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的雨天,蜗居斗室的我,望着窗外南山的一片葱郁,忽然想起故乡关中平原槐树的翠绿,还有春天盛开的一串串淡黄或乳白的槐花,更令我依依想念的是家乡特有的绿色食品--槐花麦饭。
——赵继东《槐花麦饭》
杳杳这会情绪很差,不想说话,更不想理会旁边的罪魁祸首。
他眼睛透露出一股无奈和无力,杳杳看着他殷勤式服务,一抬眼便对上一双委屈地眼睛,不自然的说道,“你自己先在这里坐一会儿,陪着我外公,我去后厨看看。”
“好,”傅彧迟拉着杳杳的手,看着有点委屈,“那你不要再生我气了,可以吗?”他似乎有意让对方答应了才愿意放手。
杳杳一时无语,只能无奈道,“我尽量,你先放手,都是人呢!”
左右的客人、斜前方的几桌客人都多次朝这边看过来,来参加宴会的人,各个非富即贵,且他们往往更八卦。恐怕不出三天,她就会是圈子里茶余饭后的八卦中心。
第一道前菜上桌前,站在一旁的服务员先给每一桌的客人端上了槐花式样的一壶茶。浅金色的茶汤飘着槐花茶的味道很是清香。一杯槐花茶,就像在春日午后的阳光下,沐浴着和煦的春风。
接下来端上的是“碧衣软玉”。菜如其名,盘中用槐树嫩叶提色,槐叶的翠绿色为整道菜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颇具诗意,柔嫩白如素,质地滑润细。素雅无华彩,清香自有趣。入口即化状,口感满心曲。豆腐如诗行,滋味传心底。
谈到春天中可食用的花朵,黄花菜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它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花朵,在五月至十月期间开放,花朵鲜艳夺目,既可欣赏又可食用。
古语有云:“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皆是金”,这里所指的“黄花”即是黄花菜,也被称为金针菜或忘忧草。
第二道菜名为“灼灼黄金”,实际上是用鲜嫩的黄花菜进行白灼,再以葱丝和辣椒丝点缀。花瓣细薄,如丝般娇柔。烹煮一瞬,颜色转变似魔法。清炒或者炖汤,各有风味的诗行。这道菜看似简单,但要保持黄花菜原始味道,是很考验师傅掌握火候的功力。品尝这道菜的时候,现场寂寂无声,只能听到轻微的筷子与盘底轻触的声音。
第三道菜“槐叶冷淘”,以青槐嫩叶为主,捣汁和面粉混合,切成极细的面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凉,其色鲜碧,捞起,以熟油浇拌,放入冰箱冷藏。食用时再加上几片皮蛋、黄瓜丝再加以酸辣汁水,是不可多得的消暑佳食。
〈唐六典〉 :“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
杳杳细致地观察食客的表情,这是她第一次出现在正式场合,以“妄春山”接班人的身份。大概是杳杳的神色难掩紧张,傅彧迟不禁问道,“怎么了?紧张?”
杳杳反问他,“你觉得好吃吗?我怎么无法读取周围人的表情。”
傅彧迟自小锦衣玉食,什么满汉全席、金玉满堂没有吃过。正是因为如此,他比任何人都挑剔,毕竟他的爷爷都说他不好养活。
他看着杳杳满眼期待的双眼,心中一动,忍不住笑道:“杳杳,不用紧张,虽然是第一次,但是真的很好吃。”
杳杳微微一愣,点点头说:“其实我还挺紧张的,怕自己做不好。”
傅彧迟听了杳杳的回答,微笑着安慰道:“杳杳,你不必担心,只要用心去做,一定会成功的。每个人都有第一次,重要的是勇于尝试。”他的话语充满鼓励和信任。“而且美食的终极奥义不就是好吃吗?你看他们都在低着头享受,你看我的盘子都见了底,还不止我,还有其他人。”
杳杳想了想,突然觉得他的话不无道理,一本正经地夸人,还是很好看的。或许他是最适合我的也说不定,且看当下,这个人也不错。
第四道菜“莲藕百合黄瓜花”,黄瓜花是黄瓜的“幼年版本”,花朵新鲜不蔫,瓜仔脆嫩,适合凉拌或清炒,无需太多调味,脆嫩清爽,带淡淡的甜味。当与莲藕和百合一起炒食时,这道菜既清爽又美味,颜值也相当不错。
接下来的几道菜都以素食为主。“枸杞槐花炒鸡蛋”,作为春季限定美食,鲜嫩可口,简单却不是雅兴;“酿南瓜花”,将南瓜花剖开,去除花蕊。填充馅料,香煎或者蒸煮,搭配各种调料,蘸上酱汁,享受一口,满足味蕾;“糖桂花黄栀子龟苓膏”,桂花香气,黄栀子清香,龟苓膏醇厚。口感滑嫩,入口即化甜而不腻,回味无穷。糖桂花点缀其上,黄栀子提供清新的香气,龟苓膏带来凉爽的口感,解暑消热;“金盏花奶油浓汤”,黄金般的色泽;花香四溢,奶油的柔滑质地。金盏花花瓣入汤,奶油融化其中,浓郁醇厚。花香与奶油的交融,美妙味觉体验。
最后一道主食以槐花入菜,“槐花麦饭”,金黄的麦粒,点缀着嫩黄的槐花。
麦香扑鼻,槐花清香,相互交融。将麦饭与槐花翻炒,米饭与小麦的完美结合,口感细腻。一口咬下,颗颗饱满的麦粒爆发出美味。
头盘和主菜令人惊喜连连,甜品部分也让宾客时不时地发出赞叹声,最特别是就要数“枸杞藜麦槐花粥”,小小的一碗粥,枸杞的甘甜,藜麦的香糯,槐花的清香,相得益彰。
既然是“时花宴”,以花入馔,食尽烟火气。
宴会的宾客们吃得心服口服,对这位谢老的继承人也越发生出几分好奇。
在座的客人无一不是,纷纷打听,有人问到丛老,“谢老不是只有一个女儿吗?而且谢老和他女儿不是很久没有说话了,说到这儿,很久没有他女儿的消息了吧。”
“这你还是问老谢本人吧。”丛老意味深长地说,“或许是孙女呢?”
“哎,老谢,这宴会以花为食,看似简单却不简单。这是你的想法呀,你一个老头子可没这么浪漫,问你打听一个事情,今天这宴会是你那接班人办的吧。”
谢文山眯着眼睛一笑,“那还真是。不过,今日只是小打小闹,她还有得学呢!”
“你呀你,又开始得意了,有接班人,我们都替你开心呢。之前还在想你这偌大的家业将来交给谁,到时候我们这些想找饭吃的时候去哪呢。”
柳老这时走过来,手里还端着槐花麦饭,“这么地道的槐花麦饭,还有这应季的槐花,可有些年没有吃到了。”说完,他朝谢文山眨了眨眼睛。
众人都知道谢文山和柳老的交情,已经猜到这应该是谢文山的拿手菜,如今由其他人做出了,不是继承人又是什么呢?
当然,不买账的人也有很多,“咳,这不就是槐花和麦子吗?有啥吃头。”
柳老立刻用话堵他,“你以为这槐花麦饭好做呀,麦子选择新鲜的,槐花必须要新鲜嫩芽,你懂不懂得吃的。”能做出碧玉的色泽,麦子和槐花的味道,各成一味,但又结合了在一起,真真是好味道。
“我听说妄春山在郊区还有自己的花房和菜地,还有中药材种植地,食材能保持最大的新鲜度。”身着中式服装的老人说道,“能被做成这样好吃的食物,也是应景之事,不错不错,下次有宴会,还要请我呀,谢老。不过呢,我更想见一见你的外孙女,杳杳,我的关门弟子。”
“朱老,你什么时候有关门弟子了。怎么一点风声也没有呀?不把我们这些老家伙放在眼里了吧。”
“呵呵,自封的,我们杳杳才不愿意呢。”
“杳杳,过来。”谢文山笑眯眯地看着杳杳,向她招了招手。
杳杳加快步伐走到谢文山的身旁,轻声问道:“外公,有什么事吗?”
谢文山笑着拍了拍杳杳的肩膀,他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你可别被别人给糊弄了啊!这个老头子看上去可不像什么好人。”
柳老接话,“你这话说得太伤人了,谢老头。我可是个好人。小气,真是小气……,一点都不可爱。我还不知道你吗,你就是怕别人和你抢杳杳。”他边说边笑,仿佛在逗弄谢文山。
“……”
谢文山和柳老之间的打趣,一人一句,你来我往的聊得热闹,落在被人眼里,实在有点像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纷纷都低头轻笑,不参与两人的争执。
此时宾客席上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交谈,大多数人的话题围绕着这场时花宴的主人——谢文山的接班人。由于柳老的活跃,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她是谢文山的外孙女。
宴会结束,宾客们都已经开始纷纷离席。杳杳竭力保持着宴会的秩序,以免给人留下杂乱无章的印象。
“你自己先在这里坐一会儿,陪着我外公和柳老,我去后厨看看。”杳杳说完,便离开了宴会厅。
谢文山仍然在和柳老闲聊,两人看起来关系亲密,似乎是多年的老朋友。
“对了,谢老头,他是谁?”
“哦,他是……”,还没等谢文山开口,傅彧迟便急忙地道,“我是杳杳的未婚夫,傅彧迟。”
“哦……”,柳老试探意味,“杳杳什么时候订婚了,我这个做师傅的都不知道,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得好好说说,杳杳太不懂事了,这么大的事情。”
“就是,你得管教管教。”谢文山此刻找到了同道中人,“这小子,我看一点也不顺眼。”
“哈哈哈,那你是承认了。”
“承认什么?”
“杳杳是我的关门弟子呀!”
“想得美,杳杳还要跟我学习做菜呢!”
“反正我不管,就当你承认了。”
“……”
傅彧迟此才意识到,原来自己还有这么不收人待见的时候。
正当傅彧迟沉思的时候,杳杳回到了宴会厅。她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食盒,里面装着她刚刚做好的槐花麦饭。她微笑着将食盒递给傅彧迟,说:“呐,这是我做的槐花麦饭,你带回家给傅爷爷,他肯定喜欢。”
傅彧迟接过食盒,好奇地打开一看,顿时被眼前的槐花麦饭惊艳到了。他忍不住赞叹道:“杳杳,槐花麦饭是我爷爷最喜欢吃的,对爷爷来说这是童年记忆,谢谢。”
杳杳笑了笑,说:“不用客气,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尝试这样做,多亏了外公的指导。”她接着说:“其实,外公并不是特别讨厌你,只是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他和傅爷爷年轻时曾是很好的朋友,也是彼此的知己。”
“嗯,我知道。”他回答。
“现在宴会也结束了,你要不要先回去处理工作?刚才我就看到你一直在打电话,毕竟工作很重要。而且,待会儿我们肯定要和外公他们谈论正事。”杳杳真诚地说。
“其实,那些事情也不是特别紧急,我还想多陪你一会儿。”他坦诚地说。
杳杳脸色一红:“呃,我不需要你陪我,你赶紧走吧。”
他们两人一人一句,你来我往,落在旁人眼里,颇有探究意味。尤其是谢文山,不知有多碍眼。
杳杳一转身,就看到外公的眼神中似乎带着一把刀。那眼神犀利而锐利,让她不禁心头一紧。
柳老则是一脸狡黠的笑意,故意说道:“他们俩确实是天作之合,也难怪程老头坚执意要促成这桩婚事。”说完,他转头看向谢文山,“谢老头,我觉得吧,他们挺般配,要不就应了这门婚事?”
谢文山瞪了他一眼,调侃道:“我看你今天不是来认徒弟的,而是来做说客的。”
柳老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问:“主要还是认徒弟,您这是答应了?”
“我没说答应。”谢文山语气坚决。
“但我已经听到了……”柳老故意拖长声音。
“你这个老狐狸!”谢文山气得瞪了他一眼。
柳老却哈哈大笑,挑衅地说:“您还是认了吧!”
谢文山无奈地哼了一声,但心里却已经在思考这门亲事的可能性。
——赵继东《槐花麦饭》
杳杳这会情绪很差,不想说话,更不想理会旁边的罪魁祸首。
他眼睛透露出一股无奈和无力,杳杳看着他殷勤式服务,一抬眼便对上一双委屈地眼睛,不自然的说道,“你自己先在这里坐一会儿,陪着我外公,我去后厨看看。”
“好,”傅彧迟拉着杳杳的手,看着有点委屈,“那你不要再生我气了,可以吗?”他似乎有意让对方答应了才愿意放手。
杳杳一时无语,只能无奈道,“我尽量,你先放手,都是人呢!”
左右的客人、斜前方的几桌客人都多次朝这边看过来,来参加宴会的人,各个非富即贵,且他们往往更八卦。恐怕不出三天,她就会是圈子里茶余饭后的八卦中心。
第一道前菜上桌前,站在一旁的服务员先给每一桌的客人端上了槐花式样的一壶茶。浅金色的茶汤飘着槐花茶的味道很是清香。一杯槐花茶,就像在春日午后的阳光下,沐浴着和煦的春风。
接下来端上的是“碧衣软玉”。菜如其名,盘中用槐树嫩叶提色,槐叶的翠绿色为整道菜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颇具诗意,柔嫩白如素,质地滑润细。素雅无华彩,清香自有趣。入口即化状,口感满心曲。豆腐如诗行,滋味传心底。
谈到春天中可食用的花朵,黄花菜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它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花朵,在五月至十月期间开放,花朵鲜艳夺目,既可欣赏又可食用。
古语有云:“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皆是金”,这里所指的“黄花”即是黄花菜,也被称为金针菜或忘忧草。
第二道菜名为“灼灼黄金”,实际上是用鲜嫩的黄花菜进行白灼,再以葱丝和辣椒丝点缀。花瓣细薄,如丝般娇柔。烹煮一瞬,颜色转变似魔法。清炒或者炖汤,各有风味的诗行。这道菜看似简单,但要保持黄花菜原始味道,是很考验师傅掌握火候的功力。品尝这道菜的时候,现场寂寂无声,只能听到轻微的筷子与盘底轻触的声音。
第三道菜“槐叶冷淘”,以青槐嫩叶为主,捣汁和面粉混合,切成极细的面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凉,其色鲜碧,捞起,以熟油浇拌,放入冰箱冷藏。食用时再加上几片皮蛋、黄瓜丝再加以酸辣汁水,是不可多得的消暑佳食。
〈唐六典〉 :“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
杳杳细致地观察食客的表情,这是她第一次出现在正式场合,以“妄春山”接班人的身份。大概是杳杳的神色难掩紧张,傅彧迟不禁问道,“怎么了?紧张?”
杳杳反问他,“你觉得好吃吗?我怎么无法读取周围人的表情。”
傅彧迟自小锦衣玉食,什么满汉全席、金玉满堂没有吃过。正是因为如此,他比任何人都挑剔,毕竟他的爷爷都说他不好养活。
他看着杳杳满眼期待的双眼,心中一动,忍不住笑道:“杳杳,不用紧张,虽然是第一次,但是真的很好吃。”
杳杳微微一愣,点点头说:“其实我还挺紧张的,怕自己做不好。”
傅彧迟听了杳杳的回答,微笑着安慰道:“杳杳,你不必担心,只要用心去做,一定会成功的。每个人都有第一次,重要的是勇于尝试。”他的话语充满鼓励和信任。“而且美食的终极奥义不就是好吃吗?你看他们都在低着头享受,你看我的盘子都见了底,还不止我,还有其他人。”
杳杳想了想,突然觉得他的话不无道理,一本正经地夸人,还是很好看的。或许他是最适合我的也说不定,且看当下,这个人也不错。
第四道菜“莲藕百合黄瓜花”,黄瓜花是黄瓜的“幼年版本”,花朵新鲜不蔫,瓜仔脆嫩,适合凉拌或清炒,无需太多调味,脆嫩清爽,带淡淡的甜味。当与莲藕和百合一起炒食时,这道菜既清爽又美味,颜值也相当不错。
接下来的几道菜都以素食为主。“枸杞槐花炒鸡蛋”,作为春季限定美食,鲜嫩可口,简单却不是雅兴;“酿南瓜花”,将南瓜花剖开,去除花蕊。填充馅料,香煎或者蒸煮,搭配各种调料,蘸上酱汁,享受一口,满足味蕾;“糖桂花黄栀子龟苓膏”,桂花香气,黄栀子清香,龟苓膏醇厚。口感滑嫩,入口即化甜而不腻,回味无穷。糖桂花点缀其上,黄栀子提供清新的香气,龟苓膏带来凉爽的口感,解暑消热;“金盏花奶油浓汤”,黄金般的色泽;花香四溢,奶油的柔滑质地。金盏花花瓣入汤,奶油融化其中,浓郁醇厚。花香与奶油的交融,美妙味觉体验。
最后一道主食以槐花入菜,“槐花麦饭”,金黄的麦粒,点缀着嫩黄的槐花。
麦香扑鼻,槐花清香,相互交融。将麦饭与槐花翻炒,米饭与小麦的完美结合,口感细腻。一口咬下,颗颗饱满的麦粒爆发出美味。
头盘和主菜令人惊喜连连,甜品部分也让宾客时不时地发出赞叹声,最特别是就要数“枸杞藜麦槐花粥”,小小的一碗粥,枸杞的甘甜,藜麦的香糯,槐花的清香,相得益彰。
既然是“时花宴”,以花入馔,食尽烟火气。
宴会的宾客们吃得心服口服,对这位谢老的继承人也越发生出几分好奇。
在座的客人无一不是,纷纷打听,有人问到丛老,“谢老不是只有一个女儿吗?而且谢老和他女儿不是很久没有说话了,说到这儿,很久没有他女儿的消息了吧。”
“这你还是问老谢本人吧。”丛老意味深长地说,“或许是孙女呢?”
“哎,老谢,这宴会以花为食,看似简单却不简单。这是你的想法呀,你一个老头子可没这么浪漫,问你打听一个事情,今天这宴会是你那接班人办的吧。”
谢文山眯着眼睛一笑,“那还真是。不过,今日只是小打小闹,她还有得学呢!”
“你呀你,又开始得意了,有接班人,我们都替你开心呢。之前还在想你这偌大的家业将来交给谁,到时候我们这些想找饭吃的时候去哪呢。”
柳老这时走过来,手里还端着槐花麦饭,“这么地道的槐花麦饭,还有这应季的槐花,可有些年没有吃到了。”说完,他朝谢文山眨了眨眼睛。
众人都知道谢文山和柳老的交情,已经猜到这应该是谢文山的拿手菜,如今由其他人做出了,不是继承人又是什么呢?
当然,不买账的人也有很多,“咳,这不就是槐花和麦子吗?有啥吃头。”
柳老立刻用话堵他,“你以为这槐花麦饭好做呀,麦子选择新鲜的,槐花必须要新鲜嫩芽,你懂不懂得吃的。”能做出碧玉的色泽,麦子和槐花的味道,各成一味,但又结合了在一起,真真是好味道。
“我听说妄春山在郊区还有自己的花房和菜地,还有中药材种植地,食材能保持最大的新鲜度。”身着中式服装的老人说道,“能被做成这样好吃的食物,也是应景之事,不错不错,下次有宴会,还要请我呀,谢老。不过呢,我更想见一见你的外孙女,杳杳,我的关门弟子。”
“朱老,你什么时候有关门弟子了。怎么一点风声也没有呀?不把我们这些老家伙放在眼里了吧。”
“呵呵,自封的,我们杳杳才不愿意呢。”
“杳杳,过来。”谢文山笑眯眯地看着杳杳,向她招了招手。
杳杳加快步伐走到谢文山的身旁,轻声问道:“外公,有什么事吗?”
谢文山笑着拍了拍杳杳的肩膀,他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你可别被别人给糊弄了啊!这个老头子看上去可不像什么好人。”
柳老接话,“你这话说得太伤人了,谢老头。我可是个好人。小气,真是小气……,一点都不可爱。我还不知道你吗,你就是怕别人和你抢杳杳。”他边说边笑,仿佛在逗弄谢文山。
“……”
谢文山和柳老之间的打趣,一人一句,你来我往的聊得热闹,落在被人眼里,实在有点像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纷纷都低头轻笑,不参与两人的争执。
此时宾客席上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交谈,大多数人的话题围绕着这场时花宴的主人——谢文山的接班人。由于柳老的活跃,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她是谢文山的外孙女。
宴会结束,宾客们都已经开始纷纷离席。杳杳竭力保持着宴会的秩序,以免给人留下杂乱无章的印象。
“你自己先在这里坐一会儿,陪着我外公和柳老,我去后厨看看。”杳杳说完,便离开了宴会厅。
谢文山仍然在和柳老闲聊,两人看起来关系亲密,似乎是多年的老朋友。
“对了,谢老头,他是谁?”
“哦,他是……”,还没等谢文山开口,傅彧迟便急忙地道,“我是杳杳的未婚夫,傅彧迟。”
“哦……”,柳老试探意味,“杳杳什么时候订婚了,我这个做师傅的都不知道,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得好好说说,杳杳太不懂事了,这么大的事情。”
“就是,你得管教管教。”谢文山此刻找到了同道中人,“这小子,我看一点也不顺眼。”
“哈哈哈,那你是承认了。”
“承认什么?”
“杳杳是我的关门弟子呀!”
“想得美,杳杳还要跟我学习做菜呢!”
“反正我不管,就当你承认了。”
“……”
傅彧迟此才意识到,原来自己还有这么不收人待见的时候。
正当傅彧迟沉思的时候,杳杳回到了宴会厅。她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食盒,里面装着她刚刚做好的槐花麦饭。她微笑着将食盒递给傅彧迟,说:“呐,这是我做的槐花麦饭,你带回家给傅爷爷,他肯定喜欢。”
傅彧迟接过食盒,好奇地打开一看,顿时被眼前的槐花麦饭惊艳到了。他忍不住赞叹道:“杳杳,槐花麦饭是我爷爷最喜欢吃的,对爷爷来说这是童年记忆,谢谢。”
杳杳笑了笑,说:“不用客气,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尝试这样做,多亏了外公的指导。”她接着说:“其实,外公并不是特别讨厌你,只是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他和傅爷爷年轻时曾是很好的朋友,也是彼此的知己。”
“嗯,我知道。”他回答。
“现在宴会也结束了,你要不要先回去处理工作?刚才我就看到你一直在打电话,毕竟工作很重要。而且,待会儿我们肯定要和外公他们谈论正事。”杳杳真诚地说。
“其实,那些事情也不是特别紧急,我还想多陪你一会儿。”他坦诚地说。
杳杳脸色一红:“呃,我不需要你陪我,你赶紧走吧。”
他们两人一人一句,你来我往,落在旁人眼里,颇有探究意味。尤其是谢文山,不知有多碍眼。
杳杳一转身,就看到外公的眼神中似乎带着一把刀。那眼神犀利而锐利,让她不禁心头一紧。
柳老则是一脸狡黠的笑意,故意说道:“他们俩确实是天作之合,也难怪程老头坚执意要促成这桩婚事。”说完,他转头看向谢文山,“谢老头,我觉得吧,他们挺般配,要不就应了这门婚事?”
谢文山瞪了他一眼,调侃道:“我看你今天不是来认徒弟的,而是来做说客的。”
柳老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问:“主要还是认徒弟,您这是答应了?”
“我没说答应。”谢文山语气坚决。
“但我已经听到了……”柳老故意拖长声音。
“你这个老狐狸!”谢文山气得瞪了他一眼。
柳老却哈哈大笑,挑衅地说:“您还是认了吧!”
谢文山无奈地哼了一声,但心里却已经在思考这门亲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