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静初说到做到,起初江家父母也没觉得江静初的提议多靠谱,不过还是随着她去了,甚至支持她动厨房里的食材,只要别发生把顾客吃出毛病的事就行。

    江静初理解父母的想法。

    二老允许她进厨房,已经让她的计划成功了一半。

    原主的记忆告诉她,江家父母没钱购置洗衣机开洗衣店,所以他们选择经营饭馆。因手艺平平,所以饭馆生意一直不太好,只能勉强度日。

    若靠饭馆赚钱,还是要靠江静初自己。

    想到这儿,江静初浑身干劲满满。她掀开帘子走进厨房,把常见的食疗药膳所需食材记录好,根据自家食材查漏补缺,几番考量后,最终决定将甘草黄芪鱼作为自己的第一道菜品。

    至于接下来要如何做,她脑子里早已有了计划雏形。

    江静初备全食材,宰了草鱼,去掉鳞片和腮,挖空内脏,洗净鱼身,切成片以酒腌制,备好葱姜,甘草,黄芪,起锅烧水。

    她在火上置好小砂锅,放入草鱼片,葱、姜,加水没过食材,大火煮沸。煮沸后掀盖放黄芪、甘草,文火慢炖,随后加盐调味关火。

    甘草黄芪鱼汤做好了,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草鱼香味。江父江母闻到鱼汤,震惊地走进厨房。

    “静初,这是什么?也太香了吧。”江父眼泪都要流下来了,他已经好久没有闻到过如此鲜美的鱼汤。

    江静初听到夸奖有点小骄傲,不过她还是咳了下,正色解释:“阿爹,这是甘草黄芪鱼汤,养气安神、益气补血,能治便血和失禁,可是好东西呢!”

    江家父母的眼睛一刻也没从香喷喷的鱼汤上离开过,他们整个人和视线随着那锅鱼汤走,就在他们想尝一尝时,江静初却抱着鱼汤出了门。

    “阿爹阿妈,想喝鱼汤女儿回来给你们做,这锅鱼汤是送给别人的。”说完,她拿过衣服裹好砂锅给鱼汤保温,走出了小饭馆。

    她端着鱼汤走在唐人街上,这次的目的地,是唐人街无人不知的汤七婆。

    汤七婆很早就来到了三藩市,那时正好赶上西部淘金热,她被雇来当华工挖金矿,一干就是十多年。

    后来淘金热潮退却,淘金商人返回美国东海岸,汤七婆则留在三藩市,二十年前搬来了唐人街。

    汤七婆为人仔细,做事看着大大咧咧,却充满社交讲究,在唐人街人缘极好,甚至两道通吃,跟当地区域警察都有不错的交情。

    可是汤七婆后来得病,经常心慌便血,医生治不好,华人也不能去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只能忍着身体病痛,过一天算一天。

    江静初从原主记忆那里知道汤七婆这个人,稍加思索便决定“笼络”汤七婆,通过汤七婆拓宽人脉,吸引客流。

    所以,江静初带着能治好汤七婆病的甘草黄芪鱼汤,来到了汤七婆家。

    她走到门前,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缓缓推门而入。

    “汤婆婆,我来看看您,您身体好些了吗?”

    “是静初吗?快进来吧。”

    江静初笑着走进汤七婆的小卧室,小砂锅放在桌上,掀开锅盖,鱼汤的香气登时溢满整个房间。

    “好香啊,这是鱼汤吗?”汤七婆明显被鱼汤的香味吸引了。

    江静初找来碗勺,边给汤七婆盛汤边说道:“是甘草黄芪鱼汤,我听说汤婆婆您最近心慌越发厉害了,特意熬了鱼汤,能补神,您尝尝?”

    她端给汤七婆还冒着热气的鱼汤,汤七婆尝了一口,愣了一瞬,脸上立即绽开笑容。

    “静初呀,想不到你还有这手艺,这鱼汤可真好喝!”汤七婆说完又喝了几口,不知不觉间一小碗鱼汤就喝完了,这对吃不下多少饭的汤七婆来说,简直是医学奇迹。

    黄芪性温,对于汤七婆这种年老女性来说,更是效果显著。才喝下一小会儿,汤七婆明显感觉到自己有精力了,不像以前那般气虚。

    江静初时刻注意着汤七婆的脸色,见她面色逐渐红润,及时添了第二碗汤。

    “汤婆婆,我做了不少,您再尝尝?”

    汤七婆第一次喝到这么好喝的鱼汤,她忍不住频频称赞:“静初真是好孩子,鱼汤做的好喝,人也是个懂事的好姑娘。”

    江静初闻言觉得有戏,趁热打铁:“汤婆婆喝完这汤感觉身子可有不适?”

    “哪里有不适?”汤七婆笑眯眯道,“喝完你的鱼汤,感觉到浑身有劲儿呢。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这么有精神!”

    “婆婆若是喜欢就常来我们饭馆坐坐,您和您的姐妹们都来,只要您来我就给您熬汤,保证让您满意。”

    ·

    江静初抱着空锅子走出汤七婆家时,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了。在这期间,汤七婆说要带着她的好姐妹们去江家小饭馆。

    汤七婆的姐妹们同样岁数大了,身上或多或少有些小毛病。江静初这两日准备药膳食材,时不时照顾店里生意,还要兼顾成本,忙得脚不沾地。

    两天后,汤七婆与姐妹们上门。江家知道汤七婆在唐人街的名头,自然是十分欢迎。

    “汤婆婆,您气色好了不少呢!”江静初扶着汤七婆坐在凳上,拿来小软垫,忙前忙后的,把汤七婆和她的姐妹们安排得妥妥当当。

    “多亏了静初的汤,我这几天觉得舒服多啦。”汤七婆对她的姐妹们说,“这孩子也不知道哪里学来的手艺,我喝了她的鱼汤,感觉身虚的症状好了不少。”

    江静初笑着点头应答,待汤七婆夸完后接过她的话头:“汤婆婆谬赞了,我只是随便做做,若是汤婆婆觉得吃了我的饭身上舒服,以后我多多给您做。其他婆婆们也是,有什么尽管提,静初一定尽量满足。”

    “好啊好啊。”

    “想不到静初年纪轻轻,做饭的手艺这么好!”

    “静初要不露一手,我近日来总是睡不好,吃点什么能改善?”

    “静初静初,我风寒总是不见好,应该吃什么?”

    ……

    “诸位婆婆不要着急,我都会给大家做好的。”

    江静初说完立马起锅烧火。她找出大枣、粟米、茯神,用滚水浸泡茯神,接着砂锅煎煮,煎出茯神汁液,又把粟米和大枣和茯神放在一起熬制。

    等大枣茯神粟米粥的期间,她又找出两块姜块、一块萝卜,挨个洗净,手起刀落利索切丝。

    她刀工了得,姜块萝卜很快被切成形状规整的小条,水开后加红糖放进锅中小火慢煮。

    大约五分钟后,姜丝萝卜粥煮好了。江静初揭盖的一瞬间,姜丝萝卜红糖混合的香味随着水蒸气四散,进入在场所有人的鼻腔。

    “太香了!我以前从没想到姜丝居然能做得这么香!”

    江静初端上姜丝萝卜汤,解释道:“姜丝萝卜汤性情温补,服下可祛风解寒,既能治风寒又能防风寒,婆婆们快尝尝。”

    几个老婆婆喝了汤,纷纷赞不绝口,拿着勺舀第二碗。

    片刻后,江静初上了第二道药膳。

    “这道是大枣茯神粥,粥底用了粟米,喝下后健脾养心,安神益智,能治失眠不寐。”

    那位患有失眠症的老婆婆闻言立即舀了一碗,品尝后好喝的顾不及说话。

    这大枣茯神粥熬制的时间不短,熬好的粥粟米软烂,适合老人肠胃,配以大枣盖住了茯神冲鼻的药味,反而有一种别样的风味。茯神主治心悸失眠,这位老婆婆坚持喝几天粥,睡眠质量定会改善。

    汤七婆与姐妹们尝着江静初做的药膳,江静初则满脸带笑站在一旁看着。药膳食疗,归根结底还是治病疗伤,一副药是无法立即治愈的。若想毛病好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人每天都要来饭馆。

    想到这儿,江静初心中喜悦非常,因为从此刻开始,她已有一批固定客源了。

    小饭馆开火做饭,香味儿渐渐飘出去很远。恰好到了饭点,饭馆陆陆续续进来不少顾客。

    这是江家小饭馆开业以来,头一回来这么多客人。江家父母立马收拾出多余的桌椅接待,江静初则满头大汗地从后厨跑出来,对顾客朗声道:“欢迎诸位莅临本店,大家有什么想吃的尽管说!”

    “小姑娘,刚才那香气真香,老远就能闻到,你在做什么菜啊?”

    “是姜丝萝卜汤,不仅清爽利口,还能防治风寒。”

    “防治风寒?你做的饭能治病?”

    “静初做的饭不仅能治病,效果还很好呢!”汤七婆说。

    全唐人街都认识汤七婆,她一放话,大家的疑惑纷纷消下去不少。

    “真的吗?我最近有些腹泻,江姑娘可有办法给我治治?”

    “江姑娘,我一到夜里就牙疼难忍,江姑娘能否帮帮我?”

    ……

    江静初挨声应下,跑到后厨立即忙活起来。她找出扁豆花,又跑到阁楼上拿了些陈茶,把扁豆花同时炒焦,随后与茶共煮,端给那名腹泻的人,让他喝下后叮嘱道:

    “大哥喝了扁豆花茶半个时辰内不要吃东西,往后几日每天都要喝,每日一剂,坚持七天就好。”

    “好!明日我还来你这儿!”

    说完她又回了厨房,淘好大米迅速煮大米粥,接着麻利打碎两个咸鸭蛋,把咸鸭蛋和干牡蛎肉放在米粥中一起煮。

    这粥是咸蛋蚝豉粥,专治虚火上火引起的牙痛。

    粥煮好后,她端给那个牙疼的顾客,又告诉了他这几天的忌口和注意事项。

    待她做完这些正要回厨房继续忙的时候,饭馆门帘被掀起。

    来了个她没想到的顾客。

章节目录

食疗证道Chinatown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夕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夕邮并收藏食疗证道Chinatown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