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至黄昏,九龙山一场大雨,将寺中剩下的人都赶下山去。
此刻,雨势渐消,日头落尽,黑黝黝的山林内,一队蒙面刀客正在追击前方不远处逃命的女子。
这山道雨后泥泞,又杂生草木,枝条盘亘,寻常人慢行已是困难,这些刀客却如过无人之境,身形极快,扰得那女子频频回头,一时脚下生乱,人突然被根藤条绊住,往前一翻,直接从一数米高的土坡上翻了下去。
一阵窸窣过后,周围安静下来。
血腥味穿梭在潮湿中,坡底,出现另一队身着黑衣的怪人。
他们在四处散开看守,为首者则走向女子身旁,他稍一抬手,身侧剑客立即俯身查探情况。
女子身上无明显打斗痕迹,只几处擦破点儿皮,头部却大量出血,应是跌落磕撞所致。
“还活着吗?”为首者问。
剑客搭完脉,摇头道,“如果不救,活不了。”
“等等,”剑客眼睛一瞥,忽然注意起女子腰间的玉佩,“腊梅海棠环,‘苏’字……”
“她,她是相府苏家的?没见过这号人物啊。”
为首者拿走女子玉佩,视线落到那海棠环磕破的一角,似乎缺了很久,“苏顺慈?”
“太子殿下的未婚妻?!公子,您认识她?”
“见过几面,不算认识。”
“完了,刚才应该帮一把的。这未来太子妃要是也死在九龙山上,您就算有十张嘴也说不清啊。”
“这都什么怪事,不是说这位深居简出从不与人来往吗,怎么就跟北凉暗探扯上了关系。”
为首者不语,只将玉佩塞进自己的腰封,转身便走,离开前扔下一句话,“把人送回去。”
“送哪儿啊?”
“景和寺。”
……
景和寺僧人连夜将相府表小姐送回城内时,已经下半夜了。
一番折腾后,小院安静下来,这边小厮将师父们领去偏院安顿,那边陈嬷嬷站在屋门处笑送着,拐角人影一没,房门立刻‘啪’地一声关上。
“怎么回事,人没回来你也不上报,你是真忘了自己正头主子是谁!”昏暗烛光里,陈嬷嬷狠狠地掐了把小丫头的大腿肉,那丫头疼地龇牙咧嘴,立马捂着跪下认错。
“表小姐说她想去后山采花,只晚回来一会儿,奴婢心想采花也不是什么大事,总归不打紧,还是亲自送了她去又跟着车队回府的呀。”
“没脑子的蠢货!”陈嬷嬷踢她一脚,气冲冲地指着她道,“行了,别死不着在这儿哭!”
“去,给她泼两盆冷水,人不起烧不许停,今晚上她就算烧死了,也不许用药。”
“嬷嬷?”丫头迟疑又不敢相信地抬头。
“还愣着干嘛,老夫人的话也不听?!”
“是是。”那丫头踉跄着爬起身去屋外盛水,陈嬷嬷挑着牙缝,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
屋门一开一关,烛盏里的灯油滋滋地冒着,等到灯花再次炸开剪去时,小院彻底安静下来。
次日天晴,陈嬷嬷一早就领人往偏院去了。
“都在外头等着吧,表小姐不爱人多,我一人去唤小姐起身便是了。”
“是。”
一齐水烟柳绿色衣衫的丫头停在院内,陈嬷嬷则扭着自己穿红戴绿的腰身,推门进了屋。
“小姐?”
“该起身了,老夫人等您用早膳呢。”
“小姐?”
几声下来,屋内始终无人回应,陈嬷嬷这才松了口气,抬脚往床榻方向去,只见,床上的人果真一动不动,她心下暗喜,立刻伸手掀被,后颈却突然一凉。
陈嬷嬷僵住,没敢回头,只待那又凉又硬的刀子慢慢划到眼前时,她双眼一瞪,压下喉咙里的话,忙笑道,“小,小姐,您醒了啊。”
眼前人一袭青衫素衣,乌亮的长发半披在肩头,白净的鹅蛋脸上还带着明显的病态。她本就模样温婉、身姿纤薄,如今一看,更衬得人有些羸弱。
虽如此,周身气度却不让,她细眉一横,一双杏眼颇具威慑地盯着刀下之人。
“陈嬷嬷,”
胎穿十七年,苏顺慈早已真正成为大濋宰甫私奔在外的大小姐的遗孤,一个三岁死了娘,没见过亲爹一面,流落边境十二年,两年前才被相府接回京都的表小姐。
京都两年,养尊处优,吃喝不愁,却时常遭这相府老夫人,她的继外祖母与其一众儿女的刁难,不时污蔑声誉、丈责罚跪、禁足家法,更乃至今日谋害性命。
“就你这样还能活到今天,日子过得比我好啊。”苏顺慈扫了她一眼,意有所指道。
“呵呵,”陈嬷嬷瞥向颈间那把锋利的刀,讨笑道,“做奴才的,过什么日子不是还得看主子吗?您这是……突然兴起,玩起刀子了?”
“春新店的牙靴,荣家铺的折枝香,你一身用度不下百十两银子,这么有钱,怎么给儿子还个赌债还要挪用老夫人的私产呢?”
陈嬷嬷眼睛一闪,嘴角笑意顿时收住,她一边去推苏顺慈的手,一面说道,“奴婢蠢笨,真听不懂小姐在说什么。”
“你耳聋眼花,自然听不懂。”那瘦弱的身体突然力气大得奇怪,这把刀,竟纹丝不动地架在陈嬷嬷脖子上,“接着装就是,几十年了,左右不指望几句话就让你清醒过来。”
“不妨,与我先瞧瞧这账本。”
她‘啪嗒’往桌上扔下一本厚册子,“私田、商铺、园林,老夫人手下逾制的买卖不少,被你插了一脚的,也不少。”
“五年,能贪几百万两银子来着,我怎么忘了,嬷嬷替我看看?”
陈嬷嬷越翻那册子越心虚,额顶豆大的汗珠一颗一颗往外冒,这账目,委实太详尽了些,有些条目,竟是她自己都未曾记录在册的。
“你可别想着撕啊,你这儿一撕账本,那边立刻会把这备份的原件送到老夫人院里。”
“嬷嬷不信?”她轻轻偏头,冲着她,语气平静道,“你在想,我茕孑一身,在这高门大院里,除了外祖父怜惜,连丫鬟小厮都看我不顺眼。”
“如今他老人家不在京,府中哪里有人会帮我的忙,对吗?”
苏顺慈观察着她开始崩裂的笃信,唇角一抿,笑道,“你这样想就对了。”
她手一抬,将匕首一转收回腰间,走向窗边,饶有兴味地看向窗外一众人影,“你说,这府里有多少人想把你从管家的位子上拉下来。”
“如果我先把账本交给他们,”苏顺慈伸出手指敲了敲窗棂,“局面是不是就更有意思了。”
“老奴受奸人迷惑,害了小姐,悔不当初!”陈嬷嬷‘扑通’跪下,双手紧紧地拳着,俯首泣声,“若小姐宽宥,肯留老奴一命,往后老奴定为小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呵呵,”苏顺慈瞧着她轻笑,“你这会儿又不蠢了?”
“不蠢了。”
“好,那就替我办件事。”她瞬间冷下脸,回身落座道,“想法子,寻个大夫来给我治伤。”
“此事……倒不是老奴不愿,只是有些麻烦。”
陈嬷嬷起身上前,恭敬地替她斟茶,“半个月前,老夫人便将家里大夫都遣散了。昨夜,她又勒令府中上下交还伤药到库房,凡是出入府门的,都要仔细盘查,药和生人一律拦住。”
“眼下,我就算能将人带进来,伤药和银针恐怕也带不进来。”
“半个月前,倒是有些出乎意料啊。”
“你过来,”苏顺慈唤她附耳靠近,少顷,听者脸色微变,“这……未免有些冒险。”
“生死险中求。”
“还愣着干嘛?跑起来啊。”
“是。”
……
厚仁斋内,
苏老夫人为饮今春的新茶,特意叫侍女开了去年初雪针叶下化的雪水,配着厨上晨起新做的荷叶糕,沁甜清爽。
微风拂过,只见其鬓边黑发浓亮,竟无一丝斑白,面容远观好似三十妇人,保养得宜。
“老夫人,她……”陈嬷嬷半躬着身子,手指不停地打圈,低声道,“她威胁奴婢,说,说纸保不住火,您逾制经营,若被发现,必是连累全家的大罪,她说您要是不怕,那她也不怕和您一起去死。”
“她还让奴婢好好思量,与您报密前,她手中到底有多少证据。”
茶盏在掌,苏老夫人捏的指节泛白,“这小贱蹄子,这些年装的纯良本分,我还当她是个糊涂没脑子的,心想何必用这招杀人。”
“原来还真是个不好对付的,祸心胆大,手都伸到我这儿来了,昨夜怎就没活活烧死她!”
陈嬷嬷忙替她捋顺脊背,出声劝解,“奴有一计,许能解夫人心头之忧。”
“有话就说。”
“这景和寺是皇家寺院,送表小姐回府的三个和尚现下还在府里用膳,她伤重一事,实在不好灭口。”
“夫人昨夜谋划,本毫无缺漏,只要趁夜里消息还没散开,人就自己死了,那此事只能算伤重不治,不仅和咱们没关系,少说还能怪上景和寺几分。”
“可眼下,人偏偏活着醒了,还叫不少丫鬟瞧见,真是时机一错,万事难做。”
“现下咱们府中那些签了死契的奴仆,自不怕他们往外说什么。可实则府里人杂,难保今日哪个出去说漏嘴,叫外头都知道相府严防死守地不给表小姐用药,亏的是人命大才活下来。若话赶话传到街头巷尾,岂不是坏您名声。”
“如果这时咱们还是拖着,将人活活拖死,只怕就要坐实杀人的罪责了,万一消息南下,再传到相爷那儿去,才真真是大事不妙。”
苏老夫人想了想,点头道,“你说的是在理,那现在怎么办?”
“夫人别急,只要咱们里里外外都将事情做到该做的份上,情形可就大不同了。”陈嬷嬷端过一侧侍女斟好的新茶,双手捧着奉上。
陈嬷嬷的话入耳,苏老夫人的脸色却阴沉起来,“你什么意思?”
“夫人明鉴!”陈嬷嬷立马奉着茶跪下,“奴婢绝无包庇表小姐之意,早在先夫人害死我夫君,害残我儿子后,奴婢便心中立誓,定要我家人所受之苦,数倍加之。”
她稍一抬眼,观察到老夫人神色松展,继续道,“老奴之意,是望夫人别脏了自己的手。”
“您只管遍请名医,悉心操劳,杀人的罪名,奴婢来担。”
“奴婢虽然蠢笨,不知医术奥秘,但却知用药行针,在饮食上皆有忌讳,轻则病症无解,重则如毒,令人丧命。”
“到时候人再死,那就是咱这位表小姐无福,命该绝了。”
“法子倒是不错。”苏老夫人脸上阴郁彻底散开,终于接过陈嬷嬷手中的茶,“一会儿你带几个小厮,亲自出门请医,不拘银两,声势闹得越大越好。”
“是。”
陈嬷嬷接回她用过的茶盏,上手扶人往正屋走去。
“就不必在吃食上做手脚了,晚些往药里下点毒,扔去乱葬岗喂狼就是。”
“这……”陈嬷嬷脚步猛地一顿。
“又怎么了,”
“用毒……是否太过明显,万一那些大夫出去乱说,惹来官府的人,那咱们岂不是白白筹划一番。”
苏老夫人脚下一停,不耐烦地扫她一眼,“拿钱封口的事,还用我再教你?”
“府衙的人有甚可怕,只管叫他们来查,开棺验尸,尸体不在,能查到谁头上,还不是那些盗墓贼。”
“早晚都要做成伤重不治的样子,拖那么久做什么。夜长梦多,难不成还真让她活上十天半个月。”
“是啊,夜长梦多。”陈嬷嬷眼珠一转,头俯地更低,愈发谦恭地馋着人,“是奴婢犯蠢了。”
“夫人小心台阶。”
此刻,雨势渐消,日头落尽,黑黝黝的山林内,一队蒙面刀客正在追击前方不远处逃命的女子。
这山道雨后泥泞,又杂生草木,枝条盘亘,寻常人慢行已是困难,这些刀客却如过无人之境,身形极快,扰得那女子频频回头,一时脚下生乱,人突然被根藤条绊住,往前一翻,直接从一数米高的土坡上翻了下去。
一阵窸窣过后,周围安静下来。
血腥味穿梭在潮湿中,坡底,出现另一队身着黑衣的怪人。
他们在四处散开看守,为首者则走向女子身旁,他稍一抬手,身侧剑客立即俯身查探情况。
女子身上无明显打斗痕迹,只几处擦破点儿皮,头部却大量出血,应是跌落磕撞所致。
“还活着吗?”为首者问。
剑客搭完脉,摇头道,“如果不救,活不了。”
“等等,”剑客眼睛一瞥,忽然注意起女子腰间的玉佩,“腊梅海棠环,‘苏’字……”
“她,她是相府苏家的?没见过这号人物啊。”
为首者拿走女子玉佩,视线落到那海棠环磕破的一角,似乎缺了很久,“苏顺慈?”
“太子殿下的未婚妻?!公子,您认识她?”
“见过几面,不算认识。”
“完了,刚才应该帮一把的。这未来太子妃要是也死在九龙山上,您就算有十张嘴也说不清啊。”
“这都什么怪事,不是说这位深居简出从不与人来往吗,怎么就跟北凉暗探扯上了关系。”
为首者不语,只将玉佩塞进自己的腰封,转身便走,离开前扔下一句话,“把人送回去。”
“送哪儿啊?”
“景和寺。”
……
景和寺僧人连夜将相府表小姐送回城内时,已经下半夜了。
一番折腾后,小院安静下来,这边小厮将师父们领去偏院安顿,那边陈嬷嬷站在屋门处笑送着,拐角人影一没,房门立刻‘啪’地一声关上。
“怎么回事,人没回来你也不上报,你是真忘了自己正头主子是谁!”昏暗烛光里,陈嬷嬷狠狠地掐了把小丫头的大腿肉,那丫头疼地龇牙咧嘴,立马捂着跪下认错。
“表小姐说她想去后山采花,只晚回来一会儿,奴婢心想采花也不是什么大事,总归不打紧,还是亲自送了她去又跟着车队回府的呀。”
“没脑子的蠢货!”陈嬷嬷踢她一脚,气冲冲地指着她道,“行了,别死不着在这儿哭!”
“去,给她泼两盆冷水,人不起烧不许停,今晚上她就算烧死了,也不许用药。”
“嬷嬷?”丫头迟疑又不敢相信地抬头。
“还愣着干嘛,老夫人的话也不听?!”
“是是。”那丫头踉跄着爬起身去屋外盛水,陈嬷嬷挑着牙缝,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
屋门一开一关,烛盏里的灯油滋滋地冒着,等到灯花再次炸开剪去时,小院彻底安静下来。
次日天晴,陈嬷嬷一早就领人往偏院去了。
“都在外头等着吧,表小姐不爱人多,我一人去唤小姐起身便是了。”
“是。”
一齐水烟柳绿色衣衫的丫头停在院内,陈嬷嬷则扭着自己穿红戴绿的腰身,推门进了屋。
“小姐?”
“该起身了,老夫人等您用早膳呢。”
“小姐?”
几声下来,屋内始终无人回应,陈嬷嬷这才松了口气,抬脚往床榻方向去,只见,床上的人果真一动不动,她心下暗喜,立刻伸手掀被,后颈却突然一凉。
陈嬷嬷僵住,没敢回头,只待那又凉又硬的刀子慢慢划到眼前时,她双眼一瞪,压下喉咙里的话,忙笑道,“小,小姐,您醒了啊。”
眼前人一袭青衫素衣,乌亮的长发半披在肩头,白净的鹅蛋脸上还带着明显的病态。她本就模样温婉、身姿纤薄,如今一看,更衬得人有些羸弱。
虽如此,周身气度却不让,她细眉一横,一双杏眼颇具威慑地盯着刀下之人。
“陈嬷嬷,”
胎穿十七年,苏顺慈早已真正成为大濋宰甫私奔在外的大小姐的遗孤,一个三岁死了娘,没见过亲爹一面,流落边境十二年,两年前才被相府接回京都的表小姐。
京都两年,养尊处优,吃喝不愁,却时常遭这相府老夫人,她的继外祖母与其一众儿女的刁难,不时污蔑声誉、丈责罚跪、禁足家法,更乃至今日谋害性命。
“就你这样还能活到今天,日子过得比我好啊。”苏顺慈扫了她一眼,意有所指道。
“呵呵,”陈嬷嬷瞥向颈间那把锋利的刀,讨笑道,“做奴才的,过什么日子不是还得看主子吗?您这是……突然兴起,玩起刀子了?”
“春新店的牙靴,荣家铺的折枝香,你一身用度不下百十两银子,这么有钱,怎么给儿子还个赌债还要挪用老夫人的私产呢?”
陈嬷嬷眼睛一闪,嘴角笑意顿时收住,她一边去推苏顺慈的手,一面说道,“奴婢蠢笨,真听不懂小姐在说什么。”
“你耳聋眼花,自然听不懂。”那瘦弱的身体突然力气大得奇怪,这把刀,竟纹丝不动地架在陈嬷嬷脖子上,“接着装就是,几十年了,左右不指望几句话就让你清醒过来。”
“不妨,与我先瞧瞧这账本。”
她‘啪嗒’往桌上扔下一本厚册子,“私田、商铺、园林,老夫人手下逾制的买卖不少,被你插了一脚的,也不少。”
“五年,能贪几百万两银子来着,我怎么忘了,嬷嬷替我看看?”
陈嬷嬷越翻那册子越心虚,额顶豆大的汗珠一颗一颗往外冒,这账目,委实太详尽了些,有些条目,竟是她自己都未曾记录在册的。
“你可别想着撕啊,你这儿一撕账本,那边立刻会把这备份的原件送到老夫人院里。”
“嬷嬷不信?”她轻轻偏头,冲着她,语气平静道,“你在想,我茕孑一身,在这高门大院里,除了外祖父怜惜,连丫鬟小厮都看我不顺眼。”
“如今他老人家不在京,府中哪里有人会帮我的忙,对吗?”
苏顺慈观察着她开始崩裂的笃信,唇角一抿,笑道,“你这样想就对了。”
她手一抬,将匕首一转收回腰间,走向窗边,饶有兴味地看向窗外一众人影,“你说,这府里有多少人想把你从管家的位子上拉下来。”
“如果我先把账本交给他们,”苏顺慈伸出手指敲了敲窗棂,“局面是不是就更有意思了。”
“老奴受奸人迷惑,害了小姐,悔不当初!”陈嬷嬷‘扑通’跪下,双手紧紧地拳着,俯首泣声,“若小姐宽宥,肯留老奴一命,往后老奴定为小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呵呵,”苏顺慈瞧着她轻笑,“你这会儿又不蠢了?”
“不蠢了。”
“好,那就替我办件事。”她瞬间冷下脸,回身落座道,“想法子,寻个大夫来给我治伤。”
“此事……倒不是老奴不愿,只是有些麻烦。”
陈嬷嬷起身上前,恭敬地替她斟茶,“半个月前,老夫人便将家里大夫都遣散了。昨夜,她又勒令府中上下交还伤药到库房,凡是出入府门的,都要仔细盘查,药和生人一律拦住。”
“眼下,我就算能将人带进来,伤药和银针恐怕也带不进来。”
“半个月前,倒是有些出乎意料啊。”
“你过来,”苏顺慈唤她附耳靠近,少顷,听者脸色微变,“这……未免有些冒险。”
“生死险中求。”
“还愣着干嘛?跑起来啊。”
“是。”
……
厚仁斋内,
苏老夫人为饮今春的新茶,特意叫侍女开了去年初雪针叶下化的雪水,配着厨上晨起新做的荷叶糕,沁甜清爽。
微风拂过,只见其鬓边黑发浓亮,竟无一丝斑白,面容远观好似三十妇人,保养得宜。
“老夫人,她……”陈嬷嬷半躬着身子,手指不停地打圈,低声道,“她威胁奴婢,说,说纸保不住火,您逾制经营,若被发现,必是连累全家的大罪,她说您要是不怕,那她也不怕和您一起去死。”
“她还让奴婢好好思量,与您报密前,她手中到底有多少证据。”
茶盏在掌,苏老夫人捏的指节泛白,“这小贱蹄子,这些年装的纯良本分,我还当她是个糊涂没脑子的,心想何必用这招杀人。”
“原来还真是个不好对付的,祸心胆大,手都伸到我这儿来了,昨夜怎就没活活烧死她!”
陈嬷嬷忙替她捋顺脊背,出声劝解,“奴有一计,许能解夫人心头之忧。”
“有话就说。”
“这景和寺是皇家寺院,送表小姐回府的三个和尚现下还在府里用膳,她伤重一事,实在不好灭口。”
“夫人昨夜谋划,本毫无缺漏,只要趁夜里消息还没散开,人就自己死了,那此事只能算伤重不治,不仅和咱们没关系,少说还能怪上景和寺几分。”
“可眼下,人偏偏活着醒了,还叫不少丫鬟瞧见,真是时机一错,万事难做。”
“现下咱们府中那些签了死契的奴仆,自不怕他们往外说什么。可实则府里人杂,难保今日哪个出去说漏嘴,叫外头都知道相府严防死守地不给表小姐用药,亏的是人命大才活下来。若话赶话传到街头巷尾,岂不是坏您名声。”
“如果这时咱们还是拖着,将人活活拖死,只怕就要坐实杀人的罪责了,万一消息南下,再传到相爷那儿去,才真真是大事不妙。”
苏老夫人想了想,点头道,“你说的是在理,那现在怎么办?”
“夫人别急,只要咱们里里外外都将事情做到该做的份上,情形可就大不同了。”陈嬷嬷端过一侧侍女斟好的新茶,双手捧着奉上。
陈嬷嬷的话入耳,苏老夫人的脸色却阴沉起来,“你什么意思?”
“夫人明鉴!”陈嬷嬷立马奉着茶跪下,“奴婢绝无包庇表小姐之意,早在先夫人害死我夫君,害残我儿子后,奴婢便心中立誓,定要我家人所受之苦,数倍加之。”
她稍一抬眼,观察到老夫人神色松展,继续道,“老奴之意,是望夫人别脏了自己的手。”
“您只管遍请名医,悉心操劳,杀人的罪名,奴婢来担。”
“奴婢虽然蠢笨,不知医术奥秘,但却知用药行针,在饮食上皆有忌讳,轻则病症无解,重则如毒,令人丧命。”
“到时候人再死,那就是咱这位表小姐无福,命该绝了。”
“法子倒是不错。”苏老夫人脸上阴郁彻底散开,终于接过陈嬷嬷手中的茶,“一会儿你带几个小厮,亲自出门请医,不拘银两,声势闹得越大越好。”
“是。”
陈嬷嬷接回她用过的茶盏,上手扶人往正屋走去。
“就不必在吃食上做手脚了,晚些往药里下点毒,扔去乱葬岗喂狼就是。”
“这……”陈嬷嬷脚步猛地一顿。
“又怎么了,”
“用毒……是否太过明显,万一那些大夫出去乱说,惹来官府的人,那咱们岂不是白白筹划一番。”
苏老夫人脚下一停,不耐烦地扫她一眼,“拿钱封口的事,还用我再教你?”
“府衙的人有甚可怕,只管叫他们来查,开棺验尸,尸体不在,能查到谁头上,还不是那些盗墓贼。”
“早晚都要做成伤重不治的样子,拖那么久做什么。夜长梦多,难不成还真让她活上十天半个月。”
“是啊,夜长梦多。”陈嬷嬷眼珠一转,头俯地更低,愈发谦恭地馋着人,“是奴婢犯蠢了。”
“夫人小心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