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殿宫娥捂嘴在笑,徐见羞亦被她逗笑,“明月,你不如说你思母心切,也好过为了看书。”
元明月环顾一周,娇嗔怪道:“不准笑!夫子和小侯爷近来都在夸我,说我上进。”
徐见羞笑累了,斜靠在榻上,“行吧。你一个公主,也该有自己的宫殿。青霜,明日带几个人,把百花宫收拾收拾。”
大宫殿到手如此容易,元明月开眉展眼,带着两个婢子开心离开。
青霜等她走后,走上前提起一件怪事,“娘娘,前些日子,有人深夜看见百花宫那边有一个水鬼呢。”
据当夜路过的太监说,瞧见一个黑影从百花宫走出,步伐沉重,一路走过似有水滴声。他壮着胆子上前,只看见一滩水迹,不知是人还是鬼留下的。
徐见羞厉声呵斥道:“哪来的水鬼?百花宫那边挨着玉鉴池,许是哪宫的婢子太监落水了吧。”
青霜没有再说下去,反倒提起另一件事,“娘娘,于小姐好似有了身孕。”
“刚登基,便迫不及待将把柄往他人手上送。元章这儿子,和他如出一辙的蠢,”徐见羞不欲管这事,元晖始终不是她的亲子。若她管的太多太宽,失势那日,便是她的死期,“圣人找了谁商议此事?”
“淮北王。”
“既如此,哀家只当不知道此事。”
她与元章,早已断绝夫妻情分。她固执地守在这座深宫,一为南朝,二为百姓。年少跟着爹娘学过的文章与道理,不允许她抛下一切,出宫去过自己的日子。
从前,她以为元晖与元章总有不同。如今一瞧,真是一模一样。
若非元章只这一个儿子,几位王爷又过于势大。有时,她真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另择明君,另立新主。
不过,她倒奇怪,元章后宫得宠的美人甚多,怎偏偏只有闻欢生下一儿一女。
元晖前日得知于妙常有了身孕,可谓又惊又怕。
惊父皇尸骨未寒,自己竟在孝期做下此等不孝之事。
怕自己根基不稳,若此事被有心人知晓,大做文章,他到时必定失民心失天下。
思来想去,他找来元前商议此事,“皇叔,朕不知如何是好。”
元前听他说完来龙去脉,先是拍拍他的肩膀,“男欢女爱,乃人之常情,圣人无需自责自忧。”
沉吟片刻,元前叹息一声,“圣人,这孩子不能留。”
“为何?”
元晖急急奔过来,元前此语,竟是要逼他杀亲子,“皇叔,难道再无两全其美之法?”
他十三岁失娘亲,十六岁失父皇。儿时孤零零长大,好不容易做了天子,却不能留下自己的孩子。
元前看他无助蹲下,眼中满是心疼之色,俯身揽过他,“圣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若狠不下心,臣愿意为你办好此事。”
元晖跌坐在地,背过身,双肩颤动,手在冰冷的地上来回摸索。
元明月说他哭起来像父皇,徐见羞说他和父皇如出一辙的软弱。可今日,他方觉自己连软弱的父皇都比不上,护不住心上人,连未出世的孩子亦无望留下。
等他哭够了,元前轻轻推动素舆挨近他,伸出手拉他起身,“圣人,今日天凉,你当顾念圣体。此事由臣处置,臣愿意冒险为圣人留下这个孩子。”
“皇叔......”
元晖欣喜抬头,似孩子般良久靠着元前的腿上。
久违地,他似乎回到了父皇尚在时的最后几年,美人填满了后宫,却无一人再为父皇添一个心念的孩子。他的父皇渐渐失望,每日殷切地盼他长大。
元前抚着元晖的头,透过虚掩的房门,他们既像君臣,又像父子。
季冬之月,星回岁终。
飘雪从天空翻滚而下,重华宫的飞檐之上绵绵冬雪。
光和帝驾崩的第一个除夕,玉屑似的雪花儿随风胡乱在飘。近黄昏,天色黯淡,满地积雪,白茫茫一片,了无生机。
元明月在除夕前一日,从春杪口中得知于妙常有孕之事。
春杪一路从御膳房跑回挽月殿,满身寒意。方一进门,便着急凑到元明月耳边,开口带着一股凛然的冷气,“公主,婢子打听到。于小姐上月传信给圣人,说她已有身孕,不知如何是好。”
元明月死死捏着珠钗,渗出血仍不知,“元晖最后找了谁?太后还是淮北王?”
她怕元晖找元前。
先帝驾崩不到半年,自诩为孝子的天子却与大臣之女无媒苟合。
此为第一错。
此等不孝事,若让元前插手,便是把柄拱手送给他。
便是错上加错。
等了许久,春杪战战兢兢说了一个元明月最不想面对的答案,“回公主,是淮北王。昨日御书房的守卫听见王爷对圣人说,此事已了结。”
珠钗刺开右手薄弱的掌心,血顺着珠钗往下流。
春杪惊呼,慌忙找布条来堵,“公主,事已至此,您无需担心。”
“元晖真是他的好儿子。”元明月任由春杪为她包扎,眼神麻木,“春杪,他太傻了......”
从前,元晖根基不稳,大可拉拢元前为自己助力。
可元晖太蠢,一个无权无势的天子,继位后不知笼络朝中其他势力,只知依仗一个人。
元前哪会好心帮他,迟早元晖会落个如光和帝一般的下场,被元前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春杪不知内情,只好宽慰她,“公主,于小姐之事,其他两位王爷皆不知。婢子相信,圣人经此风雨,自会成长不少。”
雪飘进房中,转瞬便被暖炉融合,寻不到一星半点的痕迹。
元明月沉声开口,“于家难道未曾提任何条件?”
于妙常自小得宠,于家世代为官,在朝中颇有威望。宠爱的女儿怀有龙裔,难道任由元前处置?
春杪大赞元明月一猜便中,“于小姐身子骨柔弱,落胎又伤身。于太傅原打算送于小姐去老宅静养,听说是于小姐抢过落胎药,一口喝下,说不愿给圣人添麻烦。王爷赞赏于小姐有大义,已允诺送她入宫为妃。”
“既不愿添麻烦,一个大家闺秀又为何非要跑去围场?”元明月攥紧拳头,眸中神色难辨,“到底是不想麻烦还是想麻烦?”
春杪摇摇头,“于小姐与圣人相知多年,本就有情。宁愿冒着不守妇道的骂名也要去找圣人,约莫是爱之过深吧。”
“他们的爱,可真自私。”
定好的皇后在猎场打猎,他们两个却在营帐苟且,丝毫未曾想过给袁素商留面子。
“公主,慎言。”
从除夕前一日起至初五,轮到程九昭旬休。他不便入宫,只好托方槐序传信。
今日元明月的信中染了一点血迹,他回信时担忧地问了一句,“杳杳,你出了何事?”
元明月怕他多想,特意找到方槐序,“方公子,拜托你告诉扶光。我没事,昨日信中的血,全因我的手受伤,又非要写信给他。”
她想他想的发疯,半夜忍着手伤,挣扎着给他写信。
写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弟,姐姐不忍弟弟被装成狸奴的恶狼骗走。可惜苦劝未果,弟弟执意要开门,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程九昭给她出了一个主意,“恶狼只能装狸奴一时,不能装一生。这位姐姐既然知晓恶狼的真面目,不如找到恶狼是狼的证据。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相信弟弟看到证据,自会明白姐姐的良苦用心。”
主意虽好,但元明月斟酌良久,回了一句,“恶狼最善伪装,那个姐姐只能抵住大门,走一步算一步吧。”
元前装了几十年,一时半会,她也不知该去何处找证据。
初三那日,徐见羞遣人来告知元明月,百花宫已收拾妥当,她可随时搬进去。
择日不如撞日,元明月选择当日便收拾家当,搬去更大的百花宫。
也是她的娘亲闻欢,在此待过数十年的宫殿。
百花宫,在重华宫如云的宫殿中,算是下等宫殿。自建好之后,所住之人,无外乎美人与九嫔。
当年,她在偏殿哭着等待娘亲。
与娘亲同住百花宫的一位美人捂住她的耳朵,抱着她直叹气。
她明白,她的娘亲当众自荐枕席,失了光和帝的脸面,必然活不过今夜。
不曾想,峰回路转。娘亲出宫,她也重新有了生机。
“百花宫是好地方呀!”
元明月站在寝殿,一边指挥三个宫婢安置她的物件,一边连连感慨自个命好。
冬葭正帮她挂字画,一连找了好几个地方,元明月都道不满意,“这副骏马图乃是小侯爷所送,怎好挂在远处?”
“公子,近处没地儿了。”冬葭欲哭无泪,百花宫的寝殿与挽月殿不同,东西两面有窗,南面有架子床。
字画能挂之处,只北面的墙壁。
元明月靠在美人榻上唉声叹气,托腮苦思。窈娘进门,一看冬葭还在挂字画,以为她偷懒,开口责骂了几句,“一幅字画,你竟挂了半个时辰?”
冬葭“唉唉”叹息几声,从方凳上跳下,把画塞进元明月怀中,“公主,您拿着吧。若夜里想小侯爷了,便拿出来看,也省了抬头的功夫。”
“哎呀,冬葭,你可真聪明!”
元明月环顾一周,娇嗔怪道:“不准笑!夫子和小侯爷近来都在夸我,说我上进。”
徐见羞笑累了,斜靠在榻上,“行吧。你一个公主,也该有自己的宫殿。青霜,明日带几个人,把百花宫收拾收拾。”
大宫殿到手如此容易,元明月开眉展眼,带着两个婢子开心离开。
青霜等她走后,走上前提起一件怪事,“娘娘,前些日子,有人深夜看见百花宫那边有一个水鬼呢。”
据当夜路过的太监说,瞧见一个黑影从百花宫走出,步伐沉重,一路走过似有水滴声。他壮着胆子上前,只看见一滩水迹,不知是人还是鬼留下的。
徐见羞厉声呵斥道:“哪来的水鬼?百花宫那边挨着玉鉴池,许是哪宫的婢子太监落水了吧。”
青霜没有再说下去,反倒提起另一件事,“娘娘,于小姐好似有了身孕。”
“刚登基,便迫不及待将把柄往他人手上送。元章这儿子,和他如出一辙的蠢,”徐见羞不欲管这事,元晖始终不是她的亲子。若她管的太多太宽,失势那日,便是她的死期,“圣人找了谁商议此事?”
“淮北王。”
“既如此,哀家只当不知道此事。”
她与元章,早已断绝夫妻情分。她固执地守在这座深宫,一为南朝,二为百姓。年少跟着爹娘学过的文章与道理,不允许她抛下一切,出宫去过自己的日子。
从前,她以为元晖与元章总有不同。如今一瞧,真是一模一样。
若非元章只这一个儿子,几位王爷又过于势大。有时,她真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另择明君,另立新主。
不过,她倒奇怪,元章后宫得宠的美人甚多,怎偏偏只有闻欢生下一儿一女。
元晖前日得知于妙常有了身孕,可谓又惊又怕。
惊父皇尸骨未寒,自己竟在孝期做下此等不孝之事。
怕自己根基不稳,若此事被有心人知晓,大做文章,他到时必定失民心失天下。
思来想去,他找来元前商议此事,“皇叔,朕不知如何是好。”
元前听他说完来龙去脉,先是拍拍他的肩膀,“男欢女爱,乃人之常情,圣人无需自责自忧。”
沉吟片刻,元前叹息一声,“圣人,这孩子不能留。”
“为何?”
元晖急急奔过来,元前此语,竟是要逼他杀亲子,“皇叔,难道再无两全其美之法?”
他十三岁失娘亲,十六岁失父皇。儿时孤零零长大,好不容易做了天子,却不能留下自己的孩子。
元前看他无助蹲下,眼中满是心疼之色,俯身揽过他,“圣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若狠不下心,臣愿意为你办好此事。”
元晖跌坐在地,背过身,双肩颤动,手在冰冷的地上来回摸索。
元明月说他哭起来像父皇,徐见羞说他和父皇如出一辙的软弱。可今日,他方觉自己连软弱的父皇都比不上,护不住心上人,连未出世的孩子亦无望留下。
等他哭够了,元前轻轻推动素舆挨近他,伸出手拉他起身,“圣人,今日天凉,你当顾念圣体。此事由臣处置,臣愿意冒险为圣人留下这个孩子。”
“皇叔......”
元晖欣喜抬头,似孩子般良久靠着元前的腿上。
久违地,他似乎回到了父皇尚在时的最后几年,美人填满了后宫,却无一人再为父皇添一个心念的孩子。他的父皇渐渐失望,每日殷切地盼他长大。
元前抚着元晖的头,透过虚掩的房门,他们既像君臣,又像父子。
季冬之月,星回岁终。
飘雪从天空翻滚而下,重华宫的飞檐之上绵绵冬雪。
光和帝驾崩的第一个除夕,玉屑似的雪花儿随风胡乱在飘。近黄昏,天色黯淡,满地积雪,白茫茫一片,了无生机。
元明月在除夕前一日,从春杪口中得知于妙常有孕之事。
春杪一路从御膳房跑回挽月殿,满身寒意。方一进门,便着急凑到元明月耳边,开口带着一股凛然的冷气,“公主,婢子打听到。于小姐上月传信给圣人,说她已有身孕,不知如何是好。”
元明月死死捏着珠钗,渗出血仍不知,“元晖最后找了谁?太后还是淮北王?”
她怕元晖找元前。
先帝驾崩不到半年,自诩为孝子的天子却与大臣之女无媒苟合。
此为第一错。
此等不孝事,若让元前插手,便是把柄拱手送给他。
便是错上加错。
等了许久,春杪战战兢兢说了一个元明月最不想面对的答案,“回公主,是淮北王。昨日御书房的守卫听见王爷对圣人说,此事已了结。”
珠钗刺开右手薄弱的掌心,血顺着珠钗往下流。
春杪惊呼,慌忙找布条来堵,“公主,事已至此,您无需担心。”
“元晖真是他的好儿子。”元明月任由春杪为她包扎,眼神麻木,“春杪,他太傻了......”
从前,元晖根基不稳,大可拉拢元前为自己助力。
可元晖太蠢,一个无权无势的天子,继位后不知笼络朝中其他势力,只知依仗一个人。
元前哪会好心帮他,迟早元晖会落个如光和帝一般的下场,被元前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春杪不知内情,只好宽慰她,“公主,于小姐之事,其他两位王爷皆不知。婢子相信,圣人经此风雨,自会成长不少。”
雪飘进房中,转瞬便被暖炉融合,寻不到一星半点的痕迹。
元明月沉声开口,“于家难道未曾提任何条件?”
于妙常自小得宠,于家世代为官,在朝中颇有威望。宠爱的女儿怀有龙裔,难道任由元前处置?
春杪大赞元明月一猜便中,“于小姐身子骨柔弱,落胎又伤身。于太傅原打算送于小姐去老宅静养,听说是于小姐抢过落胎药,一口喝下,说不愿给圣人添麻烦。王爷赞赏于小姐有大义,已允诺送她入宫为妃。”
“既不愿添麻烦,一个大家闺秀又为何非要跑去围场?”元明月攥紧拳头,眸中神色难辨,“到底是不想麻烦还是想麻烦?”
春杪摇摇头,“于小姐与圣人相知多年,本就有情。宁愿冒着不守妇道的骂名也要去找圣人,约莫是爱之过深吧。”
“他们的爱,可真自私。”
定好的皇后在猎场打猎,他们两个却在营帐苟且,丝毫未曾想过给袁素商留面子。
“公主,慎言。”
从除夕前一日起至初五,轮到程九昭旬休。他不便入宫,只好托方槐序传信。
今日元明月的信中染了一点血迹,他回信时担忧地问了一句,“杳杳,你出了何事?”
元明月怕他多想,特意找到方槐序,“方公子,拜托你告诉扶光。我没事,昨日信中的血,全因我的手受伤,又非要写信给他。”
她想他想的发疯,半夜忍着手伤,挣扎着给他写信。
写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弟,姐姐不忍弟弟被装成狸奴的恶狼骗走。可惜苦劝未果,弟弟执意要开门,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程九昭给她出了一个主意,“恶狼只能装狸奴一时,不能装一生。这位姐姐既然知晓恶狼的真面目,不如找到恶狼是狼的证据。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相信弟弟看到证据,自会明白姐姐的良苦用心。”
主意虽好,但元明月斟酌良久,回了一句,“恶狼最善伪装,那个姐姐只能抵住大门,走一步算一步吧。”
元前装了几十年,一时半会,她也不知该去何处找证据。
初三那日,徐见羞遣人来告知元明月,百花宫已收拾妥当,她可随时搬进去。
择日不如撞日,元明月选择当日便收拾家当,搬去更大的百花宫。
也是她的娘亲闻欢,在此待过数十年的宫殿。
百花宫,在重华宫如云的宫殿中,算是下等宫殿。自建好之后,所住之人,无外乎美人与九嫔。
当年,她在偏殿哭着等待娘亲。
与娘亲同住百花宫的一位美人捂住她的耳朵,抱着她直叹气。
她明白,她的娘亲当众自荐枕席,失了光和帝的脸面,必然活不过今夜。
不曾想,峰回路转。娘亲出宫,她也重新有了生机。
“百花宫是好地方呀!”
元明月站在寝殿,一边指挥三个宫婢安置她的物件,一边连连感慨自个命好。
冬葭正帮她挂字画,一连找了好几个地方,元明月都道不满意,“这副骏马图乃是小侯爷所送,怎好挂在远处?”
“公子,近处没地儿了。”冬葭欲哭无泪,百花宫的寝殿与挽月殿不同,东西两面有窗,南面有架子床。
字画能挂之处,只北面的墙壁。
元明月靠在美人榻上唉声叹气,托腮苦思。窈娘进门,一看冬葭还在挂字画,以为她偷懒,开口责骂了几句,“一幅字画,你竟挂了半个时辰?”
冬葭“唉唉”叹息几声,从方凳上跳下,把画塞进元明月怀中,“公主,您拿着吧。若夜里想小侯爷了,便拿出来看,也省了抬头的功夫。”
“哎呀,冬葭,你可真聪明!”