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月渐暖,褪去了残余的一抹春峭。
院中花种的不多,都是些仲夏后才开的主,此时只稀稀落落挑了点苞,青幽青幽的,看着孱弱易摧,受了一阵风便要倒的模样。
阮时鸢也如这花,豆蔻那年老先生说她活不过同年上元,但她由着心里那一口怨气不仅熬过了上元,更又多活了四年。
只是落下的病根磨人,咳上一天也不见好,还受不得风吹。
蒲苑刚将窗关上,又听阮时鸢咳起来。
她端了汤药绕过烧炭的屏风,朝着那面色发白,身形瘦削的人儿小步上前。见阮时鸢咳得实在历害,便只好先放下汤药,为她捋气。
“往日里不见得那么吵……”阮时鸢额抵着指节,声音虚弱,“府中可是有大事?平旦时便听有人在低谈什么琐事。”
蒲苑暖她指尖,伏在一旁说:“殿试前几日放榜,周家高中,探花是那位周家的大公子。”
阮时鸢撑起眼皮,问:“周家公子……周翌?”
“是了。”蒲苑近身在她耳侧说,“小姐等了多年都不见他回来,总算是熬到了这一天。”
“得亏我活的够久……”阮时鸢皱眉闷咳了几声,她垂下手走到铜镜前,挑了支带花的钗子,“替我结发,垂云髻。”
蒲苑倚在左侧,替阮时鸢束发更衣,装束并不繁杂。铜镜中蒲苑微皱眉,瞧着比阮时鸢心事重重许多,她轻语道:“老爷并未告知于小姐,待小姐出了别院老爷定然要说些话责怪的。”
“也未见着我不出别院他就喜我了。”阮时鸢指尖划过胭脂盒,挑了颜色浅淡的脂粉,轻轻扫在上面上,看起来总没有那么惨白了,“别的小姐可是早已经知道周翌要回来了?”
“二小姐和三小姐虽平日沆瀣一气,但在这事上倒是闹了起来。前两日我去扫院子,偶然听见她们提起周家,还说着那时前去周家恭贺的小姐们定然特别多,她们得好好收整一番。”
“只是为了周翌?”阮时鸢挑眉。
蒲苑点点头,道:“小姐,那只是你与周公子有怨,自然无论他做什么你都觉得厌烦。可旁人不知他为人,一见周公子面容俊朗,又闻他高中探花,自是觉得他宛如天上神君,极好极好。”
蒲苑说的也是极为在理,阮时鸢纵然不爱听旁人夸耀周翌,也终究是没法子说些不对的话。
她抬眸瞧着镜中的自己褪了些病色,看着精神了不少,又将放在一旁的药尽数喝下,这般好似内里也康健了许多。
上一次出院子还是元日。
阮时鸢身子骨太差,加上府中人又当她不存在,她便更懒得去热闹的地方转悠。只是常常透过窗上的雕花往外瞧,再继续喝那续命的汤药,读些经书打发时间。
但喜在她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不如十三那年能弹出名动京城的《胡苑曲》,但好在日日花上半个时辰练着,总归是保住了天资技艺。
垂云髻,丹点唇,靛湘裙,绣莲纹。
待房门推开,阮时鸢不住眯眼,平日窗户房门紧闭,既不让风进来也不让光透入,她已太久未见过今日这般的日光。
从小径走出别院,人变得多了。忙着铺张的下人见她出了门,皆是一惊,随后齐声说道:“小姐金安。”
阮时鸢早已熟知了面上请安,背里咒骂的样子,也看透了他们眼中那种“居然还活着”“病秧子居然出来了”的想法。
她朝下人们礼数回笑,算是应了句“今日是还活着。”
又穿过廊亭,隔了多远阮时鸢便闻到一阵香气,浓得有些熏人了。她四周望了一眼,果然瞧见阮浮莲正挽着赵夫人的手撒娇。
心知此时过去不恰当,阮时鸢刚侧身要走就撞上了二妹阮知燕。
避了个爱撒娇的,又逢上个爱小事化大的,阮时鸢不免气息一滞。
“啊,大姐姐!”阮知燕刻意喊得大声,引得不远处二人望了过来。她执阮时鸢的手,关切问,“今日风不算小,大姐姐为何出了门?莫要再受风着凉,闹得妹妹心里惶恐。”
阮时鸢回握她的手,解释着:“听闻周家高中,我自然要恭贺一番。”
提起周家,阮知燕的面容僵硬了不少,努力扯着嘴角道:“……前几日消息就传了回来,我见姐姐院中冷冷清清,还以为姐姐觉得身子不适,今日不会同妹妹们前去周府呢。”
“这墙外不就是周家么,几步之遥,我还是走得的。”
阮知燕松了手,快速打量了阮时鸢的装束,那一身浅色和她一身华贵比起来太过清淡。若是阮时鸢只是前去恭贺,抢不了自己的风头她自然不会为难。
没听见阮知燕再说,阮时鸢便面向远处二人行礼尽礼数。
赵夫人见状并未出言,她对这个大小姐没什么印象,不过是个活不了几年的病秧子,碍不了她女儿的路。
“时鸢今日瞧着有些精神了。”赵夫人携阮浮莲走了过来,朝阮时鸢笑着。
阮时鸢颔首,“许是沾了喜气,才能看起来有些气色。”
“那便一同走吧。”赵夫人莞尔。
一旁的阮浮莲可不想让阮时鸢去,吃劲拽着赵夫人的衣袖。周府上的小姐们定然数不胜数,她已然够心烦了,虽再添一个阮时鸢虽没什么大碍,可一想到她周哥哥身边又要多一个女人,怎么心安的了。
赵夫人虽不喜阮时鸢,但她总是嫡长女,礼数上还是尊贵的,哪里能因阮浮莲的不愿而不准阮时鸢前去。
她背过手轻拍阮浮莲,示意莫要这般喜形于色,叫人抓住辫子可不太好。
“走吧大姐姐。”阮知燕看出阮浮莲的心思,她才不要这个妹妹好受,越是出了丑才越能凸现她的庄重。
阮府和周府只隔了一道红瓦墙。
路上阮知燕对着阮时鸢说了不少话,三句里离不开周翌,五句里离不开仰慕,若不是礼教束缚着她,恐怕阮知燕要直接宣扬天下她看上周翌了。
倒也不是这姐妹非周翌不可。
原本周家同阮家为了延续交情,在后辈垂髫时便欲要定下婚约,可恰逢阮家正妻病逝,周家夫人一直无所出,此事便一拖再拖。
后来阮家续弦,周家夫人上清桦山礼佛,听得幼童啼哭,心下一软将孤苦的幼童带回了周家。
幼童浑身是伤怕人得紧,耗了好几年才教会开口说话,周夫人欣喜,此时才为这幼童取名周翌,字淮序。
幸得天不负周家的善心,周淮序天资极高,在读书上更是刻苦万分,如今高中探花也算了了周夫人的心结。
周家自是欣慰,别家自是看中了周淮序这青云路,来周府上的小姐公子们,有哪个不是抱着结交的意图?
一路上都在听周淮序的美言,听得阮时鸢头有些发晕,等到了周家院中,张灯结彩,人声鼎沸更是让她微微想吐。
她抬眸瞧瞧四周,或忙着迎客的小厮,或携手游园的贵女小姐,或所谓才子驻在对联前比划,嘴里毫无笔墨。
院中认出阮时鸢的人也不少,毕竟她曾经是名动京城,一朝落水从阎王手里抢命,又居在一隅中逐渐淡出市井的人。
如今出现,倒有些让人稀奇。
阮时鸢见有人往她这处走,还未来得及躲掉,耳朵便不得不承受些奉承的话。
夸她生了柔弱无比的身子,颇有秀气,又夸她肤白如雪,眼若含水,我见犹怜。
阮时鸢极为讲礼节,但言语间都在打发,她从不觉得自己这副样子有什么好。手不能挑肩不能扛,多走几步都发累,还无法自由地吹一阵凉风。
待人说完,她立即窜去了偏僻点的地方,哪知一抬头见阮辟在不远处,只好小步上前行礼。
“爹爹,周伯伯万安。”
阮辟见到是她,眉头一皱,“不是让你在屋里待着吗?若外头起了风,你今日又咳个没完,惹出些不喜事就不好了。”
周泱见到她反是一笑,拍了拍阮辟道:“阮兄,时鸢定然是听说她表哥中了探花前来祝贺,孩子有这份心是好事,何必责怪?”
“她能真心祝贺些什么,平日里也未见她同她母亲敬茶相伴……还是你周伯伯惯你。”
“多谢周伯伯……”阮时鸢低眸行礼。
她本想问问为何宾客差不多到齐了,可却不见周淮序的身影,可瞧着她父亲那根本不想见到她的样子,这话就问不出口了。
周泱反是看出了她心思,佯装随口说:“从京城回扬州路途不算远,按着时辰,应当快到了。”
阮时鸢抬眸一笑,点了点头。
走出回廊移至新月桥,周遭流水潺潺,悦耳如乐曲,天上几只黄雀一同飞,落在树枝上叽喳好一会儿。
阮时鸢眺望,瞧见不远处似乎有莲池,她提裙绕过假山还未走到池水处,周府大门忽的热闹起来。
她侧身,透过假山间的缝隙望去,院中小姐门客们都朝大门涌,门外锣鼓喧天,几丈高的旗帷在微风中引人目光,这是到了。
阮时鸢垫脚努力瞧,众人间有戴软脚蹼头帽,着进士红袍,慵懒坐于马上的人现身。
可太远,太挤,太杂,看不大清。
她便从假山一旁走出,站在人群外仰头瞄了眼逐渐平息的旗帷。
门外人下马,院中鸣锣鼓。
红衣自人群中晃眼,阮辟和周泱亦并在一旁说笑。少年郎双眼微眯畅意笑着,剑眉星目,意气风发,举手投足间颇是姿意。
闻客卿祝贺拱手回礼,见贵女抿笑亦作揖问好,自有一派少年意,书生气。
周探花在人群中扫了好几眼,似有意无意在找什么,待风起时微咳声传入耳,他向人群外望了那么一眼。
镜中月,水中花,话里人。
寻到了要找的人他心一喜,随后一愣。
饶是他早知道阮时鸢性子冷淡,也微末觉得,这女子颇有要杀他的意味。
否则那目光为何会如此冰凉,将他热气浇了个通透,恰似万里冰封的梅一样,既覆寒霜又饱含怨气。
院中花种的不多,都是些仲夏后才开的主,此时只稀稀落落挑了点苞,青幽青幽的,看着孱弱易摧,受了一阵风便要倒的模样。
阮时鸢也如这花,豆蔻那年老先生说她活不过同年上元,但她由着心里那一口怨气不仅熬过了上元,更又多活了四年。
只是落下的病根磨人,咳上一天也不见好,还受不得风吹。
蒲苑刚将窗关上,又听阮时鸢咳起来。
她端了汤药绕过烧炭的屏风,朝着那面色发白,身形瘦削的人儿小步上前。见阮时鸢咳得实在历害,便只好先放下汤药,为她捋气。
“往日里不见得那么吵……”阮时鸢额抵着指节,声音虚弱,“府中可是有大事?平旦时便听有人在低谈什么琐事。”
蒲苑暖她指尖,伏在一旁说:“殿试前几日放榜,周家高中,探花是那位周家的大公子。”
阮时鸢撑起眼皮,问:“周家公子……周翌?”
“是了。”蒲苑近身在她耳侧说,“小姐等了多年都不见他回来,总算是熬到了这一天。”
“得亏我活的够久……”阮时鸢皱眉闷咳了几声,她垂下手走到铜镜前,挑了支带花的钗子,“替我结发,垂云髻。”
蒲苑倚在左侧,替阮时鸢束发更衣,装束并不繁杂。铜镜中蒲苑微皱眉,瞧着比阮时鸢心事重重许多,她轻语道:“老爷并未告知于小姐,待小姐出了别院老爷定然要说些话责怪的。”
“也未见着我不出别院他就喜我了。”阮时鸢指尖划过胭脂盒,挑了颜色浅淡的脂粉,轻轻扫在上面上,看起来总没有那么惨白了,“别的小姐可是早已经知道周翌要回来了?”
“二小姐和三小姐虽平日沆瀣一气,但在这事上倒是闹了起来。前两日我去扫院子,偶然听见她们提起周家,还说着那时前去周家恭贺的小姐们定然特别多,她们得好好收整一番。”
“只是为了周翌?”阮时鸢挑眉。
蒲苑点点头,道:“小姐,那只是你与周公子有怨,自然无论他做什么你都觉得厌烦。可旁人不知他为人,一见周公子面容俊朗,又闻他高中探花,自是觉得他宛如天上神君,极好极好。”
蒲苑说的也是极为在理,阮时鸢纵然不爱听旁人夸耀周翌,也终究是没法子说些不对的话。
她抬眸瞧着镜中的自己褪了些病色,看着精神了不少,又将放在一旁的药尽数喝下,这般好似内里也康健了许多。
上一次出院子还是元日。
阮时鸢身子骨太差,加上府中人又当她不存在,她便更懒得去热闹的地方转悠。只是常常透过窗上的雕花往外瞧,再继续喝那续命的汤药,读些经书打发时间。
但喜在她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不如十三那年能弹出名动京城的《胡苑曲》,但好在日日花上半个时辰练着,总归是保住了天资技艺。
垂云髻,丹点唇,靛湘裙,绣莲纹。
待房门推开,阮时鸢不住眯眼,平日窗户房门紧闭,既不让风进来也不让光透入,她已太久未见过今日这般的日光。
从小径走出别院,人变得多了。忙着铺张的下人见她出了门,皆是一惊,随后齐声说道:“小姐金安。”
阮时鸢早已熟知了面上请安,背里咒骂的样子,也看透了他们眼中那种“居然还活着”“病秧子居然出来了”的想法。
她朝下人们礼数回笑,算是应了句“今日是还活着。”
又穿过廊亭,隔了多远阮时鸢便闻到一阵香气,浓得有些熏人了。她四周望了一眼,果然瞧见阮浮莲正挽着赵夫人的手撒娇。
心知此时过去不恰当,阮时鸢刚侧身要走就撞上了二妹阮知燕。
避了个爱撒娇的,又逢上个爱小事化大的,阮时鸢不免气息一滞。
“啊,大姐姐!”阮知燕刻意喊得大声,引得不远处二人望了过来。她执阮时鸢的手,关切问,“今日风不算小,大姐姐为何出了门?莫要再受风着凉,闹得妹妹心里惶恐。”
阮时鸢回握她的手,解释着:“听闻周家高中,我自然要恭贺一番。”
提起周家,阮知燕的面容僵硬了不少,努力扯着嘴角道:“……前几日消息就传了回来,我见姐姐院中冷冷清清,还以为姐姐觉得身子不适,今日不会同妹妹们前去周府呢。”
“这墙外不就是周家么,几步之遥,我还是走得的。”
阮知燕松了手,快速打量了阮时鸢的装束,那一身浅色和她一身华贵比起来太过清淡。若是阮时鸢只是前去恭贺,抢不了自己的风头她自然不会为难。
没听见阮知燕再说,阮时鸢便面向远处二人行礼尽礼数。
赵夫人见状并未出言,她对这个大小姐没什么印象,不过是个活不了几年的病秧子,碍不了她女儿的路。
“时鸢今日瞧着有些精神了。”赵夫人携阮浮莲走了过来,朝阮时鸢笑着。
阮时鸢颔首,“许是沾了喜气,才能看起来有些气色。”
“那便一同走吧。”赵夫人莞尔。
一旁的阮浮莲可不想让阮时鸢去,吃劲拽着赵夫人的衣袖。周府上的小姐们定然数不胜数,她已然够心烦了,虽再添一个阮时鸢虽没什么大碍,可一想到她周哥哥身边又要多一个女人,怎么心安的了。
赵夫人虽不喜阮时鸢,但她总是嫡长女,礼数上还是尊贵的,哪里能因阮浮莲的不愿而不准阮时鸢前去。
她背过手轻拍阮浮莲,示意莫要这般喜形于色,叫人抓住辫子可不太好。
“走吧大姐姐。”阮知燕看出阮浮莲的心思,她才不要这个妹妹好受,越是出了丑才越能凸现她的庄重。
阮府和周府只隔了一道红瓦墙。
路上阮知燕对着阮时鸢说了不少话,三句里离不开周翌,五句里离不开仰慕,若不是礼教束缚着她,恐怕阮知燕要直接宣扬天下她看上周翌了。
倒也不是这姐妹非周翌不可。
原本周家同阮家为了延续交情,在后辈垂髫时便欲要定下婚约,可恰逢阮家正妻病逝,周家夫人一直无所出,此事便一拖再拖。
后来阮家续弦,周家夫人上清桦山礼佛,听得幼童啼哭,心下一软将孤苦的幼童带回了周家。
幼童浑身是伤怕人得紧,耗了好几年才教会开口说话,周夫人欣喜,此时才为这幼童取名周翌,字淮序。
幸得天不负周家的善心,周淮序天资极高,在读书上更是刻苦万分,如今高中探花也算了了周夫人的心结。
周家自是欣慰,别家自是看中了周淮序这青云路,来周府上的小姐公子们,有哪个不是抱着结交的意图?
一路上都在听周淮序的美言,听得阮时鸢头有些发晕,等到了周家院中,张灯结彩,人声鼎沸更是让她微微想吐。
她抬眸瞧瞧四周,或忙着迎客的小厮,或携手游园的贵女小姐,或所谓才子驻在对联前比划,嘴里毫无笔墨。
院中认出阮时鸢的人也不少,毕竟她曾经是名动京城,一朝落水从阎王手里抢命,又居在一隅中逐渐淡出市井的人。
如今出现,倒有些让人稀奇。
阮时鸢见有人往她这处走,还未来得及躲掉,耳朵便不得不承受些奉承的话。
夸她生了柔弱无比的身子,颇有秀气,又夸她肤白如雪,眼若含水,我见犹怜。
阮时鸢极为讲礼节,但言语间都在打发,她从不觉得自己这副样子有什么好。手不能挑肩不能扛,多走几步都发累,还无法自由地吹一阵凉风。
待人说完,她立即窜去了偏僻点的地方,哪知一抬头见阮辟在不远处,只好小步上前行礼。
“爹爹,周伯伯万安。”
阮辟见到是她,眉头一皱,“不是让你在屋里待着吗?若外头起了风,你今日又咳个没完,惹出些不喜事就不好了。”
周泱见到她反是一笑,拍了拍阮辟道:“阮兄,时鸢定然是听说她表哥中了探花前来祝贺,孩子有这份心是好事,何必责怪?”
“她能真心祝贺些什么,平日里也未见她同她母亲敬茶相伴……还是你周伯伯惯你。”
“多谢周伯伯……”阮时鸢低眸行礼。
她本想问问为何宾客差不多到齐了,可却不见周淮序的身影,可瞧着她父亲那根本不想见到她的样子,这话就问不出口了。
周泱反是看出了她心思,佯装随口说:“从京城回扬州路途不算远,按着时辰,应当快到了。”
阮时鸢抬眸一笑,点了点头。
走出回廊移至新月桥,周遭流水潺潺,悦耳如乐曲,天上几只黄雀一同飞,落在树枝上叽喳好一会儿。
阮时鸢眺望,瞧见不远处似乎有莲池,她提裙绕过假山还未走到池水处,周府大门忽的热闹起来。
她侧身,透过假山间的缝隙望去,院中小姐门客们都朝大门涌,门外锣鼓喧天,几丈高的旗帷在微风中引人目光,这是到了。
阮时鸢垫脚努力瞧,众人间有戴软脚蹼头帽,着进士红袍,慵懒坐于马上的人现身。
可太远,太挤,太杂,看不大清。
她便从假山一旁走出,站在人群外仰头瞄了眼逐渐平息的旗帷。
门外人下马,院中鸣锣鼓。
红衣自人群中晃眼,阮辟和周泱亦并在一旁说笑。少年郎双眼微眯畅意笑着,剑眉星目,意气风发,举手投足间颇是姿意。
闻客卿祝贺拱手回礼,见贵女抿笑亦作揖问好,自有一派少年意,书生气。
周探花在人群中扫了好几眼,似有意无意在找什么,待风起时微咳声传入耳,他向人群外望了那么一眼。
镜中月,水中花,话里人。
寻到了要找的人他心一喜,随后一愣。
饶是他早知道阮时鸢性子冷淡,也微末觉得,这女子颇有要杀他的意味。
否则那目光为何会如此冰凉,将他热气浇了个通透,恰似万里冰封的梅一样,既覆寒霜又饱含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