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月殿主仆三人挂画之时,程九昭正拉着方才送画的太监在角落交谈,“画和书信都送到了吗?”
太监收了银钱,谄媚地说道:“小侯爷放心,奴才已将字画和书信送到。”
“她收了东西......说了什么?”
“公主看了画,便让奴才走了,不曾说其他的。”
这事怪他。
原打算亲自登门送画,以表歉意,顺带告知真相。可一连两日未见元明月,他慌了神,生怕她憋着坏,又密谋躲在暗处吓他。
整日魂不守舍,索性写了一封书信,托一可靠的太监代为转交。
“她既知真相,又收了字画,应不会再纠缠我了吧?”
今日春风得意,他回府后找来无事可做的司臣,“四哥,公主已原谅我了。”
司臣:“公主亲口说的?”
程九昭倒茶的手一滞,“我哪敢看她,昨夜写了一封信,里面写明我有脸盲之症,说她丑实非有意。”
司臣隐隐觉得不妥,“扶光,此事......”
程九昭开口打断他,“四哥,到时再说。若公主还不肯原谅我,我再另谋他法。”
司臣看他胜券在握,不再多言。
“对了,忘了跟你说。前日没细看,今日我又去书画斋,才发现他家的画上都有题词。”
“应该无事吧,都是些附庸风雅之词。”
“字写的小,没准公主也没注意。”
......
渐黄昏时,下了一场急雨。
挽月殿旁的宫道,有宫娥在翌日晨间拾得一封信,可惜信沾了雨水,信中所言已模糊不清。
元明月一整夜,只得片刻安睡。
一会儿自夸自己聪慧,“没想到我只是略施小计,竟引得他为我神魂颠倒。”一会儿又免不得神伤,“可我并不爱他,等元晖继位,我拿了钱财便会一走了之。他若是追着我去女观,可怎么办?”
窈娘昨日出宫一趟,今日回宫见元明月坐在窗前,愁容满面,忙问道:“公主,出了何事?”
元明月摆摆手,“昨日没睡好罢了。”
元晖说窈娘是他的人,元明月却始终对她亲近不起来。
窈娘太懂在这宫里活下去,她厌烦她每日喋喋不休的提醒。一枚棋子而已,出了挽月殿,没人把她当公主,何苦自个抬高身份,平白给他人添笑料。
窈娘并未细问,转身回房放下包袱。路上碰见冬葭抱着笔墨纸砚,一脸笑意与她擦肩而过。
“公主,婢子拿来了。”
元明月想了一夜,决心先写一封信稳住程九昭。春杪抱了一叠书入内,“公主,您要的书,婢子都寻到了。”
她喜欢春杪和冬葭。
虽笨了些,但总归是她的人。
程九昭赠她字画,元明月本想也回一幅字画。可她一无银钱,二不会作画,只能赠他一幅她亲笔写的心经。另题词一句,聊表心意。
抄写心经,还要避着窈娘,少说也得三日。
加之元明月时常偷懒,一来二去,等她写完心经之时,已是五日后。
程九昭这五日过得属实舒坦,因新帝未立,千牛卫能做之事便只剩下宿卫重华宫。
接连五日,元明月连个人影都无。这日,他出宫时,特意拐去城中买了一方砚台向司臣道谢,“还是四哥有法子,公主已五日未找我,看来是放过我了。”
司臣收了砚台,打心眼里为他高兴,“公主心善,得知你脸盲,定会原谅你当日之言。”
程九昭坐在他身边,“此番破财免灾。只求这三个月,我与公主别再碰面,从此桥归桥路归路,山水不相逢。”
司臣笑得前仰后合,“扶光,师父总说你的嘴跟开过光似的,此话还是少说为妙。”
程九昭:“......”
次日秋风瑟瑟,程九昭一早入宫。
一宫娥打扮的女子拦住他的去路,“小侯爷,公主差婢子将此物交给您。”
再听元明月的名字,程九昭如遭雷击,霎时愣在原地,双腿似被孤魂野鬼死死拖住,动不了分毫。本想拒绝,可那宫娥将木盒塞到他手中后,早已跑没影。
待他抬头时,眼前一片空无,哪还有人。
这个绣着石榴花的木盒,程九昭藏在房中足足十日,也不敢打开。
每日早出晚归,避之不及。
“如何了?”
一见春杪回来,元明月忙不迭问道。春杪喘着粗气,等平复心绪后,欣喜答道:“公主,小侯爷有些害羞。但婢子看他拿着木盒,舍不得放开,定是十分喜欢。”
“那是自然,本公主亲自抄写的心经。”
元明月起身走到窗前,扶着窗框赞叹,“这招反客为主,确实不错。”
古有三十六计定江山,今有明月三十六计谋九昭。
她不过用了三招,程九昭便弃甲投戈,早知勾他如此容易,她该找元晖多要些银钱的。
“唉,只要了一万两,我亏了。”
是夜,元晖找来。
元明月引他去看程九昭送的两幅画,“元晖,这事约莫快成了。等你事成,能不能多给我一万两?”
元晖不解,“关外侯家缠万贯,出手大方,不是克扣儿媳钱财之人。”
元明月闷声问他,“真要嫁给他啊?”
“阿姐是何意?”
“可以先定亲,等关外侯助你继位,我便死遁,你看可好?”
女观往来的女子们常劝她们勿入红尘,世间男子皆重色,但她总有叶残花瘦之日。有朝一日,程九昭厌弃了她,她又该如何自处?
不若此时看清一切,替元晖办好这件差事,拿了钱财回女观好好过好余生。
元晖不知她打的是这般主意,正色道:“阿姐,孤根基不稳,小侯爷对你一往情深。你若是离开,孤怕是护不住你......”
元明月:“我知道了。你放心,我定会扮好关外侯的好儿媳,为小侯爷多纳几位美妾,保管程家香火不断。”
元晖再三叮嘱她后,推门离去。
她从虚掩的窗缝里,看见他与窈娘在角落窃窃私语,“你不让我走,我有的是法子离开。”要她一辈子守着一个不爱的程九昭,她不如一命抵一命,还了他的债,快些投胎。
窈娘与元晖所说之事,便是她发觉元明月并不信赖她,“公主对婢子尚有戒心,不少事都未告诉婢子。”
元晖低头看她,“你想个办法,让她信你。还有,这几日催着她,多与小侯爷相处。”
“喏。”
风起,满树沙沙作响。
元晖依稀记起光和帝赴死之日,元明月不准他回头。他当时骗她说,他不会看,其实后来,他回头了。
他的父皇护了他十六年,至死悬在白绫之上时,仍不放心地望着他离去的方向。
那些逼死父皇之人,等他继位,他会亲手送他们去死。御花园的花开了又败,如重华宫来来去去的人,有人风光离去,有人孤寂死去。
窈娘得了元晖密令,整日跟在元明月身后连番催促。
元明月为了躲她的唠叨,只好带着春杪去宫中四处“偶遇”程九昭。
已是初秋,风清露冷,堆秀山翡翠山屏。
主仆二人从章台宫走到百花宫,程九昭没遇到,倒遇到两个讨厌鬼。
一曰嘉平县主元瑛,二曰江阳县主元芙。
两人见到她,不仅未躲开,反而走上前与她热络招呼,“拜见公主。”
元明月回礼后,正抬步要走,元瑛伸手拦在她身前,“公主,听说你克死了不少人?”
春杪护在她身前,“嘉平县主,公主千金之躯,请您慎言。”
元芙掩唇偷笑,“姐妹间说笑罢了,公主好大的脾气。”
元瑛挥手招来自己的贴身丫鬟,两个丫鬟有些功夫自身,一上前便扣住春杪。元瑛眼神狠厉,抬手就要打下去——
“你敢打她,本宫即刻回房做法,保管你明日七窍流血而死。”
宫道有风穿过,带起元明月的裙角。她立在元瑛面前,唇边勾起笑意,眼波盈盈看着元瑛高高举起的手。
元瑛自不信她所言,再次抬手,作势打下。
元明月阖上眼,口中念念有词,唇边笑意渐深,却无端让元瑛心生害怕。元芙借机上前,“堂姐,算了,她自小有些邪性。”
两人忿忿不平离开,春杪劫后余生,扶着她离开,“公主,你真会念咒吗?”
元明月捂着肚子笑得开怀,“其实我念的是心经。”
她用这招装神弄鬼之术,骗过不少人,屡试不爽。
世人避祸就福,她于他们,便是不可触不可碰的大祸,人人唯恐大难临头。
三人的争执,似风过,很快无痕。
唯一墙之隔的程九昭听完元明月所言,呆立当场。等她和宫娥离开,才敢有所动作瘫坐在地上。
他方才低头想事,等听见元明月的声音时,逃跑已来不及。万幸一墙之隔便是冷宫,他赶忙翻过去躲到墙角。
谁知,竟听到她做法施咒。
那日回府后,他回房中翻出木盒。
里面有一幅字画,泛着幽兰香,其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字是好字,媚若银钩,挥毫落纸如云烟。
可今时不同往日,他慢慢读完,只觉后背涌出阵阵寒意。
“完了,她还是不肯原谅我。”
太监收了银钱,谄媚地说道:“小侯爷放心,奴才已将字画和书信送到。”
“她收了东西......说了什么?”
“公主看了画,便让奴才走了,不曾说其他的。”
这事怪他。
原打算亲自登门送画,以表歉意,顺带告知真相。可一连两日未见元明月,他慌了神,生怕她憋着坏,又密谋躲在暗处吓他。
整日魂不守舍,索性写了一封书信,托一可靠的太监代为转交。
“她既知真相,又收了字画,应不会再纠缠我了吧?”
今日春风得意,他回府后找来无事可做的司臣,“四哥,公主已原谅我了。”
司臣:“公主亲口说的?”
程九昭倒茶的手一滞,“我哪敢看她,昨夜写了一封信,里面写明我有脸盲之症,说她丑实非有意。”
司臣隐隐觉得不妥,“扶光,此事......”
程九昭开口打断他,“四哥,到时再说。若公主还不肯原谅我,我再另谋他法。”
司臣看他胜券在握,不再多言。
“对了,忘了跟你说。前日没细看,今日我又去书画斋,才发现他家的画上都有题词。”
“应该无事吧,都是些附庸风雅之词。”
“字写的小,没准公主也没注意。”
......
渐黄昏时,下了一场急雨。
挽月殿旁的宫道,有宫娥在翌日晨间拾得一封信,可惜信沾了雨水,信中所言已模糊不清。
元明月一整夜,只得片刻安睡。
一会儿自夸自己聪慧,“没想到我只是略施小计,竟引得他为我神魂颠倒。”一会儿又免不得神伤,“可我并不爱他,等元晖继位,我拿了钱财便会一走了之。他若是追着我去女观,可怎么办?”
窈娘昨日出宫一趟,今日回宫见元明月坐在窗前,愁容满面,忙问道:“公主,出了何事?”
元明月摆摆手,“昨日没睡好罢了。”
元晖说窈娘是他的人,元明月却始终对她亲近不起来。
窈娘太懂在这宫里活下去,她厌烦她每日喋喋不休的提醒。一枚棋子而已,出了挽月殿,没人把她当公主,何苦自个抬高身份,平白给他人添笑料。
窈娘并未细问,转身回房放下包袱。路上碰见冬葭抱着笔墨纸砚,一脸笑意与她擦肩而过。
“公主,婢子拿来了。”
元明月想了一夜,决心先写一封信稳住程九昭。春杪抱了一叠书入内,“公主,您要的书,婢子都寻到了。”
她喜欢春杪和冬葭。
虽笨了些,但总归是她的人。
程九昭赠她字画,元明月本想也回一幅字画。可她一无银钱,二不会作画,只能赠他一幅她亲笔写的心经。另题词一句,聊表心意。
抄写心经,还要避着窈娘,少说也得三日。
加之元明月时常偷懒,一来二去,等她写完心经之时,已是五日后。
程九昭这五日过得属实舒坦,因新帝未立,千牛卫能做之事便只剩下宿卫重华宫。
接连五日,元明月连个人影都无。这日,他出宫时,特意拐去城中买了一方砚台向司臣道谢,“还是四哥有法子,公主已五日未找我,看来是放过我了。”
司臣收了砚台,打心眼里为他高兴,“公主心善,得知你脸盲,定会原谅你当日之言。”
程九昭坐在他身边,“此番破财免灾。只求这三个月,我与公主别再碰面,从此桥归桥路归路,山水不相逢。”
司臣笑得前仰后合,“扶光,师父总说你的嘴跟开过光似的,此话还是少说为妙。”
程九昭:“......”
次日秋风瑟瑟,程九昭一早入宫。
一宫娥打扮的女子拦住他的去路,“小侯爷,公主差婢子将此物交给您。”
再听元明月的名字,程九昭如遭雷击,霎时愣在原地,双腿似被孤魂野鬼死死拖住,动不了分毫。本想拒绝,可那宫娥将木盒塞到他手中后,早已跑没影。
待他抬头时,眼前一片空无,哪还有人。
这个绣着石榴花的木盒,程九昭藏在房中足足十日,也不敢打开。
每日早出晚归,避之不及。
“如何了?”
一见春杪回来,元明月忙不迭问道。春杪喘着粗气,等平复心绪后,欣喜答道:“公主,小侯爷有些害羞。但婢子看他拿着木盒,舍不得放开,定是十分喜欢。”
“那是自然,本公主亲自抄写的心经。”
元明月起身走到窗前,扶着窗框赞叹,“这招反客为主,确实不错。”
古有三十六计定江山,今有明月三十六计谋九昭。
她不过用了三招,程九昭便弃甲投戈,早知勾他如此容易,她该找元晖多要些银钱的。
“唉,只要了一万两,我亏了。”
是夜,元晖找来。
元明月引他去看程九昭送的两幅画,“元晖,这事约莫快成了。等你事成,能不能多给我一万两?”
元晖不解,“关外侯家缠万贯,出手大方,不是克扣儿媳钱财之人。”
元明月闷声问他,“真要嫁给他啊?”
“阿姐是何意?”
“可以先定亲,等关外侯助你继位,我便死遁,你看可好?”
女观往来的女子们常劝她们勿入红尘,世间男子皆重色,但她总有叶残花瘦之日。有朝一日,程九昭厌弃了她,她又该如何自处?
不若此时看清一切,替元晖办好这件差事,拿了钱财回女观好好过好余生。
元晖不知她打的是这般主意,正色道:“阿姐,孤根基不稳,小侯爷对你一往情深。你若是离开,孤怕是护不住你......”
元明月:“我知道了。你放心,我定会扮好关外侯的好儿媳,为小侯爷多纳几位美妾,保管程家香火不断。”
元晖再三叮嘱她后,推门离去。
她从虚掩的窗缝里,看见他与窈娘在角落窃窃私语,“你不让我走,我有的是法子离开。”要她一辈子守着一个不爱的程九昭,她不如一命抵一命,还了他的债,快些投胎。
窈娘与元晖所说之事,便是她发觉元明月并不信赖她,“公主对婢子尚有戒心,不少事都未告诉婢子。”
元晖低头看她,“你想个办法,让她信你。还有,这几日催着她,多与小侯爷相处。”
“喏。”
风起,满树沙沙作响。
元晖依稀记起光和帝赴死之日,元明月不准他回头。他当时骗她说,他不会看,其实后来,他回头了。
他的父皇护了他十六年,至死悬在白绫之上时,仍不放心地望着他离去的方向。
那些逼死父皇之人,等他继位,他会亲手送他们去死。御花园的花开了又败,如重华宫来来去去的人,有人风光离去,有人孤寂死去。
窈娘得了元晖密令,整日跟在元明月身后连番催促。
元明月为了躲她的唠叨,只好带着春杪去宫中四处“偶遇”程九昭。
已是初秋,风清露冷,堆秀山翡翠山屏。
主仆二人从章台宫走到百花宫,程九昭没遇到,倒遇到两个讨厌鬼。
一曰嘉平县主元瑛,二曰江阳县主元芙。
两人见到她,不仅未躲开,反而走上前与她热络招呼,“拜见公主。”
元明月回礼后,正抬步要走,元瑛伸手拦在她身前,“公主,听说你克死了不少人?”
春杪护在她身前,“嘉平县主,公主千金之躯,请您慎言。”
元芙掩唇偷笑,“姐妹间说笑罢了,公主好大的脾气。”
元瑛挥手招来自己的贴身丫鬟,两个丫鬟有些功夫自身,一上前便扣住春杪。元瑛眼神狠厉,抬手就要打下去——
“你敢打她,本宫即刻回房做法,保管你明日七窍流血而死。”
宫道有风穿过,带起元明月的裙角。她立在元瑛面前,唇边勾起笑意,眼波盈盈看着元瑛高高举起的手。
元瑛自不信她所言,再次抬手,作势打下。
元明月阖上眼,口中念念有词,唇边笑意渐深,却无端让元瑛心生害怕。元芙借机上前,“堂姐,算了,她自小有些邪性。”
两人忿忿不平离开,春杪劫后余生,扶着她离开,“公主,你真会念咒吗?”
元明月捂着肚子笑得开怀,“其实我念的是心经。”
她用这招装神弄鬼之术,骗过不少人,屡试不爽。
世人避祸就福,她于他们,便是不可触不可碰的大祸,人人唯恐大难临头。
三人的争执,似风过,很快无痕。
唯一墙之隔的程九昭听完元明月所言,呆立当场。等她和宫娥离开,才敢有所动作瘫坐在地上。
他方才低头想事,等听见元明月的声音时,逃跑已来不及。万幸一墙之隔便是冷宫,他赶忙翻过去躲到墙角。
谁知,竟听到她做法施咒。
那日回府后,他回房中翻出木盒。
里面有一幅字画,泛着幽兰香,其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字是好字,媚若银钩,挥毫落纸如云烟。
可今时不同往日,他慢慢读完,只觉后背涌出阵阵寒意。
“完了,她还是不肯原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