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直机关家属院人行感应门发出吱呀声响,方南山从院内走出,他身后紧跟一位中年妇女,年纪看上去不逾半百,头发已是灰白,她低着头也不看路,紧紧踩着方南山的影子利索地前行,手中鼓鼓胀胀的黑色塑料袋与过膝羽绒服摩擦,一路发出呲啦呲啦声响。
偏偏在跨过门槛时,她踉跄了一步,跌跌撞撞地朝前倒去。
方南山赶紧扶稳她,“秦姨,就送到这儿吧!”
被唤作秦姨的中年妇女慌忙整理好脚步,随口扯了个理由掩饰住满腹心事,“年龄大了,眼花。”
方南山笑道,“您是心里有事。”
秦姨抬起头,那是张精干的脸,只是此刻难掩憔悴,一种说不出的无力感从她的眼里夺眶而出。
她亏欠地看向方南山,嘴唇努了努,像是不知如何开口,左思右想,恨不能干脆鞠躬道歉了事,好半天她才说道,“让你专程请假过来,耽误你上课了吧?怪我,我小题大做了。”
“关心则乱,包包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绝不会做出偏激的行为。”方南山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润,好似风从湿热的南方岛屿吹过,携来潮湿水汽,抚平了秦姨一团攒在心尖的焦躁和不安。
秦姨好似卸去了压在双肩的一座大山,面色逐渐舒缓,这才说出下午发生的事,“今天开完家长会后,我脾气是暴躁了些,看见他的排名,想到他那副无所谓的样子,我心里头急啊,没忍住多说了他几句。开始我以为他只是缩在房间躲骂,后来慢慢发现不对劲,以前他再忍耐也会顶我两句,可是这次他竟然能憋住一句话也不回嘴!就算是个破葫芦扔进池塘也会咕咚响一声,我都喊破嗓子了,他那个房间一点动静也没有。”
秦姨越说越激动,“南山你说他是不是气人?好歹吭一声,不说话算什么事?我知道他在里面做什么!后来我急不过,开始撞门踹门,这个小哑巴终于吱声了,你猜他说什么?”秦姨不可置信地干笑两声,“一开口就让我该干嘛干嘛去,别管他,还威胁我再管他就不念书了......我,才不怕他不念书呢,念书是他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不念书,以后长大了回山里看林子去!我怕什么?我是怕他连续几次没考好头脑发热钻牛角尖,万一想不开......你不知道他们学校上个礼拜才有一个孩子因为压力大......哎,我想来想去,他从小崇拜你,这才......”
方南山静静地听着,耐心地等待秦姨将满腹牢骚倾吐而出。
外婆说过,秦姨是个直肠子,有事藏不住,非要吐出来她才痛快。
听完秦姨这一大段话,方南山总算见识到了什么叫不吐不快,他不紧不慢地分析道,“秦姨您放宽心,包包性格稳重,他是绝不会轻易拿生命开玩笑的。如今他长大了,在学习上已经摸索出自己的节奏,最近几次模考没有取得理想成绩,他已找出问题所在,做出合理的补习计划。他心中有数,原本不怎么在意,倒是您,情绪波动太大,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他说,每每想到您每日起早贪黑接送做饭还要独自养家挣钱,心中愧疚万分。所以他是恼自己,而不是生您的气。”
“不是在和我生气?”秦姨不敢相信地喃喃。
方南山顿了顿,“还有一个原因,今天开家长会提前放学,他在抽屉里发现了您的体检报告,”
秦姨脸色一变,顿时反应过来,“这孩子傻啊,上了年纪的人谁没点小毛病,三高哪算得上病.......”
方南山握在秦姨小臂上的手紧了紧,“包包希望您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不希望您为了照顾他,搭上自己。”
“说什么傻话!我是他妈妈,照顾他陪伴他不是应该的吗?再说,愧疚了,不能跟我直说吗?什么都不说,我怎么知道他心里怎么想呢?”秦姨生气地摇头。
“说出口,其实挺难的。”方南山小声道。
这世上如果有比爱恨更难说出口的话,那一定是愧疚。对不起三个字,有些人用尽了一生力气,也未能说出口。
秦姨无法理解,如聂嘉莹所言,她是个直肠子死脑筋,习惯以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有事说事,最厌烦别人拖泥带水地跟她谈感情。
她怔在原地怎么都想不通,儿子绕了这么一大圈,难道是想说跟她对不起?
夜色突然暗了下来,街道拐角处隐隐飘来阵阵白烟。
方南山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秦姨,我和包包约好周末下午我帮他补课,您就别再劳心费力帮他报班找老师了。”
“这怎么行?”秦姨急忙摆手,“你学业这么紧,哪有时间?”
方南山笑了,“难道您还能找到比我更适合的老师?”
秦姨想了想,之前母子两人因为找家教问题吵过多次,每次千辛万苦寻来的家教,总是被儿子拒绝,原因五花八门牵强附会,千条万项总结起来一句话,你找的家教我都不要!眼看中考迫在眉睫,秦姨一时之间想不出别的法子,她干脆不再推辞,郑重地道了一声谢,又将手中塑料袋递了过去,“今天冬至,我准备了些金元宝,你给聂老师送去。”
方南山接过袋子垂眸瞧了一眼,圆滚滚的土黄色金元子结结实实地将塑料袋撑得像个胀破肚皮的娃娃,轻飘飘的袋子在他手中变得沉甸甸的,一股热流涌向喉头,方南山感激地说道,“谢谢秦姨。”
秦姨难得地朝他笑笑,“我们这些没本事的学生也帮不了聂老师多少忙,只能送些纸钱,略表心意。”
方南山却悄悄地移开了视线,他像是挣扎了一番,才鼓足勇气合盘托出,“秦姨,上次您提起的妇联救助我没申请。”
“什么?”秦姨像被野蜂蛰了一口大叫出声,她抓住方南山的手臂,又气又急,“为什么没申请?一年几千块钱不要了?怎么这么不懂事!那可是我托主任好不容易帮你弄到的名额!”
方南山印象中,从记事起,这个急脾气阿姨每年都会来探望外婆,她来时不定,但每次出现肩头必定扛一只大大的白色编织袋,袋中食材随时节而变,春天是山间竹笋,夏天是清甜西瓜,秋天是褪去毛刺外壳的板栗,冬天则是软糯香甜的红薯。
那些新鲜山货全被外婆做成了美妙食物吃进了小南山的肚子里,他曾无比期待“圣诞小阿姨”的到来。
外婆问过南山,为什么喊小秦“圣诞小阿姨”,小南山说因为她每次丢下礼物就走啊,跟圣诞老人一样,外婆,她为什么走得那么急?
外婆说,愧疚吧。
愧疚这东西一旦落在心上,便是千斤重的分量,压得人抬不起头。
自从高考失利,秦姨心中便滋生出一丝愧疚,这丝愧疚随着日后她一次次预期未能如愿而不断地生长壮大,以至于某天半路偶遇聂校长时,她恨不能脚底生风逃之夭夭或者干脆钻个地洞躲起做缩头乌龟,她紧张,害怕,即使时隔多年,面对曾助她改变人生方向的聂校长,她的手心仍会冒汗。
小南山问,她为什么愧疚?
外婆想了想,心有不甘。
外婆帮助过许多孩子,她视他们为种子,不辞辛苦地浇水施肥,修枝剪叶,要求甚多。
刚开始,种子们饮着恩情的浇灌,皆怀揣报恩之心,誓要待出人头地,成为花园翘楚之后风光地荣归故里。再后来谁都知道,满花园玫瑰牡丹不见几株,拼尽全身气力能长成遍地皆是的平凡小草已是阿弥陀佛。只不过小草是不会起荣归故里的念想的,一地鸡毛的生活已够他们兵荒马乱,又有谁愿意在午夜梦回时忆起意气风发少年时那个手持戒尺在他们身后步步紧逼的老教师呢,那恐怕真是一场噩梦。
秦姨是其中一株小草,她高考失利,工作勉强,遇人不淑,满地狼藉。
但她偶尔也觉得自己过得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她知道,这一切皆拜聂校长恩赐。
所以,她硬着头皮走上前,笑道,“聂老师,您还记得我吗?”
其实回校探望聂校长的学生不少,有人甚至不远跋涉千万里,当然,他们属于被社会定义为成功的少部分人。
他们与恩师合影,录像,上电视或报纸,在回忆录里高谈阔论,让人感叹他们是如何抓住人生机遇,承载着恩师的千钧期望,忍辱负重,披荆斩棘,最终走向了人生巅峰。他们还愿意让人歌颂,他们怀有知恩图报之心,即使身居高位,也不忘涌泉相报当日滴水之恩。
没有人知道,外婆其实并不在意这些劳什子恩情。
有一回电视台刚好播到某个学生在回忆录里大谈聂校长的恩情,外婆气得当下摁掉电视,愤然道,施恩不图报,这么浅显的道理我这个老太婆不知道?
外婆说,她只是一个园丁,如果花的种子能开出花,树的种子能长成树,哪怕是狗尾巴的种子能够抽出几根狗尾巴穗,她都开心。
所以当半路听见小秦这株她从山坳坳里抢来的狗尾巴草热情地喊她时,外婆高兴地不得了,那时候,她已经被革职,不再是聂校长。
外婆开心地喊秦姨去家里玩,秦姨就真的去了,而且去得还挺勤快,一季一会,直到外婆离开人世。
方南山看着秦姨着急的样子,忽然笑了笑,她果然是个急脾气。
“你还好意思笑?”秦姨气得恨不能给方南山两拳头,敲醒他的木鱼脑袋,这世道送上门的钱居然有人不要!真是个混账东西!
“留给更需要的人吧。”方南山只说了这一句。
秦姨一听更气,“你想着别人,秦姨不怪你,但你自己呢?你怎么办!下个月就要过年了!”
“我一个人过什么年,”方南山下意识地笑笑,话一出口又赶紧改道,“秦姨您放心,九月份团委张老师说我符合团委扶助对象标准,谭校长便将我报了上去,再加上奖学金助学金,足够过年了,还能过好几个呢。”
“作孽啊,”秦姨无奈地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她也改变不了什么,她凑前一步帮方南山将校服外套拉上,心疼地拍了拍少年肩膀,“天冷了,把衣服穿好,别冻着。”
“好。”方南山听话地笑出两个小酒窝,“秦姨,我走了啊!”
“南山!”秦姨又拽住少年的手,面色郑重地再三叮嘱,“别去打工,听见没?现在头等大事是高考,你专心上学,钱的事,我们几个老同学会想办法。”
方南山坦诚地笑道,“谢谢秦姨,我明白的,我不去打工,而且我算过,这些奖学金助学金攒下来足够支付大学第一年学费。等进大学后,我再想办法挣钱。我能养活自己,您放心。”
有理有据一段话,滴水不漏地掩过心酸,成了抚慰人心的当然。
秦姨如鲠在喉,念及聂老当年翻山越岭至大山深处坚持将她带回市区读书,心中五味陈杂,不是说苍天有眼,好人有好报吗?聂老帮助过这么多孩子,可两手一撒,到头来自己的外甥却无依无靠……
两眼一阵酸胀,秦姨止住呼之欲出的泪意,掩面挥手,“回去吧,去吃口热饭。”
方南山笑盈盈地答应,秦姨回望向少年背影,心中酸涩难咽,此刻万家灯火逐次点亮,然而又有谁能给他烧一口热饭?
偏偏在跨过门槛时,她踉跄了一步,跌跌撞撞地朝前倒去。
方南山赶紧扶稳她,“秦姨,就送到这儿吧!”
被唤作秦姨的中年妇女慌忙整理好脚步,随口扯了个理由掩饰住满腹心事,“年龄大了,眼花。”
方南山笑道,“您是心里有事。”
秦姨抬起头,那是张精干的脸,只是此刻难掩憔悴,一种说不出的无力感从她的眼里夺眶而出。
她亏欠地看向方南山,嘴唇努了努,像是不知如何开口,左思右想,恨不能干脆鞠躬道歉了事,好半天她才说道,“让你专程请假过来,耽误你上课了吧?怪我,我小题大做了。”
“关心则乱,包包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绝不会做出偏激的行为。”方南山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润,好似风从湿热的南方岛屿吹过,携来潮湿水汽,抚平了秦姨一团攒在心尖的焦躁和不安。
秦姨好似卸去了压在双肩的一座大山,面色逐渐舒缓,这才说出下午发生的事,“今天开完家长会后,我脾气是暴躁了些,看见他的排名,想到他那副无所谓的样子,我心里头急啊,没忍住多说了他几句。开始我以为他只是缩在房间躲骂,后来慢慢发现不对劲,以前他再忍耐也会顶我两句,可是这次他竟然能憋住一句话也不回嘴!就算是个破葫芦扔进池塘也会咕咚响一声,我都喊破嗓子了,他那个房间一点动静也没有。”
秦姨越说越激动,“南山你说他是不是气人?好歹吭一声,不说话算什么事?我知道他在里面做什么!后来我急不过,开始撞门踹门,这个小哑巴终于吱声了,你猜他说什么?”秦姨不可置信地干笑两声,“一开口就让我该干嘛干嘛去,别管他,还威胁我再管他就不念书了......我,才不怕他不念书呢,念书是他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不念书,以后长大了回山里看林子去!我怕什么?我是怕他连续几次没考好头脑发热钻牛角尖,万一想不开......你不知道他们学校上个礼拜才有一个孩子因为压力大......哎,我想来想去,他从小崇拜你,这才......”
方南山静静地听着,耐心地等待秦姨将满腹牢骚倾吐而出。
外婆说过,秦姨是个直肠子,有事藏不住,非要吐出来她才痛快。
听完秦姨这一大段话,方南山总算见识到了什么叫不吐不快,他不紧不慢地分析道,“秦姨您放宽心,包包性格稳重,他是绝不会轻易拿生命开玩笑的。如今他长大了,在学习上已经摸索出自己的节奏,最近几次模考没有取得理想成绩,他已找出问题所在,做出合理的补习计划。他心中有数,原本不怎么在意,倒是您,情绪波动太大,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他说,每每想到您每日起早贪黑接送做饭还要独自养家挣钱,心中愧疚万分。所以他是恼自己,而不是生您的气。”
“不是在和我生气?”秦姨不敢相信地喃喃。
方南山顿了顿,“还有一个原因,今天开家长会提前放学,他在抽屉里发现了您的体检报告,”
秦姨脸色一变,顿时反应过来,“这孩子傻啊,上了年纪的人谁没点小毛病,三高哪算得上病.......”
方南山握在秦姨小臂上的手紧了紧,“包包希望您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不希望您为了照顾他,搭上自己。”
“说什么傻话!我是他妈妈,照顾他陪伴他不是应该的吗?再说,愧疚了,不能跟我直说吗?什么都不说,我怎么知道他心里怎么想呢?”秦姨生气地摇头。
“说出口,其实挺难的。”方南山小声道。
这世上如果有比爱恨更难说出口的话,那一定是愧疚。对不起三个字,有些人用尽了一生力气,也未能说出口。
秦姨无法理解,如聂嘉莹所言,她是个直肠子死脑筋,习惯以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有事说事,最厌烦别人拖泥带水地跟她谈感情。
她怔在原地怎么都想不通,儿子绕了这么一大圈,难道是想说跟她对不起?
夜色突然暗了下来,街道拐角处隐隐飘来阵阵白烟。
方南山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秦姨,我和包包约好周末下午我帮他补课,您就别再劳心费力帮他报班找老师了。”
“这怎么行?”秦姨急忙摆手,“你学业这么紧,哪有时间?”
方南山笑了,“难道您还能找到比我更适合的老师?”
秦姨想了想,之前母子两人因为找家教问题吵过多次,每次千辛万苦寻来的家教,总是被儿子拒绝,原因五花八门牵强附会,千条万项总结起来一句话,你找的家教我都不要!眼看中考迫在眉睫,秦姨一时之间想不出别的法子,她干脆不再推辞,郑重地道了一声谢,又将手中塑料袋递了过去,“今天冬至,我准备了些金元宝,你给聂老师送去。”
方南山接过袋子垂眸瞧了一眼,圆滚滚的土黄色金元子结结实实地将塑料袋撑得像个胀破肚皮的娃娃,轻飘飘的袋子在他手中变得沉甸甸的,一股热流涌向喉头,方南山感激地说道,“谢谢秦姨。”
秦姨难得地朝他笑笑,“我们这些没本事的学生也帮不了聂老师多少忙,只能送些纸钱,略表心意。”
方南山却悄悄地移开了视线,他像是挣扎了一番,才鼓足勇气合盘托出,“秦姨,上次您提起的妇联救助我没申请。”
“什么?”秦姨像被野蜂蛰了一口大叫出声,她抓住方南山的手臂,又气又急,“为什么没申请?一年几千块钱不要了?怎么这么不懂事!那可是我托主任好不容易帮你弄到的名额!”
方南山印象中,从记事起,这个急脾气阿姨每年都会来探望外婆,她来时不定,但每次出现肩头必定扛一只大大的白色编织袋,袋中食材随时节而变,春天是山间竹笋,夏天是清甜西瓜,秋天是褪去毛刺外壳的板栗,冬天则是软糯香甜的红薯。
那些新鲜山货全被外婆做成了美妙食物吃进了小南山的肚子里,他曾无比期待“圣诞小阿姨”的到来。
外婆问过南山,为什么喊小秦“圣诞小阿姨”,小南山说因为她每次丢下礼物就走啊,跟圣诞老人一样,外婆,她为什么走得那么急?
外婆说,愧疚吧。
愧疚这东西一旦落在心上,便是千斤重的分量,压得人抬不起头。
自从高考失利,秦姨心中便滋生出一丝愧疚,这丝愧疚随着日后她一次次预期未能如愿而不断地生长壮大,以至于某天半路偶遇聂校长时,她恨不能脚底生风逃之夭夭或者干脆钻个地洞躲起做缩头乌龟,她紧张,害怕,即使时隔多年,面对曾助她改变人生方向的聂校长,她的手心仍会冒汗。
小南山问,她为什么愧疚?
外婆想了想,心有不甘。
外婆帮助过许多孩子,她视他们为种子,不辞辛苦地浇水施肥,修枝剪叶,要求甚多。
刚开始,种子们饮着恩情的浇灌,皆怀揣报恩之心,誓要待出人头地,成为花园翘楚之后风光地荣归故里。再后来谁都知道,满花园玫瑰牡丹不见几株,拼尽全身气力能长成遍地皆是的平凡小草已是阿弥陀佛。只不过小草是不会起荣归故里的念想的,一地鸡毛的生活已够他们兵荒马乱,又有谁愿意在午夜梦回时忆起意气风发少年时那个手持戒尺在他们身后步步紧逼的老教师呢,那恐怕真是一场噩梦。
秦姨是其中一株小草,她高考失利,工作勉强,遇人不淑,满地狼藉。
但她偶尔也觉得自己过得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她知道,这一切皆拜聂校长恩赐。
所以,她硬着头皮走上前,笑道,“聂老师,您还记得我吗?”
其实回校探望聂校长的学生不少,有人甚至不远跋涉千万里,当然,他们属于被社会定义为成功的少部分人。
他们与恩师合影,录像,上电视或报纸,在回忆录里高谈阔论,让人感叹他们是如何抓住人生机遇,承载着恩师的千钧期望,忍辱负重,披荆斩棘,最终走向了人生巅峰。他们还愿意让人歌颂,他们怀有知恩图报之心,即使身居高位,也不忘涌泉相报当日滴水之恩。
没有人知道,外婆其实并不在意这些劳什子恩情。
有一回电视台刚好播到某个学生在回忆录里大谈聂校长的恩情,外婆气得当下摁掉电视,愤然道,施恩不图报,这么浅显的道理我这个老太婆不知道?
外婆说,她只是一个园丁,如果花的种子能开出花,树的种子能长成树,哪怕是狗尾巴的种子能够抽出几根狗尾巴穗,她都开心。
所以当半路听见小秦这株她从山坳坳里抢来的狗尾巴草热情地喊她时,外婆高兴地不得了,那时候,她已经被革职,不再是聂校长。
外婆开心地喊秦姨去家里玩,秦姨就真的去了,而且去得还挺勤快,一季一会,直到外婆离开人世。
方南山看着秦姨着急的样子,忽然笑了笑,她果然是个急脾气。
“你还好意思笑?”秦姨气得恨不能给方南山两拳头,敲醒他的木鱼脑袋,这世道送上门的钱居然有人不要!真是个混账东西!
“留给更需要的人吧。”方南山只说了这一句。
秦姨一听更气,“你想着别人,秦姨不怪你,但你自己呢?你怎么办!下个月就要过年了!”
“我一个人过什么年,”方南山下意识地笑笑,话一出口又赶紧改道,“秦姨您放心,九月份团委张老师说我符合团委扶助对象标准,谭校长便将我报了上去,再加上奖学金助学金,足够过年了,还能过好几个呢。”
“作孽啊,”秦姨无奈地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她也改变不了什么,她凑前一步帮方南山将校服外套拉上,心疼地拍了拍少年肩膀,“天冷了,把衣服穿好,别冻着。”
“好。”方南山听话地笑出两个小酒窝,“秦姨,我走了啊!”
“南山!”秦姨又拽住少年的手,面色郑重地再三叮嘱,“别去打工,听见没?现在头等大事是高考,你专心上学,钱的事,我们几个老同学会想办法。”
方南山坦诚地笑道,“谢谢秦姨,我明白的,我不去打工,而且我算过,这些奖学金助学金攒下来足够支付大学第一年学费。等进大学后,我再想办法挣钱。我能养活自己,您放心。”
有理有据一段话,滴水不漏地掩过心酸,成了抚慰人心的当然。
秦姨如鲠在喉,念及聂老当年翻山越岭至大山深处坚持将她带回市区读书,心中五味陈杂,不是说苍天有眼,好人有好报吗?聂老帮助过这么多孩子,可两手一撒,到头来自己的外甥却无依无靠……
两眼一阵酸胀,秦姨止住呼之欲出的泪意,掩面挥手,“回去吧,去吃口热饭。”
方南山笑盈盈地答应,秦姨回望向少年背影,心中酸涩难咽,此刻万家灯火逐次点亮,然而又有谁能给他烧一口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