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儿又恢复了整日去找沈潇的日子,只不过现在的她都泡在书房里。
而沈潇在伤不影响行动后,又开始来无影去无踪了。只不过他现在会提前向郁金儿报备一下,他什么时候离开、会离开几日。
郁金儿正是求知若渴的时候,对于他的报备她左耳进右耳出,敷衍点头。
沈潇瞧见她那敷衍劲儿,真想把书给她扔了。然后掐着她下巴,狠狠问她是他好看还是书好看。不过这些都仅存于幻想中,真要他做,他只会羞耻的头皮发麻。
他叹了口气,无奈揉了揉额角。只要她现在人在这儿就成了,别再像前两天躲他就像躲鬼一样。
郁金儿合上最后一页,闭上眼转了转眼珠,以期缓解高强度看书带来的疲劳感。
沈潇恰好进门,手上还端着碗乌梅饮子。
他将乌梅饮子放到书桌上,自然得走在郁金儿身后,给她轻揉着太阳穴又捏着肩。
“看得怎么样了?”他问道。
郁金儿轻叹了一下,“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
捏着肩的手停住了,郁金儿不满地嘟囔着,“沈师傅,别停,继续啊。”
沈潇从善如流继续捏着,斟酌半天才开口,“于你而言何为乐?”他生怕她想左了,去学那最肆意放荡的魏晋之流。
郁金儿不好好喝那碗乌梅饮,只是拖着脸,有一搭没一搭地玩着白瓷勺,勺子一下一下磕着碗边,发出一声又一声的脆响。
“行心之所向之事即得乐。”
沈潇心中一震,想到曾经的自己与沈家。
沈家百年士族,门下子弟一切以家族利益为先。沈潇不可否认,正是这种观念才得以保沈家屹立百年不倒。
但沈家这辈有一很大问题,现家族掌权人均将年到古稀,倾向于更保守稳健的治家策略。况沈家百年,目睹了几代王朝更迭,谨慎站队,作壁上观是一贯的生存之道。
但直觉告诉沈潇,这次不一样。
西洋的触角在大规模的延伸,碰触到华国的角角落落。不说街上的西洋医院与教堂建了几所,就连那最封建保守的沈家三长老的屋子里都安上了西洋灯,坐上了西洋车。沈家的公子小姐们也都纷纷去教会学校学了一口流利的洋语。
此次王朝更迭,将是全面的、彻底的,将是民族性的。
家里给他找了个闲职,十日一朝,平日只需去国子监点卯。
就算是每十日才上早朝,他都觉得无比绝望。少年天子高坐朝堂,时不时摇着头,打着哈欠。底下人不是在为要不要学西洋的吵架,就是斗着心眼给自己党派或是自己谋利益。一群这个国家最顶层、最权贵的人每天吵的不亦乐乎,与街边为了颗糖而互骂的脸红脖子粗的黄毛小儿毫无差别。
一切都让沈潇无趣又绝望,他深感自己与这个国家的前途都是一片黑暗的。但他又不甘心,他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他的国家也不应该是这样的。
他曾将一切心事都告诉郁金儿,他不求获得能使他顿悟的回答,他只是不吐不快。
那天的情形他还记得深刻。郁金儿正漫不经心翻着最时新的杂志,骨节分明的手染着鸽子红的丹蔻,碧玺手钏随着她的动作有一搭没一搭得晃荡着,阳光透过碧玺,在纸上留下五彩缤纷的痕迹。
“自然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沈潇叹了口气,“大道理我都懂,西洋的书,就连东瀛的书我也看了许多,但那些东西都是说起容易做起难。”
美眸从杂志上移开,看向沈潇,定定几秒。半起身,郁金儿捧住了沈潇的脸,认真地同他对视,“沈嗣宗,其实要怎么做你心底里都知道,你心中也一定燃起了某种火焰。你只是缺少一把柴,一把支持你的柴。我就是这把柴,你去做吧,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这是郁金儿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叫出沈潇的字。
沈潇看着那双清澈黑亮的眼,一时哽咽,语气涩涩,“若我失败了呢。”
郁金儿半认真半开玩笑说道,“反正大家最后都要死,就算你失败了又怎样呢,总比你从未开始带来的遗憾少些。”郁金儿话音一转,俏皮更甚,“你若失败了,就来我家当上门女婿。你知道的,我爹心心念念想招个赘婿。”
“金儿…”沈潇喃喃低语,眼中迷雾已散,再复年少意气风发。
郁金儿瞧见他不再钻牛角尖,放开他的脸,准备再坐回去看杂志。
却不想沈潇反过来捧住了郁金儿的脸,轻柔、珍重、一下又一下吻着郁金儿的额头、鼻梁、脸颊。间隙感叹了一句,“我沈潇何其有幸遇见你。”
最后是嘴唇。
他吮吸着,舌尖时而轻拢慢捻抹复挑,时而金戈铁马般攻池掠地。
于亲吻一事上,郁金儿一向被动,只随他节奏在情海之中起伏着。
他吻的投入,恨不得将郁金儿融入骨血之中。但他向来体恤郁金儿,察觉到她有些体力不支,恋恋不舍最后再轻啄了一下她的唇才算罢休。
她早已是气喘吁吁面红耳赤。
他瞧见喜爱又好笑,轻咬了一下她的耳朵,看到她明显颤栗了一下,他眸中暗色渐深。深吸一口气克制住自己的欲念,在郁金儿耳边又呢喃一声,“金儿,我是真的爱你。”
郁金儿羞涩一笑,回应他,“沈二哥,我也是。”
郁金儿在很久之后才知道,原来促使他不辞而别的导火索竟然她自己。
是自食苦果的感觉吗?她不知道。但是在知道自己是最大导火索后,梗在她心中的那根刺竟也就淡淡磨灭了。
沈潇至此之后,便有了多重身份。一面在封建王朝里当他的腐朽之臣,一面又在进步学社里写着启蒙文章,浩浩荡荡策划着一场又一场洗清沉疴的暴风雨。
世上无不透风之墙,沈潇所行之事不知怎的就被传到了沈家那群老古董的耳朵里。
站在这个时代的青年的立场来说,他们所行之事是进步、是正义。
站在这个时代的传统维护者来说,他们所行之事那就是谋反、是邪恶。
沈家的人从未想过,曾经天之骄子的沈家嫡系二少爷—沈潇竟有一天会被压到祖宗排位前跪下,更未想到,他竟有一天会被逐出沈家。
所有人都不理解,因为沈潇是最有可能成为家主的新生一代,他为何会做出自断后路之事呢。
那段时间谣言甚嚣尘上。传什么的人都有,但传的最多的都是,沈二爷要入赘郁家给人当上门女婿,沈家才将其怒而逐出。除非是有了利益相当的选择,不然何至于将自己的前路封死呢。
也有小部分人在偷传,沈二爷是偷偷策划了谋反之事才被逐出沈家的。但这种言论很快在沈家内部就被镇压,消散的无影无踪了。
当名单被泄露,不得已组织安排其立即转移,北上西伯利亚逃亡时,有同人问他一个大少爷如今却要颠沛流离后不后悔。
他说,不后悔,但遗憾。
他不后悔被逐出沈家,他的父母早已离世,沈家于他而言更像是一个华丽的囚笼,囚笼里面是墙,囚笼外面仍是墙。
那人又问他,遗憾什么呢?
他说,没来得及和他的小女孩道一声再见。
流亡的路上各方面都不便,但他仍是抽空之中,寻了个极其难得的机会给郁金儿写了封道别信。
他没有让她等他,他不敢让她等他。他如今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活着,日不保夕,他不舍得也不愿让她当寡妇。她那般可爱的人就应该享受最完美的生活。
可悲莫悲兮生别离,他思她如狂,念她如狂,他将怀表里的那张照片睁眼看、闭眼看。他能控制的了自己的手不写下让她等他的话语,但他的心、他的情感却卑劣得呐喊着、祈求着她会等他。
棋盘上的博弈有输有赢,他们终于扭转颓势,他也能回国了。离开三年,重返故土,他第一时间便是打听她的下落。
他从未想到,三年便能物是人非。听到郁家日薄西山,为了维持那最后一点的体面要把她作为工具置换出去的时候,他又心痛又恨。恨自己没能在她最难的时候陪在她身边。
他唯一欣慰的是,郁家现在是个烂摊子。地位高的看不上,地位低的不敢攀,郁金儿也就一直没嫁出去。
他现在脱离沈家没有明面上的势力,难以助郁家走出困境,他想到了傅家。
傅老爷也是暗中的同盟,他知晓傅家一直有想给傅少爷冲喜的心思,但这是封建糟粕,傅家若真这样做了,对傅老爷影响不好。他暗中周旋,终成就这段婚事,傅老爷还承了他的情。
他的私心昭然若揭,傅谨燃是真的有今没明的活着,郁金儿嫁过去也是有实无名。这婚事是一箭三雕。
他本身要扮做傅老爷的仆从掩饰身份,但老爷的仆从与少夫人怎样接触都是不便。只有女子和女子接触,才水到渠成且不引人注意,不易给她招来不必要的流言蜚语。
在他提出要给傅老爷当姨娘作为掩护的时候,傅老爷当时脸就绿了,一个劲儿劝他,嗣宗要不再想想。
他十分坚持,傅老爷一度以为沈潇对他有不伦之情,恨不得绕着他走。
*
自想通之后,郁金儿便不再做一步想三步,不再那么考虑别人的意见。她看了那么多不同国家的书后,她不禁开始怀疑曾经存在并且现在仍然遗留的纲常礼教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郁金儿有时也会怀念与沈潇刚在一起的日子,那会儿她家还没倒,她只用关心今日穿什么去见她的沈二哥即可。
但她想,努力让现在的日子也简单一点。或许外境难改,便从改变内境开始吧。
于是乎,写浪漫小说的戴钗儿女士与只谈思想的万木春主人前后应运而生。
而沈潇在伤不影响行动后,又开始来无影去无踪了。只不过他现在会提前向郁金儿报备一下,他什么时候离开、会离开几日。
郁金儿正是求知若渴的时候,对于他的报备她左耳进右耳出,敷衍点头。
沈潇瞧见她那敷衍劲儿,真想把书给她扔了。然后掐着她下巴,狠狠问她是他好看还是书好看。不过这些都仅存于幻想中,真要他做,他只会羞耻的头皮发麻。
他叹了口气,无奈揉了揉额角。只要她现在人在这儿就成了,别再像前两天躲他就像躲鬼一样。
郁金儿合上最后一页,闭上眼转了转眼珠,以期缓解高强度看书带来的疲劳感。
沈潇恰好进门,手上还端着碗乌梅饮子。
他将乌梅饮子放到书桌上,自然得走在郁金儿身后,给她轻揉着太阳穴又捏着肩。
“看得怎么样了?”他问道。
郁金儿轻叹了一下,“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
捏着肩的手停住了,郁金儿不满地嘟囔着,“沈师傅,别停,继续啊。”
沈潇从善如流继续捏着,斟酌半天才开口,“于你而言何为乐?”他生怕她想左了,去学那最肆意放荡的魏晋之流。
郁金儿不好好喝那碗乌梅饮,只是拖着脸,有一搭没一搭地玩着白瓷勺,勺子一下一下磕着碗边,发出一声又一声的脆响。
“行心之所向之事即得乐。”
沈潇心中一震,想到曾经的自己与沈家。
沈家百年士族,门下子弟一切以家族利益为先。沈潇不可否认,正是这种观念才得以保沈家屹立百年不倒。
但沈家这辈有一很大问题,现家族掌权人均将年到古稀,倾向于更保守稳健的治家策略。况沈家百年,目睹了几代王朝更迭,谨慎站队,作壁上观是一贯的生存之道。
但直觉告诉沈潇,这次不一样。
西洋的触角在大规模的延伸,碰触到华国的角角落落。不说街上的西洋医院与教堂建了几所,就连那最封建保守的沈家三长老的屋子里都安上了西洋灯,坐上了西洋车。沈家的公子小姐们也都纷纷去教会学校学了一口流利的洋语。
此次王朝更迭,将是全面的、彻底的,将是民族性的。
家里给他找了个闲职,十日一朝,平日只需去国子监点卯。
就算是每十日才上早朝,他都觉得无比绝望。少年天子高坐朝堂,时不时摇着头,打着哈欠。底下人不是在为要不要学西洋的吵架,就是斗着心眼给自己党派或是自己谋利益。一群这个国家最顶层、最权贵的人每天吵的不亦乐乎,与街边为了颗糖而互骂的脸红脖子粗的黄毛小儿毫无差别。
一切都让沈潇无趣又绝望,他深感自己与这个国家的前途都是一片黑暗的。但他又不甘心,他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他的国家也不应该是这样的。
他曾将一切心事都告诉郁金儿,他不求获得能使他顿悟的回答,他只是不吐不快。
那天的情形他还记得深刻。郁金儿正漫不经心翻着最时新的杂志,骨节分明的手染着鸽子红的丹蔻,碧玺手钏随着她的动作有一搭没一搭得晃荡着,阳光透过碧玺,在纸上留下五彩缤纷的痕迹。
“自然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沈潇叹了口气,“大道理我都懂,西洋的书,就连东瀛的书我也看了许多,但那些东西都是说起容易做起难。”
美眸从杂志上移开,看向沈潇,定定几秒。半起身,郁金儿捧住了沈潇的脸,认真地同他对视,“沈嗣宗,其实要怎么做你心底里都知道,你心中也一定燃起了某种火焰。你只是缺少一把柴,一把支持你的柴。我就是这把柴,你去做吧,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这是郁金儿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叫出沈潇的字。
沈潇看着那双清澈黑亮的眼,一时哽咽,语气涩涩,“若我失败了呢。”
郁金儿半认真半开玩笑说道,“反正大家最后都要死,就算你失败了又怎样呢,总比你从未开始带来的遗憾少些。”郁金儿话音一转,俏皮更甚,“你若失败了,就来我家当上门女婿。你知道的,我爹心心念念想招个赘婿。”
“金儿…”沈潇喃喃低语,眼中迷雾已散,再复年少意气风发。
郁金儿瞧见他不再钻牛角尖,放开他的脸,准备再坐回去看杂志。
却不想沈潇反过来捧住了郁金儿的脸,轻柔、珍重、一下又一下吻着郁金儿的额头、鼻梁、脸颊。间隙感叹了一句,“我沈潇何其有幸遇见你。”
最后是嘴唇。
他吮吸着,舌尖时而轻拢慢捻抹复挑,时而金戈铁马般攻池掠地。
于亲吻一事上,郁金儿一向被动,只随他节奏在情海之中起伏着。
他吻的投入,恨不得将郁金儿融入骨血之中。但他向来体恤郁金儿,察觉到她有些体力不支,恋恋不舍最后再轻啄了一下她的唇才算罢休。
她早已是气喘吁吁面红耳赤。
他瞧见喜爱又好笑,轻咬了一下她的耳朵,看到她明显颤栗了一下,他眸中暗色渐深。深吸一口气克制住自己的欲念,在郁金儿耳边又呢喃一声,“金儿,我是真的爱你。”
郁金儿羞涩一笑,回应他,“沈二哥,我也是。”
郁金儿在很久之后才知道,原来促使他不辞而别的导火索竟然她自己。
是自食苦果的感觉吗?她不知道。但是在知道自己是最大导火索后,梗在她心中的那根刺竟也就淡淡磨灭了。
沈潇至此之后,便有了多重身份。一面在封建王朝里当他的腐朽之臣,一面又在进步学社里写着启蒙文章,浩浩荡荡策划着一场又一场洗清沉疴的暴风雨。
世上无不透风之墙,沈潇所行之事不知怎的就被传到了沈家那群老古董的耳朵里。
站在这个时代的青年的立场来说,他们所行之事是进步、是正义。
站在这个时代的传统维护者来说,他们所行之事那就是谋反、是邪恶。
沈家的人从未想过,曾经天之骄子的沈家嫡系二少爷—沈潇竟有一天会被压到祖宗排位前跪下,更未想到,他竟有一天会被逐出沈家。
所有人都不理解,因为沈潇是最有可能成为家主的新生一代,他为何会做出自断后路之事呢。
那段时间谣言甚嚣尘上。传什么的人都有,但传的最多的都是,沈二爷要入赘郁家给人当上门女婿,沈家才将其怒而逐出。除非是有了利益相当的选择,不然何至于将自己的前路封死呢。
也有小部分人在偷传,沈二爷是偷偷策划了谋反之事才被逐出沈家的。但这种言论很快在沈家内部就被镇压,消散的无影无踪了。
当名单被泄露,不得已组织安排其立即转移,北上西伯利亚逃亡时,有同人问他一个大少爷如今却要颠沛流离后不后悔。
他说,不后悔,但遗憾。
他不后悔被逐出沈家,他的父母早已离世,沈家于他而言更像是一个华丽的囚笼,囚笼里面是墙,囚笼外面仍是墙。
那人又问他,遗憾什么呢?
他说,没来得及和他的小女孩道一声再见。
流亡的路上各方面都不便,但他仍是抽空之中,寻了个极其难得的机会给郁金儿写了封道别信。
他没有让她等他,他不敢让她等他。他如今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活着,日不保夕,他不舍得也不愿让她当寡妇。她那般可爱的人就应该享受最完美的生活。
可悲莫悲兮生别离,他思她如狂,念她如狂,他将怀表里的那张照片睁眼看、闭眼看。他能控制的了自己的手不写下让她等他的话语,但他的心、他的情感却卑劣得呐喊着、祈求着她会等他。
棋盘上的博弈有输有赢,他们终于扭转颓势,他也能回国了。离开三年,重返故土,他第一时间便是打听她的下落。
他从未想到,三年便能物是人非。听到郁家日薄西山,为了维持那最后一点的体面要把她作为工具置换出去的时候,他又心痛又恨。恨自己没能在她最难的时候陪在她身边。
他唯一欣慰的是,郁家现在是个烂摊子。地位高的看不上,地位低的不敢攀,郁金儿也就一直没嫁出去。
他现在脱离沈家没有明面上的势力,难以助郁家走出困境,他想到了傅家。
傅老爷也是暗中的同盟,他知晓傅家一直有想给傅少爷冲喜的心思,但这是封建糟粕,傅家若真这样做了,对傅老爷影响不好。他暗中周旋,终成就这段婚事,傅老爷还承了他的情。
他的私心昭然若揭,傅谨燃是真的有今没明的活着,郁金儿嫁过去也是有实无名。这婚事是一箭三雕。
他本身要扮做傅老爷的仆从掩饰身份,但老爷的仆从与少夫人怎样接触都是不便。只有女子和女子接触,才水到渠成且不引人注意,不易给她招来不必要的流言蜚语。
在他提出要给傅老爷当姨娘作为掩护的时候,傅老爷当时脸就绿了,一个劲儿劝他,嗣宗要不再想想。
他十分坚持,傅老爷一度以为沈潇对他有不伦之情,恨不得绕着他走。
*
自想通之后,郁金儿便不再做一步想三步,不再那么考虑别人的意见。她看了那么多不同国家的书后,她不禁开始怀疑曾经存在并且现在仍然遗留的纲常礼教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郁金儿有时也会怀念与沈潇刚在一起的日子,那会儿她家还没倒,她只用关心今日穿什么去见她的沈二哥即可。
但她想,努力让现在的日子也简单一点。或许外境难改,便从改变内境开始吧。
于是乎,写浪漫小说的戴钗儿女士与只谈思想的万木春主人前后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