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宜嫁娶。
天公作美,这是一个再晴朗不过的艳阳天,金色的阳光照耀在一片火红之上,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增添了喜色。
织玉坐在闺房之中,面前的铜镜照出她艳若桃李的脸,以及脸上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欣喜的神色。
乌发被挽在脑后,本是一个文家的嬷嬷在梳,后来却变成了虞三娘和秋夕。
秋夕一边梳发一边回忆着往事,令织玉的心绪也不禁回到了几个月前,炎热的魏都,还有那几场夏日的惊雷。
虞三娘不知道其中还有这许多曲折,听得惊心动魄,看着织玉的眼神更加心疼。
最后一点胭脂点上,梳妆完毕,织玉看向镜中,镜中的人似她又不似她,直到丫鬟急急忙忙的跑过来说殿下到了,她才从这奇怪的感觉中抽离。
新郎身份尊贵,没有人敢用娘家人的身份刁难他,迎亲的第一步,就这么毫无波澜地完成了,当她将手放到他的掌心时,心忽然开始砰砰直跳。
两人的手心都是有些湿润,无须多言,一瞬间都明白了对方同样的紧张情绪,携手到花轿旁不过短短的一段路,所有人都走得很慢,无言的沉默萦绕在每一个角落里,因为紧张,没有人敢高声说话。
直到鞭炮声在大门处响起,众人才仿佛惊醒一般,看着新娘子走上花轿,新郎跃上马背,在看热闹的人群的簇拥下,往晋王府的方向走去。
花轿之中别有洞天,织玉悄悄掀开盖头的一角,打量着周围,被装扮的喜气洋洋的花轿之中,随处可见囍字与红色,中间的案上有点心与茶水。
一大早就起来,什么都没来得及吃就开始了各种准备,她的确饿了,于是也不客气,拿起一块小心地往嘴里送。
这些点心都做得极小,正适合一口一个,还不会弄花嘴唇上的口脂,织玉只吃了一个,勉强压住饿意,又放下了盖头。
透过红色的盖头,她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见脚上的红缎绣花鞋,她干脆闭上了眼睛,看不见时,耳朵对声音便格外敏感,她听见不远处的人群熙熙攘攘的声音,猜测大半个齐都的人都出来了。
但是当队伍走近时,人群又安静下来,显得庄重又肃穆。
从文家到晋王府的距离并不长,没过多久,花轿就停了下来,喜娘走入轿中,将她搀扶了出去,就像从世外桃源回到喧嚣的人世一样,周围的种种声音忽然都放大了,听得很不真切,唯有交握的手如此熟悉又温暖。
脚踏过门槛,踩在玄武岩石板路上,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的声音异常清晰,随之而来的,还有从远及近的马蹄上,响亮而急促。
织玉心里突地漏跳一拍,不是因为紧张羞怯,而是有一种山雨欲来的紧迫,是我的错觉吗,她这么想着,马蹄声越来越近,士兵的高呼亦透过人群传了过来。
“殿下,殿下……”来人疾呼道,有人从人群外悄无声息地接近他,他却从马背上跳下来,滚到人群之中,“陛下不豫,太后急诏您入宫。”
当他声嘶力竭的声音传入每一个人的耳朵之中时,天地间霎时安静了下来,远处几声鹧鸪的啼叫,竟仿佛也带了一丝悲鸣。
陛下不豫,短短四字,也许有人不明白其中含义,但从此人敢打断婚典来看,谁也明白绝非小事。
莫非是小皇帝不行了?
齐都的百姓向来只知晋王世子,而不知小皇帝,很多时候不过拿他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便如此,想到一个年幼的生命或许即将逝去,也足够让人难受。
短暂的安静之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一身红色喜服的秦昀身上,他无悲亦无喜,清俊的脸庞上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阿玉。”
随着他的呼唤,织玉一把扯开了盖头,头上的珠钗因为她的动作而颤动着,反射着阳光,秦昀看着她,少见的精致艳丽的妆容让她愈发动人心魄,此刻眼中却完全没有新娘子的羞涩腼腆,只是眼神平静地看着他,慢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嗯,我在。”
秦昀的话中满是歉意,“看来今天不能陪你去喜堂了,我抱歉。”
惊愕有之,遗憾有之,但织玉惊讶地发现,在她的心里却隐隐升起终于来了的释然。
也许她早猜测会有这样的情形出现。
织玉看着眼前的人俊美的容颜,说道:“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说着,她的手自然而然地向腰间摸去,却摸了个空,挑了挑眉又说:“不过得给我一把趁手的武器。”
“这是当然。”秦昀缓缓笑了,招了招手,他的侍从奉上一柄宝剑,剑身古朴雅致,未出鞘却似有寒气四溢,“这是我年少时所用,索性还算锋利。”
他的谦虚之词不必深究,织玉只需一眼,便知此剑绝非凡品,当即接过,但又没急着拔剑出鞘,而是向身后的深深庭院中望了一眼,郑重道:“我会保护好他们的。”
秦昀按住她的手,纠正道:“保护好你自己,我很快回来。”
织玉点了点头,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忽然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萦绕在心头,她很想叫住他,最终却只是转身向里走去。
红色的盖头被她缠绕在剑柄上,秦昀出了晋王府,王府大门继续合上,沉重的响声隔绝了外界的窥探。
织玉没走两步,花丛边突然出现了一个倩丽的身影,是秦晴,不知为何,她的脸色很白,织玉唤了她一声,她却没有反应。
织玉有些担心,走到她面前去,握住她的手,却发现她的手掌冰凉,神情也恍惚,织玉不禁问道:“怎么了?”
秦晴转了转无神的眼珠,闪躲道:“没事,我们过去吧。”
谁都看得出来,小皇帝这个节骨眼出事,背后一定蕴含着巨大的阴谋,秦晴大概只是太过担忧了。
然而,织玉从来没想过他会失败,此时被秦晴这么一说,却好像终于明白了心中隐隐的不安从何而来,可是她刚刚答应了要保护好他的亲人,岂能此时露怯。
两人来到喜堂之外的宴席上。
却说晋王府中的众宾客,听说了外面传来的消息,一个个忧心忡忡地向外张望,好一会儿终于看到了身着嫁衣的纤细身影,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发现新郎不知去了何处,而新娘也一反常态,不仅没有盖盖头,脸色还十分严肃,手中甚至拿着一柄宝剑。
织玉走上前去,任由打量惊疑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她先看向众宾客,其中有一些熟悉的面孔,是她在世子府中时曾见过的大臣,但似乎还有一些人,并没有出现在这里。
她了然于胸,又向前走去,人群为她分开一条道路,在最里面的位置,坐着的三人却比外面的人脸色还要严肃。
正中间的那一个她曾经匆匆一瞥,正是晋王,晋王早已不年轻,脸上也蓄了胡子,却挡不住威严的气势,他的眼睛修长,即使是眼角的皱纹也遮不住漂亮的眼尾。
织玉忽然想到了秦昀,他们的眼睛太像了,不难想象晋王年轻时的模样。
上次没能仔细看,这一打量,织玉突然发现,晋王脸色有些苍白,时不时咳嗽两声,似乎身体不太好。
晋王的左边是一个精致贵气的妇人,眉眼偏冷,在她看过去的同时也冷冷地瞧着她,很快又和站着的丫鬟耳语了几句。
两人声音压得很低,自以为别人都听不到,可是织玉却听的清清楚楚。
“还以为他眼光有多高,也不过如此,半点比不上我给他选的人选,可惜洛漪那孩子红颜薄命,竟早早地走了。”
织玉压了压嘴角,看来不需要她再猜想,这一位的身份已经昭然若揭,至于右边那个,一个眉间傲气毫不遮掩的俊秀少年,样貌与晋王有几分相似,只能是秦昀的三弟秦暄了。
如此面前的三个人,都对她十分不满,但碍于宾客在此,又不好发作,放在以前,她大概会感到难过,现在只觉得好笑。
在她到来之际,小皇帝的消息也被带到了宴席之上,一时之间,人心躁动不安,又听说秦昀被宣进了宫,众人当即坐不下了,纷纷起身匆匆告辞。
在这个节骨眼上,婚礼是无论如何办不成了,而小皇帝的变故带来的政局动荡,却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神。
织玉当然不会阻止,秦昀给她留下的一队士兵也没有阻止,没过多久,人头攒动的晋王府就变得鸦雀无声。
人走了,好戏却刚刚上演。
听闻小皇帝病重的消息之后,晋王的脸色愈发沉重,陷入了沉思之中,晋王妃依然冷漠,只有秦暄,神情古怪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突然大笑道:“长得倒是有几分姿色,难怪我那个兄长愿意娶你。”
他的出言不逊令所有人皱眉,晋王脸上怒气渐显,他也只当没有看见,直接站起身走到织玉面前,冷笑道:“只不过一个彦朝的细作怎么能当世子妃,这要是传出去了,可怎么得了?”
织玉看向他的身后,几人脸上都没有惊讶的表情,知道自己的身份早就暴露了,她反倒没什么好怕的,挑眉笑着反问道:“你在威胁我吗?”
秦暄没想到她还能笑得出来,一瞬间被她的态度激怒,“你是什么东西,以为有点床上功夫自己就真的乌鸦变凤凰了……啊!”
清脆的响声和沉重的碰撞声先后响起,秦暄捂着脸从地上爬起来,震惊甚至压过了愤怒,“你、你居然敢打我?”
他从小娇生惯养,除了在父兄面前有些憋屈之外,什么时候不是被人捧着顺着,哪里会有人敢毫不留情地扇了他一巴掌之后又将他踹飞出去。
“长嫂如母。”织玉甩了甩手,好像上面沾到了什么脏东西一样,她握紧剑柄,慢慢向他走了过去,“我不介意代替你母亲好好教训你一番。”
剑鞘划过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晋王和晋王妃都看向了她手中的宝剑,同时晃了晃神,就在这时,另一个身影忽然从侧门冲了出来,护在秦暄身前。
“世子妃殿下,是臣妾没有管教好他,请饶过他。”来人一身绫罗绸缎,头戴珠钗玉簪,脸上却没有半点怨言,只有深深的恳切。
这人脸上也有皱纹,看起来并不年轻,脸上却依然有年轻时美丽的痕迹,相较于晋王妃的冷,她要显得柔和谦卑许多。
从衣着看她的地位并不低,从态度和行为来看又颇有讨好之意,唯一符合这一点的,只有秦曜和秦暄的生母,侧妃郑氏。
织玉没有因为她恭敬的态度而放松警惕,反而问了一个问题:“秦曜去了哪里?”
天公作美,这是一个再晴朗不过的艳阳天,金色的阳光照耀在一片火红之上,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增添了喜色。
织玉坐在闺房之中,面前的铜镜照出她艳若桃李的脸,以及脸上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欣喜的神色。
乌发被挽在脑后,本是一个文家的嬷嬷在梳,后来却变成了虞三娘和秋夕。
秋夕一边梳发一边回忆着往事,令织玉的心绪也不禁回到了几个月前,炎热的魏都,还有那几场夏日的惊雷。
虞三娘不知道其中还有这许多曲折,听得惊心动魄,看着织玉的眼神更加心疼。
最后一点胭脂点上,梳妆完毕,织玉看向镜中,镜中的人似她又不似她,直到丫鬟急急忙忙的跑过来说殿下到了,她才从这奇怪的感觉中抽离。
新郎身份尊贵,没有人敢用娘家人的身份刁难他,迎亲的第一步,就这么毫无波澜地完成了,当她将手放到他的掌心时,心忽然开始砰砰直跳。
两人的手心都是有些湿润,无须多言,一瞬间都明白了对方同样的紧张情绪,携手到花轿旁不过短短的一段路,所有人都走得很慢,无言的沉默萦绕在每一个角落里,因为紧张,没有人敢高声说话。
直到鞭炮声在大门处响起,众人才仿佛惊醒一般,看着新娘子走上花轿,新郎跃上马背,在看热闹的人群的簇拥下,往晋王府的方向走去。
花轿之中别有洞天,织玉悄悄掀开盖头的一角,打量着周围,被装扮的喜气洋洋的花轿之中,随处可见囍字与红色,中间的案上有点心与茶水。
一大早就起来,什么都没来得及吃就开始了各种准备,她的确饿了,于是也不客气,拿起一块小心地往嘴里送。
这些点心都做得极小,正适合一口一个,还不会弄花嘴唇上的口脂,织玉只吃了一个,勉强压住饿意,又放下了盖头。
透过红色的盖头,她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见脚上的红缎绣花鞋,她干脆闭上了眼睛,看不见时,耳朵对声音便格外敏感,她听见不远处的人群熙熙攘攘的声音,猜测大半个齐都的人都出来了。
但是当队伍走近时,人群又安静下来,显得庄重又肃穆。
从文家到晋王府的距离并不长,没过多久,花轿就停了下来,喜娘走入轿中,将她搀扶了出去,就像从世外桃源回到喧嚣的人世一样,周围的种种声音忽然都放大了,听得很不真切,唯有交握的手如此熟悉又温暖。
脚踏过门槛,踩在玄武岩石板路上,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的声音异常清晰,随之而来的,还有从远及近的马蹄上,响亮而急促。
织玉心里突地漏跳一拍,不是因为紧张羞怯,而是有一种山雨欲来的紧迫,是我的错觉吗,她这么想着,马蹄声越来越近,士兵的高呼亦透过人群传了过来。
“殿下,殿下……”来人疾呼道,有人从人群外悄无声息地接近他,他却从马背上跳下来,滚到人群之中,“陛下不豫,太后急诏您入宫。”
当他声嘶力竭的声音传入每一个人的耳朵之中时,天地间霎时安静了下来,远处几声鹧鸪的啼叫,竟仿佛也带了一丝悲鸣。
陛下不豫,短短四字,也许有人不明白其中含义,但从此人敢打断婚典来看,谁也明白绝非小事。
莫非是小皇帝不行了?
齐都的百姓向来只知晋王世子,而不知小皇帝,很多时候不过拿他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便如此,想到一个年幼的生命或许即将逝去,也足够让人难受。
短暂的安静之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一身红色喜服的秦昀身上,他无悲亦无喜,清俊的脸庞上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阿玉。”
随着他的呼唤,织玉一把扯开了盖头,头上的珠钗因为她的动作而颤动着,反射着阳光,秦昀看着她,少见的精致艳丽的妆容让她愈发动人心魄,此刻眼中却完全没有新娘子的羞涩腼腆,只是眼神平静地看着他,慢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嗯,我在。”
秦昀的话中满是歉意,“看来今天不能陪你去喜堂了,我抱歉。”
惊愕有之,遗憾有之,但织玉惊讶地发现,在她的心里却隐隐升起终于来了的释然。
也许她早猜测会有这样的情形出现。
织玉看着眼前的人俊美的容颜,说道:“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说着,她的手自然而然地向腰间摸去,却摸了个空,挑了挑眉又说:“不过得给我一把趁手的武器。”
“这是当然。”秦昀缓缓笑了,招了招手,他的侍从奉上一柄宝剑,剑身古朴雅致,未出鞘却似有寒气四溢,“这是我年少时所用,索性还算锋利。”
他的谦虚之词不必深究,织玉只需一眼,便知此剑绝非凡品,当即接过,但又没急着拔剑出鞘,而是向身后的深深庭院中望了一眼,郑重道:“我会保护好他们的。”
秦昀按住她的手,纠正道:“保护好你自己,我很快回来。”
织玉点了点头,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忽然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萦绕在心头,她很想叫住他,最终却只是转身向里走去。
红色的盖头被她缠绕在剑柄上,秦昀出了晋王府,王府大门继续合上,沉重的响声隔绝了外界的窥探。
织玉没走两步,花丛边突然出现了一个倩丽的身影,是秦晴,不知为何,她的脸色很白,织玉唤了她一声,她却没有反应。
织玉有些担心,走到她面前去,握住她的手,却发现她的手掌冰凉,神情也恍惚,织玉不禁问道:“怎么了?”
秦晴转了转无神的眼珠,闪躲道:“没事,我们过去吧。”
谁都看得出来,小皇帝这个节骨眼出事,背后一定蕴含着巨大的阴谋,秦晴大概只是太过担忧了。
然而,织玉从来没想过他会失败,此时被秦晴这么一说,却好像终于明白了心中隐隐的不安从何而来,可是她刚刚答应了要保护好他的亲人,岂能此时露怯。
两人来到喜堂之外的宴席上。
却说晋王府中的众宾客,听说了外面传来的消息,一个个忧心忡忡地向外张望,好一会儿终于看到了身着嫁衣的纤细身影,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发现新郎不知去了何处,而新娘也一反常态,不仅没有盖盖头,脸色还十分严肃,手中甚至拿着一柄宝剑。
织玉走上前去,任由打量惊疑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她先看向众宾客,其中有一些熟悉的面孔,是她在世子府中时曾见过的大臣,但似乎还有一些人,并没有出现在这里。
她了然于胸,又向前走去,人群为她分开一条道路,在最里面的位置,坐着的三人却比外面的人脸色还要严肃。
正中间的那一个她曾经匆匆一瞥,正是晋王,晋王早已不年轻,脸上也蓄了胡子,却挡不住威严的气势,他的眼睛修长,即使是眼角的皱纹也遮不住漂亮的眼尾。
织玉忽然想到了秦昀,他们的眼睛太像了,不难想象晋王年轻时的模样。
上次没能仔细看,这一打量,织玉突然发现,晋王脸色有些苍白,时不时咳嗽两声,似乎身体不太好。
晋王的左边是一个精致贵气的妇人,眉眼偏冷,在她看过去的同时也冷冷地瞧着她,很快又和站着的丫鬟耳语了几句。
两人声音压得很低,自以为别人都听不到,可是织玉却听的清清楚楚。
“还以为他眼光有多高,也不过如此,半点比不上我给他选的人选,可惜洛漪那孩子红颜薄命,竟早早地走了。”
织玉压了压嘴角,看来不需要她再猜想,这一位的身份已经昭然若揭,至于右边那个,一个眉间傲气毫不遮掩的俊秀少年,样貌与晋王有几分相似,只能是秦昀的三弟秦暄了。
如此面前的三个人,都对她十分不满,但碍于宾客在此,又不好发作,放在以前,她大概会感到难过,现在只觉得好笑。
在她到来之际,小皇帝的消息也被带到了宴席之上,一时之间,人心躁动不安,又听说秦昀被宣进了宫,众人当即坐不下了,纷纷起身匆匆告辞。
在这个节骨眼上,婚礼是无论如何办不成了,而小皇帝的变故带来的政局动荡,却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神。
织玉当然不会阻止,秦昀给她留下的一队士兵也没有阻止,没过多久,人头攒动的晋王府就变得鸦雀无声。
人走了,好戏却刚刚上演。
听闻小皇帝病重的消息之后,晋王的脸色愈发沉重,陷入了沉思之中,晋王妃依然冷漠,只有秦暄,神情古怪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突然大笑道:“长得倒是有几分姿色,难怪我那个兄长愿意娶你。”
他的出言不逊令所有人皱眉,晋王脸上怒气渐显,他也只当没有看见,直接站起身走到织玉面前,冷笑道:“只不过一个彦朝的细作怎么能当世子妃,这要是传出去了,可怎么得了?”
织玉看向他的身后,几人脸上都没有惊讶的表情,知道自己的身份早就暴露了,她反倒没什么好怕的,挑眉笑着反问道:“你在威胁我吗?”
秦暄没想到她还能笑得出来,一瞬间被她的态度激怒,“你是什么东西,以为有点床上功夫自己就真的乌鸦变凤凰了……啊!”
清脆的响声和沉重的碰撞声先后响起,秦暄捂着脸从地上爬起来,震惊甚至压过了愤怒,“你、你居然敢打我?”
他从小娇生惯养,除了在父兄面前有些憋屈之外,什么时候不是被人捧着顺着,哪里会有人敢毫不留情地扇了他一巴掌之后又将他踹飞出去。
“长嫂如母。”织玉甩了甩手,好像上面沾到了什么脏东西一样,她握紧剑柄,慢慢向他走了过去,“我不介意代替你母亲好好教训你一番。”
剑鞘划过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晋王和晋王妃都看向了她手中的宝剑,同时晃了晃神,就在这时,另一个身影忽然从侧门冲了出来,护在秦暄身前。
“世子妃殿下,是臣妾没有管教好他,请饶过他。”来人一身绫罗绸缎,头戴珠钗玉簪,脸上却没有半点怨言,只有深深的恳切。
这人脸上也有皱纹,看起来并不年轻,脸上却依然有年轻时美丽的痕迹,相较于晋王妃的冷,她要显得柔和谦卑许多。
从衣着看她的地位并不低,从态度和行为来看又颇有讨好之意,唯一符合这一点的,只有秦曜和秦暄的生母,侧妃郑氏。
织玉没有因为她恭敬的态度而放松警惕,反而问了一个问题:“秦曜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