”这类闲聊的问题,他一句也不回答。
我只好很生硬的直接问他,“你能不能离开赌坊,不再在那里做工了?”
“是母亲让你来劝我的吗?”他自嘲的问。
这家伙果然也是会说闲话的嘛,大概是我之前问的他都不感兴趣吧,未免太特立独行了。
一出门就看到我那个所谓的夫君在门口站着等,我心想他还是有些体贴的,没有记恨我昨晚将他赶出去的事。
“夫君,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叫醒我?”
“没有多久,母亲起的没有这么早,你先洗漱一下再去敬茶吧。”
“正是如此呢,我起来之后不知道该如何洗漱,心想也许是要自己打水的,却不知道我们家的水井在哪里。”
他有一些踌躇,说到,“家里并没有水井,目前还没钱打井。”
“水是从河边挑回来的,家里有水缸储水。这些不需要女人来做,家里的水若是没了就来喊我,我去提水回来。”
我不禁有些头痛,在林家居然连用水也这么不便吗?那我在祝家专门学着用水井汲水的技术也用不上了。
无论此时心中有多么困扰,我还是向他道了谢,“谢谢夫君。”
简单洗漱之后,我就跟着他到了堂屋,说是大堂,却十分的简陋,只是有几张凳子和一张圆桌。
林母就坐在正对门,手边放了个盒子,这应该就是要给我的见面礼吧。
我只在进门时与她打了个照面,其余时间都低着头,等着她主动问候。林母说,“祝姑娘,委屈你了。昨日那些混混闹到的拜堂的节骨眼上,是我林家没有安排好事情。”
我见林母说的如此避重,就轻不禁感叹她的语言能力。因为心中不认可她这样的说辞,我闭口不言,只是安静的听着。
她见我不接话也不尴尬,只是转头正色道,“那就请祝姑娘给我敬茶吧。喝下你的茶,我肖云英就是你的另一个母亲,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往后你受了什么委屈,就来来找我,我一定帮你出气。”
我心想漂亮话谁不会说,还是要看她以后是怎么做的。但面上还是恭恭敬敬,端起了夫君递给我的茶盅,托着递给了林母。
林母接过茶,也没有再说什么,浅浅喝过一口,便将茶盅放下。她打开我之前看到的盒子,里面是一只金蝴蝶。
“玉涵,娘知道你从小长在祝府,自然是什么好东西都见过。”
“但这只蝴蝶是你公公生前第一次送给我的礼物,当时我们就笑着说要做聘礼送给儿媳妇。”
“本来只想着这只是其中的一件添着玩的,却不曾想林家败落,最后就只剩了这一件。希望你能不嫌弃,留着戴或是有别的用处都行。”林母温柔地笑着,眼带怀念的说。
我自然不至于不开眼的说要拿这去抵了还债,便只是恭敬的接着,听她还有什么下文。
“还有一件事,为娘不知当讲不当讲。”她语气为难的看着我。
我心想:嚯,这就来了。难道我还能说不想听吗?
嘴上只能硬撑着说:“母亲,您这是哪里的话,您直说就是。”
“拜堂时发生的事娘都亲眼看着,似乎你与那来找麻烦的姓王的相识。但你是祝家的姑娘,那人是开赌坊的黑心小人,你是如何同他认识的?”
这话说的,难道是怀疑我与王三儿有私交吗?真是侮辱我了。
“婆婆,我如何能认识他?只是同他姐姐有几分交情。凑巧见过他当街挨打的样子。”我为自己辩解道。
林母的神色稍稍轻松了些,“这样就好,他不是个值得往来的人。”
紧接着林母开始尴尬起来,犹犹豫豫的说,“秀荣,你带来的嫁妆,能不能先用来帮忙还林家的债?待修善明年春试中榜,就会慢慢还你。”
终于还是来了,我抬起头直视着林母的眼睛。她目光闪烁,但仍撑着与我对视。
“婆婆,您这话说的,我现在是林家的人,林家有难我必定尽心尽力,只是我的嫁妆不值几个钱,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父亲为官清廉,家里的宅子是圣上的赏赐,吃穿用度更多是靠母亲的打点维系。父亲每月领俸禄,在京城生活,却是完全不够用的。”
“我与妹妹同一天成亲。您可能不知道,妹妹她嫁的是贾家,贾家世代权贵,聘礼十分奢华,足足拉了一二十个箱子。”
“父母唯恐妹妹被看轻,不但极力为妹妹筹备嫁妆,还将所有的聘礼也作为陪嫁一同送到了贾家。”
“我作为姐姐,自然也只心疼妹妹的。是以我的嫁妆,只备了布匹、书籍、农具,还有简单的首饰。倘若通通变卖了,大概有十几两银子,不知道够不够用呢?”我明知故问道。
林母的神色变得黯然,她苦笑了一下,“确实,若是嫁到贾家那样的高门大户,没有嫁妆傍身,日子只怕会难过。”
我静静的听着,想看林母会不会有别的说法。但她只是沉沉的思索,再不出言。
眼看林修善就要拉我走,我当即出言表示,“母亲,或许我可以趁回门的时候,向妹妹妹夫借一些呢?”
“承自家亲戚的情,总比欠外人的钱要好过得多。借钱时我们就打下欠条。有钱的时候再还回去,也不白占人家的便宜。”
林母的眼亮了亮,但还是有些为难,说,“你一回门就向妹妹借钱,是不是太丢了你的面子,让你很难做?”
我心想按计划就是这么来的,你不借钱反而我的日子会更不好过。到时候在林家一边受着外人的催债,一边受着林家人没尽力帮忙的抱怨,只怕是两面受气。
“没什么,我到时说清楚我们家的难处,相信她们能理解我的。”
“只是不知道林家一共欠了多少外债?最好是一次还清,不然时刻担心着外人上门,还要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林母咬了咬牙,说:“一共800多两银子。”
果然,和我猜的八九不离十,但听她说出来,我的心还是难免震颤了一下。
我故意地低声喃喃道,“这么多?!”
林母果然听见了,非常伤心地哭诉,“这都是你公公生前造的孽,他着了恶人的道,一时痛快将家输了个干净,还欠下这么些钱。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给他收拾烂摊子……”
我无话可说,同情我是有的,但我现在也进入了这火坑,只能尽可能想办法让日子变得好起来。
“婆婆,我到现在还没见过修清,他是在外面做活太忙了吗?”
听我提到他的小儿子,林母瞬间恼怒起来,“林修清不是我林家的人。自从他要赌坊那种害人的魔窟做工,他就不再是我的儿子。他把林家的仇恨和我们的痛苦都忘了!”
她顾及着我的情绪,安慰了一句,“我不是在指责你,玉涵。你刚嫁过来,不知道家的状况,但倘若他以后来向你拜会,你只当没看见便是。我们林家人都不准和林修清有任何干系!”
“是,我知道了。”我乖巧的应下,然后就和夫君退了出去。
出门后又走了两步,夫君松开了我的手,停了下来跟我说,“修清他不是走歪了路,他只是想法有些偏激。”
“他做工挣的钱,几乎全部都贴给了家里还债,他在外面过得也很辛苦。母亲不理解他,但你不要也把他当外人。”
我一时语塞,想不到林家就三个人,居然也有这样弯弯绕绕的人情关系吗?
“至于你说到的借钱,我很感激你愿意帮我们,我会以自己的名义来写借据,这毕竟是我林家的外债。”
我发现这姓林的很识相,很讲道理。这样也好,省得我到时候再去演一出戏骗他。
“嗯,你说的我都记下了。”我没有任何推脱,顺从的应下。
“夫君,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去典当些东西,把要还的钱交给母亲,好打发走来上门讨债的人?”
“还有,既要向妹妹妹夫借钱,我们今日就要出发,才能保证明日妹妹回门时能碰见他们。”我向他说着行程计划。
“是。但今日还不曾用饭,先吃过母亲做好的饭菜再出门吧。”他提前拦下了我即刻动身的建议。
“好。欸,不过你不是说母亲起来的晚吗?怎么饭菜都做好了?”我有些疑惑他为什么要撒谎。
“她说你一路赶到林家,又经历婚事,一定十分劳累,让你多休息。”林修善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现在觉得林家虽然事情问题很多,但人都还算不错。
“ 好,那我们就用过饭再出门。”我答应道。
简单的用过饭,我从嫁妆箱子里,把准备的布匹,还有穿过的嫁衣、戴过的头饰通通拿了出来。
“夫君,就把这些都当了吧,将换来的银子通通还与姓王的,省得他说闲话惹母亲生气。”我大度的说。
林修善没有阻拦,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
我们是乘着牛车到了县城里,我觉得十分的悠闲新鲜,只是速度上与马车相比逊色了很多。
他带着我谢过了赶车的老伯,然后轻车熟路地进了一家典当铺。
“林大郎来了。”那负责点货的伙计熟捻地打了招呼,“要典当些什么?”
他见林修善拿出的是女子的嫁衣和头饰,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检查了衣服饰品的成色,就一口报了价,“二两五钱。”
我心说这伙计给价很良善,这要是在京城的典当铺,不撸到一两多就不会收。
拿了钱,他带着我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跟我说,“我带你去见一见修清,让他领着你在县城逛一逛,我把钱拿回去交给母亲就来找你汇合,我们再一起回祝家。
我心下一慌,要不是没听妹妹提起过林家有卖人的行径,我真担心他是要将我领去卖了。
“会不会麻烦他了?其实祝家留了人在四方客栈住着,我娘她担心我,嘱咐说一定要回门让她看看。”
他似乎终于明白了我的害怕,跟我说,“好,那我就先跟你着祝家留下的人,让他们陪着你,再一起见一面修清。”
我松了一口气,哪怕是绕了一圈,但身后有祝家的人陪着,我见林修清时也不会害怕。
到了赌坊门口,林修善让我在外面等着,他进去叫了林修清出来。我看着跟在他后面的人——虽然高大,但看起来十分的阴郁沉闷。
等林修善介绍完了我,我和善的向他打招呼“修清弟弟,终于见到你了。”
他果然如我推测的一样,只是点了点头,能不出声就不出声。我心里难免有些纳闷,难道林家就只有他母亲一个爱说话的吗?
待林修善走后,只剩我与林修清交谈。但又实在称不上交谈,他只很干巴巴地介绍说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
对于我问的,“诸如哪里的包子好吃?”“眼前的酒楼开了多久了?”这类闲聊的问题,他一句也不回答。
我只好很生硬的直接问他,“你能不能离开赌坊,不再在那里做工了?”
“是母亲让你来劝我的吗?”他自嘲的问。
这家伙果然也是会说闲话的嘛,大概是我之前问的他都不感兴趣吧,未免太特立独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