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萧洛漪见完面后,织玉又回到了宋府,心中思索着萧洛漪的话,不知不觉到了晚上。
宋府之中安静异常,秦昀不在,栾辙也不知去了何处,她推开门,庭院中一个人也没有,夜晚的寂静笼罩着一切,在夏夜带来了一丝孤凉。
门槛之外,小小的黑猫靠着蜷作一团,若不是那双碧绿的眼睛一闪一闪,就与夜色完全融为一体了。
怎么把它给忘了。
织玉和名叫小白的黑猫对视,当初看它可怜,再加上自己为了克服怕猫的弱点将它留下,如今却不好处理了。
她有预感,很快她就会离开月鹿。
带上它?一路奔波恐怕照顾不好。
把它留在宋家?不是又把它给推进火坑。
织玉犹豫了许久,最终蹲下伸出手想将它抱起来,谁料小黑猫一点儿也不领情,灵巧地一闪,躲出去老远,又冲着她叫了两声,仿佛在得意。
织玉轻笑着摇了摇头,正要站起身,黑暗中响起的脚步声止住了她的动作。
这个时候,会是谁呢?难道——
小黑猫朝着声音响起的方向跑过去,没入黑暗之中,很快,几日不见的身影从黑暗中走出来,小黑猫乖巧地被他抱在怀中。
他和早上分别时别无二致。
两人静静地对视了片刻,织玉慌忙起身,原来庭院中一个人也没有是因为他回来了。
“这么晚了还不休息?”秦昀抚摸着小黑猫顺滑的毛皮问道。
织玉愣了愣神,自从她将这只小黑猫要了过来之后,宋府不敢再怠慢,将它养得越来越胖,可是它心里却完全没有自己这个恩人,只一心往他身边蹭,看得她又好气又好笑。
很久没有得到织玉的回应,秦昀看过去,只见她出神地盯着小黑猫,于是轻轻地拍了一下小黑猫的头,小黑猫便从他身上跳了下去,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与此同时,秦昀拉着织玉走进了她的房间里,看到桌上放着一个打包好的包袱。
“怎么想着收拾东西了?”秦昀又问。
织玉伸手想把包袱拿开,来来回回间,包袱变得散乱起来,兔子面具就像终于挣脱了束缚一样,露出了一角。
即使只是一角,两人怎么会不知道那是什么,刹那,那一晚的记忆又涌现,各种滋味在心头蔓延。
秦昀将兔子面具拿了出来,指腹抚摸着上面的花纹,而后又拿到织玉面前比划了一番,轻声笑道:“果然是一模一样的表情。”
织玉不禁看了一眼面具,面具上的兔子嘴角上翘一副笑脸,和自己现在的表情没有半点相似,心里既疑惑又沉重,她只能勉强笑了笑。
斟酌许久,才道:“我明天要去温府一趟。”
“怎么了?”秦昀放开她的手,坐到了桌边,一只手臂搭在桌上,正靠着她的包袱,他的语气平静,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织玉没有看他,垂眸道:“我本来就是温家的暗卫,这次没能找到刺客,应该回去请罪。”这些当然只是借口,真实的原因她无法开口。
秦昀并不相信这番说辞,“区区温家而已,我有的是办法助你脱困。”
“我不想你帮我。”织玉轻轻摇头。
“为什么?”大概是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回答,秦昀的话语中多了一份惊讶,他眼眸微动,虽然织玉低着头,可是从他的角度,依然能将她脸上的神情看着一清二楚,“不必担心,做到这么一件小事,并不会为难我。”
“不是。”织玉急切地打断了他。
“那是因为什么?”秦昀看着她,将她脸上的犹豫尽收眼底,她在顾及什么。
织玉能够感受到那避无可避的目光,视线再度落到那张兔子面具上,一咬牙,便也不再隐瞒,“这是我自己的事,我不想再欠你的情。”
聪慧如秦昀,如何听不出她的言外之意,笑容渐渐淡了,“是不想再欠我的情,还是不想跟我在一起?”
前晚她主动吻了他,怎会不想和他在一起,然而此时霍芝茵白天的话又冒了出来,她叹息了一声,“跟你在一起就要去齐都,陷入另一个无止尽的漩涡中,这不是我想要的。”
她这么努力地摆脱温家,不就是为了远离这些腥风血雨吗?
秦昀一时没有说话,在沉默之中,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几声鸟鸣打破了寂静。
这个时候,怎么会突兀出现鸟鸣。
沉浸在压抑的氛围中的两人没有细想。
直到一个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身影出现在窗边的树上,透过树叶之间的缝隙和半开的窗户按动机关,袖箭如流星飞入,目标是秦昀的胸口。
来不及思考,近乎是出于本能,织玉将秦昀扑倒,躲开这一箭。
树上的人见一击不中,又连发几箭,因为织玉用身躯挡住了秦昀的要害之处,这几箭全往织玉身上招呼而去。
秦昀面色一凝,抱着织玉在地上滚了几圈,躲开这几箭,又抬手从袖中甩出那枚铜钱,将燃着的烛火打灭。
房间内陷入一片漆黑,外面的人又胡乱射了几箭后,从树上跳下,赶在栾辙等人到来前离开了。
这时,秦昀早拥着织玉站到了墙角处,此处进可攻退可守,既是袖箭的死角,也能防范刺客从窗户进来杀个措手不及。
一直到刺客离开,栾辙和宋晏舟冲进屋内,烛火又重新被点燃,织玉都没敢乱动。
她闻到了淡淡的血腥气,但是她知道自己毫发无伤,那就只能是——
大夫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秦昀伤在手臂处,是躲避时被袖箭擦伤,破了点儿皮,箭上有毒,好在伤口很浅,连带着毒也没起多大作用,连包扎也不用。
宋晏舟愧疚不已,将院落周围的护卫又多增了一倍,栾辙捡起了地上的袖箭,似乎要拿去仔细研究,两人十分有眼力见的只留下了织玉。
此时此刻,织玉也顾不得其他,盯着秦昀的伤口一言不发。
如果那支箭再偏一点儿,很难说得清会落在谁的身上。
好一会儿,织玉才醒悟过来自己现在的心情,是后怕。
似乎是注意到她的视线,秦昀也看向了她,四目相对,苦涩还没涌起,秦昀已经走了过来。
织玉低头看着地面上的影子离她越来越近,心跳越来越快,她似有所感,知道自己应该尽快离开,脚却像被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这时,两人已经离得极近,地上的影子都重叠到了一起,她听到他的声音,“阿玉你——”
那声音仿佛是贴着她的耳朵说出来的,很轻,却极清晰,织玉的耳朵一下子变得绯红,她也许该后退,但是她最终没有动。
而后,那声音又说:“要回齐都,还有些时日,也不必这么早做决定。如果那个时候你仍然坚持,我不会勉强你。”
织玉都已经等着他的“得寸进尺”了,突然却听到如此豁达的言论,差点儿疑心自己听错了,她忍不住抬眸望去,只见秦昀眉眼间的认真不似作伪。
“真的吗?”织玉不禁问道。
“我何必骗你。”秦昀道。
织玉心想,你骗我的还少了吗,
不过她的这点儿小心思立刻就被秦昀看出来了,秦昀轻笑着俯身,“以前是以前,现在我们都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了,还有必要骗你吗?”
织玉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她一边这么想着,一边却看着近在咫尺的薄唇心猿意马起来,眼前又浮现起前天晚上的画面。
她说着不想欠他的情,但两人之间纠缠已深,哪还分得清楚。
她轻轻地嗯了一声,就在这时,屋内的烛火燃尽了最后一点儿烛芯,又灭了。
周遭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她下意识地又紧张起来,抬手抓住他的衣袖,但很快又意识到,不会再有刺客能闯进来。
耳边的呼吸声太过明显,指缝之间上好的绸缎却正在溜走,织玉感觉到他转过了身去,低沉而有些失落的声音飘了过来,“早些休息。”
她心里一紧,身体先于理智作出决定,抱住了他的腰,“别走。”
当然不会是出于害怕,但是为了什么,她也说不清楚,唯有心跳泄漏了一点儿内情。
他说道:“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轰的一下,织玉就像被火燎过一样,从头红到了脚,但她也突然明白了这冲动的举动从何而来,是从前不曾体验的欲念。
她挑衅道:“怎么,你不敢吗?”
***
翌日清晨,天光熹微,朦胧的月亮还挂在天上。
织玉睁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锦被自她身上滑落,露出一片皎白的肌肤,除了从前出任务留下的伤疤之外,又多了一些可疑的痕迹。
她看着这些痕迹发了一会儿呆,手放在旁边空空荡荡的位置上,那里一点儿余温也没有,人已离开了一段时间。
四下无人,她终于可以懊悔地揉了揉额头。
真不知道自己昨晚在想什么,竟然还敢出言挑衅,后来果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只能归咎于夜色惑人,她红着脸想。
她从床榻上下来,顾不上酸软的双腿,推窗看了眼天色。
时间不等人,就快到与萧洛漪约定好的时间了,
不再多想,赶紧收拾妥当,绕过宋家的守卫出了宋府,往温家的方向走去。
随着盛夏过去,天气渐渐转凉,早晨的风终于有了凉意,凉风吹散了她脸上的热意,也让她的头脑变得异常清醒。
萧洛漪没有那么好心,一定有陷阱在等着她,可她还是得来这一趟,要与温家做个了断。
织玉径直走进了温家,没有任何阻拦,她再次见到了温老夫人,几日过去,温老夫人仍像第一次见她时,仿佛这几日的事情都不被她放在眼里。
织玉将她查探的结果告诉了温老夫人,但隐去了她是如何得知真相的,只说这件事是长公主通过雇佣杀手自导自演的结果。
温老夫人看起来并不意外,正如她所想的一样,他们早就猜到幕后之人是谁,缺的只是证据,而这证据,要么是嘉乐长公主与萧洛漪往来的书信,要么是当日刺客的证言。
凭两人的谨慎,前者或许是不存在的,而后者,萧洛漪本人不好控制,当日随她一起前去的蒙面人才是关键。
按照她们的约定,此时刺客已经被人以她的名义带到了温家,所以她的任务,应当算是完成了。
至此,一切都很顺利。
“织玉,织玉……”有人担忧地唤着,她终于拉回些思绪,抬头一看,是宋晏雪,宋晏雪关心的话语到了嘴边,又改了口,“老夫人今天身体不适需要静养,她让你去暗道之中见我公公。”
织玉点了点头,看到宋晏雪脸上真挚的关心,心里默默叹息,宋老爷和宋晏舟显然已经知道秦昀的身份,他们究竟是个什么态度不必再想,若是出了事,在温家的宋晏雪又该如何自处呢?
她转身向暗道的方向走去,走了没两步,宋晏雪还是没忍住叫住了她,“你的腿还好吗?要不要休息一下,也不是很急。”
腿?织玉低头看了一眼,她不说她都忘了,前几天腿上被自己划了个口子,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好了不少,只是偶尔会觉得有点儿痒。
“你怎么知道?”
“是霍芝茵说的。”
霍芝茵……
她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去。
没走两步,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拐角处跑了出来,看着她直摇头。
“三娘,你怎么在这?”宋晏雪疑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织玉看着眼前神色惊恐的虞三娘,一时有些迷茫,其实这些日子以来,她已经在温府见过虞三娘多次了,只是之前虞三娘都躲在暗处,仿佛有话想说,又仿佛在害怕什么。
那个时候,织玉疲于寻找刺客,也不想给她带去麻烦,只当没有看见,这一次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了。
虞三娘抓着她的胳膊,眼中满是焦急,“不要——”
不要什么,她没能说完,两个膀大腰圆的妇人冲了出来,架起她就往后院走。
织玉吃了一惊,伸手想要拦住她们,又是两个侍卫,举着武器挡在她的面前,脸上尽是傲慢与不屑,“还想多管闲事,别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
不过一愣神,两个妇人便架着虞三娘走远了。
宋晏雪安慰道:“你快去见我公公吧,别耽搁了,三娘这边我去看看。”
织玉犹豫着点了点头,走进暗道之中。
这一次,暗道之中巡逻的人明显增多,他们见到她,却没有多少意外,反而主动指明了温二老爷的去向。
穿过蜿蜒曲折的暗道,前方不远处的墙壁上忽然出现了一扇富丽堂皇的大门,里面有谈话声传出来,织玉刚一靠近,就听见了温二老爷的声音,“谢大人说笑了,你为我们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我们谢还来不及,怎么会对你不满呢。”
温二老爷爽朗的笑声在暗道中回荡,织玉的脚步却因这话停住了,她确信自己没有听错,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
她难以置信地站在原地,又听到秦昀的声音,“温二老爷客气了,谢某在月鹿人生地不熟,还要倚仗你们。”
温二老爷客气道:“哪里的话,我是半点没有夸张,这事陛下要是怪罪下来,温家麻烦不小,三殿下也要受影响,相比之下,你的要求就简单了很多。谢大人稍等,那位马上就来了。”
什么要求?谁马上就来了?难道是……
织玉看着周围空无一人的通道,只有自己,温二老爷让她过来,难道不是为了刺客?
织玉百思不得其解,正此时,门忽然打开了,从里面走出几个皂衣人,架着昏迷不醒的人往外走,皂衣人和她打了个照面,都停住了,织玉蹙眉,这几个皂衣人她认识,正是温家处理叛徒的那几个“疯子”。
“正好,织玉也来了,快进来。”温二老爷在里面招呼道,脸上和蔼的笑容是织玉前所未见的。
她一头雾水地走进去,只见温二老爷拿出一张泛黄的纸来,在油灯上点着了,直到纸张完全化为灰烬,又道,“卖身契我已烧了,这下你们可以放心了。”
秦昀微笑着颔首。
织玉愣了一下,看着几个皂衣人远去,终于明白过来,他们架着的几人就是刺客,温二老爷这是在表明,自己已经脱离了温家。
多年的夙愿终于成真,可是她的心里却一点儿也没感到激动,她看向秦昀,反而有更深的不解在心中涌现。
这时,身后又传来了脚步声,是温家的暗卫带来了一个身着华贵衣袍态度高傲的男子,那男子一过来,上下打量了一番秦昀,只差没用鼻孔看人,“原来是你,怎么,你是来接我回南齐的?”
古怪的态度,古怪的对话。
秦昀烛火下的笑容高深莫测,似乎并不为男子的态度而情绪波动,“温二老爷,我们想单独说几句话。”
“这是自然。”温二老爷一口答应下来,带着其他人离开,只剩了三人在这间石屋之中。
织玉站在阴影处,石屋的门没有被关上,想了想,她又退了出去,秦昀也混不在意外面可能有人偷听,坐到石屋中的椅子上,斜睨着那人,“你装得还不够像。”
“孤不懂你在说什么。”那人一脸愤怒地看着他,似乎是被他轻慢的态度惹怒了,然而面对他从容淡雅的姿态,不知为何这火又发不起来,只能这么说,只是这语气,未免有些心虚。
“陶佑和温家为了以假乱真,倒是花了不少功夫,可惜你是骗不过我的,因为我是亲眼看着他去死的。”
冰冷的目光忽然看过来,那人心头一寒,终于明白这不是逞威风的时候,转身就往外跑,张嘴正要喊人,屋中的灯忽然灭了。
与此同时,轰隆一声,石门也关上了。
宋府之中安静异常,秦昀不在,栾辙也不知去了何处,她推开门,庭院中一个人也没有,夜晚的寂静笼罩着一切,在夏夜带来了一丝孤凉。
门槛之外,小小的黑猫靠着蜷作一团,若不是那双碧绿的眼睛一闪一闪,就与夜色完全融为一体了。
怎么把它给忘了。
织玉和名叫小白的黑猫对视,当初看它可怜,再加上自己为了克服怕猫的弱点将它留下,如今却不好处理了。
她有预感,很快她就会离开月鹿。
带上它?一路奔波恐怕照顾不好。
把它留在宋家?不是又把它给推进火坑。
织玉犹豫了许久,最终蹲下伸出手想将它抱起来,谁料小黑猫一点儿也不领情,灵巧地一闪,躲出去老远,又冲着她叫了两声,仿佛在得意。
织玉轻笑着摇了摇头,正要站起身,黑暗中响起的脚步声止住了她的动作。
这个时候,会是谁呢?难道——
小黑猫朝着声音响起的方向跑过去,没入黑暗之中,很快,几日不见的身影从黑暗中走出来,小黑猫乖巧地被他抱在怀中。
他和早上分别时别无二致。
两人静静地对视了片刻,织玉慌忙起身,原来庭院中一个人也没有是因为他回来了。
“这么晚了还不休息?”秦昀抚摸着小黑猫顺滑的毛皮问道。
织玉愣了愣神,自从她将这只小黑猫要了过来之后,宋府不敢再怠慢,将它养得越来越胖,可是它心里却完全没有自己这个恩人,只一心往他身边蹭,看得她又好气又好笑。
很久没有得到织玉的回应,秦昀看过去,只见她出神地盯着小黑猫,于是轻轻地拍了一下小黑猫的头,小黑猫便从他身上跳了下去,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与此同时,秦昀拉着织玉走进了她的房间里,看到桌上放着一个打包好的包袱。
“怎么想着收拾东西了?”秦昀又问。
织玉伸手想把包袱拿开,来来回回间,包袱变得散乱起来,兔子面具就像终于挣脱了束缚一样,露出了一角。
即使只是一角,两人怎么会不知道那是什么,刹那,那一晚的记忆又涌现,各种滋味在心头蔓延。
秦昀将兔子面具拿了出来,指腹抚摸着上面的花纹,而后又拿到织玉面前比划了一番,轻声笑道:“果然是一模一样的表情。”
织玉不禁看了一眼面具,面具上的兔子嘴角上翘一副笑脸,和自己现在的表情没有半点相似,心里既疑惑又沉重,她只能勉强笑了笑。
斟酌许久,才道:“我明天要去温府一趟。”
“怎么了?”秦昀放开她的手,坐到了桌边,一只手臂搭在桌上,正靠着她的包袱,他的语气平静,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织玉没有看他,垂眸道:“我本来就是温家的暗卫,这次没能找到刺客,应该回去请罪。”这些当然只是借口,真实的原因她无法开口。
秦昀并不相信这番说辞,“区区温家而已,我有的是办法助你脱困。”
“我不想你帮我。”织玉轻轻摇头。
“为什么?”大概是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回答,秦昀的话语中多了一份惊讶,他眼眸微动,虽然织玉低着头,可是从他的角度,依然能将她脸上的神情看着一清二楚,“不必担心,做到这么一件小事,并不会为难我。”
“不是。”织玉急切地打断了他。
“那是因为什么?”秦昀看着她,将她脸上的犹豫尽收眼底,她在顾及什么。
织玉能够感受到那避无可避的目光,视线再度落到那张兔子面具上,一咬牙,便也不再隐瞒,“这是我自己的事,我不想再欠你的情。”
聪慧如秦昀,如何听不出她的言外之意,笑容渐渐淡了,“是不想再欠我的情,还是不想跟我在一起?”
前晚她主动吻了他,怎会不想和他在一起,然而此时霍芝茵白天的话又冒了出来,她叹息了一声,“跟你在一起就要去齐都,陷入另一个无止尽的漩涡中,这不是我想要的。”
她这么努力地摆脱温家,不就是为了远离这些腥风血雨吗?
秦昀一时没有说话,在沉默之中,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几声鸟鸣打破了寂静。
这个时候,怎么会突兀出现鸟鸣。
沉浸在压抑的氛围中的两人没有细想。
直到一个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身影出现在窗边的树上,透过树叶之间的缝隙和半开的窗户按动机关,袖箭如流星飞入,目标是秦昀的胸口。
来不及思考,近乎是出于本能,织玉将秦昀扑倒,躲开这一箭。
树上的人见一击不中,又连发几箭,因为织玉用身躯挡住了秦昀的要害之处,这几箭全往织玉身上招呼而去。
秦昀面色一凝,抱着织玉在地上滚了几圈,躲开这几箭,又抬手从袖中甩出那枚铜钱,将燃着的烛火打灭。
房间内陷入一片漆黑,外面的人又胡乱射了几箭后,从树上跳下,赶在栾辙等人到来前离开了。
这时,秦昀早拥着织玉站到了墙角处,此处进可攻退可守,既是袖箭的死角,也能防范刺客从窗户进来杀个措手不及。
一直到刺客离开,栾辙和宋晏舟冲进屋内,烛火又重新被点燃,织玉都没敢乱动。
她闻到了淡淡的血腥气,但是她知道自己毫发无伤,那就只能是——
大夫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秦昀伤在手臂处,是躲避时被袖箭擦伤,破了点儿皮,箭上有毒,好在伤口很浅,连带着毒也没起多大作用,连包扎也不用。
宋晏舟愧疚不已,将院落周围的护卫又多增了一倍,栾辙捡起了地上的袖箭,似乎要拿去仔细研究,两人十分有眼力见的只留下了织玉。
此时此刻,织玉也顾不得其他,盯着秦昀的伤口一言不发。
如果那支箭再偏一点儿,很难说得清会落在谁的身上。
好一会儿,织玉才醒悟过来自己现在的心情,是后怕。
似乎是注意到她的视线,秦昀也看向了她,四目相对,苦涩还没涌起,秦昀已经走了过来。
织玉低头看着地面上的影子离她越来越近,心跳越来越快,她似有所感,知道自己应该尽快离开,脚却像被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这时,两人已经离得极近,地上的影子都重叠到了一起,她听到他的声音,“阿玉你——”
那声音仿佛是贴着她的耳朵说出来的,很轻,却极清晰,织玉的耳朵一下子变得绯红,她也许该后退,但是她最终没有动。
而后,那声音又说:“要回齐都,还有些时日,也不必这么早做决定。如果那个时候你仍然坚持,我不会勉强你。”
织玉都已经等着他的“得寸进尺”了,突然却听到如此豁达的言论,差点儿疑心自己听错了,她忍不住抬眸望去,只见秦昀眉眼间的认真不似作伪。
“真的吗?”织玉不禁问道。
“我何必骗你。”秦昀道。
织玉心想,你骗我的还少了吗,
不过她的这点儿小心思立刻就被秦昀看出来了,秦昀轻笑着俯身,“以前是以前,现在我们都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了,还有必要骗你吗?”
织玉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她一边这么想着,一边却看着近在咫尺的薄唇心猿意马起来,眼前又浮现起前天晚上的画面。
她说着不想欠他的情,但两人之间纠缠已深,哪还分得清楚。
她轻轻地嗯了一声,就在这时,屋内的烛火燃尽了最后一点儿烛芯,又灭了。
周遭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她下意识地又紧张起来,抬手抓住他的衣袖,但很快又意识到,不会再有刺客能闯进来。
耳边的呼吸声太过明显,指缝之间上好的绸缎却正在溜走,织玉感觉到他转过了身去,低沉而有些失落的声音飘了过来,“早些休息。”
她心里一紧,身体先于理智作出决定,抱住了他的腰,“别走。”
当然不会是出于害怕,但是为了什么,她也说不清楚,唯有心跳泄漏了一点儿内情。
他说道:“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轰的一下,织玉就像被火燎过一样,从头红到了脚,但她也突然明白了这冲动的举动从何而来,是从前不曾体验的欲念。
她挑衅道:“怎么,你不敢吗?”
***
翌日清晨,天光熹微,朦胧的月亮还挂在天上。
织玉睁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锦被自她身上滑落,露出一片皎白的肌肤,除了从前出任务留下的伤疤之外,又多了一些可疑的痕迹。
她看着这些痕迹发了一会儿呆,手放在旁边空空荡荡的位置上,那里一点儿余温也没有,人已离开了一段时间。
四下无人,她终于可以懊悔地揉了揉额头。
真不知道自己昨晚在想什么,竟然还敢出言挑衅,后来果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只能归咎于夜色惑人,她红着脸想。
她从床榻上下来,顾不上酸软的双腿,推窗看了眼天色。
时间不等人,就快到与萧洛漪约定好的时间了,
不再多想,赶紧收拾妥当,绕过宋家的守卫出了宋府,往温家的方向走去。
随着盛夏过去,天气渐渐转凉,早晨的风终于有了凉意,凉风吹散了她脸上的热意,也让她的头脑变得异常清醒。
萧洛漪没有那么好心,一定有陷阱在等着她,可她还是得来这一趟,要与温家做个了断。
织玉径直走进了温家,没有任何阻拦,她再次见到了温老夫人,几日过去,温老夫人仍像第一次见她时,仿佛这几日的事情都不被她放在眼里。
织玉将她查探的结果告诉了温老夫人,但隐去了她是如何得知真相的,只说这件事是长公主通过雇佣杀手自导自演的结果。
温老夫人看起来并不意外,正如她所想的一样,他们早就猜到幕后之人是谁,缺的只是证据,而这证据,要么是嘉乐长公主与萧洛漪往来的书信,要么是当日刺客的证言。
凭两人的谨慎,前者或许是不存在的,而后者,萧洛漪本人不好控制,当日随她一起前去的蒙面人才是关键。
按照她们的约定,此时刺客已经被人以她的名义带到了温家,所以她的任务,应当算是完成了。
至此,一切都很顺利。
“织玉,织玉……”有人担忧地唤着,她终于拉回些思绪,抬头一看,是宋晏雪,宋晏雪关心的话语到了嘴边,又改了口,“老夫人今天身体不适需要静养,她让你去暗道之中见我公公。”
织玉点了点头,看到宋晏雪脸上真挚的关心,心里默默叹息,宋老爷和宋晏舟显然已经知道秦昀的身份,他们究竟是个什么态度不必再想,若是出了事,在温家的宋晏雪又该如何自处呢?
她转身向暗道的方向走去,走了没两步,宋晏雪还是没忍住叫住了她,“你的腿还好吗?要不要休息一下,也不是很急。”
腿?织玉低头看了一眼,她不说她都忘了,前几天腿上被自己划了个口子,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好了不少,只是偶尔会觉得有点儿痒。
“你怎么知道?”
“是霍芝茵说的。”
霍芝茵……
她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去。
没走两步,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拐角处跑了出来,看着她直摇头。
“三娘,你怎么在这?”宋晏雪疑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织玉看着眼前神色惊恐的虞三娘,一时有些迷茫,其实这些日子以来,她已经在温府见过虞三娘多次了,只是之前虞三娘都躲在暗处,仿佛有话想说,又仿佛在害怕什么。
那个时候,织玉疲于寻找刺客,也不想给她带去麻烦,只当没有看见,这一次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了。
虞三娘抓着她的胳膊,眼中满是焦急,“不要——”
不要什么,她没能说完,两个膀大腰圆的妇人冲了出来,架起她就往后院走。
织玉吃了一惊,伸手想要拦住她们,又是两个侍卫,举着武器挡在她的面前,脸上尽是傲慢与不屑,“还想多管闲事,别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
不过一愣神,两个妇人便架着虞三娘走远了。
宋晏雪安慰道:“你快去见我公公吧,别耽搁了,三娘这边我去看看。”
织玉犹豫着点了点头,走进暗道之中。
这一次,暗道之中巡逻的人明显增多,他们见到她,却没有多少意外,反而主动指明了温二老爷的去向。
穿过蜿蜒曲折的暗道,前方不远处的墙壁上忽然出现了一扇富丽堂皇的大门,里面有谈话声传出来,织玉刚一靠近,就听见了温二老爷的声音,“谢大人说笑了,你为我们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我们谢还来不及,怎么会对你不满呢。”
温二老爷爽朗的笑声在暗道中回荡,织玉的脚步却因这话停住了,她确信自己没有听错,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
她难以置信地站在原地,又听到秦昀的声音,“温二老爷客气了,谢某在月鹿人生地不熟,还要倚仗你们。”
温二老爷客气道:“哪里的话,我是半点没有夸张,这事陛下要是怪罪下来,温家麻烦不小,三殿下也要受影响,相比之下,你的要求就简单了很多。谢大人稍等,那位马上就来了。”
什么要求?谁马上就来了?难道是……
织玉看着周围空无一人的通道,只有自己,温二老爷让她过来,难道不是为了刺客?
织玉百思不得其解,正此时,门忽然打开了,从里面走出几个皂衣人,架着昏迷不醒的人往外走,皂衣人和她打了个照面,都停住了,织玉蹙眉,这几个皂衣人她认识,正是温家处理叛徒的那几个“疯子”。
“正好,织玉也来了,快进来。”温二老爷在里面招呼道,脸上和蔼的笑容是织玉前所未见的。
她一头雾水地走进去,只见温二老爷拿出一张泛黄的纸来,在油灯上点着了,直到纸张完全化为灰烬,又道,“卖身契我已烧了,这下你们可以放心了。”
秦昀微笑着颔首。
织玉愣了一下,看着几个皂衣人远去,终于明白过来,他们架着的几人就是刺客,温二老爷这是在表明,自己已经脱离了温家。
多年的夙愿终于成真,可是她的心里却一点儿也没感到激动,她看向秦昀,反而有更深的不解在心中涌现。
这时,身后又传来了脚步声,是温家的暗卫带来了一个身着华贵衣袍态度高傲的男子,那男子一过来,上下打量了一番秦昀,只差没用鼻孔看人,“原来是你,怎么,你是来接我回南齐的?”
古怪的态度,古怪的对话。
秦昀烛火下的笑容高深莫测,似乎并不为男子的态度而情绪波动,“温二老爷,我们想单独说几句话。”
“这是自然。”温二老爷一口答应下来,带着其他人离开,只剩了三人在这间石屋之中。
织玉站在阴影处,石屋的门没有被关上,想了想,她又退了出去,秦昀也混不在意外面可能有人偷听,坐到石屋中的椅子上,斜睨着那人,“你装得还不够像。”
“孤不懂你在说什么。”那人一脸愤怒地看着他,似乎是被他轻慢的态度惹怒了,然而面对他从容淡雅的姿态,不知为何这火又发不起来,只能这么说,只是这语气,未免有些心虚。
“陶佑和温家为了以假乱真,倒是花了不少功夫,可惜你是骗不过我的,因为我是亲眼看着他去死的。”
冰冷的目光忽然看过来,那人心头一寒,终于明白这不是逞威风的时候,转身就往外跑,张嘴正要喊人,屋中的灯忽然灭了。
与此同时,轰隆一声,石门也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