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长夜,万物俱静。一切事物都仿佛停滞,唯有时间稳步前行。凌晨四点半,一阵“嗡嗡”的手机闹钟振动声强行将方醒从梦境中拽回现实。她努力地睁开眼睛,长舒了一口气,翻身坐起,小心翼翼地拉开床头柜的抽屉拿出迷你阅读灯。
此时,女儿小初在方醒的身边睡得正香,不知道她梦见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小家伙的脸上满是甜甜的笑意。方醒的嘴角上扬了一下,打开手机,开始写小说。
对于方醒来说,一天当中唯有这一小段时光是真正属于她的。这一刻,她不是谁的妻,谁的女儿,谁的妈妈,谁的员工,这一刻,她只是她自己。
方醒,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人。三十八岁,在一家连锁药房担任店长工作。已婚,婚姻状态不佳,还好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一直是她的骄傲。
和许多中年女人一样,她每天的生活就跟打仗一样紧迫。早晨六点起床洗漱,准备孩子的早餐,送孩子上学后,赶到单位上班,一进药店的大门,就有一堆杂七杂八的事等着她处理。好不容易熬到晚上下班,回家怱忙吃口饭,还要辅导孩子功课。这其间方醒还要挤出时间回家看望独居在家已行动不便的父亲。
方醒的母亲已于五年前去世,那种失去至亲的痛刚开始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痛便如虫蚁般咬噬着全身。父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作为女儿,她太怕再一次失去,但又无能为力。只能尽已所能,在饮食上作稍许弥补。
晚上躺在床上,方醒都来不及惆怅,头一挨枕头便睡着了,她实在太累了。有时她真想就那样躲在梦里,再也不要醒来了。
一天上午,正在上班的方醒接到了表妹的电话。
“姐,中午有空吗?带你去个好地方!”
“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姐夫什么德性,我中午不回家吃饭,不得听他啰嗦死。”方醒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无精打彩地说着。
“你理他?我带你去看画展,中午人又少,清静!你以前不最喜欢画画了吗?编个理由胡弄他。他成天在家又不上班,看你看得倒挺紧,要男人做甚呦!”
“谁像你那么潇洒,独身主义,全世界想去哪去哪。行吧,中午等我电话!挂了!有监控!扣我工资找你赔!”
挂了电话的方醒眼神有些落寞。是啊!她从小就有绘画天赋,她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纸上画呀画呀,画出她心中别样的世界。可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金钱送她去学绘画。
女儿小初遗传了她的绘画天赋,但方醒只送她去学了一学期的绘画便不得不做罢。丈夫经常不明所由的无端地和她争吵,让她精疲力尽。于是,她就从网上购买好的画笔,画纸以及漫画书籍供女儿使用,待时机成熟再去圆自己和孩子一个绘画的梦。
五月份午后的阳光显得格外地刺眼,让人不由地眯起眼睛以躲避其锋芒。娇艳的蔷薇花开满了院墙,随便挑一处都能成为最佳拍照背景图。
表妹拿着手机,一会儿嘟嘴,一会儿挤眼,自拍得不亦乐乎。方醒无奈地望着她,心想没结婚的女人活得真是畅快。
“姐,快来呀!这么好的背景别浪费了,鲜花要有美女配才更好看,快来!给你拍一张。你那朋友圈天天尽是各种药品促销活动,咱换换养眼的。”
在表妹的催促下,方醒不太情愿地站在蔷薇丛中,淡然一笑,她的笑里再也没有了年少时的张扬与自由。
中午来看画展的人果然很少,诺大的文化馆里也只有两三个人而己。方醒和表妹静静地欣赏着里面陈列的一幅幅有名的或无名的画家的画作。
看着看着,方醒只觉心跳加快,虽然自己一直有心率不齐的毛病,但也只会在紧张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看个画展又不会紧张,怎么心跳如此之快。
正当她心神不安之时,她猛然看见了一幅油画,那是一张人物肖像,画得如此逼真,像照片一样。一位女子身穿蓝色暗花旗袍,衬得皮肤似雪般洁白,她身形修长,手里拿着一把湘妃扇优雅地端坐着。她眉眼如画,淡然一笑。
当方醒注视着画中女子那双黑得深邃的眼睛时,她的心紧紧地揪在了一起。这画中人不就是我吗?不就是那个夜夜在梦中出现的穿旗袍的我吗?
方醒打小能记事起,就记得自己每天晚上都会做梦,三十几年她没有一次没有梦境的睡眠。那些梦很奇怪,有现实中发生过的,也有现实中没发生却即将会发生的事情。她的梦有预见性,许多人和事都是在梦里先出现,随后才会在现实中发生。
许多年间,她的梦里总会断断续续地出现一位穿旗袍的女子,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无数的片段在梦境中来回穿梭,反反复复。刚开始方醒以为是由于自己爱看谍战片的缘故才会做这种梦。但细细一想也不对,小时候的自己又没看过这种题材的电视剧,那时候的梦里已经开始出现这位女子的身影。
长大后的方醒也爱上了旗袍,她还特意去影楼拍了一套民国风的写真集。穿上旗袍的那一刻,方醒散发出了脱胎换骨般的美丽,仿佛这才是她该穿的衣服。连摄影师都忍不住惊呼,连连按下相机快门,好留住这稍纵即逝的倩影。
“姐,你看这幅画,是不是我们之前看的那幅……”表妹自顾自说着,看没人应答,一转头才发现方醒不见了。她急急地找了一圈,才发现了正立在那发呆的方醒。
表妹疑惑地看了看眼前的油画,又看了看方醒。她惊得不由把嘴巴张成了“0”型。她语无伦次地说道“姐,这……这……这不是你吗?谁给你画的?”可当表妹仔细地看了看那已泛黄的纸上的落款便吓得闭了嘴,那上面很清楚地写着“民国二十一年,李夫人像”
一股温热的气息在方醒脸上漫延开来,她伸手一摸,居然是眼泪。她的心莫名地悸动又很慌张,她突然闭上了眼睛,不敢再看眼前的画像。表妹察觉到方醒的异样,便带着她匆忙离开了展厅。
接连好几个夜晚,那个女子的身影又再一次次清晰地出现在方醒的梦里。那件蓝色暗花旗袍的衣领处有一枚用珍珠做的蝴蝶形别针,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光亮的暗红色雕花木质楼梯的扶手,那楼梯很长,仿佛看不到尽头……“嗒嗒”的高跟鞋“亲吻”地板的声音……一个年轻男子一遍遍地轻声呼唤“梦儿,梦儿,快回来,外面下雨了!”却怎么也看不清他的脸……关门的声音,争吵的声音,哭泣的声音,还有枪声杂乱地混在一起在梦里的空中回荡着,回荡着……
表妹托朋友打听到了那幅油画的来历,说是一个拾荒老人在城郊一处荒地捡废品,看见土里冒出一截黑色管状东西,老人便将它刨了出来。打开一看,是张画。老人估摸着也不值钱,便将它给了经常在旧货市场收旧书的一位老板。老板的女儿正是这次画展的组织者。她太喜欢这幅画了,虽不出自名家之手,但画得却是如此清新脱俗,于是她便将这幅画陈列了出来。
那天在展馆里,表妹偷偷拍下了那张油画的照片发给了方醒。这世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却会有长得很像的人,而当这种相像跨越了时空,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天仿佛猛一下热了起来,热得让人心烦。刚开完销售情况分析会的方醒面无表情地坐在回家的车上。现如今的药店生意在医院统筹,门店众多,线上挤压的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一落千丈。疫情时代老百姓疯狂抢药的盛况已成为历史。店里一两个小时不进一位顾客的情形已成了习惯。
生意不好,工资下降不说,各种无用的工作也接踵而至。没完没了的各种会议,写也写不完的数据分析,三天两头的检查弄得人精疲力尽。各种完不成的任务让人望而生畏,无数的临期药也是自己掏钱买下每天不重样地吃着,吃出毛病也不会算你工伤,因为那都是你自愿购买的。
“每日奔波只为碎银几两,而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人世哀伤。”方醒无数次地想辞职,可最终还是没有勇气。辞职便意味着没了收入,还要自己缴纳数目不小的养老金。她指望不上任何人,只能依靠自己。
刚跨进家门,方醒便听见女儿小初的哭泣声。小初看见妈妈,委屈得更狠了,但她又恐惧地用尽全力压抑着自己的哭泣。方醒替小初抹去眼泪,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
“你看看你生出的什么玩意,三天两头生病,上次感冒才好,这又感冒了。老子早他妈烦了,一个人多快活,弄你们娘俩在这成天恶心我……我告诉你,方醒,别他妈拿天天上班当借口,孩子生病,你请假带她看去,老子不去!”
丈夫在卧室发疯般地咆哮着,方醒早已习惯他犯病时的状态,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怒火沉默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学会了用沉默面对这一切。她不是没想过结束这段可有可无的婚姻,但一想到小初将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利弊权衡下只得作罢。
而这次方醒的沉默反倒激惹到了丈夫,他冲过来破口大骂“我说话你没听见吗?你就比死人多口气啊!”
看着丈夫那不屑的眼神,方醒终于破声吼道“我不上班,钱从哪来?你有本事你倒出去挣啊!”
“你说什么……”丈夫突然如野兽般暴怒,他一把将瘦弱的方醒推倒在地。方醒的头重重地磕在书桌的拐角,顿时头痛欲裂。她不知身上哪来的劲,挣脱掉丈夫如钳子般的双手,夺门而出。
方醒如游魂般在大街上踉跄地走着,她迎着路人诧异的目光,泪流满面却哭不出声响。她不知道该去哪,家的概念在这一刻显得尤为模糊。她甚至想在这一刻死去,那样也许就能得到永恒的解脱。
这个时段,墓园里没有什么人。方醒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墓碑上妈妈的照片,她抹去了灰尘,却再也感受不到生命的温度。这一刻,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趴在墓碑上嚎啕大哭。
方醒想起小时候父母也经常吵架,温柔的妈妈总是默默哭泣,却始终没有埋怨,和脾气暴躁的父亲捱完了自己不顺的一生。她突然间能理解妈妈为什么当年不愿意和父亲争吵,也没有选择离婚。吵架也是伤精耗气的,吵来吵去,吵到觉得已是浪费时间时便会选择沉默。婚是好离,可是孩子怎么办?不想委屈孩子,就只能委屈自己。
五月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烈日当空,转眼便是阴云密布。“轰隆隆”的雷声由弱变强,霎时,豆大的雨点齐刷刷地砸向了人间。
雨水将墓碑冲洗得泛起微弱的光,而照片里的妈妈还是浅笑吟吟地望着方醒。大雨已将方醒浇了个透,她浑身冰凉却木然地跪在那里一动也没动。雨水混着泪水渗进她的眼里,嘴里,心里。
方醒眼皮微垂,她觉得自己好累好累。结婚这么多年,她好像从来没有细嚼慢咽地吃过一顿饭,也没有毫无牵挂地睡过一次觉。她太想好好地睡一觉了,不被任何人和事打扰地好好地睡一觉。
雨还在肆无忌惮地拼了命地下着,方醒蜷缩着身体躺在了墓碑前。她的耳边回荡着雨水冲刷万物的声音,那声音越来越远,显得愈发不真实起来。“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我决不会让自己活得如此委屈……”意识逐渐模糊的方醒对自己这样说道。
此时,女儿小初在方醒的身边睡得正香,不知道她梦见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小家伙的脸上满是甜甜的笑意。方醒的嘴角上扬了一下,打开手机,开始写小说。
对于方醒来说,一天当中唯有这一小段时光是真正属于她的。这一刻,她不是谁的妻,谁的女儿,谁的妈妈,谁的员工,这一刻,她只是她自己。
方醒,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人。三十八岁,在一家连锁药房担任店长工作。已婚,婚姻状态不佳,还好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一直是她的骄傲。
和许多中年女人一样,她每天的生活就跟打仗一样紧迫。早晨六点起床洗漱,准备孩子的早餐,送孩子上学后,赶到单位上班,一进药店的大门,就有一堆杂七杂八的事等着她处理。好不容易熬到晚上下班,回家怱忙吃口饭,还要辅导孩子功课。这其间方醒还要挤出时间回家看望独居在家已行动不便的父亲。
方醒的母亲已于五年前去世,那种失去至亲的痛刚开始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痛便如虫蚁般咬噬着全身。父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作为女儿,她太怕再一次失去,但又无能为力。只能尽已所能,在饮食上作稍许弥补。
晚上躺在床上,方醒都来不及惆怅,头一挨枕头便睡着了,她实在太累了。有时她真想就那样躲在梦里,再也不要醒来了。
一天上午,正在上班的方醒接到了表妹的电话。
“姐,中午有空吗?带你去个好地方!”
“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姐夫什么德性,我中午不回家吃饭,不得听他啰嗦死。”方醒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无精打彩地说着。
“你理他?我带你去看画展,中午人又少,清静!你以前不最喜欢画画了吗?编个理由胡弄他。他成天在家又不上班,看你看得倒挺紧,要男人做甚呦!”
“谁像你那么潇洒,独身主义,全世界想去哪去哪。行吧,中午等我电话!挂了!有监控!扣我工资找你赔!”
挂了电话的方醒眼神有些落寞。是啊!她从小就有绘画天赋,她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纸上画呀画呀,画出她心中别样的世界。可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金钱送她去学绘画。
女儿小初遗传了她的绘画天赋,但方醒只送她去学了一学期的绘画便不得不做罢。丈夫经常不明所由的无端地和她争吵,让她精疲力尽。于是,她就从网上购买好的画笔,画纸以及漫画书籍供女儿使用,待时机成熟再去圆自己和孩子一个绘画的梦。
五月份午后的阳光显得格外地刺眼,让人不由地眯起眼睛以躲避其锋芒。娇艳的蔷薇花开满了院墙,随便挑一处都能成为最佳拍照背景图。
表妹拿着手机,一会儿嘟嘴,一会儿挤眼,自拍得不亦乐乎。方醒无奈地望着她,心想没结婚的女人活得真是畅快。
“姐,快来呀!这么好的背景别浪费了,鲜花要有美女配才更好看,快来!给你拍一张。你那朋友圈天天尽是各种药品促销活动,咱换换养眼的。”
在表妹的催促下,方醒不太情愿地站在蔷薇丛中,淡然一笑,她的笑里再也没有了年少时的张扬与自由。
中午来看画展的人果然很少,诺大的文化馆里也只有两三个人而己。方醒和表妹静静地欣赏着里面陈列的一幅幅有名的或无名的画家的画作。
看着看着,方醒只觉心跳加快,虽然自己一直有心率不齐的毛病,但也只会在紧张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看个画展又不会紧张,怎么心跳如此之快。
正当她心神不安之时,她猛然看见了一幅油画,那是一张人物肖像,画得如此逼真,像照片一样。一位女子身穿蓝色暗花旗袍,衬得皮肤似雪般洁白,她身形修长,手里拿着一把湘妃扇优雅地端坐着。她眉眼如画,淡然一笑。
当方醒注视着画中女子那双黑得深邃的眼睛时,她的心紧紧地揪在了一起。这画中人不就是我吗?不就是那个夜夜在梦中出现的穿旗袍的我吗?
方醒打小能记事起,就记得自己每天晚上都会做梦,三十几年她没有一次没有梦境的睡眠。那些梦很奇怪,有现实中发生过的,也有现实中没发生却即将会发生的事情。她的梦有预见性,许多人和事都是在梦里先出现,随后才会在现实中发生。
许多年间,她的梦里总会断断续续地出现一位穿旗袍的女子,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无数的片段在梦境中来回穿梭,反反复复。刚开始方醒以为是由于自己爱看谍战片的缘故才会做这种梦。但细细一想也不对,小时候的自己又没看过这种题材的电视剧,那时候的梦里已经开始出现这位女子的身影。
长大后的方醒也爱上了旗袍,她还特意去影楼拍了一套民国风的写真集。穿上旗袍的那一刻,方醒散发出了脱胎换骨般的美丽,仿佛这才是她该穿的衣服。连摄影师都忍不住惊呼,连连按下相机快门,好留住这稍纵即逝的倩影。
“姐,你看这幅画,是不是我们之前看的那幅……”表妹自顾自说着,看没人应答,一转头才发现方醒不见了。她急急地找了一圈,才发现了正立在那发呆的方醒。
表妹疑惑地看了看眼前的油画,又看了看方醒。她惊得不由把嘴巴张成了“0”型。她语无伦次地说道“姐,这……这……这不是你吗?谁给你画的?”可当表妹仔细地看了看那已泛黄的纸上的落款便吓得闭了嘴,那上面很清楚地写着“民国二十一年,李夫人像”
一股温热的气息在方醒脸上漫延开来,她伸手一摸,居然是眼泪。她的心莫名地悸动又很慌张,她突然闭上了眼睛,不敢再看眼前的画像。表妹察觉到方醒的异样,便带着她匆忙离开了展厅。
接连好几个夜晚,那个女子的身影又再一次次清晰地出现在方醒的梦里。那件蓝色暗花旗袍的衣领处有一枚用珍珠做的蝴蝶形别针,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光亮的暗红色雕花木质楼梯的扶手,那楼梯很长,仿佛看不到尽头……“嗒嗒”的高跟鞋“亲吻”地板的声音……一个年轻男子一遍遍地轻声呼唤“梦儿,梦儿,快回来,外面下雨了!”却怎么也看不清他的脸……关门的声音,争吵的声音,哭泣的声音,还有枪声杂乱地混在一起在梦里的空中回荡着,回荡着……
表妹托朋友打听到了那幅油画的来历,说是一个拾荒老人在城郊一处荒地捡废品,看见土里冒出一截黑色管状东西,老人便将它刨了出来。打开一看,是张画。老人估摸着也不值钱,便将它给了经常在旧货市场收旧书的一位老板。老板的女儿正是这次画展的组织者。她太喜欢这幅画了,虽不出自名家之手,但画得却是如此清新脱俗,于是她便将这幅画陈列了出来。
那天在展馆里,表妹偷偷拍下了那张油画的照片发给了方醒。这世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却会有长得很像的人,而当这种相像跨越了时空,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天仿佛猛一下热了起来,热得让人心烦。刚开完销售情况分析会的方醒面无表情地坐在回家的车上。现如今的药店生意在医院统筹,门店众多,线上挤压的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一落千丈。疫情时代老百姓疯狂抢药的盛况已成为历史。店里一两个小时不进一位顾客的情形已成了习惯。
生意不好,工资下降不说,各种无用的工作也接踵而至。没完没了的各种会议,写也写不完的数据分析,三天两头的检查弄得人精疲力尽。各种完不成的任务让人望而生畏,无数的临期药也是自己掏钱买下每天不重样地吃着,吃出毛病也不会算你工伤,因为那都是你自愿购买的。
“每日奔波只为碎银几两,而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人世哀伤。”方醒无数次地想辞职,可最终还是没有勇气。辞职便意味着没了收入,还要自己缴纳数目不小的养老金。她指望不上任何人,只能依靠自己。
刚跨进家门,方醒便听见女儿小初的哭泣声。小初看见妈妈,委屈得更狠了,但她又恐惧地用尽全力压抑着自己的哭泣。方醒替小初抹去眼泪,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
“你看看你生出的什么玩意,三天两头生病,上次感冒才好,这又感冒了。老子早他妈烦了,一个人多快活,弄你们娘俩在这成天恶心我……我告诉你,方醒,别他妈拿天天上班当借口,孩子生病,你请假带她看去,老子不去!”
丈夫在卧室发疯般地咆哮着,方醒早已习惯他犯病时的状态,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怒火沉默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学会了用沉默面对这一切。她不是没想过结束这段可有可无的婚姻,但一想到小初将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利弊权衡下只得作罢。
而这次方醒的沉默反倒激惹到了丈夫,他冲过来破口大骂“我说话你没听见吗?你就比死人多口气啊!”
看着丈夫那不屑的眼神,方醒终于破声吼道“我不上班,钱从哪来?你有本事你倒出去挣啊!”
“你说什么……”丈夫突然如野兽般暴怒,他一把将瘦弱的方醒推倒在地。方醒的头重重地磕在书桌的拐角,顿时头痛欲裂。她不知身上哪来的劲,挣脱掉丈夫如钳子般的双手,夺门而出。
方醒如游魂般在大街上踉跄地走着,她迎着路人诧异的目光,泪流满面却哭不出声响。她不知道该去哪,家的概念在这一刻显得尤为模糊。她甚至想在这一刻死去,那样也许就能得到永恒的解脱。
这个时段,墓园里没有什么人。方醒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墓碑上妈妈的照片,她抹去了灰尘,却再也感受不到生命的温度。这一刻,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趴在墓碑上嚎啕大哭。
方醒想起小时候父母也经常吵架,温柔的妈妈总是默默哭泣,却始终没有埋怨,和脾气暴躁的父亲捱完了自己不顺的一生。她突然间能理解妈妈为什么当年不愿意和父亲争吵,也没有选择离婚。吵架也是伤精耗气的,吵来吵去,吵到觉得已是浪费时间时便会选择沉默。婚是好离,可是孩子怎么办?不想委屈孩子,就只能委屈自己。
五月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烈日当空,转眼便是阴云密布。“轰隆隆”的雷声由弱变强,霎时,豆大的雨点齐刷刷地砸向了人间。
雨水将墓碑冲洗得泛起微弱的光,而照片里的妈妈还是浅笑吟吟地望着方醒。大雨已将方醒浇了个透,她浑身冰凉却木然地跪在那里一动也没动。雨水混着泪水渗进她的眼里,嘴里,心里。
方醒眼皮微垂,她觉得自己好累好累。结婚这么多年,她好像从来没有细嚼慢咽地吃过一顿饭,也没有毫无牵挂地睡过一次觉。她太想好好地睡一觉了,不被任何人和事打扰地好好地睡一觉。
雨还在肆无忌惮地拼了命地下着,方醒蜷缩着身体躺在了墓碑前。她的耳边回荡着雨水冲刷万物的声音,那声音越来越远,显得愈发不真实起来。“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我决不会让自己活得如此委屈……”意识逐渐模糊的方醒对自己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