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眷将余小岛拐上公交车,熬过晚高峰时段漫长的四十分钟无座公交车程,下车时,余小岛双腿发软,她软绵绵地跟在万眷身后,“你要是不给我一个合理解释,我就赖你身上不走了!”
万眷淡淡扫了她一眼,口中继续默默念经,“问君西游何时还?以手抚膺坐长叹。”
“错了,畏途巉岩不可攀。”小岛毫不客气指出万眷的错误。
这让万眷很丧气,毕竟,她从没看过余小岛在背书这一项上花什么功夫。
“你为什么不学文?”万眷突然问,以余小岛的记忆力,学文科应该是件轻松的事。
小岛生气地看了一眼万眷,好像万眷戳中了她的痛点,她懒懒地应了一句,“谁知道呢?年少轻狂吧。”
万眷像是故意给余小岛找堵,语气带着几分嘲笑,“太平坦的路,不屑走是吧?”
小岛不可置否地点头,“是呀,就喜欢找些磕脚巴的弯弯道儿。”
万眷轻嗤了一声,“你这可有点——贱。”
小岛贱贱地回笑了一下,试图终止这段谈话。
不过万眷显然不想,她不折不挠地问,“你爸由着你胡闹吗?”
“你倒是说说为什么我学理是胡闹?”小岛觉得好笑,她板起脸,像是在反问,“我学理是个错误?”
万眷想了想,“大人们都擅长趋利避害,你记忆力那么好,如果换做我妈,她一定毫不犹豫地让我念文科。”
“我记忆力是还不错,不过我的逻辑分析能力也不差呀!”小岛没脸没皮地掰扯。
万眷扯扯嘴角,“拉倒吧,看看你的物理试卷,你好意思吗?”
小岛随手打了个哈哈,“那是我没上心,等我用心学,走着瞧。”
万眷一脸鄙夷,小岛昂起头,不屑地哼了一句,“大人就一定对了?我选的路,得靠我自己。”
万眷愣了一愣,丧气地垂下了肩。
两人刚好走到岔路口,小岛回头问万眷,“走哪边?”
“师院后街。”万眷耷拉着眉眼,指向路牌,情绪有些低落。
小岛从未来过此处,她东看看西瞧瞧,两只眼睛根本忙不过来。
因为地处江城师范学院后门,做的是年轻人生意,沿路街铺明显紧跟时尚潮流。一路下来,小岛瞧见好几家精致的小资咖啡馆,奶茶铺,还有私房菜馆,装修风格可堪与云州市中心商业街媲美。她们还路过一家韩流服饰店,橱窗模特儿身上的羊毛大衣简直像是为韩剧女主角量身定做似的,与大衣搭配的白色羊毛围巾绕成圈儿裹在模特儿身上,和妈妈那条丢失的围巾长得真像,小岛看得差点走不动路。
许是接近饭点,来来往往许多对年轻情侣,他们亲密地挽着手走进街边小馆儿。其中一对情侣高兴地指向路旁一家精菜馆惊呼出声,“快看!圣诞树!”
万眷和小岛顺势望去,不过是一株不及腰高的迷你版圣诞树,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装饰,小岛心想,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万眷突然扯了扯小岛手臂,“你说,两个人在一起,是不是一点快乐可以翻倍成双份?”
小岛疑惑地看向万眷。
“不然那两个傻瓜有什么好开心的,不过一棵侏儒圣诞树罢了。”万眷嗤笑一声。
小岛思绪停留在侏儒两个字上,暗叹,还是你语文学得好。
“我在维多利亚港湾看过擎天柱版圣诞树,超级高大,超级豪华,成山的礼物堆放在树下,树上挂满了钻石般闪亮的灯饰,刺得我都睁不开眼。”万眷顿住了,她低下头,声音变得很小,“我怎么没他们开心?”
小岛愣了一瞬,轻轻地握住了万眷冰凉的手。
“你生病那三天,我去香港考了雅思,还办了些手续。”
“我妈妈准备送我出国。”
“我不想去,可我没得选。”
“下学期,我不一定能来上学了。”
小岛“啊”了一声,虽然她早已猜到万眷要出国,但总觉得离大学还有一年半载,遥遥无期。
好不容易交到一个朋友,还没捂热呢,就得赶场子似的说再见,一时间,小岛有些堵得慌。
万眷挤出了一丝笑,真难看。
小岛捏了捏万眷肉肉的手,叹了口气,“其实两个人在一起呢,除了快乐翻倍,难过也可以平摊。”
她歪过脑袋,晶亮的眼凝视住万眷,用发誓的语气说,“千山万水都不怕。”
万眷皱皱鼻子,推了小岛一下,“说话要算话。”
小岛噗哧一笑,朝街边的精品杂物店一指,“喏,我们到了,进去挑礼物吧。”
万眷愣住,“你怎么知道?”
回家时,天色已晚。
推开家门那一刻,万眷没想到迎接她的会是满桌饭菜香,色泽油亮焦香四溢的红焖羊排,软糯娇嫩入口即化的芸豆蹄花汤,新鲜翠绿清润脆甜的红菜苔,还有她最爱的香煎鱼,爸爸这次没有放紫苏!
“小眷回来啦!”
听闻门响,万青松小心翼翼地从厨房端出小煮锅,米酒香浓醇厚的味道扑面而来。
“洗手,喊妈妈出来吃饭。”万青松飞速地朝屋内看了一眼,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得不面对家长。
这个点妈妈应该在练瑜伽,万眷瞄向小书房,可里面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万眷哦了一声,喊了句,“妈,吃饭。”
没人回应。
万青松合上厨房玻璃推拉门,灶台上蒸锅呼呼地冒着热气,将玻璃门蒙上满面水雾,万青松像是逃过了一劫。
万眷又喊了一句,“妈,吃饭!”
多么平常的一句话,放在其他人家,这句话每天至少会被反复三次以上。做好饭的母亲会先高喊埋头写作业的孩子,然后再骂骂咧咧地催促赖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父亲,最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吃晚饭聊家常。而在万眷家,反正今年没人喊过她吃饭,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万眷想不起来。
一声门响,赵美兰从卧室走出,她像是才起床,头发没经过护理,毛炸得像只狮子头;脸水肿得厉害,没有化妆遮瑕,藕粉色睡衣衬得她面色蜡黄;两只眼窝深陷,眼珠显得极其往外凸,她遥遥看了眼万眷,没有任何表情。
万眷心中惊呼,妈妈一定没照镜子!不然她怎能允许自己如此邋遢?
这哪里还是人?简直是一具行尸走肉。
万眷下意识喊了句:“妈。”
赵美兰没理她,径直拐进了卫生间。
万眷洗手后便帮忙端碗拿筷盛饭倒酒,去抓小煮锅时,再次犯了在崔志平家倒开水的错,“砰”地一声,小煮锅翻倒在桌,半壶米酒沿着桌面像瀑布一般洒向地面,万眷右手食指和拇指腹均被烫出一大块红斑。
万眷慌忙抽出纸巾将糊掉的酒水擦拭干净,又将纸巾扔进垃圾桶,这才抱起手,用嘴轻轻地吮吸痛处。她斜眼瞧向了厨房,油烟机哄哄作响,爸爸忙得手忙脚乱,显然,几年没上过灶台的老师傅此刻比刚摸刀的小徒弟还要青涩,自顾且不暇,根本没注意到外面的动静。
万眷又瞥向卫生间,吹风机工作发出的持续轰鸣声顿时让她不再有任何奢望。
万眷含住手指,冲向卧室。
如果不用药,很快,那块红斑会变肿,胀起透明水泡。
受伤的时候,明明药能更有效地减轻疼痛,可是人就是会愚蠢地奢望安慰,渴求拥抱。
“都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抹药时,万眷恨恨地想,“你啊你,还怪人家烧水壶旧,是,是个用了十几年的破铁皮罐子,又怎样呢?你被烫伤难道是因为它破吗?几千块钱的德国进口货烫起你来不也照样没商量?”
“这药好像也没什么用,怎么还疼?”万眷生气地将药膏丢一边,万青松提高嗓子又喊了句吃饭,万眷只好背抄着手走回餐桌。
“螃蟹还挺大的。”万眷找话说。
“是啊,个头不小,”万青松拣了一只大的母蟹递给万眷,“中秋没吃到,现在补上。你喝米酒吗?”
其实中秋节外婆家晚餐上大姨拎来了一大筐螃蟹,还是阳澄湖的,个个儿脂肥体壮,蟹黄丰腴流油,只不过你选择陪小姑姑,没来而已。
万眷将空碗递上,“来一点儿吧,我尝尝。”
“好,”万青松开心地将万眷的小碗满上,“本来黄酒最好,不过热米酒也行。”
他竟然完全没发现锅中米酒少了一半。
酒斟满后,父女两人看看彼此,同时手足无措。
万眷是因为被烫伤,所以两只手尴尬地捶在椅侧。万青松倒是奇怪,他不拿筷子不剥螃蟹,僵硬地倚在座位上,像被石化了一般。
“要不等等妈妈?”俩人异口同声地问对方。
“好。”又异口同声地回答。
热腾腾的螃蟹一点点变凉,而卫生间吹风机的嗡嗡声丝毫没有打住的意向,万青松终于没忍住,“先吃螃蟹吧!”
万眷同意,正准备伸手抓蟹,螃蟹腥气扑面而来,万眷问,“爸,有一次性手套吗?”
“我给你拿。”
万青松回厨房翻箱倒柜找了好一通,结果没找着,最后万眷在阳台放清洁用品的抽屉里找到一包——一次性乳胶手套。
父女俩研究半天,一致认为能用。
“你是想中毒还是想死?”
万眷耳边突然响起一声叱喝,惊得她正在剥螃蟹的手僵在半空中。
赵美兰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朝她怒目而视。
炸毛的头发已被吹风机温柔抚平,粉底液遮瑕膏让枯黄的面容变得白皙无暇,画龙点睛的则是口红,赵美兰告诉过万眷,女人的包中得常备一只口红,因为这只小黑管是武器,是抗击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很明显,战士赵美兰回来了。
“你有没有脑子?这是医用手套,你用来剥螃蟹?嫌螃蟹少一道橡胶味儿是吧?”赵美兰边骂边朝餐桌走来。
“我没找到其他手套。”万眷嗫嚅道。
“你的手也断了?”赵美兰转向万青松,“女儿要吃螃蟹,你不能帮她剥?”
万青松忙迭点头,赶紧接过万眷手中剥到一半的螃蟹,“好,我剥,小眷,你先吃别的菜。”
“什么季节了,还吃螃蟹。”赵美兰冷哼一声,“真正吃螃蟹的时候,不知道死哪儿去了。”
万青松眉头微挑,忍住气轻声问,“你吃不吃?我给你也剥一只?”
“我不吃。”赵美兰别过脸,僵在桌旁。
“那,坐下吃点别的吧,难得一家人。”万青松小心地劝。
“哼,你也知道一家人?这个家迟早给你拆散!”赵美兰恨恨道。
万青松装作没听见,掉头去厨房取了一只剪刀。
万眷拽了拽赵美兰衣角,恳求道,“妈,坐下喝点蹄花汤吧?”
赵美兰睨向万眷,良久,不情愿地软下身子,“嫌我老,让我补胶原蛋白是吧?”
万青松没搭话,他给赵美兰倒了一碗热米酒,然后将剪得整整齐齐的蟹脚一字平铺在赵美兰面前,最后将蟹黄倒给万眷。
赵美兰扫过那排蟹腿,视线停留在米酒碗中久久未动,她僵硬的脸部肌肉微微抽动,上下牙根死死咬住对方,皆不肯松口。
仿佛一松口,满腹委屈怨恨便会倾泻涌出。
很多年前那个皎皎明月夜,她还是一名刚进纺织厂的女工,和工友们聚会,她喝了许多热米酒,临别出门时,一道寒风灌进,她一个趔趄差点倒下,就在那时,身边刚好有人扶了她一把,“小心。”
那是十七岁的赵美兰与二十一岁的万青松。
赵美兰端起碗小抿一口米酒,“吃饭。”
万眷悄悄松了一口气,给自己夹上一块红焖羊排,再去夹第二块时,一抬眼正碰上赵美兰审视的目光,她只好将筷子转向香煎鱼。
“以后吃鱼还是清蒸,煎炸的少吃,听见没?”
“知道了。”万眷点头。
万青松又站起身,转回厨房倒了一碗醋,往醋里擦进小半碗姜蓉。
二十三岁,万青松大学刚毕业,没钱没背景全凭一只好笔杆,被分配进了市政府,举家欢庆。写文章被赏识,领导送了一筐难得的大闸蟹,适逢中秋节,他便喜滋滋地拎去提亲。没想到,家人一口没尝过的美味珍馐在赵美兰商人母亲的嘴里却是“提不上筷子的东西”。席间,赵美兰看出他不会剥蟹,便主动喊他去厨房里倒醋擦姜蓉,还特意嘱咐他,姜要放小半碗。后来他学着样子剥蟹壳剔蟹肉,蘸一口醋,结果辣得眼泪呛出来,惹笑了满桌。
他也跟着笑,边笑边顺手将眼泪抹去。
那天晚上,月光如初见那日一般皎洁,赵美兰又喝了许多热米酒,离别时,她脸上淌着泪,“我就要嫁给你,谁也拦不住。”
赵美兰端起碗,将米酒一饮而尽。
她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不被祝福。
赵美兰将空碗放下,万眷好奇地瞧向碗底。
“看什么?”赵美兰斜视万眷,语气稍缓和。
“以前没见过你喝米酒。”万眷吐吐舌头。
赵美兰哼了一声。
你当然没见过,自从给你断奶后,我再没碰过米酒。
喝够了。为了下奶。
赵美兰没有其他选择,因为私自结婚怀孕,工作丢了,母亲也断了供。万青松杯水车薪除了供小家之外,还得贴补父母家用,供弟妹上学。奶水不够,没钱买奶粉,喝米糊营养不够,只能大碗大碗地喝米酒冲蛋让自己下奶,才勉强够万眷吃饱。
赵美兰耽起眼皮瞧向万眷,不管怎样,对得起女儿。虽说长相没遗传到万青松,但好歹皮肤白净,女孩子一白遮百丑,以后五官可以微调,整过后也会是好看的,至少不至于让婆家嫌丑。
万眷被赵美兰盯得头皮发麻,她颤微微地喊,“妈?”
“干嘛?”赵美兰收回视线。
“你别老看我,我怵。”
赵美兰翻了一个白眼,冷哼一声,“我跟你说,雅思得重考,我给你报了一个英语提高班,以后周六就别去学校了,补英语去。”
如一桶冷水当空泼下,万眷猝然站起,“为什么?”
“你激动什么?”赵美兰冷冷扫过万眷,拾起一只蟹腿,仿若无事般轻点蘸醋小口吃起来。
万眷紧紧盯住赵美兰,连珠炮弹地发问,“为什么不让我去学校上课?学校的课不用上吗?考试怎么办?作业怎么交?老师问起怎么办?”
“我已经跟你们班主任说过了,不用你操心。”赵美兰淡淡道。
万眷呆呆盯住赵美兰的脸,她冷静地如同一尊雕塑,她轻敲了下碗,平静地说,“吃饭。”
万眷转过头,看向父亲,万青松低垂着头,什么也没说,看上去对赵美兰的决定毫无异议。
没有人可以帮她了。
他们站在一条战线,都要将她推地远远的。
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没人在意。
在他们眼里,她只需要做一个乖乖的小孩,听从父母明智的安排。
万眷突然扬起脸问道,“凭什么?”
凭什么我必须出国念书,这是我的人生!
这才是万眷想问的原话,却被万青松打断了,“小眷,别说了。”
万眷不敢相信地看向万青松,为什么不让我说?你做了错事惹妈妈生气,我又没有!
赵美兰冷笑一声,抬高音调厉声喝道,“也不看看你考的那叫什么分数,够念英国哪一所学校?不补英语,你来得及吗?”
“不够就念国内的大学,不行吗?我能考上国内最好的大学,不够吗?”万眷不管不顾地大叫出声。
赵美兰抬了抬眸,不可思议地看了眼万眷,又看向万青松,像是在嘲笑,瞧瞧,你闺女翅膀硬了,居然敢朝我吼?
万青松什么都没说。
赵美兰撂下碗,盯住万眷,冷声道,“不行!不够!”
“为什么不行?为什么要出国读书?”万眷声嘶力竭地喊道,“我不想出国!我讨厌出国!”
“没有为什么,要是有,就是因为你是我女儿,你必须出国念书!没有商量的余地!”
赵美兰冷冷看着她,像是屏住了所有情绪,等着看女儿究竟能闹成哪样。
空气冷到极点,母女两人对峙了不知多久,万眷弓起的背软塌了下去,她软绵绵地瘫坐回座位。
她一直知道,她是抗不过赵美兰的。
情绪崩溃到失控,她也只是想试一试,至少,她也抗争过。
万眷的心跳得厉害,她突然端起碗,将米酒一饮而尽。
赵美兰一愣,随即将手中半只蟹腿使劲一摔,跳骂道:“你才几岁?就敢喝酒!”
万眷的脸烧得比打铁铺的炉子还要红。
“是我给小眷倒的。”万青松起身护住万眷。
赵美兰憋了半天的怒气在此时瞬间爆发,“你给女儿倒酒?你脑子被狗吃掉了?她才多大?”
万眷很想说,早在八岁偷回奶奶家的宴席上,她就连喝过三大碗,没醉。
然而,这提都不能提。
“一个女孩子你给她喝什么酒?家里有我一个人喝还不够吗?还要扯上她吗?”
才被吹柔软的头发似乎在这一刻要被打回原形,赵美兰的怒气几近将整个家炸成平地。
“万眷你给我听好了,以后在外面,一口酒也不许喝,谁喊也没用!”
“小眷,你吃好回房间吧,把脸擦擦。”万青松柔声对万眷说。
万眷慌了神,房间门合上那一刻,餐厅又重新炸开锅。
“你别在这儿做好人,以为这是对女儿好,从小到大,你对她上过几分心?”
“我怎么不上心?她念小学,户口不在片区,不是我找的老局长签字?”万青松小声争辩道。
“还有呢?你还能说出什么?”
万青松局促地怔在原地,脸色铁青。
“上初中时,我让你把户口签回来,你不肯,非要挂在你妈那个破房子里等拆迁,还说小眷成绩好,在哪里念书都一样,你说,这是不是你说的浑话?”
“要不是我坚持去找人,这孩子进了那所破初中,她早就被你毁了。万青松我告诉你,这次你把钱弄回来了,看在女儿的面子上我不跟你追究,但我告诉你,如果在女儿出国念书这件事上,你再帮倒忙扯后腿做烂好人,我们明天就去离婚!”
万眷紧贴门的后背渗出涔涔寒凉,她颓然走向书桌,从抽屉里取出耳机塞上,闭上眼,很快,音乐顺着耳机线一路攀爬蔓延,直至将万眷完全吞噬。
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万眷再睁开眼时,模糊的视线中独见桌前一片清亮,月晖清冷,穿过玻璃窗温柔地抚向她的脸。
夜空寂寥,独一轮满月悬于窗户正中央。
装修时,爸爸建议装上防盗窗,妈妈说太土。
爸爸说普通玻璃窗便可,妈妈坚持改为落地玻璃窗。
如果不听妈妈的话,我能看见今晚的月色吗?
万眷垂下肩,边扯耳机边去书包里找雅思真题,真题藏在英语课本之中,从前往后数排倒数第二,手指从后往前拨,在指腹触碰到海盐粒状突起物那一刻,兀然僵住。
心慌乱地跳了一拍。那是镶印在纯白色包装纸上的金色闪亮晶石,它们拼凑在一起,犹如茫茫大雪之夜唯一的星光。
是才挑选的新年礼物。
万眷将它取出,看了一眼,默默塞进抽屉。
万眷淡淡扫了她一眼,口中继续默默念经,“问君西游何时还?以手抚膺坐长叹。”
“错了,畏途巉岩不可攀。”小岛毫不客气指出万眷的错误。
这让万眷很丧气,毕竟,她从没看过余小岛在背书这一项上花什么功夫。
“你为什么不学文?”万眷突然问,以余小岛的记忆力,学文科应该是件轻松的事。
小岛生气地看了一眼万眷,好像万眷戳中了她的痛点,她懒懒地应了一句,“谁知道呢?年少轻狂吧。”
万眷像是故意给余小岛找堵,语气带着几分嘲笑,“太平坦的路,不屑走是吧?”
小岛不可置否地点头,“是呀,就喜欢找些磕脚巴的弯弯道儿。”
万眷轻嗤了一声,“你这可有点——贱。”
小岛贱贱地回笑了一下,试图终止这段谈话。
不过万眷显然不想,她不折不挠地问,“你爸由着你胡闹吗?”
“你倒是说说为什么我学理是胡闹?”小岛觉得好笑,她板起脸,像是在反问,“我学理是个错误?”
万眷想了想,“大人们都擅长趋利避害,你记忆力那么好,如果换做我妈,她一定毫不犹豫地让我念文科。”
“我记忆力是还不错,不过我的逻辑分析能力也不差呀!”小岛没脸没皮地掰扯。
万眷扯扯嘴角,“拉倒吧,看看你的物理试卷,你好意思吗?”
小岛随手打了个哈哈,“那是我没上心,等我用心学,走着瞧。”
万眷一脸鄙夷,小岛昂起头,不屑地哼了一句,“大人就一定对了?我选的路,得靠我自己。”
万眷愣了一愣,丧气地垂下了肩。
两人刚好走到岔路口,小岛回头问万眷,“走哪边?”
“师院后街。”万眷耷拉着眉眼,指向路牌,情绪有些低落。
小岛从未来过此处,她东看看西瞧瞧,两只眼睛根本忙不过来。
因为地处江城师范学院后门,做的是年轻人生意,沿路街铺明显紧跟时尚潮流。一路下来,小岛瞧见好几家精致的小资咖啡馆,奶茶铺,还有私房菜馆,装修风格可堪与云州市中心商业街媲美。她们还路过一家韩流服饰店,橱窗模特儿身上的羊毛大衣简直像是为韩剧女主角量身定做似的,与大衣搭配的白色羊毛围巾绕成圈儿裹在模特儿身上,和妈妈那条丢失的围巾长得真像,小岛看得差点走不动路。
许是接近饭点,来来往往许多对年轻情侣,他们亲密地挽着手走进街边小馆儿。其中一对情侣高兴地指向路旁一家精菜馆惊呼出声,“快看!圣诞树!”
万眷和小岛顺势望去,不过是一株不及腰高的迷你版圣诞树,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装饰,小岛心想,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万眷突然扯了扯小岛手臂,“你说,两个人在一起,是不是一点快乐可以翻倍成双份?”
小岛疑惑地看向万眷。
“不然那两个傻瓜有什么好开心的,不过一棵侏儒圣诞树罢了。”万眷嗤笑一声。
小岛思绪停留在侏儒两个字上,暗叹,还是你语文学得好。
“我在维多利亚港湾看过擎天柱版圣诞树,超级高大,超级豪华,成山的礼物堆放在树下,树上挂满了钻石般闪亮的灯饰,刺得我都睁不开眼。”万眷顿住了,她低下头,声音变得很小,“我怎么没他们开心?”
小岛愣了一瞬,轻轻地握住了万眷冰凉的手。
“你生病那三天,我去香港考了雅思,还办了些手续。”
“我妈妈准备送我出国。”
“我不想去,可我没得选。”
“下学期,我不一定能来上学了。”
小岛“啊”了一声,虽然她早已猜到万眷要出国,但总觉得离大学还有一年半载,遥遥无期。
好不容易交到一个朋友,还没捂热呢,就得赶场子似的说再见,一时间,小岛有些堵得慌。
万眷挤出了一丝笑,真难看。
小岛捏了捏万眷肉肉的手,叹了口气,“其实两个人在一起呢,除了快乐翻倍,难过也可以平摊。”
她歪过脑袋,晶亮的眼凝视住万眷,用发誓的语气说,“千山万水都不怕。”
万眷皱皱鼻子,推了小岛一下,“说话要算话。”
小岛噗哧一笑,朝街边的精品杂物店一指,“喏,我们到了,进去挑礼物吧。”
万眷愣住,“你怎么知道?”
回家时,天色已晚。
推开家门那一刻,万眷没想到迎接她的会是满桌饭菜香,色泽油亮焦香四溢的红焖羊排,软糯娇嫩入口即化的芸豆蹄花汤,新鲜翠绿清润脆甜的红菜苔,还有她最爱的香煎鱼,爸爸这次没有放紫苏!
“小眷回来啦!”
听闻门响,万青松小心翼翼地从厨房端出小煮锅,米酒香浓醇厚的味道扑面而来。
“洗手,喊妈妈出来吃饭。”万青松飞速地朝屋内看了一眼,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得不面对家长。
这个点妈妈应该在练瑜伽,万眷瞄向小书房,可里面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万眷哦了一声,喊了句,“妈,吃饭。”
没人回应。
万青松合上厨房玻璃推拉门,灶台上蒸锅呼呼地冒着热气,将玻璃门蒙上满面水雾,万青松像是逃过了一劫。
万眷又喊了一句,“妈,吃饭!”
多么平常的一句话,放在其他人家,这句话每天至少会被反复三次以上。做好饭的母亲会先高喊埋头写作业的孩子,然后再骂骂咧咧地催促赖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父亲,最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吃晚饭聊家常。而在万眷家,反正今年没人喊过她吃饭,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万眷想不起来。
一声门响,赵美兰从卧室走出,她像是才起床,头发没经过护理,毛炸得像只狮子头;脸水肿得厉害,没有化妆遮瑕,藕粉色睡衣衬得她面色蜡黄;两只眼窝深陷,眼珠显得极其往外凸,她遥遥看了眼万眷,没有任何表情。
万眷心中惊呼,妈妈一定没照镜子!不然她怎能允许自己如此邋遢?
这哪里还是人?简直是一具行尸走肉。
万眷下意识喊了句:“妈。”
赵美兰没理她,径直拐进了卫生间。
万眷洗手后便帮忙端碗拿筷盛饭倒酒,去抓小煮锅时,再次犯了在崔志平家倒开水的错,“砰”地一声,小煮锅翻倒在桌,半壶米酒沿着桌面像瀑布一般洒向地面,万眷右手食指和拇指腹均被烫出一大块红斑。
万眷慌忙抽出纸巾将糊掉的酒水擦拭干净,又将纸巾扔进垃圾桶,这才抱起手,用嘴轻轻地吮吸痛处。她斜眼瞧向了厨房,油烟机哄哄作响,爸爸忙得手忙脚乱,显然,几年没上过灶台的老师傅此刻比刚摸刀的小徒弟还要青涩,自顾且不暇,根本没注意到外面的动静。
万眷又瞥向卫生间,吹风机工作发出的持续轰鸣声顿时让她不再有任何奢望。
万眷含住手指,冲向卧室。
如果不用药,很快,那块红斑会变肿,胀起透明水泡。
受伤的时候,明明药能更有效地减轻疼痛,可是人就是会愚蠢地奢望安慰,渴求拥抱。
“都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抹药时,万眷恨恨地想,“你啊你,还怪人家烧水壶旧,是,是个用了十几年的破铁皮罐子,又怎样呢?你被烫伤难道是因为它破吗?几千块钱的德国进口货烫起你来不也照样没商量?”
“这药好像也没什么用,怎么还疼?”万眷生气地将药膏丢一边,万青松提高嗓子又喊了句吃饭,万眷只好背抄着手走回餐桌。
“螃蟹还挺大的。”万眷找话说。
“是啊,个头不小,”万青松拣了一只大的母蟹递给万眷,“中秋没吃到,现在补上。你喝米酒吗?”
其实中秋节外婆家晚餐上大姨拎来了一大筐螃蟹,还是阳澄湖的,个个儿脂肥体壮,蟹黄丰腴流油,只不过你选择陪小姑姑,没来而已。
万眷将空碗递上,“来一点儿吧,我尝尝。”
“好,”万青松开心地将万眷的小碗满上,“本来黄酒最好,不过热米酒也行。”
他竟然完全没发现锅中米酒少了一半。
酒斟满后,父女两人看看彼此,同时手足无措。
万眷是因为被烫伤,所以两只手尴尬地捶在椅侧。万青松倒是奇怪,他不拿筷子不剥螃蟹,僵硬地倚在座位上,像被石化了一般。
“要不等等妈妈?”俩人异口同声地问对方。
“好。”又异口同声地回答。
热腾腾的螃蟹一点点变凉,而卫生间吹风机的嗡嗡声丝毫没有打住的意向,万青松终于没忍住,“先吃螃蟹吧!”
万眷同意,正准备伸手抓蟹,螃蟹腥气扑面而来,万眷问,“爸,有一次性手套吗?”
“我给你拿。”
万青松回厨房翻箱倒柜找了好一通,结果没找着,最后万眷在阳台放清洁用品的抽屉里找到一包——一次性乳胶手套。
父女俩研究半天,一致认为能用。
“你是想中毒还是想死?”
万眷耳边突然响起一声叱喝,惊得她正在剥螃蟹的手僵在半空中。
赵美兰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朝她怒目而视。
炸毛的头发已被吹风机温柔抚平,粉底液遮瑕膏让枯黄的面容变得白皙无暇,画龙点睛的则是口红,赵美兰告诉过万眷,女人的包中得常备一只口红,因为这只小黑管是武器,是抗击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很明显,战士赵美兰回来了。
“你有没有脑子?这是医用手套,你用来剥螃蟹?嫌螃蟹少一道橡胶味儿是吧?”赵美兰边骂边朝餐桌走来。
“我没找到其他手套。”万眷嗫嚅道。
“你的手也断了?”赵美兰转向万青松,“女儿要吃螃蟹,你不能帮她剥?”
万青松忙迭点头,赶紧接过万眷手中剥到一半的螃蟹,“好,我剥,小眷,你先吃别的菜。”
“什么季节了,还吃螃蟹。”赵美兰冷哼一声,“真正吃螃蟹的时候,不知道死哪儿去了。”
万青松眉头微挑,忍住气轻声问,“你吃不吃?我给你也剥一只?”
“我不吃。”赵美兰别过脸,僵在桌旁。
“那,坐下吃点别的吧,难得一家人。”万青松小心地劝。
“哼,你也知道一家人?这个家迟早给你拆散!”赵美兰恨恨道。
万青松装作没听见,掉头去厨房取了一只剪刀。
万眷拽了拽赵美兰衣角,恳求道,“妈,坐下喝点蹄花汤吧?”
赵美兰睨向万眷,良久,不情愿地软下身子,“嫌我老,让我补胶原蛋白是吧?”
万青松没搭话,他给赵美兰倒了一碗热米酒,然后将剪得整整齐齐的蟹脚一字平铺在赵美兰面前,最后将蟹黄倒给万眷。
赵美兰扫过那排蟹腿,视线停留在米酒碗中久久未动,她僵硬的脸部肌肉微微抽动,上下牙根死死咬住对方,皆不肯松口。
仿佛一松口,满腹委屈怨恨便会倾泻涌出。
很多年前那个皎皎明月夜,她还是一名刚进纺织厂的女工,和工友们聚会,她喝了许多热米酒,临别出门时,一道寒风灌进,她一个趔趄差点倒下,就在那时,身边刚好有人扶了她一把,“小心。”
那是十七岁的赵美兰与二十一岁的万青松。
赵美兰端起碗小抿一口米酒,“吃饭。”
万眷悄悄松了一口气,给自己夹上一块红焖羊排,再去夹第二块时,一抬眼正碰上赵美兰审视的目光,她只好将筷子转向香煎鱼。
“以后吃鱼还是清蒸,煎炸的少吃,听见没?”
“知道了。”万眷点头。
万青松又站起身,转回厨房倒了一碗醋,往醋里擦进小半碗姜蓉。
二十三岁,万青松大学刚毕业,没钱没背景全凭一只好笔杆,被分配进了市政府,举家欢庆。写文章被赏识,领导送了一筐难得的大闸蟹,适逢中秋节,他便喜滋滋地拎去提亲。没想到,家人一口没尝过的美味珍馐在赵美兰商人母亲的嘴里却是“提不上筷子的东西”。席间,赵美兰看出他不会剥蟹,便主动喊他去厨房里倒醋擦姜蓉,还特意嘱咐他,姜要放小半碗。后来他学着样子剥蟹壳剔蟹肉,蘸一口醋,结果辣得眼泪呛出来,惹笑了满桌。
他也跟着笑,边笑边顺手将眼泪抹去。
那天晚上,月光如初见那日一般皎洁,赵美兰又喝了许多热米酒,离别时,她脸上淌着泪,“我就要嫁给你,谁也拦不住。”
赵美兰端起碗,将米酒一饮而尽。
她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不被祝福。
赵美兰将空碗放下,万眷好奇地瞧向碗底。
“看什么?”赵美兰斜视万眷,语气稍缓和。
“以前没见过你喝米酒。”万眷吐吐舌头。
赵美兰哼了一声。
你当然没见过,自从给你断奶后,我再没碰过米酒。
喝够了。为了下奶。
赵美兰没有其他选择,因为私自结婚怀孕,工作丢了,母亲也断了供。万青松杯水车薪除了供小家之外,还得贴补父母家用,供弟妹上学。奶水不够,没钱买奶粉,喝米糊营养不够,只能大碗大碗地喝米酒冲蛋让自己下奶,才勉强够万眷吃饱。
赵美兰耽起眼皮瞧向万眷,不管怎样,对得起女儿。虽说长相没遗传到万青松,但好歹皮肤白净,女孩子一白遮百丑,以后五官可以微调,整过后也会是好看的,至少不至于让婆家嫌丑。
万眷被赵美兰盯得头皮发麻,她颤微微地喊,“妈?”
“干嘛?”赵美兰收回视线。
“你别老看我,我怵。”
赵美兰翻了一个白眼,冷哼一声,“我跟你说,雅思得重考,我给你报了一个英语提高班,以后周六就别去学校了,补英语去。”
如一桶冷水当空泼下,万眷猝然站起,“为什么?”
“你激动什么?”赵美兰冷冷扫过万眷,拾起一只蟹腿,仿若无事般轻点蘸醋小口吃起来。
万眷紧紧盯住赵美兰,连珠炮弹地发问,“为什么不让我去学校上课?学校的课不用上吗?考试怎么办?作业怎么交?老师问起怎么办?”
“我已经跟你们班主任说过了,不用你操心。”赵美兰淡淡道。
万眷呆呆盯住赵美兰的脸,她冷静地如同一尊雕塑,她轻敲了下碗,平静地说,“吃饭。”
万眷转过头,看向父亲,万青松低垂着头,什么也没说,看上去对赵美兰的决定毫无异议。
没有人可以帮她了。
他们站在一条战线,都要将她推地远远的。
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没人在意。
在他们眼里,她只需要做一个乖乖的小孩,听从父母明智的安排。
万眷突然扬起脸问道,“凭什么?”
凭什么我必须出国念书,这是我的人生!
这才是万眷想问的原话,却被万青松打断了,“小眷,别说了。”
万眷不敢相信地看向万青松,为什么不让我说?你做了错事惹妈妈生气,我又没有!
赵美兰冷笑一声,抬高音调厉声喝道,“也不看看你考的那叫什么分数,够念英国哪一所学校?不补英语,你来得及吗?”
“不够就念国内的大学,不行吗?我能考上国内最好的大学,不够吗?”万眷不管不顾地大叫出声。
赵美兰抬了抬眸,不可思议地看了眼万眷,又看向万青松,像是在嘲笑,瞧瞧,你闺女翅膀硬了,居然敢朝我吼?
万青松什么都没说。
赵美兰撂下碗,盯住万眷,冷声道,“不行!不够!”
“为什么不行?为什么要出国读书?”万眷声嘶力竭地喊道,“我不想出国!我讨厌出国!”
“没有为什么,要是有,就是因为你是我女儿,你必须出国念书!没有商量的余地!”
赵美兰冷冷看着她,像是屏住了所有情绪,等着看女儿究竟能闹成哪样。
空气冷到极点,母女两人对峙了不知多久,万眷弓起的背软塌了下去,她软绵绵地瘫坐回座位。
她一直知道,她是抗不过赵美兰的。
情绪崩溃到失控,她也只是想试一试,至少,她也抗争过。
万眷的心跳得厉害,她突然端起碗,将米酒一饮而尽。
赵美兰一愣,随即将手中半只蟹腿使劲一摔,跳骂道:“你才几岁?就敢喝酒!”
万眷的脸烧得比打铁铺的炉子还要红。
“是我给小眷倒的。”万青松起身护住万眷。
赵美兰憋了半天的怒气在此时瞬间爆发,“你给女儿倒酒?你脑子被狗吃掉了?她才多大?”
万眷很想说,早在八岁偷回奶奶家的宴席上,她就连喝过三大碗,没醉。
然而,这提都不能提。
“一个女孩子你给她喝什么酒?家里有我一个人喝还不够吗?还要扯上她吗?”
才被吹柔软的头发似乎在这一刻要被打回原形,赵美兰的怒气几近将整个家炸成平地。
“万眷你给我听好了,以后在外面,一口酒也不许喝,谁喊也没用!”
“小眷,你吃好回房间吧,把脸擦擦。”万青松柔声对万眷说。
万眷慌了神,房间门合上那一刻,餐厅又重新炸开锅。
“你别在这儿做好人,以为这是对女儿好,从小到大,你对她上过几分心?”
“我怎么不上心?她念小学,户口不在片区,不是我找的老局长签字?”万青松小声争辩道。
“还有呢?你还能说出什么?”
万青松局促地怔在原地,脸色铁青。
“上初中时,我让你把户口签回来,你不肯,非要挂在你妈那个破房子里等拆迁,还说小眷成绩好,在哪里念书都一样,你说,这是不是你说的浑话?”
“要不是我坚持去找人,这孩子进了那所破初中,她早就被你毁了。万青松我告诉你,这次你把钱弄回来了,看在女儿的面子上我不跟你追究,但我告诉你,如果在女儿出国念书这件事上,你再帮倒忙扯后腿做烂好人,我们明天就去离婚!”
万眷紧贴门的后背渗出涔涔寒凉,她颓然走向书桌,从抽屉里取出耳机塞上,闭上眼,很快,音乐顺着耳机线一路攀爬蔓延,直至将万眷完全吞噬。
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万眷再睁开眼时,模糊的视线中独见桌前一片清亮,月晖清冷,穿过玻璃窗温柔地抚向她的脸。
夜空寂寥,独一轮满月悬于窗户正中央。
装修时,爸爸建议装上防盗窗,妈妈说太土。
爸爸说普通玻璃窗便可,妈妈坚持改为落地玻璃窗。
如果不听妈妈的话,我能看见今晚的月色吗?
万眷垂下肩,边扯耳机边去书包里找雅思真题,真题藏在英语课本之中,从前往后数排倒数第二,手指从后往前拨,在指腹触碰到海盐粒状突起物那一刻,兀然僵住。
心慌乱地跳了一拍。那是镶印在纯白色包装纸上的金色闪亮晶石,它们拼凑在一起,犹如茫茫大雪之夜唯一的星光。
是才挑选的新年礼物。
万眷将它取出,看了一眼,默默塞进抽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