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下午,司琦琦处于神游状态。
试卷上密密麻麻的方形汉字在她眼里被扭曲成一段段无意义的小黑点,而题图中奔来涌去的暖流寒流在她胸口横冲直撞,掀起漫天小黑点,轰地全部拍死在岸边。
司琦琦盯住手表,踩着放学铃声撒腿跑上楼,据她从许清晨那儿得到的可靠线报,晚一步,她就别想逮住那只掐秒表出洞的兔子。
小岛当然知道司琦琦所为何事,只不过眼下她生病初愈,桌洞里一堆试卷未补;雅安外国语前来交换迫在眉睫,高主任整日督促她准备介绍稿;茶室又即将开业,她还想腾些时间帮余舟忙……由此,她着实没时间,可是不帮忙吧,心里挺愧疚,怎么说都在人家里干了三碗白米饭呢。
既然抹不开脸面,小岛只能躲为上计,岂料教室门一打开,被司琦琦一通五花大绑直接押解至自行车棚。
开锁时,司琦琦说,我们去的地方远,你最好跟紧。
小岛暗想,半路我就窜,你最好看紧。
两人出校门骑向了一条小岛从未去过的路。她们穿过环山道,又骑过楠江桥,桥下运砂船穿洞而过,发出呜呜的轰鸣声。夜幕轻垂,江上浮雾隐隐约约,江城华灯初上,远处灯火朦朦胧胧,呈现出一种岁月沧桑的美感。
小岛望向隔岸鳞次栉比的六层红顶小楼房,仿佛在翻阅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此时此刻,她完全忘记了逃跑。
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两人并排停下,司琦琦遥手指向前方一个砖红色圆顶建筑说,“快到啦!”
“我们去哪儿?”小岛这才想起问。
“少年宫。”司琦琦的声音欢悦而欣喜。
行至少年宫前广场自行车棚处,司琦琦停下车,不过她并不着急离开,相反,她悠悠然叉腿骑在后座上,低头看看手表,“还有五分钟,他很有原则的。”
“谁?”
“小眼镜,全江城最好吃的炸串麻辣烫!”
这么一说,小岛倒还期盼起来,毕竟无论什么行业,有原则的人,一定专业。
为一口人间美味,等五分钟,太划算了。
“这里是江北,江城六个区,属这儿最穷。”
“我以前在这个少年宫上兴趣班,别看它又小又破,用我外婆的话说,那是又好又便宜还离家近。对了,我外婆家就在那块广告牌后面,”司琦琦遥手一指,继续说,“我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离这儿走路五分钟。”
“架子鼓也是在这里学的,初二下初三上一整年。”
“每周五上一次课,两小时。”
“刚开始我不想学,是我爸,他说我内火太旺,找个地方给我发泄发泄,省得我每次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我妈从一开始就不同意,说我爸瞎出馊主意,说我爸宠我惯我,说我没定性,什么都学不好。”
“是我爸在坚持。”
“没想到敲着敲着喜欢上了,是真喜欢,恨不得天天往少年宫跑,一天不摸鼓槌手就发痒,吃饭时逮着筷子都能敲一通。”
“我们老师是个年轻的男生,他鼓打得很好,不过外形比较粗犷,玩摇滚的嘛,头发很长,梳脏辫儿,衣服也不常换,总是穿一件褐色的老头衫,看上去就,”司琦琦努力地去搜索一个伤害值偏低的词语,“就不那么整洁。”
“我妈不喜欢他,说连自己都捯饬不干净的人,还当什么老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说人家敲个鼓,扫什么天下?要是人人都想扫天下,这天下岂不被扫得连根鸡毛都不剩?”
“她说,你也扫根鸡毛给我看,我看你敲这破鼓,以后连上街要饭人家都嫌吵。”
“开始我还跟她争论,后来觉得挺没意思的,我很想躲到外婆家,可惜,那时候她已经去世了。”
小岛抬起头,城市的夜空挤满了路灯广告牌霓虹灯,人们不再借月光赶路,也不再寻找某颗星以怀念逝去的亲人,她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鼻尖前浮起一道厚厚白雾。
雾气中缓缓驶来一辆暗米色篷布电动三轮车,司琦琦兴奋地指向小车,“他来了!”
三轮车在肯德基后门口与车棚交接处橘色路灯下停住,从车座上跳下的眼镜大叔看上去比肯德基广告牌还要亲切。
篷车虽小,却五脏俱全。
眼镜大叔利索地扯下米色篷布,先搬下摞在车顶的折叠桌椅,一张张整齐码好,接着准备炉灶,烧水大火煮开,炸锅灌上新鲜的金龙鱼食用油,再取出小冰箱里准备好的食材分类摆放,整齐排开,覆上保鲜膜,又将两只大号铁皮保温桶从车底部搬至一旁小方桌上,最后他点亮了炸锅上方一盏明黄色的灯。
很奇怪,当灯亮起的那一刻,小岛忽然涌起一阵跑向它的冲动,仿佛被本能驱动,知道那处有食物,能裹腹,能被满足。
“眼镜大叔!眼镜大叔!”司琦琦兴冲冲地跑上前。
“哟,很久没看到你了呢!”眼睛大叔格外高兴。
“我,我上高中了嘛。”司琦琦憨憨地摸摸后脑勺,“好久没吃到你的麻辣烫和炸串了,今天我要大吃一顿。”
司琦琦挥挥手招呼余小岛上前,又熟门熟路地捡起一只不锈钢餐盘递给她,示意她想吃什么随便挑。
“眼镜大叔,那还是酸梅汤吗?”
“是,是!”眼镜大叔热心地答,“你自己去打!”
司琦琦眉开眼笑地从不锈钢餐盘上方取了两只一次性塑料杯,又示意小岛去小方桌那边等她。
趁司琦琦打酸梅汤的功夫,小岛从车后高高一摞小板凳中搬出两只,像幼儿园小朋友一般乖乖地坐在小方桌旁。
这种场景让她想起了小时候。
“他家酸梅汤是自己熬的,有秘方!你一定要尝尝!”司琦琦将一大杯酸梅汤递至小岛面前,特意叮嘱。
骑行半小时,小岛早已干得像一口枯井,咕嘟咕嘟大半杯下肚,小岛痛快地抹干净嘴巴,“搞摇滚的也不都邋遢。”
司琦琦一愣。
“她们也会剪利落的短发,留剪短的指甲,衣服干净整洁,闻上去有海洋的清新味道。”
“你说的是你的架子鼓老师?”
小岛摇了摇头,“她不算。但因为她,我才起了学架子鼓的念头。”
“他打鼓的样子很酷是不是?”
“很,让人费解。”
小岛咬了咬嘴唇,那一年她十三岁,彼时她不懂,看完云姨演出后的那个夏夜,为什么明叔会突然笑余舟“痴”。
她也没有意识到,原来余舟说鼓点的声音好听,只是一句敷衍。
小岛轻笑了一声,一抬眼,司琦琦正闪着那双天真懵懂的大眼睛好奇地盯住她,很明显,她认为余小岛也“让人费解”。
“来咯!”眼镜大叔用餐盘端上两碗热辣香浓的麻辣烫,他热忱地招呼司琦琦,“好好尝尝,不够再加!”
司琦琦抓起一双一次性筷子扔给余小岛,“好好吃饭,我妈说吃饱了就没那么多烦心事。”
“你妈说的对。”小岛说。
“是啊,我妈一直都对,”司琦琦抽了一口气,“初三开学少年宫交费那次,我妈跟我爸吵了一架,我妈坚持认为我不能再分心了,可我爸觉得我难得对一件事起兴趣,还肯下功夫,他特别支持我。虽然嘴上服了软,暗地里还是瞒着我妈偷偷去交了钱。”
“我也挺争气,学得不错,老师说,好好练下去,学校元旦晚会一定能登台表演。”
“我从来没有在全校面前表演过,哪怕一次。”说到这时,司琦琦的双眼并没有变得黯淡,相反,它们发出荧荧亮光,写满了期待与渴望。
那种眼神,云姨曾也在小岛眼中读到过。
只不过等小岛逐渐意识到无论她的鼓打得多好都无法看到余舟沉醉的表情时,那种眼神便再无迹可循。
多瞧一眼架子鼓,都是厌倦。
“可惜,”司琦琦声音一转,变得沮丧儿遗憾,“元旦没到,班主任一通电话打给我妈,所有希望都黄了。”
“我妈彻底发怒了,她冲到学校把我拽回家,又跑去少年宫大骂了我老师一顿,甚至还要把我爸一起赶出家门。”
“她边哭边骂,说我从小到大不懂事不争气就算了,她也不盼我有出息,可眼看要中考,我还这么稀里糊涂吊儿郎当,要是考不上高中,难道要回家跟她学使剪刀?那她这半辈子操劳岂不是喂了狗?”
“最后她成功地把自己气倒了,病了整整半个月,瘦成一副骷髅。”司琦琦无奈地啜了一口饮料,像被酸到一样猝不及防皱起了眉。
“所以,你放弃了?”小岛问。
司琦琦没有回答,她从汤里夹出一颗圆滚滚的丸子,举在半空中,“你看,我想成为像它一样的人。”
小岛愣住,“你要成为,撒尿牛丸?”
司琦琦糟心地将牛丸扔回汤中,又捞出一颗蛋饺,“这个也行,我,我就是想成为牛丸,成为蛋饺,成为芝士年糕,成为包心鱼丸……”
“你想——有料?”小岛大胆猜测。
“对!”司琦琦眼睛一亮,“就是这个意思!我不想只做什么青菜粉丝豆腐皮,一口下去味道到了头。我想像你一样,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但一出手却能惊艳四座赢得满堂喝彩。”
我看上去平平无奇吗?小岛瞥过脸,装作不以为然地四处张望。许是因为汤底麻辣,小岛的声音有些暗哑,“优秀,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重要!”司琦琦不假思索地回答,又不无心伤地说,“可能你太优秀了,才看不见我们这些普通人对优秀的渴望。”
“我算不上优秀的人,”小岛赖皮地笑,“所以,我还真看不见你的渴望。”
司琦琦瞪住她。
“我能看见,你对它的欲望。”小岛笑睨向麻辣烫汤碗。
司琦琦气得白眼直翻。
“炸串来咯!”
眼镜大叔送来满满一盘热气腾腾焦香四溢的酥脆炸物,炸香蕉炸馒头片儿炸鹌鹑蛋。小岛抓起一块馒头片儿,两三口咬完,然后喝了一大勺汤,她满足地闭上眼,似在回味,“汤底的味道真不错。”
“那是当然。”司琦琦洋洋得意。
“其实不管是青菜粉丝还是丸子蛋饺,它们之所以让你念念不忘,我倒觉得是因为——汤底的味道?”小岛指向面前大碗,“好的汤底需要时间和火候,急不得。”
司琦琦懵懵懂懂地听着,忽然开悟似的问,“你的意思是,我该变成——汤底?”
小岛冲她眨了眨眼睛。
司琦琦丧气地耷拉下头,“变成汤底得熬多久啊?”
“我没什么时间了。”
“我就是想被更多人记住。”
“我就是想风风光光地站在学校舞台中央。”
“余小岛,你知道吗?今年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得试一试。”
“不怕你妈知道?”小岛单刀直入,对面那双眼睛并不坚定。
司琦琦矛盾地低下头,默默啃完一串炸香蕉。
“我希望同学提起我时,会说,哇,我们班长好厉害。”
“原来她架子鼓打得那么好!”
“她真是深藏不露啊!”
“我希望我妈知道她错了,我不是个混子,我能够做好一件事!”
“我就是想成为一个很拽的人。”
“等以后长大,我要变成电视里那种脚踩红底尖头鞋,走路带风,叱咤风云纵横商界的女强人。”
“我的照片会被做成海报挂在学校杰出校友栏最显眼的位置。”
司琦琦忽然收起下巴,挺起胸膛,双手抱胸,神色敛紧,“真的,我连拍海报的pose都想好了。”
“等百年校庆高主任问我捐多少时,我就可以潇洒地招招手,拍拍他的大光头,来,给我支笔。”
“诺,小高,这个数。”
“你捐了二百五?”小岛啜着手指傻傻地问。
司琦琦爆发出地动山摇地蠢笑,吓得旁边从少年宫里刚出来的小提琴童连连绕道。
等笑够了,司琦琦又不禁悲哀怅然,“我不想别人提起我时,得绞尽脑汁去记忆里找,哦,是理发店丁姐家那个傻妞,是许清晨的蠢妹妹,是那三个天天粘一起的连体婴儿,是我们高中的二百五班长……”
“你怎么不说了?”小岛茫然地问。
司琦琦愤怒的目光从空荡荡的炸串盘里一路烧至余小岛,小岛慌忙丢下最后一根竹签,堵上耳朵。
“啊!整整十根炸串,你没给我留一根!”
司琦琦一声吼,方圆十里之外某条夜市街大甩卖的喇叭都为之一振,哇靠,这什么音响,够劲!
小岛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纸巾擦干净嘴巴,指向司琦琦面前吃剩一半的麻辣烫,一脸讪笑,“别浪费啊。”
司琦琦忿忿捡起筷子,又舀一口汤底美美喝下,咳,都怪这张嘴,净顾着说,都耽误吃了。
她自顾自大口嚼着嘴里蛋饺,嚼着嚼着好奇问道,“你笑什么?”
小岛不答,只顾伸手去抽纸,不料纸盒见底,她起身去取。
“你干嘛去?”琦琦又问。
“拿纸给你擦屁股。”小岛憋笑。
等司琦琦意识过来,小岛已经付过钱,东张西望地绕了回桌。
“余小岛,你很不地道。”司琦琦生气地说。
“为什么?”
“拿人手短,吃人嘴才软,你——”
“你真的要练?”小岛忽然道。
司琦琦眼睛一亮,“当然。”
小岛将书包搭上肩,神色严肃地朝她说,“那你得照死练。要不然,你的渴望永无天日可见。”
司琦琦有点懵,她赶紧追上,这,这是同意了?
“师,师父?”
小岛早已大步走至车棚。
“嘿,你认得路吗你就跑……对了,回去记得喊你妈给你吃颗黄连上清丸,清热又解毒,滋阴还通便……”
试卷上密密麻麻的方形汉字在她眼里被扭曲成一段段无意义的小黑点,而题图中奔来涌去的暖流寒流在她胸口横冲直撞,掀起漫天小黑点,轰地全部拍死在岸边。
司琦琦盯住手表,踩着放学铃声撒腿跑上楼,据她从许清晨那儿得到的可靠线报,晚一步,她就别想逮住那只掐秒表出洞的兔子。
小岛当然知道司琦琦所为何事,只不过眼下她生病初愈,桌洞里一堆试卷未补;雅安外国语前来交换迫在眉睫,高主任整日督促她准备介绍稿;茶室又即将开业,她还想腾些时间帮余舟忙……由此,她着实没时间,可是不帮忙吧,心里挺愧疚,怎么说都在人家里干了三碗白米饭呢。
既然抹不开脸面,小岛只能躲为上计,岂料教室门一打开,被司琦琦一通五花大绑直接押解至自行车棚。
开锁时,司琦琦说,我们去的地方远,你最好跟紧。
小岛暗想,半路我就窜,你最好看紧。
两人出校门骑向了一条小岛从未去过的路。她们穿过环山道,又骑过楠江桥,桥下运砂船穿洞而过,发出呜呜的轰鸣声。夜幕轻垂,江上浮雾隐隐约约,江城华灯初上,远处灯火朦朦胧胧,呈现出一种岁月沧桑的美感。
小岛望向隔岸鳞次栉比的六层红顶小楼房,仿佛在翻阅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此时此刻,她完全忘记了逃跑。
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两人并排停下,司琦琦遥手指向前方一个砖红色圆顶建筑说,“快到啦!”
“我们去哪儿?”小岛这才想起问。
“少年宫。”司琦琦的声音欢悦而欣喜。
行至少年宫前广场自行车棚处,司琦琦停下车,不过她并不着急离开,相反,她悠悠然叉腿骑在后座上,低头看看手表,“还有五分钟,他很有原则的。”
“谁?”
“小眼镜,全江城最好吃的炸串麻辣烫!”
这么一说,小岛倒还期盼起来,毕竟无论什么行业,有原则的人,一定专业。
为一口人间美味,等五分钟,太划算了。
“这里是江北,江城六个区,属这儿最穷。”
“我以前在这个少年宫上兴趣班,别看它又小又破,用我外婆的话说,那是又好又便宜还离家近。对了,我外婆家就在那块广告牌后面,”司琦琦遥手一指,继续说,“我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离这儿走路五分钟。”
“架子鼓也是在这里学的,初二下初三上一整年。”
“每周五上一次课,两小时。”
“刚开始我不想学,是我爸,他说我内火太旺,找个地方给我发泄发泄,省得我每次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我妈从一开始就不同意,说我爸瞎出馊主意,说我爸宠我惯我,说我没定性,什么都学不好。”
“是我爸在坚持。”
“没想到敲着敲着喜欢上了,是真喜欢,恨不得天天往少年宫跑,一天不摸鼓槌手就发痒,吃饭时逮着筷子都能敲一通。”
“我们老师是个年轻的男生,他鼓打得很好,不过外形比较粗犷,玩摇滚的嘛,头发很长,梳脏辫儿,衣服也不常换,总是穿一件褐色的老头衫,看上去就,”司琦琦努力地去搜索一个伤害值偏低的词语,“就不那么整洁。”
“我妈不喜欢他,说连自己都捯饬不干净的人,还当什么老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说人家敲个鼓,扫什么天下?要是人人都想扫天下,这天下岂不被扫得连根鸡毛都不剩?”
“她说,你也扫根鸡毛给我看,我看你敲这破鼓,以后连上街要饭人家都嫌吵。”
“开始我还跟她争论,后来觉得挺没意思的,我很想躲到外婆家,可惜,那时候她已经去世了。”
小岛抬起头,城市的夜空挤满了路灯广告牌霓虹灯,人们不再借月光赶路,也不再寻找某颗星以怀念逝去的亲人,她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鼻尖前浮起一道厚厚白雾。
雾气中缓缓驶来一辆暗米色篷布电动三轮车,司琦琦兴奋地指向小车,“他来了!”
三轮车在肯德基后门口与车棚交接处橘色路灯下停住,从车座上跳下的眼镜大叔看上去比肯德基广告牌还要亲切。
篷车虽小,却五脏俱全。
眼镜大叔利索地扯下米色篷布,先搬下摞在车顶的折叠桌椅,一张张整齐码好,接着准备炉灶,烧水大火煮开,炸锅灌上新鲜的金龙鱼食用油,再取出小冰箱里准备好的食材分类摆放,整齐排开,覆上保鲜膜,又将两只大号铁皮保温桶从车底部搬至一旁小方桌上,最后他点亮了炸锅上方一盏明黄色的灯。
很奇怪,当灯亮起的那一刻,小岛忽然涌起一阵跑向它的冲动,仿佛被本能驱动,知道那处有食物,能裹腹,能被满足。
“眼镜大叔!眼镜大叔!”司琦琦兴冲冲地跑上前。
“哟,很久没看到你了呢!”眼睛大叔格外高兴。
“我,我上高中了嘛。”司琦琦憨憨地摸摸后脑勺,“好久没吃到你的麻辣烫和炸串了,今天我要大吃一顿。”
司琦琦挥挥手招呼余小岛上前,又熟门熟路地捡起一只不锈钢餐盘递给她,示意她想吃什么随便挑。
“眼镜大叔,那还是酸梅汤吗?”
“是,是!”眼镜大叔热心地答,“你自己去打!”
司琦琦眉开眼笑地从不锈钢餐盘上方取了两只一次性塑料杯,又示意小岛去小方桌那边等她。
趁司琦琦打酸梅汤的功夫,小岛从车后高高一摞小板凳中搬出两只,像幼儿园小朋友一般乖乖地坐在小方桌旁。
这种场景让她想起了小时候。
“他家酸梅汤是自己熬的,有秘方!你一定要尝尝!”司琦琦将一大杯酸梅汤递至小岛面前,特意叮嘱。
骑行半小时,小岛早已干得像一口枯井,咕嘟咕嘟大半杯下肚,小岛痛快地抹干净嘴巴,“搞摇滚的也不都邋遢。”
司琦琦一愣。
“她们也会剪利落的短发,留剪短的指甲,衣服干净整洁,闻上去有海洋的清新味道。”
“你说的是你的架子鼓老师?”
小岛摇了摇头,“她不算。但因为她,我才起了学架子鼓的念头。”
“他打鼓的样子很酷是不是?”
“很,让人费解。”
小岛咬了咬嘴唇,那一年她十三岁,彼时她不懂,看完云姨演出后的那个夏夜,为什么明叔会突然笑余舟“痴”。
她也没有意识到,原来余舟说鼓点的声音好听,只是一句敷衍。
小岛轻笑了一声,一抬眼,司琦琦正闪着那双天真懵懂的大眼睛好奇地盯住她,很明显,她认为余小岛也“让人费解”。
“来咯!”眼镜大叔用餐盘端上两碗热辣香浓的麻辣烫,他热忱地招呼司琦琦,“好好尝尝,不够再加!”
司琦琦抓起一双一次性筷子扔给余小岛,“好好吃饭,我妈说吃饱了就没那么多烦心事。”
“你妈说的对。”小岛说。
“是啊,我妈一直都对,”司琦琦抽了一口气,“初三开学少年宫交费那次,我妈跟我爸吵了一架,我妈坚持认为我不能再分心了,可我爸觉得我难得对一件事起兴趣,还肯下功夫,他特别支持我。虽然嘴上服了软,暗地里还是瞒着我妈偷偷去交了钱。”
“我也挺争气,学得不错,老师说,好好练下去,学校元旦晚会一定能登台表演。”
“我从来没有在全校面前表演过,哪怕一次。”说到这时,司琦琦的双眼并没有变得黯淡,相反,它们发出荧荧亮光,写满了期待与渴望。
那种眼神,云姨曾也在小岛眼中读到过。
只不过等小岛逐渐意识到无论她的鼓打得多好都无法看到余舟沉醉的表情时,那种眼神便再无迹可循。
多瞧一眼架子鼓,都是厌倦。
“可惜,”司琦琦声音一转,变得沮丧儿遗憾,“元旦没到,班主任一通电话打给我妈,所有希望都黄了。”
“我妈彻底发怒了,她冲到学校把我拽回家,又跑去少年宫大骂了我老师一顿,甚至还要把我爸一起赶出家门。”
“她边哭边骂,说我从小到大不懂事不争气就算了,她也不盼我有出息,可眼看要中考,我还这么稀里糊涂吊儿郎当,要是考不上高中,难道要回家跟她学使剪刀?那她这半辈子操劳岂不是喂了狗?”
“最后她成功地把自己气倒了,病了整整半个月,瘦成一副骷髅。”司琦琦无奈地啜了一口饮料,像被酸到一样猝不及防皱起了眉。
“所以,你放弃了?”小岛问。
司琦琦没有回答,她从汤里夹出一颗圆滚滚的丸子,举在半空中,“你看,我想成为像它一样的人。”
小岛愣住,“你要成为,撒尿牛丸?”
司琦琦糟心地将牛丸扔回汤中,又捞出一颗蛋饺,“这个也行,我,我就是想成为牛丸,成为蛋饺,成为芝士年糕,成为包心鱼丸……”
“你想——有料?”小岛大胆猜测。
“对!”司琦琦眼睛一亮,“就是这个意思!我不想只做什么青菜粉丝豆腐皮,一口下去味道到了头。我想像你一样,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但一出手却能惊艳四座赢得满堂喝彩。”
我看上去平平无奇吗?小岛瞥过脸,装作不以为然地四处张望。许是因为汤底麻辣,小岛的声音有些暗哑,“优秀,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重要!”司琦琦不假思索地回答,又不无心伤地说,“可能你太优秀了,才看不见我们这些普通人对优秀的渴望。”
“我算不上优秀的人,”小岛赖皮地笑,“所以,我还真看不见你的渴望。”
司琦琦瞪住她。
“我能看见,你对它的欲望。”小岛笑睨向麻辣烫汤碗。
司琦琦气得白眼直翻。
“炸串来咯!”
眼镜大叔送来满满一盘热气腾腾焦香四溢的酥脆炸物,炸香蕉炸馒头片儿炸鹌鹑蛋。小岛抓起一块馒头片儿,两三口咬完,然后喝了一大勺汤,她满足地闭上眼,似在回味,“汤底的味道真不错。”
“那是当然。”司琦琦洋洋得意。
“其实不管是青菜粉丝还是丸子蛋饺,它们之所以让你念念不忘,我倒觉得是因为——汤底的味道?”小岛指向面前大碗,“好的汤底需要时间和火候,急不得。”
司琦琦懵懵懂懂地听着,忽然开悟似的问,“你的意思是,我该变成——汤底?”
小岛冲她眨了眨眼睛。
司琦琦丧气地耷拉下头,“变成汤底得熬多久啊?”
“我没什么时间了。”
“我就是想被更多人记住。”
“我就是想风风光光地站在学校舞台中央。”
“余小岛,你知道吗?今年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得试一试。”
“不怕你妈知道?”小岛单刀直入,对面那双眼睛并不坚定。
司琦琦矛盾地低下头,默默啃完一串炸香蕉。
“我希望同学提起我时,会说,哇,我们班长好厉害。”
“原来她架子鼓打得那么好!”
“她真是深藏不露啊!”
“我希望我妈知道她错了,我不是个混子,我能够做好一件事!”
“我就是想成为一个很拽的人。”
“等以后长大,我要变成电视里那种脚踩红底尖头鞋,走路带风,叱咤风云纵横商界的女强人。”
“我的照片会被做成海报挂在学校杰出校友栏最显眼的位置。”
司琦琦忽然收起下巴,挺起胸膛,双手抱胸,神色敛紧,“真的,我连拍海报的pose都想好了。”
“等百年校庆高主任问我捐多少时,我就可以潇洒地招招手,拍拍他的大光头,来,给我支笔。”
“诺,小高,这个数。”
“你捐了二百五?”小岛啜着手指傻傻地问。
司琦琦爆发出地动山摇地蠢笑,吓得旁边从少年宫里刚出来的小提琴童连连绕道。
等笑够了,司琦琦又不禁悲哀怅然,“我不想别人提起我时,得绞尽脑汁去记忆里找,哦,是理发店丁姐家那个傻妞,是许清晨的蠢妹妹,是那三个天天粘一起的连体婴儿,是我们高中的二百五班长……”
“你怎么不说了?”小岛茫然地问。
司琦琦愤怒的目光从空荡荡的炸串盘里一路烧至余小岛,小岛慌忙丢下最后一根竹签,堵上耳朵。
“啊!整整十根炸串,你没给我留一根!”
司琦琦一声吼,方圆十里之外某条夜市街大甩卖的喇叭都为之一振,哇靠,这什么音响,够劲!
小岛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纸巾擦干净嘴巴,指向司琦琦面前吃剩一半的麻辣烫,一脸讪笑,“别浪费啊。”
司琦琦忿忿捡起筷子,又舀一口汤底美美喝下,咳,都怪这张嘴,净顾着说,都耽误吃了。
她自顾自大口嚼着嘴里蛋饺,嚼着嚼着好奇问道,“你笑什么?”
小岛不答,只顾伸手去抽纸,不料纸盒见底,她起身去取。
“你干嘛去?”琦琦又问。
“拿纸给你擦屁股。”小岛憋笑。
等司琦琦意识过来,小岛已经付过钱,东张西望地绕了回桌。
“余小岛,你很不地道。”司琦琦生气地说。
“为什么?”
“拿人手短,吃人嘴才软,你——”
“你真的要练?”小岛忽然道。
司琦琦眼睛一亮,“当然。”
小岛将书包搭上肩,神色严肃地朝她说,“那你得照死练。要不然,你的渴望永无天日可见。”
司琦琦有点懵,她赶紧追上,这,这是同意了?
“师,师父?”
小岛早已大步走至车棚。
“嘿,你认得路吗你就跑……对了,回去记得喊你妈给你吃颗黄连上清丸,清热又解毒,滋阴还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