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风雨一朝臣
第三十七章
裴如昭醒来的时候以为自己还在做梦。
她清楚记得自己被拉去了诏狱,跟那个在鹿鸣宴上耍酒疯的士子一起。
怎得现在竟然躺在床上?
还是这样奢华的床?
她困惑起身,刚掀开帐帘,赫然看到撑着头倚在贵妃榻上的皇后。
噗通一声跪下去:“参见皇后娘娘。”
宁懿皇后神情略显困倦,浅浅打了个哈欠,这才在宫女的服侍下起身:“醒了?若是头疼还可再睡会儿。”
再怎么头疼也要被吓死了。
裴如昭哪儿能不知道这是哪里?这分明是皇后的凤仪宫,她刚刚躺得就是皇后的凤床。
皇后让她起身,引她落座,然后命宫人上早膳,一边给她盛粥一边道:“昨夜皇帝也在气头上,拿了你二人入诏狱,今儿让你二人写篇文章,皇帝满意了便赦你无罪。”
裴如昭哑声问道:“……什么文章?”
“你觉得皇帝需要什么样的文章,便写什么文章。”
裴如昭看着皇后与从前别无二致的面容,甚至是比她离京时更为宽和的态度,心中突然一股无名火起。
让她忍不住想,裴家也好,无数因诗案被贬谪的官员也罢,因为皇权党争而牺牲至此,当真值得否?
裴如昭匆匆填两口饭,就朝宫人要纸笔。
转头便不管不顾地直接在皇后寝宫里开始写文章。
早上来请安的太子闻信裴如昭也在,请安过后,蹑手蹑脚地探到寝宫门前,悄声问皇后:“母后,父皇当真这样说了?”
宁懿皇后笑他:“母后骗你作甚?昨日鹿鸣宴上,那不知轻重的小子惹恼了你爹,昭儿还跟他在文武百官面前呛声。说到底都是好不容易才选上来的进士,如今朝里正值用人之际,能寻个由头放了便放了。”
太子齐恪明眼巴巴在外面瞅着,也不敢进去打扰,宁懿皇后瞧不惯他这副模样,一把将人推进去。
裴如昭正专心致志的写文章,对这些小动静毫不在意。
写到一半渴了便抓起杯子喝水,可茶杯里的水方才就喝完了,她喝了个空。
齐恪明见状,走过去拎起茶壶,轻声问:“添水吗?”
裴如昭闷声点头,左手横抬,茶杯差点怼到齐恪明脸上去。
“好了。”
裴如昭头也不抬道:“多谢。”
又听着声音有些不对,懵的抬头,这才发现刚才给她添茶倒水的是齐恪明。
“是你啊。”
说完之后,毫不客气又把杯子递过去,一点不觉得当朝太子给她添茶倒水是什么折煞的事。
裴如昭从日升写到日落,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从前最注意仪表形容的京中贵女,如今也成了不拘小节的文人墨客。
举止间都透着爽利和生机。
看得宁懿皇后心生感慨,甚至想把太子也扔去洛州好好历练一番。
文章写完后,裴如昭大吃一顿,紧接着就钻回屋里睡觉。
这次没再睡皇后的床,去睡她原先进宫时常住的那间偏房去了。
裴如昭的文章便由御前太监送到皇帝手里。
乾宁皇帝是个勤于政务的皇上,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是常有的事。
他手边放着那位士子和裴如昭的文章,眼下正捧着裴如昭的文章手不释卷,兴至酣处,更是抚掌长叹。
明日是黄榜张贴的最后一日,裴如昭的命运究竟会走向何处就在此一举。
写完文章的裴如昭呼呼大睡,陆璟之被皇后的召见叫进宫。
有他,也有大皇子和太子。
大皇子其父被杀害后便一直跟在皇后身边长大,与太子齐恪明情同手足。
陆璟之一个外人误入人家母子的小聚,总觉得格格不入。
宁懿皇后人确实很好,是朝野上下都称赞的好。说她贤良淑德,说她教子有方,说乾宁皇帝是烧了八辈子高香才能有这样的皇后。
陆璟之规规矩矩坐着,相貌上倒是不输两位皇子,可气质是却跟二人相去甚远。
宁懿皇后目光怜爱:“一晃这么多年,陆将军的儿子都已经要承爵位了。”
陆璟之头皮发麻,像是过年时被亲戚围攻追问,让他无处躲藏。
陆璟之扯出笑容,应付来自宁懿皇后的陌生关怀:“劳皇后挂念,这些年臣在洛州过得很好。”
皇后问:“可有心仪的女子?”
陆璟之余光下意识掠过太子,摇摇头:“尚无。”
“明年太子加冠,今年年底各地的女子就要入京选秀。小贤王若是有意,到时不妨留心。”
陆璟之做足毛头小子的模样,闷声不肯说话。
宁懿皇后便拿他打趣,间或说些有关他父母当年的事情。
说着说着,宁懿皇后突然说道:“这一年多的时间,多亏小贤王照拂,不然以昭儿那丫头的性子,怕是要受不少委屈。”
陆璟之怔住,半晌才后知后觉地应声:“……臣举手之劳。”
陆璟之不傻,在洛州时他便听到过有关裴如昭与太子之间的传闻,在京城里更是亲眼看到太子在看向裴如昭时眼底的情谊。
大概除了裴如昭那个迟钝的,所有人都能看得出太子对她到底有多上心。
陆璟之在心中微微叹息一声。
无可奈何。
如果裴如昭走上与剧情截然相反的命运之路,这些与她渐行渐远,甚至是日后会与她反目成仇的人又是否能对她温柔更久一点?
……
陆璟之正与皇后太子等人闲聊消磨时间,御前司礼大太监夏临安公公便火急火燎赶过来。
“皇后娘娘金安,裴士子可在?”
宁懿皇后道:“在屋里歇息,可是有什么事?”
夏临安垂首道:“圣上传召乾心殿,让立即过去。”
“仅裴士子一人?”
夏临安如实回禀:“陛下让臣晚些时候再去传刘士子。”
宁懿皇后颔首,让宫人去偏殿叫裴如昭起来。
不多时,陆璟之就看着裴如昭睡眼惺忪地从从殿里走出来。
模样倒是收拾得利整,只是眼里看着空空荡荡,面色也沉,像是有谁惹恼了她一般。
旁人兴许觉得是裴如昭脾气臭,陆璟之看得分明,裴如昭根本还没睡醒,眼下她这情况,莫说去应付乾宁皇帝这个老狐狸,就怕街边的小孩儿都能诓她一把。
“小昭!”陆璟之突然出声。
裴如昭顿了顿,缓缓转头,像是这才注意到他们这些人,浅浅行礼,然后又慢悠悠地跟在夏临安公公身后。
只是步子越来越稳,每次迈出的步伐也渐渐一致,连走路都不同往日,透出几分爽利来。
说到底,有实力做底气,所以越来越自信了。
……
裴如昭刚跟着夏临安公公走不久,又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太监来传话:“圣上让太子殿下稍坐片刻,一刻钟后去乾心殿。”
……
裴如昭站在乾心殿外,等着夏临安公公进去通传,得了应允才入殿觐见。
乾宁皇帝正坐在案前,手里正在翻看她写的文章。
裴如昭规规矩矩行礼,跪在地上,好半晌膝盖都有些发麻了,这才被赐座。
“你自己写的?”
裴如昭应是。
“写了多久?”
裴如昭在心里算过,道:“从卯时过半到未时。”
乾宁皇帝的声音飘来,他继续问道:“你觉得这篇文章,与你殿试的文章相比,哪个更好?”
裴如昭直言不讳:“这篇。”
“为何?”
“因为这是臣下自己拟题真正想写的东西。”
乾宁皇帝笑了:“你的意思是,朕有碍你发挥真实水平。”
裴如昭摇头,诚恳道:“圣上所思与草民所思不同。”
难得见到裴如昭这样老实又听话的神情,让乾宁皇帝觉得格外有趣,微微支起身子,挑着眉梢看她:“那你跟朕解释解释,为何不宜出击浑罗十八部,又为何应当广开贸易让海外番邦也能踏足大荣领土?”
裴如昭起身拱手:“回陛下,今天下安定不过□□年而已,人丁初兴,少年未成,各地农耕商贸初成规模,若突然开展,恐伤及民生。”
乾宁皇道:“天下太平十年,仓廪丰足,为何不能征战,一仗打出北境十年太平,岂不一本万利?”
裴如昭眼观鼻鼻观心,平静道:“陛下,乾宁十一年初,户部尚书裴一晖曾因国库亏空被急诏入宫。想来乾宁十一年雨顺风调,各地安康,竟一举平了从前十多年的亏空。”
“你在嘲笑朕?”乾宁皇帝被气笑,“你个小丫头竟然也如此牙尖嘴利了?”
裴如昭表情淡淡,跪地行礼:“臣不敢,臣惶恐。”
“你敢!你很敢!”乾宁皇帝突然提高声音,“这篇文章看似尽心尽忠皆是治国良策,实则字字句句都在讥讽朕,说朕狂妄自大,说朕自不量力,说朕不知体察民情!”
裴如昭到底有脾气,也熟知乾宁皇帝的性格,听到皇帝勃然大怒,反倒直起身子,无畏龙颜:“圣上,您若是觉得这文章有用您就留着。若是觉得无用,觉得裴如昭无用,便舍了。就当入京考试这一遭是昭千载难求的福分。草民日后定当安守一隅。”
无声的压迫感在乾心殿上蔓延,候在外头的宫人跪了一地,瑟瑟发抖,一声也不敢吭。
刚刚赶到的太子见状,迟疑着不知该不该进去打扰自己脾气阴晴不定的爹。
然后听到殿内隐隐有裴如昭的声音传来。
“圣上,您是荣朝的一代皇帝,再如何文韬武略,能力卓绝,您一口气做不成几代皇帝该做的事。”
良久的沉默后,太子齐恪明听到皇帝的声音骤然提高:“把朕的儿子给朕叫进来!让他老老实实过来学着!”
齐恪明:“……”
怎么感觉要倒霉的还是他?
裴如昭醒来的时候以为自己还在做梦。
她清楚记得自己被拉去了诏狱,跟那个在鹿鸣宴上耍酒疯的士子一起。
怎得现在竟然躺在床上?
还是这样奢华的床?
她困惑起身,刚掀开帐帘,赫然看到撑着头倚在贵妃榻上的皇后。
噗通一声跪下去:“参见皇后娘娘。”
宁懿皇后神情略显困倦,浅浅打了个哈欠,这才在宫女的服侍下起身:“醒了?若是头疼还可再睡会儿。”
再怎么头疼也要被吓死了。
裴如昭哪儿能不知道这是哪里?这分明是皇后的凤仪宫,她刚刚躺得就是皇后的凤床。
皇后让她起身,引她落座,然后命宫人上早膳,一边给她盛粥一边道:“昨夜皇帝也在气头上,拿了你二人入诏狱,今儿让你二人写篇文章,皇帝满意了便赦你无罪。”
裴如昭哑声问道:“……什么文章?”
“你觉得皇帝需要什么样的文章,便写什么文章。”
裴如昭看着皇后与从前别无二致的面容,甚至是比她离京时更为宽和的态度,心中突然一股无名火起。
让她忍不住想,裴家也好,无数因诗案被贬谪的官员也罢,因为皇权党争而牺牲至此,当真值得否?
裴如昭匆匆填两口饭,就朝宫人要纸笔。
转头便不管不顾地直接在皇后寝宫里开始写文章。
早上来请安的太子闻信裴如昭也在,请安过后,蹑手蹑脚地探到寝宫门前,悄声问皇后:“母后,父皇当真这样说了?”
宁懿皇后笑他:“母后骗你作甚?昨日鹿鸣宴上,那不知轻重的小子惹恼了你爹,昭儿还跟他在文武百官面前呛声。说到底都是好不容易才选上来的进士,如今朝里正值用人之际,能寻个由头放了便放了。”
太子齐恪明眼巴巴在外面瞅着,也不敢进去打扰,宁懿皇后瞧不惯他这副模样,一把将人推进去。
裴如昭正专心致志的写文章,对这些小动静毫不在意。
写到一半渴了便抓起杯子喝水,可茶杯里的水方才就喝完了,她喝了个空。
齐恪明见状,走过去拎起茶壶,轻声问:“添水吗?”
裴如昭闷声点头,左手横抬,茶杯差点怼到齐恪明脸上去。
“好了。”
裴如昭头也不抬道:“多谢。”
又听着声音有些不对,懵的抬头,这才发现刚才给她添茶倒水的是齐恪明。
“是你啊。”
说完之后,毫不客气又把杯子递过去,一点不觉得当朝太子给她添茶倒水是什么折煞的事。
裴如昭从日升写到日落,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从前最注意仪表形容的京中贵女,如今也成了不拘小节的文人墨客。
举止间都透着爽利和生机。
看得宁懿皇后心生感慨,甚至想把太子也扔去洛州好好历练一番。
文章写完后,裴如昭大吃一顿,紧接着就钻回屋里睡觉。
这次没再睡皇后的床,去睡她原先进宫时常住的那间偏房去了。
裴如昭的文章便由御前太监送到皇帝手里。
乾宁皇帝是个勤于政务的皇上,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是常有的事。
他手边放着那位士子和裴如昭的文章,眼下正捧着裴如昭的文章手不释卷,兴至酣处,更是抚掌长叹。
明日是黄榜张贴的最后一日,裴如昭的命运究竟会走向何处就在此一举。
写完文章的裴如昭呼呼大睡,陆璟之被皇后的召见叫进宫。
有他,也有大皇子和太子。
大皇子其父被杀害后便一直跟在皇后身边长大,与太子齐恪明情同手足。
陆璟之一个外人误入人家母子的小聚,总觉得格格不入。
宁懿皇后人确实很好,是朝野上下都称赞的好。说她贤良淑德,说她教子有方,说乾宁皇帝是烧了八辈子高香才能有这样的皇后。
陆璟之规规矩矩坐着,相貌上倒是不输两位皇子,可气质是却跟二人相去甚远。
宁懿皇后目光怜爱:“一晃这么多年,陆将军的儿子都已经要承爵位了。”
陆璟之头皮发麻,像是过年时被亲戚围攻追问,让他无处躲藏。
陆璟之扯出笑容,应付来自宁懿皇后的陌生关怀:“劳皇后挂念,这些年臣在洛州过得很好。”
皇后问:“可有心仪的女子?”
陆璟之余光下意识掠过太子,摇摇头:“尚无。”
“明年太子加冠,今年年底各地的女子就要入京选秀。小贤王若是有意,到时不妨留心。”
陆璟之做足毛头小子的模样,闷声不肯说话。
宁懿皇后便拿他打趣,间或说些有关他父母当年的事情。
说着说着,宁懿皇后突然说道:“这一年多的时间,多亏小贤王照拂,不然以昭儿那丫头的性子,怕是要受不少委屈。”
陆璟之怔住,半晌才后知后觉地应声:“……臣举手之劳。”
陆璟之不傻,在洛州时他便听到过有关裴如昭与太子之间的传闻,在京城里更是亲眼看到太子在看向裴如昭时眼底的情谊。
大概除了裴如昭那个迟钝的,所有人都能看得出太子对她到底有多上心。
陆璟之在心中微微叹息一声。
无可奈何。
如果裴如昭走上与剧情截然相反的命运之路,这些与她渐行渐远,甚至是日后会与她反目成仇的人又是否能对她温柔更久一点?
……
陆璟之正与皇后太子等人闲聊消磨时间,御前司礼大太监夏临安公公便火急火燎赶过来。
“皇后娘娘金安,裴士子可在?”
宁懿皇后道:“在屋里歇息,可是有什么事?”
夏临安垂首道:“圣上传召乾心殿,让立即过去。”
“仅裴士子一人?”
夏临安如实回禀:“陛下让臣晚些时候再去传刘士子。”
宁懿皇后颔首,让宫人去偏殿叫裴如昭起来。
不多时,陆璟之就看着裴如昭睡眼惺忪地从从殿里走出来。
模样倒是收拾得利整,只是眼里看着空空荡荡,面色也沉,像是有谁惹恼了她一般。
旁人兴许觉得是裴如昭脾气臭,陆璟之看得分明,裴如昭根本还没睡醒,眼下她这情况,莫说去应付乾宁皇帝这个老狐狸,就怕街边的小孩儿都能诓她一把。
“小昭!”陆璟之突然出声。
裴如昭顿了顿,缓缓转头,像是这才注意到他们这些人,浅浅行礼,然后又慢悠悠地跟在夏临安公公身后。
只是步子越来越稳,每次迈出的步伐也渐渐一致,连走路都不同往日,透出几分爽利来。
说到底,有实力做底气,所以越来越自信了。
……
裴如昭刚跟着夏临安公公走不久,又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太监来传话:“圣上让太子殿下稍坐片刻,一刻钟后去乾心殿。”
……
裴如昭站在乾心殿外,等着夏临安公公进去通传,得了应允才入殿觐见。
乾宁皇帝正坐在案前,手里正在翻看她写的文章。
裴如昭规规矩矩行礼,跪在地上,好半晌膝盖都有些发麻了,这才被赐座。
“你自己写的?”
裴如昭应是。
“写了多久?”
裴如昭在心里算过,道:“从卯时过半到未时。”
乾宁皇帝的声音飘来,他继续问道:“你觉得这篇文章,与你殿试的文章相比,哪个更好?”
裴如昭直言不讳:“这篇。”
“为何?”
“因为这是臣下自己拟题真正想写的东西。”
乾宁皇帝笑了:“你的意思是,朕有碍你发挥真实水平。”
裴如昭摇头,诚恳道:“圣上所思与草民所思不同。”
难得见到裴如昭这样老实又听话的神情,让乾宁皇帝觉得格外有趣,微微支起身子,挑着眉梢看她:“那你跟朕解释解释,为何不宜出击浑罗十八部,又为何应当广开贸易让海外番邦也能踏足大荣领土?”
裴如昭起身拱手:“回陛下,今天下安定不过□□年而已,人丁初兴,少年未成,各地农耕商贸初成规模,若突然开展,恐伤及民生。”
乾宁皇道:“天下太平十年,仓廪丰足,为何不能征战,一仗打出北境十年太平,岂不一本万利?”
裴如昭眼观鼻鼻观心,平静道:“陛下,乾宁十一年初,户部尚书裴一晖曾因国库亏空被急诏入宫。想来乾宁十一年雨顺风调,各地安康,竟一举平了从前十多年的亏空。”
“你在嘲笑朕?”乾宁皇帝被气笑,“你个小丫头竟然也如此牙尖嘴利了?”
裴如昭表情淡淡,跪地行礼:“臣不敢,臣惶恐。”
“你敢!你很敢!”乾宁皇帝突然提高声音,“这篇文章看似尽心尽忠皆是治国良策,实则字字句句都在讥讽朕,说朕狂妄自大,说朕自不量力,说朕不知体察民情!”
裴如昭到底有脾气,也熟知乾宁皇帝的性格,听到皇帝勃然大怒,反倒直起身子,无畏龙颜:“圣上,您若是觉得这文章有用您就留着。若是觉得无用,觉得裴如昭无用,便舍了。就当入京考试这一遭是昭千载难求的福分。草民日后定当安守一隅。”
无声的压迫感在乾心殿上蔓延,候在外头的宫人跪了一地,瑟瑟发抖,一声也不敢吭。
刚刚赶到的太子见状,迟疑着不知该不该进去打扰自己脾气阴晴不定的爹。
然后听到殿内隐隐有裴如昭的声音传来。
“圣上,您是荣朝的一代皇帝,再如何文韬武略,能力卓绝,您一口气做不成几代皇帝该做的事。”
良久的沉默后,太子齐恪明听到皇帝的声音骤然提高:“把朕的儿子给朕叫进来!让他老老实实过来学着!”
齐恪明:“……”
怎么感觉要倒霉的还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