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二楼上来之后,也不过是个普通荒废的阁楼。
这茶馆本身不大,也就一楼加外面一个小小庭院用来待客,如今也已经荒废了。
然而当卫映鸾二人走进这阁楼内,却发现了点不同寻常的地方。
杂物四处堆放,不像是个适合人长期居住的地方,但是灰尘分布却并不均匀。
通常情况下常年无人进入的房间,尤其是地面桌子这些地方会布满厚厚的灰尘,但此处却很违和,地面上很干净,杂物堆四处更是有时常翻动的痕迹。
就像是有一个邋里邋遢的人常年住在这里,随意寻找地方睡觉。
小寒将一旁的一个还算干净的板凳搬了过来,让卫映鸾坐下:“此处实在有些怪异,我来前曾打听过,曾也有人报官,官府之人在此处寻了些日子,但都没什么收获。好在此处只是事情怪异了些,并未闹出过人命。”
卫映鸾闻言不由笑道:“看来这个背后的小鬼,也不想把事情闹大,若是闹出人命,恐怕就没那么好糊弄过去了。”
小寒点点头:“虽然如此还是小心为好,此处幕后之人所求为何我们尚且不知。”
卫映鸾摩挲着这破旧木桌的棱角之处,眼睛微微眯起。
这棱角上有已经干涸的血迹。
还有一股极为淡淡的幽香之气。
那个气息她只闻过一次,但却印象极深。便是在那日的山洞中,饱受蛊虫折磨的容昭身上散发出来的。
容昭来过这里?这背后之事跟他有关系?
若真是如此,卫映鸾倒是要仔细考虑考虑了。
作为原著中的反派,卫映鸾对容昭的了解只停留在他悲惨到极致的童年上。
容昭作为先皇的遗落皇子,与当年还未成为陛下的上官襄是同一夜出生的,然而彼时太后还是德妃,正是与当时戚贵妃争宠之际,两人同时生出了儿子,却有一人的儿子自出生起便未哭一声。
太医诊断此子患有隐疾,必活不过十岁。
那时两位娘娘一同在避暑行宫,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出生,外面的人并不知道究竟是哪一个娘娘的儿子患有隐疾,只道颇为惋惜,而亲眼见到当年生产场景的人,早已无人留存于世。
而后离开行宫,先皇匆匆赶往,才宣布,德妃娘娘之子,也就是如今太后的孩子是健康的,赐名上官襄。而戚贵妃的儿子则静默无声,只被皇帝看了一眼,便抛在了脑后,连赐名都忘记了。
就在那一夜,举国欢庆,生出了皇帝最为宠爱的儿子,即便是当时已经立了太子,德妃娘娘一时荣宠,后来那上官襄更是聪明伶俐,颇有与太子一较高下之势。
而戚贵妃,却在那一夜之间疯了。在行宫之中放了一把大火,连带着那刚出生还未哭过一声的小皇子一同葬身在了火海。
这是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随便哪个百姓都知道当年行宫之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唏嘘的事情。
然而卫映鸾看过小说的结局。
那个被诊断为患有隐疾的孩子,也就是容昭,实则是太后所生,而如今的上官襄则是当年的德妃从戚贵妃手中威逼利诱换来的。而容昭也并没有死,而是被戚贵妃偷偷送出宫外,交给了她在宫外熟识的青梅竹马手中。
那个人在戚贵妃入宫后一直对她心存爱慕,答应带她逃离这座皇宫。然而德妃抢走了她健康的孩子,为了以绝后患,便放火烧了行宫,想让戚贵妃这母子两个都葬身火海。好在她那青梅竹马将她救出火海,逃离宫闱。
逃出生天后,戚贵妃万念俱灰的看着举国同庆庆祝她的亲生儿子的诞生,而她或许永生永世都见不到自己的亲生骨肉了,心中对德妃只有蚀骨的恨意。
那青梅竹马带着她和孩子私奔了。这个孩子正如太医所说,身体孱弱。虽不是哑巴,但却很少说话。
而戚贵妃有时会对他很温柔,有时却会突然发疯,将自己的一腔怒火全部发泄到他的身上。
而这孩子,却从未哭过一次。只用一双分外冷静的眸子看着她。
戚贵妃越发觉得这个孩子恐怖。她想要复仇,想要将真相大白于天下,想与她的亲生儿子相认。但是她如今已经不是嫔妃了,戚贵妃已死,她只是一个经常疯癫的疯女人,没有人会相信她的话。
终于她有一日忍无可忍,在这个孩子四岁那年,她决定将这个的德妃的亲生孩子,送到这世界上最黑暗的地狱里去,让他经受最痛苦的淬炼,也让就是暗阁成为皇帝的亲卫。
反正这孩子太医说也活不到十岁,那不如就让他替他那该死的母亲赎罪吧。若是能活下去,那或许有朝一日能有希望,替他们母子二人复仇。
暗阁里接受的人大多都是及其穷苦的人家养不起的孩子,或是街边孤儿。其中也不乏身患有隐疾或者其他问题的,容昭这样的孩子在里面并不起眼。
他被当做普通的死士培养,从尸山血海里成长起来,与他一同进去的孩子大多数已经死了。而他却因祸得福,不知是不是因为暗阁的训练手段过于非人,反倒让他那孱弱的身子生生的活到了二十二岁,并坐到了暗阁之中第二把手的位置上。
在这样的境遇下长大的容昭内心扭曲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在小说的最后,纵使他报复折磨了皇室中人许久,他也未曾得到真正的救赎。
卫映鸾对拯救此人并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在原著中,她注意到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
容昭此人行事毫无顾忌,也未有什么道德观念,但唯二对他真心以待好的人,他都从未伤害过他们。
若是如此,自己未必不可以冒这个险,至少不与他作为敌对势力,在某种意义上达成合作,各取所需。
想到那唯二的两个人...一个是原女主,还有一个...
若她记得没错,原著中有一个对他极为忠心的一个死士,是他后期身边才出现的。
那人书中描述不多,是个清俊的十四岁少年,一双眼睛宛如狼眼,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那人行动敏捷,极擅攀爬,从暗处刺杀所到之处不留活口,是个极为锋利的杀人的刀。
据小说中描述,此人在暗阁时期,曾经舍命救过容昭,仅仅只是因为容昭在他刚来的时候提点过一两句,让他少受了些刑罚。
卫映鸾顿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心中微动,她不动声色的将其按下。
天逐渐黑了下来,这屋内却安静的及其异常。
二人在此处盯了许久,并未听到任何与那书生所说之事有关的事情。
卫映鸾道:“看来是因为我们来了,有些小家伙不敢出来了。”
书生躲在树下瑟瑟发抖,生怕出了什么事,自己铺子没卖出去,反倒摊上人命官司。
方才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看错了,月色下,屋顶之处似乎有一道白影闪过,但只有那么一瞬,而楼上也未传来什么声响。
二楼之上,卫映鸾缓缓走到了一个柜子前。
她轻轻将其拉开,里面空空荡荡,空无一物。
“杂物都堆在外面,柜子中却什么也没有呢。”她对着那柜子的背板,似是自言自语地道。
她用手轻轻摩挲着这木板,微微一笑。
背板的另外一面,一位白衣男子静静地伫立在这面前。他已经将机关解锁,外面的人只要细心观察,触动机关,这道背板就会移动开,二人就会面对面而立。
他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期待过一件事了。
他如今没有易容,不知道那个小女郎打开门看见自己,能否认将自己认出来?
是否要让她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代价呢?闯入了他的地盘,可是没有那么容易全身而退的。
容昭轻轻勾起唇角,这暗室内没有窗户,唯一的烛火在角落细细燃烧着,映照的他柔和细腻的肌肤,眸中微微闪动,那唇边勾起的笑容竟有几分与这面孔不相符的几分死气,宛如夜中真正恶鬼。
旁边小软塌上,有一位披头散发的少年紧紧蜷缩,若那书生在,便能认出来这里是曾经他在二层阁楼看到过的那个恶鬼。
然而此时此刻,那少年神色清明,没有半点疯癫之相,只是目光落在眼前白衣之人的手上,似乎在等待他的手语指令。
卫映鸾将手轻轻的触摸着这背板,突然摸到一样凸起。想来这后面是有机关了。
叹息了一口气,她收回了手,并没有按下去。
“我不是个喜欢探听别人的秘密的人。”卫映鸾对着那木板,仿佛在自言自语。
“人人都有秘密,都有不为人知的隐痛。若你不愿意我将这铺子盘下,就对着这柜门敲三下,若你同意,便可不敲。若没有你的允许,我日后不会来到这二楼,这里依旧属于你。”
“我会将这一楼经营成一家饭馆,你也可以出来寻些吃食,我不会干涉。我不会让任何人来到这二楼来打扰你,除非你自愿。”
说罢,卫映鸾盯着那木板半晌,里面依旧没有传来任何声响。
她缓缓的关上了柜门。
楼下窗外,传来那书生的小心翼翼的声音:“二位,你们还活着吗?”
“放心吧,活着。”过了一会,小寒推开窗户,将头探出来道:“我们主子已经决定将此处盘下。明日便过来与你签订契约。”
那书生抬头不可置信地看着,似是不敢置信对方会如此爽快。同时又有些忧心。
“此处大约是不干净的,若是二位不嫌弃,在此处可千万要小心。”
小寒回头,对着屋内说了些什么,随后有探出头来道:“郎君不必烦心,我家主子会些驱邪之术,即便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也定能解决。”
书生松了口气,因是满面春风,高高兴兴的准备收拾东西去了。
有了这一百多两银子,他至少可以换个地方,不用日日在此担惊受怕了。
听着门外的两位脚步声逐渐远去,容昭就这么立在背板之后,未发一言,床榻上的少年神情微动,随后垂下眸子。
这女郎实在是不能用常人的逻辑去预测。
少年坐起身来,敲了敲床板。
容昭回头,看到那少年的手语:还要继续扮鬼吗?
容昭神色平淡:“这取决于你,我只是给你找个安身之所,让想要那杀你的老头子找不到你罢了。”
少年停顿片刻,点了点头。
容昭无所谓一笑:“先前那书生是个傻的,这位可没有那么好骗。记得我说过什么?不要轻信于人。”
这茶馆本身不大,也就一楼加外面一个小小庭院用来待客,如今也已经荒废了。
然而当卫映鸾二人走进这阁楼内,却发现了点不同寻常的地方。
杂物四处堆放,不像是个适合人长期居住的地方,但是灰尘分布却并不均匀。
通常情况下常年无人进入的房间,尤其是地面桌子这些地方会布满厚厚的灰尘,但此处却很违和,地面上很干净,杂物堆四处更是有时常翻动的痕迹。
就像是有一个邋里邋遢的人常年住在这里,随意寻找地方睡觉。
小寒将一旁的一个还算干净的板凳搬了过来,让卫映鸾坐下:“此处实在有些怪异,我来前曾打听过,曾也有人报官,官府之人在此处寻了些日子,但都没什么收获。好在此处只是事情怪异了些,并未闹出过人命。”
卫映鸾闻言不由笑道:“看来这个背后的小鬼,也不想把事情闹大,若是闹出人命,恐怕就没那么好糊弄过去了。”
小寒点点头:“虽然如此还是小心为好,此处幕后之人所求为何我们尚且不知。”
卫映鸾摩挲着这破旧木桌的棱角之处,眼睛微微眯起。
这棱角上有已经干涸的血迹。
还有一股极为淡淡的幽香之气。
那个气息她只闻过一次,但却印象极深。便是在那日的山洞中,饱受蛊虫折磨的容昭身上散发出来的。
容昭来过这里?这背后之事跟他有关系?
若真是如此,卫映鸾倒是要仔细考虑考虑了。
作为原著中的反派,卫映鸾对容昭的了解只停留在他悲惨到极致的童年上。
容昭作为先皇的遗落皇子,与当年还未成为陛下的上官襄是同一夜出生的,然而彼时太后还是德妃,正是与当时戚贵妃争宠之际,两人同时生出了儿子,却有一人的儿子自出生起便未哭一声。
太医诊断此子患有隐疾,必活不过十岁。
那时两位娘娘一同在避暑行宫,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出生,外面的人并不知道究竟是哪一个娘娘的儿子患有隐疾,只道颇为惋惜,而亲眼见到当年生产场景的人,早已无人留存于世。
而后离开行宫,先皇匆匆赶往,才宣布,德妃娘娘之子,也就是如今太后的孩子是健康的,赐名上官襄。而戚贵妃的儿子则静默无声,只被皇帝看了一眼,便抛在了脑后,连赐名都忘记了。
就在那一夜,举国欢庆,生出了皇帝最为宠爱的儿子,即便是当时已经立了太子,德妃娘娘一时荣宠,后来那上官襄更是聪明伶俐,颇有与太子一较高下之势。
而戚贵妃,却在那一夜之间疯了。在行宫之中放了一把大火,连带着那刚出生还未哭过一声的小皇子一同葬身在了火海。
这是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随便哪个百姓都知道当年行宫之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唏嘘的事情。
然而卫映鸾看过小说的结局。
那个被诊断为患有隐疾的孩子,也就是容昭,实则是太后所生,而如今的上官襄则是当年的德妃从戚贵妃手中威逼利诱换来的。而容昭也并没有死,而是被戚贵妃偷偷送出宫外,交给了她在宫外熟识的青梅竹马手中。
那个人在戚贵妃入宫后一直对她心存爱慕,答应带她逃离这座皇宫。然而德妃抢走了她健康的孩子,为了以绝后患,便放火烧了行宫,想让戚贵妃这母子两个都葬身火海。好在她那青梅竹马将她救出火海,逃离宫闱。
逃出生天后,戚贵妃万念俱灰的看着举国同庆庆祝她的亲生儿子的诞生,而她或许永生永世都见不到自己的亲生骨肉了,心中对德妃只有蚀骨的恨意。
那青梅竹马带着她和孩子私奔了。这个孩子正如太医所说,身体孱弱。虽不是哑巴,但却很少说话。
而戚贵妃有时会对他很温柔,有时却会突然发疯,将自己的一腔怒火全部发泄到他的身上。
而这孩子,却从未哭过一次。只用一双分外冷静的眸子看着她。
戚贵妃越发觉得这个孩子恐怖。她想要复仇,想要将真相大白于天下,想与她的亲生儿子相认。但是她如今已经不是嫔妃了,戚贵妃已死,她只是一个经常疯癫的疯女人,没有人会相信她的话。
终于她有一日忍无可忍,在这个孩子四岁那年,她决定将这个的德妃的亲生孩子,送到这世界上最黑暗的地狱里去,让他经受最痛苦的淬炼,也让就是暗阁成为皇帝的亲卫。
反正这孩子太医说也活不到十岁,那不如就让他替他那该死的母亲赎罪吧。若是能活下去,那或许有朝一日能有希望,替他们母子二人复仇。
暗阁里接受的人大多都是及其穷苦的人家养不起的孩子,或是街边孤儿。其中也不乏身患有隐疾或者其他问题的,容昭这样的孩子在里面并不起眼。
他被当做普通的死士培养,从尸山血海里成长起来,与他一同进去的孩子大多数已经死了。而他却因祸得福,不知是不是因为暗阁的训练手段过于非人,反倒让他那孱弱的身子生生的活到了二十二岁,并坐到了暗阁之中第二把手的位置上。
在这样的境遇下长大的容昭内心扭曲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在小说的最后,纵使他报复折磨了皇室中人许久,他也未曾得到真正的救赎。
卫映鸾对拯救此人并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在原著中,她注意到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
容昭此人行事毫无顾忌,也未有什么道德观念,但唯二对他真心以待好的人,他都从未伤害过他们。
若是如此,自己未必不可以冒这个险,至少不与他作为敌对势力,在某种意义上达成合作,各取所需。
想到那唯二的两个人...一个是原女主,还有一个...
若她记得没错,原著中有一个对他极为忠心的一个死士,是他后期身边才出现的。
那人书中描述不多,是个清俊的十四岁少年,一双眼睛宛如狼眼,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那人行动敏捷,极擅攀爬,从暗处刺杀所到之处不留活口,是个极为锋利的杀人的刀。
据小说中描述,此人在暗阁时期,曾经舍命救过容昭,仅仅只是因为容昭在他刚来的时候提点过一两句,让他少受了些刑罚。
卫映鸾顿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心中微动,她不动声色的将其按下。
天逐渐黑了下来,这屋内却安静的及其异常。
二人在此处盯了许久,并未听到任何与那书生所说之事有关的事情。
卫映鸾道:“看来是因为我们来了,有些小家伙不敢出来了。”
书生躲在树下瑟瑟发抖,生怕出了什么事,自己铺子没卖出去,反倒摊上人命官司。
方才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看错了,月色下,屋顶之处似乎有一道白影闪过,但只有那么一瞬,而楼上也未传来什么声响。
二楼之上,卫映鸾缓缓走到了一个柜子前。
她轻轻将其拉开,里面空空荡荡,空无一物。
“杂物都堆在外面,柜子中却什么也没有呢。”她对着那柜子的背板,似是自言自语地道。
她用手轻轻摩挲着这木板,微微一笑。
背板的另外一面,一位白衣男子静静地伫立在这面前。他已经将机关解锁,外面的人只要细心观察,触动机关,这道背板就会移动开,二人就会面对面而立。
他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期待过一件事了。
他如今没有易容,不知道那个小女郎打开门看见自己,能否认将自己认出来?
是否要让她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代价呢?闯入了他的地盘,可是没有那么容易全身而退的。
容昭轻轻勾起唇角,这暗室内没有窗户,唯一的烛火在角落细细燃烧着,映照的他柔和细腻的肌肤,眸中微微闪动,那唇边勾起的笑容竟有几分与这面孔不相符的几分死气,宛如夜中真正恶鬼。
旁边小软塌上,有一位披头散发的少年紧紧蜷缩,若那书生在,便能认出来这里是曾经他在二层阁楼看到过的那个恶鬼。
然而此时此刻,那少年神色清明,没有半点疯癫之相,只是目光落在眼前白衣之人的手上,似乎在等待他的手语指令。
卫映鸾将手轻轻的触摸着这背板,突然摸到一样凸起。想来这后面是有机关了。
叹息了一口气,她收回了手,并没有按下去。
“我不是个喜欢探听别人的秘密的人。”卫映鸾对着那木板,仿佛在自言自语。
“人人都有秘密,都有不为人知的隐痛。若你不愿意我将这铺子盘下,就对着这柜门敲三下,若你同意,便可不敲。若没有你的允许,我日后不会来到这二楼,这里依旧属于你。”
“我会将这一楼经营成一家饭馆,你也可以出来寻些吃食,我不会干涉。我不会让任何人来到这二楼来打扰你,除非你自愿。”
说罢,卫映鸾盯着那木板半晌,里面依旧没有传来任何声响。
她缓缓的关上了柜门。
楼下窗外,传来那书生的小心翼翼的声音:“二位,你们还活着吗?”
“放心吧,活着。”过了一会,小寒推开窗户,将头探出来道:“我们主子已经决定将此处盘下。明日便过来与你签订契约。”
那书生抬头不可置信地看着,似是不敢置信对方会如此爽快。同时又有些忧心。
“此处大约是不干净的,若是二位不嫌弃,在此处可千万要小心。”
小寒回头,对着屋内说了些什么,随后有探出头来道:“郎君不必烦心,我家主子会些驱邪之术,即便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也定能解决。”
书生松了口气,因是满面春风,高高兴兴的准备收拾东西去了。
有了这一百多两银子,他至少可以换个地方,不用日日在此担惊受怕了。
听着门外的两位脚步声逐渐远去,容昭就这么立在背板之后,未发一言,床榻上的少年神情微动,随后垂下眸子。
这女郎实在是不能用常人的逻辑去预测。
少年坐起身来,敲了敲床板。
容昭回头,看到那少年的手语:还要继续扮鬼吗?
容昭神色平淡:“这取决于你,我只是给你找个安身之所,让想要那杀你的老头子找不到你罢了。”
少年停顿片刻,点了点头。
容昭无所谓一笑:“先前那书生是个傻的,这位可没有那么好骗。记得我说过什么?不要轻信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