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万家灯火渐次亮起,江祺在庭院中走来走去,廊上的灯笼照亮他脸上的焦急不安。
忽得烛火一闪,熄灭于瞬息,江祺正惊讶着院中无风,廊上的灯笼也同时被利刃隔断挂绳,掉落到地上,唯有他的房间中尚有光亮,一个模糊的影子映在纸窗上,他吓了一跳,心跳到了嗓子眼。
这时,那影子却越来越近,最终在纸窗上晕成一团,然后,窗户被人掀开,一个影子被扔了出来,而在窗户之后,一张熟悉而冷淡的脸蹙眉看着他,“江少爷,你愣着干什么?”
“怎么是你?”江祺先是一惊,被扔在地上的是他的小厮,被他派出去打探消息,这才出去了没多久,就被人扔了回来,吓得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小动作被家里人发现了。
可是见到窗户后的人,他又高兴起来,赶紧跑进屋中,庆幸自己心烦意乱让下人们都走了,所以没人看见,“……你们没事吧?”
“咦,这是?”
屋内却不止织玉一人,白发老人精神矍铄,轻抚胡须好奇地打量着他,闻言呵呵一笑:“江少爷不必在意,老夫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夫。”
江祺将信将疑,看织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也知道现在时间紧迫,便不再多想。
织玉看着他,轻抿嘴唇漾起一个浅笑:“其实你是想问秋夕有没有事吧。”
江少爷对秋夕的关心在意她一直看在眼里,心里并不觉得讨厌,反而对两人终究道不同有些许遗憾。
自从春风楼那一遭后,江祺知道眼前的人武功是实打实的厉害,不仅收起了轻慢之心,还对她有点儿发怵,乍见她的笑颜,觉得惊讶的同时畏缩也少了一些。
“怎么会,本少爷可是真心拿谢公子当朋友的,当然也很关心他。”江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想到如今不明朗的态势,又正色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怎么四方馆被围起来了,我听说是你们拿走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听着他的疑惑,织玉不禁回想起了四方馆前的样子,四方馆外面的守卫又多了一倍不止,且这一次,他们不止是在外面守卫,有一个四方馆中的仆妇外出采买,出去时盘问了一番,进来时买的东西太多,叫外面的人帮忙拿进去,守卫却不肯放,同他理论,便将兵器一震,一副恐吓之意。
那时她装作不经意地与周围的行人打听情况,行人也都不知,只说傍晚时忽然就来了这许多人,不让人进也不让人出,唯一知道的是,他们说的是奉了二皇子的命令。
谢砚还真是没有说错。
织玉拿出谢砚写的信来,那信被叠的整整齐齐,装在没有封口的信封之中。
这一路上,她从未打开过这封信件,有许多次手指已经碰到信纸,又猛地将其塞回去,并非不好奇,而是想到自己有机会彻底与这些事情做个了断,便不想再徒增烦恼。
原来二皇子找的是这个借口,织玉若有所思,将贺礼丢失的罪名安在谢砚头上,不愧是兄弟俩,倒是想一块儿去了。
不过他也和大皇子一样,就是不肯直说贺礼究竟是什么,太过含糊之下,便留下了许多漏洞。
那这信中,多半也是与贺礼相关了。
凭谢砚的多智近妖,要利用这些漏洞脱困,简直再容易不过了。
织玉略放心了些,将信封交到江少爷手上,“这是公子让我给你的,他说你看了信上的内容就会明白该怎么做。”
江祺连忙拿出信纸,正要展开一读,忽听织玉又道:“江少爷,保重。”
他愣了一下:“你要回去了吗?”
不管谢砚是想要他做什么,要是织玉也在,他总会安心一些,所以还想再挽留,但织玉却笑着说:“不,我要走了,我们以后应该都不会再见面了。”
江祺这下彻底愣住,难怪他总觉得她今天的笑容有些不同寻常,原来那里面饱含的是如释重负的轻松,他连忙又问:“什么意思?你不跟他一起回南边?”
一眨眼,织玉飘忽的身影已经没入黑暗之中,连那白发老人也被她一并带走,她最后的话飘进他的耳朵:“就是你想的那样。”
我想的那样?江祺茫然地看向外面,一瞬间脑补了一出始乱终弃一刀两断的戏码,可又觉得不像,胡思乱想在看到信上的内容之后终于被抛开,脸色一下子变得沉重。
织玉却不知道他脑袋里已经上演了一场大戏,那么说纯粹是没想好怎么解释,随口糊弄罢了。
她原先以为还要费一番周折才能将信交出去,没曾想江祺的父亲只是个普通的文官,府上也普通得很,轻易便达成了目的。
一出了江府,看着暗淡的天色,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终于一身轻松了吗?
“哎呦喂,丫头,老夫被你拎来拎去,骨头都要散架了。”
身后的抱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织玉无奈地回头,她怎么忘了,这还有个大麻烦。
“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可有值得投奔的人?”
李大夫敏锐地眯起眼:“你要离开魏都了?”
织玉默认。
李大夫抚着胡须叹息说:“哪有打算可言,不过是浪迹天涯罢了,你可别小看老夫,老夫年轻的时候,那也是叫人闻风丧胆的角色。倒是你,被背地里那些人盯上了,就算走了也多半不得安生,才该早做打算。”
织玉再度拿出竹筒,指腹摩挲着凸起的竹节,她虽然暂时看不透画卷中所隐藏的秘密,但也知道当初在林城能引得多方觊觎,必然非同寻常,绝非她一个想远离喧嚣的暗卫能掌控。
“或许最好的办法,是将它交给某个人……”
她的低语引起李大夫的警觉,“莫非你要将它交给谢砚?”
织玉眼神一冷,抬眼看向他,警惕之心顿生,她没有说话,李大夫被她盯得一激灵,赶忙解释道:“你跟江少爷说话的时候可没避着我,我猜到你是那个前些天揍了北狄人的女护卫了。”
“是又如何?”
“可使不得。”李大夫连连摆手,“你该知道南齐的情况,把这玩意给谢砚,只怕他有命拿没命破解。”
织玉明白他的意思,齐朝如今完全在晋王世子的掌控之下,织玉虽然未曾与他打过交道,但从众人口中也不难拼凑出一个大权在握的冷酷形象。
“他应该对此无意。”织玉沉吟道。
李大夫一脸的不相信,“怎么可能,这么重要的东西——”话说到一半,他猛地闭上嘴,表情懊恼不已。
织玉却了然地看着他,一直以来的猜测成了真。
“你知道这是什么。”
一个普通的大夫,怎么会明知道医馆中其他人都是别国的细作而安之若素,甚至十分了解暗道的机关,又怎么能知道竹筒中的画卷是什么。
李大夫沉默不语,织玉冷笑一声,转身便要离去,没走两步,李大夫连忙跑过来拦在她的面前,咬咬牙道:“好吧,老夫就跟你说实话吧,我那友人曾经无意中对我透露了画中的玄机,老夫不告诉你,是为了你好,有时候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仅此而已?
织玉自然不会相信,不过对于画中的玄机,她倒是很感兴趣,于是停止了脚步,转头道:“这究竟是什么画?”
李大夫左右看了看,“这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另找个地方说吧。”
正在这时,提醒宵禁的梆声传来,织玉一想也是,沿着青石板路走到一间小客栈,扔给掌柜一锭碎银,寻了两个清静的房间。
确认没人跟踪也没人偷听,李大夫这缓缓道来:“魏朝和北狄的恩怨你应当有所耳闻,自从几年前成将军接连打了胜仗振了魏朝军威,皇帝老儿便飘了,自认为北狄并无威胁,转而将野心放到了齐朝和彦朝。但连年征战早令魏朝国库大空,百姓也不堪税赋。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进言,可以祸水东引,用北狄的军队打头阵,让北狄和齐彦打个鱼死网破,魏朝正好坐收渔利。魏皇派遣使者与北狄相谈此事,北狄同意了,但他们也不是傻子,他们的条件是获胜之后,要北方十二城归于北狄。”
“北方十二城?”
李大夫伸出手,织玉想了一下,将竹筒中的画卷抽出交给他,李大夫展开画卷,指着画卷上方一点,“此乃拥岭关,是北方第一大关,一向是阻隔外族入侵的有力屏障,往下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沃野。”
粗糙如树枝的手指在画卷上画出一个圈。
“这就是北方十二城的范围。”
织玉垂眸凝神看着画卷,她便是再迟钝,此刻也明白了李大夫的意思,若是北方十二城落入北狄手中,北狄南下便是一马平川。
想到此处,她的脸色变白了一些,声音仿佛沁在冰水之中,“魏朝将是首当其冲的那一个,他们难道不怕——”
“老夫也说过了,朝堂上那几个早昏了头,早就看不见眼前的威胁了,他们自然想的是到时候再反悔,反正不过是区区北狄。”
简直愚蠢。
织玉柳眉深蹙,便是路边垂髫小儿也知道不可与虎谋皮的道理,魏朝皇室竟刚愎自用到此等地步。
李大夫很是满意她的反应,继续说道:“这幅画,是北狄提出的要求,乃是魏朝的山河图,其中也囊括了部分齐朝和彦朝的疆域,另外还有一幅北方十二城的布防图,听说由另一人作画,已经在三个月前呈到大皇子府中,将借着皇帝老儿寿宴的时机交与北狄,借此达成交易。”
织玉眉头一动,忽然明白过来,大皇子丢的贺礼,正是这两幅画,但其中却有一点不明,“这山河图一直在我手中,魏皇如何能与北狄交易?”
“自然是交了幅假图上去。”
“是你出的主意?”
“我哪……”刚说了两个字,李大夫忽然开始不自在地咳嗽起来,咳了几声,又才语速稍快地肯定道,“是我。”
他轻拍胸脯,心有余悸地看向地面,差点儿说漏嘴了,好在眼前的女子似乎没有注意到,不再多问,而是推开窗户,看着皇宫的方向,不知在想着什么。
“这幅画……”少顷,她杏眼轻转,说出的话却让他额头上好不容易干掉的汗又冒了出来,“你原本打算给齐朝晋王世子。”
李大夫张了张嘴,喉咙里却像被什么堵住了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骇得退后了一步,实在想不明白她是如何知道的。
很快,织玉为他解了惑,“我在林城拿到那泥人之后,曾遭遇追杀,后来得知是齐朝之人,你一个民间大夫,怎么能知道如此多的皇室密辛,思来想去,与这件事最有关联又最有可能做到这个地步的,只有齐朝晋王世子。”
不等他做出反应,织玉已经推开窗户,纤细的双腿跃上窗台,在风中留下一句好好待着,便隐入了黑暗之中。
风声自耳边滑过,街上巡逻的卫兵完全无法阻挡织玉分毫,她悄无声息地来到四方馆外,发现四方馆外围着的士兵又比白天多了一倍,直将四方馆围了个水泄不通,即使是她也得见机行事。
前几日在皇宫中,还有今日魏朝二皇子态度忽然的转变,不由得让她想到,大皇子丢了寿礼一事,有谢砚的手笔,她是曾经见识过他的手段的,知道他能做到。
可是就算他再多智谋,双拳难敌四手,如何能够从四方馆中脱身?
原来她不知道背后的故事,尚可淡然处之,想着魏朝二皇子不会轻易对齐朝使臣动手,现在看来,哪怕是现在两军开战都不无可能。
织玉将手摸向腰间,凸起的竹节在指腹的摩挲下沙沙作响,这个烫手的山芋,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许他会有办法?
夜已深了,织玉略带迷茫的眼神看向笼罩在黑暗中的四方馆,士兵手中举着的火把并不能照亮那片寂静。
在外围转了一圈之后,她终于找到了一处防守相对薄弱的地方,正要进去,黑夜之中,却有另一人抢了先,率先飞了进去。
织玉愣了一下,连忙跟上,对方武功不在自己之下,却不知是敌是友,她不敢跟的太近,见对方的路线似乎有些眼熟,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这个方向,是齐朝使团的居所。
织玉向四周看了看,四方馆中一派安静,连平时偶尔走动的仆人也不见了,她跳上其中一座阁楼,将纤细的身形隐藏在楼顶的阴影之中。
从此处不仅可以观察到居所的全貌,也能防范从外面而来的敌人,是她无意中发现的好地方。
只见那人果然在使团所居的小楼下停了下来,沿着回廊几番跳跃,走近了阁楼后的小花园中,那个地方织玉再熟悉不过,谢砚曾在此地与她和栾辙交谈。
分明发生在不久之前,如今想来却恍如隔世,织玉失神片刻,再回过神来时,那人已经双手抱拳单膝跪下,在他的身前,一个人半隐在阴影之中。
不需要看到另一个人的样貌,织玉知道,那是谢砚。
此人是他的手下?
织玉垂眸思索,忽然,一道无形的杀气如利箭般射来,她向右躲去,一柄短刀深深插入她方才的藏身之地,而先前那人,已如鬼魅一般掠至身前,手中古怪的武器招招致命。
两人迅速过了数招,织玉抓住他的破绽,自楼顶跃下,向四方馆外而去。
月色之中,隐于阴影中的身影走了出来,皎洁的月光照在他的脸上,镀上一层莹白的光泽,清俊的脸庞好像想到了什么,浮现出一丝不悦。
“属下无能,将贼人放跑了。”
“无妨。”那丝不悦很快烟消云散,仿佛从未存在过一样,他云淡风轻地说,“不是什么贼人,回去回话,他的意思我明白了。”
薄云笼罩月影。
李大夫在客栈房间中走来走去,两只起皱的手紧握在胸前,口中念念有词,闪烁的眼神显示出他的不安。
房间的窗户开着,可以望见逐渐熄灭的万家灯火,他却不敢去看,也不敢去将窗户合上,黑夜总是能无限放大人的恐惧。
也不知过了多久,睡意渐起之时,窗户忽然吱呀一声,他如惊弓之鸟向后跃起,险些撞到桌角,当看清进来的人时,这才放下心来。
“唉,你怎么说走就走,留老夫一个人……”他不禁抱怨道,抱怨道一半又停住了。
眼前的女子眼中半点笑意也没有,昏黄的烛火也遮不住她脸色的苍白,他起先以为她是受伤了,可是灵敏的鼻子一点儿血气也没嗅到,再观对方不似白日坚定的犹疑惊惶目光,满腹狐疑地叹了口气。
“你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织玉生硬地否认道,却也没掩饰自己的异样。
李大夫识趣地闭了嘴,看着她向门口移动,终忍不住叫道:“我们什么时候离开魏都?”
织玉背对着他,手放在门上,停顿了片刻,“我还有些事情,暂时不会离开魏都了,你若是想走,便自个儿走吧。”
李大夫顿时慌了,“老夫一个人哪行——”
织玉打断他,回身望向他,黑白分明的眼珠中满是不信,她语带讽意,“你既然都可以和齐朝晋王世子搭上线,岂会没有方法安然无恙地离开魏都。”
李大夫又忍不住叹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今个儿总是在叹气,想了一想,郑重其事道:“丫头,你或许会觉得我居心不良,但是听我一句劝,别将那地图带在身上,这是祸害啊。”
说话间,织玉已经走了出去。
忽得烛火一闪,熄灭于瞬息,江祺正惊讶着院中无风,廊上的灯笼也同时被利刃隔断挂绳,掉落到地上,唯有他的房间中尚有光亮,一个模糊的影子映在纸窗上,他吓了一跳,心跳到了嗓子眼。
这时,那影子却越来越近,最终在纸窗上晕成一团,然后,窗户被人掀开,一个影子被扔了出来,而在窗户之后,一张熟悉而冷淡的脸蹙眉看着他,“江少爷,你愣着干什么?”
“怎么是你?”江祺先是一惊,被扔在地上的是他的小厮,被他派出去打探消息,这才出去了没多久,就被人扔了回来,吓得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小动作被家里人发现了。
可是见到窗户后的人,他又高兴起来,赶紧跑进屋中,庆幸自己心烦意乱让下人们都走了,所以没人看见,“……你们没事吧?”
“咦,这是?”
屋内却不止织玉一人,白发老人精神矍铄,轻抚胡须好奇地打量着他,闻言呵呵一笑:“江少爷不必在意,老夫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夫。”
江祺将信将疑,看织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也知道现在时间紧迫,便不再多想。
织玉看着他,轻抿嘴唇漾起一个浅笑:“其实你是想问秋夕有没有事吧。”
江少爷对秋夕的关心在意她一直看在眼里,心里并不觉得讨厌,反而对两人终究道不同有些许遗憾。
自从春风楼那一遭后,江祺知道眼前的人武功是实打实的厉害,不仅收起了轻慢之心,还对她有点儿发怵,乍见她的笑颜,觉得惊讶的同时畏缩也少了一些。
“怎么会,本少爷可是真心拿谢公子当朋友的,当然也很关心他。”江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想到如今不明朗的态势,又正色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怎么四方馆被围起来了,我听说是你们拿走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听着他的疑惑,织玉不禁回想起了四方馆前的样子,四方馆外面的守卫又多了一倍不止,且这一次,他们不止是在外面守卫,有一个四方馆中的仆妇外出采买,出去时盘问了一番,进来时买的东西太多,叫外面的人帮忙拿进去,守卫却不肯放,同他理论,便将兵器一震,一副恐吓之意。
那时她装作不经意地与周围的行人打听情况,行人也都不知,只说傍晚时忽然就来了这许多人,不让人进也不让人出,唯一知道的是,他们说的是奉了二皇子的命令。
谢砚还真是没有说错。
织玉拿出谢砚写的信来,那信被叠的整整齐齐,装在没有封口的信封之中。
这一路上,她从未打开过这封信件,有许多次手指已经碰到信纸,又猛地将其塞回去,并非不好奇,而是想到自己有机会彻底与这些事情做个了断,便不想再徒增烦恼。
原来二皇子找的是这个借口,织玉若有所思,将贺礼丢失的罪名安在谢砚头上,不愧是兄弟俩,倒是想一块儿去了。
不过他也和大皇子一样,就是不肯直说贺礼究竟是什么,太过含糊之下,便留下了许多漏洞。
那这信中,多半也是与贺礼相关了。
凭谢砚的多智近妖,要利用这些漏洞脱困,简直再容易不过了。
织玉略放心了些,将信封交到江少爷手上,“这是公子让我给你的,他说你看了信上的内容就会明白该怎么做。”
江祺连忙拿出信纸,正要展开一读,忽听织玉又道:“江少爷,保重。”
他愣了一下:“你要回去了吗?”
不管谢砚是想要他做什么,要是织玉也在,他总会安心一些,所以还想再挽留,但织玉却笑着说:“不,我要走了,我们以后应该都不会再见面了。”
江祺这下彻底愣住,难怪他总觉得她今天的笑容有些不同寻常,原来那里面饱含的是如释重负的轻松,他连忙又问:“什么意思?你不跟他一起回南边?”
一眨眼,织玉飘忽的身影已经没入黑暗之中,连那白发老人也被她一并带走,她最后的话飘进他的耳朵:“就是你想的那样。”
我想的那样?江祺茫然地看向外面,一瞬间脑补了一出始乱终弃一刀两断的戏码,可又觉得不像,胡思乱想在看到信上的内容之后终于被抛开,脸色一下子变得沉重。
织玉却不知道他脑袋里已经上演了一场大戏,那么说纯粹是没想好怎么解释,随口糊弄罢了。
她原先以为还要费一番周折才能将信交出去,没曾想江祺的父亲只是个普通的文官,府上也普通得很,轻易便达成了目的。
一出了江府,看着暗淡的天色,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终于一身轻松了吗?
“哎呦喂,丫头,老夫被你拎来拎去,骨头都要散架了。”
身后的抱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织玉无奈地回头,她怎么忘了,这还有个大麻烦。
“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可有值得投奔的人?”
李大夫敏锐地眯起眼:“你要离开魏都了?”
织玉默认。
李大夫抚着胡须叹息说:“哪有打算可言,不过是浪迹天涯罢了,你可别小看老夫,老夫年轻的时候,那也是叫人闻风丧胆的角色。倒是你,被背地里那些人盯上了,就算走了也多半不得安生,才该早做打算。”
织玉再度拿出竹筒,指腹摩挲着凸起的竹节,她虽然暂时看不透画卷中所隐藏的秘密,但也知道当初在林城能引得多方觊觎,必然非同寻常,绝非她一个想远离喧嚣的暗卫能掌控。
“或许最好的办法,是将它交给某个人……”
她的低语引起李大夫的警觉,“莫非你要将它交给谢砚?”
织玉眼神一冷,抬眼看向他,警惕之心顿生,她没有说话,李大夫被她盯得一激灵,赶忙解释道:“你跟江少爷说话的时候可没避着我,我猜到你是那个前些天揍了北狄人的女护卫了。”
“是又如何?”
“可使不得。”李大夫连连摆手,“你该知道南齐的情况,把这玩意给谢砚,只怕他有命拿没命破解。”
织玉明白他的意思,齐朝如今完全在晋王世子的掌控之下,织玉虽然未曾与他打过交道,但从众人口中也不难拼凑出一个大权在握的冷酷形象。
“他应该对此无意。”织玉沉吟道。
李大夫一脸的不相信,“怎么可能,这么重要的东西——”话说到一半,他猛地闭上嘴,表情懊恼不已。
织玉却了然地看着他,一直以来的猜测成了真。
“你知道这是什么。”
一个普通的大夫,怎么会明知道医馆中其他人都是别国的细作而安之若素,甚至十分了解暗道的机关,又怎么能知道竹筒中的画卷是什么。
李大夫沉默不语,织玉冷笑一声,转身便要离去,没走两步,李大夫连忙跑过来拦在她的面前,咬咬牙道:“好吧,老夫就跟你说实话吧,我那友人曾经无意中对我透露了画中的玄机,老夫不告诉你,是为了你好,有时候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仅此而已?
织玉自然不会相信,不过对于画中的玄机,她倒是很感兴趣,于是停止了脚步,转头道:“这究竟是什么画?”
李大夫左右看了看,“这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另找个地方说吧。”
正在这时,提醒宵禁的梆声传来,织玉一想也是,沿着青石板路走到一间小客栈,扔给掌柜一锭碎银,寻了两个清静的房间。
确认没人跟踪也没人偷听,李大夫这缓缓道来:“魏朝和北狄的恩怨你应当有所耳闻,自从几年前成将军接连打了胜仗振了魏朝军威,皇帝老儿便飘了,自认为北狄并无威胁,转而将野心放到了齐朝和彦朝。但连年征战早令魏朝国库大空,百姓也不堪税赋。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进言,可以祸水东引,用北狄的军队打头阵,让北狄和齐彦打个鱼死网破,魏朝正好坐收渔利。魏皇派遣使者与北狄相谈此事,北狄同意了,但他们也不是傻子,他们的条件是获胜之后,要北方十二城归于北狄。”
“北方十二城?”
李大夫伸出手,织玉想了一下,将竹筒中的画卷抽出交给他,李大夫展开画卷,指着画卷上方一点,“此乃拥岭关,是北方第一大关,一向是阻隔外族入侵的有力屏障,往下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沃野。”
粗糙如树枝的手指在画卷上画出一个圈。
“这就是北方十二城的范围。”
织玉垂眸凝神看着画卷,她便是再迟钝,此刻也明白了李大夫的意思,若是北方十二城落入北狄手中,北狄南下便是一马平川。
想到此处,她的脸色变白了一些,声音仿佛沁在冰水之中,“魏朝将是首当其冲的那一个,他们难道不怕——”
“老夫也说过了,朝堂上那几个早昏了头,早就看不见眼前的威胁了,他们自然想的是到时候再反悔,反正不过是区区北狄。”
简直愚蠢。
织玉柳眉深蹙,便是路边垂髫小儿也知道不可与虎谋皮的道理,魏朝皇室竟刚愎自用到此等地步。
李大夫很是满意她的反应,继续说道:“这幅画,是北狄提出的要求,乃是魏朝的山河图,其中也囊括了部分齐朝和彦朝的疆域,另外还有一幅北方十二城的布防图,听说由另一人作画,已经在三个月前呈到大皇子府中,将借着皇帝老儿寿宴的时机交与北狄,借此达成交易。”
织玉眉头一动,忽然明白过来,大皇子丢的贺礼,正是这两幅画,但其中却有一点不明,“这山河图一直在我手中,魏皇如何能与北狄交易?”
“自然是交了幅假图上去。”
“是你出的主意?”
“我哪……”刚说了两个字,李大夫忽然开始不自在地咳嗽起来,咳了几声,又才语速稍快地肯定道,“是我。”
他轻拍胸脯,心有余悸地看向地面,差点儿说漏嘴了,好在眼前的女子似乎没有注意到,不再多问,而是推开窗户,看着皇宫的方向,不知在想着什么。
“这幅画……”少顷,她杏眼轻转,说出的话却让他额头上好不容易干掉的汗又冒了出来,“你原本打算给齐朝晋王世子。”
李大夫张了张嘴,喉咙里却像被什么堵住了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骇得退后了一步,实在想不明白她是如何知道的。
很快,织玉为他解了惑,“我在林城拿到那泥人之后,曾遭遇追杀,后来得知是齐朝之人,你一个民间大夫,怎么能知道如此多的皇室密辛,思来想去,与这件事最有关联又最有可能做到这个地步的,只有齐朝晋王世子。”
不等他做出反应,织玉已经推开窗户,纤细的双腿跃上窗台,在风中留下一句好好待着,便隐入了黑暗之中。
风声自耳边滑过,街上巡逻的卫兵完全无法阻挡织玉分毫,她悄无声息地来到四方馆外,发现四方馆外围着的士兵又比白天多了一倍,直将四方馆围了个水泄不通,即使是她也得见机行事。
前几日在皇宫中,还有今日魏朝二皇子态度忽然的转变,不由得让她想到,大皇子丢了寿礼一事,有谢砚的手笔,她是曾经见识过他的手段的,知道他能做到。
可是就算他再多智谋,双拳难敌四手,如何能够从四方馆中脱身?
原来她不知道背后的故事,尚可淡然处之,想着魏朝二皇子不会轻易对齐朝使臣动手,现在看来,哪怕是现在两军开战都不无可能。
织玉将手摸向腰间,凸起的竹节在指腹的摩挲下沙沙作响,这个烫手的山芋,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许他会有办法?
夜已深了,织玉略带迷茫的眼神看向笼罩在黑暗中的四方馆,士兵手中举着的火把并不能照亮那片寂静。
在外围转了一圈之后,她终于找到了一处防守相对薄弱的地方,正要进去,黑夜之中,却有另一人抢了先,率先飞了进去。
织玉愣了一下,连忙跟上,对方武功不在自己之下,却不知是敌是友,她不敢跟的太近,见对方的路线似乎有些眼熟,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这个方向,是齐朝使团的居所。
织玉向四周看了看,四方馆中一派安静,连平时偶尔走动的仆人也不见了,她跳上其中一座阁楼,将纤细的身形隐藏在楼顶的阴影之中。
从此处不仅可以观察到居所的全貌,也能防范从外面而来的敌人,是她无意中发现的好地方。
只见那人果然在使团所居的小楼下停了下来,沿着回廊几番跳跃,走近了阁楼后的小花园中,那个地方织玉再熟悉不过,谢砚曾在此地与她和栾辙交谈。
分明发生在不久之前,如今想来却恍如隔世,织玉失神片刻,再回过神来时,那人已经双手抱拳单膝跪下,在他的身前,一个人半隐在阴影之中。
不需要看到另一个人的样貌,织玉知道,那是谢砚。
此人是他的手下?
织玉垂眸思索,忽然,一道无形的杀气如利箭般射来,她向右躲去,一柄短刀深深插入她方才的藏身之地,而先前那人,已如鬼魅一般掠至身前,手中古怪的武器招招致命。
两人迅速过了数招,织玉抓住他的破绽,自楼顶跃下,向四方馆外而去。
月色之中,隐于阴影中的身影走了出来,皎洁的月光照在他的脸上,镀上一层莹白的光泽,清俊的脸庞好像想到了什么,浮现出一丝不悦。
“属下无能,将贼人放跑了。”
“无妨。”那丝不悦很快烟消云散,仿佛从未存在过一样,他云淡风轻地说,“不是什么贼人,回去回话,他的意思我明白了。”
薄云笼罩月影。
李大夫在客栈房间中走来走去,两只起皱的手紧握在胸前,口中念念有词,闪烁的眼神显示出他的不安。
房间的窗户开着,可以望见逐渐熄灭的万家灯火,他却不敢去看,也不敢去将窗户合上,黑夜总是能无限放大人的恐惧。
也不知过了多久,睡意渐起之时,窗户忽然吱呀一声,他如惊弓之鸟向后跃起,险些撞到桌角,当看清进来的人时,这才放下心来。
“唉,你怎么说走就走,留老夫一个人……”他不禁抱怨道,抱怨道一半又停住了。
眼前的女子眼中半点笑意也没有,昏黄的烛火也遮不住她脸色的苍白,他起先以为她是受伤了,可是灵敏的鼻子一点儿血气也没嗅到,再观对方不似白日坚定的犹疑惊惶目光,满腹狐疑地叹了口气。
“你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织玉生硬地否认道,却也没掩饰自己的异样。
李大夫识趣地闭了嘴,看着她向门口移动,终忍不住叫道:“我们什么时候离开魏都?”
织玉背对着他,手放在门上,停顿了片刻,“我还有些事情,暂时不会离开魏都了,你若是想走,便自个儿走吧。”
李大夫顿时慌了,“老夫一个人哪行——”
织玉打断他,回身望向他,黑白分明的眼珠中满是不信,她语带讽意,“你既然都可以和齐朝晋王世子搭上线,岂会没有方法安然无恙地离开魏都。”
李大夫又忍不住叹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今个儿总是在叹气,想了一想,郑重其事道:“丫头,你或许会觉得我居心不良,但是听我一句劝,别将那地图带在身上,这是祸害啊。”
说话间,织玉已经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