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面,乔其颀锁门,带着贺礼上路。今天天气真是不错,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下雪。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第一站就去双环广场。
说是广场,其实是只有车通过的广场,马路呈一个卧着的8字,很难理解当年的城市规划师是什么样的目的才会如此设计。
双环广场的两个环中间各有一座铜铸的雕像。一座雕的是香银市名称的来源——香樟树,另一座自然是银杏树,这里的街道上到处都能见到它们。
要乔其颀说,她更喜欢银杏。
一到银杏的季节,整座城市遍地黄金。
“把我也拍进去吧。”乔其颀在路边找了一个位置站好,背后是那尊古铜色的银杏树雕像,以及川流不息的车流。她穿着一件橙色的薄棉袄,比了一个耶的手势。
镜头将这一瞬间捕捉成永远。
她猛然想起这不是拍照,而是录像。随即又以拳头为话筒,比在身前,一本正经地介绍了起来:
“我和我的好朋友贺礼现在位于香银市的双环广场。还好今天没下雪,不然这里就封了。呃,贺礼,你也说几句?”
贺礼举着DV,笑:“我觉得乔其颀说得很好。”
乔其颀的回应是一个赞。
第二站是人民广场。这里才是市民会去的地方,前一个广场只是名字上的广场。
人多,卖东西的也多。乔其颀走着走着就被一个卖米糕的小三轮车摊勾住了魂。
买完,下一个吸引她目光的是烤红薯,这个小车旁等的人可多,香味飘得远远的,把大家都引过来了。
卖家从黑不溜秋的大铁桶里翻出一个烤得裂开露出金黄色的红薯。乔其颀接过,一拿到手上便发出尖叫“好烫!”
红薯差点掉到地上,幸好贺礼果断出手抓住了裹着红薯的塑料袋。
他暂时关掉DV机,把它的挂绳套在手腕上,开始给乔其颀剥红薯。
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他能做的如此熟练甚至不需要乔其颀开口,那肯定是之前做了许多次了。
没办法呀,烤红薯太好吃了。
没办法呀,烤红薯又太烫了,所以总是会说“贺礼贺礼求助求助,你不怕烫你来帮我剥。”
第一次时贺礼还会一边剥一边说两句什么“有手自己剥”之类的话,等到后面数不清多少次时他都懒得说了。
事实上,为乔其颀做事,他是有点乐在其中的。但这肯定不能和她说。
贺礼知道她会蹬鼻子上脸。
他仔仔细细剥完大部分红薯外衣,然后送到乔其颀面前,“你可别吃也要我喂吧?”
“我不介意的,但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贺礼几乎要脸上一红,“去你的。”他吐出三个字。
她们站在人来人往的路口,乔其颀捧着红薯注视着广场以及一切流动的风景:沾着油污的黄色出租车在马路上飞驰,来往的人们穿着高饱和度的棉袄或羽绒服,此时还没有像未来那样条条大路都铺上沥青,路边80年代的居民楼沉默着,蓝色绿色的窗户后面能看到人影走动。
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将乔其颀袭击,她不由得抓紧了贺礼的袖子,像要通过这种行为对抗这种无名的孤独感。
“我不喜欢这里了。至少今天不喜欢。”她说,“我们走吧。”
“去哪里?”
“你平时这个点会去哪?”
“在少年宫上钢琴课吧。”
“那我想看你弹琴,我还没见过呢。”
贺礼叹了口气,“我一般不给别人表演弹琴。”
“我能是别人吗?”
“嗯。”他轻笑,“你是。”
“好伤心,你以前还说过我是你心里最厉害的人,你还说过…唔唔……”乔其颀扒开贺礼按在她嘴巴上的那只手,“你不是有洁癖吗!我刚吃完红薯诶!”她喊道。
贺礼没解释,转移话题说:“现在去有点晚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
“意思是我们快点出发过去。”
他最终投降了,然而她还什么也没开始做呢,只说了一句想看而已,就赢得了这场博弈。
她们坐公交在少年宫这一站下了车,一个天蓝色的场馆矗立在公交车站后方,看起来既青春又活力。
贺礼熟门熟路地往它的正门走去,乔其颀以前从没来过这里,一边走一边左看右看。
她问贺礼:“少年宫是什么地方?”
“你不知道这里?”贺礼瞧她一眼,给她讲:“我也不知道。二年级开始我在这里学琴。这么多年只知道里面有很多课外班,钢琴,美术,奥数等等。”
“哦!所以少年宫是专门给咱们少年补习的地方!”乔其颀得出了总结。
贺礼笑了一声,“嗯,是这个。”
乔其颀提出第二个疑问:“为什么要叫宫啊?”
“这道题我不会。”
“你也有不会的呀?”
他看她一眼,讲:“不是说了,你最厉害。”
“好吧。”她接受这个回答。
贺礼说的琴房在少年宫二楼,从进门处的标识可以看出,这里不只是琴房,更是一个音乐学校。贺礼在前台办理租用琴房,乔其颀一旁等着,看到贺礼掏出钱时凑了过来。
“还要花钱吗?”
他从钱包里掏出一张二十元,头也没回地回答:“十元一小时。”贺礼递给前台,转头一看乔其颀也正在掏钱,只好说道:“钱算在送你过年礼物的预算里。”
“好呀。”乔其颀还是往贺礼手里塞了两张十元,“是我想看,所以花我的!”
贺礼以一种不容拒绝的力道把钱又塞了回去,表情可见被乔其颀搞得有点无语。
从小没缺过钱的他很难理解她在这上面的“斤斤计较”,在贺礼看来,不过是二十元而已,付了就付了,这么点钱管谁你的我的?
“我不要。”
这样她就永远欠他二十了,他喜欢这种联系。
“我现在给你二十呀。”乔其颀疑惑地说着,不知道贺礼在做什么。
“不收。”
接过前台递来的琴房钥匙,贺礼转身像白天鹅一样仰着脑袋往走廊深处去了。
乔其颀追上去,皮靴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敲击出清脆的声响,她不好意思地停下来,步伐改为轻轻地大步走。
她跟着贺礼走进长廊最深处的那间琴房,他在钢琴凳上坐下,她关好房门走至他身边,俯身观摩他试音的过程,姿态宛如一只嗅闻花香的蝴蝶。
贺礼宽大而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移动,按下,又移动,左手相比右手,显得稍微生涩而不连贯,像机器中生锈的齿轮。没有说一声开始,他就弹起了曲子,琴声自他指尖流淌在琴房中央。
听了一会儿,乔其颀开始问这是什么曲子。她对于钢琴曲没有鉴赏水平,唯一的一点知识来自小学的音乐课。后来它们在初中高中被占用了个干净。
“梦中的婚礼。”贺礼告诉她。
“噢,听起来有点悲伤。因为是梦中吗?”乔其颀像尝到了苦瓜般皱起眉头,她似乎有了自己的理解。
“为什么弹这首?”
“昨晚做梦梦见了。”
“梦有什么内容?”乔其颀问。
“很无聊的梦。”他用平淡的口吻略过这个问题,“就是些我在云上弹钢琴的内容。”他说了一句半真半假的话,这件事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梦并不算无聊,而且他这两年常常做。
那是他想象中为乔其颀弹琴的画面。梦中,她们身处云巅,他用两只灵活的手在象牙白钢琴上展示自己如黑白琴键一般忐忑不安不停跳跃的心意。
他想过很多回要在哪里、如何安排他为她的第一次演奏,想等到手恢复好之后,也做过许多计划,现在全被打破了,也可以说他自己亲手打破的,为讨她一点微不足道的欢心,他丢盔弃甲。
可他一点也不恼不怪,因为原来和现在这两条道路最后都通往取悦她的结局。
就像他的梦一样,他从来没有梦到或者想象过曲毕之后的事,不能说他不为那个结果而心折,只是他原本想的,就仅仅是——想要把人生中最好的一场演奏作为礼物,送给她而已。
听到他说做梦,乔其颀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昨天晚上也做梦了,醒来很不开心。”
她抱怨地撇了撇嘴,贺礼手上动作不停,敲下一连串音阶,“是什么梦?”他露出一个饱含安慰意思的笑。
说到这个,乔其颀的语速忽然就慢了下来,像台卡了的旧电脑,慢吞吞地吐字,“没什么内容,我醒来就不记得了。嗯,只记得是很难过的梦。”
她们俩都向对方撒了谎。这反应人类深层心理的梦这种东西可真烦人,不是吗?惹得爱假装的人要说好多话遮掩自己的心。
他给她弹了足足一个多小时,从虫儿飞到快乐的扑满(贺礼看过巴啦啦小魔仙全集,这事儿乔其颀也知道)。
一直到中午时,乔其颀的肚子因饥饿而打起了鼓。
“我要走啦,回家做饭。”乔其颀站起来,贺礼跟着一起,但走在她前面为她把门打开了。
她们又走上来时的那条走廊,此时上课的老师和学生基本上已经走了个干净。房间外都挂着“无人使用”的小牌。
贺礼边走边偏头问乔其颀:“晚上去我家吃饭吗?我妈她很想你,催我把你拖过去。”
乔其颀有点纠结地“嗯…啊…”两声,她实在很不擅长和成熟的长辈相处,因此这个决定做得分外艰难。
瞧她半天没答应,贺礼便再添上一份筹码:“我也很…”他不擅长的是说出自己的真心话,第一句声音小的几乎是气音,他深吸一口气——
“我也很想你……来我家玩。”
“哈?为什么?”乔其颀追根究底。
“因为我买了新的数独书?”
“大过年的你就想让我陪你做数独题?你神经啊,过年都不放过我。”
接下来这句贺礼说出口就要容易得多了,“那我们做别的,我的书房有电脑,一起玩。”
一听这个,乔其颀想都不用想,就答应了:“那我去!”
她们站在十字路口分别。乔其颀人是倒着走的,朝贺礼龇牙咧嘴地挥了好几下手才转回去好好走路。
那股初生牛犊的活泼劲儿使爱她的人忍不住担心她会因碰撞而受伤——至少贺礼就是这么想的。
他在乔其颀转身后用眼神目送了她一路。分别的时候他一句话也没说,可这会儿他也同样一下都没眨眼。
午后,香银市开始下雪。
下午四点,贺礼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刚刚去小区的超市买了做菜要用的配料。
因为上午的闲聊,贺礼打算为今天的晚餐多加一道菜,由他来做。
喜欢上乔其颀之后他开始学习下厨。
从出生起就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突然要下厨,贺礼母父得知儿子的决定都惊呆了。他没告诉任何人这是从他父亲身上学习来的——
身为男人怎么能不知道如何给自己的另一半洗手作羹汤呢?更何况乔其颀现在还不喜欢他,那么他更要学会了,学成之后讨她欢心。
脑子好的人做事总是提前想到许多。
他提着塑料袋沉静地走,步伐是一条笔直的线。同往常一般忽略掉路过的景色和行人,这些于他来说都不重要。
天色已经暗了,冬天总是黑的太快,道路两旁亮起红色的灯笼,映着新下的雪地,一股年味扑面而来。
贺礼抬头仰望低垂的夜幕,期盼它能对乔其颀多一分包容。
说是广场,其实是只有车通过的广场,马路呈一个卧着的8字,很难理解当年的城市规划师是什么样的目的才会如此设计。
双环广场的两个环中间各有一座铜铸的雕像。一座雕的是香银市名称的来源——香樟树,另一座自然是银杏树,这里的街道上到处都能见到它们。
要乔其颀说,她更喜欢银杏。
一到银杏的季节,整座城市遍地黄金。
“把我也拍进去吧。”乔其颀在路边找了一个位置站好,背后是那尊古铜色的银杏树雕像,以及川流不息的车流。她穿着一件橙色的薄棉袄,比了一个耶的手势。
镜头将这一瞬间捕捉成永远。
她猛然想起这不是拍照,而是录像。随即又以拳头为话筒,比在身前,一本正经地介绍了起来:
“我和我的好朋友贺礼现在位于香银市的双环广场。还好今天没下雪,不然这里就封了。呃,贺礼,你也说几句?”
贺礼举着DV,笑:“我觉得乔其颀说得很好。”
乔其颀的回应是一个赞。
第二站是人民广场。这里才是市民会去的地方,前一个广场只是名字上的广场。
人多,卖东西的也多。乔其颀走着走着就被一个卖米糕的小三轮车摊勾住了魂。
买完,下一个吸引她目光的是烤红薯,这个小车旁等的人可多,香味飘得远远的,把大家都引过来了。
卖家从黑不溜秋的大铁桶里翻出一个烤得裂开露出金黄色的红薯。乔其颀接过,一拿到手上便发出尖叫“好烫!”
红薯差点掉到地上,幸好贺礼果断出手抓住了裹着红薯的塑料袋。
他暂时关掉DV机,把它的挂绳套在手腕上,开始给乔其颀剥红薯。
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他能做的如此熟练甚至不需要乔其颀开口,那肯定是之前做了许多次了。
没办法呀,烤红薯太好吃了。
没办法呀,烤红薯又太烫了,所以总是会说“贺礼贺礼求助求助,你不怕烫你来帮我剥。”
第一次时贺礼还会一边剥一边说两句什么“有手自己剥”之类的话,等到后面数不清多少次时他都懒得说了。
事实上,为乔其颀做事,他是有点乐在其中的。但这肯定不能和她说。
贺礼知道她会蹬鼻子上脸。
他仔仔细细剥完大部分红薯外衣,然后送到乔其颀面前,“你可别吃也要我喂吧?”
“我不介意的,但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贺礼几乎要脸上一红,“去你的。”他吐出三个字。
她们站在人来人往的路口,乔其颀捧着红薯注视着广场以及一切流动的风景:沾着油污的黄色出租车在马路上飞驰,来往的人们穿着高饱和度的棉袄或羽绒服,此时还没有像未来那样条条大路都铺上沥青,路边80年代的居民楼沉默着,蓝色绿色的窗户后面能看到人影走动。
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将乔其颀袭击,她不由得抓紧了贺礼的袖子,像要通过这种行为对抗这种无名的孤独感。
“我不喜欢这里了。至少今天不喜欢。”她说,“我们走吧。”
“去哪里?”
“你平时这个点会去哪?”
“在少年宫上钢琴课吧。”
“那我想看你弹琴,我还没见过呢。”
贺礼叹了口气,“我一般不给别人表演弹琴。”
“我能是别人吗?”
“嗯。”他轻笑,“你是。”
“好伤心,你以前还说过我是你心里最厉害的人,你还说过…唔唔……”乔其颀扒开贺礼按在她嘴巴上的那只手,“你不是有洁癖吗!我刚吃完红薯诶!”她喊道。
贺礼没解释,转移话题说:“现在去有点晚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
“意思是我们快点出发过去。”
他最终投降了,然而她还什么也没开始做呢,只说了一句想看而已,就赢得了这场博弈。
她们坐公交在少年宫这一站下了车,一个天蓝色的场馆矗立在公交车站后方,看起来既青春又活力。
贺礼熟门熟路地往它的正门走去,乔其颀以前从没来过这里,一边走一边左看右看。
她问贺礼:“少年宫是什么地方?”
“你不知道这里?”贺礼瞧她一眼,给她讲:“我也不知道。二年级开始我在这里学琴。这么多年只知道里面有很多课外班,钢琴,美术,奥数等等。”
“哦!所以少年宫是专门给咱们少年补习的地方!”乔其颀得出了总结。
贺礼笑了一声,“嗯,是这个。”
乔其颀提出第二个疑问:“为什么要叫宫啊?”
“这道题我不会。”
“你也有不会的呀?”
他看她一眼,讲:“不是说了,你最厉害。”
“好吧。”她接受这个回答。
贺礼说的琴房在少年宫二楼,从进门处的标识可以看出,这里不只是琴房,更是一个音乐学校。贺礼在前台办理租用琴房,乔其颀一旁等着,看到贺礼掏出钱时凑了过来。
“还要花钱吗?”
他从钱包里掏出一张二十元,头也没回地回答:“十元一小时。”贺礼递给前台,转头一看乔其颀也正在掏钱,只好说道:“钱算在送你过年礼物的预算里。”
“好呀。”乔其颀还是往贺礼手里塞了两张十元,“是我想看,所以花我的!”
贺礼以一种不容拒绝的力道把钱又塞了回去,表情可见被乔其颀搞得有点无语。
从小没缺过钱的他很难理解她在这上面的“斤斤计较”,在贺礼看来,不过是二十元而已,付了就付了,这么点钱管谁你的我的?
“我不要。”
这样她就永远欠他二十了,他喜欢这种联系。
“我现在给你二十呀。”乔其颀疑惑地说着,不知道贺礼在做什么。
“不收。”
接过前台递来的琴房钥匙,贺礼转身像白天鹅一样仰着脑袋往走廊深处去了。
乔其颀追上去,皮靴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敲击出清脆的声响,她不好意思地停下来,步伐改为轻轻地大步走。
她跟着贺礼走进长廊最深处的那间琴房,他在钢琴凳上坐下,她关好房门走至他身边,俯身观摩他试音的过程,姿态宛如一只嗅闻花香的蝴蝶。
贺礼宽大而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移动,按下,又移动,左手相比右手,显得稍微生涩而不连贯,像机器中生锈的齿轮。没有说一声开始,他就弹起了曲子,琴声自他指尖流淌在琴房中央。
听了一会儿,乔其颀开始问这是什么曲子。她对于钢琴曲没有鉴赏水平,唯一的一点知识来自小学的音乐课。后来它们在初中高中被占用了个干净。
“梦中的婚礼。”贺礼告诉她。
“噢,听起来有点悲伤。因为是梦中吗?”乔其颀像尝到了苦瓜般皱起眉头,她似乎有了自己的理解。
“为什么弹这首?”
“昨晚做梦梦见了。”
“梦有什么内容?”乔其颀问。
“很无聊的梦。”他用平淡的口吻略过这个问题,“就是些我在云上弹钢琴的内容。”他说了一句半真半假的话,这件事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梦并不算无聊,而且他这两年常常做。
那是他想象中为乔其颀弹琴的画面。梦中,她们身处云巅,他用两只灵活的手在象牙白钢琴上展示自己如黑白琴键一般忐忑不安不停跳跃的心意。
他想过很多回要在哪里、如何安排他为她的第一次演奏,想等到手恢复好之后,也做过许多计划,现在全被打破了,也可以说他自己亲手打破的,为讨她一点微不足道的欢心,他丢盔弃甲。
可他一点也不恼不怪,因为原来和现在这两条道路最后都通往取悦她的结局。
就像他的梦一样,他从来没有梦到或者想象过曲毕之后的事,不能说他不为那个结果而心折,只是他原本想的,就仅仅是——想要把人生中最好的一场演奏作为礼物,送给她而已。
听到他说做梦,乔其颀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昨天晚上也做梦了,醒来很不开心。”
她抱怨地撇了撇嘴,贺礼手上动作不停,敲下一连串音阶,“是什么梦?”他露出一个饱含安慰意思的笑。
说到这个,乔其颀的语速忽然就慢了下来,像台卡了的旧电脑,慢吞吞地吐字,“没什么内容,我醒来就不记得了。嗯,只记得是很难过的梦。”
她们俩都向对方撒了谎。这反应人类深层心理的梦这种东西可真烦人,不是吗?惹得爱假装的人要说好多话遮掩自己的心。
他给她弹了足足一个多小时,从虫儿飞到快乐的扑满(贺礼看过巴啦啦小魔仙全集,这事儿乔其颀也知道)。
一直到中午时,乔其颀的肚子因饥饿而打起了鼓。
“我要走啦,回家做饭。”乔其颀站起来,贺礼跟着一起,但走在她前面为她把门打开了。
她们又走上来时的那条走廊,此时上课的老师和学生基本上已经走了个干净。房间外都挂着“无人使用”的小牌。
贺礼边走边偏头问乔其颀:“晚上去我家吃饭吗?我妈她很想你,催我把你拖过去。”
乔其颀有点纠结地“嗯…啊…”两声,她实在很不擅长和成熟的长辈相处,因此这个决定做得分外艰难。
瞧她半天没答应,贺礼便再添上一份筹码:“我也很…”他不擅长的是说出自己的真心话,第一句声音小的几乎是气音,他深吸一口气——
“我也很想你……来我家玩。”
“哈?为什么?”乔其颀追根究底。
“因为我买了新的数独书?”
“大过年的你就想让我陪你做数独题?你神经啊,过年都不放过我。”
接下来这句贺礼说出口就要容易得多了,“那我们做别的,我的书房有电脑,一起玩。”
一听这个,乔其颀想都不用想,就答应了:“那我去!”
她们站在十字路口分别。乔其颀人是倒着走的,朝贺礼龇牙咧嘴地挥了好几下手才转回去好好走路。
那股初生牛犊的活泼劲儿使爱她的人忍不住担心她会因碰撞而受伤——至少贺礼就是这么想的。
他在乔其颀转身后用眼神目送了她一路。分别的时候他一句话也没说,可这会儿他也同样一下都没眨眼。
午后,香银市开始下雪。
下午四点,贺礼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刚刚去小区的超市买了做菜要用的配料。
因为上午的闲聊,贺礼打算为今天的晚餐多加一道菜,由他来做。
喜欢上乔其颀之后他开始学习下厨。
从出生起就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突然要下厨,贺礼母父得知儿子的决定都惊呆了。他没告诉任何人这是从他父亲身上学习来的——
身为男人怎么能不知道如何给自己的另一半洗手作羹汤呢?更何况乔其颀现在还不喜欢他,那么他更要学会了,学成之后讨她欢心。
脑子好的人做事总是提前想到许多。
他提着塑料袋沉静地走,步伐是一条笔直的线。同往常一般忽略掉路过的景色和行人,这些于他来说都不重要。
天色已经暗了,冬天总是黑的太快,道路两旁亮起红色的灯笼,映着新下的雪地,一股年味扑面而来。
贺礼抬头仰望低垂的夜幕,期盼它能对乔其颀多一分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