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宋府格外忙碌起来,四处挂着红绸贴着囍字,等到迎亲的队伍跨越大半个月鹿到了宋府门口,盖着红盖头的宋晏雪被扶上了马车,忙碌才暂告一段落。
宋晏舟满脸惆怅地目送着马车远去,伤感还没收好,又要坐上自家的车,赶往温府参加婚宴,今日的温府各方云集,怠慢不得。
为了不与迎亲的队伍撞上,他乘坐的马车绕了个远路,原本正好可以趁此时间稍事休息,可是宋老爷的一句吩咐,顿时让他如坐针毡。
“你和谢公子他们一起过去。”
车厢的空间明明很大,只坐了三个人,却像挤满了人一样,让人呼吸都有些不畅。
宋晏舟看着一左一右的两个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织玉扭头看着窗外,心情比宋晏舟好不了多少。
昨晚她连行李都收拾好了,又想到和宋晏雪的约定,临时变卦却不太好,这才又留了下来。
但留下来的结果就是,她又不得不面对谢砚,经过了昨天那一遭,两人心情都不太愉快,见了面也什么都不说,她倒乐得如此,前提是,没有看见谢砚唇角那个很小但是很显眼的伤口。
他就不知道遮一下吗?织玉气结,很想跳下马车自己过去,要不是今天嘉乐长公主夫妇和徐明硕要来,温家增派了许多人手护卫,她倒真可以试试偷偷潜进去。
宋晏舟纵使再能言善辩,也做不到对着明显吵架中的两人说说笑笑,干脆也沉默了一路,当终于到温家时,就连温家迎接的人也能感觉到这古怪的氛围,忍不住小声询问了宋晏舟两句。
宋晏舟按照之前准备好的说辞,低声为难道:“他们是宋家的远房表亲,也想来凑凑热闹,我们也不好拒绝,你们只需将他们安排在角落里就行,无需太过在意。至于这什么情况嘛,夫妻吵架而已,不用理会。”
温家迎接的人听完,恍然大悟,心中鄙夷道:原来是来打秋风的穷亲戚,这种时候吵架还不遮掩,真是不知礼数。
宋晏舟自然是在主桌,他与两人道别,一溜烟儿跑远了,温家的人依照吩咐,将两人引到最外围角落的一桌。
月鹿民风开放,男女同席,织玉不情不愿地挨着谢砚坐下,两人甫一入座,就吸引了其他人的目光,他们都没有以真容示人,但不俗的气质却是藏也藏不住。
有人打听他们的身份,有人闲得无聊热情地攀谈,都被谢砚一一挡了回去,没说几句,众人就对他的身份深信不疑,甚至有人为他们抱不平,认为他们应该坐到前头去。
谢砚只说此处也是个好地方,能结识一群热情和善的朋友,比在前面客套来客套去要更自在,其他人不管心里本来是怎么想的,听到他这么说心里都感到熨帖,纷纷点头称是,于是气氛更加热烈。
织玉沉默地听着他们的对话,再次感叹谢砚在这种场合总是能如鱼得水,而且完全让人看不出来他的身份是假的,要不是自己知道真相,也要和别人一样,以为他真的是一个来凑热闹的宋家远亲了。
由此,她不禁想到,他给自己所展现出来的,其中又包含了多少谎言呢?
***
迎亲的队伍又跨过大半个月鹿到达温府,婚宴正式开始,经过一系列繁琐却让人乐在其中的过程,宋晏雪终于在喜娘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她步履沉稳,虽然被盖头遮住了视线,仪态却大方从容,身上的嫁衣是织玉曾经见过的那一件,只是肩膀处不甚完美的刺绣被改了线,变得再无瑕疵。
那时织玉便觉得这身嫁衣很适合她,今天这喜庆的氛围一衬,更加如此了。
新郎新娘向长辈敬了茶,又拜过天地,新娘被送入洞房,新郎则留下来继续应酬,礼节既成,中间没有出什么差错,大家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开始专注于吃喝玩乐。
织玉从没见过如此热闹的温府,一时有些恍惚,她的目光越过推杯换盏的宾客,遥遥落在最前方。
在场最肃穆,众人的笑容最小心翼翼的地方。
徐明硕神情冷傲,刚刚温老夫人还在时,他脸上尚且有些笑容,温老夫人一走,立刻冷了张脸,吓得旁边的人也不敢大声说笑。
不过,这显然不包括嘉乐长公主和陶驸马,两人频频耳语浅笑,看起来感情很好。
嘉乐长公主年逾四十,但是保养得当,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珠钗鸾裙,雍容华贵,陶驸马则看着十分年轻,面白削瘦,正如傅粉何郎。
都知道两边不和,一开始席上众人还有些担忧,后来徐明硕坐了一会儿,也不知是不是实在受不了了,干脆离了席,说要去找温老夫人说说话。
他一走,此间身份最高的,只剩了嘉乐长公主和陶驸马,两人言笑晏晏,毫无传闻中的跋扈。
谢砚只喝了两杯便作醉酒状,别人调侃他酒量不行,他也笑着应下,说未免自己失态,打算往花园去,醒一醒酒。
有人喝多了,大着舌头说道:“这怎么能行,你、该不是不屑跟我们喝吧,快、快再满上。”
可算有人出来不按照他的心意行事了,织玉忍不住弯了弯嘴角,斜眼看他会如何应对。
谢砚看起来有些难为情,这样的表情出现在他脸上可真是少见,织玉更加好奇了,结果他张了张口,似乎要说什么之前,忽然转头看向了她。
织玉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笑容一下子僵住。
谢砚又看向那人:“并非在下不愿,实在是……咳,内子不许,先前便是因为饮酒闹了矛盾,到现在都不肯理在下。”
众人心领神会,原来是惧内,再一看织玉冷着一张脸,确实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就连那个喝多了的人,也仿佛被她镇住了,没再继续为难。
谢砚成功从席间离开,顺带将织玉也拉走。
觥筹交错的场面被甩在身后,织玉一直忍耐着,当他们走到了温府的花园之中时,见四下无人,终于挣开了他的手。
“你怎么又拿我当借口?”织玉回头看了一眼,花园之中假山林立,小桥流水,花木相映,是个清幽静谧之所,看不见席上的众人,但她仿佛能够听到众人的调侃声。
热闹果然不能随便看,尤其是他的热闹,一定会被他也拖下水。
“因为好用,你看一说出去,他们立刻就相信了。”谢砚漫不经心地说道。
这是两人今天第一次对话,比预想中的要平和一点,也许是因为他们各自另有要事,倒也顾不上延续昨晚的矛盾了。
旁边是一湾清泉,泉水簌簌,微风拂过,驱散了夏日的炎热,假山之间,云雾缭绕。
谢砚沿着假山之间的道路向花园中央走去,走了两步,发现织玉还站在原地,长眸看过来,“你这么放心我一个人?不怕我迷路了?”
“那不是正好。”织玉小声嘟囔道,到底还是走了过去,温家的花园很大,的确容易迷路,不过她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因为这个花园中有很多秘密。
“嗯?阿玉你刚刚说了什么?”谢砚问道,忽然折返回去,走到她面前。
“你叫我什么?”织玉立刻顿住,他和她现在的距离,有点太近了,可是她现在已经顾不上了,满心都是他的称呼,从前在魏朝皇宫中做戏时,他也这么唤过,但此时周围并无其他人。
“阿玉。”谢砚又上前了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被再一次缩短,呼吸声清晰可闻,他低头看着她微颤的长睫,“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织玉轻咬下唇,周围日光极盛,短暂的失神后,她赶紧摇头,“快走吧,一会儿人该多起来了。”
而且,他们靠的实在太近了,近得让她感觉到了危险。
这话确实没有说错,席上正源源不断有宾客往这边来,也许只是想稍微休息一会儿,也许是另有目的,终归是渐渐打破了这份静谧。
谢砚却没这么好糊弄,他看着她的眼睛,忽然笑了,“你该不会是怕我在这里做什么吧?”
心思被拆穿,织玉的脸一下子红了。
“我本来没有这个想法,但是你想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织玉震惊不已,他竟然还摆出一副勉为其难答应的表情,这也太……太不要脸了,她忍不住怀疑,我究竟喜欢他什么。
“不,我不想。”她一下蹦出老远去了。
谢砚哼了一声,唇角上扬,似乎还想说些什么,视线忽然越过她的肩膀看向她的身后,笑容也渐渐没有了,“有人找你。”
织玉也听到了从身后传来的脚步声,只当是别的客人,听他这不对劲的语气,才回头一看,来人身姿俊秀,温润如玉,却是许久未见的温如禅。
他一步一步地走近,克制又惊喜地说道:“织玉,真的是你。”
温如禅原本没有注意到角落上的两人,他的堂兄大婚,他这个堂弟也是众人争相追捧的对象,疲于应付之际,他想到花园中躲避一会儿,却正好看见谢砚和织玉离席的身影。
虽然瞧不见正脸,他还是一眼认出了织玉,连忙摆脱热情的宾客,走了过来。
上一次的交谈不算愉快,比起谢砚,织玉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温如禅,可是她忽然发现谢砚竟然径直走进了一旁的小道之中,转了几个弯,身影很快消失在花木之中。
这是在给他们单独说话的机会?
她不得不继续面对温如禅,正犹豫着该说什么之时,温如禅继续说道:“我很担心你,花灯节那天晚上,我看到你在桥上……”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出现了明显的黯然,声音停顿了一下又道:“霍芝茵已经跟我说了,你收下了耳坠,你放心,这一次,我会直接去请求祖母出面,父亲母亲那边不会再是问题。”
“什么?”织玉惊讶不已,我收下了耳坠?那不是当时霍芝茵硬塞过来的吗,中间出了什么误会吗?
这下她是真的慌了起来,摸向怀中,她早就想好了,再见到温如禅,要将耳坠还给他,“公子,您误会了,我是打算将它还给你。”
怀中放耳坠的地方,果然有个同样形状的东西,织玉一拿出来,却傻了眼,红色的相思子在空中晃晃悠悠,仿佛是在嘲笑她的手忙脚乱,她这时终于想起,另一对红色的耳坠,掉在了谢砚的房间中。
要么被打扫的人扫走了,要么在谢砚那里,而这一对耳坠,是她触景伤情之后,放在身上的。
“这是你自己买的吗,很好看。”温如禅不明所以,只看到织玉的神色骤然变得窘迫,于是善解人意地安慰道。
可惜他的这句话一点儿也没安慰到织玉,反而让她脸色更白,心怦怦直跳,心里涌现出了一阵难以言喻的滋味。
直到此时,她终于明白过来,难道昨晚,谢砚是因为见到了极其相似的两对耳坠,以为自己说最喜欢这对耳坠是因为另一对的缘故?
他是……吃醋了?
宋晏舟满脸惆怅地目送着马车远去,伤感还没收好,又要坐上自家的车,赶往温府参加婚宴,今日的温府各方云集,怠慢不得。
为了不与迎亲的队伍撞上,他乘坐的马车绕了个远路,原本正好可以趁此时间稍事休息,可是宋老爷的一句吩咐,顿时让他如坐针毡。
“你和谢公子他们一起过去。”
车厢的空间明明很大,只坐了三个人,却像挤满了人一样,让人呼吸都有些不畅。
宋晏舟看着一左一右的两个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织玉扭头看着窗外,心情比宋晏舟好不了多少。
昨晚她连行李都收拾好了,又想到和宋晏雪的约定,临时变卦却不太好,这才又留了下来。
但留下来的结果就是,她又不得不面对谢砚,经过了昨天那一遭,两人心情都不太愉快,见了面也什么都不说,她倒乐得如此,前提是,没有看见谢砚唇角那个很小但是很显眼的伤口。
他就不知道遮一下吗?织玉气结,很想跳下马车自己过去,要不是今天嘉乐长公主夫妇和徐明硕要来,温家增派了许多人手护卫,她倒真可以试试偷偷潜进去。
宋晏舟纵使再能言善辩,也做不到对着明显吵架中的两人说说笑笑,干脆也沉默了一路,当终于到温家时,就连温家迎接的人也能感觉到这古怪的氛围,忍不住小声询问了宋晏舟两句。
宋晏舟按照之前准备好的说辞,低声为难道:“他们是宋家的远房表亲,也想来凑凑热闹,我们也不好拒绝,你们只需将他们安排在角落里就行,无需太过在意。至于这什么情况嘛,夫妻吵架而已,不用理会。”
温家迎接的人听完,恍然大悟,心中鄙夷道:原来是来打秋风的穷亲戚,这种时候吵架还不遮掩,真是不知礼数。
宋晏舟自然是在主桌,他与两人道别,一溜烟儿跑远了,温家的人依照吩咐,将两人引到最外围角落的一桌。
月鹿民风开放,男女同席,织玉不情不愿地挨着谢砚坐下,两人甫一入座,就吸引了其他人的目光,他们都没有以真容示人,但不俗的气质却是藏也藏不住。
有人打听他们的身份,有人闲得无聊热情地攀谈,都被谢砚一一挡了回去,没说几句,众人就对他的身份深信不疑,甚至有人为他们抱不平,认为他们应该坐到前头去。
谢砚只说此处也是个好地方,能结识一群热情和善的朋友,比在前面客套来客套去要更自在,其他人不管心里本来是怎么想的,听到他这么说心里都感到熨帖,纷纷点头称是,于是气氛更加热烈。
织玉沉默地听着他们的对话,再次感叹谢砚在这种场合总是能如鱼得水,而且完全让人看不出来他的身份是假的,要不是自己知道真相,也要和别人一样,以为他真的是一个来凑热闹的宋家远亲了。
由此,她不禁想到,他给自己所展现出来的,其中又包含了多少谎言呢?
***
迎亲的队伍又跨过大半个月鹿到达温府,婚宴正式开始,经过一系列繁琐却让人乐在其中的过程,宋晏雪终于在喜娘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她步履沉稳,虽然被盖头遮住了视线,仪态却大方从容,身上的嫁衣是织玉曾经见过的那一件,只是肩膀处不甚完美的刺绣被改了线,变得再无瑕疵。
那时织玉便觉得这身嫁衣很适合她,今天这喜庆的氛围一衬,更加如此了。
新郎新娘向长辈敬了茶,又拜过天地,新娘被送入洞房,新郎则留下来继续应酬,礼节既成,中间没有出什么差错,大家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开始专注于吃喝玩乐。
织玉从没见过如此热闹的温府,一时有些恍惚,她的目光越过推杯换盏的宾客,遥遥落在最前方。
在场最肃穆,众人的笑容最小心翼翼的地方。
徐明硕神情冷傲,刚刚温老夫人还在时,他脸上尚且有些笑容,温老夫人一走,立刻冷了张脸,吓得旁边的人也不敢大声说笑。
不过,这显然不包括嘉乐长公主和陶驸马,两人频频耳语浅笑,看起来感情很好。
嘉乐长公主年逾四十,但是保养得当,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珠钗鸾裙,雍容华贵,陶驸马则看着十分年轻,面白削瘦,正如傅粉何郎。
都知道两边不和,一开始席上众人还有些担忧,后来徐明硕坐了一会儿,也不知是不是实在受不了了,干脆离了席,说要去找温老夫人说说话。
他一走,此间身份最高的,只剩了嘉乐长公主和陶驸马,两人言笑晏晏,毫无传闻中的跋扈。
谢砚只喝了两杯便作醉酒状,别人调侃他酒量不行,他也笑着应下,说未免自己失态,打算往花园去,醒一醒酒。
有人喝多了,大着舌头说道:“这怎么能行,你、该不是不屑跟我们喝吧,快、快再满上。”
可算有人出来不按照他的心意行事了,织玉忍不住弯了弯嘴角,斜眼看他会如何应对。
谢砚看起来有些难为情,这样的表情出现在他脸上可真是少见,织玉更加好奇了,结果他张了张口,似乎要说什么之前,忽然转头看向了她。
织玉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笑容一下子僵住。
谢砚又看向那人:“并非在下不愿,实在是……咳,内子不许,先前便是因为饮酒闹了矛盾,到现在都不肯理在下。”
众人心领神会,原来是惧内,再一看织玉冷着一张脸,确实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就连那个喝多了的人,也仿佛被她镇住了,没再继续为难。
谢砚成功从席间离开,顺带将织玉也拉走。
觥筹交错的场面被甩在身后,织玉一直忍耐着,当他们走到了温府的花园之中时,见四下无人,终于挣开了他的手。
“你怎么又拿我当借口?”织玉回头看了一眼,花园之中假山林立,小桥流水,花木相映,是个清幽静谧之所,看不见席上的众人,但她仿佛能够听到众人的调侃声。
热闹果然不能随便看,尤其是他的热闹,一定会被他也拖下水。
“因为好用,你看一说出去,他们立刻就相信了。”谢砚漫不经心地说道。
这是两人今天第一次对话,比预想中的要平和一点,也许是因为他们各自另有要事,倒也顾不上延续昨晚的矛盾了。
旁边是一湾清泉,泉水簌簌,微风拂过,驱散了夏日的炎热,假山之间,云雾缭绕。
谢砚沿着假山之间的道路向花园中央走去,走了两步,发现织玉还站在原地,长眸看过来,“你这么放心我一个人?不怕我迷路了?”
“那不是正好。”织玉小声嘟囔道,到底还是走了过去,温家的花园很大,的确容易迷路,不过她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因为这个花园中有很多秘密。
“嗯?阿玉你刚刚说了什么?”谢砚问道,忽然折返回去,走到她面前。
“你叫我什么?”织玉立刻顿住,他和她现在的距离,有点太近了,可是她现在已经顾不上了,满心都是他的称呼,从前在魏朝皇宫中做戏时,他也这么唤过,但此时周围并无其他人。
“阿玉。”谢砚又上前了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被再一次缩短,呼吸声清晰可闻,他低头看着她微颤的长睫,“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织玉轻咬下唇,周围日光极盛,短暂的失神后,她赶紧摇头,“快走吧,一会儿人该多起来了。”
而且,他们靠的实在太近了,近得让她感觉到了危险。
这话确实没有说错,席上正源源不断有宾客往这边来,也许只是想稍微休息一会儿,也许是另有目的,终归是渐渐打破了这份静谧。
谢砚却没这么好糊弄,他看着她的眼睛,忽然笑了,“你该不会是怕我在这里做什么吧?”
心思被拆穿,织玉的脸一下子红了。
“我本来没有这个想法,但是你想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织玉震惊不已,他竟然还摆出一副勉为其难答应的表情,这也太……太不要脸了,她忍不住怀疑,我究竟喜欢他什么。
“不,我不想。”她一下蹦出老远去了。
谢砚哼了一声,唇角上扬,似乎还想说些什么,视线忽然越过她的肩膀看向她的身后,笑容也渐渐没有了,“有人找你。”
织玉也听到了从身后传来的脚步声,只当是别的客人,听他这不对劲的语气,才回头一看,来人身姿俊秀,温润如玉,却是许久未见的温如禅。
他一步一步地走近,克制又惊喜地说道:“织玉,真的是你。”
温如禅原本没有注意到角落上的两人,他的堂兄大婚,他这个堂弟也是众人争相追捧的对象,疲于应付之际,他想到花园中躲避一会儿,却正好看见谢砚和织玉离席的身影。
虽然瞧不见正脸,他还是一眼认出了织玉,连忙摆脱热情的宾客,走了过来。
上一次的交谈不算愉快,比起谢砚,织玉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温如禅,可是她忽然发现谢砚竟然径直走进了一旁的小道之中,转了几个弯,身影很快消失在花木之中。
这是在给他们单独说话的机会?
她不得不继续面对温如禅,正犹豫着该说什么之时,温如禅继续说道:“我很担心你,花灯节那天晚上,我看到你在桥上……”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出现了明显的黯然,声音停顿了一下又道:“霍芝茵已经跟我说了,你收下了耳坠,你放心,这一次,我会直接去请求祖母出面,父亲母亲那边不会再是问题。”
“什么?”织玉惊讶不已,我收下了耳坠?那不是当时霍芝茵硬塞过来的吗,中间出了什么误会吗?
这下她是真的慌了起来,摸向怀中,她早就想好了,再见到温如禅,要将耳坠还给他,“公子,您误会了,我是打算将它还给你。”
怀中放耳坠的地方,果然有个同样形状的东西,织玉一拿出来,却傻了眼,红色的相思子在空中晃晃悠悠,仿佛是在嘲笑她的手忙脚乱,她这时终于想起,另一对红色的耳坠,掉在了谢砚的房间中。
要么被打扫的人扫走了,要么在谢砚那里,而这一对耳坠,是她触景伤情之后,放在身上的。
“这是你自己买的吗,很好看。”温如禅不明所以,只看到织玉的神色骤然变得窘迫,于是善解人意地安慰道。
可惜他的这句话一点儿也没安慰到织玉,反而让她脸色更白,心怦怦直跳,心里涌现出了一阵难以言喻的滋味。
直到此时,她终于明白过来,难道昨晚,谢砚是因为见到了极其相似的两对耳坠,以为自己说最喜欢这对耳坠是因为另一对的缘故?
他是……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