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逆贼即便逃出城门,也跑不了多远,西北路途遥远,他还要想办法换马喂粮草,我们追上去的机会还有很多,你何必……”痛下杀手。
羽箭离弦而出,逆贼瞬间毙命。
陆时骞紧抿着唇,胸膛还在激动地起伏不定,他冷眼看向沈敦:“刚才他想带走郡主,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沈敦唉了声,解释说:“郡主的身份自是不同……我的意思是,尽量还是要留个活口。不过现在人已经死了,说什么都为时已晚。”
陆时骞二话不说将长弓扔给士兵,立刻奔向城门外。
沈云桥从乱跑的马上摔下去后便昏迷不醒,被送回侯府,直到第二日下午才幽幽转醒。
陆时夷见到她清醒过来,急切地推动轮椅想凑近过去,可沈云桥显然有些混乱,似乎认不清人,用被子蒙住双眼,既惊慌又后怕地喊:“别杀我!别杀我……”
秋霜见她受到惊吓变成这个样子,不知该如何是好,自责地跪在榻边哭泣,杨氏赶来看望,她眼睛已经哭肿成了核桃,越发让人心烦,杨氏索性将她打发出去。
杨氏坐在床前,掀开被褥伸手摸了摸沈云桥的额头,哄着她说:“没事了云桥,这是在家里,不会有人再伤害你。”
沈云桥一向居于后宅,第一次撞上这般凶险的事情,缓和好一会儿,才朝杨氏强颜笑道:“让母亲忧心了,我应当没什么事,只是心中还有些后怕。”
昨日陆时骞在城门外一箭射杀罪犯的事情传得人尽皆知,侯府众人只是听旁人的转述都觉得不寒而栗,沈云桥是亲历者,至今仍然心有余悸。她还记得当时被人甩在马背上,贼人丝毫不将京城巡防的兵士看在眼里,带着她策马扬长而去。
马蹄扬起周围的沙土,钻进她的眼睛里模糊了视线,然而马匹有一瞬忽然滞住,沈云桥差点被惯摔出去,下意识仰头去看那个绑架自己的男人,一支箭矢从他眼窝处贯穿出来,眼珠刺破留下一个瘆人的血窟窿,温热的血液溅在她颈项的皮肤上。
她吓得浑身冷汗,尚未做出反应,男人的尸体便直挺挺地倒下去,马匹受惊发疯开始乱跑,她也跟着不受控制从马上坠落下去。
后面发生的事情,她昏迷过去记不得了,现在觉得浑身酸涩发疼,疲累地蜷在被子里不想动弹。
杨氏继续轻声安抚她,陆时夷则推着轮椅,朝正在整理药箱的大夫过去。
大夫不等他开口,便主动说:“少夫人除了身上些许擦伤,并无大碍,镇定安神的汤药记得早晚一次,安静休养。”
陆时夷松了口气,让人帮忙送大夫下去抓药。
杨氏坐在床头,忍不住露出一脸愁容,叹气说道:“也不知道时骞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沈云桥的脑袋仍昏昏涨涨的,听到杨氏的话,下意识想替陆时骞说句好话:“他又在外面待着不肯回来了吗?母亲不用担忧的,他如今成熟稳妥了很多,行事自有他的考量。”
“他有什么考量啊,违抗陛下的圣意,这可是重罪!”杨氏眉眼间隐约露出几分薄怒,说道:“今早侯爷说要进宫找陛下求情,到现在也没传个信儿回来,真是愁坏人了。”
察觉到气氛不对,沈云桥撑着榻沿起来,一双眼似乎还处在疲累和迷蒙之中,她将视线移向不远处的陆时夷,疑惑地问道:“还出了什么事吗?侯爷和时骞为何都入宫了?”
沈云桥喘着气,胸口微微起伏跳动,想起自己和熙阳被贼人挟持之时,曾听到他说过,当今陛下并非皇室正统,东裕王也只是宗亲后人,能名正言顺能接任皇位的嫡亲血脉另有其人。此般事关皇室血脉的大事,牵连国祚,陆时骞倘若夹在其中,稍有不慎,便会累及身家性命。
陆时夷瞧了眼沈云桥,没有想细说的打算,只淡淡道:“应当不是什么大事。母亲她是关心则乱,你别多想,听大夫的医嘱好生歇息。”
杨氏脸上仍然带着担忧,但眼下沈云桥的确需要安静地休养 ,于是她轻声道:“朝堂上的差事,咱们这些内宅妇人帮不上忙,就只能等着。等有了消息,我让夏嬷嬷亲自过来告知你一声。”
杨氏走后,陆时夷还在房中。
他看见沈云桥垂着肩,若有所思的模样,他盯了一会儿,顺手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关心道:“你现在感觉身子怎么样?听秋霜说你从马上摔下来,当场就疼晕过去……昨日你原本是喊了我一起出门,我没应你,怎料京城之中还会发生这种事情。”
沈云桥接住茶杯,摇摇头说:“幸亏世子没跟我一起出门,遭遇此番变故,我吓都要吓死了。”
“还好时骞及时杀了那个绑匪,不然的话,若是你被挟持带出城,便真的凶多吉少了。”陆时夷的语气犹似跟她一样经历过险境的劫后余生,沈云桥朝他看去,他正皱着眉,发现她的目光后有些无措了起来。
“等等……那一箭,是时骞射的?”她方才并不清楚杨氏所说的违抗圣意是什么意思。陆时夷提到那人被射杀,她才反应过来,必定是他背后牵扯的案件复杂,刑部还需要留下活口审问。
陆时夷淡淡地嗯了一声,修长的手指按在膝盖上,随后抬起双手搭在轮椅上,说道:“等时骞回来,你好好谢谢他,毕竟他救了你一命。”
沈云桥深吸了一口气,神情变得欲言又止:“所以他是因为当众射杀了挟持郡主的逃犯,才被陛下召见入宫问罪追责的?”
结合杨氏说的话,此事并不难猜,很快就能串联起来。
他不想话绕了一圈,沈云桥又担忧到了陆时骞身上,顿了一顿,才回道:“此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熙阳郡主身份贵重,杀一个挟持她的绑匪,不值一提。父亲已经入宫面见陛下,尽力为时骞斡旋了,想来陛下应当不会重罚。”
……
胡贺手里帮旬医师提着药箱站在畅园外面,时不时朝不远处的小径看一眼,又心焦慌乱地问旬医师:“将军不会在宫中被打死了吧?”
“你胡说什么呢!”旬医师没忍住踹了他一脚,“若是被打死了,你还找我来医治什么?”
“可是天都黑了,将军还没回来……”
“等着吧。”
自昨日刑部和大理寺派人将城西包围得水泄不通,本想活捉那名逃犯,压下对皇族不利的秘闻,不料罪犯当众口无遮拦,将西北边境有正统血脉的事情说了出来,如今已是满城皆知。
陆时骞身为案件的主办,令天子威严折损,这是重罪。再者,他杀死了目前唯一一个知道“德昌王”下落的人,导致此案的线索中断,陛下决不会轻饶他。
东裕王为人仁慈,因陆时骞救下被绑架的熙阳,他感激不已,亲自入宫与安定侯一道向皇帝求情。
他深知先帝一生从未离开过京城,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遗腹子,西北那些逆贼只是想借机造谣皇室,虚张声势罢了。然而皇帝听他这一席话,火气更盛,迁怒痛斥东裕王心软无知,难堪大任。
最终陆时骞还是被赏了一顿笞刑,从刑部刑室里出来,他后背上鲜血淋漓,步伐虚乱,扶住木门才得以站稳。沈敦连忙上前帮扶,派遣属下护送他回侯府。
陆时骞临走时对他说了句:“多谢。”
陛下将他送到刑部来受罚,沈敦暗地里让人下手轻了些,如此顶风作案,这番情谊值得他记在心中。
入夜后的侯府后院冷清无人,陆时骞走在静谧的小径上,只能听到些微的虫鸣声和自己的脚步声,四周点亮的烛火被风吹灭几盏,眼前的路变得昏暗,只有手里握着的那盏灯一路照亮。
路过清澜院时,隔不多远便能看见庭院里的烛火通明,越走近院门,一股若有似无的冷香便浓烈几分,很熟悉的香气。
昨日他情急之中射杀逃犯,害沈云桥慌乱坠马,当他赶到城门外的时候,她已经倒在地上昏厥,直到他亲自将她送回侯府也未清醒。
今日在宫中乾正殿和陛下对峙,他托人递信得知她清醒无事,一颗悬着的心才安稳放下。
陆时骞瞥了眼院里,好一会儿,才情不自禁往里面走,可没走两步又折返回来。
这个时辰,她应当已经睡下了。
羽箭离弦而出,逆贼瞬间毙命。
陆时骞紧抿着唇,胸膛还在激动地起伏不定,他冷眼看向沈敦:“刚才他想带走郡主,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沈敦唉了声,解释说:“郡主的身份自是不同……我的意思是,尽量还是要留个活口。不过现在人已经死了,说什么都为时已晚。”
陆时骞二话不说将长弓扔给士兵,立刻奔向城门外。
沈云桥从乱跑的马上摔下去后便昏迷不醒,被送回侯府,直到第二日下午才幽幽转醒。
陆时夷见到她清醒过来,急切地推动轮椅想凑近过去,可沈云桥显然有些混乱,似乎认不清人,用被子蒙住双眼,既惊慌又后怕地喊:“别杀我!别杀我……”
秋霜见她受到惊吓变成这个样子,不知该如何是好,自责地跪在榻边哭泣,杨氏赶来看望,她眼睛已经哭肿成了核桃,越发让人心烦,杨氏索性将她打发出去。
杨氏坐在床前,掀开被褥伸手摸了摸沈云桥的额头,哄着她说:“没事了云桥,这是在家里,不会有人再伤害你。”
沈云桥一向居于后宅,第一次撞上这般凶险的事情,缓和好一会儿,才朝杨氏强颜笑道:“让母亲忧心了,我应当没什么事,只是心中还有些后怕。”
昨日陆时骞在城门外一箭射杀罪犯的事情传得人尽皆知,侯府众人只是听旁人的转述都觉得不寒而栗,沈云桥是亲历者,至今仍然心有余悸。她还记得当时被人甩在马背上,贼人丝毫不将京城巡防的兵士看在眼里,带着她策马扬长而去。
马蹄扬起周围的沙土,钻进她的眼睛里模糊了视线,然而马匹有一瞬忽然滞住,沈云桥差点被惯摔出去,下意识仰头去看那个绑架自己的男人,一支箭矢从他眼窝处贯穿出来,眼珠刺破留下一个瘆人的血窟窿,温热的血液溅在她颈项的皮肤上。
她吓得浑身冷汗,尚未做出反应,男人的尸体便直挺挺地倒下去,马匹受惊发疯开始乱跑,她也跟着不受控制从马上坠落下去。
后面发生的事情,她昏迷过去记不得了,现在觉得浑身酸涩发疼,疲累地蜷在被子里不想动弹。
杨氏继续轻声安抚她,陆时夷则推着轮椅,朝正在整理药箱的大夫过去。
大夫不等他开口,便主动说:“少夫人除了身上些许擦伤,并无大碍,镇定安神的汤药记得早晚一次,安静休养。”
陆时夷松了口气,让人帮忙送大夫下去抓药。
杨氏坐在床头,忍不住露出一脸愁容,叹气说道:“也不知道时骞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沈云桥的脑袋仍昏昏涨涨的,听到杨氏的话,下意识想替陆时骞说句好话:“他又在外面待着不肯回来了吗?母亲不用担忧的,他如今成熟稳妥了很多,行事自有他的考量。”
“他有什么考量啊,违抗陛下的圣意,这可是重罪!”杨氏眉眼间隐约露出几分薄怒,说道:“今早侯爷说要进宫找陛下求情,到现在也没传个信儿回来,真是愁坏人了。”
察觉到气氛不对,沈云桥撑着榻沿起来,一双眼似乎还处在疲累和迷蒙之中,她将视线移向不远处的陆时夷,疑惑地问道:“还出了什么事吗?侯爷和时骞为何都入宫了?”
沈云桥喘着气,胸口微微起伏跳动,想起自己和熙阳被贼人挟持之时,曾听到他说过,当今陛下并非皇室正统,东裕王也只是宗亲后人,能名正言顺能接任皇位的嫡亲血脉另有其人。此般事关皇室血脉的大事,牵连国祚,陆时骞倘若夹在其中,稍有不慎,便会累及身家性命。
陆时夷瞧了眼沈云桥,没有想细说的打算,只淡淡道:“应当不是什么大事。母亲她是关心则乱,你别多想,听大夫的医嘱好生歇息。”
杨氏脸上仍然带着担忧,但眼下沈云桥的确需要安静地休养 ,于是她轻声道:“朝堂上的差事,咱们这些内宅妇人帮不上忙,就只能等着。等有了消息,我让夏嬷嬷亲自过来告知你一声。”
杨氏走后,陆时夷还在房中。
他看见沈云桥垂着肩,若有所思的模样,他盯了一会儿,顺手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关心道:“你现在感觉身子怎么样?听秋霜说你从马上摔下来,当场就疼晕过去……昨日你原本是喊了我一起出门,我没应你,怎料京城之中还会发生这种事情。”
沈云桥接住茶杯,摇摇头说:“幸亏世子没跟我一起出门,遭遇此番变故,我吓都要吓死了。”
“还好时骞及时杀了那个绑匪,不然的话,若是你被挟持带出城,便真的凶多吉少了。”陆时夷的语气犹似跟她一样经历过险境的劫后余生,沈云桥朝他看去,他正皱着眉,发现她的目光后有些无措了起来。
“等等……那一箭,是时骞射的?”她方才并不清楚杨氏所说的违抗圣意是什么意思。陆时夷提到那人被射杀,她才反应过来,必定是他背后牵扯的案件复杂,刑部还需要留下活口审问。
陆时夷淡淡地嗯了一声,修长的手指按在膝盖上,随后抬起双手搭在轮椅上,说道:“等时骞回来,你好好谢谢他,毕竟他救了你一命。”
沈云桥深吸了一口气,神情变得欲言又止:“所以他是因为当众射杀了挟持郡主的逃犯,才被陛下召见入宫问罪追责的?”
结合杨氏说的话,此事并不难猜,很快就能串联起来。
他不想话绕了一圈,沈云桥又担忧到了陆时骞身上,顿了一顿,才回道:“此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熙阳郡主身份贵重,杀一个挟持她的绑匪,不值一提。父亲已经入宫面见陛下,尽力为时骞斡旋了,想来陛下应当不会重罚。”
……
胡贺手里帮旬医师提着药箱站在畅园外面,时不时朝不远处的小径看一眼,又心焦慌乱地问旬医师:“将军不会在宫中被打死了吧?”
“你胡说什么呢!”旬医师没忍住踹了他一脚,“若是被打死了,你还找我来医治什么?”
“可是天都黑了,将军还没回来……”
“等着吧。”
自昨日刑部和大理寺派人将城西包围得水泄不通,本想活捉那名逃犯,压下对皇族不利的秘闻,不料罪犯当众口无遮拦,将西北边境有正统血脉的事情说了出来,如今已是满城皆知。
陆时骞身为案件的主办,令天子威严折损,这是重罪。再者,他杀死了目前唯一一个知道“德昌王”下落的人,导致此案的线索中断,陛下决不会轻饶他。
东裕王为人仁慈,因陆时骞救下被绑架的熙阳,他感激不已,亲自入宫与安定侯一道向皇帝求情。
他深知先帝一生从未离开过京城,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遗腹子,西北那些逆贼只是想借机造谣皇室,虚张声势罢了。然而皇帝听他这一席话,火气更盛,迁怒痛斥东裕王心软无知,难堪大任。
最终陆时骞还是被赏了一顿笞刑,从刑部刑室里出来,他后背上鲜血淋漓,步伐虚乱,扶住木门才得以站稳。沈敦连忙上前帮扶,派遣属下护送他回侯府。
陆时骞临走时对他说了句:“多谢。”
陛下将他送到刑部来受罚,沈敦暗地里让人下手轻了些,如此顶风作案,这番情谊值得他记在心中。
入夜后的侯府后院冷清无人,陆时骞走在静谧的小径上,只能听到些微的虫鸣声和自己的脚步声,四周点亮的烛火被风吹灭几盏,眼前的路变得昏暗,只有手里握着的那盏灯一路照亮。
路过清澜院时,隔不多远便能看见庭院里的烛火通明,越走近院门,一股若有似无的冷香便浓烈几分,很熟悉的香气。
昨日他情急之中射杀逃犯,害沈云桥慌乱坠马,当他赶到城门外的时候,她已经倒在地上昏厥,直到他亲自将她送回侯府也未清醒。
今日在宫中乾正殿和陛下对峙,他托人递信得知她清醒无事,一颗悬着的心才安稳放下。
陆时骞瞥了眼院里,好一会儿,才情不自禁往里面走,可没走两步又折返回来。
这个时辰,她应当已经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