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百味坊
百味坊是京城有名的戏楼,不仅戏曲表演精彩绝伦,菜品也是堪称一流。
夕阳的余晖还未完全消散,百味坊的晚间戏尚未开场。
台上,乐师们已经开始抚琴吹箫,悠扬的曲调像是一曲天籁之音,在夜空中飘荡,为即将到来的戏曲表演预热。
二人提前差下人来约了二楼的雅间。
李春昭先行上去了,沈徽明被几个坐在大厅堂座的同僚拉住聊了会儿天。
戏未开场,李春昭差人将湘帘放了下来。
堂倌先上了壶毛尖绿茶,介绍说:“天气干燥时饮用,可降火消炎。”然后给李春昭满上一盏便恭敬地退下了。
李春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就放下了,拨弄了几下茶盖就盖上推一边去了。
她向来不喜欢绿茶,果然不同品种也不会有不同结果。
沈徽明上来后坐到李春昭对面,看到茶盏里已经斟满了茶。他随意地挽起袖子,用茶盖拂去茶沫,优雅地抿了一口。
入口后,醇厚浓郁的绿茶香散溢唇齿间。沈徽明看了眼桌子对面几乎未饮用的茶,笑着招了堂倌过来,“上壶三花茶。”
“是。”堂倌应声撤下那壶绿茶,很快便换上了一壶香气四溢的三花茶。
三花茶是菊花搭配金银花和茉莉花,微涩,入口淡雅清香,回甘持久。
李春昭这回试喝了以后就多饮了几口。
沈徽明熟练地叫了几道百味坊的招牌菜。
等戏目预备开场,菜也上桌了。
凉拌牛肉,东安子鸡,清蒸武昌鱼,龙井竹荪,莲蓬豆腐,她们二人出来向来是点够不点多,且道道都是李春昭的心头好。
用热帕擦手后,两人便开始用膳。
湘帘卷起,楼下木凳已坐满了人。
戏台上也开唱了,今天戏目是黄梅戏,李春昭看的津津有味。
吃得差不多,堂倌上了山楂冰饮。李春昭喝后只感觉通体舒畅,几下就抿完了,对着沈徽明说:“好喝。”
“不能再喝了,回头闹肚子。”沈徽明挡住自己未喝完的那杯。
李春昭撇撇嘴,哦了一声。
散场后,她只觉回味无穷。
二人走在夜间的街上,风吹下几缕李春昭的发丝,沈徽明帮她撩拨到耳后,看着她潋滟的双眼问道: “喜欢?”
“嗯。”李春昭笑着,眼睛仿佛将天空的星星囊括了下来,“今天很开心。”
“我也是。”沈徽明拉住她的手,圈进掌心,继续在街上走着。
走着走着,偏过头看着她的侧脸,突然说起:“如果我做错事得罪你,今天能不能抵你一个原谅?”
“啊?”李春昭举着刚刚买的兔子灯笼,晃了晃,“不行,这是两码事,得罪我哪儿有这么容易逃罪的呢。”
沈徽明听后,轻笑了一声,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答案。“我就知道你不会这么轻易放过我。”他调侃道,眼中却满是宠溺。
李春昭得意地举着兔子灯笼,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哼,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得罪我。”
两人就这样在夜色中漫步,街上的喧嚣已经渐渐退去,只剩下微弱的灯光和偶尔传来的犬吠声
风轻轻地吹过,带来了夜晚的凉意。
“对了,你刚才说要得罪我,是什么事啊?”李春昭突然好奇地问道,偏过头去看沈徽明。
沈徽明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李春昭会突然问起这个,回答道:“还没有,只是预备着。”
听到这个回答,李春昭哦了一声,没再多问。
月上梢头,夜色渐浓。
有间酒肆
酒肆在巷陌深处,里面很简单,只有几套桌椅,酒坛层层叠在一旁。
这家酒肆其实最初是李溪禾和祁英锦爱来的地方。一开始只是觉得有间酒肆这个名字起的有趣,尝过他家的酒之后就常来了,李春昭则是她俩带的客,尝过后就爱来了。
对于她们,赵伯只知道她们身份都不简单,但从来不探查询问她们。
李春昭和沈徽明到了酒肆就自觉坐下了,李春昭将兔子灯熄了光放在桌上。
赵伯知道他们要来,今日就提前对外打烊了,是以酒肆就他们二人。
赵伯养了只爱喝酒的狗,今日来,李春昭望了望四周不见其踪影便问道: “赵伯,大黄呢?”
“和我家那口子去巷口那家吃肉了。”赵伯从架上拿下为他们留的青梅酒和西风酒,然后端上两个酒碗两个酒盏,“我去后面歇息了,你们两位慢慢喝,有事儿叫我。”
“好。”沈徽明应下来了。
沈徽明给她倒了半盏青梅酒,推到她身前。
李春昭拿起抿了一口,随后露出喜欢的神情,这酒入口轻盈,甜甜的略酸,微烈。
很快,她又续了一盏。
……
饮到最后一口,李春昭舍不得地慢慢饮尽,空盏模糊映出了她泛粉的面容。
她们今日没多喝,就尝了尝青梅酒。太烈的西风酒碰都没碰,让赵伯留着等以后再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拜托赵伯明年做青梅酒的时候多留几坛给她俩。
赵伯笑着答应了,说其他几人也是这么说。
是夜
星辉璀璨,皎洁的月光洒满了京城的每一条街道。
出了酒肆,微醺的晚风轻拂过脸颊,带着几分醉人的暖意。她们今日没叫马车,沈徽明自觉背起了李春昭。
她皙白的玉臂缠上他的颈,头靠在他肩上,笑容明媚,娇嗔道:“今晚月色好好。”
沈徽明背着她在京城的街上慢慢走着,每一步都稳稳当当。
凉凉的夜风吹在二人脸上,舒服惬意。
回到公主府,伺候李春昭更衣洗漱后,沈徽明轻柔地将她抱到床上,细心地将软枕垫好,为她盖好被子。
李春昭伸手勾住他的腰带,眨眨含了一泓春水的双眼,轻声说道: “我今日没喝多。”
“今日不闹你了,明日还要上值,早些休息。”沈徽明握住她的手放回到被窝里,在她红唇上轻触一下。
“好。”李春昭笑着闭了眼。
沈徽明灭了床头的蜡烛,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房间。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为李春昭盖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裳。
出了长公主府,马车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秋夜的寒风已经开始刺骨,书白为他递上手暖炉,“公子,您今日和长公主说了后日要离开的事了吗?”
沈徽明接过手暖炉,垂了垂眼帘,声音有些低沉:“没有。”他转身上了马车,车厢内的灯火映照出他坚毅的脸庞。
“您还是要提前和长公主说的。”书白急切地说道:“回头她恼了您,说不定会给您使绊子。”
沈徽明翻了翻旁边放着复写的平州府志和各县县志,“我们关系本来就是互利互助,断了也是正常的。”
“我们继续在一起也不能帮助彼此官职再升一层,何必绑在一起挡彼此的前程,长公主会理解的。”从里面拿了份没看过的县志,“暂且瞒着吧,现在最重要的是去平州前把这些再看看。”
书白觉着自己仿佛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也就不再多嘴了。
这俩人当初没名没分在一起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年也没生什么不能分开的情分,瞒着也无碍吧。
书白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马车在寂静的街道上疾驰而过,很快就到了沈府。
管家迎了上来,恭敬道:“六爷,大爷在书房等您呢。”
“好。”沈徽明将手上拿着的文书放到书白手里,“你先回去,我去去就回。”
“是。”
书房内灯火通明,沈豫明放下手中文书看着走进来的弟弟。
“听说你递折子跟皇上说想去平州。”
“是的。”沈徽明看着兄长。
“你太心急了。”沈豫明看着这个比自己小许多岁的弟弟,“现如今沈家就我们二人,你迟早会得陛下重用,何必去平州吃苦。”
“兄长,我若想向上升迁,该经历的不应该少。”沈徽明的眼神中坚定,“平州虽然条件艰苦,但正是这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
“你也大了,自有自的想法,我也说不动你。”沈豫明起身拍了拍他肩膀,“就是长公主你那里想好怎么说了吗?”
沈徽明垂下眼帘,叹道:“尚未。”
沉默片刻。
“唉,也好。”沈豫明转过去背着手,“断了这段情,三年后回来,让你嫂嫂再给你挑个夫人。”
沈徽明没应,“兄长,您早些休息,我退下了。”
“这小子,死犟。”沈豫明看着弟弟离去的背影叹息道。
他知道这个弟弟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
没想到,倒是个情种。
百味坊
百味坊是京城有名的戏楼,不仅戏曲表演精彩绝伦,菜品也是堪称一流。
夕阳的余晖还未完全消散,百味坊的晚间戏尚未开场。
台上,乐师们已经开始抚琴吹箫,悠扬的曲调像是一曲天籁之音,在夜空中飘荡,为即将到来的戏曲表演预热。
二人提前差下人来约了二楼的雅间。
李春昭先行上去了,沈徽明被几个坐在大厅堂座的同僚拉住聊了会儿天。
戏未开场,李春昭差人将湘帘放了下来。
堂倌先上了壶毛尖绿茶,介绍说:“天气干燥时饮用,可降火消炎。”然后给李春昭满上一盏便恭敬地退下了。
李春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就放下了,拨弄了几下茶盖就盖上推一边去了。
她向来不喜欢绿茶,果然不同品种也不会有不同结果。
沈徽明上来后坐到李春昭对面,看到茶盏里已经斟满了茶。他随意地挽起袖子,用茶盖拂去茶沫,优雅地抿了一口。
入口后,醇厚浓郁的绿茶香散溢唇齿间。沈徽明看了眼桌子对面几乎未饮用的茶,笑着招了堂倌过来,“上壶三花茶。”
“是。”堂倌应声撤下那壶绿茶,很快便换上了一壶香气四溢的三花茶。
三花茶是菊花搭配金银花和茉莉花,微涩,入口淡雅清香,回甘持久。
李春昭这回试喝了以后就多饮了几口。
沈徽明熟练地叫了几道百味坊的招牌菜。
等戏目预备开场,菜也上桌了。
凉拌牛肉,东安子鸡,清蒸武昌鱼,龙井竹荪,莲蓬豆腐,她们二人出来向来是点够不点多,且道道都是李春昭的心头好。
用热帕擦手后,两人便开始用膳。
湘帘卷起,楼下木凳已坐满了人。
戏台上也开唱了,今天戏目是黄梅戏,李春昭看的津津有味。
吃得差不多,堂倌上了山楂冰饮。李春昭喝后只感觉通体舒畅,几下就抿完了,对着沈徽明说:“好喝。”
“不能再喝了,回头闹肚子。”沈徽明挡住自己未喝完的那杯。
李春昭撇撇嘴,哦了一声。
散场后,她只觉回味无穷。
二人走在夜间的街上,风吹下几缕李春昭的发丝,沈徽明帮她撩拨到耳后,看着她潋滟的双眼问道: “喜欢?”
“嗯。”李春昭笑着,眼睛仿佛将天空的星星囊括了下来,“今天很开心。”
“我也是。”沈徽明拉住她的手,圈进掌心,继续在街上走着。
走着走着,偏过头看着她的侧脸,突然说起:“如果我做错事得罪你,今天能不能抵你一个原谅?”
“啊?”李春昭举着刚刚买的兔子灯笼,晃了晃,“不行,这是两码事,得罪我哪儿有这么容易逃罪的呢。”
沈徽明听后,轻笑了一声,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答案。“我就知道你不会这么轻易放过我。”他调侃道,眼中却满是宠溺。
李春昭得意地举着兔子灯笼,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哼,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得罪我。”
两人就这样在夜色中漫步,街上的喧嚣已经渐渐退去,只剩下微弱的灯光和偶尔传来的犬吠声
风轻轻地吹过,带来了夜晚的凉意。
“对了,你刚才说要得罪我,是什么事啊?”李春昭突然好奇地问道,偏过头去看沈徽明。
沈徽明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李春昭会突然问起这个,回答道:“还没有,只是预备着。”
听到这个回答,李春昭哦了一声,没再多问。
月上梢头,夜色渐浓。
有间酒肆
酒肆在巷陌深处,里面很简单,只有几套桌椅,酒坛层层叠在一旁。
这家酒肆其实最初是李溪禾和祁英锦爱来的地方。一开始只是觉得有间酒肆这个名字起的有趣,尝过他家的酒之后就常来了,李春昭则是她俩带的客,尝过后就爱来了。
对于她们,赵伯只知道她们身份都不简单,但从来不探查询问她们。
李春昭和沈徽明到了酒肆就自觉坐下了,李春昭将兔子灯熄了光放在桌上。
赵伯知道他们要来,今日就提前对外打烊了,是以酒肆就他们二人。
赵伯养了只爱喝酒的狗,今日来,李春昭望了望四周不见其踪影便问道: “赵伯,大黄呢?”
“和我家那口子去巷口那家吃肉了。”赵伯从架上拿下为他们留的青梅酒和西风酒,然后端上两个酒碗两个酒盏,“我去后面歇息了,你们两位慢慢喝,有事儿叫我。”
“好。”沈徽明应下来了。
沈徽明给她倒了半盏青梅酒,推到她身前。
李春昭拿起抿了一口,随后露出喜欢的神情,这酒入口轻盈,甜甜的略酸,微烈。
很快,她又续了一盏。
……
饮到最后一口,李春昭舍不得地慢慢饮尽,空盏模糊映出了她泛粉的面容。
她们今日没多喝,就尝了尝青梅酒。太烈的西风酒碰都没碰,让赵伯留着等以后再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拜托赵伯明年做青梅酒的时候多留几坛给她俩。
赵伯笑着答应了,说其他几人也是这么说。
是夜
星辉璀璨,皎洁的月光洒满了京城的每一条街道。
出了酒肆,微醺的晚风轻拂过脸颊,带着几分醉人的暖意。她们今日没叫马车,沈徽明自觉背起了李春昭。
她皙白的玉臂缠上他的颈,头靠在他肩上,笑容明媚,娇嗔道:“今晚月色好好。”
沈徽明背着她在京城的街上慢慢走着,每一步都稳稳当当。
凉凉的夜风吹在二人脸上,舒服惬意。
回到公主府,伺候李春昭更衣洗漱后,沈徽明轻柔地将她抱到床上,细心地将软枕垫好,为她盖好被子。
李春昭伸手勾住他的腰带,眨眨含了一泓春水的双眼,轻声说道: “我今日没喝多。”
“今日不闹你了,明日还要上值,早些休息。”沈徽明握住她的手放回到被窝里,在她红唇上轻触一下。
“好。”李春昭笑着闭了眼。
沈徽明灭了床头的蜡烛,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房间。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为李春昭盖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裳。
出了长公主府,马车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秋夜的寒风已经开始刺骨,书白为他递上手暖炉,“公子,您今日和长公主说了后日要离开的事了吗?”
沈徽明接过手暖炉,垂了垂眼帘,声音有些低沉:“没有。”他转身上了马车,车厢内的灯火映照出他坚毅的脸庞。
“您还是要提前和长公主说的。”书白急切地说道:“回头她恼了您,说不定会给您使绊子。”
沈徽明翻了翻旁边放着复写的平州府志和各县县志,“我们关系本来就是互利互助,断了也是正常的。”
“我们继续在一起也不能帮助彼此官职再升一层,何必绑在一起挡彼此的前程,长公主会理解的。”从里面拿了份没看过的县志,“暂且瞒着吧,现在最重要的是去平州前把这些再看看。”
书白觉着自己仿佛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也就不再多嘴了。
这俩人当初没名没分在一起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年也没生什么不能分开的情分,瞒着也无碍吧。
书白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马车在寂静的街道上疾驰而过,很快就到了沈府。
管家迎了上来,恭敬道:“六爷,大爷在书房等您呢。”
“好。”沈徽明将手上拿着的文书放到书白手里,“你先回去,我去去就回。”
“是。”
书房内灯火通明,沈豫明放下手中文书看着走进来的弟弟。
“听说你递折子跟皇上说想去平州。”
“是的。”沈徽明看着兄长。
“你太心急了。”沈豫明看着这个比自己小许多岁的弟弟,“现如今沈家就我们二人,你迟早会得陛下重用,何必去平州吃苦。”
“兄长,我若想向上升迁,该经历的不应该少。”沈徽明的眼神中坚定,“平州虽然条件艰苦,但正是这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
“你也大了,自有自的想法,我也说不动你。”沈豫明起身拍了拍他肩膀,“就是长公主你那里想好怎么说了吗?”
沈徽明垂下眼帘,叹道:“尚未。”
沉默片刻。
“唉,也好。”沈豫明转过去背着手,“断了这段情,三年后回来,让你嫂嫂再给你挑个夫人。”
沈徽明没应,“兄长,您早些休息,我退下了。”
“这小子,死犟。”沈豫明看着弟弟离去的背影叹息道。
他知道这个弟弟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
没想到,倒是个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