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宾客们静下来花了不少时间,阮时鸢同姊妹落座偏桌,和周淮序那主桌隔了挺远。
眼见这距离自己实在不好行动,阮时鸢便打算好好吃个饭就回别院了,但方才自己那目光像是引起了周淮序的好奇,落座后,二人虽非对立,但周淮序始终这方瞧。
阮辟同周泱畅谈,把酒言欢,应当不时扯上了周淮序几句,夸他衣锦还乡。
主桌上是齐乐融融,偏桌上倒也没有那么清闲,按礼数女子不得上主桌,但同那些男子坐在一起也未必是一种自由。
在偏桌上,她们畅谈周淮序举世无双,既赢了功名又生了好面容,真让人心向往之。
京中向他扔过红绫的女子不在少数,除了当街送的他收了,私下里送的全拒了。
那些被收了红绫的女子喜不胜喜,没想到第二日红绫就被私下退了回来,还有封周淮序亲笔写的信。
本来扔红绫是为图周淮序青睐,后来变成了不得心便得信。
“倒也是颇为无聊的。”阮知燕瘪嘴。
“阮二小姐,你同周家公子胜在长辈相熟自然能够多见上几面,可旁的人想要见他一面可是难上登天,自然心中有了这般的期许。”
阮知燕坐直身子,看向说话的人,“可万事也得讲究个你情我愿吧,我表哥未必能抽出那么多时间写信,一厢情愿的向他投红绫,不是平添烦恼么。”
这话一出,阮浮莲显出乖巧样,按了按阮知燕的手背,看似轻语实则众人都听得见,“二姐姐,表兄心善,自不会使投了红绫的小姐们难堪的……”
阮知燕厌恶她那副样子,甩袖拂开阮浮莲的手,使气氛多尴尬了几分。阮家人在周府里可算是半个东道主,众人也不好掺和这两姐妹的斗气,只好无声进食不再言谈。
许是气氛过于闷了,阮时鸢本在一旁笑着阮知燕太过显眼,阮浮莲太过争强,却感觉越来越多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怕是想让她这个嫡女说些话来。
“咳咳咳……”阮时鸢佯装未没感觉到目光,反故意呛了茶,遮面咳起来,“咳咳咳……时鸢失陪,诸位请便……”
她双肩耸着离座,朝新月桥去了。
偏桌上的凝滞以她的病而解,小姐们见她咳的身子发颤,轻声谈着阮时鸢的风光和落寞。
只要能逃离那种是非之地,阮时鸢可不在乎旁人如何议论她,但方才那茶水呛的有些太凶了,真咳的一发不可收拾。
伏在新月桥汉白玉栏上半晌,阮时鸢咳的没什么气力,倚坐在一侧。
早知就找个稳妥的法子了,这般伤身。
“可需我送表妹回府?”
阮时鸢瞧着地面,红衣郎站在不远处,手边低垂着提灯,衣角微扬,瞧他那影子当是正低眸看着自己。
“不必。”阮时鸢就着栏杆站起身,双袖叠着放在身前。
她抬眸,在点点亮光里看向周淮序,迎上他那双桃花眼,相缠目光。
周淮序样子有些变了,许是她太久没有见过,只凭着记忆里那草草一面记了四年,如今再见到真容竟有了些偏差。
周淮序喝了酒眼神有些迷离,他扬着嘴角一笑,启唇道:“表妹这眼神,是在瞧我么?”
“此处只有你我二人,难道还有第三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莫说三人了,六人也总是有的,水中,影中……眼中。”
这番话周淮序说的慢,别有番韵调,落在阮时鸢耳里却变了味,倒也是极为符合她对周淮序的印象。
她面色冷了冷,“既然表哥在此,时鸢便寻个别处留给表哥清净。”
“为何又要躲着我?”周淮序上前一步拦住阮时鸢的去路,微微俯身,“方才我在那方瞧你半天,好不容易等你回看我一眼,你那眼神,像要杀我……”
阮时鸢本来都上前了,只好后撤一步拉开些距离。她看出周淮序是喝的有些多,醉意上了头,可这般无赖的事也不是能趁着酒意做的,他却做的如此自然。
“……我只是一介女流,不懂朝政不懂诗书,能同探花说些什么?表哥也怕是误会了我,我这双没什么生气的眼,见万物皆是那般神色,表哥何不想想,为何独独落在你眼里是杀意?”
“若我手中有铜镜……”周淮序一脚踏上桥,侧目发现桥边就有水,便一指池面,“你且瞧,你这皱眉抿唇之样,像是心中欢喜吗?”
“若表哥爱见眉眼带笑,双目含情……”阮时鸢一顿,将刚想说出来的话咽了下去,转而道,“我一个只剩半条命的弱女子,没有那般心思去做到那样。”
周淮序瞧出她转了话,扬了扬下巴道:“你方才想说什么?”
“方才的话方才已然说了。”
”非也,我是要听,方才双目含情的后一句。”
“表哥。”
阮时鸢止住他。这周淮序比繁琐的家事还要难缠,闹得她心烦意乱,“如此追问着一个女子,怕是有失礼数吧?”
周淮序轻笑两声摆摆手,后腰倚着栏杆,微微眯眼,“是我无礼惊扰了表妹——院中有莲池,表妹可愿同我去看看,算是赔礼?”
先前欲去看却被打断,此时主人家邀请,阮时鸢自然要应下,走在周淮序身后踱步到了莲池。
莲池颇大,还有一方小庭座于池中,四角雕了八瓣莲。岸边有舟楫,想来是用于划去池中小庭的,此时停靠着,有些寂寥。
雕花的石头砌在岸边,差互回环,恰与那已然谢幕的垂柳相互依偎。
“还未到花开只有些叶子,表妹若看得下去,也可当作一种赏叶的雅趣。”
周淮序背手走到岸边,阖上双目嗅到池中淡淡暗香,酒意为此消散了些。
“我有些好奇,表妹为何早早下席?”
“喝茶水急了些,呛住了。”
“那这般说来你我二人皆是来“舒解”的,我为醒酒,你为醒茶。”
阮时鸢瞥他,“表哥不必话中都带你我。”
“你又这般说话了……”周淮序睁眼,道,“时鸢妹妹,我可是曾经做了什么惹你不高兴了?日后我做了官,若有什么想让我补偿你的,我定双手奉上。”
他又侧身回眸,心底的疑惑为此而加深,但仍声如温玉,“……我欲知,表妹喜欢什么?”
未料到他这么一问,阮时鸢双唇微抿,话语并未从唇齿中溢出,反从火点燃的焰火里蹦出。
天色已暗,这飞上天的焰火照得通明。
人影在忽闪的明亮显得捉不住。
阮时鸢本早已熄了心里那趟火,眼下却又燃了起来。她朝周淮序上前了两步,面着他慵懒的笑意,回应他的话:“表哥真的想知道?”
“我既已问,便是想知。”
“我喜欢见你这般权贵士人折腰,这般文人失墨。”
周淮序并未理解她的话,微微皱眉。
颔首见阮时鸢又朝他走近了一步,才瞧见,她头上的发钗不知何时碰掉了,青丝垂落遮住了眼底的心思。
“有多钟爱?”他问。
回应他的却是腰间一疼。
低头,原来那寻不见的发钗,花簪处正握在他表妹手中,另一头刺进了他的身体里。
周淮序吃痛后退一步,本就醉醺醺又绊到雕花石块跌了下去,红袍扬起,激起地上的尘土。
“比起方才所说,倘若表哥今夜能死在这里,我心中更钟爱欢喜。”
阮时鸢言尽,一脚狠踹在周淮序胸膛上,使他轰然坠入了莲池,激起层层涟漪,搅得莲叶都有了生机乱舞。
与白日里的姿意不同、此刻尽显狼狈。
周淮序听见岸上有人在笑,笑得肆意畅快,仿佛真如嘴里所说的那般欢喜无比,大仇得报。
他拂去脸上的水渍,望去,茫茫夜色里只见到冰冷的目光。
这目光来自那双秋水眸,硬生生刺穿他,将他钉死在莲池里。
果然,这女子就是要来杀他的。
做了祸事阮时鸢自然不会多留,她心下一狠,将那生机将灭的提灯踩破,扔进了黑幽的莲池,溅起微微水渍。
还未等到周淮序开口,她便提裙穿过风走掉了,周遭只剩半点虫嘶鸟鸣,在忽闪的焰火里显得颇为寂寥。
阮时鸢走后不久,洒扫的小厮刚踏上桥两步,见池边有块又大有黑的物件,他壮了个胆子探头探脑上前瞧。
原是来醒酒的探花郎!
他丢了帚,手忙脚乱将醉醺醺的周淮胥捞出来。那一身红袍早已染了层层黑污,好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眼下是化作泥而护花了。
得知周淮序在莲池落水,人人都心悸一刻,生怕这步上青云的高枝攀不上了。
今科探花郎衣锦还乡日落水,还脏了皇上亲赐的礼袍,饶是阮氏周氏想压下这件事,但还是在市井中传开。
只过了一晚,事情就入了宫中的耳朵。
按律,周淮序该被治个罪的,按圣上以往严苛的性子,削了他的官职,压一压周家也未尝不可。
翌日,圣上口谕就已经到了周家,召周淮序即刻进宫面圣。
阮时鸢这罪魁祸首自然暗中关注着,只是听闻周淮序没被淹死时,怨自己没将簪子磨的更锐,也未挑一个水更深的池。
听闻圣上召见,她早早就倚在阁楼上瞧着周淮序的仪仗,也不知是猜中了,还是预料到她不甘心就此作罢,周淮序向阁楼处目光锐利,一望就对上了阮时鸢的目光。
她在朝他笑。
她又启唇无声道:“表哥好走。”
待周淮序入京,公子哥们混着在暗地里下赌,赌周家会被贬到哪儿去。
可惜这庄子还没搭起来呢,探风声的小厮就穿堂带信:周淮序,没砍头,升官了。
圣上亲颁的谕,禁卫军副统领。
不仅如此,太子袁酆甚至亲自出面,不知从哪儿找了群传谣的人夸大其词,对外宣称周淮序落水实乃一桩佳话。
探花郎趁酒而行,缓步桥上,忽见池中有坠落的月,便探手捞月,这才坠入池中。
美曰:怜惜月而坠清池。
佳话是传了出来,可也让人人心中有了个掂量。这几年圣上受病,虽龙体的情况除太医令无人得知,但此番太子出面,何不意味着天下快要易主了。
初听这番说法时,阮时鸢只觉得荒谬可笑。纵然夜里没有淹死他,但她知道那一身红袍若出了事,圣上一定不会饶过他。
若可以借圣上之手杀了周淮序,也不失为是一桩好事。
可如今周淮序不仅没死,一得了官职,二得了美名,还就此因祸得福了。
阮时鸢倚着窗越想越心闷,她折断手里的木枝,洒在了窗外。那日将周淮序推入池中花了不少气力,回来时咳得更紧了,想来还伤了气血。
未能杀敌一千反倒自损八百,她还是第一次栽的如此厉害。
“蒲苑。”阮时鸢回过心思轻唤。
蒲苑绕过屏风,走到阮时鸢面前。她见阮时鸢递给她一方绣帕,上头绣了一朵牡丹,罩在藤蔓之下,却开的格外的好。
“小姐,还是一如既往么?”
阮时鸢颔首,蒲苑心下了然拿了绣帕便离去了,过了两三个时辰才又回到屋中。
推开门扉时阮时鸢已然睡下,她便将一张字条放于枕边,替她掖好了被褥轻声灭灯。
屋中实在寂静,阮时鸢才睁了眼。她将字条打开,跳过那几行的寒暄,只奔着最后几颗字去了。
“若想杀他,你进宫来。”
她哪里能轻易进宫,又不如那传信的鸟儿能飞过四角瓦墙,便只能将寒暄的话全然读上一遍。
信中人告知,三年大选在即,她只有借秀女身份进宫才能再见周淮序,只要她能出了阮府,此后一切,他定会倾囊相助。
眼见这距离自己实在不好行动,阮时鸢便打算好好吃个饭就回别院了,但方才自己那目光像是引起了周淮序的好奇,落座后,二人虽非对立,但周淮序始终这方瞧。
阮辟同周泱畅谈,把酒言欢,应当不时扯上了周淮序几句,夸他衣锦还乡。
主桌上是齐乐融融,偏桌上倒也没有那么清闲,按礼数女子不得上主桌,但同那些男子坐在一起也未必是一种自由。
在偏桌上,她们畅谈周淮序举世无双,既赢了功名又生了好面容,真让人心向往之。
京中向他扔过红绫的女子不在少数,除了当街送的他收了,私下里送的全拒了。
那些被收了红绫的女子喜不胜喜,没想到第二日红绫就被私下退了回来,还有封周淮序亲笔写的信。
本来扔红绫是为图周淮序青睐,后来变成了不得心便得信。
“倒也是颇为无聊的。”阮知燕瘪嘴。
“阮二小姐,你同周家公子胜在长辈相熟自然能够多见上几面,可旁的人想要见他一面可是难上登天,自然心中有了这般的期许。”
阮知燕坐直身子,看向说话的人,“可万事也得讲究个你情我愿吧,我表哥未必能抽出那么多时间写信,一厢情愿的向他投红绫,不是平添烦恼么。”
这话一出,阮浮莲显出乖巧样,按了按阮知燕的手背,看似轻语实则众人都听得见,“二姐姐,表兄心善,自不会使投了红绫的小姐们难堪的……”
阮知燕厌恶她那副样子,甩袖拂开阮浮莲的手,使气氛多尴尬了几分。阮家人在周府里可算是半个东道主,众人也不好掺和这两姐妹的斗气,只好无声进食不再言谈。
许是气氛过于闷了,阮时鸢本在一旁笑着阮知燕太过显眼,阮浮莲太过争强,却感觉越来越多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怕是想让她这个嫡女说些话来。
“咳咳咳……”阮时鸢佯装未没感觉到目光,反故意呛了茶,遮面咳起来,“咳咳咳……时鸢失陪,诸位请便……”
她双肩耸着离座,朝新月桥去了。
偏桌上的凝滞以她的病而解,小姐们见她咳的身子发颤,轻声谈着阮时鸢的风光和落寞。
只要能逃离那种是非之地,阮时鸢可不在乎旁人如何议论她,但方才那茶水呛的有些太凶了,真咳的一发不可收拾。
伏在新月桥汉白玉栏上半晌,阮时鸢咳的没什么气力,倚坐在一侧。
早知就找个稳妥的法子了,这般伤身。
“可需我送表妹回府?”
阮时鸢瞧着地面,红衣郎站在不远处,手边低垂着提灯,衣角微扬,瞧他那影子当是正低眸看着自己。
“不必。”阮时鸢就着栏杆站起身,双袖叠着放在身前。
她抬眸,在点点亮光里看向周淮序,迎上他那双桃花眼,相缠目光。
周淮序样子有些变了,许是她太久没有见过,只凭着记忆里那草草一面记了四年,如今再见到真容竟有了些偏差。
周淮序喝了酒眼神有些迷离,他扬着嘴角一笑,启唇道:“表妹这眼神,是在瞧我么?”
“此处只有你我二人,难道还有第三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莫说三人了,六人也总是有的,水中,影中……眼中。”
这番话周淮序说的慢,别有番韵调,落在阮时鸢耳里却变了味,倒也是极为符合她对周淮序的印象。
她面色冷了冷,“既然表哥在此,时鸢便寻个别处留给表哥清净。”
“为何又要躲着我?”周淮序上前一步拦住阮时鸢的去路,微微俯身,“方才我在那方瞧你半天,好不容易等你回看我一眼,你那眼神,像要杀我……”
阮时鸢本来都上前了,只好后撤一步拉开些距离。她看出周淮序是喝的有些多,醉意上了头,可这般无赖的事也不是能趁着酒意做的,他却做的如此自然。
“……我只是一介女流,不懂朝政不懂诗书,能同探花说些什么?表哥也怕是误会了我,我这双没什么生气的眼,见万物皆是那般神色,表哥何不想想,为何独独落在你眼里是杀意?”
“若我手中有铜镜……”周淮序一脚踏上桥,侧目发现桥边就有水,便一指池面,“你且瞧,你这皱眉抿唇之样,像是心中欢喜吗?”
“若表哥爱见眉眼带笑,双目含情……”阮时鸢一顿,将刚想说出来的话咽了下去,转而道,“我一个只剩半条命的弱女子,没有那般心思去做到那样。”
周淮序瞧出她转了话,扬了扬下巴道:“你方才想说什么?”
“方才的话方才已然说了。”
”非也,我是要听,方才双目含情的后一句。”
“表哥。”
阮时鸢止住他。这周淮序比繁琐的家事还要难缠,闹得她心烦意乱,“如此追问着一个女子,怕是有失礼数吧?”
周淮序轻笑两声摆摆手,后腰倚着栏杆,微微眯眼,“是我无礼惊扰了表妹——院中有莲池,表妹可愿同我去看看,算是赔礼?”
先前欲去看却被打断,此时主人家邀请,阮时鸢自然要应下,走在周淮序身后踱步到了莲池。
莲池颇大,还有一方小庭座于池中,四角雕了八瓣莲。岸边有舟楫,想来是用于划去池中小庭的,此时停靠着,有些寂寥。
雕花的石头砌在岸边,差互回环,恰与那已然谢幕的垂柳相互依偎。
“还未到花开只有些叶子,表妹若看得下去,也可当作一种赏叶的雅趣。”
周淮序背手走到岸边,阖上双目嗅到池中淡淡暗香,酒意为此消散了些。
“我有些好奇,表妹为何早早下席?”
“喝茶水急了些,呛住了。”
“那这般说来你我二人皆是来“舒解”的,我为醒酒,你为醒茶。”
阮时鸢瞥他,“表哥不必话中都带你我。”
“你又这般说话了……”周淮序睁眼,道,“时鸢妹妹,我可是曾经做了什么惹你不高兴了?日后我做了官,若有什么想让我补偿你的,我定双手奉上。”
他又侧身回眸,心底的疑惑为此而加深,但仍声如温玉,“……我欲知,表妹喜欢什么?”
未料到他这么一问,阮时鸢双唇微抿,话语并未从唇齿中溢出,反从火点燃的焰火里蹦出。
天色已暗,这飞上天的焰火照得通明。
人影在忽闪的明亮显得捉不住。
阮时鸢本早已熄了心里那趟火,眼下却又燃了起来。她朝周淮序上前了两步,面着他慵懒的笑意,回应他的话:“表哥真的想知道?”
“我既已问,便是想知。”
“我喜欢见你这般权贵士人折腰,这般文人失墨。”
周淮序并未理解她的话,微微皱眉。
颔首见阮时鸢又朝他走近了一步,才瞧见,她头上的发钗不知何时碰掉了,青丝垂落遮住了眼底的心思。
“有多钟爱?”他问。
回应他的却是腰间一疼。
低头,原来那寻不见的发钗,花簪处正握在他表妹手中,另一头刺进了他的身体里。
周淮序吃痛后退一步,本就醉醺醺又绊到雕花石块跌了下去,红袍扬起,激起地上的尘土。
“比起方才所说,倘若表哥今夜能死在这里,我心中更钟爱欢喜。”
阮时鸢言尽,一脚狠踹在周淮序胸膛上,使他轰然坠入了莲池,激起层层涟漪,搅得莲叶都有了生机乱舞。
与白日里的姿意不同、此刻尽显狼狈。
周淮序听见岸上有人在笑,笑得肆意畅快,仿佛真如嘴里所说的那般欢喜无比,大仇得报。
他拂去脸上的水渍,望去,茫茫夜色里只见到冰冷的目光。
这目光来自那双秋水眸,硬生生刺穿他,将他钉死在莲池里。
果然,这女子就是要来杀他的。
做了祸事阮时鸢自然不会多留,她心下一狠,将那生机将灭的提灯踩破,扔进了黑幽的莲池,溅起微微水渍。
还未等到周淮序开口,她便提裙穿过风走掉了,周遭只剩半点虫嘶鸟鸣,在忽闪的焰火里显得颇为寂寥。
阮时鸢走后不久,洒扫的小厮刚踏上桥两步,见池边有块又大有黑的物件,他壮了个胆子探头探脑上前瞧。
原是来醒酒的探花郎!
他丢了帚,手忙脚乱将醉醺醺的周淮胥捞出来。那一身红袍早已染了层层黑污,好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眼下是化作泥而护花了。
得知周淮序在莲池落水,人人都心悸一刻,生怕这步上青云的高枝攀不上了。
今科探花郎衣锦还乡日落水,还脏了皇上亲赐的礼袍,饶是阮氏周氏想压下这件事,但还是在市井中传开。
只过了一晚,事情就入了宫中的耳朵。
按律,周淮序该被治个罪的,按圣上以往严苛的性子,削了他的官职,压一压周家也未尝不可。
翌日,圣上口谕就已经到了周家,召周淮序即刻进宫面圣。
阮时鸢这罪魁祸首自然暗中关注着,只是听闻周淮序没被淹死时,怨自己没将簪子磨的更锐,也未挑一个水更深的池。
听闻圣上召见,她早早就倚在阁楼上瞧着周淮序的仪仗,也不知是猜中了,还是预料到她不甘心就此作罢,周淮序向阁楼处目光锐利,一望就对上了阮时鸢的目光。
她在朝他笑。
她又启唇无声道:“表哥好走。”
待周淮序入京,公子哥们混着在暗地里下赌,赌周家会被贬到哪儿去。
可惜这庄子还没搭起来呢,探风声的小厮就穿堂带信:周淮序,没砍头,升官了。
圣上亲颁的谕,禁卫军副统领。
不仅如此,太子袁酆甚至亲自出面,不知从哪儿找了群传谣的人夸大其词,对外宣称周淮序落水实乃一桩佳话。
探花郎趁酒而行,缓步桥上,忽见池中有坠落的月,便探手捞月,这才坠入池中。
美曰:怜惜月而坠清池。
佳话是传了出来,可也让人人心中有了个掂量。这几年圣上受病,虽龙体的情况除太医令无人得知,但此番太子出面,何不意味着天下快要易主了。
初听这番说法时,阮时鸢只觉得荒谬可笑。纵然夜里没有淹死他,但她知道那一身红袍若出了事,圣上一定不会饶过他。
若可以借圣上之手杀了周淮序,也不失为是一桩好事。
可如今周淮序不仅没死,一得了官职,二得了美名,还就此因祸得福了。
阮时鸢倚着窗越想越心闷,她折断手里的木枝,洒在了窗外。那日将周淮序推入池中花了不少气力,回来时咳得更紧了,想来还伤了气血。
未能杀敌一千反倒自损八百,她还是第一次栽的如此厉害。
“蒲苑。”阮时鸢回过心思轻唤。
蒲苑绕过屏风,走到阮时鸢面前。她见阮时鸢递给她一方绣帕,上头绣了一朵牡丹,罩在藤蔓之下,却开的格外的好。
“小姐,还是一如既往么?”
阮时鸢颔首,蒲苑心下了然拿了绣帕便离去了,过了两三个时辰才又回到屋中。
推开门扉时阮时鸢已然睡下,她便将一张字条放于枕边,替她掖好了被褥轻声灭灯。
屋中实在寂静,阮时鸢才睁了眼。她将字条打开,跳过那几行的寒暄,只奔着最后几颗字去了。
“若想杀他,你进宫来。”
她哪里能轻易进宫,又不如那传信的鸟儿能飞过四角瓦墙,便只能将寒暄的话全然读上一遍。
信中人告知,三年大选在即,她只有借秀女身份进宫才能再见周淮序,只要她能出了阮府,此后一切,他定会倾囊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